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语言列表
台湾语言 | |
---|---|
2010年台澎金马最大宗家用语言分布图
| |
官方语言 |
法律上:无 事实上:台湾华语 |
国家语言 |
台湾固有语言 (台湾华语 台湾闽南语 (含金门闽南语) 台湾客家语 台湾原住民族语 马祖闽东语 乌坵莆仙语[注 1]) 台湾手语 |
主要语言 |
台湾华语(蓝) 台湾闽南语(绿) 台湾客家语(粉红) 台湾原住民族语 (棕) |
原住民语言 | 阿美语、布农语、排湾语、泰雅语、邹语、达悟语、鲁凯语、赛夏语、卑南语、赛德克语(含太鲁阁语)、撒奇莱雅语、噶玛兰语、拉阿鲁哇语、邵语、卡那卡那富语、巴宰-噶哈巫语、西拉雅语、马卡道语、大武垅语、道卡斯语、巴赛语、巴布萨语、雷朗语、龟仑语、巴布拉─洪雅语、猴猴语、箕模语、寒溪语、香蕉白话(棕) |
地区语言 |
金门闽南语 马祖闽东语 乌坵莆仙语 |
主要移民语言 | 印尼语、爪哇语、越南语、菲律宾语、粤语、泰语、马来语 |
主要外语 | 英语、日语、韩语、西班牙语 |
手语 | 台湾手语 |
常见键盘布局 | 有些含仓颉和大易 |
台湾 |
台湾主题首页 |
台湾语言列表列出台湾及现受中华民国治权管辖之各离岛(含澎湖群岛、兰屿、绿岛、小琉球等)及外岛地区(含金门群岛、乌坵、马祖列岛等)曾经出现或现在使用的有声语言、无声语言,或语言替代之符号工具、如手语和凸字等。《国家语言发展法》于2019年颁布施行后,台湾固有族群之语言及台湾手语皆为中华民国国家语言。
附有†记号者为已消亡语言。另外,台湾对于母语运动相关活动为台湾语言保护。
国家语言
国家语言统计
根据2019年颁布的《国家语言发展法》,台湾固有族群之语言及台湾手语皆为中华民国国家语言。惟目前文化部及教育部将各国家语言正式名称暂定为台湾华语、台湾台语、台湾客语、闽东语(马祖语)、台湾原住民族语、台湾手语,且台湾原住民族语仅包含16族42个方言,此种分类方式将属于汉语的金门闽南语、乌坵莆仙语和属于原住民语言的巴宰语、寒溪语、西拉雅语等未消亡语言排除在外。
语言 | 总使用人口[注 2] (百分比)[1] |
主要或次要使用人口 (百分比) |
目前主要使用语言 (百分比) |
目前次要使用语言 (百分比) |
母语使用者 (百分比) |
方言 数目 |
语言地位 | 法定大众交通工具 播报用语言[2] |
管理机构 | 语言状态(1-10)[3] | |
---|---|---|---|---|---|---|---|---|---|---|---|
台湾华语 | 21,111,000 (96.9%) |
21,092,297 (96.8%) |
14,465,657 (66.4%) |
6,626,640 (30.4%) |
8,797,000 (40.4%) |
1 |
国家语言 (事实上为官方语言) |
中华民国全国 | 中华民国教育部终身教育司第四科 | 1 (全国性的) |
|
台湾闽南语和金门闽南语 | 18,845,000 (86.5%) |
18,729,944 (86.0%) |
6,897,828 (31.7%) |
11,832,116 (54.3%) |
11,602,000 (53.3%) |
1~6 | 国家语言 | 中华民国全国 |
中华民国教育部终身教育司阅读及语文教育科 中华民国文化部 (金门闽南语: 金门县教育处) |
3 (广泛使用的) |
|
台湾客家语 | 1,394,000 (6.4%) |
1,193,371 (5.5%) |
329,487 (1.5%) |
863,884 (4.0%) |
995,000 (4.6%) |
6 | 国家语言 | 中华民国全国 | 中华民国客家委员会 | 5 (发展中的) |
|
台湾原住民族诸语 | 261,000 (1.2%) |
249,250 (1.1%) |
50,017 (0.2%) |
199,233 (0.9%) |
167,000 (0.8%) |
不适用 | 国家语言 | 视当地地方特性而定 (包含但不限于原住民族地区) |
中华民国原住民族委员会 | 5-10 (发展中的-已灭绝的) |
|
马祖闽东语 | 60,000 (0.3%)[注 3] |
- | - | - | - | 1 | 国家语言 | 中华民国连江县 |
中华民国文化部 连江县教育处 |
- | |
台湾手语 | 24,000 (0.1%)[注 4] |
- | - | - | - | 1 | 国家语言 | 不适用 | 中华民国文化部 | 6b (受到威胁的) |
|
乌坵莆仙语 | 40 (0.0002%)[注 5] |
- | - | - | - | 1 |
国家语言 (事实上并未实施) |
中华民国金门县乌坵乡 (承认少数语言) |
中华民国文化部 | - |
台湾原住民族语统计
所有台湾原住民族语,包含台湾南岛语和达悟语,理应皆为中华民国的国家语言,然而事实上,仅16个被中华民国原住民族委员会官方承认的民族之15个语言(赛德克族和太鲁阁族使用同一种语言)被视为国家语言。在其他台湾原住民族语中,仅西拉雅族使用之西拉雅语、马卡道族使用之马卡道语,和大武垅族使用之大武垅语和分别被台南市和花莲县富里乡、屏东县和花莲县富里乡、花莲县富里乡地方政府承认之县市/县/乡定原住民语言。
语言 | 总使用人口 [4] | 族群人口 [5] | 使用族语百分比 [6] | 方言 数目 |
语言地位 (事实上) |
语族-语群 | 语言状态 (1-10) |
注记 |
---|---|---|---|---|---|---|---|---|
总计 | 185,000 | 579,949[注 6] | 64.62% | 国家语言 | ||||
