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柱监狱

赤柱监狱
Stanley Prison
Stanley Prison 201112.JPG
赤柱监狱正门
地址 赤柱东头湾道99号
坐标 22°12′43″N 114°13′08″E / 22.21194°N 114.21889°E
状态 使用中
安全级别
监狱容量 1,511人
启用时间 1937年
管理机关 香港惩教署

赤柱监狱(英语:Stanley Prison)前称香港监狱(英语:Hong Kong Prison),位于香港香港岛南区赤柱东头湾道99号,于1937年1月启用,为香港最高度设防的监狱,由惩教署管理,囚禁被判终身监禁或较长刑期(一般为刑期12年或以上的甲级囚犯)的成年男性在囚人士,收容额为1,511名。

历史

鸟瞰赤柱监狱
赤柱监狱三幅围墙组件,在香港惩教博物馆作公开展示[4]

香港总督金文泰在1925年到任后,锐意对香港监狱进行改革,将不同类别的囚犯分开囚禁,囚犯人数目不断增加,域多利监狱荔枝角监狱已不敷应付,港府逐斥资逾百万元,在赤柱兴建大型综合监狱,计划将所有囚犯分类囚禁于新监狱内,并关闭域多利监狱和荔枝角监狱。赤柱监狱以两年半时间兴建,在1937年1月建成,最初名称为香港监狱[5]:22。落成时可算是亚洲首屈一指的大型综合监狱[6]

赤柱监狱启用时,已定位为高度设防监狱,共设1559间独立囚室,还有一所57个病床、6间隔离病房和2间装有垫料病房的监狱医院,另有有印刷等工场、厨房、职员宿舍等,配套设备相当完善。不过,政府由域多利监狱和荔枝角监狱转移囚犯至赤柱监狱后,赤柱监狱的收容额已达2215人,严重超出收容额,最终导致港府在1939年重开部分已关闭的域多利监狱,羁押候审和等候上庭的疑犯,以纾缓过度挤迫的情况[5]:25

香港日治时期,2000名有敌性国民、港英官员,被日军拘困在赤柱监狱守衞宿舍、圣士提反书院等地,统称赤柱拘留营,但监狱本身并非拘留营的一部分[7]

1950年代,当时的监狱署开始投入资源,发展囚犯的工业生产项目,为长期监禁的囚犯提供有系统的生产工作,初期赤柱监狱的工业生产项目包括裁缝、木工和制造木柜、皮鞋、竹篮、扫帚、邮袋等。到1950年代后期,赤柱监狱大规模扩建工标志制作工场,工业生产愈见规模,成为日后其他监狱的重要政策,亦影响日后监狱选址和建造模式[5]:27。1973年赤柱监狱发生骚乱,监狱署对囚犯工作模式作检讨,认为合理的工作安排,有效减少囚犯无聊生事,在1978年正式成立工业组,有计划安排囚犯工作[5]:128

1998年起,惩教署展开「赤柱监狱区重建计划」,先后于1998年及1999年建成东头惩教所附翼及白沙湾惩教所,以腾出空间在赤柱监狱新建一座甲类囚犯大楼[8]。2008年政府展开工程的第二期,兴建一所囚室连贯楼[9]

死刑

赤柱香港惩教博物馆复原的绞刑

自赤柱监狱于1937年建成后,香港的死刑全部转在赤柱监狱H座内进行,以绞刑处决。死囚在行刑前,会被囚禁在称为「死囚仓」的6间牢房内[5]:76。按照英国惯例,死刑会在判罪后第3个星期日后的星期二至星期五,早上8时许执行,而1957年起,一般在早上6时至7时30分进行,以免在日间引起其他囚犯恐慌。行刑前一周及前一天,狱方会两度在监狱监督现场监察下,预先测试绞刑架,以测试问吊绳索的承重力,由于刑具的活板门,开合时会发出巨响,政府在1951年购置胶垫以减噪音[5]:77

在香港废除死刑前,赤柱监狱储物室内长期存放3副棺木备用,以便安葬死囚。死囚被处决后,会由当时的市政事务署安排殓葬,记录坟墓号码,埋葬后七年「执骨」,再行安葬及编配新的号码[5]:78。所有死囚均安葬于惩教署管辖的赤柱死囚坟场,按照市政条例,7年后死刑犯的尸骨始交由死刑犯的家属处理,无人处理或认领的死刑犯尸骨,则会交由当时市政事务处移送到罗湖的沙岭公众坟场埋葬。然而,1947年至1949年间处决的日本战犯,不少行刑后会以海葬处理[5]:78

