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颇古城
| 世界遗产 | |
|---|---|
| 官方名称 |
Ancient City of Aleppo(英文) Vieille ville d'Alep(法文) |
| 位置 |
|
| 标准 | 文 iii, iv |
| 编号 | 21 |
| 登录年份 | 1986年(10th大会) |
阿勒坡古城(阿拉伯语:حلب القديمة)是指叙利亚阿勒坡历史悠久的旧城区,在叙利亚内战之前,这里曾是东地中海地区和威尼斯商人的重要工业贸易中心,当前保持了12至16世纪的建筑、教堂、清真寺、学校、墓地等史迹。各个区根据居民的宗教和民族特征有其不同的特点。
阿勒坡以其大宅、狭窄的小巷、集市和古老的商店为特色,于1986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遗产,但在2012年的阿勒坡战役中,该古城遭到政府持续不断的轰炸,以及反政府的迫击炮和枪弹对古城根基造成危害,当前已被列为濒危世界遗产的名单。[1]
简介
阿勒坡位于叙利亚西北部的阿勒坡盆地中央,距大马士革以北350公里,坐落在地中海和美索不达米亚之间以及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新月形沃地的北部,公元前2000年即有人定居在此,因此阿勒坡旧城和大马士革是世界上建城历史最长的城市之一,并历经了阿卡德帝国、西台帝国、新王国时期、新亚述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马木路克苏丹国等王朝的统治,是历史上居住最密集、活动最频繁的古城,构成了城市独特的建筑结构。目前包括城墙内外的区域,面积大约3.5平方公里,人口约12万[2]
城墙
阿勒坡老城周围环绕着长5公里的城墙,开9座城门,当前仅有5个保存完好:
- 铁门(Bab al-Hadid)
- 圣地门(Bab al-Maqam)
- 秦纳斯林门(Bab Qinnasrin)
- 安提阿门(Bab Antakeya)
- 胜利门(Bab al-Nasr)
- 红门(Bab al-Ahmar),已毁
- Nairab门(Bab al-Nairab),已毁
- 花园门(Bāb Jnēn),已毁
- 解救门(Bab al-Faraj),已毁
入选世界遗产
1986年4月,国际文化纪念物与历史场所委员会提名阿勒坡古城为世界文化遗产,认为其满足以下两个获选条件而决定将其收入世界遗产名录,编号第21号:
- 阿勒坡老城反映了其历代王朝丰富多样的文化。许多统治时期都对这座城市的建筑结构产生了影响。如西台、古希腊、罗马、拜占庭和埃宥比的风格融入了城堡遗迹和各种建筑中,包括在倭马亚王朝时期建立的大清真寺、12世纪的伊斯兰学校、阿勒坡基督教大教堂的遗迹,以及其他清真寺和宗教遗址,代表了此地曾为全人类最富有的城市之一,在社会、文化和经济方面的反映。(文化遗产标准三)
- 阿勒坡是埃宥比王朝城市的杰出典范,在萨拉丁成功对抗十字军之后,的阿勒坡军事防御工事、带有机械装置的大门,以及构成阿拉伯统治高峰时期的主要军事建筑群,加强了城市的防御。(文化遗产标准四)[3][4]。
图册

2010年的秦纳斯林门

胡斯鲁维耶清真寺,在2014年遭到破坏

阿勒坡钟楼

希巴尼教堂
参考
- ^ 阿勒颇古城. UNESCO. [2015-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0).
- ^ bleeker. Alepposeife: Aleppo history. Historische-aleppo-seife.de. [2013-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26).
- ^ eAleppo:Aleppo city major plans throughout the history. [2013-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1) (阿拉伯语).
- ^ Fighting in Aleppo starts fire in medieval souks. Kyivpost.com. [2013-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