阿美语 | 108,000 | 216,648 | 54.77% | 5 | 国家语言 | 东台湾南岛语族-中部语群 | 6b (受到威胁的) |
|
布农语 | 38,000 | 60,527 | 57.64% | 5 | 国家语言 | 南台湾南岛语族-布农语群 | 5 (发展中的) |
|
排湾语 | 15,000 | 104,469 | 78.14% | 4 | 国家语言 | 南台湾南岛语族-排湾语群 | 6b (受到威胁的) |
|
泰雅语 | 10,000 | 93,576 | 79.12% | 6 | 国家语言 | 北台湾南岛语族-泰雅语群 | 7 (正被替换的) |
含寒溪语 |
邹语 | 4,000 | 6,698 | 63.34% | 1 | 国家语言 | 中台湾南岛语族-北邹语群 | 6b (受到威胁的) |
|
达悟语 | 3,800 | 4,804 | 70.93% | 1 | 国家语言 | 菲律宾语族-巴丹语群 | 6b (受到威胁的) |
为兰屿乡之官方语言; 为唯一属于马来-玻里尼西亚语族的台湾原住民语 |
鲁凯语 | 2,000 | 13,613 | 73.32% | 6 | 国家语言 | 南台湾南岛语族-鲁凯语群 | 6b (受到威胁的) |
|
赛夏语 | 2,000 | 6,828 | 28.60% | 1 | 国家语言 | 北台湾南岛语族-西北语群 | 7 (正被替换的) |
|
卑南语 | 1,000 | 14,851 | 29.39% | 4 | 国家语言 | 南台湾南岛语族-卑南语群 | 8a (即将灭亡的) |
|
赛德克语 | 650 |
赛德克族:10,771 太鲁阁族:33,162 |
赛德克族:57.27% 太鲁阁族:81.69% |
3 | 国家语言 | 北台湾南岛语族-泰雅语群 | 8a (即将灭亡的) |
含赛德克语底下之方言太鲁阁语 |
撒奇莱雅语 | 590 | 1,031 | 63.04% | 1 | 国家语言 | 东台湾南岛语族-中部语群 | 7 (正被替换的) |
|
噶玛兰语 | 70 | 1,545 | 45.11% | 1 | 国家语言 | 东台湾南岛语族-北部语群 | 8b (濒临灭绝的) |
为唯一为国家语言之平埔族语 |
拉阿鲁哇语 | 25 | 440 | 6.82% | 1 | 国家语言 | 中台湾南岛语族-南邹语群 | 8b (濒临灭绝的) |
|
邵语 | 4 | 829 | 23.74% | 1 | 国家语言 | 北台湾南岛语族-西部平原语群 | 9 (沈睡中的) |
|
卡那卡那富语 | 4 | 390 | 38.43% | 1 | 国家语言 | 中台湾南岛语族-南邹语群 | 8b (濒临灭绝的) |
|
巴宰-噶哈巫语 | 2 | - | - | 2 | 无 | 北台湾南岛语族-西北语群 | 8b (濒临灭绝的) |
又称阿雾安语; 未被中华民国政府承认之原住民族 |
西拉雅语 | 0 | - | - | 1 |
台南市定原住民族语、 花莲县富里乡定原住民族语 |
东台湾南岛语族-西拉雅语群 | 9 (沈睡中的) |
现复育中; 未被中华民国政府承认之原住民族(仅被台南市和花莲县富里乡承认) |
马卡道语 | 0 | - | - | 1 |
屏东县定原住民族语、 花莲县富里乡定原住民族语 |
东台湾南岛语族-西拉雅语群 | 9 (沈睡中的) |
现复育中; 未被中华民国政府承认之原住民族(仅被屏东县和花莲县富里乡承认) |
大武垅语 | 0 | - | - | 1 | 花莲县富里乡定原住民族语 | 东台湾南岛语族-西拉雅语群 | 9 (沈睡中的) |
现复育中; 未被中华民国政府承认之原住民族(仅被花莲县富里乡承认) |
道卡斯语 | 0 | - | - | 2 | 无 | 北台湾南岛语族-西部平原语群 | 9 (沈睡中的) |
现复育中; 未被中华民国政府承认之原住民族 |
巴赛语 | 0 | - | - | 3 | 无 | 东台湾南岛语族-北部语群 | 10 (已灭绝的) |
被视为绝迹语言; 现复育中; 未被中华民国政府承认之原住民族 |
巴布萨语 | 0 | 35 | - | 2 | 无 | 北台湾南岛语族-西部平原语群 | 9 (沈睡中的) |
未被中华民国政府承认之原住民族 |
雷朗语 | 0 | - | - | 1 | 无 | 东台湾南岛语族-北部语群 | 10 (已灭绝的) |
被视为绝迹语言; 未被中华民国政府承认之原住民族 |
龟仑语 | 0 | - | - | 1 | 无 | 北台湾南岛语族-西部平原语群 | 10 (已灭绝的) |
被视为绝迹语言; 未被中华民国政府承认之原住民族 |
巴布拉─洪雅语 | 0 | - | - | 2 | 无 | 北台湾南岛语族-西部平原语群 | 10 (已灭绝的) |
含巴布拉语和洪雅语; 被视为绝迹语言; 未被中华民国政府承认之原住民族 |
猴猴语 | 0 | - | - | 1 | 无 | 东台湾南岛语族-北部语群 | 10 (已灭绝的) |
被视为绝迹语言; 未被中华民国政府承认之原住民族 |
箕模语 | 0 | - | - | 1 | 无 | 东台湾南岛语族-西拉雅语群 | 10 (已灭绝的) |
被视为绝迹语言; 未被中华民国政府承认之原住民族 |
新住民语言统计
新住民语言为1990年代之后,和台湾人通婚的新住民族裔及其后代,或其他原因(移工身分)来台的族群使用。 此列表根据国籍推算(based on nationality),仅计算新住民母语人口,并列出使用人数500人以上之新住民语言。[7] [8]
语言 | 母语人口 | 语言分类 | 注记 |
---|---|---|---|
官话、吴语、湘语等中国大陆语言 | 350,923 | 汉藏语系-汉语族为主 | 为中国大陆配偶、国共内战后来台之外省人及部分归侨使用为主 |
