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岛有轨电车
| 法兰西岛路面电车 | |
|---|---|
| Tramway d'Île-de-France | |
| 概要 | |
| 地区 |
|
| 运具类型 | 路面电车 |
| 路线 | 10 |
| 车站 | 186 |
| 总部 | 法国巴黎 |
| 网站 | www |
| 营运 | |
| 开始营运 | 1992年 |
| 营运单位 |
巴黎大众运输公司 法国国家铁路公司 |
| 技术 | |
| 系统长度 | 104.7公里 |
| 轨距 | 1435毫米(标准轨) |
系统地图
| |
法兰西岛路面电车(法语:Tramway d'Île-de-France)是巴黎大众运输公司(RATP)和法国国家铁路公司(SNCF)在巴黎和法兰西岛近郊经营的路面电车服务,行走在巴黎环城及其近郊一带。和巴黎地铁,RER快铁,远郊铁路(Transilien)同为巴黎大区铁路运输的一部分。
旧路网(1855-1938)
在历史上,地铁出现前几十年就已有大量的路面电车在巴黎运转。此路网于 1855 至 1938年在巴黎营运,在凡尔赛则一直营运至 1957年。
在此路网的发展史上,包括公交车总公司(Compagnie générale des omnibus,CGO)在内的许多公司采用了与时俱进的科技:起初是马拉车,再来是蒸气,随后采用压缩空气,最后全线皆电气化(但为美观考量须避免悬挂电缆,因此采用了各种供电技术,如接点片及电缆沟等)。

