深圳经济特区

深圳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
Electronics factory in Shenzhen.jpg
Shenzhen huizhanzhongxin.jpg
Dafen Oil Painting Village (Day).JPG
SZ Hua Qiang 1 华强电子世界.JPG
Shenzhen KingsgloryPlaza 20061222.jpg
Shenzhen Happy Line Monorail Intamin 5.jpg
深圳经济特区在中国大陆的地理位置
深圳经济特区在中国大陆的地理位置
坐标: 22°32′N 114°05′E / 22.533°N 114.083°E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深圳市
建立时间 1980年8月26日
政府
 • 行政机构 深圳市人民政府
时区 北京时间UTC+8
邮政编码 518000
电话区号 755
政府网站:www.sz.gov.cn

深圳经济特区,是位于中国深圳市经济特区,1980年8月26日设立。最初范围仅包括今日深圳市的罗湖福田南山盐田等4;至2010年5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深圳市宝安龙岗关外两区自该年7月1日起起划入深圳经济特区,使特区范围扩大至深圳全市。

沿革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邓小平取代党主席兼总理华国锋成为实际的最高领导人,并开启了改革开放。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于1980年8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成立的经济特区之一,也是改革开放后办得最好、影响力最大的特区。1980-2000年,深圳经济特区的面积为327.5平方公里。

深圳毗邻香港,区位上拥有中国其他城市和特区不可相比的优势。香港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为深圳经济特区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有利条件。1981年9月,深圳按广州市规格配备干部。1988年11月,深圳实行计划单列,享有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1992年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授予深圳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市政府分别制定法规和规章在深圳经济特区实施的权力[1]

管制措施

在中国国务院批准下,深圳经济特区于1982年6月设置管制人员进出的管理线,这条管理线全长84.6公里,沿线设有铁丝网、检查站等管制设施,被称为「二线关口」、「二线关」或「二线」(对应深港交界处的「一线关口」),特区也因此被俗称为「关内」。在管理线沿线设有多个俗称「关」的检查站,最初只设置有布吉、南头、沙湾、白芒、盐田坳、背仔角6个检查站,后共设有16个陆路关口、1个水上关口及23个耕作口。根据当时的法规规定,深圳特区户籍居民必须凭居民身份证,非深圳特区户籍居民必须凭户籍所在地所签发的边防证才可出入特区。由宝安区、龙岗区等原非特区之深圳市辖区进入原特区内被称作「入关」,反之为「出关」[2][3][4]。乘搭公交、大巴的乘客,需下车过关检查,才能乘搭原车再进行剩余的旅程;而当年乘搭广深城际列车(S或深字起头车次)的乘客,必须持有边防证或深圳户籍身份证,并于车上接受检查。

以下为「二线关」存在时期,深圳所拥有的陆路关口:

二线关口最初对深圳经济特区的安全维护有着重大作用,但随着深圳城市规模的扩大,二线关口耗时的人员审查措施,反而成为阻碍深圳城市发展的绊脚石。为了提高通关效率,在1990年代初期,边防部门对经常出入特区的深圳市党政领导和企事业单位发放《优检证》。

1997年香港回归后,「二线关」开始对经济特区的整体规划、关内外社会经济平衡发展以及全国人民与特区的交往等方面的限制逐渐凸现;再加上粤港经济、人才交往活动大为增加,经济发展需要创造一个更自由的环境。为此,早在1998年,便有政协委员提出撤销「二线关」[4][5]

2005年1月1日起,进入深圳、珠海的群众办理边防证不再交费[6]。2006年,深圳特检站各分站逐步全面安装身份证查检系统,取消办理边防证过关的繁杂程序,仅凭身份证,就可顺利过关,这样也变相取消了边防证制度[7]中国内地居民仅需凭居民身份证即可进出特区,但仍然需要接受检查站边防人员的检查。随着边防证检查撤销,特区内外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二线关」作为特区城市发展障碍招致的批评更为激烈[5],梅林关、布吉关成为最为集中的拥堵点,深圳市更一度流传「英雄难过梅林关」、「我怕来布吉(不及)」的说法[8][9]。特区范围在2010年扩大到深圳全市后,不再有关内关外之分,惟仍然保留原有之特区管理线,新建连接关内外的道路(如丹平快速路、新彩隧道、留仙大道)则已不设检查站。2011年深圳地铁「五线齐通」,地铁从布吉检查站(草埔站)、梅林检查站(民乐站)及前海湾、留仙大道、百鸽笼等处跨过二线关,一度缓解二线关关口压力。2013年9月,梅林检查站岗亭等设施被拆除;2014年7月,各检查站的所有官兵被分流到其他边防单位。2015年6月4日晚,深圳启动二线关口交通改善工程,对包括南头关、布吉关等在内的16个二线关口进行拆除车检通道查验设施等工程,深圳经济特区的管理线至此名存实亡[3][10][11]。根据深圳市口岸办提交的报告指出,二线检查站的设施已经全部清除,二线关口正式走入历史记忆[12]

2018年1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关于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的批覆[13][14],这也意味着存在了36年的深圳二线关正式成为历史。

轶事

南方科技大学内的二线关标示

由于二线关撤销后二线关附近有不少发展,其中南方科技大学成为深圳唯一一个横跨二线关的单位,二线公路横穿了学校。

参考文献

  1. ^ 《广东省志》编纂委员会编. 广东省志 1979-2000 14 对外经济贸易卷. 北京: 方志出版社. 2014.08: 327. ISBN 978-7-5144-1262-8. 
  2. ^ 深圳市公安局编. 深圳警民办事指南. 深圳:海天出版社. 1995: 264–266. ISBN 7-80615-256-3. 
  3. ^ 3.0 3.1 被国务院撤销的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什幺来历?. 参考消息. 2018-01-15 [2018-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3). 
  4. ^ 4.0 4.1 游细平 陈文定 苟骅 林炜. 到深圳是否还需办边防证. 中国青年报. 2000-06-19 [2018-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30). 
  5. ^ 5.0 5.1 边防证:一纸把守特区关口27载. 南方日报. 2010-09-06 [2018-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3). 
  6. ^ 信息时报:深圳何时才能取消边防证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2005-01-05,网易新闻
  7. ^ 深圳年内可望取消边防证 凭身份证可进特区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2006-01-20,大纪元
  8. ^ 人在堵途苦 过关如越狱. 深圳商报. 2012-11-26 [2020-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4). 
  9. ^ 布吉关每年“吃掉”你264小时 为啥这幺堵. 深圳新闻网. 2016-03-02 [2020-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8). 
  10. ^ 深圳16个二线关口岗亭将拆除 曾是入关检查站. 南方网. 2015-06-05 [2020-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30). 
  11. ^ 中国的经济特区-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与发展 (PDF). [2017-04-1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06-13). 
  12. ^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编.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2016. 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2016.07: 216. ISBN 978-7-218-11041-7. 
  13. ^ 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 中国新闻网. 2018-01-15 [2018-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2). 
  14. ^ 国务院关于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的批复(国函〔2018〕3号)_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www.gov.cn. [2018-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7). 

参见

外部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