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bian
![]() | |
![]() 正在执行GNOME的Debian 11 | |
开发者 | Debian计划 |
---|---|
作业系统家族 | 类Unix系统(Linux、Hurd) Unix系统(FreeBSD、NetBSD、OpenSolaris) |
运作状态 | 支援中 |
原始码模式 | 自由软体 、开源软体 |
初始版本 | 1993年8月16日 |
最新版本 | 11.3[1][2]![]() |
支援的语言 | 超过75种语言[3] |
更新方式 | APT(数种前端工具可用) |
软体套件管理系统 | dpkg |
支援平台 | ARM, IA-32, IA-64, x86-64, PowerPC, ppc64el, MIPS, Z/Architecture[4] |
核心类别 | 单核心(Linux, FreeBSD)、微核心(Hurd) |
使用者空间 | GNU |
预设使用者介面 | GNOME、Xfce[5] |
许可证 | 自由软体,主要为GNU GPL授权条款,以及其他授权条款[6] |
官方网站 | www![]() |
仓库 | ![]() |


Debian(/ˈdɛbiən/)是完全由自由软体组成的类UNIX作业系统,其包含的多数软体使用GNU通用公共许可协定授权,并由Debian计划的参与者组成团队对其进行打包、开发与维护。
Debian计划最初由伊恩·默多克于1993年发起,Debian 0.01版在1993年9月15日发布[8],而其第一个稳定版本则在1996年发布。[9]
该计划的具体工作在网际网路上协调完成,由Debian计划领导人带领一个志愿者团队开展工作,并以三份奠基性质的文件作为工作指导:Debian社群契约、Debian宪章和Debian自由软体指导方针。作业系统版本定期进行更新,候选发布版本将在经历过一定时间的冻结之后进行发布。
作为最早的Linux发行版之一,Debian在建立之初便被定位为在GNU计划的精神指导下进行公开开发并自由发布的专案。该决定吸引自由软体基金会的注意与支援,他们为该专案提供从1994年11月至1995年11月为期一年的赞助。[10]赞助终止后,Debian计划创立非营利机构Software in the Public Interest以提供支持并令其持有Debian商标作为保护机构。Debian也接受世界多个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支援。
特色
Debian以其坚守Unix和自由软体的精神,以及其给予使用者的众多选择而闻名。现时Debian提供了超过25,000个软体[11],超过50,000个软体套件[12],并正式支援10个电脑系统结构。[13]
作为一个大的系统组织框架,Debian旗下有多种不同作业系统核心的分支计划,主要为采用Linux核心的Debian GNU/Linux系统,其他还有采用GNU Hurd核心的Debian GNU/Hurd系统、采用FreeBSD核心的Debian GNU/kFreeBSD系统等。众多知名的Linux发行版,例如Ubuntu、Knoppix和Deepin,也都建基于Debian GNU/Linux。
历史
Debian于1993年8月16日由一名美国普渡大学学生伊恩·默多克(Ian Murdock)首次发表。伊恩·默多克最初把他的系统称为「Debian Linux Release」。[14]在定义档案Debian Manifesto中,伊恩·默多克宣布将以开源的方式,本着Linux及GNU的精神发行一套GNU/Linux发行版。Debian的名称是由他当时的女友(现在为其前妻[15])Debra和Ian Murdock自己的名字合并而成的,所以Debian一词是根据这两个名字在美国英语的发音而读作/'dɛbiːjən/。[16]
Debian计划最初发展缓慢,在1994年和1995年分别发布了0.9x版本;1.x版本则在1996年发布。1996年,布鲁斯·佩伦斯接替了伊恩·默多克成为了Debian计划的领导者。同年,一名开发者Ean Schuessler提议Debian应在其计划与使用者之间建立一份社群契约。经过讨论,布鲁斯·佩伦斯发表了Debian社群契约及Debian自由软体指导方针,定义了开发Debian的基本承诺。
1998年在建基于GNU C执行期库的Debian 2.0发布之前,布鲁斯·佩伦斯离开了Debian的开发工作。Debian开始选出新的领导者,并发布了另外两个2.x版本,包含了更多介面和软体包。APT和第一个非Linux介面—Debian GNU/Hurd的开发也展开。第一个建基于Debian的Linux发行版Corel Linux和Stormix的Storm Linux在1999年开始开发。尽管未能成功开发,这两个发行版成为了建基于Debian的Linux发行版的先驱。
