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设备
资讯装置(英语:Information Appliance,简称IA)泛指所有能够处理资讯、讯号、绘图、图像、动画、录像及声音的器材。现时资讯装置有两个不同的定义:
- 根据香港教育统筹局对「资讯装置」的定义,任何符合上述定义的仪器,已属于资讯装置 ;
- 另一个更严谨的定义指,这些装置除了要能够处理上述资讯的能力以外,并且必需能够与其他同类器材交换资讯的能力。根据这个定义,常见的资讯装置有智慧型手机、智慧卡、个人数位助理等。然而,数位相机、手提电话、电视解码器及LCD电视并不属于资讯装置的范围,除非这些器材具有与其他资讯装置沟通的能力。
两个不同的定义,可能与受众有关。根据香港教统局的定义,即使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亦有能力指出哪些装置属于资讯装置;但对于专业的使用者来说,这个定义则流于空泛。
来源及早期例子
最早期的资讯装置于1980年代中期出现,是一种配合了电子萤幕及简单的储存装置的电子打字机,当时这些机器被称为「文书处理机」。这些机器由于具有储存及与其他文书处理机交换档案的功能,已符合今日对资讯装置的严格定义。这些早期的文书处理机当中,比较知名的是由Jef Raskin设计的「Canon Cat」。而Jef Raskin亦是第一位使用「资讯装置」(Information appliance」的人。对于「资讯装置」的具体定义,他在他的著作《The Humane Interface》里有详细论述。
「资讯装置」这个概念后期在唐·诺曼的著作《看不见的电脑》里得到发挥。而当时甲骨文的首席执行官劳伦斯·埃里森亦根据这本书的推论,断言网路电脑有朝一日会取代个人电脑。
参看
备注
参考
- Norman, Donald. The Invisible Computer: Why Good Products Can Fail, the Personal Computer Is So Complex, and Information Appliances Are the Solution. Boston: MIT Press, 1999. ISBN 0-262-64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