印尼语、爪哇语等印度尼西亚语言 | 239,000 | 南岛语系-马来-玻里尼西亚语族为主 | 为印尼裔外籍配偶以及移工使用为主 |
越南语 | 194,000 |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 为越南裔外籍配偶以及移工使用为主 |
菲律宾语等菲律宾语言 | 149,000 | 南岛语系-马来-玻里尼西亚语族为主 | 为菲律宾裔外籍配偶以及移工使用为主 |
香港粤语为主的香港语言 | 87,719[9] | 汉藏语系-汉语族 | 为香港籍外籍配偶以及新住民使用为主 |
泰语 | 64,800 | 侗台语系-侗台语族 | 为泰国裔外籍配偶以及移工使用为主 |
马来语、新马华语等马来西亚语言 | 15,800 | 南岛语系-马来-玻里尼西亚语族、汉藏语系-汉语族为主 | 为马来西亚裔新住民和移工使用为主 |
英语 | 15,300 | 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 | 美援期间驻台美军主要使用语言。现包括各种国际通婚以及各种阶层外来专业人士使用为主,各级学校中亦有强制学习课程。为台湾首要的外语 |
日语 | 14,100 | 日本-琉球语系 | 日本统治时期的官方语言,现时许多日本统治中后期出生的台湾民众仍会使用,为台湾二战前之国语。现今仍有许多国人学习日语以及报考日语检定;现为日本籍外籍配偶和外侨使用为主 |
印地语、孟加拉语等各种南亚语言 | 5,200 | 最主要为印欧语系-雅利安语族 | 含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尼泊尔籍移工 |
高棉语 | 4,600 |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 为柬埔寨裔外籍配偶和移工使用为主 |
韩语 | 4,200 | 朝鲜语系 | 为韩国裔外籍配偶和外侨使用为主。现今也有许多台湾人学习韩语以及报考韩语检定[10] |
法语 | 2,700 | 印欧语系-罗曼语族 | 中法战争时,曾短暂成为基隆、淡水、澎湖的官方语言。现为法国裔、魁北克裔、比利时裔和瑞士裔外侨使用为主 |
西班牙语 | 2,300 | 印欧语系-罗曼语族 | 西班牙殖民时期的官方语言。西班牙语通常出于和中华民国现存邦交国(巴拉圭、瓜地马拉、宏都拉斯等)的交往需要而应用,现为西班牙裔和拉丁美洲裔外侨使用为主 |
藏语 | 2,000 |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 国共内战后来台之在台藏族使用为主 |
缅甸语 | 1,800 |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 为缅甸裔新住民和移工使用为主 |
德语 | 1,300 | 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 | 为德国裔、奥地利裔和瑞士裔之外侨使用为主 |
俄语 | 600 | 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 | 为前苏联国家之外侨使用为主 |
荷兰语 | 600 | 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 | 荷兰殖民时期的官方语言,现为荷兰裔和比利时裔外侨使用为主 |
义大利语 | 500 | 印欧语系-罗曼语族 | 为义大利裔外侨使用为主 |
蒙古语 | 500 | 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 为蒙古裔外侨和自国共内战后来台之在台蒙古人使用为主 |
葡萄牙语 | 500 | 印欧语系-罗曼语族 | 台湾别称「福尔摩沙」即来自葡萄牙语Ilha Formosa。现为巴西裔和葡萄牙裔外侨使用为主 |
汉藏语系
汉语族
闽语支
闽语不同于汉语族下的其他独立语言(如客家话、官话、粤语等)为一语言;闽语的各大分支几乎不能互相交流,因此国际学术界认为闽语的各个分支(如闽南语、闽东语、莆仙语等)也是汉语族下的独立语言。
闽南语
台湾闽南语
语言 | 方言腔调 | 分布 | |
---|---|---|---|
台湾闽南语 |
混合腔(漳泉滥) | 高屏混合腔(偏漳混合腔、第一优势腔) | 高雄市(不含小港区林园区)、屏东县(不含六堆)。 |
台南混合腔 | 台南市、高雄市西北侧。 | ||
新竹西北海岸混合腔 | 苗栗县通霄镇、苑里镇、后龙镇、竹南镇。 | ||
纵谷混合腔 | 花东纵谷(不含花莲市及其卫星城市)。 | ||
台东普通腔 | 台东市及其卫星城市。 | ||
其他 | 其他细部分布:嘉义县朴子市、新北市乌来区、澎湖县白沙乡。 | ||
漳腔(除了宜兰跟桃园腔外,又被统称为内埔腔) | 北北基漳腔 | 台北市内湖区、士林区、北投区、新北市板桥区、中和区、石门区、金山区、万里区、瑞芳区、基隆市。 | |
宜兰腔 | 宜兰县、新北市贡寮区、双溪区。 | ||
桃园漳腔 | 北桃园市。 | ||
大台中漳腔 | 台中市大肚山以东、南投县、彰化县东南侧。 | ||
云嘉漳腔 | 彰化县南侧、云林县东侧、口湖乡、嘉义县东侧、嘉义市。 | ||
澎湖漳腔 | 澎湖县白沙乡。 | ||
花莲新漳腔 | 花莲市及其卫星城市。 | ||
泉腔(除了台北腔外,又被统称为海口腔) | 台北泉腔(偏泉混合腔、第二优势腔) | 台北市区、桃园市龟山区、芦竹区。 | |
新竹西北海岸泉腔 | 新竹市、新竹县新丰乡、苗栗县后龙镇、通霄镇。 | ||
台中泉腔 | 台中市大肚山以西、丰原区周围。 | ||
