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士机枪
路易士机枪 | |
---|---|
![]() 路易士机枪 | |
类型 | 轻机枪 中型机枪 空用机枪 |
原产地 | ![]() ![]() |
服役记录 | |
服役期间 | 1914—1953年 |
参与战争/冲突 | 第一次世界大战 俄国内战 第二次中日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 太平洋战争 鸸鹋战争 |
生产历史 | |
研发者 | 塞缪尔·麦克林(Samuel McClean) 艾萨克·牛顿·路易士(Isaac Newton Lewis) 伯明罕轻武器有限公司(The Birmingham Small Arms Company Limited) |
研发日期 | 1911年 |
生产商 | 伯明罕轻武器有限公司(The Birmingham Small Arms Company Limited) 萨维奇武器公司(BSA Savage Arms Co.) |
生产日期 | 1913—1942年 |
基本规格 | |
重量 | 12公斤(空枪) |
长度 | 1,125公厘 |
枪管长度 | 660公厘 |
子弹 | .303英式弹 |
口径 | 7.7公厘 |
枪机 | 气动式、开放式枪机 |
发射模式 | 半自动、全自动,可切换射击模式 |
射速 | 500—600发/分钟 |
枪口初速 | 747公尺/秒 |
有效射程 | 800公尺 |
最大射程 | 3,200公尺 |
供弹方式 | 47或97发弹鼓 |
瞄具 | 刀片式瞄具 |
路易士机枪(Lewis Gun)由美国陆军上校艾萨克·牛顿·路易士发明,但美国陆军并未采用,而是在英国发扬光大。路易士机枪的特色是独特的枪管冷却罩、由顶部进弹的圆形弹鼓,陆军型较早退出现役,但空用机枪版本却一直运用到二战结束,甚至是韩战中还有运用。
研发背景
1910年路易士上校应法罗自动武器公司的要求研发一款气冷式机枪,并于1911年完成,原本认为美国军方会采用他的设计,可是美国军方这把机枪却无兴趣,美军对其不予理会的理由可能是路易士上校与陆军军械部长威廉·克罗兹政治立场上不对盘。最终路易士上校对美军灰心,将他的专利带走并且自军中退役。1913年路易士带着路易士机枪来到比利时列日开设路易士自动武器公司,路易士公司与英国伯明罕轻兵器公司(BSA厂)有紧密的业务合作,克服设计实体化的制程问题。1913年伯明罕公司采购了数把路易士机枪,并让它们改用英式.303英英寸子弹测试。1914年,伯明罕公司买下路易士机枪在英国生产特许专利,从此路易士机枪成为英国武器,路易士本人则因为机枪专利授权金而变得富有,由于英国的市场前景良好,路易士公司也在1914年迁厂至英格兰。
英国军方从1914年起试用装填.303弹的路易士机枪,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路易士机枪成为英军配备的轻机枪中性能最好的一款。在1915年10月15日,路易士机枪制式化,定名「Gun,Lewis,.303-cal」。主要量产的枪厂包括BSA厂与美国萨维奇武器公司,两间公司的产品差别在于子弹,英国用的是.303弹,美国用的是.30-06春田步枪弹,但由于子弹差别过大,使得两国产制的路易士机枪机件无法互换。
路易士机枪有两个特征,一个是采用粗大的散热筒包着枪管,作用是当开火时令空气被吸入筒中成为风把枪管吹冻,但后来证实此筒对冷却枪管效果有限但却白白增加枪重,另一个是在枪身上方的弹鼓,路易士机枪原本采用47发弹鼓,弹鼓采用中心固定式,开火时弹鼓轴承转动把子弹推入枪内。
路易士航空机枪

