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图书
![]() | |
网站类型 | 数位图书馆 |
---|---|
持有者 | |
网址 | books![]() |
推出时间 | 2004年10月 |
现状 | 营运中 |
Google图书(英语:Google Books)是一个由Google研发的搜寻工具,它可以自Google所扫描、经由光学字元识别(OCR)、储存的数位化资料库中搜寻资料。此服务于2004年10月在法兰克福书展发布,命名为Google Print。当使用者使用关键字搜寻,Google图书搜寻的结果索引会显示在Google网路搜寻服务的上方。使用者还可以在Google图书搜寻搜寻书籍。点击Google图书搜寻的结果索引打开页面,使使用者可以检视书籍中的页面以及内容相关的广告,链结到出版商的网站和书店。Google以限制网页的浏览数量,来阻止书籍被列印和保护文字内容的复制著作权,并追踪使用者使用记录,作为通过各种准入限制和保障措施的依据。
Google图书搜寻允许公有领域的作品和内容,免费全文浏览,并提供PDF的格式下载。对于在美国境外的使用者,Google必须确保其没有触犯到使用者所在国家的法律,根据Google图书搜寻支援小组的成员说法:「一本书是否属于公有领域往往是一个棘手的法律问题,我们会谨慎处理,直到我们确定本书已进入公有领域。」[2]
关于扫描方面,许多书籍使用Elphel 323相机扫描,这种相机每小时可以照1,000页。[3]
而Google的这个计划受到极大称赞,因为它可能成为前所未有、全球最大的网上主体的人类知识,[4][5]但它仍有着有关侵犯著作权上的批评。[6]
计划目的
Google图书扫描图书的目的,并不是给人类阅读,而是用于训练人工智慧[7]。
扫描数量
Google曾表示,他们目前一天可扫描三千本书籍。到2007年3月为止,Google已经数位化100万本图书。Google拒绝透露项目开支,但《纽约时报》在2008年时估算其花费了约500万美元。[8]在2008年10月28日Google说,通过此项服务,他们有700万本的图书被搜寻,其中包括扫描的20,000个出版商的合作伙伴[9]。在这700万册图书当中,有100万本在出版商正式授权下提供「完全预览」服务,另外100万属于在公有领域,其余500万是绝版或商用。[10]
竞争
- 微软在2006年开发了一个类似的计划,名叫Live Search Books。它持续进行了一段时间,直到2008年5月取消[11]。所有的Live Search Books的资料,现已存在Internet Archive。Internet Archive是非营利性的,它是继Google之后第二大图书扫描计划。截至2008年11月已有超过100万全文公有领域的作品被扫描上网。
- Europeana主宰约300万份的数位物件,其中包括影像、相片、绘画、音讯、地图、手稿、印刷书籍、报纸等,这些档案超过一千项是由欧盟自过去两千年的欧洲历史搜集而成的。[12]
时间表
2004
- 十二月:Google公布扩张Google Print计划,初期称为Google Print Library Project[13]。Google宣布与几所知名大学和公共图书馆建立伙伴关系,包括密西根大学、哈佛大学(哈佛大学图书馆)、史丹佛大学(Green Library)、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以及纽约公共图书馆。根据新闻稿和各大学图书馆长所言,Google计划在十年内数位化并提供约1,500万册的Google图书搜寻服务。Google动作之迅速引发了争议,出版商和作者协会质疑这不仅是针对公共领域的图书,同时也挑战了著作权。
2005
- 九月至十月间:两起对Google提出的诉讼控诉Google公司不尊重著作权,未能妥善补偿作者及出版商。其一是集体作者诉讼代表(作家协会Authors Guild控诉Google,2005年9月20日);另一是五个大型出版商和美国出版商协会Association of American Publishers控诉的民事诉讼(McGraw Hill 控诉Google,2005年10月19日。)[6]
- 十一月:Google将Google Print正式改名为Google图书搜寻。[14]这个方案使出版商、作者及他们在此服务中的书籍改了名,称为「Google Books Partner Program」(见Google Library Partner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并且与图书馆的合作关系就成为了Google图书馆计划。
2006
- 八月:加州大学系统宣布它们将加入图书搜寻数位化的计划。[15]
- 九月:马德里Complutense大学图书馆成为加入Google图书计划的第一个西班牙语图书馆。
- 十月: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宣布,它与威斯康星州历史学会的图书馆,将加入图书搜寻数位化计划。合并后,图书馆馆藏变为720万册。
- 十一月:弗吉尼亚大学加入该计划。该库包含超过5万册和1,700多万份的手稿、珍贵书籍和档案。[16]
2007
- 一月: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宣布将加入图书搜寻数位化计划。至少有一万册数位化将是由该大学的13个图书馆定位。
- 三月:巴伐利亚州图书馆宣布与Google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来扫描超过100万份在公共领域,和绝版的德语以及英语、法语、义大利语、拉丁语和西班牙语作品。[17]