彰化泉腔 | 彰化县沿海,以鹿港腔为代表。 | ||
云嘉泉腔 | 云林县、嘉义县沿海(不含云林县口湖乡)。 | ||
高雄泉腔 | 高雄市小港区、林园区、屏东县琉球乡。 | ||
澎湖泉腔 | 澎湖县(不含白沙乡)。 | ||
潮州腔 | 台湾潮州人的祖籍方言,在台湾地区内几近消失[11]。 | ||
大陈闽南话 | 浙南闽语的一种,少部分大陈人的祖籍方言,在台湾的使用情况不详。 |
- 漳州移民主要居住在中部平原地带、北部沿海地区及兰阳平原,故被称为内埔腔;泉州移民主要居住在中部沿海地区、台北盆地,被称为海口腔,南部则为泉漳混合区。故泉州人居住在海滨,漳州人居住在内陆平原的说法,仅在台湾中部地区符合此一分布[12]。
金门闽南语
语言 | 备注 |
---|---|
金门闽南语 | 归类于泉漳片同安话,属于厦门话的一种,所使用的词汇许多与厦门话相同,与台湾闽南语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并未受到日语影响。 |
马祖闽南语
语言 | 备注 |
---|---|
马祖闽南语 | 马祖有部分操闽南语泉州话的移民,居住在南竿乡的复兴村、北竿乡的桥仔村和塘岐村,与来自莆田移民混居,被称为「下南兄」。另外,近年随着马祖地区开放观光,以及大量民众移民台湾本岛,有不少在地居民会说闽南语台湾话。 |
闽东语
马祖闽东语
语言 | 方言 | 备注 |
---|---|---|
马祖闽东语 | - | 是中华民国连江县(即马祖列岛)居民的母语。为闽东语的一种方言,属南部的侯官片。为广义福州话中的一种方言,因为近现代人口流动,也分布于桃园市八德区大千、大忠、大成、瑞祥等里与中坜区、大溪区、桃园区等在台湾各地的马祖聚落。 |
长乐口音 | 马祖话的主要口音来源,占马祖列岛八成以上人口使用。 | |
连江口音 | 早期聚居在南竿乡津沙村,为马祖列岛次常见的闽东语口音。 | |
福清口音 | 散居马祖列岛各地,为马祖列岛第三常见的闽东语口音。 | |
福州口音 | 闽东语的代表方言及标准音,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州市的市区之福州语读音,为马祖列岛国小乡土语言教材实施马祖话教学所采用之读音,并非马祖话读音。 |
台湾闽东语
语言 | 备注 |
---|---|
台湾闽东语 | 根据许世融的台湾全岛优势祖籍族群分布图,闽东语可能曾于1901年之前尚存在于今新北市三芝区、石门区等地,而今日已转用其他台湾语言。 |
莆仙语
乌坵莆仙语
语言 | 备注 |
---|---|
乌坵莆仙语 | 是由中华民国金门县代管的乌坵乡的通用语言。是莆仙语(兴化语)的莆田话一支方言。由于乌坵当地大量的驻军,乌坵莆仙语融合了许多国军士兵战地文化用语。现因乌坵缺乏适当的乡土教育,乌坵莆仙语前景堪忧。 |
马祖莆仙语
语言 | 备注 |
---|---|
马祖莆仙语 | 马祖有部分操莆仙语莆田话的移民,居住在北竿乡的桥仔村和塘岐村,现仅老一辈居民能够使用,与来自泉州的闽南移民混居,被称为「下南兄」。 |
台湾莆仙语
语言 | 备注 |
---|---|
台湾莆仙语 | 根据许世融的台湾全岛优势祖籍族群分布图,莆仙语可能曾于1901年之前尚存在于今嘉义县、新北市、屏东县等地,而今日已转用其他台湾语言。 |
客家话
台湾客家语
语言 | 方言腔调 | 分布 | |
---|---|---|---|
台湾客家语 |
四县方言 (苗栗腔) |
武洛次方言 | 屏东县里港乡茄苳村。 |
内埔次方言 | 屏东县内埔乡。 | ||
美浓次方言 | 高雄市美浓区。 | ||
头份次方言 | 苗栗县头份市。 | ||
龙潭次方言 | 桃园市龙潭区。 | ||
关西次方言 | 新竹县关西镇。 | ||
海陆方言 (新竹腔) |
竹东次方言 | 新竹县竹东镇。 | |
新屋次方言 | 桃园市新屋区。 | ||
大埔方言 | 东势次方言 | 台中市东势区、石冈区、新社区、和平区、丰原区。 | |
饶平方言 | 纸寮窝次方言 | 新竹县芎林乡。 | |
卓兰次方言 | 苗栗县卓兰镇。 | ||
诏安方言 | 仑背次方言 | 云林县仑背乡、二仑乡、西螺镇。 | |
大溪次方言 | 桃园市大溪区、八德区、龙潭区。 | ||
永定方言 | 粗坑次方言 | 原分布于桃园市龙潭区,现已闽南语化。 | |
长乐方言 | 槺榔村次方言 | 桃园市新屋区槺榔。 | |
武平方言 | 石门次方言 | 新北市石门区。 | |
丰顺方言 | 蓝埔次方言 | 桃园市新屋区。 | |
海四混合方言 | 中埔次方言 | 嘉义县中埔乡。 | |
四海、海四混合方言 |
南州次方言 | 屏东县南州乡。 | |
花莲次方言 | 花莲县花莲市、吉安乡。 | ||
凤林次方言 | 花莲县凤林镇。 | ||
瑞穗次方言 | 花莲县瑞穗乡。 |
在客语能力认证中,共包含四县腔、海陆腔、大埔腔、饶平腔及诏安腔,共五种腔调。
官话
现代标准汉语
语言 | 变体与腔调 | 备注 |
---|---|---|
标准汉语 | 中华民国国语 | 指中华民国政府以北京官话为基础,标准化的一种标准汉语变体,相对于老国音,也称为新国音,现今受到台湾各固有语言(闽语各分支、客语、台湾南岛语言)影响,而演变为台湾华语。 |
台湾华语 | 指台湾民众广泛使用的口语之一,是中华民国政府从中国大陆迁往台湾后,在台湾推广中华民国国语,而逐渐在民间普遍使用,并受台湾各固有语言(闽语各分支、客语、台湾南岛语言)影响,经过数十年演变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标准汉语口音。[13] | |
台湾国语 | 指带有台湾固有语言(闽语各分支、客语、台湾南岛语言),特别是台湾闽南语口音的标准汉语,是台湾各固有语言使用者在语言接触并转用标准汉语的产物,台中腔国语是这种标准汉语变体的其中一种口音。 |
