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驻华大使列表
美国驻华大使 Ambassador of the United States to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 |
---|---|
![]() 美国国务院徽章
| |
官邸 |
![]() |
提名者 | 美国总统 |
首任 | 伦纳德·伍德科克 |
设立 | 1979年3月1日 |
网站 | U.S. Embassy - Beijing |
美国外交术语
职业外事官(Career FSO)
1915年以后,美国国务院开始把在外交界工作过一段时间的大使分类为职业外事官。
|
美国驻华大使列表,指美国派驻在中国(大清国、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代表列表。美国对华派出外交使节始于清朝的19世纪。1843年美国向大清派出顾盛为专使(Commissioner),负责谈判望厦条约。由1844年至1857年,美国向中国派出的最高使节皆为专使。1858年起之使节为特命全权公使,至1935年改制为特命全权大使。
1912年,中国数千年的帝王专制统治结束,中华民国成立,成为中国史上第一个共和国。中美关系于溥仪2月宣布逊位后暂时中断。1913年中,美方承认中华民国并再派出公使。1913年至1928年,美国承认的中华民国政府为北京之北洋政府。1928年国民政府北伐后,美国首先于6月予以承认,公使留驻北平。1935年5月17日,中美两国使节升格为大使。1937年起,美国大使馆随国民政府先后迁往武汉和重庆,至1946年迁至南京。
1949年,中华民国中央政府在中国国民党主导下由中国大陆迁往台北,中国共产党等民主党派在北京宣布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美国驻华大使于1949年8月离开南京,1950年底前所有美国外交人员均已离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1953年前,美仅对华派出临时代办,未派大使,至1953年才再度向中华民国派出大使,驻在台北由原总领事馆升格而成的大使馆。1971年,联合国2758号决议使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中华民国在联合国的「中国代表权」。美国自1972年起与北京关系走向正常化,驻华大使仍驻台北;但同时向北京派出联络处主任,地位与驻华大使相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国于1979年1月1日正式建交。美国驻华大使馆现设于北京市安家楼路55号;原先在台业务则改由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负责办理。
历任美国驻华大使
美国驻
大清专使(1843年-1857年)
1843年,美国向中国派遣专使,处理在华利益。专使常驻广州。
姓名 (中文) |
姓名 (英文) |
任命 | 到任 | 递交国书 | 离任 | 外交职务 | 备注 |
---|---|---|---|---|---|---|---|
顾盛 | Caleb Cushing | 1843年5月8日 | 1844年2月24日 | 1844年6月12日 | 1844年8月27日 | 专使 | |
义华业 | Alexander Hill Everett | 1845年3月13日 | 1846年10月20日 | 1846年10月26日 | 1847年6月28日 | 专使 | 任内去世,葬于广州 |
德威士 | John Wesley Davis | 1848年1月3日 | 1848年8月 | 1848年10月6日 | 1850年5月25日 | 专使 | |
马沙利 | Humphrey Marshall | 1852年8月4日 | 1853年1月 | 1853年7月4日 | 1854年1月27日 | 专使 | |
麦莲 | Robert Milligan McLane | 1853年10月18日 | 1854年3月 | 1854年11月3日 | 1854年12月12日 | 专使 | |
伯驾 | Peter Parker | 1855年8月16日 | 1855年12月 | 1856年7月15日 | 1857年8月25日 | 专使 |
美国驻
大清公使(1857年-1912年)
1857年,美国开始向中国派遣特命全权公使。自1862年蒲安臣起,始获清廷同意公使驻京。
姓名 (中文) |
姓名 (英文) |
任命 | 到任 | 递交国书 | 离任 | 外交 衔级 |
