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入侵巴拿马

入侵巴拿马
毒品战争的一部分
Operation Just Cause Rangers 3rd sqd la comadancia small.jpg
入侵巴拿马行动中正在战斗的美国士兵,摄于1989年12月。
日期 1989年12月20日-1990年1月31日
地点
结果 美军胜利,诺瑞嘉的军事独裁政权被推翻[1]
参战方
巴拿马 巴拿马  美国
巴拿马 巴拿马(反对派)
指挥官与领导者
巴拿马 曼纽尔·诺瑞嘉 美国 乔治·H·W·布希
美国 麦克斯韦·R·瑟曼上将
巴拿马 吉列尔莫·恩达拉
兵力
16,000+人 27,684+人
伤亡与损失
205–314人阵亡
1,906人被俘
23人阵亡
324人受伤

巴拿马平民死亡人数统计来源[2]
美军:250人
联合国:500人
中美洲人权保护委员会(CODEHUCA):2,500-3,000人
巴拿马国家人权委员会(CONADEHUPA):3,500人

一名西班牙记者死亡[3][4]
美国南方司令部(United States Southern Command)指挥官麦克斯韦·R·瑟曼上将,计划并指挥了入侵巴拿马的作战行动

美国入侵巴拿马是1989年12月美国巴拿马发动的入侵行动,美国对此一行动的代号为「正义之师行动」(Operation Just Cause)。巴拿马运河条约签订后十年,即1989年12月,美国总统乔治·H·W·布希在任期间,美国海军陆战队美国陆军突击队突袭巴拿马,迅速赢得胜利,并且俘虏了当时巴拿马的事实上最高领导人、独裁者曼纽尔·诺瑞嘉,解散了巴拿马国防军

背景

美国长期在巴拿马运河区建立了众多军事基地,并保持大量驻军。1977年9月7日,美国总统吉米·卡特与巴拿马事实上最高领导人奥马尔·托里霍斯将军签订巴拿马运河条约。条约规定,美国将于2000年转交巴拿马运河的控制权给巴拿马。虽然巴拿马政府将对运河实施管理权,但美军军事基地仍将保留,而且美国要求运河对美国船只开放作为转交控制权的条件之一。在条约签订时期,美国与巴拿马的诺瑞嘉将军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诺瑞嘉自1967年始就向美国中央情报局提供情报。[5]

1983年诺瑞嘉透过政变迫使当时军事领导人鲁文·达里奥·帕雷德斯(Rubén Darío Paredes)退休,自任国防军总司令,实际掌握军政大权。1989年5月总统大选开票统计结果,反对党联合推举之总统候选人吉列尔莫·恩达拉获得选举胜利,但诺瑞嘉宣布选举无效,同年9月美国对巴拿马实行经济制裁,12月15日诺瑞嘉宣布巴拿马与美进入战争状态,自任国家元首。

1989年12月20日,以保护美国侨民,保护民主选举和打击贩毒的名义(巴拿马当时为国际贩毒的一大洗钱中心),美国总统乔治·赫伯特·沃克·布希下令两万七千名美军展开对巴拿马代号「正义之师作战」的军事行动,以推翻诺瑞嘉的军事独裁政权,让在之前选举中胜选的恩达拉就任总统。

过程

在入侵巴拿马(1989年12月─1990年1月)的正义之师作战战术地图中,标示出了主要的攻击目标。
美国陆军第508步兵团第一营的士兵从一架C-130E运输机上跳伞至巴拿马市附近的空降区。
美军海军陆战队第二轻装甲步兵营的一辆LAV-25装甲车在已摧毁的巴拿马国防军所占建筑前警戒,摄于入侵巴拿马的正义之师作战第一天。

行动开始

当地时间12月20日凌晨1点钟,美国开始军事入侵巴拿马时。此次行动总共有27684名美军和300多架飞机参加[6]。而他们面对的是总数为16000名士兵的巴拿马国防军。美军行动的首要目标是占领战略设施。美军在攻击巴拿马国防军的总部时,引发了一些火灾,令巴拿马市中心的大部分毗邻地区和人口稠密的居民区被严重烧毁。据目击者说,这些火灾是美国士兵故意放火焚烧的,为的是迫使巴拿马国防军军人离开藏匿地方。[7]