军家话
语言 | 方言腔调 | 备注 |
---|---|---|
军家话 | 水流军话 | 军话以官话为基本音,融合了粤语、闽南语、客家语等多种汉语变体,而位于桃园市新屋区的水流军话为一较接近客家话之军话系统,现使用的情况极少。[14] |
西南官话
语言 | 方言腔调 | 备注 |
---|---|---|
四川官话 | 台湾四川话 | 台湾四川话分布于台湾各地部分空军眷区,声母卷舌音退化为舌尖音,声调类似重庆话,韵母、词汇与标准汉语极类似。[15] |
云南官话 | 混合云南话 | 混合云南话为云南话各方言,在台湾的混合口音,分布于台湾各地部分滇缅义胞眷区。[16] |
吴语
台州吴语(大陈话)
语言 | 备注 |
---|---|
台州话 | 大陈岛撤退后来台之大陈人为主要使用,大部分大陈人属于江浙民系,母语是吴语台州话,在台湾被称作大陈话,在台湾现仅老年人在使用,主要分布于各地大陈新村,另有少数大陈人使用浙南闽语。 |
粤语
香港粤语
语言 | 备注 |
---|---|
香港粤语 | 根据中华民国内政部移民署2011年之统计,在台香港人有87,719人,且港澳人士来台居留逐年攀升,已成为非东南亚国家中最大台湾新住民人口组成。主要分布于六都和新竹市。在台香港人彼此间使用香港粤语居多。为台湾新住民主要语言之一。 |
其他汉语族之语言
吴语、湘语、粤语、潮州话、闽东语、胶辽官话、中原官话、西南官话等汉语变体,和傣语等中国大陆的少数民族语言,存在于台湾眷村(屏东县的信国新村、定远新村,高雄市美浓区的精忠新村、成功新村,以及龙潭乡干城五村、仁爱乡博爱新村、中坜区马祖新村、忠贞新村等)。目前眷村中的各种外省汉族语言已接近消失[17]。各种汉语变体现亦为中国大陆配偶、在台香港人、在台澳门人及部分归侨如在台缅甸华人所用。在台马来西亚人和在台新加坡人也使用星马华语。
藏缅语族
缅甸语
语言 | 备注 |
---|---|
缅甸语 (မြန်မာဘာသာ) | 在台缅甸华人以及缅甸裔外籍配偶和移工使用为主,为台湾新住民主要语言之一。 |
藏语
语言 | 备注 |
---|---|
藏语 (བོད་སྐད་) | 国共内战后来台之在台藏族使用为主。 |
南岛语系
- 台湾原住民语包含台湾南岛语言和达悟语(达悟语不属于台湾南岛语言,为马来-玻里尼西亚语族的「巴丹语群」)。台湾南岛语言依计算方式不同,可有16至20多个语种,以下语种分类以《民族语》为基础,同时参考李壬癸(2006)之分类[18],将台湾南岛语分为北台湾南岛语族、中台湾南岛语族、南台湾南岛语族、以及东台湾南岛语族四个分支。
北台湾南岛语族
泰雅语群
泰雅语
语言 | 方言 | 分布 | |
---|---|---|---|
泰雅语 (Atayal) |
赛考利克泰雅语群 | 赛考利克泰雅语 | 分布最广,含新北市乌来区,以桃园市复兴区为主的北横山区,新竹县尖石乡山区,台中市和平区,部分南投县仁爱乡等。 |
四季泰雅语 | 宜兰县大同乡四季村四季部落。 | ||
泽敖利泰雅语群 | 泽敖利泰雅语 | 新竹县尖石乡梅花村梅花部落(梅嘎蒗)、锦屏村那罗部落(道下)等,新竹县五峰乡,苗栗县泰安乡,南投县仁爱乡新生村眉原部落,台中市和平区。 | |
宜兰泽敖利泰雅语 | 宜兰大同乡与南澳乡。 | ||
汶水泰雅语 | 苗栗县泰安乡锦水村圆墩部落、清安村大坪部落、八卦村八卦力部落。 | ||
万大泰雅语 | 南投县仁爱乡亲爱村万大部落。 |
赛德克语(含太鲁阁语)
语言 | 方言 | 分布 |
---|---|---|
赛德克语 (Kari Seediq) |
德鹿谷方言(太鲁阁语) | 花莲县秀林乡、万荣乡、吉安乡、新城乡、卓溪乡,南投县仁爱乡。 |
都达方言 | 花莲县卓溪乡、玉里镇、秀林乡,宜兰县大同乡、南澳乡,南投县仁爱乡。 | |
德固达雅方言 | 花莲县秀林乡、万荣乡、新城乡,南投县仁爱乡。 |
西北语群
赛夏语
语言 | 方言 | 分布 |
---|---|---|
赛夏语 (Saisiyat) |
大隘方言 | 新竹县五峰乡。 |
东河方言 | 苗栗县南庄乡、狮潭乡。 |
龟仑语
语言 | 方言 | 分布 |
---|---|---|
龟仑语† (Kulon) |
已灭绝。原龟仑族族语,主要分布在桃园市龟山区、芦竹区, 另有少数分布在桃园市桃园区、和新北市莺歌区、树林区、新庄区。 |
巴宰-噶哈巫语
语言 | 方言 | 分布 |
---|---|---|
巴宰-噶哈巫语 (Pazeh) |
巴宰语 | 南投县埔里镇爱兰地区、苗栗县三义乡鲤鱼潭村、台中丰原、神冈、后里等之内陆区域。 |
噶哈巫语 | 南投县埔里镇眉溪四庄、台中丰原、神冈、后里等之内陆区域。 |
西部平原语群
邵语
语言 | 方言 | 分布 |
---|---|---|
邵语 (Thao) |
北窟方言 | 分布于南投县鱼池乡日月潭日月村。 |
大平林方言 | 分布于南投县水里乡顶崁村大平林、民和村益则坑。 |
巴布萨语
语言 | 方言 | 备注 |
---|---|---|
巴布萨语† (Babuza) |
- | 已灭绝。原巴布萨族族语,分布于大肚溪以南至浊水溪之间的海岸地带,涵盖彰化平原及台中盆地西缘。 |
费佛朗语 | 已灭绝。原费佛朗族族语(一巴布萨族支族)。荷兰驻台传教士曾着有《虎尾垄语词典》,分布于云林县虎尾、土库、褒忠等乡镇一带。 |
道卡斯语
语言 | 备注 |
---|---|
道卡斯语 (Taokas) |
已流失,现复育中。道卡斯族族语,分布于桃园湖口台地、杨梅、龙潭,新竹县,苗栗县、台中大甲溪。 |
巴布拉-洪雅语
语言 | 方言 | 分布 | |
---|---|---|---|
巴布拉-洪雅语† (Papora-Hoanya) |