外交职务 | 备注 |
---|---|---|---|---|---|---|---|---|
列卫廉 | William Bradford Reed | 1857年4月18日 | 1857年11月 | 1858年5月3日 | 1858年11月11日 | 公使 | 特命全权公使 | |
华若翰 | John E. Ward | 1858年12月15日 | 1859年5月 | 1859年8月10日 | 1860年12月15日 | 公使 | 特命全权公使 | |
蒲安臣 | Anson Burlingame | 1861年6月14日 | 1861年10月 | 1862年8月20日 | 1867年11月21日 | 公使 | 特命全权公使 | 1862年7月20日开始常驻北京 |
卫廉士 | Samuel Wells Williams | 1865年5月12日 | 1866年11月2日 | 临时代办 | ||||
卫廉士 | Samuel Wells Williams | 1867年11月21日 | 1868年9月29日 | 临时代办 | ||||
劳文罗斯 | Ross Browne | 1868年3月11日 | 1868年9月29日 | 1869年7月21日 | 公使 | 特命全权公使 | ||
卫廉士 | Samuel Wells Williams | 1869年7月21日 | 1870年4月20日 | 临时代办 | ||||
镂斐迪 | Frederick F. Low | 1869年9月28日 | 1870年4月20日 | 1870年4月27日 | 1873年7月24日 | 公使 | 特命全权公使 | 1871年辛未洋扰中充当美军指挥 1873年觐见同治帝 |
卫廉士 | Samuel Wells Williams | 1871年4月11日 | 1871年9月29日 | 临时代办 | ||||
卫廉士 | Samuel Wells Williams | 1873年7月24日 | 1874年10月29日 | 临时代办 | ||||
艾忭敏 | Benjamin Avery | 1874年4月10日 | 1874年10月29日 | 1874年11月29日 | 1875年11月8日 | 公使 | 特命全权公使 | 任内在北京去世 |
何天爵 | Chaster Holcombe | 1875年11月8日 | 1876年1月7日 | 参赞 | 临时代办 | |||
西华 | George Seward | 1876年1月7日 | 1876年1月7日 | 1876年4月24日 | 1880年8月16日 | 公使 | 特命全权公使 | 原驻上海总领事 |
何天爵 | Chaster Holcombe | 1878年6月8日 | 1879年6月21日 | 参赞 | 临时代办 | |||
安吉利 | James B. Angell | 1880年4月9日 | 1880年8月16日 | 1880年8月16日 | 1881年10月13日 | 公使 | 特命全权公使 | |
何天爵 | Chaster Holcombe | 1881年10月13日 | 1882年8月17日 | 参赞 | 临时代办 | |||
杨约翰 | John Russell Young | 1882年3月15日 | 1882年8月17日 | 1882年8月17日 | 1885年4月10日 | 公使 | 特命全权公使 | |
石米德 | Enoch J. Smithers | 1885年4月10日 | 1885年10月1日 | 临时代办 | 驻镇江领事 | |||
田贝 | Charles Harvey Denby | 1885年5月29日 | 1885年10月1日 | 1891年3月5日 | 1898年7月8日 | 公使 | 特命全权公使 | |
田夏礼 | Charles Denby, Jr. | 1894年3月 | 1894年11月 | 参赞 | 临时代办 | |||
田夏礼 | Charles Denby, Jr. | 1896年4月 | 1896年9月 | 参赞 | 临时代办 | |||
康格 | Edwin H. Conger | 1898年1月19日 | 1898年7月8日 | 1898年7月8日 | 1905年4月4日 | 公使 | 特命全权公使 | |
柔克义 | William Woodville Rockhill | 1905年3月8日 | 1905年6月 | 1905年6月17日 | 1909年6月6日 | 公使 | 特命全权公使 | |
固力之 | John Gardn Coolidge | 1906年11月5日 | 1906年11月22日 | 参赞 | 临时代办 | |||
莫多马 | T. E. Moore | 1906年11月23日 | 1906年12月8日 | 参赞 | 临时代办 | |||
