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螺仪




陀螺仪(英语:gyroscope),是一种基于角动量守恒的理论,用来感测与维持方向的装置。陀螺仪主要是由一个位于轴心且可旋转的转子构成。由于转子的角动量,陀螺仪一旦开始旋转,即有抗拒方向改变的趋向。陀螺仪多用于导航、定位等系统。
历史
1852年法国的物理学家莱昂·傅科为了研究地球自转,首先发现高速转动中的转子(rotor),由于惯性作用它的旋转轴永远指向一固定方向,他用希腊文gyro(旋转)和skopein(看)两字合为gyroscopei一字来命名这种仪表。
1860年代,电动马达的演进使得陀螺仪能够无限旋转,进而诞生了第一组航向指示器的原型,甚至是更复杂的仪器--旋转罗盘。第一组有功能性的旋转罗盘于1904年由德国发明家赫尔曼·安修斯·康菲申请专利[1],美国人艾尔默·斯派理在一年后也提出了他自己的设计。其他国家很快地便发觉到陀螺仪在军事方面的重要性—在这个航行技术为最重要的军事力量指标的年代—因而创立了他们自己的陀螺仪工业。斯派理陀螺仪公司快速扩张并供应飞机与船舰的稳定器,其他陀螺仪开发商也跟进。[2]
到了20世纪末,原本只在飞机、导弹上存在的陀螺仪逐步民用化,也从机械结构迈入电子时代,使用的原理也不尽相同,然而他们的价格依旧昂贵,感应器集成度也不高,只会用在大型仪器上,但21世纪以来,因为智慧型手机产业的进步,陀螺仪的体积不断缩小,使得原本笨重而昂贵的陀螺仪忽然变成唾手可得的零组件,也带动了小型无人机的发展。[3]
结构
陀螺仪的装置,一直是航空和航海上航行姿态及速率等最方便实用的参考仪表。
基本上陀螺仪是一种机械装置,其主要部分是一个对旋转轴以极高角速度旋转的转子,转子装在一支架内(见图一a);在通过转子中心轴XX1上加一内环架,那么陀螺仪就可环绕飞机两轴作自由运动;然后,在内环架外加上一外环架;这个陀螺仪有两个平衡环,可以环绕飞机三轴作自由运动,就是一个完整的空间陀螺仪(space gyro)。
特性
陀螺仪用在飞机飞行仪表的心脏地位,是由于其两个基本特性:一为定轴性(inertia 或 rigidity),另一是逆动性(precession),这两种特性都是建立在角动量守恒的原则下。
定轴性
物体维持自身转动状态并对抗改变的能力称为转动惯量,其由相对于特定旋转轴的质量分布决定,对多质点物体转动惯量 ,概言之:质量越大、对轴距离越远,转动惯量越大。一方面陀螺转子的对轴对称性结构使得其具备了同质量物体较大的对轴转动惯量,意味着其在同阻力扭矩情况下能够更长时间保持原始运动状态;另一方面在轴的、小摩擦与无角自由度限制的支点使得外力无法借此产生较大且有效的阻力扭矩;因此当陀螺转子以极高速度旋转时,其转动得以维持并保持其轴指向一个相对固定的方向,这种物理现象称为陀螺仪的定轴性或惯性。
在运转中的陀螺仪,如果外界施一力在转子上,此力对支点的力矩当可分解为顺轴方向和垂直于轴方向两个分力矩;前者使陀螺加速、减速,但不会改变转轴方向;后者的时间积分将会逐渐改变转动方向(通常是短时较小而随时间逐渐积累增大),并产生相对于原轴的章动(新的旋转轴原轴旋转,如转速降低时陀螺受重力作用时的非垂直旋转)。
逆动性
在运转中的陀螺仪,如果外界施一作用或力矩在转子旋转轴上,则旋转轴并不沿施力方向运动,而是顺着转子旋转向前90度垂直施力方向运动,此现象即是逆动性。 逆动性的大小也有三个影响的因素: 外界作用力愈大,其逆动性也愈大; 转子的质量惯性矩(moment of inertia)愈大,逆动性愈小; 转子的角速度愈大,逆动性愈小。 而逆动方向可根据逆动性原理取决于施力方向及转子旋转方向。
相关条目
注释
- ^ Hermann Anschütz-Kaempfe and Friedrich von Shirach, "Kreiselapparat" (Gyroscope) Deutsches Reichspatent no. 182855 (filed: 27 March 1904 ; issued: 2 April 1907).