- 五月:一本数位化计划的书,被公告为Google及县立、洛桑大学图书馆所纳入。[18]
- 五月:根特大学的Boekentoren图书馆,将参与Google图书数位化计划,且将把19世纪的图书制成法国和荷兰的语言并上线。[19]
- 六月:合作委员会(Committee on Institutional Cooperation)宣布,其12个成员图书馆未来六年将参与扫描1,000万本书。[20]
- 七月:庆应义塾大学成为Google在日本的第一个图书馆合作伙伴,他们将数位化至少12万本公共领域的书籍。[21]
- 八月:Google宣布,它将数位化达50万本有著作权的书籍,也将数位化在康奈尔大学图书馆的公共领域书籍。Google还将提供一个系统,可将数位化复制的所有作品扫描并纳入大学自己的图书馆。[22]
- 九月:Google新增功能,允许使用者在公共领域共享片段的书籍。
- 九月:Google推出一项新功能,名为「我的图书馆」,允许使用者建立个人化的图书馆。他们可以运用标签、审查、利率、或全文检索来选择图书。[23]
- 十二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成为数位化公共领域的伙伴。[24]
2008
- 五月:微软逐渐衰微,并打算结束其扫描计划。该计划扫描了75万份书籍和八千万篇杂志文章。[25]
- 十月:出版业和Google经过两年的谈判后达成协定。Google同意以补偿作者和出版商,来换取将数以百万计的图书提供给公众。[6]
- 十一月:Google和合作伙伴的图书扫描计划达到了700万大关。其中一百万已达成「完全预览」模式,另外一百万已是可完全浏览和下载的公共领域的作品。[26][10]
Google图书计划参与者
参与计划的成员人数自Google图书馆计划实行之初已成长许多[13];迈索尔大学在许多媒体的报导都提到其为此计划之合作伙伴,[27][28]但他们实际上并没有被Google列为合作伙伴。[29]
首批参与者
- 哈佛大学,哈佛大学图书馆,Harvard + Googl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密西根大学,密西根大学图书馆,Michigan + Googl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纽约公共图书馆,New York Public Library + Googl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Oxford + Googl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史丹佛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 Libraries(SULAIR), Stanford + Google
后期加入参与者
- 巴伐利亚国家图书馆,Bavaria + Google,Bayerische Staatsbibliothek + Google (in German)
- 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 Library System,Columbia + Googl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Committee on Institutional Cooperation,CIC + Google
- 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Madrid + Google,Complutense Universidad + Google (in Spanish)
- 康乃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 Library,Cornell + Googl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根特大学,Ghent University Library/Boekentoren,Ghent/Gent + Google
- 庆应义塾大学,Keio Media Centers (Libraries),Keio + Google (in English),Keio + Google (in Japanese)
- 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 Library,Princeton + Googl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加利福尼亚大学,California Digital Library,California + Google
- 洛桑大学(University of Lausanne), Cantonal and University Library of Lausanne/Bibliothèque Cantonale et Universitaire/BCU + Google (in French)
- University of Mysore,Mysore University Library,Mysore + Googl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Libraries,Texas + Google
- 维吉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Virginia Library,Virginia + Google