费勒器 | Henry P. Fletcher | 1907年9月30日 | 1908年4月15日 | 参赞 | 临时代办 | |||
费勒器 | Henry P. Fletcher | 1909年6月6日 | 1910年4月16日 | 参赞 | 临时代办 | |||
嘉乐恒 | William James Calhoun | 1909年12月21日 | 1910年4月16日 | 1910年4月21日 | 1912年2月26日 | 公使 | 特命全权公使 | |
韩慈敏 | Pricaval S. Heintzleman | 1911年6月27日 | 1911年8月11日 | 参赞 | 临时代办 | |||
卫理 | Edward T. Williams | 1911年8月11日 | 1913年 | 参赞 | 临时代办 |
美国驻
中华民国公使(1912年-1935年)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美国于1913年承认中华民国政府,并继续派驻公使。1928年,美国承认南京国民政府,但公使馆仍留驻北平,并在南京设立公使馆南京办事处。1935年5月17日,两国使节升格为大使。
姓名 (中文) |
姓名 (英文) |
任命 | 到任 | 递交国书 | 离任 | 外交 衔级 |
外交职务 | 备注 |
---|---|---|---|---|---|---|---|---|
芮恩施 | Paul S. Reinsch | 1913年8月15日 | 1913年11月15日 | 1919年9月15日 | 公使 | 特命全权公使 | ||
丁家立 | Charles Daniel Tenney | 1919年9月15日 | 1919年9月15日 | 1920年10月 | 一等秘书兼参事 | 代理公使 | ||
柯兰 | Charles R. Crane | 1920年3月22日 | 1920年6月12日 | 1921年7月2日 | 公使 | 特命全权公使 | ||
舒尔曼 | Jacob Gould Schurman | 1921年6月2日 | 1921年9月12日 | 1925年4月15日 | 公使 | 特命全权公使 | ||
马慕瑞 | John MacMurray | 1925年4月9日 | 1925年7月15日 | 1929年11月22日 | 公使 | 特命全权公使 | ||
詹森 | Nelson T. Johnson | 1929年12月16日 | 1930年2月1日 | 1935年6月18日 | 公使 | 特命全权公使 | 升任大使 | |
高思 | Clarence Edward Gauss | 1934年10月3日 | 1935年2月 | 参赞 | 临时代办 |
美国驻
中华民国大使(1935年-1949年)
1935年5月17日,中美两国使节升格为大使,北平公使馆和南京办事处同时升格为大使馆,美国大使常驻北平大使馆。1937年7月,抗日战争扩大,美国大使馆随国民政府先后迁至武汉和陪都重庆,但南京大使馆和北平大使馆仍然正常运作,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爆发后才正式关闭。1946年,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它随之迁至南京。
姓名 (中文) |
姓名 (英文) |
图像 | 任命 | 到任 | 递交国书 | 离任 | 外交 衔级 |
外交职务 | 备注 |
---|---|---|---|---|---|---|---|---|---|
詹森 | Nelson T. Johnson |
![]() |
1935年6月18日 | 1935年9月17日 | 1941年5月14日[1] | 大使 | 特命全权大使 | ||
高思 | Clarence E. Gauss |
![]() |
1941年2月11日 | 1941年5月22日[2] | 1941年5月26日[3] | 1944年11月14日[4] | 大使 | 特命全权大使 | 1944年10月31日辞职 |
赫尔利 | Patrick J. Hurley |
![]() |
1944年11月30日 | 1944年12月15日 | 1945年1月8日 | 1945年9月22日 | 大使 | 特命全权大使 | 1945年11月27日辞职 |
饶伯森 | Walter S. Robertson |
![]() |
1945年9月22日 | 1946年7月19日 | 公使衔参事 | 临时代办 | |||
司徒雷登 | John Leighton Stuart |
![]() |
1946年7月12日 | 1946年7月15日[5] | 1946年7月19日[6] | 1949年8月2日 | 大使 | 特命全权大使 | 1949年8月2日离开驻所返国述职,后因故长期未于驻所办公,1952年11月28日辞任 |