巴布拉语 | - | 已灭绝。原巴布拉族族语,分布于台中龙井、沙鹿、梧栖、南屯、清水以及南投埔里。 |
洪雅语 | 阿立昆语 | 已灭绝。原阿立昆族族语,分布于彰化县、南投县、台中市。 | |
罗亚语 | 已灭绝。原罗亚族族语,分布于云林县、嘉义、台南市新营区以北。 |
中台湾南岛语族
北邹语群
邹语
语言 | 方言 | 分布 |
---|---|---|
邹语 (Cou) |
特富野社方言 | 嘉义县阿里山乡达邦村。 |
达邦社方言 | 嘉义县阿里山乡达邦村 。 | |
伊姆诸社方言 | 嘉义县阿里山乡丰山村。 | |
鲁富都社方言 | 南投县信义乡。 |
南邹语群
卡那卡那富语
语言 | 分布 |
---|---|
卡那卡那富语 (Kanakanavu) |
高雄市那玛夏区、桃源区。 |
拉阿鲁哇语
语言 | 分布 |
---|---|
拉阿鲁哇语 (Saaroa) |
高雄市桃源区、那玛夏区。 |
南台湾南岛语族
排湾语群
排湾语
语言 | 方言 | 分布 | |
---|---|---|---|
排湾语 (Paiwan) |
中南部方言群 | 古楼部落方言 | 屏东县来义乡、台东土坂部落。 |
望嘉方言 | 屏东县来义乡。 | ||
下排湾方言 | 屏东县大武山。 | ||
东南部方言 | 屏东县牡丹乡石门村。 | ||
中部方言群 | 力里方言 | 屏东县春日乡力里村。 | |
大鸟湾方言 | 台东县大武乡大鸟村。 | ||
北端方言群 | 德文部落方言 | 屏东县三地门乡德文部落。 | |
佳平方言 | 屏东县泰武乡佳平村。 | ||
西北部方言群 | 加拉阿夫斯方言 | 屏东县来义乡来义村。 | |
玛家方言 | 屏东县玛家乡玛家村。 | ||
中东部方言群 | 大谷社方言 | 台东县达仁乡森永村。 | |
东部方言群 | 大猫狸方言 | 台东县太麻里乡大王村。 | |
脚欧伯伯方言 | 屏东县狮子乡旧内文社。 |
排湾语各方言间相通度高,但实际方言群分支至今尚未被完整考究。在原住民族语能力认证中,排湾语认证考试则大致略分为四类:东排湾语、北排湾语、中排湾语、南排湾语。
鲁凯语群
鲁凯语
语言 | 方言 | 分布 | |
---|---|---|---|
鲁凯语 (Rukai) |
雾台支群 | 雾台鲁凯语 | 屏东县雾台乡。 |
大武鲁凯语 | 屏东县雾台乡大武村。 | ||
东鲁凯语 | 台东县卑南乡东兴村。 | ||
茂林支群 | 茂林语 (德乐日卡语) | 高雄市茂林区茂林里。 | |
多纳语 (古纳达望语) | 高雄市茂林区多纳里。 | ||
万山支群 | 万山语 (欧布诺伙语) | 高雄市茂林区万山里。 |
布农语群
布农语
语言 | 方言社群 | 分布 |
---|---|---|
布农语 (Bunun) |
郡社群 | 南投县信义乡东埔、罗娜、明德及台东县海端乡、延平乡及高雄市那玛夏区、桃源区。 |
峦社群 | 南投县信义乡丰丘、望乡、新乡、人伦及花莲县卓溪乡。 | |
丹社群 | 南投县信义乡地利村、花莲县万荣乡马远村。 | |
卡社群 | 南投县信义乡地利村、双龙村与潭南村。 | |
卓社群 | 南投县信义乡久美村、仁爱乡中正、法治、万丰村。 | |
兰社群† | 已被毗邻的邹族所同化,原于阿里山附近。 |
卑南语群
卑南语
语言 | 方言 | 分布 | |
---|---|---|---|
卑南语 (Pinuyumayan) |
南王卑南语 | - | 台东县台东市。 |
下宾朗-初鹿 | 下宾朗卑南语 | 台东县卑南乡宾朗村。 | |
初鹿卑南语 | 台东县卑南乡初鹿村。 | ||
利嘉卑南语 | - | 台东县卑南乡利嘉村。 | |
建和-知本 | 建和卑南语 | 台东县台东市建和社区。 | |
知本卑南语 | 台东县台东市知本里。 |
在原住民族语能力认证中,卑南语认证考试则大致略分为四类:南王卑南语、知本卑南语、初鹿卑南语、建和卑南语。下宾朗卑南语和利嘉卑南语皆并入初鹿卑南语。
东台湾南岛语族
北部语群
噶玛兰语
语言 | 分布 |
---|---|
噶玛兰语 (Kbalan) |
分布于花莲县新城乡(嘉里村)、丰滨乡(矶崎村、新社村、丰滨村)、台东县长滨乡(樟原村、长滨村)、及宜兰县壮围乡。 |
巴赛语
语言 | 方言 | 分布 |
---|---|---|
巴赛语 (Basay) |
- | 已流失,现复育中。原巴赛族族语,分布在淡水河及新店溪以北、基隆河以西,西起自淡水、金山、基隆、东到贡寮三貂角。 |
哆啰美远语† | 已灭绝。原哆啰美远族族语(一巴赛族支族),分布于宜兰县壮围乡、冬山乡一带。 | |
里脑语† | 已灭绝。原里脑族族语(一巴赛族支族),分布于宜兰县冬山乡奇武荖。 |
雷朗语
语言 | 备注 |
---|---|
雷朗语† (Luilang) |
已灭绝。常被称为凯达格兰语。原雷朗族族语,分布于主要分布在新北市板桥、中和、三峡一带。往南到桃园市地区。往右延伸到新店及安坑等地区。 |
猴猴语
语言 | 分布 |
---|---|
猴猴语† (Qauqaut) |
已灭绝。原猴猴族族语,分布于宜兰苏澳。 |
中部语群
阿美语
语言 | 方言 | 分布 |
---|---|---|
阿美语 ('Amis) |
南势阿美语 | 花莲县新城乡、吉安乡、寿丰乡、凤林乡及花莲市。 |
秀姑峦阿美语 | 花莲县凤林镇、光复乡、瑞穗乡、玉里镇、富里乡。 | |
海岸阿美语 | 花莲县丰滨乡、台东县长滨乡和成功镇间的海岸山脉东侧沿海地区。亦曾在台湾清领时期前分布于台东县绿岛乡。 | |
马兰阿美语 | 台东县台东市附近。 | |
恒春阿美语 | 花东纵谷区的池上、关山、鹿野、太麻里与屏东县恒春镇。 |
撒奇莱雅语
语言 | 分布 |
---|---|
撒奇莱雅语 (Sakizaya) |
分布于花莲奇莱平原。 |
西南语群