-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 Digital Collection,Wisconsin + Google
争议
违反著作权、合理使用等争议
出版业与作家协会批评该计划列入片段的作品是侵犯著作权的行为。2005年秋季,作家协会和美国出版商协会分别控诉Google。Google反驳说,该计划的每个项目皆是合理使用,并且在这数位时代,每一个字都有对应到其出版索引。[6] 2006年6月,在诉讼之后,法国出版商宣布它打算控诉法国Google。[30]2006年底,德国控诉被撤回。[31]
2007年3月,Google被告侵犯著作权法的图书搜寻服务。微软的副总兼法律顾问托马斯·鲁宾(Thomas Rubin)批评Google一再任意复制作品,并且总是直到有人出面指证才会停手。[32] 2008年11月28日,作家协会、出版界和Google签订了和解协定,Google同意支付总共1.25亿美元,包括诉讼费用及建立图书权登记处。该解决方案将在2009年5月得到法院的批准。[6]解决的反应有好有坏,其中一个与Google合作的图书馆表示,如果Google无法找到「更合理的条款」,它会选择撤回与其合作的关系。[33]
弗吉尼亚大学的副教授Siva Vaidhyanathan,以法律观点研究一已出版的见解[34],之后他指出Google该计划构成了危险的理论——合理使用,因为索赔的使用其实是不合理的,它可能会导致司法限制这一权利。[35]而之后作家协会控诉Google没有去法院,导致合理使用争端得不到解决方案。
Google许可的公有领域作品也是一个令人关注的议题。[36]一些出版作业是在公有领域进行的,例如美国联邦政府创造的所有作品,但那些作品仍被视如其他著作权保护的作品般对待,导致它们在1922年之后遭禁。[37]
语言争议
一些欧洲政治家和知识分子批评Google有语言帝国主义倾向,理由是因为绝大多数的书籍都扫描成英文,这会导致英文成为世界代表性的自然语言,如此一来受欢迎的语文学例如德语、汉语、俄语、法语则会渐渐不被重视,并不公平。在这些批评声浪中出面表达意见的是法国国家图书馆馆长Jean-Noël Jeanneney。[38]
Google图书与Google学术搜寻
当Google图书大量扫描一些过期学报、杂志时产生了一个问题,就是其扫描时并没有办法将元资料(metadata)也一并扫入。这使得Google学术搜寻只好开办自己的数位化计划,并放置认同这个计划的出版社的过期期刊文章。[39]
参考文献
- ^ Greg Duffy. Google's Cookie and Hacking Google Print. Kuro5hin. March 2005 [2008-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6).
- ^ Ryan Sands. From the mail bag: Public domain books and downloads (blog). Inside Google Book Search. 2006年11月9日 [2008-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21).
- ^ Kelly, Kevin. Scan This Book!. New York Times Magazine. 2006年5月14日 [2008-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5).
When Google announced in December 2004 that it would digitally scan the books of five major research libraries to make their contents searchable, the promise of a universal library was resurrected. ... From the days of Sumerian clay tablets till now, humans have "published" at least 32 million books, 750 million articles and essays, 25 million songs, 500 million images, 500,000 movies, 3 million videos, TV shows and short films and 100 billion public Web pages.
- ^ Bergquist, Kevin. Google project promotes public good. The University Record (University of Michigan). 2006年2月13日 [2007-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2).
- ^ Pace, Andrew K. Is This the Renaissance or the Dark Ages?. American Libraries.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January 2006 [2007-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4-03).
Google made instant e-book believers out of skeptics even though 10 years of e-book evangelism among librarians had barely made progress.
