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逐舰

驱逐舰(英语:destroyer)是一种多用途的军舰,1890年代至今海军最重要的船种之一。美规常用代号为DD。
驱逐舰从前是负责配合作战主力的战列舰与巡洋舰的支援工作,但自从二战后航母开始流行,没有空战能力的战列舰就逐渐淘汰;巡洋舰舰种在模组化的反舰飞弹技术进步下,也显得体型过大而笨重,使驱逐舰已经逐步在功能上取代前两者地位,成为远航海军军舰的主力,在装甲与火力的加强下,新型驱逐舰的吨位也逐渐达到万吨的巡洋舰等级。
起源
驱逐舰的出生与海军武器的进化息息相关。
1866年,英国工程师罗伯特·怀海德为奥匈帝国海军开发出白头鱼雷,这种武器射程虽然只有不到500公尺,但是鱼雷携带的炸药足以确实伤害大型舰艇,颠覆过去海军舰艇越大的军舰、携带越大的火炮、越强的战力这项传统思维,所有国家都在设法把鱼雷装在自己的军舰上,同时也为这项武器寻找适合的载台。
1876年,英国皇家海军制造出第一艘以鱼雷为主武器的军舰:闪电号鱼雷艇,这艘鱼雷艇排水量33吨、极速18.5节、武装为2发14英吋规格的白头鱼雷。在1870年代各国巡洋舰极速只有20节的年代,这艘小型快艇为各国投下震撼弹;过去大型军舰只有在靠泊时存在遭伏击的风险,当鱼雷艇出现后,可伏击的场合又更多了。到1890年代,许多海军国家都能自制鱼雷艇,当时的鱼雷艇已经从不满50吨进化成50-100吨,配有小口径舰砲,且极速上看25节,可在近海活动,配备的鱼雷也更加致命。
针对这些小型舰艇威胁日趋增加,第一个想出对应手段者依旧是英国皇家海军,1893年英国开发出哈沃克号——一种被称为「鱼雷艇驱逐舰」的军舰,设计航速26节,装有1座76毫米火炮和3座47毫米火炮,能在海上毫无困难地捕捉鱼雷艇,携带3枚450毫米鱼雷,用于攻击敌舰。德国海军发展的同类型的军舰则称为大型鱼雷艇。尽管一开始英语还会用鱼雷艇驱逐舰或TBD称呼[1],到了一战时所有的参战海军都只用「驱逐舰」或同义词来称呼它。[2]
随着更多的驱逐舰进入各国海军服役,驱逐舰开始安装较重型的火炮和更大口径的鱼雷发射管,并采用蒸汽轮机作为动力,英国江河级驱逐舰已发展成伴随主力舰队的护航舰艇,英国部族级驱逐舰 (1905)开始使用燃油作为燃料。编队使用的驱逐舰已经成为海军舰队的主要突击兵力,打击敌人鱼雷舰艇的同时还要对敌舰队实施鱼雷攻击。其特征可以概括为:标准排水量1,000-1,300吨,航速30-37节,多采用燃油的蒸汽涡轮发动机,装备88-102毫米舰炮以及450-533毫米鱼雷发射装置2-3座。事实上,从本质而言,驱逐舰就是一种大型的鱼雷艇,通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驱逐舰取代鱼雷艇而成为一种海上鱼雷攻击的主力,如其名字一般「驱逐」鱼雷艇。
发展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驱逐舰携带鱼雷和水雷,频繁进行舰队警戒、布雷以及保护补给线的行动,并装备扫雷工具作为扫雷舰艇使用,甚至直接支援两栖作战。驱逐舰首次在大规模战斗中发挥主要作用是1914年英、德两国海军在赫尔戈兰湾发生的海战。1917年德国发动无限制潜艇战,驱逐舰安装深水炸弹充当反潜舰,成为商船队不可缺少的护航力量。随着战争的发展,驱逐舰已经具备了多用途性,逐渐向大型化方向发展,所装备的武器也更具威力。1916年英国V级驱逐舰和后续的W级驱逐舰,舰体采用较高的干舷,装备4英寸火炮以及三联装21英寸鱼雷发射管。1917年美国批准建造111艘维克斯级驱逐舰以及162艘克莱门森级驱逐舰。驱逐舰已由执行单一任务的小型舰艇演变成舰队不可缺少的力量。
