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Forge

SourceForge
SourceForge logo transparent.svg
网站类型
协同版本控制
软体开发管理系统
持有者 Slashdot Media[1]
BIZX, LLC (2016-2019)[2]
DHI Group, Inc. (2012-2016)
Geeknet, Inc. (1999-2012)
创始人 VA Software
代表人物 Logan Abbott [3][4]
网址 sourceforge.net 编辑维基数据链结
商业性质
注册 可选 (建立及加入专案需要)
推出时间 1999年11月
现状 线上

SourceForge(原始码锻造)是一套合作式软体开发管理系统。SourceForge本身是VA Software出售的专有软体。它整合了很多开源应用程式(例如PostgreSQLSVNCVS),为软体开发提供了整套生命周期服务。

SourceForge.net,又称SF.net,是开源软体的开发者进行开发管理的集中式场所,也是全球最大开源软体开发平台和仓库。SourceForge.net由VA Software提供主机,并执行SourceForge软体。大量开源专案在此落户(2005年6月已经达到125,090个专案及1,352,225位注册使用者),包括维基百科使用的MediaWiki,但也包含很多停止开发和一人开发的专案。

SourceForge软体授权

SourceForge网站程式的原始码曾经也是开放的,但是后来VA Software决定不再继续发布开源版本。它可能是从2001年起变为专有软体继续开发的。在封闭前最后的正式的开源版本是2.5,而最后的CVS版本是2.61。目前存在一系列利用SourceForge软体运行的协同运作式网站。

2003年VA Software首次发布了SourceForge Enterprise Edition 4.x,将其做为Java-J2EE程式完全重写。由采用SourceForge 4.x的组织报告说其效能和伸缩性相对SourceForge 3.x或者更早的2.x明显改善。SourceForge 4.x为将来的整合和扩充而支援SOAPXMLWeb ServicesAPI

SourceForge的竞争者

从SourceForge开源版本基础上还出现了开源替代物Gforge.org等。它是SourceForge的一个程式设计师在SourceForge最后的CVS版本基础上的重写,增加了很多新特性并继续保持自由。

自由软体基金会建立了Savannah网站做为对SourceForge成为专有软体的回应,Savannah是基于2.0版SourceForge软体。

Google公司推出的Google Code服务一度由于Google和众多新兴开源专案的大力支援成为SourceForge.net在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竞争对手。至2009年3月,已有超过50,000个开源专案落户Google Code。然而Google于2015年3月12日开始停止对Google Code提供技术支援,并于2016年1月25日关闭Google Code。

SourceForge的其他竞争者还包括了Bounty SourceTigris.org(由CollabNet所建立)、JavaForge(由JavaLobby采CodeBeamer建立)、berlios.deGitHub

中国大陆封锁

  • 在2002年SourceForge.net网站曾经被中国大陆封锁过,其后于2003年解封,但是直到2005年初vhost.sourceforge.net网址仍然处于被中国封锁的状态。
  • 2006年2月有使用者汇报SourceForge.net网站又被中国再度区域性的封锁。
  • 2008年6月因Notepad++在首页上发起「抵制奥运」为抗议中国政府在西藏对西藏抗议者的镇压行动又有使用者汇报SourceForge被中国封锁。至2008年6月25日封锁解除。
  • 2012年8月初再次被中国电信封锁;延至8月5日左右,中国联通亦进行了封锁,封锁方式是URL明文关键词阻断。其后它们均于2012年8月10日前后解除了封锁。有讯息称[6]Sourceforge被封后旋即也报复性封锁中国大陆使用者的IP位址,但其后被证实为谣言。此后,SourceForge在中国大陆的存取恢复正常。

参见

参考资料

  1. ^ Slashdot Media to Merge with BIZX, LLC, Creating a Market Leader in B2B, Software, Technology, and Data. BusinessInsider.com. [January 12,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12). 
  2. ^ BIZX Subsidiary SourceForge Media, LLC Acquires Slashdot Media. Marketwire. January 28, 2016 [October 15,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9). 
  3. ^ BIZX Subsidiary SourceForge Media, LLC Acquires Slashdot Media. Marketwire. January 28, 2016 [January 10,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9). 
  4. ^ Abbott, Logan. SourceForge Acquisition and Future Plans. SourceForge. [January 1,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01). 
  5. ^ Sourceforge.net Traffic, Demographics and Competitors. Alexa.com. [May 16,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0). 
  6. ^ SourceForge互相屏蔽值得反思. [2012-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25). 

外部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