- ^ 6.0 6.1 6.2 6.3 6.4 Copyright infringement suits against Google and their settlement:
- Copyright Accord Would Make Millions More Books Available Online. Google Press Center. [November 22,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2).
- Authors Guild v. Google Settlement Resources Page. Authors Guild. [November 22,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1-13).
- A new chapter. The Economist. Oct 30, 2008 [November 22,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5-07).
- Aiken, Paul. Authors Guild Sues Google, Citing "Massive Copyright Infringement". The Authors Guild. 2005年9月20日 [2007-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2月9日).
- Gilbert, Alorie. Publishers sue Google over book search project. CNET News. 200510月19日 [2007-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4).
- The McGraw Hill Companies, Inc.; Pearson Education, Inc.; Penguin Group (USA) Inc.; Simon and Schuster, Inc.;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Plaintiffs, v. Google Inc., Defendant (PDF). [2007-10-0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9-07-13). PDF file of the complaint. SD. N.Y. Case No. 05-CV-8881-JES.
- ^ Dyson, George. Turing's Cathedral: The Origins of the Digital Universe. Knopf Doubleday Publishing Group. 2012: 312–313 [2020-10-18]. ISBN 978-0-307-90706-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4) (英语).
- ^ Hafner, Katie. History, Digitized (and Abridged). New York Times. March 10, 2007 [2008-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2).
Google, on its own, is digitizing books at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which has its hands full with other items. ... In its quest to scan every one of the tens of millions of books ever published, Google has already digitized one million volumes. Google refuses to say how much it has spent on the venture so far, but outside experts estimate the figure at at least US$5 million. The company has also been scanning and indexing academic journals to make them searchable, and is working with the Patent Office to digitize thousands of patents dating back to 1790.
- ^ New Chapter. Google. [2008-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9).
- ^ 10.0 10.1 In Google Book Settlement, Business Trumps Ideals. PC World. October 28, 2008 [2008-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29).
Of the 7 million books Google has scanned, 1 million are in full preview mode as part of formal publisher agreements. Another 1 million are public domain works.
参照错误:带有name属性「pcworldscan」的<ref>
标签用不同内容定义了多次 - ^ Microsoft starts online library in challenge to Google Books. AFP. [2008-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8).
Microsoft launched an online library in a move that pits the world's biggest software company against Google's controversial project to digitize the world's books.
- ^ Europe's Answer to Google Book Search Crashes on Day 1. Wired. 2008 [2008-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16).
- ^ 13.0 13.1 O'Sullivan, Joseph and Adam Smith. "All booked up,"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Googleblog. December 14, 2004.
- ^ Jen Grant. Judging Book Search by its cover (blog). Googleblog. 2005年11月17日 [2008年12月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6日).
- ^ UC libraries partner with Google to digitize books. [2008-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8-15).
- ^ Th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Library Joins the Google Books Library Project. [2008-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25).
- ^ Bavarian State Library + Google digitizing project partnership announced. [2012-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5).
- ^ Reed, Brock. "La Bibliothèque, C'est Google" (Wired Campus Newslette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May 17, 2007.
- ^ Ghent/Gent + Google digitizing project partnership announced. [2008-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22).
- ^ CIC + Google digitizing project partnership announced. [2008-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6-14).
- ^ Keio + Google digitizing project partnership announced. [2008-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09).
- ^ Cornell + Google digitizing project partnership announced. [2008-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11).
- ^ Google's "personal library" feature announced. [2008-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4).
- ^ Columbia + Google digitizing project partnership announced. [2008-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09).
- ^ Microsoft Will Shut Down Book Search Program. New York Times. 2008年5月24日 [2008-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30).
Microsoft said it had digitized 750,000 books and indexed 80 million journal articles.
- ^ Massive EU online library looks to compete with Google. Agence France-Presse. November 2008 [2008-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02).
Google, one of the pioneers in this domain on the other hand, claims to have seven million books available for its "Google Book Search" project, which saw the light of day at the end of 2004.