美国陆军空军海军海军陆战队参加了正义之师作战。地面部队由第5步兵师的第6步兵团,第18空降团,第82空降师,第16宪兵旅,第7步兵师,第75突击兵团,一个联合特别行动队,密苏里州国民警卫队的第1183宪兵连,第193步兵旅,第805步兵团,第539工兵营和第二轻型装甲侦察营等部队组成。

一辆美军的M113装甲运兵车在自巴拿马建筑内驶出,美军大量使用这类型的装甲车辆来提供火力、掩护以及部队调动。

巴拿马国防军击落了两架美军特种作战直升机,并迫使一架AH-6轻型侦察直升机坠落在巴拿马运河里。

美军的行动造成至少200多名巴拿马平民死亡,300多名士兵阵亡[8]

在战斗开始后的几小时,巴拿马反对派政治人物恩达拉在美国罗德曼海军基地宣誓担任巴拿马新总统。诺瑞嘉见大势已去,便逃入梵蒂冈大使馆。教皇保罗二世不给他避难权,但也不同意把他交给美军,美军随即包围梵蒂冈驻巴拿马大使馆,并用高音喇叭不断骚扰大使馆,数日后,穷途末路诺瑞嘉主动向美军投降。[8][9]

后续善后

诺瑞嘉于1990年1月3日向美军投降,结束了在巴拿马21年的军人独裁统治。诺瑞嘉投降后立刻被押往佛罗里达州,面临被起诉和被关押。

随后,美国政府协助巴拿马重新施行选举,并声称重新给予当地媒体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国家管理权渐渐和平过渡到公民政府的反对派政治人物手中。[10]受到美国的庇护巴拿马亲美派吉列尔莫·恩达拉成为巴拿马总统组建新政府。

影响

美国入侵巴拿马原本的目的是为了保住美国对巴拿马运河的控制权,诺瑞嘉原先是美国中情局扶持的独裁者,被美国前总统布希称为「美国人的流氓」[8]。但其上台后立场强硬,要求美国遵守《巴拿马运河条约》交回巴拿马运河主权,并撤离驻巴拿马运河美军。美国计划推翻诺瑞嘉扶持亲美的恩达拉,以求重新谈判巴拿马运河的归属问题,但美国入侵巴拿马后,巴拿马反美情绪高涨,巴拿马人民收复运河区意愿非常强烈,即使是美军扶持的亲美恩达拉政府也顺应民意要求美国交还巴拿马运河。最终在1999年12月31日,美国政府不得不遵守《巴拿马运河条约》将巴拿马运河所有土地、建筑、军事基地、基础设施和所有的管理权都交还给巴拿马,巴美间的冲突终于和平结束。巴拿马现时是巴拿马运河的管理国,在太平洋大西洋的商业界都有一定的影响力。[11]

相关作品

参见

参考资料

  1. ^ Operation Just Cause: the Invasion of Panama, December 1989 - ARMY.MIL
  2. ^ The Panama Deception (1992 Academy Award Winning Documentary)
  3. ^ U.S. Sued in Death of a Journalist in Panama NY Times, 24 June 1990
  4. ^ 'It's Been Worth It': Bush – U.S. Troops Take Control of Panama LA Times, 21 December 1989
  5. ^ Jones, Howard. Crucible of Power: A History of U.S. Foreign Relations Since 1897. 2001, page 494.
  6. ^ Sweetman, Jack; "American Naval History: An Illustrated Chronology of the US Navy And Marine Corps, 1775 – present". Third Edition,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02.
  7. ^ Harding, Robert C. The History of Panama, Greenwood Publishers, 2006.
  8. ^ 8.0 8.1 8.2 Michael Castritius; 平心. 二十年前美国入侵巴拿马. DW.COM. 德国之声. 2009-12-20 [2021-06-30] (中文). 
  9. ^ Los Angeles Times, December 21, 1989, "Combat in Panama, Operation Just Cause".
  10. ^ What Uncle Sam Really Wants, The invasion of Panama, 1993, Noam Chomsky
  11. ^ Patricia Pizzurno, Panamá en la encrucijada del mundo; No. 116, enero – abril 2004. 93–116. TAREAS web 网际网路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07-10-08.

外部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