在1920年代,各国海军的驱逐舰尺寸不断增加,标准排水量为1,500吨以上,装备120至130毫米口径火炮、533至610毫米口径鱼雷发射管。驱逐舰的武器搭配和战法日益完善。英国按字母顺序命名的9级驱逐舰——A级至I级;日本的特型驱逐舰——吹雪型驱逐舰及其改进型号是这一阶段驱逐舰的典型代表。法国的美洲虎级驱逐舰以及后续建造的空想级驱逐舰,标准排水量超过2,000吨,甚至达到2,500吨,通常被称为「反驱逐舰驱逐舰」。
1930年签订的伦敦海军条约一度对缔约国——美国、英国、日本的驱逐舰排水量做出限制:排水量不超过1,850吨,主炮口径不超过5.1英寸(130 mm)。
1936年伦敦海军条约到期,各国海军开始建造比以前更大、武备更强的驱逐舰,排水量接近或超过2,000吨。英国的部族级驱逐舰 (1936)。美国的班森级驱逐舰,日本的阳炎级驱逐舰,德国的Z型驱逐舰,是这一时期驱逐舰的典型代表。虽然驱逐舰担负的任务日益广泛,但是集群攻击仍然是这些以鱼雷、火炮为主要武器的驱逐舰的主要任务。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没有任何一种海军战斗舰艇用途比驱逐舰更加广泛。战争期间的严重损耗使得驱逐舰又再被大量建造——英国利用J级驱逐舰的基本设计不断地改进而建造了14批驱逐舰,美国建造了175艘弗莱彻级驱逐舰。同时在战争期间,驱逐舰成为名副其实的「海上多面手」。
演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舰的主力地位已经被航空母舰与潜艇替代。由于飞机已经成为重要的海上突击力量,驱逐舰开始装备大量小口径高射炮,加强防空火力,以担当舰队防空警戒和雷达哨舰的任务。例如日本的秋月级驱逐舰,英国的战斗级驱逐舰。针对严重的潜艇的威胁,旧的驱逐舰进行改造投入到反潜和护航作战当中,并建造出大批以英国狩猎级护航驱逐舰为代表的,以反潜为主要任务的护航驱逐舰。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驱逐舰发生巨大的变化,驱逐舰因其具备多功能性而备受各国海军重视。以鱼雷攻击来对付敌人水面舰队的作战方式已经不再是驱逐舰的首要任务。反潜以及防空作战上升为其主要任务,鱼雷尺寸缩小,并成为反潜作战的主要工具,防空专用的火炮逐渐成为驱逐舰的标准装备,而且由于各种新装备的重量超越以往鱼雷以及火炮的重量,因此驱逐舰的排水量不断加大。20世纪50年代美国建造的薛曼级驱逐舰以及超大型的诺福克级驱逐舰(被称为「领导驱逐舰」)就体现出这种趋势。
现代驱逐舰
1960年代以来,随着飞机与潜艇性能提升(尤其是喷气式飞机与核动力潜艇),以及导弹逐渐逐步应用,防空导弹、反舰导弹及反潜导弹逐步被安装到驱逐舰上,舰载火炮不断减少并且更加轻巧。1967年以色列海军埃拉特号驱逐舰被反舰导弹击沉,因此攻击水面舰艇的任务又成为驱逐舰的重要任务。燃气轮机开始取代蒸汽轮机作为驱逐舰的动力装置。为搭载反潜直升机而设置的机库和飞行甲板也被安装到驱逐舰上。为控制导弹武器以及无线电对抗的需要,驱逐舰安装了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例如美国的亚当斯级驱逐舰,英国的郡级驱逐舰,苏联的卡辛级驱逐舰,已经演变成较大而又耗费颇多的多用途导弹驱逐舰。
1970年代,作战资讯控制以及指挥自动化系统,灵活配置的导弹垂直发射装置,用来防御反舰导弹的小口径速射炮,开始出现在驱逐舰上,驱逐舰越发的复杂而昂贵了。英国的42型驱逐舰试图降低驱逐舰越来越大的排水量以及造价(在后来的战争中担当舰队防空雷达哨舰的任务遭到重大损失,5艘同级舰参与战事,两艘被击沉)。而美国的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苏联的现代级驱逐舰、无畏级驱逐舰继续向大型化发展,驱逐舰舰体逐渐增宽,其稳定性大大提高,它们的标准排水量达到6,000吨以上,这已经接近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轻巡洋舰。现在部分的驱逐舰配备了可以攻击陆地目标的长程巡弋飞弹,赋予了驱逐舰担当进攻任务的能力,并取代了从十九世纪末使用到波斯湾战争为止的传统战舰和巡洋舰配备大口径舰砲之对地攻击功能。