- ^ Ars Technica. [2008-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06).
- ^ Hindustani Times "Google to digitise 800,000 books at Mysore varsity". [2008-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13).
- ^ Google Library Partners. [2008-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18).
- ^ John Oates. French publisher sues Google. The Register. 2006年6月7日 [2008年12月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5月6日).
- ^ Danny Sullivan. Google Book Search Wins Victory In German Challenge. Search Engine Watch. 2006年6月28日 [2006-11-11]. (原始内容 (blog)存档于2006年10月17日).
- ^ Thomas Claburn. Microsoft Attorney Accuses Google Of Copyright Violations. InformationWeek. 2007年3月6日 [2008年12月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10月12日).
- ^ Google Online Book Deal at Risk. [2008-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9-21).
- ^ Siva Vaidhyanathan,. “The Googlization of Everything and the Future of Copyrigh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Law Review volume 40 (March 2007), pp. 1207–1231, pdf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 First Monda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Transcript September 2007
- ^ Michael Liedtke. Publishers Protest Google's Online Library Project. Associated Press. 2005年5月24日 [2008年12月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年2月9日).
- ^ Robert B. Townsend, Google Books: Is It Good for Histor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Perspectives (September 2007).
- ^ Jean-Noël Jeanneney. Google and the Myth of Universal Knowledge: A View from Europe (book abstract; Foreword by Ian Wilson). 2006年10月23日 [2007-02-21]. ISBN 0-226-39577-4.