由1946年至1966年间,赤柱监狱共处决122名死囚,最后一次死刑于1966年11月16日,一名越南籍犯人因劫杀罪而处以死刑,尔后香港法例虽保留死刑,但实际已无执行,一直至1993年正式修例废除死刑,而赤柱监狱的死囚室和处决室也同时被拆除[5]:79

重大事件

赤柱监狱骚乱

1973年4月19日17时许,一名囚犯因在饭堂穿着不适当衣服被监狱处职员指责,囚犯还以粗言秽语,约100多名囚犯起哄闹事,拒绝返回囚室。事件迅速平息,囚犯约于18时返回囚室。同时另一饭堂,300多名囚犯叫嚣闹事,用家具堵塞饭堂入口,直到监狱署署长简能到场,答应犯人就康乐设施、膳食和搜查方式等投诉展开调查,事件始在19时30分平息,为骚乱埋下伏笔。

4月20日早上8时,数名囚犯在早餐期间突然扑向一名惩教主任,夺去锁匙,放出A座囚仓内300多名囚犯,再挟持3名职员作人质,并占据囚仓及破坏设施,监狱署手持警棍及盾牌,包围囚仓,皇家香港警察队派出警察机动部队到场候命。9时30分,囚犯以自制武器攻击意图攻入囚仓的监狱署职员,署方施放催泪气体镇压。署长简能呼吁囚犯对话,囚犯代表提出改善电视设备及延长收看时间、改善膳食及不得无理搜身等要求,一小时后,3名人质获释,他们仅受轻伤。11时30分,所有囚犯自行走出仓外草地静坐,署方此时派发午膳。饭后,职员带领囚犯返回囚室,事件终告平息[5]:93-94

署方其后设立调查委员会,认为狱中出现暴力型年青囚犯、加强搜查和管制触怒囚犯、职员人手短缺、监狱设施不足等问题,是酿成骚乱的主要原因。署方亦邀请英国内政部专家来港进行深入调查,建议改善本港监狱结构、保安和行政。事后,赤柱监狱进行大规模的改善工程,以围栏把监狱分成A、B两区,并在A区加建100个独立囚室;集体囚室分间成小囚室,避免囚犯再聚众生事[5]:95。骚乱亦促使港府进行一系列的狱政改革,包括把囚犯分类囚禁、设立提早释放制度,而监狱署亦于1982年易名为惩教署,把部门定位于在囚人士的更生工作[5]:96

恶意冲击

1996年4月,赤柱及小榄监狱更亭被泥头车冲撞,赤柱监狱更被人潜入,放火焚烧垃圾桶及破坏惩教署人员的私家车[10]。据报道,事件由前通缉犯张子强策划,目的是迫使惩教署释放狱中同囚的刘国雄及黄桂芬[11],亦有报道指张子强曾计划劫狱,营救在囚的叶继欢[12]

擅闯赤柱监狱禁区范围

  • 2013年2月6日5时许,惩教署人员当时在赤柱白沙湾一山边(赤柱区管辖范围内)发现两名中年汉涉擅闯禁区,且形迹可疑,经截查后发现他们背囊内携有铁橇、刀及手套等物品,怀疑他们企图不轨,例如企图爆窃附近的惩教署职员宿舍,遂转交警方调查。但两人被捕后向警方坚称到上址只为采蜂蜜,而警方初步了解两人被截停时,亦未完全越过禁区栏杆。[13]

著名囚犯

文化影响

赤柱监狱作为香港具规模的监狱,经常在香港电影出现,但大部分场景均是厂景,或者在监狱大闸外,甚至其他惩教所门外取景,例如《神鎗手》、《宝贝计划》、《Laughing Gor之潜罪犯》等电影,均有涉及赤柱监狱的情节。赤柱监狱闸口以外的场景,被商务及经济发展局电影服务统筹科列为指定的电影拍摄场地,制作单位须填写「在惩教院所闸口以外范围进行外景拍摄」通知书,传真至惩教署及警察公共关系科备案[28]

