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杆菌O157:H7型
| Escherichia coli O157:H7 | |
|---|---|
| 分类和外部资源 | |
| 医学专科 | 传染病科 |
| ICD-10 | A04.3 |
| ICD-9-CM | 008.04 |
大肠杆菌O157:H7型(Escherichia coli O157:H7)是一种肠道出血性大肠杆菌,是食物中毒的原因之一。感染者通常发生出血性腹泻,尤其在年轻儿童和年长者中,有时导致肾衰竭。传染通过粪口途径,很多病例与吃未煮熟或污染的牛肉和猪肉、游泳、喝被污染的水、吃被污染的蔬菜有关。2009年,在马萨诸塞州、缅因州和康乃狄克州已销售新鲜的纽约州碎牛肉身上,发现大肠杆菌O157:H7型踪迹,若未加热至全熟,容易衍生疾病。
症状
感染大肠杆菌O157:H7型,通常会导致严重急性出血性腹泻(亦可为非出血性腹泻)及腹部绞痛。仅少数人出现发烧,症状多在5至10天内缓解。亦可为无症状感染。
5岁以下孩童、免疫不全或年长者感染时,可能导致溶血性尿毒综合症,出现溶血与肾衰竭之情形。约2~7%的感染者会出现此并发症。溶血性尿毒综合症是美国儿童发生急性肾损伤的主要原因,溶血性尿毒综合症多为感染大肠杆菌O157:H7型所致。
参考
- ^ Karch H, Tarr P, Bielaszewska M. Enteroha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 in human medicine.. Int J Med Microbiol. 2005, 295 (6–7): 405–18. PMID 16238016. doi:10.1016/j.ijmm.2005.06.009.
- ^ [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新英格兰地区,2009-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