西拉雅语
语言 | 方言 | 备注 |
---|---|---|
西拉雅语 (Siraya) |
- | 已流失,现复育中。为西拉雅族族语,分布于台南、花莲县玉里镇、富里乡、台东县关山镇、池上乡。 |
新港语 | 已流失,现复育中。为西拉雅族新港社语言,分布于台南市新市区。荷兰驻台传教士为了传教及协助推行殖民政务,以新港语为根据,利用拉丁字母编订西拉雅语文字,以之做为学校的教学语言,为台湾最早采用罗马拼音,将自身语言文字化的语言。 | |
拉美语† | 已灭亡。原为小琉球的原住民「小琉球人」之语言。于拉美岛事件中灭绝。 |
大武垅语
语言 | 分布 |
---|---|
大武垅语 (Taivoan) |
已流失,现复育中。为大武垅族族语,分布于台南、高雄及花东纵谷一带。 |
马卡道语
语言 | 方言 | 备注 |
---|---|---|
马卡道语† (Makatao) |
- | 已灭亡。原为马卡道族族语,分布于高雄、屏东平原一带,以及台东加走湾长滨乡忠勇部落。 |
放索语† | 已灭亡。原为马卡道族放索社放索人族语,为马卡道语一分支;分布于屏东县林边乡一带。 |
箕模语
语言 | 分布 |
---|---|
箕模语† (Cimo) |
已灭亡。原箕模族族语,分布于屏东县及台东县一带。 |
箕模族是与排湾族具有渊源的神秘族群,有些学者也将箕模语归入排湾族箕模群。
马来-玻里尼西亚语族
台湾唯一属于马来-玻里尼西亚语族的原住民族语为达悟语,以下列出除达悟语之其他马来-玻里尼西亚语族语言皆为新住民语言。
菲律宾语群
达悟语
语言 | 备注 |
---|---|
达悟语 (Tao) |
分布于台东县兰屿乡,岛上六个不同部落各自皆有其不同的腔调。亦曾在台湾清领时期前分布于台东县绿岛乡(可能于绿岛战争前)。 |
菲律宾语
语言 | 备注 |
---|---|
菲律宾语 (Filipino) |
菲律宾裔外籍配偶以及移工使用为主,为台湾新住民主要语言之一。 |
马来语群
马来语
语言 | 备注 |
---|---|
马来语 (Bahasa Melayu) |
与印尼语大致上可互通。马来西亚裔新住民和移工使用为主,为台湾新住民主要语言之一。 |
印尼语
语言 | 备注 |
---|---|
印尼语 (Bahasa Melayu) |
与马来语大致上可互通。印尼裔新住民和移工使用为主,为台湾新住民主要语言之一。 |
爪哇语群
爪哇语
语言 | 备注 |
---|---|
爪哇语 (Basa Jawa) |
印尼爪哇裔新住民和移工使用为主,为台湾新住民主要语言之一。 |
其他马玻语族之语言
其他印尼语言包含马来-玻里尼西亚语族的巽他语、马都拉语、米南佳保语、布吉语等,使用者皆为印尼裔新住民和移工。
其他菲律宾语言包含马来-玻里尼西亚语族菲律宾语群的宿雾语、伊洛卡诺语、希利盖农语等,使用者皆为菲律宾裔外籍配偶以及移工。
南亚语系
孟-高棉语族
越南语
语言 | 备注 |
---|---|
越南语 (Tiếng Việt) |
越南裔外籍配偶以及移工使用为主,为台湾新住民主要语言之一。 |
高棉语
语言 | 备注 |
---|---|
高棉语 (ភាសាខ្មែរ) |
柬埔寨裔外籍配偶以及移工使用为主,为台湾新住民主要语言之一。 |
侗台语系
侗台语族
泰语
语言 | 备注 |
---|---|
泰语 (ภาษาไทย) |
泰国裔外籍配偶以及移工使用为主,为台湾新住民主要语言之一。 |
傣语
语言 | 备注 |
---|---|
傣语 | 分布于台湾各地眷区部分滇缅义胞使用,多半集中在南投县信义乡、桃园市中坜区、平镇区。 |
日本-琉球语系
日语
语言 | 备注 |
---|---|
日语 (日本语) |
日本统治时期的官方语言,现时许多日本统治中后期出生的台湾人仍会使用。现今也有许多台湾人学习日语以及报考日语检定。[19]现亦为日本籍外籍配偶和外侨使用之语言,为台湾新住民主要语言之一。 |
朝鲜语系
韩语
语言 | 备注 |
---|---|
韩语 (한국어) |
为韩国裔外籍配偶和外侨使用为主。现今也有许多台湾人学习韩语以及报考韩语检定。[20]为台湾新住民主要语言之一。 |
阿尔泰语系
通古斯语族
满语
语言 | 备注 |
---|---|
满语 () |
清代官方语言之一,碑碣常有满汉两文同刻,如赤崁楼前之石碑刻文,但事实上在台湾不通行。 |
蒙古语族
蒙古语
语言 | 备注 |
---|---|
蒙古语 (монгол хэл) |
为蒙古裔外侨和自国共内战后来台之在台蒙古人使用为主,为台湾新住民主要语言之一。 |
印欧语系
日耳曼语族
荷兰语
语言 | 备注 |
---|---|
荷兰语 (Nederlands) |
荷兰殖民时期的官方语言之一,但事实上在台湾不通行。现为荷兰裔和比利时裔外侨使用为主,为台湾新住民主要语言之一。 |
英语
语言 | 备注 |
---|---|
英语 (English) |
美援期间驻台美军主要使用语言。现包括各种国际通婚以及各种阶层外来专业人士使用为主,各级学校中亦有强制学习课程。为台湾首要的外语。亦为来自英语圈之外侨使用,为台湾新住民主要语言之一。 |
德语
语言 | 备注 |
---|---|
德语 (Deutsch) |
现为德国裔、奥地利裔和瑞士裔之外侨使用为主,为台湾新住民主要语言之一。 |
罗曼语族
西班牙语
语言 | 备注 |
---|---|
西班牙语 (Español) |
西班牙殖民时期的官方语言之一,但事实上在台湾不通行。西班牙语通常出于和中华民国现存邦交国(巴拉圭、瓜地马拉、宏都拉斯等)的交往需要而应用。现为西班牙裔和拉丁美洲裔外侨台湾新住民使用为主,为台湾新住民主要语言之一。 |
法语
语言 | 备注 |
---|---|
法语 (français) |
