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曼斯克
|
莫曼斯克 Мурманск Романов-на-Мурмане | ||
|---|---|---|
| 城市 | ||
| город Мурманск | ||
| ||
| 绰号:「北极之都、鱼之都」 "столица Заполярья, рыбная столица"(俄文) | ||
|
莫曼斯克在莫曼斯克州的位置 | ||
|
莫曼斯克 莫曼斯克在欧洲俄罗斯的位置
| ||
| 坐标: 68°58′00″N 33°05′00″E / 68.96667°N 33.08333°E | ||
| 国家 |
|
|
| 州 | 莫曼斯克州 | |
| 区 | 莫曼斯克自治市 | |
| 建立 | 1916年10月4日 | |
| 城市地位 | 1916年10月4日 | |
| 政府 | ||
| • 市长 | Андрей Иванович Сысоев | |
| 面积 | ||
| • 总计 | 154.5 平方公里(59.7 平方英里) | |
| 海拔 | 50 公尺(160 英尺) | |
| 人口(2019年) | ||
| • 总计 | 292,465人 | |
| • 密度 | 1,893人/平方公里(4,903人/平方英里) | |
| 居民称谓 | мурманча́не, мурманча́нин, мурманча́нка | |
| 时区 | 莫斯科时间(UTC+3) | |
| 邮递区号 | 183038 | |
| 电话区号 | +7 8152 | |
| 车辆号牌 | 51 | |
| 行政区划代码 | 47401 | |
| 市政土地区划代码 | 47701000001 | |
| 民族构成 |
俄罗斯族(89.6%) 乌克兰族(4.6%) 白俄罗斯族(1.6%) |
|
| 勋章 |
|
|
| 纪念日 | 10月4日 | |
| 网站 | www |
|
莫曼斯克(俄语:Му́рманск,IPA:[ˈmurmənsk])1916-1917年期间称为摩尔曼河畔罗曼诺夫(俄语:Рома́нов-на-Му́рмане),是俄罗斯西北部城市,是莫曼斯克州首府,离挪威及芬兰不远。是北极圈内最大的城市。由于洋流的关系,港口终年不冻,所以在二战时期盟军及苏军一直保护此港,令驻守在挪威的德军及芬兰军无法触及。
历史
莫曼斯克是俄罗斯帝国建立的最后一座城市。[1]1915年,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需求,修建了从彼得罗扎沃茨克到俄罗斯北极地区摩尔曼海岸的无冰地点的铁路,俄罗斯的盟国向那里运送军事物资。[2] 该终点站被称为摩尔曼站,并很快拥有一个港口、一个海军基地和一个邻近的定居点,人口迅速增长并很快超过了附近的亚历山德罗夫斯克和科拉镇。[2][3]
1916年7月12日,俄罗斯交通部长亚历山大·特列波夫请求给予铁路定居点城市地位。1916年7月19日,请愿书获得批准,该镇被命名为 Romanov-on-Murman (Рома́нов-на-Му́рмане, Romanov-na-Murmane),以俄罗斯帝国的罗曼诺夫王朝命名。1916年10月4日,举行了正式仪式,现在该日期被认为是该市成立的正式日期。 1917年二月革命后,该镇获得了现在的名称。
1917年冬天,由托马斯·坎普少将率领的英国北俄罗斯中队在莫曼斯克成立。
1918年到1920年,俄罗斯内战期间,该镇被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结盟的西方列强和白军占领。
1926年2月13日,在莫曼斯克市苏维埃全体会议期间,莫曼斯克市首次组织地方自治政府,选举了主席团。在此之前,这座城市由亚历山德罗夫斯基区当局和后来的莫曼斯克省当局管理。1927年8月1日,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VTsIK)发布了「关于建立列宁格勒州」和「关于列宁格勒州各州的边界和组成」的两项决议,将莫曼斯克省改为莫曼斯克州。在列宁格勒州内,并让莫曼斯克成为莫曼斯克州的行政中心。
1934 年,莫曼斯克州执行委员会制定了一项重新划分区域的提案,其中包括通过将北部、南部和西部的周边地区合并到莫曼斯克来扩大城市的计划。虽然这个计划没有得到列宁格勒州执行委员会的确认,但在 1935 年至 1937 年期间,科尔斯基和波利亚尔尼地区的几个农村地区无论如何都并入了莫曼斯克。