冷战结束后,由于二战战舰、巡洋舰的年老退役,现代舰队必须有能力肩负防空、反潜、反舰等多种武器的使用,例如80年代开始的神盾系统便将这些分散于各舰的设备整合为一,既能在海军舰艇编队担任进攻性的突击任务,又能担任作战编队的防空、反潜护卫任务,还可在登陆、抗登陆作战中担任支援兵力,以及担任巡逻、警戒、侦察、海上封锁和海上救援等任务。电子系统使舰体空间增大 ,舰上条件逐步改善,现代驱逐舰的舰员们因此得以在广阔舒适的封闭舱室中值勤,利用自动化技术操纵他们的战舰。驱逐舰从过去一个力量单薄的小型舰艇,已经成为一种多用途的中型军舰。除了名称留下一点痕迹之外,驱逐舰已经失去了它原来短小灵活的特点,但相对于数万吨的超大型船舰,还是比较小的。较小的体型也让匿踪技术的导入变得容易,成为了21世纪驱逐舰的必要设计之一。
驱逐舰列表(近代,约至二战结束)
欧洲:
-
义大利:
- 米拉贝格级驱逐舰
- 狮级驱逐舰
- 塞拉级驱逐舰
- 绍罗级驱逐舰
- 旋风级驱逐舰
- 航海家级驱逐舰
- 箭级驱逐舰
- 霹雳级驱逐舰
- 西北风级驱逐舰
- 奥里亚尼级驱逐舰
- 士兵级驱逐舰
- 金牌指挥官级驱逐舰
-
英国:
亚洲:
-
日本:
美洲:
-
美国:
驱逐舰列表(现代,约冷战初期至今)
欧洲:
-
法国:
- 乔治·莱格级巡防舰
- 卡沙级巡防舰
-
瑞典:
- 维士比级驱逐舰
- 奥兰级驱逐舰
- 哈兰级驱逐舰
- 东哥特兰级驱逐舰
亚洲:
-
日本:
美洲
匿踪驱逐舰
欧洲
亚洲
美洲:
大洋洲:
研发中的驱逐舰
-
美国:
- DDGX飞弹驱逐舰
-
英国:
- 83型飞弹驱逐舰
-
义大利:
- DDX飞弹驱逐舰
参见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 Evans, David C. Kaigun: Strategy, Tactics, and Technology in the Imperial Japanese Navy, 1887–1941, Mark R. Peattie. Naval Institute Press, Annapolis, Maryland ISBN 0-87021-192-7
- Gardiner, Robert (Editor).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860–1905):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5.
- Gove, Philip Babock (Editor in Chief). 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Unabridged. (2002) Merriam-Webster Inc., Publishers, Massachusetts, USA.
- Grant, R. Captain. Before Port Arthur in a Destroyer; The Personal Diary of a Japanese Naval Officer. London, John Murray; first and second editions published in 1907.