- ^ MacKenzie, Donald. Inventing Accuracy: A Historical Sociology of Nuclear Missile Guidance. Cambridge: MIT Press, 1990. pp. 31–40. ISBN 0-262-13258-3
- ^ 存档副本. [2016-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3).
参考资料
- 李春霖译 飞行概要图解 徐氏基金会 12~15页
- W. J. Hesse, N. V. S. Mumford, Jr., Jet Propulsion for Application 大学图书出版社 6~7页 民国七十一年三月
- E. H. J. Pallett, V. Brown, Aircraft Instruments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沧海书局 第五章
- J. Roskan, Airplane Flight Dynamics &Automatic Flight Controls, Part Ⅰ 沧海书局 25~28页
- and , "Über die Theorie des Kreisels" (Tr., About the theory of the gyroscope). Leipzig, Berlin, B.G. Teubner, 1898-1914. 4 v. illus. 25 cm.
外部连结
- The Precession and Nutation of a Gyroscop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Everything you needed to know about gyroscop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Videos of gyroscopes working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Project in which gyroscopes are used to drive a robotic ar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Theory and Design of Micromechanical Vibratory Gyroscopes Vladislav Apostolyuk
|
#
- 2A45反坦克炮
- 64式反坦克導彈
- AA.20空對空飛彈
- Acer Iconia A1-830
- Acer Iconia Tab A500
- Acer Predator 6
- Android
- Apple Silicon
- Apple Watch (第一代)
- Arduino
- Azon制導炸彈
- C-130運輸機
- DualShock
- Galaxy Nexus
- Google Pixel C
- Google Pixel Watch
- HTC 10
- HTC Butterfly
- HTC Butterfly 3
- HTC Butterfly S
- HTC Desire Eye
- HTC J butterfly HTL23
- HTC One (M7)
- HTC One (M8)
- HTC One A9
- HTC One M9
- HTC One M9+
- HTC One S
- HTC One X
- HTC One X9
- HTC U Play
- HTC U Ultra
- HTC U11
- HTC U11+
- HTC U12 life
- HTC U12+
- IPad
- IPad (第七代)
- IPad (第三代)
- IPad (第八代)
- IPad (第四代)
- IPad 2
- IPad Air (第一代)
- IPad Air (第二代)
- IPad Pro
- IPad mini (第一代)
- IPad mini (第三代)
- IPad mini (第二代)
- IPad mini (第五代)
- IPad mini (第四代)
- IPhone
- IPhone 12 Pro
- IPhone 4
- IPhone 5
- IPhone 5c
- IPhone 6
- IPod touch
- IPod touch (第七代)
- IPod touch (第四代)
- LG G Watch R
- LG G4
- LG Optimus Pad
- Legion Duel 2
- M8自走炮
- Microsoft HoloLens
- Mk 11型魚雷
- Mk 12型魚雷
- Mk 15型魚雷
- Mk 16型魚雷
- Mk 17型魚雷
- Mk 18型魚雷
- Mk 19型魚雷
- Mk 20型魚雷
- Mk 22型魚雷
- Mk 23型魚雷
- Mk 25型魚雷
- Mk 26型魚雷
- Mk 27型魚雷
- Mk 28型魚雷
- Mk 29型魚雷
- Mk 30型魚雷
- Mk 31型魚雷