根据列宁格勒州执行委员会主席团1935年2月26日的决议,波利亚尔尼区的行政中心从波利亚尔诺耶迁至赛达古巴。然而,该决议的规定并未完全执行,由于波利亚尔诺耶的军事建设,行政中心于1935年初迁至莫曼斯克。除了作为莫曼斯克州的行政中心外,莫曼斯克还继续担任波利亚尔尼区的行政中心,直到1938年9月11日。1938年2月10日,当VTsIK通过了一项改变莫曼斯克州行政区域结构的决议时,莫曼斯克市成为该州的一个单独的行政区划,其地位与地区相同。当莫曼斯克区于1938年5月28日转变为莫曼斯克州时,这一地位得以保留。德国人得到了使用港口的承诺,他们在1922年至1941年间将其称为Norwegenhafen,用于运输货物和原材料。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莫曼斯克是苏联与西方世界的纽带,拥有大量对与盟军进行的军事交易很重要的商品:主要是将军事装备、制成品和原材料带入苏联。物资被北极车队运送到城市。
攻克莫曼斯克也是德军银狐行动的一部分,芬兰境内的德军于1941年对该市发动了进攻。莫曼斯克遭受了广泛的破坏,其规模可与列宁格勒和史达林格勒的破坏相比。然而,苏联的激烈抵抗和恶劣的地形条件使德国人无法占领这座城市并切断重要的卡累利阿铁路线和不结冰的海港。
二战期间,纳粹德国轰炸机袭击了这座城市792次。
在二战的剩余时间里,莫曼斯克作为武器和其他物资从其他盟国进入苏联的中转站。1985年5月6日,莫曼斯克正式被指定为英雄城市,以纪念战胜德国人40周年。在冷战期间,莫曼斯克是苏联潜艇和破冰船活动的中心。苏联解体后,附近的北莫尔斯克市和海军基地仍然是俄罗斯北方舰队的总部。
1974年,一尊35.5米(116英尺)高的阿辽沙雕像被安装在7米(23英尺)高的地基上,描绘了一名苏联二战士兵。1984年,北极酒店(现称为莫曼斯克阿兹慕酒店)开业,成为北极圈以内最高的建筑。
2015年1月1日,莫曼斯克的领土扩大,原由北莫尔斯克封闭的行政区划管辖的城市型定居点罗斯利亚科沃被废除,其领土并入莫曼斯克。
气候
由于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比同纬度城市气候要暖和。
其他
莫曼斯克是俄罗斯北方舰队的一个基地。
| 莫曼斯克 (1961-1990) |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 平均高温 °C(°F) | −7.8 (18.0) |
−7.7 (18.1) |
−3.2 (26.2) |
1.7 (35.1) |
7.3 (45.1) |
13.9 (57.0) |
17.2 (63.0) |
14.7 (58.5) |
9.5 (49.1) |
3.0 (37.4) |
−2.4 (27.7) |
−6.0 (21.2) |
3.4 (38.0) |
| 平均低温 °C(°F) | −14.5 (5.9) |
−14.1 (6.6) |
−9.7 (14.5) |
−4.6 (23.7) |
0.7 (33.3) |
5.6 (42.1) |
9.0 (48.2) |
7.8 (46.0) |
4.3 (39.7) |
−1.1 (30.0) |
−7.6 (18.3) |
−12.2 (10.0) |
−3.0 (26.5) |
|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 32 (1.3) |
22 (0.9) |
19 (0.7) |
20 (0.8) |
30 (1.2) |
54 (2.1) |
61 (2.4) |
66 (2.6) |
53 (2.1) |
44 (1.7) |
42 (1.7) |
37 (1.5) |
480 (19) |
| 数据来源:Гидрометцентр России | |||||||||||||
港口
北部港口北莫曼斯克为俄罗斯最重要核潜艇基地,受北大西洋暖流作用,该港是俄为数不多终年不冻港,亦为北方舰队司令部。
姐妹城市
注解
- ^ The Moscow Times. It's Always Colder in Murmansk, May 20, 2012
- ^ 2.0 2.1 Administrative-Territorial Division of Murmansk Oblast, p. 24
- ^ Hill, Alexander. Russian and Soviet Naval Power and the Arctic from the XVI Century to the Beginning of the Great Patriotic War. The Journal of Slavic Military Studies. 2007, 20 (3): 359–392. S2CID 145005700. doi:10.1080/13518040701532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