- Howe, Christopher. Origins of Japanese Trade Supremacy: Development and Technology in Asia from 1540 to the Pacific War,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ISBN 0-226-35485-7
- Jentschura, Hansgeorg. Warships of the Imperial Japanese Navy, 1869–1945. United States Naval Institute, Annapolis, Maryland, 1977. ISBN 0-87021-893-X.
- Lyon, David, The First Destroyers. Chatham Publishing, 1 & 2 Faulkner's Alley, Cowcross St. London, Great Britain; 1996. ISBN 1-55750-271-4.
- Sanders, Michael S. (2001) The Yard: Building a Destroyer at the Bath Iron Work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HarperCollins, ISBN 978-0-06-092963-3
- Simpson, Richard V. Building The Mosquito Fleet, The US Navy's First Torpedo Boats. Arcadia Publishing, (2001); Charleston, South Carolina, USA. ISBN 0-7385-0508-0.
- Preston, Anthony. Destroyers, Bison Books (London) 1977. ISBN 0-600-32955-0
- Van der Vat, Dan. The Atlantic Campaign.
- DD-963 Spruance-clas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Navy Designates Next-Generation Zumwalt Destroye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外部连结
维基共享资源上有关驱逐舰的多媒体资源
|
|
#
- 051B型导弹驱逐舰
- 051C型导弹驱逐舰
- 051型导弹驱逐舰
- 052C型导弹驱逐舰
- 052D型导弹驱逐舰
- 052型导弹驱逐舰
- 055型导弹驱逐舰
- 12月6日
- 150毫米TbtsK C/36型艦炮
- 1932年萨尔瓦多农民起义
- 1942年7月5日行動
- 1971年印巴战争
- 2005年飓风内特
- 2007年9月
- 2018年日韓雷達鎖定爭議
- 21956型驱逐舰
- 50倍径三年式127毫米炮
- 641型潜艇
- 6601型护卫舰
- 9月29日
- B-2LM型130毫米艦炮
- G及H級驅逐艦
- KDDX型驱逐舰
- M1895柯爾特-白朗寧機槍
- MEKO型护卫舰
- Mk 44巨蝮二式鏈炮
- O级战列巡洋舰
- P-15导弹
- QF 2磅速射艦炮
- QF 4.7吋Mk IX、Mk XII速射艦砲
- RIM-24导弹
- RUR-5阿斯洛克反潛飛彈
- TBD
- TF2000级驱逐舰
- U-101号潜艇 (1917年)
- U-103号潜艇 (1917年)
- U-104号潜艇 (1917年)