在2000年后半年,Debian对资料库和发布的管理作出了重大的改变,它重组了收集软体的过程,并创造了「测试」(testing)版本作为较稳定的对下一个发布的演示。同年,Debian的开发者开始举办名为Debconf的年会,为其开发者和技术专家提供讲座和工作坊。[17]
开发版本

正在开发中的软体会被上载到名为「不稳定」(unstable,代号sid)和「实验性」(experimental)的计划分支上。上载至「不稳定」分支上的软体通常是由软体的原开发者发布的稳定版本,但包含了一些未经测试的Debian内部的修改(例如软体的打包)。而未达到「不稳定」分支要求的软体会被置于「实验性」分支。
一套软体在置于「不稳定」分支一段时间后(关乎软体修改的紧急性),该软体会自动被移至「测试」分支。但如果软体有严重错误被报告,或其所依存的软体未合乎「测试」分支的要求,该软体则不会被移至「测试」分支。
因为Debian官方发布的正式版本并不包含新的特色,一些桌面使用者会选择安装「测试」甚至「不稳定」分支。但是这两个分支所进行的测试比稳定版本少些,可能较不稳定;而且这两个分支并没有定时的安全更新。[18] 更甚者,软体不当地升级至不稳定的版本可能严重影响其运用。
当在「测试」分支中的软体Bug总数低于一特定数量后,「测试」分支会成为下一个稳定版本。
软体管理

Debian带来了数万个软体套件。为了方便使用者使用,这些软体套件都已经被编译包装为一种方便的格式,开发人员把它叫做deb包。
Debian系统中,软体套件管理可由多种工具协同运作进行,范围从最底层的dpkg命令直到图形介面的Synaptic工具。推荐在Debian系统中管理软体套件的标准工具是apt工具集。[19]
dpkg是Debian中软体套件管理的低阶别基础工具。[20]dpkg命令列工具并不知晓软体源的组态,其资料库仅储存已安装在当前系统中的软体套件的资讯。该工具可以操作本地.deb软体套件及dpkg资料库内的资讯。
APT 工具
进阶包装工具(APT)提供了管理Debian系统软体的功能,且可以从软体源取得并解析软体套件依赖。APT工具之间共享依赖资讯和软体套件快取。[19]
- Aptitude是一个命令列工具,它同时提供一个基于文字的使用者介面。该程式提供了一些改进功能,例如对软体套件元资讯的增强搜寻。[19]
- apt-get和apt-cache等命令是标准apt软体套件中的命令列工具。apt-get用于安装和删除软体套件,apt-cache用于搜寻软体套件及显示软体套件资讯。[19]
- 新版apt软体套件提供了apt命令作为面向使用者使用的工具。与传统apt-get和aptitude相比,它提供了进度条显示、彩色字元支援等使用者友好的新功能。[21]
非Linux核心版本
Hurd
把Debian移植至其他核心的工作正在进行,最主要的就是Hurd。Hurd是一组在微核心(例如 Mach)上执行的伺服器,它们可以提供各种不同的功能。Hurd是由GNU计划所设计的自由软体。[22]
这份作业系统中的大部分的基本工具来自于GNU计划;因此把它们命名为GNU/Linux和GNU/Hurd。这些工具同样都是自由的。
BSD
Debian有基于FreeBSD核心的版本。这是 Debian 的一个子计划,叫做 Debian GNU/kFreeBSD。因其整体品质尚未达到发布标准,现在仍然处于开发状态中。
Debian另外曾有基于NetBSD核心的计划,称为 Debian GNU/NetBSD,但现在计划已经停止。[4]
发行版本
Debian主要分三个版本:稳定版本(stable)、测试版本(testing)、不稳定版本(unstable)。
目前的稳定版本为Debian Bullseye,上一个稳定版本是Buster,不稳定版本永远为Debian sid。到目前为止所有开发代号均出自Pixar的电影玩具总动员。
版本 | 代号 | 发布日期 | 玩具总动员 | 注脚 |
---|---|---|---|---|
1.1 | Buzz | 1996年6月17日 | 巴斯光年,电影主角之一的太空人 | 使用Linux核心2.0 |
1.2 | Rex | 1996年12月12日 | 暴龙 | |
1.3 | Bo | 1997年6月2日 | 放羊的女孩「宝贝」 | |
2.0 | Ham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1998年7月24日 | 小猪扑满 | |
2.1 | Slink(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1999年3月9日 | 玩具狗 | APT面世 |
2.2 | Potato(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2000年8月15日 | Potato Head先生 | |
