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救国团
|
中国青年救国团 China Youth Corps | |
|---|---|
|
中国青年救国团团旗 | |
| 领袖 | 李钟桂(荣誉召集人、荣誉主任) 吴清基(理事长) |
| 主任 | 葛永光 |
| 成立 | 1952年10月31日 (69年207天) |
| 总部 |
|
| 网站 | http://www.cyc.org.tw/ |
中国青年救国团,简称救国团,为中华民国的社团法人组织。1952年成立的最初名为中国青年反共救国团,隶属于中华民国国防部总政治部,由中华民国总统蒋中正兼任团长,蒋经国为首位主任。1969年脱离国防部,1989年向内政部及台北地方法院申请、登记为:「教育性、服务性与公益性之社团法人,服务对象主体是大专院校、高中职的学生。」2000年更名为中国青年救国团。救国团的工作还包括接待游客以及个人教育进修活动。
团旗意涵
| 团旗特征 | 意涵 |
|---|---|
| 青天白日 | 代表国家的灵魂,代表三民主义的精神和救国团的中心思想[2] |
| 三根红条 | 代表青年勇敢、牺牲和大无畏的精神,并以「不怕苦」、「不怕难」、「不怕死」的决心,实践中国青年第三次大结合的使命 |
| 绿色为底 | 象征中国青年有活力、有生气、永远进步、永远青春 |
历史沿革
1950年4月27日,由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第二组总干事李焕从旁协助辅导,各大学学生代表成立救国团的前身「中国青年反共抗俄联合会」。
1952年,时任中华民国总统蒋中正,有鉴于在大陆时期所创办的三民主义青年团(简称三青团)的一些弊端。来到台湾以后,在「反共复国」的国策方针之下,要做好青年人在政治思想上的工作,防止共匪渗透。同年3月29日(中华民国青年节),蒋中正发表告全国同胞书,决定成立「中国青年反共救国团」,号召全国青年作第三次大结合,展开救国运动[3]:70。其筹备责任由蒋经国来承担。中华民国国防部总政治部奉令筹组救国团,8月1日在北投复兴岗成立筹备处[4]:213。10月31日,经行政院颁布《中国青年反共救国团筹组原则》,青年反共救国团在台北市宣布正式成立,蒋中正兼任团长[3]:72,蒋经国任为首任主任,隶属于国防部总政治部[4]:213。设有两名副主任,他们是胡轨与邓传楷[4]:213。总部设有秘书室,由李焕担任主任秘书[4]:213。
1969年12月23日,救国团与国防部总政治部解除隶属关系[5]。1973年5月,蒋经国辞去救国团主任一职,由李焕继任。这时期为带有官方色彩的政治组织,透过办理在周末假日、寒暑假期青(少)年国内外休闲、旅游、留游学等活动,融入大专院校、高中职的学生。
1989年1月27日,中华民国政府颁布《非常时期人民团体组织法》,依法任何政治与社会团体皆须向政府登记,中国青年反共救国团遂于当年度8月28日,向内政部及台北地方法院申请、登记为「教育性、服务性与公益性之社团法人」。主要业务仍旧从事青年活动事务,如开设暑期才艺班、举办登山活动。政府并将各地区公有地以廉价租金租给救国团,供其经营各地青年活动中心等。
2000年10月25日,中国青年反共救国团2000年团员大会临时会出席团员决议通过将团名更为「中国青年救国团」,并经内政部同意备查。
2017年9月,中国青年救国团新总部搬迁至台北市民权东路办公大楼。[6][7]
2018年8月,不当党产处理委员会公告中国青年救国团为社团法人中国国民党之附随组织。[8]
历任负责人
| 任别 | 姓名 | 任期 | 备注 |
|---|---|---|---|
| 理事长 | |||
| - | 吴清基 | 2017年12月14日- | 总负责人改为理事长制(类似董事长) |
| 主任 | |||
| 1 | 蒋经国 | 1952年10月31日-1973年5月3日 | |
| 2 | 李焕 | 1973年6月1日-1977年12月31日 | |
| 3 | 李元簇 | 1978年1月1日-1978年6月3日 | |
| 4 | 宋时选 | 1978年7月1日-1979年2月13日 | |
| 5 | 潘振球 | 1979年2月13日-1987年3月16日 | |
| 6 | 李钟桂 | 1987年3月16日-2005年2月16日 | 理事长兼主任,此后专任理事长,辞主任职;总负责人改为理事长制,主任职改为执行长制。 |
| 7 | 林烱垚 | 2005年2月16日-2008年2月15日 | 职缺由副主任郑松年暂代。 |
| 8 | 周逸衡 | 2008年8月1日-2010年7月31日 | |
| 9 | 张德聪 | 2010年8月1日-2017年2月2日 | |
| 10 | 葛永光 | 2017年3月1日- | |
组织
直属组织架构
- 团员大会
- 评议委员会
- 团务指导委员会
- 总团部
- 秘书处
- 服务处
- 活动处
- 终身教育处
- 事业处
- 财务处
- 运动场馆管理处
- 咨商辅导处(张老师基金会)
- 研究发展委员会
- 县市团务指导委员会
- 青年活动中心
- 学苑
- 中国青年服务社
- 中国青年旅行社
- 总团部
附属及义工单位
- 救国团之友联谊会(县市分会、海外分会)
- 大专学校团务指导委员会
- 中等学校团务委员会
- 乡镇市区团务委员会
- 工商青年社会服务队
- 真善美联谊会
服务员组织
- 救国团总团部活动处大专假期服务员:金假服
- 救国团大专学生探索教育训练员