- U-106号潜艇 (1917年)
- U-110号潜艇 (1917年)
- U-118号潜艇 (1918年)
- U-12号潜艇 (1910年)
- U-140号潜艇 (1917年)
- U-18号潜艇 (1912年)
- U-19号潜艇 (1912年)
- U-21号潜艇 (1913年)
- U-24号潜艇 (1913年)
- U-27号潜艇 (1913年)
- U-44号潜艇 (1914年)
- U-48号潜艇 (1915年)
- U-53号潜艇 (1916年)
- U-56号潜艇 (1916年)
- U-58号潜艇 (1916年)
- U-61号潜艇 (1916年)
- U-62号潜艇 (1916年)
- U-63号潜艇 (1916年)
- U-66号潜艇 (1915年)
- U-69号潜艇 (1915年)
- U-71号潜艇 (1915年)
- U-80号潜艇 (1916年)
- U-83号潜艇 (1916年)
- U-8号潜艇 (1911年)
- U-99号潜艇 (1917年)
- UB-107号潜艇
- UB-10号潜艇
- UB-110号潜艇
- UB-115号潜艇
- UB-118号潜艇
- UB-124号潜艇
- UB-12号潜艇
- UB-13号潜艇
- UB-14号潜艇
- UB-16号潜艇
- UB-17号潜艇
- UB-26号潜艇
- UB-29号潜艇
- UB-35号潜艇
- UB-40号潜艇
- UB-43号潜艇
- UB-47号潜艇
- UB-54号潜艇
- UB-6号潜艇
- UB-77号潜艇
- UB-7号潜艇
- UB-83号潜艇
- UB-88号潜艇
- UB-8号潜艇
- UB-III型潜艇
- UB-I型潜艇
- UC-10号潜艇
- UC-11号潜艇
- UC-14号潜艇
- UC-15号潜艇
- UC-18号潜艇
- UC-19号潜艇
- UC-1号潜艇
- UC-21号潜艇
- UC-25号潜艇
- UC-26号潜艇
- UC-31号潜艇
- UC-33号潜艇
- UC-34号潜艇
- UC-38号潜艇
- UC-39号潜艇
- UC-40号潜艇
- UC-44号潜艇
- UC-46号潜艇
- UC-48号潜艇
- UC-49号潜艇
- UC-50号潜艇
- UC-55号潜艇
- UC-58号潜艇
- UC-61号潜艇
- UC-68号潜艇
- UC-69号潜艇
- UC-70号潜艇
- UC级潜艇
- UD级潜艇
- U型潜艇
- Z19号驱逐舰
- Z46号驱逐舰
- Z计划
- ①计划
- 三叉戟行动 (1971年)
- 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
- 上田毅八郎
- 东弗里斯兰号战列舰
- 两栖战舰
- 中俄关系史
- 中华神盾
- 中国人民解放军
-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海军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索马里护航行动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舰艇列表
- 中華共和國
- 中途岛海战
- 丰田副武
- 丹尼尔·卡拉汉
- 丹麦海峡海战
- 主舰炮
- 丽蝇号布雷巡洋舰
- 丽蝇级布雷巡洋舰
- 乌沙科夫海军上将级岸防战列舰
- 九津见雅雄
- 二战时英国的反入侵战备
- 伊朗海军
- 伊號第七潛艦
- 伊號第三十九潛艦
- 伊號第三十二潛艦
- 伊號第二潛艦
- 伊號第十九潛艦
- 伊號第十八潛艦
- 伊號第十六潛艦
- 伊號第十潛艦
- 伊號第百二十三潛艦
- 伊霍爾·柯斯登柯
- 伍德沃斯号驱逐舰 (DD-460)
- 伏波號驅逐艦
