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唇搭嘴音
不送气双唇搭嘴音 | |||
---|---|---|---|
ʘ | |||
IPA编号 | 176 | ||
编码 | |||
HTML码(十进制) | ʘ |
||
Unicode码(十六进制) | U+0298 | ||
X-SAMPA音标 | O\ |
||
ASCII音标 | p! |
||
IPA盲文 |
![]() ![]() |
||
| |||
音频范例 | |||
来源 · 帮助
|
浊双唇搭嘴音 | |
---|---|
ʘ̬ | |
ᶢʘ | |
编码 | |
X-SAMPA音标 | O\_t |
ASCII音标 | b! |
音频范例 | |
来源 · 帮助
|
双唇鼻搭嘴音 | |
---|---|
ʘ̃ | |
ᵑʘ ᵐʘ | |
编码 | |
X-SAMPA音标 | O\_~ |
ASCII音标 | m! |
双唇搭嘴音是隶属于搭嘴音的一个家族,目前只发现科伊桑语系中梯鄂语系的语言、‡Hõã语、和澳洲中一种只用在宗教仪式的达悯语视此音为独立音素。在西非亦有语言将此音视为唇软腭音的同位音。
国际音标中此音的符号是⟨ʘ⟩,但此符号一定要和另一个辅音符号并用来表示实际的声音,已被证实的双唇搭嘴音组合是:
- [ k͡ʘ]或[ ʘ͡k] 清软腭双唇搭嘴音 (可以是送气音,挤喉音,或者和其他音成破擦音等)
- [ ɡ͡ʘ]或[ ʘ͡ɡ] 浊软腭双唇搭嘴音 (可以是呼声音或者和其他音成破擦音等)
- [ ŋ͡ʘ]或[ ʘ͡ŋ] 鼻音软腭双唇搭嘴音 (亦可以是清音、或者是送气音等)
- [ q͡ʘ]或[ ʘ͡q] 清小舌双唇搭嘴音
- [ ɢ͡ʘ]或[ ʘ͡ɢ] 浊小舌双唇搭嘴音 (通常都会前鼻音化)
- [ ɴ͡ʘ]或[ ʘ͡ɴ] 鼻音小舌双唇搭嘴音
特征
- 本辅音为中央辅音,调音时气流在口腔的中央流过舌面,而不从两侧流过。
- 气流机制是舌吸气音。借由舌头将被困在一个关闭区间的空气抽出而发声,而非使气流从声门或肺/横膈膜流出。利用这种机制所发出的音称作搭嘴音。其浊音及鼻音也同时具有肺部气流音的性质。
有时双唇搭嘴音会被描述为吻时发出的声音,但这是错误的。发此音时,双唇平放,毋须圆唇。
挤喉搭嘴音和上述特征的分别在于,闭合处间的空气会被舌头压缩,直至逸出前方的闭合处。
参考文献
- Pullum, Geoffrey K.; Ladusaw, William A. Phonetic Symbol Guid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6: 132–133.
- Ladefoged, Peter; Maddieson, Ian. The Sounds of the World's Languages. Blackwell Publishers. 1996: 246–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