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笼国
鸡笼国(西班牙语:Cheylam),亦可称鸡笼山、鸡笼山国,是古代北台湾巴赛族所建立的一个尚未被证实,性质类似于维京的海盗政权。位于淡水国旁的社寮岛上。
另根据西方人,尤其是荷兰皇家档案的记载,巴赛人体高肤白,屡次在海上劫掠,并常群体操控大帆艋舺,纵横东海及西太平洋等地,有多种族群语言学习能力。因此在国际上拥有「福尔摩沙海盗」、「北福尔摩莎的白色魔鬼海盗」等称呼。[1]
文献记载
- 马尼拉手稿中记载:
鸡笼国 (Cheylam),邻近日本,他们有自己的国王统治他们,并要纳贡。此地有丰富的硫磺(açzufre),好斗(pelean),及使用标枪叉鱼。 淡水国 (Tamchuy)是一个与鸡笼国相邻的王国。该地住着暴怒的人们,好于战争与争吵。是杰出的弓箭手并且经常四处行抢。在他们战争的时候,他们所有的人皆有一个习俗,即杀了某人后便割下头颅、剥其皮,只留下头盖骨(casco),镶上金;镶金之后,挂在屋里最主要厅堂的墙上,他们与其和谐共住一起。这样,他们以拥有这种大的战利品而被视为勇敢,一位女性总是在手上带着她杀的重要男性的头骨,为此,他们将看重并尊敬此女性为勇敢的人。 [2]
原文:es Cheylam reyno junto a Japón. tienen su rey que los govierna al qual tributan es tierra muy abundante de açzufre y pelean y pescan con fisgas. Tamchui es reyno de por sí confina con el de cheylan. es de suyo la que en él auita(habita)gente soberbia e ynclinada a guerras y dissençiones. son grandes flecheros y de hordinario andan rrobando. y tienen sus guerras y por costumbre que todas las personas que uno mata les quita las caveças y desuellanlas y dexan solo el casco, el qual doran y después de doradas las encaxan en las paredes de la sala más prinçi- pal de la casa en que biben alrrededor con mucho conçierto y esto tienen por muy gran tropheo pa- ra que se conoza que son balientes. y la caveça del hombre más principal que an muerto trae siempre en la mano la muger del que la mató para que la estimen y rrespeten como a muger de hombre baliente.[3]
- 慎懋赏的著作《四夷广记》中记载:
鸡笼国 淡水国俱出硫黄,杭人贩旧破衣服换之, 俱硫土载至福建海澄县,掘一坑,加牛油做成。 [4]
部落客对于鸡笼国的现代创作
- 久部良地区的传说:海盗版本
古时久部良港的海湾出现南方来的海盗船,男人被杀、女人被强暴。食物、衣物、牛、猪等家畜类也统统被抢。之后村里的长老们为了防备南方来的海盗船来袭,就编制巨大的草鞋,流放到海上,海盗看见草鞋,觉得竟有穿这么大草鞋的怪物,自认根本无法取胜,于是再也没有到岛上攻打了。 [5]
古时与那国岛的岛民,认为台湾本岛是鬼居住的,会吃人的。村落岛民商量决定制造大草鞋,要流放到台湾,让台湾知道与那国岛是强悍的男人居住的岛,以避免台湾鬼的来袭。 [5]
传说鸡笼有一群凯达格兰族操舟架帆在北方海上捕鱼,遇见大雾,风浪俱涌,令人生惧!朦胧雾中,突见一黝黑庞然大物,随浪而来。众人以海螺声击木鼓连络支援连系,后来雾散开而来,出现一巨大草鞋漂浮于海上。众人见之,均面露敬畏之貌。协议将草鞋拖回鸡笼。
拖回鸡笼家乡的沙滩上,乡人告之围观大草鞋,引起骚动。大家都在猜测北方有个巨人国、食人国,相互告诫出海禁令与战备。后来部落长老请出女祭师进行鸟占,决定制造更大的草鞋,趁海潮北向时流放,准备欺瞒北方的「巨人国」。
部落完成了更大的草鞋,全村数百人都出动拖鞋出海。在浪花潮水北向时,在众人的注目中,更大的草鞋终于消失在北方的海平线上。
从此鸡笼的人过着平安快乐的日子一直到公元1626年5月。 [5]
- 濑长岛的传说:巨人国版本
那霸海边聚落传说南方有个食人的巨人国,古时那霸渔民出海捕鱼,遇鱼群丰收,忽海上风雨大作,浪随潮至一大草鞋。众人惊惧拖大草鞋回那霸,互相告知南方高砂有食人巨人国,出海勿往。经村中长老议定制造更大草鞋流放于南方海上,以避祸端。 [5]
可能性
- 鸡笼人可能是搭乘承载25、6人的「海蟒甲」边架艇出海。[6]。
- 据传闻,鸡笼国及淡水国皆曾参与第一次圣萨尔瓦多城战役及第二次圣萨尔瓦多城战役。但更多则表明协助西班牙的大鸡笼社遭到荷兰焚毁与淡水国出兵约1000名弓手援助荷兰。[7][8]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 ^ 巴赛人---版画--基隆的老地名「鸡笼」. 鸡笼文史协进会. 中华民国文化部.
- ^ 陈宗仁. 从「马尼拉手稿」看16世纪的鸡笼人与淡水人 cemas. 原住民族文献. 原住民族委员会. [2012-06].
- ^ 陈宗仁. 十六世纪末〈马尼拉手稿〉有关鸡笼人 与淡水人的描绘及其时代脉络 cemas. 台湾史研究所. 中央研究院. [2013-09].
- ^ 李瑞宗. 阳明山地区产业遗址调查与保存规划研究(一) cemas. 阳明山国家公园管理处. 内政部营建署. [2007-02].
- ^ 5.0 5.1 5.2 5.3 大草鞋传奇. 社寮岛文史工作室. 社寮岛故事馆. [2007-11-09].
- ^ 曾树铭、陆传杰 航向台湾:海洋台湾舟船志. 台湾(Taiwan): 远足文化. 2013年4月3日. ISBN 9789865967833 (中文).
- ^ 〈荷军攻略基隆史料〉,页79
- ^ 康培德. 殖民想像与地方流变: 荷兰东印度公司与台湾原住民. 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2016-09-30. ISBN 9789570848137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