- 休斯号驱逐舰 (DD-410)
- 作戰序列
- 佩列斯韦特号战列舰
- 俄罗斯海军
- 俄里翁号战列舰
- 信天翁号布雷巡洋舰
- 俾斯麥號戰艦
- 俾斯麦海海战
- 俾斯麦级战列舰
- 元山封鎖
- 克拉基海峽
- 克雷文号驱逐舰 (DD-382)
- 入侵图拉吉岛 (1942年5月)
- 入侵萨拉毛亚-莱城
- 全世界都想知道
- 八六舰队案
- 八四舰队案
- 八島號戰艦
- 公海舰队
- 兴登堡号大巡洋舰
- 冯·德·坦恩号大巡洋舰
- 冰上航行
- 冰雹行動
- 凡尔赛条约
- 凡爾賽體系
- 凯恩号哗变
- 分舰队
- 切斯馬號戰艦
- 初雪型護衛艦
- 初霜号驱逐舰 (初春型)
- 加巴德號驅逐艦
- 加拿大军事史
- 加藤宽治
- 勃兰登堡级战列舰
- 北约轰炸南斯拉夫
- 区舰队
- 千代田號防護巡洋艦
- 千歲號防護巡洋艦
- 华盛顿海军工厂
- 华盛顿海军条约
- 南京事件 (1927年)
- 占守级海防舰
- 卡尔斯鲁厄号小巡洋舰 (1916年)
- 卡尔斯鲁厄级小巡洋舰
- 卡薩布蘭卡級護航航空母艦
- 印度海軍現役艦艇列表
- 厌战号战列舰
- 反潜直升机
- 叛艦喋血記 (1935年電影)
- 史特雷特號驅逐艦 (DDG-104)
- 各国军事装备水平
- 吕措号大巡洋舰
- 吕措号重巡洋舰
- 吕贝克号小巡洋舰
- 吾妻號裝甲巡洋艦
- 和泉號防護巡洋艦
- 哈曼号驱逐舰 (DD-412)
- 嚴島號防護巡洋艦
- 国王号战列舰
- 国王级战列舰
- 国际法院案件列表
- 图林根号战列舰
- 國王陛下海軍
- 圣乔治角海战
- 埃以消耗战争
- 埃姆登号小巡洋舰 (1916年)
- 埃姆登号轻巡洋舰
- 埃尔宾号小巡洋舰
- 埃斯佩兰斯海角海战
- 大日本帝國海軍
- 大白舰队
- 大选帝侯号战列舰
- 太平洋舰队 (俄罗斯)
- 奥匈帝国战列舰列表
- 奥尔登堡号战列舰
- 奥拜恩号驱逐舰 (DD-415)
- 奥斯利雅维亚号战列舰
- 奥林匹克号
- 奥格斯堡号小巡洋舰
- 奥马哈海滩
- 奧托·克瑞奇米爾
- 奧馬哈級輕巡洋艦
- 女性之赞号小巡洋舰
- 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
- 威廉·D·波特號驅逐艦 (DD-579)
- 威廉·普奈尔
- 威廉·维特捷夫特
- 威斯特法伦号战列舰
- 學園默示錄
- 安森號戰艦
-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
- 对马号防护巡洋舰
- 对马海峡海战
- 導彈驅逐艦
- 小号手 (品牌)
- 小巡洋舰
- 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
- 山东省
- 山本五十六
- 岸防舰
- 巡洋舰
- 左營號驅逐艦
- 已沉没战列巡洋舰列表
- 巴伐利亚号战列舰
- 巴伐利亚级战列舰
- 巴伦支海海战
- 巴克号驱逐舰 (DD-420)
- 巴扬号装甲巡洋舰 (1900年)
- 巴拉克拉瓦海軍博物館
- 巴登号战列舰
- 布吕歇尔号大巡洋舰
- 布雷斯劳号小巡洋舰
- 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
- 帕拉达号防护巡洋舰 (1899年)
- 帕拉达级防护巡洋舰
- 常磐號裝甲巡洋艦
- 平戶號防護巡洋艦
- 广乙级防护巡洋舰
- 库拉湾海战
- 廈門戰鬥 (抗日戰爭)
- 弗莱彻号驱逐舰 (DD-445)
- 张序三
- 張靈甫
- 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战列舰 (1894年)
- 德国战列舰列表
- 德国级战列舰
- 德夫林格号大巡洋舰
- 德意志國防軍