美国驻
中华民国大使(1953年-1979年)
1953年后,美国驻华大使改驻台北。
姓名 (中文) |
姓名 (英文) |
图像 | 任命 | 到任 | 递交国书 | 离任 | 外交 衔级 |
外交职务 | 备注 |
---|---|---|---|---|---|---|---|---|---|
蓝钦 | Karl L. Rankin |
![]() |
1950年7月28日 | 1950年8月10日 | 1953年4月 | 公使 | 临时代办 | 原驻港澳总领事,因大使长期不在驻地代理使事 | |
1953年2月27日 | 1953年4月2日 | 1958年1月3日 | 大使 | 特命全权大使 | |||||
庄莱德 | Everett Drumright |
![]() |
1958年2月17日 | 1958年3月3日 | 1958年3月8日 | 1962年3月8日 | 大使 | 特命全权大使 | |
柯尔克 | Alan G. Kirk |
![]() |
1962年6月7日 | 1962年7月2日 | 1962年7月5日 | 1963年1月18日 | 大使 | 特命全权大使 | |
赖特 | Jerauld Wright |
![]() |
1963年5月3日 | 1963年6月25日 | 1963年6月29日 | 1965年7月25日 | 大使 | 特命全权大使 | |
高立夫 | Ralph N. Clough |
![]() |
1965年7月25日 | 1965年8月23日 | 临时代办 | 1965年9月10日回国[7] | |||
恒安石 | Arthur Hummel |
![]() |
1965年8月23日[8] | 1966年6月23日 | 临时代办 | ||||
马康卫 | Walter P. McConaughy |
![]() |
1966年6月16日 | 1966年6月23日 | 1966年6月28日 | 1974年4月4日 | 大使 | 特命全权大使 | |
安克志 | Leonard S. Unger |
![]() |
1974年3月14日 | 1974年5月4日 | 1974年5月25日 | 1979年1月19日 | 大使 | 特命全权大使 | |
浦为廉 | William Andreas Brown |
![]() |
1979年1月19日 | 1979年2月28日 | 公使 | 临时代办 | 代理馆务[9] 1979年2月28日闭馆[10] |
附:
美国驻北京联络处主任(1973年-1979年)
从1973年5月至1979年3月间,美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设立联络处。
姓名 (中文) |
姓名 (英文) |
图像 | 任命 | 到任 | 离任 | 外交 衔级 |
外交职务 | 备注 |
---|---|---|---|---|---|---|---|---|
戴维·布鲁斯 | David K. E. Bruce |
![]() |
1973年3月15日 | 1973年5月14日[11] | 1974年9月25日[12] | 外交代表 | 联络处主任 | |
乔治·布希 | George H. W. Bush |
![]() |
1974年9月26日 | 1974年10月21日[13] | 1975年12月7日[14] | 外交代表 | 联络处主任 | 后成为美国第41任总统 |
汤玛斯·盖茨 | Thomas S. Gates, Jr. |
![]() |
1976年4月14日 | 1976年5月6日[15] | 1977年5月8日[16] | 外交代表 | 联络处主任 | |
伦纳德·伍德科克 | Leonard F. Woodcock |
![]() |
1977年7月11日 | 1977年7月26日[17] | 1979年2月27日 | 外交代表 | 联络处主任 | 1979年2月27日升格为大使 |
美国驻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1979年至今)
1979年1月1日,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并与中华民国断交。在台北的美国大使馆于1979年2月28日闭馆,闭馆后以非官方名义的美国在台协会(使馆级)取代原职掌业务。同年3月1日起,位于北京的联络处正式升格为大使馆。
姓名 (中文) |
姓名 (英文) |
图像 | 任命 | 到任 | 递交国书 | 离任 | 外交 衔级 |
外交职务 | 备注 |
---|---|---|---|---|---|---|---|---|---|