- 全国大专青年康乐辅导人员研习会:全大康服务员
- 救国团中国青年服务社假期活动服务员:噜啦啦
- 北区大专社团服务中心服务员:北大服
- 中区大专学生社团服务中心:猫头鹰
- 彰化县假期活动服务队:大角羊
- 南投县大专假期服务中心:象族
- 南部大专服务员:红乌鸦
- 屏东县团委会假期服务员:红蚂蚁
- 花莲假期服务员
- 桃园服务员:路加
- 宜兰服务员:𠲍𠲍哃
- 嘉义大专假期服务员:黑熊
所属机构
青年活动中心
山庄
- 桃园:
- 霞云山庄
- 巴陵山庄
- 中横沿线:
- 观云山庄
- 南横沿线:
学苑、其他设施
- 学苑:
- 嘉义学苑
- 花莲学苑
- 其他设施:
- 霞云探索学校
- 传习斋
相关组织
张老师
有鉴于在社会形态剧烈变迁中,青少年面临诸多适应上的问题,救国团于1969年11月11日成立成立「台北张老师中心」(Teacher Chang Youth Guidance Center),创设〈张老师专线〉[9],从事于青少年辅导服务。至1983年以前,已于台湾各地设立〈张老师〉青少年辅导中心。主要工作以函件服务、电话辅导、咨商晤谈、社会工作:预防推广、工厂辅导、青少年犯罪防治等为主,并实施辅导人员训练。每年编印多种书刊,并发行《张老师月刊》。[5][10][11]
注释
- ^ 「花了8年才去掉『反共』二个字」李钟桂:救国团三个字已根生蒂固. [2017-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21).
- ^ 救国团全球资讯网-认识我们-识别系统. [2014-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6).
- ^ 3.0 3.1 陈布雷等编着. 《蒋介石先生年表》. 台北: 传记文学出版社. 1978-06-01.
- ^ 4.0 4.1 4.2 4.3 茅家琦. 《蒋经国的一生与他的思想演变》. 台北: 台湾商务印书馆. 2003.
- ^ 5.0 5.1 杨国文. 救国团总部占黄金地段志清大楼 今判应还国家. 台北: 自由时报. 2017-02-10 [2017-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0) (中文(台湾)).
- ^ “志清大楼”总部归还国家 救国团搬迁新址 20170921 公视中昼新闻 公视新闻网. [2017-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24).
- ^ 救国团资产56.1亿元 党产会:全面冻结. 中央社. 2018-08-07 [2018-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08).
- ^ 107年8月7日党产处字第107005号处分书
- ^ 网路张老师成军 滑世代 有救了. 人间福报. 2014-07-06 [2014-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26).
- ^ 张老师. 中华百科全书 典藏版. 1983年.
- ^ 刘奕霆. 救国团明年不续约 柯P:将给1年缓冲期. 台北: 新头壳newtalk. 2015-11-02 [2016-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中文(台湾)).
外部连结
- 中国青年救国团(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繁体中文)(简体中文)
- 青年活动中心(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繁体中文)(英文)
- SS社会研究院 社会情势调查与训练(繁体中文)
- 中国青年服务社(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繁体中文)
- 中国青年旅行社(繁体中文)
- 幼狮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繁体中文)
- 张老师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繁体中文)
- 财团法人张老师基金会(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繁体中文)(简体中文)(英文)
- 中国青年救国团的Facebook专页
| 中国青年救国团所管机关一览 |
|---|
| 青年活动中心 |
|
北部地方:剑潭中心|金山中心|复兴中心|石门山中心(退出) 南投、嘉义:日月潭中心|溪头中心|阿里山中心 台南、高雄:曾文中心|澄清湖中心(退出)|西子湾中心|梅山中心(退出) 花东、屏东与离岛:天祥中心|垦丁中心|澎湖中心|金门中心 |
| 山庄 |
|
桃园:霞云山庄|巴陵山庄 中横沿线:雾社山庄(废)|大禹岭山庄(废)|观云山庄|洛韶山庄(废)|慈恩山庄(废) 南横沿线:垭口山庄(废)|利稻山庄(废) |
| 学苑、其他设施 |
|
学苑:台北学苑(废)|台中学苑(废)|嘉义学苑|台南学苑(废)|宜兰学苑(废)|花莲学苑 其他设施:霞云探索学校|传习斋
模板/■讨论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