3.0 | Wood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2002年7月19日 | 胡迪,电影主角之一的牛仔 | |
3.1 | Sarg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2005年6月6日 | 绿色塑胶玩具士兵的首领「队长」 | |
4.0 | Etch(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2007年4月8日 | 玩具黑板 | |
5.0 | Lenn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2009年2月14日 | 望远镜 | |
6.0 | Squeez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2011年2月6日 | 三只眼的外星人 | 其i386及amd64架构为长期支援版本,是第一个包含长期支援的Debian版本,支援到2016年2月[23] 。 |
7 | Wheez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2013年5月5日 | 吱吱(第二部玩具总动员的一个角色,是一只带着领结的玩具企鹅) | |
8 | Jessi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2015年4月25日 | 翠丝(第二部玩具总动员的一个角色,是一个为虚拟的电视剧 Woody's Roundup 而塑造的女牛仔人物) | 预设init系统切换为systemd |
9 | Stretch(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2017年6月17日 | 在第三部玩具总动员中的一只紫色章鱼 | 移除对i686之前的x86处理器支援,另外也移除了对32位元PowerPC架构的支援 |
10 | Buste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2019年7月6日 | 安弟一家养的小狗 | 上一个稳定版本,支援UEFI安全启动,预设启用AppArmor |
11 | Bullsey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2021年8月14日 | 胡迪骑的马 | 当前稳定版本 |
12 | Bookwor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熊抱哥的手下 | 目前测试版本 | |
13 | Trixie | 邦妮的三角龙玩具 | ||
Sid(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不适用 | 阿薛(第二部里译为「席德」),隔壁的男孩,玩具终结者 | Sid常被误认为是英语Still In Development(仍在开发)的缩写 |
Debian sid
Debian sid也称为Debian unstable,即不稳定版本,凡是Debian要收录的软体都必须首先放在这个版本里面进行测试,等到足够稳定以后会放到testing版本里面。
生命周期
Debian 稳定版通常每隔两年发布一个版本,自发行后会得到为期约三年的正式支援,期间会不定期得到小版本更新与持续的安全更新以修复发现的重要问题。[24]
自Debian 6开始,Debian开始了长期支援计划,在每个稳定版三年支援期结束后由长期支援团队提供额外的两年安全更新支援,但不会发布小版本。故目前的稳定版可以得到总计五年的安全更新支援。[25]

使用领域
Debian以稳定性闻名,所以很多伺服器都使用Debian作为其作业系统;而很多Linux的LiveCD亦以Debian为基础改写,最为著名的例子为Knoppix。而在桌面领域,Debian的一个修改版Ubuntu Linux就获得了很多Linux使用者的支援,在 DistroWatch.com浏览排名 里排名一直很前面。而很多资讯学竞赛亦采用Debian作为作业系统[26]。
评价
支持者的意见
很多Debian的支持者认为,因为Debian Project独立运作,不带有任何商业性质,不依附任何商业公司或者机构,使得它能够有效地坚守其信奉的自由理念和风格。因为Debian不受任何商业公司或者机构控制,所以它不会发生为了某些商业上的利益而牺牲使用者的权益,也不会因为公司经营不善或者商业模式转换等变化而导致开发作业终止。而这些特色使得Debian在众多的GNU/Linux的发行套件中独树一帜。
Debian对GNU和UNIX精神的坚持,也获得开源社群和自由软体或开源软体信奉者的支援。
支持者的其他评价如下:
- Debian是精简的Linux发行版,有着干净的作业环境。
