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6春田步枪弹

.30-06春田步枪弹
4bullets.jpg
.30-06春田步枪弹
类型 步枪弹
原产地  美国
服役记录
服役期间 1906年—
参与战争 一战二战韩战国共内战越战
生产历史
研发者 美国军方
研发日期 1906年
生产日期 1906年—
基本规格
前代弹系 .30-03春田步枪弹
弹壳类型 无边,瓶颈
弹头直径 .308英寸(7.8 mm)
弹颈直径 .340英寸(8.6 mm)
弹肩直径 .441英寸(11.2 mm)
壳底直径 .471英寸(12.0 mm)
底缘直径 .473英寸(12.0 mm)
底缘厚度 .049英寸(1.2 mm)
弹壳长度 2.494英寸(63.3 mm)
全长 3.34英寸(85 mm)
弹壳容量 68 gr H2O(4.4 cm3
膛线缠距 10英寸(25.4公分)
底火种类 大型步枪
最大压力() 60,200 psi(415 MPa)
弹道表现
弹头重量/种类 枪口初速 能量
150 gr(10 g) Nosler Ballistic Tip 2,910 ft/s(890 m/s) 2,820 ft·lbf(3,820 J)
165 gr(11 g) BTSP 2,800 ft/s(850 m/s) 2,872 ft·lbf(3,894 J)
180 gr(12 g) Core-Lokt Soft Point 2,700 ft/s(820 m/s) 2,913 ft·lbf(3,949 J)
200 gr(13 g) Partition 2,569 ft/s(783 m/s) 2,932 ft·lbf(3,975 J)
220 gr(14 g) RN 2,500 ft/s(760 m/s) 2,981 ft·lbf(4,042 J)
测试枪管长度:24 inch 60 cm
来源:Federal Cartridge

春田步枪弹是一种美国陆军所开发使用的子弹。又名「.30-06弹」,「.30」指其口径为0.30英寸(7.62公厘口径)而「-06」是指其推出的年份是1906年,其尺寸为7.62x63公厘,此种子弹是由春田兵工厂研制,目的是为了取代「.30-03弹」并用于M1903春田步枪,和旧式的.30-03弹相比,其弹头由圆头改为尖头,弹壳长度减少了1.8公厘,若由M1903步枪发射的话其初速为823公尺/秒,最大射程为4,100公尺。

春田步枪弹

M1普通弹

1926年推出的改良型,其弹头改为尾部有9度斜角而质量增加至11.14克的重弹头,弹壳又回复到原本0.30-03弹的长度,改良后其穿透力大增,初速为807公尺/秒而射程超过5000公尺,但膛压太高,弹道不稳而且枪管磨损太快,而对步兵来说后座力也太大而不易使用。

M2普通弹

M1加兰德步枪所使用的8发装M2普通弹
M2普通弹和M1步枪

1940年为配合M1加兰德步枪而推出的改良型,M2普通弹把9度斜角取消从而令其弹尾成为水平,弹头质量减轻至9.72克,若由M1加兰德步枪发射的话其初速为853公尺/秒,最远射程为1,500公尺,和M1普通弹相比,虽然动能和射程减少但后座力也相对减轻,对步兵来说更易使用,所以,此弹之后大量生产以应付第二次世界大战韩战,一直至1957年被7.62×51mm NATO弹取代为止。

M2普通弹在二次大战时除了美军自用外还通过租借法案军援中国等同盟国国军用M2普通弹装备美械师,中国国民政府也一直使用春田步枪弹至1968年。

使用M2普通弹的枪械有:

M2穿甲弹

用于SBD无畏式俯冲轰炸机的机尾机枪的M2穿甲弹

春田步枪弹除了普通弹还有穿甲弹或被称为重弹,弹头由普通弹的9.72克增加至10.69克,此种子弹大多用于白朗宁M1919中型机枪,尤其是作为航空机枪用子弹,所以,M2穿甲弹在二战时除了供应给美国三军之外,中华民国空军也是其主要使用者。

其他军用弹种

  • T15/M14和M14A1:穿甲燃烧弹
  • M1906:普通弹
  • M1909:空包弹
  • M40:假弹
  • T99:爆炸子弹
  • M22:易碎弹
  • M1:高膛压测试弹
  • M1917:燃烧弹
  • M1918:燃烧弹
  • M1:燃烧弹
  • M72:比赛等级弹药
  • M1:曳光弹
  • M2:曳光弹
  • T10/M25:曳光弹
  • M1,M2和M3/ E1:枪榴弹推动用途子弹

相关条目

二次大战时全要参战国用步枪子弹,由左至右分别是: 6.5×50mm有坂子弹(日本)、7.65x53mm子弹(阿根廷/比利时)、7.62x54mmR子弹(苏联)、7.7x58mm有坂子弹(日本)、.303子弹(英国)、7.92x57mm毛瑟子弹(德国/中国)、.30-06子弹(美国)

参考文献

外部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