赤柱监狱内部甚少为拍摄场地,但亦有不少例外,包括《狮子山下》的单元《赤柱生涯之纪律》、《赤柱生涯之罪人》[29], 《廉政行动》的单元《铁窗速递》和《铁窗无情》、惩教署与香港电台电视部摄制的单元实况剧《铁窗边缘[30]无线电视拍摄的剧集《再战明天》。电影方面,包括1967年电影 英雄本色,还有惩教署制作的更生微电影《代价》。

交通及周边管制

赤柱监狱巴士总站(又称赤柱(惩教署)总站)位于赤柱监狱正门外,是一回旋处型巴士总站。中巴6号线(于1993年由城巴6号线接办)于1972年从赤柱村巴士总站延长路线至赤柱监狱,是现存巴士路线中最早以赤柱监狱为总站的路线。现时,城巴6号线城巴6X线新巴63线等路线以赤柱监狱为总站。虽然作为巴士总站,但实际上,巴士只会稍作停留,此站在车务运作上并不是总站,各线均实际于赤柱村总站休息及报到。

由回旋处起以南的东头湾道,为赤柱监狱封闭范围,平时只有惩教署职员、赤柱已婚初级职员宿舍住客、其他执法人员或经当局发予许可之人士获准进入,公众人士不可随意越过检查闸,只有惩教署体育会每年一度举办的秋季卖物会(1953年创办[31])时,市民才能进入赤柱监狱侧的足球场参加活动。

交通路线列表
巴士
专线小巴

参考文献

  1. ^ 存档副本. [2017-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11). 
  2. ^ 院所资料-赤柱监狱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香港惩教署
  3. ^ 关于我们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惩教署
  4. ^ 惩教博物馆新添户外展品 - 原赤柱监狱围墙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爱群》第262期,2010年10月
  5.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惩与教— 香港狱政发展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香港惩教署,2011年11月
  6. ^ 高添强 黎健强. 任秀雯 , 编. 《彩色香港1940s-1960s》. 香港: 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2013年12月: 页38. ISBN 978-962-04-3378-8. 
  7. ^ 日占时期(一九四一至一九四五年)香港的拘留营一览表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古物古迹办事处
  8. ^ 保安局(2000)监狱发展计划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立法会保安事务委员会讨论文件(立法会CB(2)388/00-01(03)号文件),2000年12月7日
  9. ^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2008)2008年第二季批出的主要基本工程计划合约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立法会财务委员会工务小组委员会参考文件(PWSCI(2008-09)11 附件1),2008年7月
  10. ^ 「高官遭恐吓五年来不断」《成报》A01,2001年10月3日
  11. ^ 「连环买凶脱罪 毒枭身世揭秘 狱中霸王与张子强莫逆」《苹果日报》A02,2002年1月29日
  12. ^ 「大富豪图利用救叶继欢 破张子强军火库捡火箭炮」《苹果日报》A01,1999年11月28日
  13. ^ [1]
  14. ^ 存档副本. [2017-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18). 
  15. ^ 「大富豪张子强事件簿」《苹果日报》A01,1999年11月28日
  16. ^ 「詹培忠入狱褫夺议员资格」《明报》A20,1998年12月30日
  17. ^ 「古思尧斗志高昂拟上诉」《苹果日报》A06,2013年2月16日
  18. ^ 存档副本. [2017-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2). 
  19. ^ 存档副本. [2014-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2). 
  20. ^ 存档副本. [2017-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4). 
  21. ^ 存档副本. [2014-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2). 
  22. ^ 存档副本. [2019-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2). 
  23. ^ 存档副本. [2019-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2). 
  24. ^ 存档副本. [2017-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4). 
  25. ^ 存档副本. [2017-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18). 
  26. ^ 存档副本. [2017-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08). 
  27. ^ 存档副本. [2019-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4). 
  28. ^ 拍摄场地-赤柱监狱(闸口以外)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商务及经济发展局电影服务统筹科
  29. ^ 第四十六集:《赤柱生涯之纪律》、《赤柱生涯之罪人》. [2021-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1). 
  30. ^ 铁窗边缘. [2012-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03). 
  31. ^ 关于惩教署秋季卖物会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惩教署体育会

外部连结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