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贝克
| 汉萨城吕北克 Hansestadt Lübeck | |||
|---|---|---|---|
| 城市 | |||
|
| |||
| |||
|
汉萨城吕北克 Hansestadt Lübeck | |||
| 坐标: 53°52′N 10°41′E / 53.867°N 10.683°E | |||
| 国家 |
|
||
| 州 | 什勒斯维希-霍尔斯坦邦 | ||
| 面积 | |||
| • 总计 | 214.21 平方公里(82.71 平方英里) | ||
| 海拔 | 13 公尺(43 英尺) | ||
| 人口(2017年8月8日) | |||
| • 总计 | 220,221[1]人 | ||
| • 密度 | 1,028人/平方公里(2,663人/平方英里) | ||
| 时区 | CET(UTC+1) | ||
| • 夏时制 | CEST(UTC+2) | ||
| 邮政号码 | 23552–23570, 23627, 23628 | ||
| 电话区号 | +49 451 | ||
| 汽车牌号 | HL | ||
| 网站 | www |
||
| 世界遗产 | |
|---|---|
| 官方名称 | Hanseatic City of Lübeck(英语) |
| 位置 |
|
| 标准 | 文化遗产:(iv) |
| 编号 | 272 |
| 登录年份 | 1987年(第11届大会) |
| 面积 | 81.1公顷 |
| 缓冲区 | 693.8公顷 |
吕北克(德语:Lübeck),全称汉萨城吕北克 (Hansestadt Lübeck),位于德国北部波罗的海沿岸,是什勒斯维希-荷尔施泰因州第二大城市。历史上曾是汉萨同盟的「首都」。1987年,「汉萨同盟城市吕北克」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欧洲北部第一个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
吕北克坐落于特拉维河沿岸,是德国在波罗的海最大的港口。旧城部分是被特拉维河和易北河-吕北克运河围绕起来的一个岛屿。
历史
吕北克老城
最初史见于《日耳曼尼亚志》,吕北克地区在公元700年左右被斯拉夫人占据。当时他们聚居在今天的市中心以外几公里的特拉瓦河沿岸。1158年,萨克森公爵狮子亨利征服他们并重建城市。14世纪的吕北克称为"汉撒同盟的女王",并一直是这个中世纪的贸易联盟最强大的成员。1533年与丹麦的武装冲突导致了吕北克实力衰落。
建筑
以前,进入吕北克只能通过四座城门,其中最有名的是荷尔斯登城门。整个老城至今仍保持着中世纪的风貌,城中到处是古老的建筑和狭窄的小巷。
|
|
教堂
七座教堂的尖顶俯视着吕北克的中心,其中最古老的是建于13至14世纪的主教大教堂和圣玛丽教堂。
博物馆
|
|
文化
吕北克是重要的文化生活城,在这里产生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玛斯·曼与文学家亨利·曼。他们的布登布洛克之屋就在吕北克旧城中,许多观光客仍将这里当作吕北克的旅游指引处。汉萨同盟城亦成立托玛斯·曼奖。其他著名于吕北克出生的作家如Emanuel Geibel, Otto Anthes与埃里希·米萨姆等。在文学家君特·格拉斯之屋,可以看到他卓越的文学性与艺术性原作。吕北克亦有埃里希·米萨姆协会,颁发埃里希·米萨姆奖。
教育
吕北克拥有著名的吕北克大学和吕北克音乐学院和吕北克应用科技大学。
友好城市
-
芬兰科特卡 (1969年) -
义大利威尼斯 (1979年) -
美国斯波坎 (1980年) -
德国维斯马 (1987年) -
法国拉罗谢尔 (1988年) -
立陶宛克莱佩达 (1990年) -
日本川崎 (1992年) -
瑞典维斯比 (1999年) -
中国绍兴 (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