- 安装步骤简易有效,大部分情况下只要<Enter>、<Enter>一直按下去便可以顺利安装。
- 拥有方便高效的软体套件管理程式和deb软体包,可以让使用者容易的寻找、安装、移除、更新程式,或系统升级。
- 健全的软体管理制度,包括了Bug汇报、套件维护人等制度,让Debian所收集的软体品质在其它的Linux发行套件之上。
- 拥有庞大的套件库,令使用者只需通过其自身所带的软体管理系统便可下载并安装套件,不必再在网路上寻找。
- 套件库分类清楚,使用者可以明确地选择安装自由软体、半自由软体或闭源软体。
批评
其中一个对Debian的技术性批评是,因为Debian的发行周期较长,稳定版本的套件可能已经过时。由于Debian很大程度上是为「不动的」平台(例如伺服器和用于开发的机器)设计,而这些平台只需要安全性的更新,Debian的支持者一般这样回应批评:
- Debian拥有一些支援较旧版本套件的套件库,例如 backports.org(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和 apt-get.org 的套件库。但有时候这些套件在更新的时候未能很好地融合在系统中。
- Debian的「测试」分支常包含了一些其实已经相当稳定的、已更新的套件。但当新的稳定版本发布后,「测试」分支可能变得混乱。
另一个批评是一些软体和档案因为未符合Debian对自由软体的严格要求,并未出现在Debian的官方套件库中,mplayer曾经没有被加入为Debian的套件。[27] 另外也有人批评Debian把一些专有软体放到「非自由」套件库,而非完全把这些软体拒诸门外。相似地,Debian曾把自由与非自由的套件同时放在其「主要」(main)套件库内,但现在已把非自由的软体,例如专有的驱动程式,分置于不同的套件库。
Debian的管理也被批评为过于混乱,导致开发进度缓慢,决策过程也被无止境的讨论拖延。在2006年9月,同时正参与Ubuntu开发的Debian开发者Matthew Garrett离开了Debian,并批评Debian对开发者太不客气。[28]
衍生Linux发行版
- Kanotix——LiveCD及Debian安装程式。
- Knoppix——LiveCD,同时亦有数个分支,包括Morphix、Quantian、Whoppix及Xfld。
- Stanix(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介面像微软Windows的LiveCD。
- Libranet——目标是作为更易设定的发行版。
- MEPIS——建基于KDE桌面环境,以新手为目标的发行版。
- CoLinux——将Debian融于Windows的发行版。
- Ubuntu——建基于Unity桌面环境的发行版。其亦有不同的分支,而几乎每一个分支都有LiveCD(LiveCD也提供安装的功能)。
- Deepin——深度作业系统,由中国武汉深之度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国产作业系统,以其特色应用与特色桌面环境(DDE)闻名。
- Xandros——Corel Linux的商业支援版本。
- Linux Mint Debian Edition——基于Debian Testing的滚动更新版本。有分别使用MATE和Cinnamon作为预设桌面环境的两个版本。
- B2D/OB2D Linux(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OB2D XFCE 伺服器版本,以及 B2D 2018 电脑版,采用快速安装介面,只要5~15分钟即可完成安装。
- Raspberry Pi OS——树莓派的官方作业系统。
- Pure OS:基于 Debian 的 GNU/Linux 发行版,专注于隐私、安全和便利性。[29][30][31][32]
参见
参考文献
- ^ Publication de la mise à jour de Debian 11.3. 2022年3月26日 [2022年3月27日] (法语).
- ^ "Debian 11.3 Released With Many Bug Fixes, Security Updates";检索日期:2022年3月27日;作品或名称的语言:英语;出版日期:2022年3月26日;宣传物:Phoronix。
- ^ News -- Debian Installer Jessie Beta 1 release. Debian. 2014-08-13 [2014-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4).
- ^ 4.0 4.1 Debian Ports. Debian. [2016-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22).