中法战争时,曾短暂成为基隆、淡水、澎湖的官方语言,但事实上在台湾不通行。现为法国裔、魁北克裔、比利时裔和瑞士裔外侨使用为主,为台湾新住民主要语言之一。 |
义大利语
语言 | 备注 |
---|---|
义大利语 (Italiano) |
现为义大利裔外侨使用为主,为台湾新住民主要语言之一。 |
葡萄牙语
语言 | 备注 |
---|---|
葡萄牙语 (Português) |
台湾别称「福尔摩沙」即来自葡萄牙语Ilha Formosa。现为巴西裔和葡萄牙裔外侨使用为主,为台湾新住民主要语言之一。 |
斯拉夫语族
俄语
语言 | 备注 |
---|---|
俄语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
现为二战后俄罗斯族移民以及前苏联国家之外侨使用为主,为台湾新住民主要语言之一。 |
雅利安语族
印地语
语言 | 备注 |
---|---|
印地语 (हिन्दी) |
现为印度和巴基斯坦籍移工使用为主,为台湾新住民主要语言之一。 |
孟加拉语
语言 | 备注 |
---|---|
孟加拉语 (বাংলা) |
现为孟加拉和印度籍移工使用为主,为台湾新住民主要语言之一。 |
其他雅利安语族之语言
包含马拉地语、古吉拉特语、乌尔都语、尼泊尔语、旁遮普语、普什图语、僧伽罗语,现为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尼泊尔籍等南亚移工使用为主。
达罗毗荼语系
包含坦米尔语、泰卢固语等,现为印度、斯里兰卡、新加坡、马来西亚籍移工和新住民使用为主。
混合语言
香蕉白话
语言 | 备注 |
---|---|
香蕉白话 (弓蕉白话) |
是从日治时至当代流传于南台湾的平埔族群秘密语,主要以台语混杂,高雄甲仙一带大武垅族部落亦会混杂当地大武垅语。现分布于高雄市甲仙区小林里、阿里关,和杉林区宝隆里。 |
寒溪语
语言 | 备注 |
---|---|
寒溪语 (Hanhsi Atayal) |
又称宜兰克里奥尔语,为以泰雅语的单词为基础,混以日语之语法与词语,经语言石化过程混合而成的新语种,谓之台湾的克里奥尔语。现分布于宜兰县大同乡寒溪部落、南澳乡澳花部落、东澳部落。 |
人工语言
福尔摩沙语
语言 | 备注 |
---|---|
福尔摩沙语 (Formosan) |
法国人乔治·撒玛纳札于1704年自行创造的虚构语言。根据其著作的伪书《福尔摩沙变形记》所述,福尔摩沙语是福尔摩沙的语言,也是他本人的母语,本无文字,后由先知撒玛纳札(Psalmanaazaar)以自称神赐的字母写成经文《甲尔哈巴底翁德》(Jarhabadiond),成为福尔摩沙字母的源头。每个字母都有4、5种写式。但事实上乔治·撒玛纳札为法国人,从未来过台湾。 |
阅听辅助语
台湾盲文
分类 | 语言 | 备注 |
---|---|---|
盲文 | 台湾点字 | 其凸字系以注音符号对应设计,并辅以部分音声及肢体语言来表达。台湾大部份公共场所附有点字说明板,亦有「点字图书馆」藏有点字书籍文件、及有声音讯等之书籍资料。 |
台湾手语
分类 | 语言 | 备注 |
---|---|---|
手语 | 台湾手语 | 属于日本手语系,源于台湾日治时期时被引入的日本手语,后来在台湾自然发展成在地化手语。中华民国教育部依照汉语口语又制定了「文字手语」,故台湾手语目前常被分作「自然手语」及「文字手语」二大系统,但文字手语本身并非自然语言。 |
注释
参考资料
- ^ 109 年人口及住宅普查初步统计结果提要分析
- ^ 大众运输工具播音语言平等保障法 2000-04
- ^ 民族语 China–Taiwan
- ^ 民族语 China–Taiwan
- ^ 民族语 China–Taiwan
- ^ 本土语言使用情况说明》16族群日常生活会说族语人数比例本土语言资源网,2018-11
- ^ 移民署外侨居留人数统计表, 2021-08
- ^ 民族语 China–Taiwan, 2021-08
- ^ 在台香港人, 2021-08
- ^ [1]
- ^ 台湾的语言战争及战略分析 五、闽南语方言之间的战争,洪惟仁,1994-12
- ^ 台湾语言方言分区图
- ^ 台湾社会语言地理学研究:台湾语言的分类与分区Ⅰ+台湾语言地图集Ⅱ(洪惟仁2019),台北市:前卫出版;〈语言接触下的国语语音层次与变体〉李正芬(2006),花大中文学报1:107-138
- ^ 杨名龙. 新屋水流军话与海陆客话双方言现象研究__台湾博硕士论文知识加值系统. 2006.
- ^ 台湾社会语言地理学研究:台湾语言的分类与分区Ⅰ+台湾语言地图集Ⅱ(洪惟仁2019),台北市:前卫出版
- ^ 台湾社会语言地理学研究:台湾语言的分类与分区Ⅰ+台湾语言地图集Ⅱ(洪惟仁2019),台北市:前卫出版
- ^ 灭绝与新生:从多语言文化看外省族群的母语与国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何万顺,2008年
- ^ 李壬癸.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s of Formosan languages (台湾南岛语的内部关系). 2006.
- ^ 力抗韩流!哈日风再次席卷台湾 KKTV抢搭日语学习风潮推日文教学
- ^ [2]
外部连结
- How to Forget Your Mother Tongue and Remember Your National Languag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by Victor H. Mair (英文)
- 台湾腔的日本语:殖民后的诗歌寄情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