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尼律陀

阿律楼陀梵语अनिरुद्ध罗马化:Aniruddha直译巴利语Anuruddha),又译为阿那律,阿那律陀,阿泥卢豆,阿㝹楼駄,阿泥㝹豆,阿楼駄,阿㝹駄,阿泥㝹豆,阿泥噜多、阿泥律陀,意译为无灭、如意、无障、无贪、随顺义人、不争有无、无灭如意、如意无贪。


早期生活

释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之一。父是迦毗罗卫城净饭王的兄弟无界饭王Amitodana, 因此为佛之从弟,与摩诃男是兄弟。阿律楼陀生于武士阶级, 受武士阶级的教育。佛陀在证觉二年后, 回到迦毗罗卫城说法, 渡了Bhaddiya, 阿难Ananda, 提婆达多Devadatta及侍从优婆离Upali。他们在随爱芒果林出家。[1]

出家生活

增壹阿含经.卷第三十一记载:阿律楼陀曾在讲堂上听课睡着而遭佛陀斥责,阿律楼陀因此立誓不睡终致失明。

而由于失明之故,阿律楼陀无法自行穿针缝补衣服。有次阿律楼陀在自己的房间喊着:「有谁要修福报啊?来帮我穿针吧!」,正巧路过的佛陀便闻声前来。阿律楼陀认出佛陀的声音后便惶恐又疑惑的问佛陀:「您的福份已经那么深厚了,哪里还会缺福报呢?」。佛陀说:「福报哪有人会嫌多的呢?」。也在此次的言谈中,佛陀传授阿律楼陀「乐见照明金刚三昧」之法,因此练就天眼神通。

佛陀曾说佛的声闻弟子中阿律楼陀是天眼第一[2][3][4]。阿律楼陀尊者修内观vipassana而证得四果阿罗汉果arahant。

巴利圣典的描述

阿律楼陀尊者在巴利圣典里被描述为一位忠诚的比丘, 在集会中常站在佛陀附近。有一次, 当佛陀对侨赏弥Kosambi比丘的争吵感到厌倦时, 佛陀前往阿律楼陀处与他在一起。在有其他比丘在场中时, 阿律楼陀尊者常是代表僧团回答佛陀的法义者。

佛灭后

当佛陀在拘斯那罗入灭时, 阿律楼陀尊者亦在现场。他的责任是安慰在场的比丘, 提示他们该随法而行。

参考

  1. ^ Hecker, Hellmuth. Ananda, The Guardian of the Dhamma. Buddhist Publication Society. 2006-06-18 [2007-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8 March 2007). 
  2. ^ 《增支部》第一集第十四弟子品中之最品: 「具天眼者乃阿律楼陀。」(Dibbacakkhukānaṃ yadidaṃ anuruddho.)
  3. ^ 《增壹阿含经》卷7〈16 火灭品〉:「世尊告诸比丘:「我声闻中弟子,得天眼第一者,所谓阿那律比丘是。」」(CBETA, T02, no. 125, p. 581, b12-13)
  4. ^ 《玄应音义》二十六曰:「阿那律陀,旧言阿那律,亦云阿㝹楼駄,亦言阿泥卢豆,皆一也。此云无灭,亦云如意,甘露饭王之子,佛堂弟也。」其传见《法华文句》三,《阿弥陀经慈恩疏》上,《名义集》一。

参见

参考文献


外部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