- ^ Barbara Quint : Changes at Google Scholar: A Conversation With Anurag Achary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Information Today, August 27, 2007
外部连结
参见
- Google产品列表
- Google学术搜寻
- 图书扫描
- 数位图书馆
- 古腾堡计划
-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 Questia Online Library
- Michigan Digitization Project
- Million Book Project
- 图书馆数位化计划参与名单
- Open Content Alliance
- Universal library
- 欧洲数位图书馆
- A9.com是Amazon.com的图书搜寻引擎
- Live Search Books
- Domínio Público
|
#
- 1,7-辛二烯
- 1,8-二溴辛烷
- 1,9-二氯壬烷
- 1,9-二溴壬烷
- 1-碘丁烷
- 103街-可樂娜廣場車站
- 104街車站 (BMT牙買加線)
- 111街車站 (IRT法拉盛線)
- 121街車站 (BMT牙買加線)
- 14之夜
- 14街車站 (PATH)
- 168街車站
- 1856年過時法規廢除法令
- 1867年成文法編正法令
- 1870年盜竊罪(廣告)法令
- 18大道車站 (IND卡爾弗線)
- 1968年黑人權力致敬事件
- 2009年12月
- 219街車站
- 225街車站
- 233街車站
- 23街車站 (PATH)
- 3-庚炔
- 33街車站 (PATH)
- 36街車站 (BMT第四大道線)
- 4-庚醇
- 45街車站 (BMT第四大道線)
- 53街車站 (BMT第四大道線)
- 59街車站 (BMT第四大道線)
- 69街車站 (IRT法拉盛線)
- 77街車站 (BMT第四大道線)
- 82街-傑克遜高地車站
- 85街-森林公園道車站
- 86街車站 (BMT海灘線)
- 86街車站 (BMT第四大道線)
- 90街-埃姆赫斯特大道車站
- 96街車站 (第二大道線)
- BMT布莱顿线
- BMT牙买加线
- BMT纳苏街线
- CBC新聞
- Facebook效应
- Google Play图书
- Google专利搜索
- Google圖書合作夥伴計劃
- H大道車站
- IND卡尔弗线
- IND第八大道线
- IND跨城線
- IRT东公园道线
- I大道車站
- J大道車站
- LJN
- Let's Go To My Star
- M大道車站
- Republic TV
- Sativa
- U大道車站 (BMT布萊頓線)
- 一氧化二硫
- 一溴甲硅烷
- 一溴甲锗烷
- 一硫化矽
- 一硫化铂
- 一碘甲锗烷
- 三八线
- 三氟化钌
- 三氟化铌
- 三氧化二銪
- 三氯化铂
- 三氯化铊
- 三溴化铂
- 三溴化铊
- 三溴化铱
- 三溴甲硅烷
- 三碘化钌
- 三碘化锫
- 三船敏郎
- 世界體重最重人物列表
- 世貿科特蘭車站
- 中国小诗人诗选
- 中央公园西历史区
- 中瑞挪廣州和約貿易章程
- 中越战争
- 丰泽小心蛤
- 丹尼爾·約翰斯頓
- 丹達臘黃道帶
- 义务教育
- 乌尔姆之战
- 乔瓦尼·巴蒂斯塔·里乔利
- 乙炔钾
- 二氟胺
- 二氯二氧化钨
- 二氯化钕
- 二氯化锇
- 二氯化镝
- 二溴化铂
- 二溴化铟
- 二溴甲硅烷
- 二甲基镁
- 二甲氨基锂
- 二硫化硅
- 二硫化铼
- 二碘化钨
- 二碘化钼
- 二碘化锗
- 二碲化钨
- 二茂锰
- 二茂镁
- 五氟化钽
- 五氟化铱
- 五氟化镤
- 五氯化钨
- 五溴化铀
- 井上準之助
- 亚当·山口
- 亚氯酸钙
- 亚氯酸钡
