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俊瑞

钱俊瑞(1908年-1985年5月25日),江苏无锡人,中国经济学家,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第八届中共中央候补委员,第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五、六届全国政协常委。
生平
钱俊瑞生于农民家庭,于1922年考入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927年毕业。次年又入读于中央大学区立民众教育院(后改为江苏省立教育学院,院系调整后改为江苏师范学院、苏州大学)。1929年起参与了时任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陈翰笙主持的农村经济调查。30年代曾倡导土地改革。[1]1933年,钱俊瑞被社会科学研究所除名,自南京返回上海。经陈翰笙介绍,到塔斯社上海分社工作。同年参加了「苏联之友」社和社会科学研究会,开始与邹韬奋、胡愈之,金仲华、曹亮、张仲实、艾思奇等人接触并共事。1934年加入左翼文化总同盟。《世界知识》半月刊是1934年9月由著名的文化进步人士胡愈之和苏联之友社中的钱俊瑞等人根据中国共产党的指示在上海创办的。
1935年,父亲遭地主殴打入狱后转入中国共产党,[1]并参与成立上海文化界救国会。1936年至1937年,任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党团书记、中国左翼文化界总同盟成员、苏联之友社党团书记,还与邹韬奋等人组织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
抗日战争期间曾任全国救国联合会党团书记、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共中央华中局文化委员会书记、新四军政治部宣教部长等职。抗战结束后前往北平出任新华社北平分社社长、总编辑,创办《解放》三日刊。1946年前往赴安,任《解放日报》社社论委员会主任。1947年后又任华北大学教务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任教育部党组书记、副部长。1952年任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秘书长。1954年调任文化部党组书记、副部长。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
文化大革命被关押入狱八年,遭受酷刑折磨,多次被殴打致失去知觉。[1]1975年获释。1978年后,担任过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会长、《世界经济导报》名誉社长、中国苏联东欧学会会长等职。1979年率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首次参加世界经济论坛。[1]
1985年5月2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7岁。
参考资料
- ^ 1.0 1.1 1.2 1.3 Keith Bradsher. The Story of China’s Economic Rise Unfolds in Switzerland. New York Times. 2020-01-20 [2020-01-21].
参考文献
- 钱俊瑞 (1908—1985). 中国社会科学院. [2012-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04).
- 钱俊瑞. 无锡阿福台.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01).
|
|
|
|
#
- 1941年新四军编制序列
- 1946年新四军编制序列
- 1985年5月逝世人物列表
- 三聯書店(香港)
- 世界和平理事會
- 丘东平
- 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
- 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大会
-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 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安徽省委员会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列表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
- 中国俄罗斯友好协会
-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 中国共产党中央人民政府党组干事会
- 中国共产党清华大学委员会
- 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列表
- 中国社会史论战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 中国经济学团体联合会
- 中央文化工作委員會
- 中央文教小组
- 余日宣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江苏省代表团
- 军事管制委员会
- 军事调处执行部
- 和平鸽
- 国务院第二办公室
- 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
- 国际反战反法西斯同盟
- 孫維世
- 山东军区
- 张劲夫
- 抗日战争第五战区
- 无锡抗日青年流亡服务团
- 木心
- 杨绛
- 沈兹九
- 王学文
- 王方名
- 王昆侖
- 王禮錫
- 皖南事变
- 石西民
- 秦柳方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
- 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 罗承熙
- 胡乔木
- 苏州大学
- 苏联之友
- 關國煊
- 雅各布·罗森菲尔德
- 齐燕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