路易士机枪也被搬上飞机成为航空机枪,作为侦察机和轰炸机的机枪手操作的武器,和步兵用轻机枪型式的差异是弹鼓由47发增至97发,枪托被取消改成提把,散热筒也被取消。
路易士机枪在二战中
英军在二战初期仍使用路易士机枪,后来才被布伦轻机枪取代,日本也有采用和仿制路易士机枪,日本仿制品被称为九二式防卫机枪,用于海军侦察机和轰炸机作为防卫机枪,就连子弹也是英式.303弹而非其7.7×58mm有坂子弹,日本海军陆战队也曾在淞沪会战当中把路易士机枪用于对付中国军队,中国也曾在1928年至1930年间向英国购买3,000挺路易士机枪和1,500万发英式子弹,但由于使用英式子弹而非当时中国普遍使用的德式子弹,故在抗日战争当中并不常见。
路易士机枪在苏联红军中服役至1926年,随后被DP轻机枪取代并封存至仓库。苏德战争爆发后路易士机枪重新得到启用,例如莫斯科保卫战期间。[1]
使用国家


-
纽芬兰自治领
-
澳洲
-
比利时
-
加拿大
-
捷克斯洛伐克
-
中华民国
-
日本
-
爱沙尼亚
-
芬兰
-
法国
-
德国
-
纳粹德国
-
宏都拉斯
-
爱尔兰
-
义大利
-
以色列
-
拉脱维亚
-
墨西哥
-
蒙古人民共和国
-
荷兰
-
纽西兰
-
尼加拉瓜
-
挪威
-
菲律宾
-
波兰
-
葡萄牙
-
俄罗斯帝国
-
苏联
-
英国
-
美国
-
南斯拉夫王国
流行文化
电子游戏
- 2017年—《决胜时刻:二战》:联机模式中作为解锁武器登场。
- 2017年—《战地风云1》:联机模式中作为支援兵起始武器登场。
- 2018年—《战地风云5》:联机模式中作为支援兵解锁武器登场。
- 2019年—《少女前线》:于1月29日更新后加入进游戏。为5星级机枪人形。
电视剧
- 2013年—《浴血黑帮》:第一季中故事由BSA被剃刀帮意外盗取的路易斯机枪为线索贯穿全剧。最终被盗的机枪被警方追回,但是有一把被剃刀帮所使用。并且在第四季中这把枪重新出现,用于和四海兄弟的枪战。
相关条目
参考
- 世界军武发展史轻兵器篇,黄守诠和卞荣宣着,世茂出版社,ISBN 957-776-590-4
|
|
|
|
|
|
|
|
- ^ Жук Ю. А. Неизвестные страницы битвы за Москву. — М.: АСТ, 2008. — С. 65 — 731 с. — ISBN 978-5-17-039641-2.
#
- FM-24/29輕機槍
- Mark I 坦克
- PKP「佩切涅格」通用機槍
- S級驅逐艦 (1917年)
- V-11攻擊機
- 中華民國軍事
- 乌斯科克级鱼雷艇
- 九七式機槍
- 亞厘畢·波爾
- 伊利亞·穆羅梅茨
- 八九式機槍
- 剑鱼式鱼雷轰炸机
- 吹雪型驅逐艦
- 哈奇开斯M1909轻机枪
- 哨兵號驅逐艦
- 妙高级重巡洋舰
- 寧海級輕巡洋艦
- 战地1
- 朴茨茅斯战争纪念碑
- 李-恩菲爾德步槍
- 柏奇式自行火炮
- 格鬥士戰鬥機
- 珊奈特號驅逐艦 (H29)
- 白朗寧Wz. 1928自動步槍
- 白朗寧自動步槍
- 皇家香港軍團
- 直向插槽
- 神風型驅逐艦 (二代)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技术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国的装备列表
- 紐波特11戰鬥機
- 紐波特17戰鬥機
- 紐波特28戰鬥機
- 紹沙輕機槍
- 羅蘭C-II偵察機
- 羅馬尼亞戰役 (第一次世界大戰)
- 考拉越狱事件
- 色雷斯人號驅逐艦
- 艾略特·克雷松獎章
- 花级轻型护卫舰
- 英式.303彈
- 莫蘭-索尼耶L單翼機
- 蘭諾·霍克
- 血腥四月
- 贼鸥式战斗轰炸机
- 轻机枪
- 香港保衛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