CGO的马拉车

CGO的压缩空气车厢停靠在巴黎东站前
电气化的路面电车
1907年的法兰西岛路面电车
20世纪初的街头电车

1906年,位于马拉科夫的电车机厂
1921年,位于庞丹的电车机厂

现今存放于博物馆的路面电车
随着其他路面交通兴起,巴黎的路面电车网被视作汽车与其他大众运输工具发展的障碍,遂遭拆除。
新路网(1992迄今)
进入1960年代,迅猛增加的私家车使得巴黎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突出,修建路面电车再度引发人们的兴趣。1976年,法兰西岛规划办(SDRIF) 提议修建战略性轨道交通连接巴黎近郊, 以方便郊区之间的交通往来, 兼以减轻公路交通压力.
次年,法兰西岛城市化治理研究院(IAURIF)接受了相关的研究任务,修建两条轨道交通线, 其中一条连接西部的拉德芳斯商业区(La Défense),和东北部的博比尼。经过研究,IAURIF提议修建路面电车,基于其相对于公共汽车的高运量,相对于其它交通工具(特别是私家车)的低污染,自身的低噪音,对路面交通的低影响,使用车型低底板(便于残障人士上落车),以及相对于修建地铁的低成本,交通流量不足以修建地铁等诸多因素。
之后经过营运成本和经济效应的比较,电车方案被采用,并于1983年提交,1989年,路面电车1号线开始动工兴建,并于1992年建成通车。此后又有多条路面电车路线投入使用:
1号线
1号线穿越巴黎北部的塞纳-圣但尼省,连接西北郊的塞纳河畔阿涅尔(Asnières-sur-Seine)与东北郊的努瓦西勒塞克。东部南延段预计将于2017年延伸至丰特奈丛林(Fontenay-sous-Bois)。
1号线目前使用法兰西标准电车(Tramway français standard, TFS),年客流量2930万。
2号线
2号线于1997年通车,亦称作塞纳河谷电车(Tram Val de Seine),它位居巴黎西郊塞纳河谷地,连接巴黎西北郊的数个城镇、拉德芳斯商业区与凡尔赛门(Porte de Versailles)。不同于1号线,2号线很大一部分在整修后的国铁旧线穆里诺线(Ligne des Moulineaux)上运转。其中,伊西莱穆利诺(Issy-les-Moulineaux)和凡尔赛门之间的路段作为该线的第一次延伸。不过,该延伸段原先计划走巴黎环城铁路(Ligne de Petite Ceinture)的旧轨道,最后由于环境原因改采现案。
目前,该线使用西塔迪 302型电车(Citadis 302),年客流量1990万。从2005年起,为了应对每日80000人的客流量,所有的电车可以重联运转。
3号线
3号线于2006年12月16日通车,亦称作元帅大道电车(Tramway des Maréchaux),因为它行走在巴黎城南的元帅大道(Boulevards des Maréchaux),它连接了加里利亚诺桥(Pont du Garigliano,巴黎十五区西南侧)与文森门(Porte de Vincennes,巴黎东部).
3号线使用西塔迪 402型电车,年客流量预计2500万,日运量估计在100000人左右,仅约一条巴黎地铁短线的一半运量,但显然与T1与T2的运量相称。该线在2012年底延伸至小教堂门(Porte de la Chapelle),不过由于延伸过长,其中一段独立成3号线b线运转。
3号线b线
3号线b线是从3号线独立出来的一条路线,从3号线东延段上的文森门(Porte de Vincennes)出发向北至巴黎市区北部的小教堂门,随后预计延长到阿尼耶门。于2012年底通车。
4号线
4号线于2006年11月18日通车,不同于以上4条线,4号线由法国国铁营运,连接东北郊的欧奈苏布瓦和邦迪。目前使用U 25500型电车,年客流量约1300万。4号线的前身是国铁的一条郊区铁路,名为蛋杯线(Ligne des Coquetiers)。因为穿越过多的平交道口,营运不便,最后被转变为电车路。
5号线
5号线又名 」TCSP-RN1「,连接北部的圣但尼和加尔日莱戈内斯,共计6.6公里,16站, 于2013年7月29日通车。不过,该线采用目前富有争议的导向巴士系统。
6号线
6号线原名 」T8「,将行走巴黎西南郊,将连接地铁13号线的沙蒂永-蒙鲁日站(Châtillon - Montrouge)和郊铁圣拉扎尔线的维罗夫莱右岸(Viroflay - Rive Droite),共计14公里,21站,于2014年12月13日完工。2006年2月对公众发布路线资讯。该线同样采用导向巴士系统。
7号线
7号线连接巴黎南郊地铁终点犹太城和南部远郊的阿蒂斯蒙斯,共计11公里,18站,于2013年11月16日通车。
8号线
8号线原名 」Tram'y「, 意为该线将有分叉,将连接北部的圣但尼和维勒塔讷斯,塞纳河畔埃皮奈,共计8.46公里,17站,于2014年12月16日完工。2007年12月对公众发布路线资讯。
9号线
9号线将连接巴黎东南部的舒瓦西门(Porte de Choisy)和巴黎东南郊的奥利,行走5号省道,预计将取代183路公交车。9号原定于2020年初通车,后因新冠疫情延期至2021年4月10日全线通车。
11号快线
巴黎北郊的一条路面电车路线, 属于法兰西岛远郊铁路Transilien,与1-10号线不同,名称冠上"Express"。连接西北郊的萨特鲁维尔和东北郊的努瓦西勒塞克,共计18公里,14站,于2017年7月1日通车。
计划中的路网
目前已有许多新路线在计划中,有一些已经向公众发布资讯,并且已经开始动工兴建。计划中的电车路线主要为了起到缓解交通堵塞的作用,而不是为了呈网路状覆盖法兰西岛郊区,因为法兰西岛的铁路交通已十分发达,修建电车只是起到互补作用。
10号线
10号线将连接巴黎南郊的安东尼和巴黎西南郊的克拉马,以缓解该地区缺乏公共运输的状况。预计于2020年以后完工。
参见
参考资料
- 独立网站
- ASPCRF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巴黎小环状线保护协会
- Orbita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法兰西岛大区环形铁路推广协会
- Petite Ceintur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小环状线摄影网站
- Trains-IDF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法兰西岛有轨电车白皮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书籍
- Jean Robert, Les tramways parisiens, ed. Jean Robert, 3e édition 1992
- Clive Lamming, Paris Tram, ed. Parigramme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