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广平(1898年2月12日-1968年3月3日),原名许崇媊,笔名景宋,人称许景宋,女,广东广州人,中国政治人物、社会活动家。她是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周树人(笔名鲁迅)的学生和晚年伴侣。
生平
鲁迅(前排右一)全家与
冯雪峰(前排左一)全家,摄于上海,1931年4月20日。鲁迅抱着的孩子是
周海婴,身后是其伴侣
许广平。
1898年2月12日(清光绪二十四年正月二十二日),许广平出生于广州高第街名门望族许家。祖父许应骙是慈禧太后重用的大臣,曾任总理衙门大臣、礼部尚书。官拜一品,获赐「紫禁城骑马」;而爷爷和许应镕、许应锴两位叔公都是进士及第,缔造了一门三魁(一门三进士)的荣景;堂兄许崇智曾任粤军总司令;另一位堂兄许崇清则为广州前教育局长。许广平是香港演员许绍雄的姑婆。
1918年入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五四运动期间参加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和觉悟社活动。1922年毕业后,又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就学,成为鲁迅和许寿裳、易培基的学生。1926年毕业。
在校期间与鲁迅一起发起揭批驱逐改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后首任校长杨荫榆的运动。[3][4] 许在毕业前一年在报上公开表达对她的老师鲁迅的感情,1927年两人在广州同居。不久移居上海。1929年,在上海生下鲁迅的独子周海婴。许广平与鲁迅共同生活,直至他逝世。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许广平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秘书长,全国妇联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1954年,她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9月,他出席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讨论宪法草案,期间并发言[5]。
她是民主党派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第三届中央秘书长,第四、五届中央副主席;第一至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常委。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8年3月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参见
广州许氏家族
注释
- ^ 鲁迅的夫人许广平 ——纪念她诞生120周年,逝世50周年. 澎湃新闻. [2019-09-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3).
- ^ 鲁迅是在没有和他的第一任妻子朱安离婚的情况下和许广平同居的,所以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许广平是鲁迅的妾。不同意见:鲁迅自己并没有承认与朱安的婚姻,谈不上需要离婚。
- ^ 杨荫榆(1884—1938)是杨家才女的首位。杨绛是她的侄女。杨荫榆先毕业于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后又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教育学硕士学位。1924年,年仅40的杨荫榆就被聘为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成为中国的第一位女大学校长。 杨荫榆是一位17岁就敢抗拒包办婚姻并毕生致力于教学而终身未婚的教育家,她拒绝汇入「革命潮流」,为了整顿校纪而开除许广平,因为她希望「把女子培养成贤妻良母」,而非革人命者。民国廿七年(1938年),其在家乡苏州为保护女学生不被日本「皇军」淫掳,得罪日本士兵,遭枪击,抛尸吴门桥下河。
- ^ 兼任教授鲁迅对女校长进行了如下批判:「在寡妇或拟寡妇所办的学校里,正当的青年是不能生活的。青年应当天真烂熳,非如她们的阴沉,她们却以为中邪了,青年应当有朝气、敢作为,非如她们的萎缩,她们却以为不安本分了:都有罪。」女学生们只能「以她们为师法,使眼光呆滞,面肌固定,在学校所化成的阴森森的家庭里屏息而行。这才能敷衍到毕业……」。
- ^ 张希坡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创建史.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9.08: 657. ISBN 978-7-5098-0341-7.
| | | | 1946年1月-1947年2月 | | 常务理事 | | | 理事 | | | 候补理事 | | | - ^ 注1:1946年3月22日增选
- ^ 注2:1946年3月17日增选
- ^ 注3:1946年3月17日增选
| | | | 1947年2月-1950年2月 | | 常务理事 | | | 理事 | | | 候补理事 | | | | | | | 1950年4月-1956年8月 | | 主席 | | | 副主席 | | | 秘书长 | | | 常务理事 | | | - ^ 注1:1954年12月8日增选
- ^ 注2:1955年1月26日增选
| | | | 1956年8月-1958年11月 | | 主席 | | | 副主席 | | | 秘书长 | | | 常务委员 | | | | | 1958年11月-1979年10月 | | 主席 | | | 副主席 | | | 秘书长 | | | 常务委员 | | | 标注: 任内逝世 - ^ 注1:1966年7月31日中常会决定
| | | |
| | | | 1949年12月-1956年2月 | | 主席 | | | 副主席 | | | 秘书长 | | | 常务委员 | | | 中央政治局委员 | | | 中央政治局秘书长 | | | 标注: 任内逝世 - ^ 注1:张澜于1949年12月20日民盟一届第四次及第五次(扩大)会议上当选主席,1955年2月9日逝世
- ^ 注2:沈钧儒于1955年2月10日民盟中常会临时扩大会议上被推举为代理主席
- ^ 注3:沈钧儒于1949年12月20日一届第四次及第五次(扩大)会议上当选副主席
- ^ 注4:章伯钧、罗隆基、马叙伦、史良、高崇民于1953年6月8日民盟一届七中全会当选副主席
- ^ 注5:胡愈之于1953年民盟一届中常会第42次会议当选秘书长
- ^ 注6:张东荪于1953年5月被开除出民盟
| | | | 1956年2月-1958年12月 | | 主席 | | | 副主席 | | | 秘书长 | | | 常务委员 | | | 标注:划去姓名者为1958年1月下旬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会第17次(扩大)会议认定的右派分子 - ^ 注1:章伯钧被撤消中央委员会副主席。降职为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
- ^ 注2:罗隆基被撤消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保留中央委员会委员
| | | |
| | | | 1949年4月-1953年4月 | | 名誉主席 | | | 主席 | | | 副主席 | | | 秘书长 | | | 副秘书长 | | | 委员 | | | 标注:任内逝世 | | | | 1953年4月-1957年9月 | | 名誉主席 | | | 主席 | | | 副主席 | | | 秘书长 | | | 副秘书长 | | | 书记处[注 1] | | | 委员 | | | - ^ 注1:根据中国妇女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章程》规定,1955年4月14日全国妇联二届八次常委会通过,全国妇联成立书记处
| | | | 1957年9月-1966年 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于1957年改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联合会 | | 名誉主席 | | | 主席 | | | 副主席 | | | 主席团委员 | | | 书记处第一书记 | | | 书记处书记 | | | | |
| | | | 1949年7月-1953年9月 | | 主席 | | | 副主席 | | | 委员 | | | 候补委员 | | | | |
| |
| | | | 1949年7月-1953年10月 | | 主席 | | | 副主席 | | | 常务委员 | | | 委员 | | | 候补委员 | | | 秘书长 | | | 标注:任内逝世 | | | | 1953年10月-1960年8月 | | 主席 | | | 副主席 | | | 委员 | | | 标注:任内逝世 | | | | 1960年8月-1966年 1978年6月-1979年11月 | | 主席 | | | 副主席 | | | 委员 | | | 标注:任内逝世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