伦纳德·伍德科克 | Leonard F. Woodcock |
![]() |
1979年2月27日 | 1979年3月7日[18] | 1981年2月13日 | 大使 | 特命全权大使 | ||
恒安石 | Arthur Hummel |
![]() |
1981年7月30日 | 1981年9月17日[19] | 1981年9月24日[19] | 1985年9月24日 | 大使 | 特命全权大使 | |
温斯顿·洛德 | Winston Lord |
![]() |
1985年11月6日 | 1985年11月13日[20] | 1985年11月19日[20] | 1989年4月23日 | 大使 | 特命全权大使 | |
李洁明 | James Lilley |
![]() |
1989年4月20日 | 1989年5月2日[21] | 1989年5月8日[21] | 1991年5月10日 | 大使 | 特命全权大使 | |
芮效俭 | J. Stapleton Roy |
![]() |
1991年7月2日 | 1991年8月10日[22] | 1991年8月20日[22] | 1995年6月17日 | 大使 | 特命全权大使 | |
郝扶东 | Scott S. Hallford | 1995年 | 1996年 | 公使衔参赞 | 临时代办 | 副馆长代理[23] | |||
尚慕杰 | Jim Sasser |
![]() |
1995年12月19日 | 1996年2月10日[24] | 1996年2月14日[24] | 1999年7月1日 | 大使 | 特命全权大使 | |
普理赫 | Joseph Prueher |
![]() |
1999年11月16日 | 1999年12月9日[25] | 1999年12月15日[25] | 2001年5月1日 | 大使 | 特命全权大使 | 原中文名为「普吕厄」[26] |
马林 | Michael W. Marine |
![]() |
2001年4月 | 2001年7月 | 公使衔参赞 | 临时代办 | 副馆长代理 | ||
雷德 | Clark T. Randt, Jr. |
![]() |
2001年7月11日 | 2001年7月23日 | 2001年7月28日[27] | 2009年1月20日 | 大使 | 特命全权大使 | 「雷德」即其中文名[28] |
彭达[29] | Dan Piccuta | 2009年1月 | 2009年7月1日 | 公使衔参赞 | 临时代办 | 副馆长代理,任内退休 | |||
金瑞柏 | Robert Goldberg | 2009年7月[30]:74 | 2009年8月[30]:74 | 公使衔参赞 | 临时代办 | 副馆长代理 | |||
洪博培 | Jon Meade Huntsman, Jr. |
![]() |
2009年8月11日 | 2009年8月21日 | 2009年8月28日[31] | 2011年4月30日 | 大使 | 特命全权大使 | |
王晓岷 | Robert Wang |
![]() |
2011年4月 | 2011年8月 | 公使衔参赞 | 临时代办 | 副馆长代理,华裔 | ||
骆家辉[32] | Gary Locke |
![]() |
2011年8月1日 | 2011年8月12日[33] | 2011年8月16日[34] | 2014年3月1日 | 大使 | 特命全权大使 | 美国首位华裔驻华大使 |
马克斯·博卡斯 | Max Baucus |
![]() |
2014年2月21日[35] | 2014年3月17日[36][37] | 2014年3月20日[38] | 2017年1月20日 | 大使 | 特命全权大使 | |
阮大为[39] | David H. Rank | 2017年1月 | 2017年6月 | 公使衔参赞 | 临时代办 | 副馆长代理,提前辞任 | |||
费德玮 | Jonathan Fritz |
![]() |
2017年6月 | 2017年7月 | 参赞 | 临时代办 | 大使馆经济公使衔参赞暂代 | ||
特里·布兰斯塔德 | Terry Branstad |
![]() |
2017年6月26日 | 2017年6月27日[40] | 2017年7月12日[41] | 2020年10月4日[42] | 大使 | 特命全权大使 | |
傅德恩 | Robert W. Forden |
![]() |
2020年10月 | 2021年7月 | 公使衔参赞 | 临时代办 | 副馆长代理 建交以来在大使卸职后任期最长的临时代办 |
||
米德伟 | David Meale |
![]() |
2021年7月[43] | 2022年3月 | 公使衔参赞 | 临时代办 | |||
尼古拉斯·伯恩斯 | R. Nicholas Burns |