- 德拉姆堡 (埃尔弗赖莱岛)
- 德累斯顿级小巡洋舰
- 快速航母特遣舰队
- 怒海劫
- 恩加尼奥角海战
- 意大利海军
- 愛宕級護衛艦
- 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級巡防艦
- 战舰少女
- 扎拉级重巡洋舰
- 拉塞尔号驱逐舰 (DD-414)
- 拉普拉塔河口海战
- 拉菲号驱逐舰 (DD-724)
- 拉菲號驅逐艦 (DD-459)
- 拿骚号战列舰
- 拿骚级战列舰
- 捕鼠器反潛火箭
- 提尔皮茨号战列舰
- 撞角
- 斯图加特号小巡洋舰
- 斯德丁号小巡洋舰
- 斯普魯恩斯號驅逐艦 (DD-963)
- 斯特拉斯堡号小巡洋舰
- 施特拉尔松德号小巡洋舰
- 施瓦本号战列舰
- 旅顺口海战
- 旗鱼号潜艇 (SS-192)
- 无防护巡洋舰
- 日德兰海战
- 日本战列巡洋舰列表
- 日本战列舰列表
- 日本海军历史
- 日本-马耳他关系
- 明石號防護巡洋艦
- 昭和金融恐慌
- 普鲁士号战列舰
- 曉號驅逐艦 (吹雪型)
- 朝日號戰艦
- 杜兰德·泽拉·潘尼级驱逐舰
- 杰森·邓汉姆号驱逐舰
- 板门店事件
- 林仙级轻巡洋舰 (1913年)
- 柏林行動 (大西洋海戰)
- 柯尼斯堡号轻巡洋舰
- 柳特波德摄政王号战列舰
- 栗田健男
- 格劳登茨号小巡洋舰
- 格本号大巡洋舰
- 桑普森号驱逐舰 (DDG-102)
- 梅克伦堡号战列舰
- 梅奥号驱逐舰 (DD-422)
- 横须贺空袭
- 橋立號防護巡洋艦
- 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
- 歐瑞康KBA機炮
- 比萨号装甲巡洋舰
- 毛奇号大巡洋舰
- 毛奇级大巡洋舰
- 气窗行动
- 水雷戰隊
- 汉堡号小巡洋舰
- 汉萨号防护巡洋舰
- 汉诺威号战列舰
- 江風號驅逐艦 (白露型)
- 汤姆·菲利普斯
- 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
- 没落行动
- 河川炮舰
- 法兰克福号小巡洋舰
- 法國戰役
- 波兰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贡献
- 波尔塔瓦号战列舰 (1894年)
- 波恩角战役
- 波森号战列舰
- 波美拉尼亚号战列舰
- 波蘭戰役
- 洛林号战列舰 (德国)
- 济南号导弹驱逐舰 (105)
- 海上联合-2012
- 海上護衛總司令部
- 海上護衛隊
- 海军舰艇命名条例
- 海因里希亲王号装甲巡洋舰
- 海威號驅逐艦
- 海容级巡洋舰
- 海容號防護巡洋艦
- 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
- 海籌號防護巡洋艦
- 海軍機關學校
- 海軍總隊 (日本海軍)
- 海龙级驱逐舰
- 清霜號驅逐艦
- 温斯顿·丘吉尔
- 温树德
- 温莱特号驱逐舰 (DD-419)
- 温蒂妮号小巡洋舰
- 潛水戰隊
- 潛艇
- 爱丁堡号轻巡洋舰
- 牛虻号布雷巡洋舰
- 特別攻擊隊
- 特設護衛船團司令部
- 狄安娜号防护巡洋舰 (1899年)
- 獵潛艦
- 王储号战列舰
- 班布里奇号驱逐舰 (DD-1)
- 瑞典海軍
- 瓜達爾卡納爾海戰
- 瓦尔克号驱逐舰 (DD-416)
- 瓦西里·彼得罗维奇·叶廖明
- 白根級護衛艦
- 白鹰号炮艇
- 皇后号战列舰
- 皇太子號戰列艦
- 皇帝号战列舰
- 皇帝級戰艦
- 皮劳号小巡洋舰
- 相控阵
- 秋月號驅逐艦
- 秋津洲號防護巡洋艦
- 科曼多尔群岛海战
- 科隆号小巡洋舰 (1909年)
- 科隆号轻巡洋舰
- 秘鲁海军
- 租借地
- 穆罕默德·阿西夫·桑迪拉
- 突袭亚历山大港 (1941年)