- 亚硝酸银
- 亚碲酸
- 亚碲酸钡
- 亚碲酸钾
- 亚碲酸镉
- 交匯林蔭路車站
- 交易廣場車站 (PATH)
- 亨利八世
- 享保改革
- 仙觉
- 伍德哈文林蔭路車站 (BMT牙買加線)
- 伍德赛德 (加利福尼亚州)
- 低粒鳞侧石鳖
- 佩勒姆公園道車站 (IRT白原路線)
- 保罗·库朗特
- 偏硼酸钾
- 偏锗酸铅
- 偵探冰室
- 傑克遜大道車站 (IRT白原路線)
- 傳統性愛
- 克里斯蒂安·路德維希一世
- 兔子骑士
- 公園廣場車站 (BMT富蘭克林大道線)
- 六氟磷酸钠
- 六氟磷酸铵
- 六溴化钨
- 六苯基二锡
- 凡州
- 凡希克凌大道車站 (BMT牙買加線)
- 切斯特·艾伦·阿瑟
- 刺松藻
- 加布里尔·克拉默
- 加泰隆尼亞圖書館
- 北美紅橡
- 十二羰基四铱
- 南極條約郵票
- 南非語音系
- 卡納西-洛克威公園道車站
- 卢格杜努姆
- 卤化氰
- 印尼印度教
- 印度天主教会
- 历史上的种族灭绝
- 又见木瓜树
- 君士坦丁巴西利卡
- 吡啶-2,4-二甲酸
- 呂超然
- 告示牌 (雜誌)
- 哈佛女孩
- 哈德逊湾公司
- 哈萊克
- 哈里森車站 (PATH)
- 唐纳德·特朗普 (上周今夜秀)
- 唯物主义
- 喬治·梅森
- 四氯化钨
- 四溴化钛
- 四溴化铂
- 四苯基硅
- 四苯基锗
- 图书馆
- 圣乔治角海战
- 坂田昌一
- 基因工程历史
- 塞尔·乔治
- 增刪查改
- 壓力管理
- 大卫·品生特
- 大卫·希尔豪斯·比尔
- 大国的兴衰
- 大布羅姆巴赫湖
- 大瑟尔
- 大都會-威利斯角車站 (IRT法拉盛線)
- 大館和夫
- 奥弗曼委员会
- 奧爾巴尼縣 (懷俄明州)
- 威克菲爾德-241街車站
- 威尼斯
- 威廉·费纳
- 威廉·麦克雪利
- 子猫物语
- 安德烈-馬里·安培
- 安纳托利亚省
- 安菲翁和齊薩斯
- 宦官
- 密歇根州行政区划
- 富田铁之助
- 富蘭克林大道/植物園車站
- 寫作 (書籍)
- 小塔螺科
- 少年吸血鬼阿曼德
- 尼克路車站
- 展望公園車站 (BMT線)
- 展望大道車站 (BMT第四大道線)
- 山梨县
- 工程物理學
- 工艺教育学院
- 巴厘島印度教
- 布朗克斯公園東車站
- 布萊頓海灘車站 (BMT布萊頓線)
- 布賴特巴特新聞網
- 布雷恩垂 (麻薩諸塞州)
- 布鲁克·泰勒
- 希英詞典
- 帕克賽德大道車站
- 帕拉林匹克運動會標誌
- 帝国行政圈之外的神圣罗马帝国领土
- 干丘路車站 (IRT白原路線)
- 幼发拉底河隧道
- 幾何變換
- 库尔德革命真主党
- 康尼島-斯提威爾大道車站
- 廣島灣
- 异丙威
- 弗朗西丝·霍根
- 張保仔
- 御製五體清文鑑
- 德意志帝國
- 德韓關係
- 德馬溫峰
- 恢复希望行动
- 悲慘王國
- 情緒化推理
- 懶漢
- 我殺死了巨人
- 房間裏的大象
- 托马斯·巴托林
- 扭扭舞
- 拉斯穆·巴多林
- 拉肯城堡
- 拱
- 按地形突起度排序的山峰列表
- 攜播
- 收敛酸
- 敖德薩
- 教堂大道車站 (BMT布萊頓線)
- 數位人文學
- 數根
- 文化组学
- 斯托尔兹-切萨罗定理
- 新地段大道車站 (BMT卡納西線)
- 新港車站 (PATH)
- 方解石
- 旅行者世紀俱樂部
- 日本-琉球语系
- 日本手語系
- 日韓合併
- 日韩合并条约
- 暴风雨中一羽毛:动乱中失去的童年
- 朗利特莊園
- 朝韩海上边境事件
-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总理
- 朱尼烏斯街車站
- 東105街車站
- 松下康雄
- 林茨婚礼
- 柏克大道車站
- 柯尼希施圖爾山 (古爾克阿爾卑斯山脈)
- 柯蒂斯植物学杂志
- 格羅夫街車站 (PATH)
- 格蘭大道-新城車站
- 橈足亞綱
- 橱柜里的骷髅
- 次氟酸三氟甲酯
- 气体列表
- 气旋艾尔西亚
- 氟乙烷
- 氟化亚铁
- 氟硅酸铅