![]() |
2021年12月16日 | 2022年3月4日[44][45] | 现任 | 大使 | 特命全权大使 |
附:美国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公使兼副馆长(使团副团长;1979年至今)
姓名 (中文) |
姓名 (英文) |
图像 | 到任 | 离任 | 备注 |
---|---|---|---|---|---|
芮效俭 | J. Stapleton Roy |
![]() |
1979年 | 1981年 | 开馆后第一代副馆长[46][47] |
傅立民 | Chas W. Freeman, Jr. |
![]() |
1981年 | 1984年 | [48] |
郝若为 | Herbert E. Horowitz |
![]() |
1984年 | 1986年 | [49] |
唐穆胜 | Peter Tomsen |
![]() |
1986年 | 1989年 | [50] |
薄瑞光 (代理) |
Raymond Burghardt |
![]() |
1989年 | 1989年 |
政治处长[51] 暂代副馆长[52] |
贝霖 | B. Lynn Pascoe |
![]() |
1989年[52] | 1992年[注1] | |
郝扶东 | Scott S. Hallford | 1992年[注1] | 1996年 | 离任后退休[53] | |
麦克海 | William C. McCahill, Jr. | 1996年 | 1999年 | ||
马继贤 | G. Eugene Martin | 1999年 | 2000年 | [54] | |
马林 | Michael W. Marine |
![]() |
2000年9月 | 2004年6月 | [55] |
谢伟森 | David S. Sedney |
![]() |
2004年 | 2007年 | [56] |
彭达 | Dan Piccuta | 2007年5月 | 2009年1月 | [57] | |
魏伟良 (代理) |
William Weinstein | 2009年1月[58] | 2009年7月[30]:74 | 经济处公使衔参赞 暂代副馆长[59] |
|
金瑞柏 | Robert Goldberg | 2009年7月 | 2011年 | [30]:5 | |
王晓岷 | Robert S. Wang |
![]() |
2011年1月 | 2013年8月 | [60] |
康达 | Daniel Kritenbrink |
![]() |
2013年7月 | 2015年 | [61][62] |
阮大为 | David H. Rank | 2016年1月 | 2017年1月 | [39] | |
万如意 (代理) |
Julie L. Kavanagh | 2017年1月[63] | 2017年6月[63] | 领事处公使衔参赞 暂代副馆长[64] |
|
费德玮 (代理) |
Jonathan Fritz |
![]() |
2017年6月[65] | 2018年 | 经济处公使衔参赞 暂代副馆长 |
傅德恩 | Robert W. Forden |
![]() |
2018年7月 | 2020年10月 | [66] |
柯有为 (代理) |
William Klein |
![]() |
2020年10月 | 2021年10月 | 政治处公使衔参赞 暂代副馆长[67] |
齐伯平 (代理) |
Bobby Richey |
![]() |
2021年10月 | 现任 | 农业事务处公使衔参赞 暂代副馆长[68] |
附: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长(1979年至今)
注释
参考文献
- ^ 詹森定明日离渝 将与高斯在港会晤 高斯约廿一日抵渝.《申报》1941年5月13日第3版
- ^ 新任美大使高斯昨由港抵渝.《申报》1941年5月23日第4版
- ^ 新任美大使高思觐林主席呈递国书.《申报》1941年5月27日第3版
- ^ 美驻渝大使高斯返国.《申报》1944年11月16日第1版
- ^ 司徒雷登飞抵京 呈递国书之期尚未定.《申报》1946年7月16日第1版
- ^ 美使呈递国书 仪式简单隆重.《申报》1946年7月20日第1版
- ^ 卸任美国驻华大使馆代办高立夫夫妇飞返美国. [2018-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4).
- ^ 新任美国驻华大使馆副馆长恒安石抵台履新. [2018-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4).
