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玉

刚玉
基本资料
类别 氧化物
化学式 氧化铝 - Al2O3
晶胞 a = 4.75 Å, c = 12.982 Å; Z=6[1]
性质
分子量 101.96
颜色 棕至灰色, 红、橘、黄、蓝、紫色
晶体惯态 晶体通常呈板状或柱状
晶系 三方六方晶系 (32/m)
解理
断口 贝壳状至参差状
韧性/脆性 非常坚硬
莫氏硬度 9
光泽 金刚石光泽至玻璃光泽
条痕 白色
透明性 透明至半透明
比重 3.95 - 4.1
折射率 nω=1.768 - 1.772 nε=1.760 - 1.763[2][3]
双折射 0.009
多色性
发光性
主要品种
蓝宝石 所有颜色除了红色
红宝石 红色
金刚砂 粒状

刚玉(英语:corundum)是一种由氧化铝(Al2O3)的结晶形成的成岩矿物。刚玉常含有少量的铁、钛、钒和铬离子。纯氧化铝结晶是无色的,但因为所含杂质不同,刚玉呈现不同的颜色。

宝石级刚玉之中,掺有金属的刚玉颜色鲜红,一般称之为红宝石;而蓝色或没有色的刚玉,普遍都会被归入蓝宝石的类别。刚玉的英文名"corundum"源于泰米尔语Kurundam,起源于梵文的Kuruvinda,意为「红宝石」[4]

合成刚玉

1837年Marc Antoine Gaudin采用少量铬作为颜料,高温融化氧化铝,从而第一次获得了合成刚玉[5] 1847年雅克-约瑟夫·埃贝尔蒙透过在硼酸中热融氧化铝获得了白色的合成刚玉。1877年 Frimy and Auguste Verneuil在超过两千度的高温下,烧结氟化钡、氧化铝和少量的铬,获得了人造红宝石。1903年Verneuil宣称他可以用这一方法完成商业规模的红宝石生产 [6]

结构和物理性质

刚玉晶体结构

刚玉具有三角对称结构,空间群R3c,标况下晶格参数为a = 4.75 Å and c = 12.982 Å. 晶胞包括六个组成单元。在刚玉的晶格中,氧原子形成略微扭曲的六方紧密堆积结构,其中三分之二的八面体空隙填充有铝离子。

刚玉具有较高的硬度(摩氏硬度=9),以刚玉为主含有杂质较多的棕刚玉的摩氏硬度也可以达到8,都可以用来研磨大部分矿物。加之刚玉和金刚砂具有相对比钻石更低廉的价格,因此被广泛用于砂纸和各种研磨设备上,对金属、塑料和木材进行加工。除去高硬度之外,刚玉的密度为4.02 g/cm3,这在由低相对分子质量元素例如铝和氧组成的矿物中是十分高的[7]

刚玉图片

参看

参考文献

  1. ^ 1.0 1.1 Anthony, John W.; Bideaux, Richard A.; Bladh, Kenneth W.; Nichols, Monte C. (编). Corundum. Handbook of Mineralogy (PDF). III(Halides, Hydroxides, Oxides). Chantilly, VA, US: Minera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997 [2016-12-13]. ISBN 096220972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06-14). 
  2. ^ 2.0 2.1 Corundu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Mindat.org
  3. ^ Corundu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Webmineral
  4. ^ Harper, Douglas. corundum. 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 
  5. ^ Duroc-Danner, J. M. Untreated yellowish orange sapphire exhibiting its natural colour (PDF). Journal of Gemmology. 2011, 32: 175–178 [2016-12-13]. doi:10.15506/jog.2011.32.5.17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05-16). 
  6. ^ Bahadur: a Handbook of Precious Stones. 1943 [2007-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7). 
  7. ^ 刚玉矿石. [2016-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04). 

外部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