- Mk 33型魚雷
- Mk 35型魚雷
- Mk 36型魚雷
- Mk 37型魚雷
- Mk 45型魚雷
- Nexus 7 (2013)
- Nexus 9
- Nexus One
- Nokia 3.1 Plus
- Nokia 5.1 Plus
- Nokia 7 Plus
- OPPO Find X3
- OPPO Find X5
- Oculus Rift
- Pepper
- Pixel Slate
- PlayStation Vita
- STS-125
- Samsung Galaxy Round
- Sony Xperia 1
- Sony Xperia 1 II
- Sony Xperia 1 III
- Sony Xperia 5
- Sony Xperia PRO-I
- Sony Xperia X
- Sony Xperia X Compact
- Sony Xperia X Performance
- Sony Xperia XZ2 Premium
- Sony Xperia Z3+
- Sony Xperia Z5
- Sony Xperia Z5 Compact
- Sony Xperia Z5 Premium
- Spacecam
- Sphero
- Surface Studio 2
- TPD-K1瞄準儀
- V-1飛彈
- V-2火箭
- Wii U
- Wii U控制器
- Windows 8
- ZU-23-2雙管高射炮
- 一加手机6
- 一加手机X
- 一加手機10 Pro
- 一加手機2
- 一加手機6T
- 一加手機7
- 三星Galaxy A30
- 三星Galaxy A40
- 三星Galaxy A41
- 三星Galaxy A42 5G
- 三星Galaxy Express 2
- 三星Galaxy Fold
- 三星Galaxy Note
- 三星Galaxy Note 20
- 三星Galaxy Note 3
- 三星Galaxy Note 3 Neo
- 三星Galaxy Note 4
- 三星Galaxy Note 8
- 三星Galaxy Note II
- 三星Galaxy Player
- 三星Galaxy S Advance
- 三星Galaxy S20 FE
- 三星Galaxy S21
- 三星Galaxy S22
- 三星Galaxy S4 Mini
- 三星Galaxy S5 Mini
- 三星Galaxy Tab 7.0 Plus
- 三星Galaxy Tab 7.7
- 三星Galaxy W
- 三星Galaxy Watch
- 三星Galaxy Watch 4
- 三星Galaxy Z Flip 3
- 三星Galaxy Z Fold 2
- 三星Galaxy Z Fold 3
- 世越号沉没事故
- 任天堂3DS
- 任天堂3DS家族
- 任天堂Switch Pro控制器
- 传感器
- 伽馬射線天文學
- 傅科摆
- 全日本職業飄移錦標賽
- 冷澤-提爾苓進動
- 刺蝟砲
- 华为G8
- 华为Mate 30系列
- 华为P8
- 华为P9
- 双筒望远镜
- 反重力
- 反重力赛车2048
- 发明年表
- 史普尼克1號
- 哈勃空间望远镜
- 四轴飞行器
- 國際紫外線探測衛星
- 地球自转
- 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
- 大滿貫炸彈
- 太字號驅逐艦
- 太陽和太陽圈探測器
- 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
- 定向 (幾何)
- 小米MIX 2S
- 小米MIX 3
- 布利斯-萊維特Mk 1型魚雷
- 布利斯-萊維特Mk 2型魚雷
- 布利斯-萊維特Mk 3型魚雷
- 布利斯-萊維特Mk 4型魚雷
- 布利斯-萊維特Mk 6型魚雷
- 布利斯-萊維特Mk 7型魚雷
- 布利斯-萊維特Mk 8型魚雷
- 布利斯-萊維特Mk 9型魚雷
- 復仇者防空飛彈系統
- 思科Cius
- 懷特黑德Mk 5型魚雷
- 探照灯
- 擺式列車
- 斐濟級輕巡洋艦
- 新興技術列表
- 旅行者2号
- 无畏舰
- 木星的磁層
- 歐尼爾圓柱體
- 游騎兵2號
- 游騎兵3號
- 游騎兵4號
- 游騎兵5號
- 游騎兵6號
- 游騎兵7號
- 游騎兵8號
- 游騎兵9號
- 溫度係數
- 火星侦察轨道器
- 獵豹式自行防空炮
- 球形機器人
- 瑪利歐賽車系列
- 環架鎖定
- 瓦力欧制造 豪华版
- 相對論角動量
- 短型Mk 7型魚雷
- 硬盘
- 章動
- 米盧廷·米蘭科維奇
- 索尼互動娛樂
- 约克城级航空母舰
- 罗伯特·戈达德
- 自行車及摩托車的動力學
- 舵手
- 艾略特·克雷松獎章
- 華為Mate S
- 華碩Eee Pad Transformer
- 華碩Eee Pad Transformer Prime
- 蘋果M7
- 虛擬實境眼鏡
- 西北風便攜式防空飛彈
- 說劍
- 超流体
- 輔助處理器
- 輪
- 進動
- 鈾
- 鍵結圖
- 雲峰飛彈
- 飛行儀表
- 飛輪
- 飞鱼反舰导弹
- 魅族MX
- 麻省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