- ^ Jimmy R. Williams. A Charmed Life. CreateSpace Independent Publishing Platform. 2011: 332. ISBN 978-1456463489.
- ^ 黄刚. 中美使领关系建制史 1786-1994).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95: 134. ISBN 957-05-1218-0.
- ^ 美国驻中国联络处主任布鲁斯到京.《人民日报》1973年5月15日第4版
- ^ 美国驻我国联络处主任戴维·布鲁斯离任回国.《人民日报》1974年9月26日第4版
- ^ 美国驻中国联络处主任布希到京.《人民日报》1974年10月22日第4版
- ^ 美联络处主任乔治·布希离任回国.《人民日报》1975年12月8日第4版
- ^ 美国驻中国联络处主任盖茨到京.《人民日报》1976年5月7日第4版
- ^ 美驻华联络处主任盖茨离任回国.《人民日报》1977年5月9日第3版
- ^ 美国新任驻中国联络处主任抵京.《人民日报》1977年7月27日第4版
- ^ 美国首任驻华大使伍德科克向乌兰夫副委员长递交国书.《人民日报》1979年3月8日第5版
- ^ 19.0 19.1 美国新任驻华大使向邓颖超递交国书.《人民日报》1981年9月25日第4版
- ^ 20.0 20.1 美国新任驻华大使向李先念递交国书.《人民日报》1985年11月20日第4版
- ^ 21.0 21.1 美驻华新大使向杨主席递交国书.《人民日报》1989年5月9日第2版
- ^ 22.0 22.1 杨主席接受美国及希腊大使国书.《人民日报》1991年8月21日第4版
- ^ 黄刚. 中美互驻使领馆处历任主管名衔录:清乾隆五一年至中华民国八六年(一七八六年至一九九七年). 培根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998. ISBN 9789577881007.
- ^ 24.0 24.1 江主席接受美韩新任大使国书.《人民日报》1996年2月15日第4版
- ^ 25.0 25.1 江泽民接受美国新任驻华大使递交国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人民日报》1999年12月16日第4版
- ^ 太平洋美军 “中国通”吃香,环球时报2006年6月21日,第8版. [2010年3月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月30日).
- ^ 江泽民接受美新任驻华大使国书.《人民日报》2001年7月29日第2版
- ^ 沈颢、帅亮 黄军山. 我中文名叫雷德,雷公的雷” 美驻华大使访问雅礼. 潇湘晨报 (红网). 2008-11-13 [2010-03-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9).
- ^ 行政办公室 临时代办 彭达先生. 美国驻华大使馆. 2007 [2009-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10).
- ^ 30.0 30.1 30.2 30.3 Foreign Affairs Oral History Project: ROBERT GOLDBERG (PDF). David Reuther. The Association for Diplomatic Studies and Training (ADST). 2011-09-15 [2021-12-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12-10).
- ^ 胡锦涛接受七国新任或首任驻华大使递交的国书. [2009-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25).
- ^ 新闻人物: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 [2011-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12).
- ^ 骆家辉抵京履新. [2018-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 ^ 国家主席胡锦涛接受5国新任驻华大使递交的国书. [2018-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9).
- ^ 鲍卡斯宣誓就任美驻华大使 欲推动对华经济关系. [2018-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9).
- ^ 美国新任驻华大使博卡斯抵京. [2018-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7).
- ^ 外交部部长助理张昆生接受美国新任驻华大使递交国书副本. [2018-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 ^ 习近平接受十四国新任驻华大使国书. [2018-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 ^ 39.0 39.1 临时代办阮大为. 美国驻华大使馆. [2017-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5).
- ^ 新任美国驻华大使布兰斯塔德抵达北京. [2018-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 ^ 习近平接受八国新任驻华大使递交国书. [2017-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3).
- ^ 王毅接受美国驻华大使布兰斯塔德辞行拜会. [2020-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6).
- ^ 临时代办米德伟. 美国驻华大使馆. 2020-10-05 [2021-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1).