- 突袭南海
- 竹一船队
- 笠置號防護巡洋艦
- 第6艦隊 (日本海軍)
- 第一代海德霍普的康寧漢子爵安德魯·康寧漢
- 第一代費舍爾男爵約翰·費舍爾
-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海战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日本
- 第一次朝核危机
- 第一航空战队
- 第二常備北約海上集群
- 第二次世界大战年表 (1940年)
- 筑摩级防护巡洋舰
- 策林根号战列舰
- 納爾遜號戰艦
- 紐約級戰列艦
- 紫石英号事件
- 约翰·保罗·琼斯号驱逐舰 (DDG-53)
- 约翰·肯尼迪
- 约翰·费恩号驱逐舰
- 维拉拉维拉海战
- 维拉湾海战
- 罗号驱逐舰 (DD-418)
- 罗恩号大巡洋舰
- 罗恩级大巡洋舰
- 罗斯托克号小巡洋舰 (1912年)
- 羅德尼號戰艦
- 美因茨号小巡洋舰
- 联合国军
- 聖誕島戰役
- 肇和號巡洋艦
- 胜利号战列舰 (1900年)
- 腓特烈·威廉选帝侯号战列舰
- 腓特烈大帝号战列舰
- 舰队巡洋舰
- 船舶工程
- 艾伦·谢泼德
- 苏军 (中国海军将领)
- 苏里高海峡海战
- 英戈尔斯造船厂
- 茅舍行動
- 荷兰轻巡洋舰列表
- 荷蘭港戰役
- 莫里斯号驱逐舰 (DD-417)
- 莱茵兰号战列舰
- 萨格勒布号驱逐舰
- 萨罗斯湾
- 薩馬島海戰
- 藤永田造船所
- 藩侯号战列舰
- 蘭利號航空母艦 (CV-1)
- 螳螂行動
- 襲擊凱比爾港
- 西里西亚号战列舰
- 詹姆斯·斯塔夫里迪斯
- 训练船
- 诺曼·斯科特
- 诺曼·斯科特号驱逐舰 (DD-690)
- 诺曼底登陆
- 谢尔盖·戈尔什科夫
- 貝爾法斯特號輕巡洋艦
- 財部彪
- 贝奥武夫号岸防舰
- 贝尔格莱德号驱逐舰
- 费多尼西级驱逐舰
- 赤瓜礁海战
- 赫拉号通报舰
- 越南战争
- 跳棋演讲
- 辛姆斯号驱逐舰 (DD-409)
- 迈克尔·墨菲号驱逐舰
- 鄂圖曼帝國海軍
- 酒匂號輕巡洋艦
- 重巡洋舰
- 金剛型護衛艦
- 鋼鐵雄心II
- 铁公爵级战列舰
- 長風號驅逐艦
- 阿列克谢·索罗金
- 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
- 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
- 阿尔贝特国王号战列舰
- 阿根廷海军
- 阿科纳号小巡洋舰
- 阿达尔贝特亲王号大巡洋舰
- 阿达尔贝特亲王级大巡洋舰
- 阿里阿德涅号小巡洋舰
- 陣法
- 陸奧號戰艦
- 雷根斯堡号小巡洋舰
- 電號驅逐艦 (吹雪型)
- 青叶号重巡洋舰
- 青岛北海造船
- 鞍山号驱逐舰
- 韓國海軍
- 韓國軍事
- 韦廷号战列舰
- 韩国国防工业
- 響號驅逐艦
- 須磨號防護巡洋艦
- 飓风伊莎贝尔对弗吉尼亚州的影响
- 飓风哈蒂
- 飛雲號驅逐艦
- 飞鹰号鱼雷炮舰
- 馬六甲海戰
- 馬塞爾·席恩
- 馬達加斯加戰役
- 马克·米切尔
- 马斯廷号驱逐舰 (DD-413)
- 马格德堡号小巡洋舰
- 驱逐母舰
- 驱逐舰中队
- 驱逐舰指挥官
- 骠骑兵级驱逐舰
- 高千穗號防護巡洋艦
- 高波級護衛艦
- 高砂號防護巡洋艦
- 鬼怒号轻巡洋舰
- 魏森堡号战列舰
- 鱼雷巡洋舰
- 鱼雷炮舰
- 鱼雷管
- 鹦鹉螺号布雷巡洋舰
- 麦迪逊号驱逐舰 (DD-425)
- 黄海海战 (1904年)
- 黑尔戈兰号战列舰
- 黑尔戈兰级战列舰
- 黑森号战列舰
- 齐诺维·罗杰斯特文斯基
- 龙虾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