- 氟硅酸铜
- 氟硅酸锂
- 氟硅酸锌
- 氟硅酸镁
- 氟硅酸镉
- 氢化钇
- 氢化铷
- 氣球戀物癖
- 氨基銣
- 氯酸銣
- 氯酸銫
- 氯酸钡
- 氰化钡
- 氰酸银
- 永山止米郎
- 沃爾庇杯最佳女演員獎
- 法兰克福犹太博物馆
- 法國共和曆
- 法韓關係
- 泥蜆科
- 洛布古典丛书
- 海洋公園道車站
- 涅雷大道車站
- 溴化鈹
- 溴化钯
- 溴化锫
- 溴酸鍶
- 溴酸钡
- 溴酸铷
- 滑刃总科
- 灣脊區-95街車站
- 灣脊區大道車站
- 炎徼紀聞
- 烟管蜗牛科
- 牛顿定理
- 牛顿线
- 狩獵採集
- 猶提卡大道車站
- 獨眼巨人號煤船 (AC-4)
- 玉簪属
-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
- 环球音乐出版集团
- 瑞典-挪威联盟
- 瓦列里·德米特里耶维奇·佐尔金
- 甲基三氯化锗
- 甲基三氯化锡
- 甲酸铷
- 甲酸锂
- 甲酸锶
- 电话谋杀案
- 異丁酸甲酯
- 疊氮化銣
- 疊氮化銫
- 百老汇车站 (BMT阿斯托利亚线)
- 盖洛普最敬佩的人民意调查
- 看你做的好事
- 硒化鈉
- 硒化銣
- 硒化銫
- 硒化鋰
- 硒化钡
- 硒化铍
- 硒酸铅
- 硒酸镉
- 硒酸镍
- 硝酸銣
- 硫化銣
- 硫化銫
- 硫化钕
- 硫化钬
- 硫化镨
- 硫酰胺
- 硫酸氢铷
- 碇真嗣
- 碘酸铷
- 碘酸镉
- 碲化鉀
- 碲化钡
- 碲化铍
- 碲酸钠
- 碲酸钡
- 碲酸钾
- 碲酸铵
- 碳化钡
- 碳化锶
- 磷酸钡
- 神聖攀登的天梯
- 福泰製藥
- 科特柳路車站
- 穆拉比特王朝
- 穆罕默德
- 竇納樂
- 立憲政友會
- 竹本松
- 第9街車站 (PATH)
- 第一次車臣戰爭
- 第一次高丽契丹战争
- 第一次鸦片战争
- 第七大道車站 (BMT布萊頓線)
- 第三大道車站 (BMT卡納西線)
- 第二次蘇丹內戰
- 第二次車臣戰爭
- 第二次高丽契丹战争
- 米蘭
- 約翰·史皮爾斯布里
- 約翰尼斯·德·萊克
- 納蘇大道車站
- 紐瓦克賓夕法尼亞車站
- 紐科克廣場車站
- 约翰内斯·开普勒
- 纪尧姆·比代
- 线虫的分类
- 绅士杰克
- 网站时光机
- 羊膜
- 羊頭灣車站
- 美国奴隶制现状
- 美国语言
- 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
- 羞耻
- 群魔
- 联合镇 (莱茵兰-普法尔茨)
- 聖荷西華埠
- 肋骨骨折
- 脹心蛤屬
- 自杀方式
- 舍门将军号事件
- 艾萨克·牛顿
- 芝加哥圣经无误论声明
- 芬兰时间
- 若弗鲁瓦五世 (安茹)
- 茅瑛
- 茴香硫醚
- 草根媒體:部落格傳奇
- 菲律賓裔美國人
- 萬國公法
- 葉芽線蟲屬
- 董啟章
- 蒲松龄
- 蔡伯勵
- 蔡英文學位門
- 蘇特大道車站
- 蛔蟲科
- 蛔蟲總科
- 被劫持的普洛塞庇娜
- 西奥多·索多伯格
- 西德尼·维巴
- 西方国际语
- 詹姆斯·莱德
- 諾伍德-205街車站
- 諾伍德大道車站
- 让-安德烈·德吕克
- 貝弗里路車站 (BMT布萊頓線)
- 贝聿铭
- 越南朝代
- 路德維希·毛雷爾
- 车维德
- 过氧化铷
- 迪德格里战役
- 週田村
- 達科他公寓
- 重力米制
- 金斯公路車站 (BMT布萊頓線)
- 钪化合物
- 钽酸锂
- 铁窗喋血
- 阿利效应
- 阿勒頓大道車站
- 阿塔图尔克博物馆
- 阿拉巴馬大道車站
- 雲鬢花顏金步搖
- 霍博肯總站
- 霹雳州皇家博物馆
- 青空文庫
- 非草隆
- 韩日基本条约
- 香油容器
- 馬以工
- 马其顿语历史
- 马龙·白兰度
- 高爾基劇院
- 高碘酸鉀
- 高碘酸銣
- 高碘酸鋰
- 高锰酸铯
- 高锰酸铷
- 鱗翅學
- 黄柳霜
- 齊薩斯
- 龍的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