- ^ 美国驻华大使馆:驻华大使尼古拉斯·伯恩斯已抵达中国. [2022-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25).
- ^ 外交部礼宾司司长洪磊接受美国新任驻华大使伯恩斯递交国书副本
- ^ Roy is named executive secretary of Department. State Magazine (Bureau of Personnel, U.S. Department of State). 1989, (322): 17.
- ^ Biography:J. Stapleton Roy. 1997-2001.state.gov. [2020-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02).
- ^ Chas W. Freeman, Jr.. American Academy of Diplomacy. [2021-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3).
- ^ Foreign Affairs Oral History Project: AMBASSADOR HERBERT E. HOROWITZ (PDF). Charles Stuart Kennedy. The Association for Diplomatic Studies and Training (ADST): 2. 1992-12-09 [2021-12-0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12-04).
- ^ George Bush. Accordance of the Personal Rank of Ambassador to Peter Tomsen While Serving as Special Envoy to the Afghan Resistance. White House. 1989-06-05 [2022-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1).
- ^ Key Officers of Foreign Service Posts: Guide for Business Representatives,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 (Publication 7877), 1989-05, (Publication 7877): 10
- ^ 52.0 52.1 Foreign Affairs Oral History Project: AMBASSADOR JAMES R. LILLEY (PDF). Charles Stuart Kennedy. The Association for Diplomatic Studies and Training (ADST): 136-137. 1998-05-21 [2020-10-1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0-19).
- ^ Retirements (November). State Magazine (U.S. Department of State). 1996, (400): 82.
- ^ Foreign Affairs Oral History Project: G. EUGENE MARTIN (PDF). Charles Stuart Kennedy. The Association for Diplomatic Studies and Training (ADST): 4. 1999-09-21 [2021-12-0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12-06).
- ^ Michael W. Marine: Ambassador, Socialist Republic of Vie. U.S. Department of State. 2004-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12).
- ^ David S. Sedney: Deputy Assistant Secretary of Defense for Afghanistan, Pakistan and Central Asia.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2013-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13).
- ^ 临时代办彭达先生. 美国驻华大使馆. [2009-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10).
- ^ 代理公使魏伟良先生. 美国驻华大使馆. [2009-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22).
- ^ (United States)美利坚合众国大使馆.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2009-03-11 [2010-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2-27).
- ^ Robert S. Wang: U.S. Senior Official for 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APEC), Bureau of East Asian and Pacific Affairs.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 [2014-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13).
- ^ 康达公使. 美国驻华大使馆. [2015-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22).
- ^ Ambassador Dan Kritenbrink. U.S. Embassy & Consulate in Vietnam. [2017-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03).
- ^ 63.0 63.1 Julie L. Kavanagh: Diplomat in Residence for Texas (PDF). World Affairs Council of Austin. [2022-01-1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1-11).
- ^ 代理使团副团长万如意. 美国驻华大使馆. [2017-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8).
- ^ Carol Morello. Senior diplomat in Beijing embassy resigns over Trump’s climate change decision. Washington Post. 2017-06-05 [2020-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7).
- ^ 使团副团长傅德恩. 美国驻华大使馆. [2019-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8).
- ^ 代理公使柯有为. 美国驻华大使馆. [2021-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8).
- ^ 代理公使齐伯平. 美国驻华大使馆. [2021-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6).
- ^ Key Officers of Foreign Service Posts: Guide for Business Representatives. Spring 1992,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 (Publication 7877), 1992, (Publication 7877): 23
- ^ Key Officers of Foreign Service Posts: Guide for Business Representatives. Fall 1992,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 (Publication 7877), 1992, (Publication 7877): 24
外部连结
- List of Ambassadors to Chin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国务院提供
- 各国驻华使节表(按国别区分),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黄文德提供。(PDF格式)
-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 编. 清季中外使领年表. 北京: 中华书局. 1985.
参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