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logo.png
老校名 北京师范学院(1954-1992)
校训 为学为师、求实求新
创办时间 1954年
校庆日 10月6日
学校类型 公立
党委书记 孟繁华[1]
校长 方复全
教师人数 1,675人(2021年10月)
职工人数 2,946人(2021年10月)
学生人数 27,672人(2021年10月)
大学部人数 11,901人(2021年10月)
研究生人数 8,202人(2021年10月)
其他在学人员人数 1,098人(外国留学生)
5,921人(成人教育学生)
292人(全日制贯通培养生)
258人(专科生)
(2021年10月)
校址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105号
39°55′46″N 116°18′01″E / 39.92944°N 116.30028°E
校区 校本部 北一区 北二区 东一区 东二区 良乡校区 来广营校区 通州校区[2]
总面积 980556.54 平方米[3]
藏书数量 306.1556 万册
邮递区号 100048
网站 首都师范大学
位置
首都师范大学校本部主楼
位于首都师范大学北一区的国际文化大厦

首都师范大学,简称首师大首都师大,位于北京市西三环北路105号,多数校区集中在海淀区八里庄一带。创建于1954年,原名北京师范学院,1992年北京师范学院分院并入北京师范学院,学校更名为首都师范大学。首师大是一所包括文、理、工、管、法、教育、外语、艺术等专业的综合性师范大学。

位于首都师范大学校本部的实验楼
2014年完工的校本部学生活动中心
首都师范大学良乡校区冬日景色(2013年11月26日拍摄;该校区于2010年启用)

历史

1954年,成立北京师范学院。1960年,华北人民大学哲学系、政教系并入北京师范学院。1962年,北京工农师范学院、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并入北京师范学院。1964年,北京艺术师范学院北京师范专科学校并入北京师范学院。

1978年,北京外国语学院分院、北京语言学院分院、北京师范学院分院各自建院。

1979年,北京师范学院分出体育系,恢复北京体育师范学院。

1980年,北京外国语学院分院、北京语言学院分院、北京外国语学校,三校合并,定名为北京外国语学院分院。1985年,北京外国语学院分院划入北京联合大学,定名为北京联合大学外国语师范学院

1992年,北京师范学院、北京师范学院分院、北京联合大学职业师范学院,三校合并,定名为首都师范大学。1993年,北京联合大学外国语师范学院并入首都师范大学。1999年,北京第三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校并入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北京幼儿师范学校并入首都师范大学[4]

院系

首师大校训

17个院系

以及

  • 大学英语教研部
  • 体育教研部


此外首都师范大学自2007年起,与境外大学联合办孔子学院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明尼苏达大学孔子学院、威尼斯大学孔子学院、皮乌拉大学孔子学院、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孔子学院与不莱梅孔子学院[8]

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

首都师范大学书法专业创办于1985年,1999年成立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是中国大学中首个系级建制的书法学科教学科研单位,由著名学者、书法家欧阳中石教授担任所长。2005年成立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为其题词。该学科点是第一个以书法为研究方向而设立的博士学位授权点(199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第一个以书法为研究方向而设立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98年国家人事部批准),教育部第一个书法类艺术师资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中国书法学科中第一个省部级(北京市)重点学科。2005年成为国家重点建设学科。连结: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主页

校友

附属办学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是受北京市教委和首都师范大学双重领导的市属重点中学,2001年12月,成为首批国家级示范性高中校。

注释

  1. ^ 2010年在教育科学学院、首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的基础上组建教育学院

参看

外部连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