- ^ Live install images. Debian. [2017-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07).
- ^ License information. Debian. [2009-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22).
- ^ Definitions and overview. The Debian GNU/Linux FAQ. Debian. [2016-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2) (英语).
- ^ ChangeLog. ibiblio. [2016-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06).
- ^ Chapter 3 – Debian Releases. A Brief History of Debian. Debian Documentation Team. [2016-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17).
- ^ A Brief History of Debian – A Detailed History. [October 13,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3).
- ^ the Debian Project. Overview of various statistics about reproducible builds. [2016-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17) (英语).
- ^ debian-devel. Debian. [2016-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13).
- ^ Debian Release Team. Release Architectures for Debian 9 'Stretch'. 2016-10-31 [2016-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06) (英语).
- ^ (英文)Murdock, Ian A,1993年8月16日,New release under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requested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 "Fort Wayne News-Sentinel" Divorce Listing. [2017-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8).
- ^ (英文)Debian网站,About Debia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 (英文)Debian档案组,2006年10月7日,A Brief History of Debia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 (英文)http://www.debian.org/security/faq#testing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 19.0 19.1 19.2 19.3 Chapter 2. Debian package management. Debian Reference. Debian. 2014-05-03 [2016-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0).
- ^ 软件包: dpkg (1.17.27) [必备]. Debian. [2016-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09) (中文).
- ^ Ubuntu Manpage: apt - command-line interface. Ubuntu. 2016-04-21 [2016-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1) (英语).
- ^ Debian GNU/Hurd. Debian. [2016-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08) (英语).
- ^ DSA-2907-1 -- announcement of long term support for Debian oldstable. Debian Security Advisory. [2014-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5).
- ^ Debian Releases - Debian Wiki. Debian Release Team. [2017-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30).
- ^ LTS - Debian Wiki. Debian LTS Team. [2017-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1).
- ^ (英文)IOI: All contest machines will be installed to dual-boot in Windows XP and Debian GNU/Linux 3.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 (英文)Debian网站,2006年11月1日,The Debian and mplayer FAQ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 (英文)Maintainer's resignation highlights problems in Debian project[永久失效连结]
- ^ GNU.org.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6).
- ^ FSF adds PureOS to list of endorsed GNU/Linux distributions —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 working together for free software. www.fsf.org. [2019-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2) (英语).
- ^ DistroWatch.com: PureOS. distrowatch.com. [2019-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6).
- ^ PureOS: One Linux for both PCs and smartphones. www.zdnet.com. [2019-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5) (英语).
外部连结
|
|
|
#
- .NET
- 2005年6月
- 7-Zip
- 8月16日
- APNG
- Alpine Linux
- Ansible (軟體)
- AntiX
- AppStream
- Ar (Unix)
- Astra Linux
- Aufs
- Avast (杀毒软件)
- Binfmt misc
- BlackArch Linux
- Budgie (桌面环境)
- CAcert
- Cksum
- Clang
- Clustal
- Cooperative Linux
- Corel Linux
- Cowsay
- Cppcheck
- Crimson Fields
- CrunchBang Linux
- Ctrl+Alt+Del
- Dd (Unix)
- Debbugs
- Debian GNU/Hurd
- Debian GNU/NetBSD
- Debian GNU/kFreeBSD
- Debian woody
- Debian安裝程式
- Debian會議
- Dillo
- DokuWiki
- Dropbear
- Edubuntu
- Embedded GLIBC
- Emmabuntüs
- Ext2
- FLWM
- FOSSASIA
- FTBFS
- FVWM
- Fedora (作業系統)
- Firewalld
- GIMP
- GLinux
- GNOME基金会
- GNU C函式庫
- GNU GRUB
- GNU variants
- GNU/Linux命名爭議
- GNewSense
- GOS
- GPE
- GPL字型例外
- GParted
- Gcin
- Git
- Globulation 2
- Gnoppix
- GnuCOBOL
- Google PageSpeed工具集
- Google计算引擎
- Greenfish图标编辑器
- Grml
- Guvcview
- HFS+
- HP Linux Imaging and Printing
- HTC HD2
- HTTrack
- Hello World
- Help:特殊字母與符號
- Heroku
- Hyperbola GNU/Linux-libre
- Iamus (電腦)
- Iceweasel
- Ipkg
- Jami (軟體)
- Jigdo
- John The Ripper
- Jomolhari
- KColorEdit
- Kali Linux
- Kali NetHunter
- Kino (影視編輯軟件)
- Kubuntu
- LXDE
- LZMA
- LiMux
- Libjpeg
- LibreOffice Draw
- LibreOffice Impress
- Linspire
- Linux
- Linux Lite
- Linux Mint
- Linux-libre
- LinuxBBQ
- LinuxLive USB Creator
- Linux中文延伸套件計劃
- Linux内核
- Linux内核版本历史
- Linux历史
- Linux安全模組
- Linux的採用
- Live CD
- Lsh
- Lumina
- Maemo
- Melomics109
- Mercurial
- Microsoft Azure 虛擬機器服務
- MongoDB
- Motif窗口管理器
- Mozilla Thunderbird
- MuPDF
- MuseScore
- Netsniff-ng
- Nimbus Roman No. 9 L
- Nouveau
- Open Build Service
- OpenArena
- OpenJDK
- OpenMediaVault
- OpenOffice.org Draw
- OpenOffice.org Impress
- OpenSolaris
- Parrot OS
- Pexec
- Proxmox VE
- Qubes OS
- RISC-V
- Raspberry Pi OS
- Readahead
- Ren'Py
- Rhythmbox
- Ruby許可證
- Scrcpy
- Sender ID
- Sharp Zaurus
- Signal (軟件)
- Skolelinux
- Slackware
- Slax
- SolarWolf
- Spyder
- Steam Machine
- SteamOS
- Sumatra PDF
- Tails (操作系统)
- Tarantool
- TeX Live
- Tiny Core Linux
- Trinity桌面环境
- Trisquel
- Twm
- UBlock Origin
- UKUI
- UNetbootin
- Ubiquity (软件)
- Ubuntu Netbook Edition
- Ubuntu Studio
- UltraSPARC T2
- Ungoogled-chromium
- Up2date
- Upstart
- Uzbl
- VMware Workstation
- Virtual Machine Manager
- VnStat
- Void Linux
- WTFPL
- Which Way Is Up?
- Whonix
- Windows 10版本历史
- X32 ABI
- XFS
- Xen
- Xz
- Yes (Unix)
- ZevenOS
- Zim (软件)
- Zorin OS
- 专有服务器
- 个人电脑
- 中国大陆网络用语列表
- 互联网媒体类型
- 从RAM运行的Linux发行版列表
- 企鵝龍
- 作業系統歷史年表
- 傑·弗里曼
- 傳送門2
- 内核错误
- 分区类型
- 即时通讯软件比较
- 原始碼行數
- 坎特伯雷項目
- 安全增强式Linux
- 安腾
- 客製化路由器韌體清單
- 專有設備驅動程序
- 巴士因子
- 归档文件
- 彩蛋 (媒体)
- 心脏出血漏洞
- 手册页
- 捆绑 (macOS)
- 操作系统列表
- 数据恢复软件列表
- 數位人類學
- 文件系统层次结构标准
- 文泉驿
- 新立得
- 新酷音輸入法
- 时区信息数据库
- 曹子德
- 深度操作系统
- 湯瑪斯·布什內爾
- 滾動發行
- 用户ID
- 电脑象棋
- 相依性地狱
- 社会性软件
- 科能
- 第三新浪
- 第九世代游戏机
- 紅旗Linux
- 統一可延伸韌體介面
- 網路時間協定
- 自由及開放原始碼軟體許可證比較
- 自由软件托管服务比较
- 谷歌网页服务器
- 象棋巫师
- 软件包格式
- 软件更新器
- 轻量级Linux发行版
- 运行级别
- 适用于Linux的Windows子系统
- 随机数生成器攻击
- 马克·沙特尔沃思
- 默认文件系统列表
- 龍夢
- 龙芯
- 龙芯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