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地的战争场景。
左上:参加万家岭战役中国国民革命军部队;右上:第一次阿拉曼战役中澳洲部队使用25磅炮进行攻击;左中:苏联在史达林格勒战役上作战;右中:在1943年至1944年东线战场上正在展开攻势的德国斯图卡战机;左下:威廉·凯特尔于1945年5月9日在德国柏林签署《德国无条件投降书》;右下:美国海军在仁牙因湾战役中驶向仁牙因湾海岸。
日期 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
(6年又1天)[g][h]
地点
结果

同盟国胜利

参战方
同盟国

 美国
苏联[a]
 英国
 中国[b]

轴心国

纳粹德国 纳粹德国
大日本帝国 大日本帝国[b]
义大利王国 (1861年-1946年) 义大利王国[c]

指挥官与领导者

同盟国领袖
美国 富兰克林·罗斯福
苏联 约瑟夫·史达林
英国 温斯顿·邱吉尔
中华民国 蒋中正

详情…

轴心国领袖
纳粹德国 阿道夫·希特勒
大日本帝国 裕仁
义大利王国 (1861年-1946年) 贝尼托·墨索里尼

详情…
伤亡与损失
士兵死亡:
超过16,000,000人
平民死亡:
超过45,000,000人
合计死亡:
超过61,000,000人(1937─45)
更多详情…
士兵死亡:
超过8,000,000人
平民死亡:
超过4,000,000人
合计死亡:
超过12,000,000人(1937─45)
更多详情…
  1. ^ 1939年,根据同德国的约定,苏联入侵波兰东部。1939年至1940年冬季,苏联入侵中立国芬兰,并由此被驱逐出国际联盟。
  2. ^ 2.0 2.1 中华民国和日本自1937年便开始交战。
  3. ^ 义大利于1943年9月签订停战协议,此后王国政府与同盟国一同作战,而轴心国则在北部建立共和国政府
  4. ^ 1940年11月起为轴心国成员,但在1944年8月政变(面对苏联攻势)推翻安东内斯库政权后加入同盟国阵营,并同苏联一起对德作战。
  5. ^ 1941年3月起为轴心国成员,但在1944年9月亲苏政变之后加入同盟国阵营,并同苏联一起对德作战。
  6. ^ 伊朗官方立场为中立,但同盟国认为其君主礼萨汗倾向轴心国,因此对其进行入侵,逼迫其让位予其子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此后伊朗加入同盟国。
  7. ^ 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各界观点不一
  8. ^ 日本与苏联(现今为俄罗斯)尚未签订和平条约[1]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战,是1939年(可追溯至1931年)至1945年爆发的全球军事冲突。第二次世界大战涉及全球绝大多数的国家。包括所有的大国,并最终分成两个彼此对立的军事同盟——同盟国轴心国。这次战争是人类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动员1亿多名军人参与这次军事冲突。主要的参战国纷纷宣布进入总体战状态,几乎将自身国家的全部经济、工业、科学技术用于战争之上,同时将民用和军用的资源合并以便规划。包括有犹太人大屠杀南京大屠杀肃清大屠杀卡廷大屠杀马尼拉大屠杀、战争中日军对中国军民进行细菌战、以及最终美国日本首次使用原子弹等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是有纪录以来最多大规模民众死亡的军事冲突,总死亡人数达7000万,是人类历史上死伤人数最多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局势,英国法国欧洲殖民帝国衰落,美国苏联则取代欧洲殖民帝国的地位成了新的超级大国并在战后形成两强格局,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

在1931年9月,日本便侵占中国满洲,建立傀儡国家满洲帝国。至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中日更爆发中国抗日战争。不过大多人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定为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开始,这次入侵行动即导致英国和法国德国宣战。然而德国在入侵波兰后开始尝试在欧洲建立一个帝国,自1939年到1941年为止,发动一连串战争使德国几乎占领欧洲大部分的地区,并和义大利、日本签署三国同盟条约。而声明保持中立的苏联在和德国签订《德苏互不侵犯条约》后,也开始侵略,陆续占领或吞并在欧洲边界的6个国家,在这之中也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所占领的波兰领土。英国及大英国协的成员国则持续与轴心国作战,并在北非大西洋海上爆发多次军事冲突,而这也使英国成了欧洲少数仍继续抵抗德军入侵的主要武力之一。1941年6月,欧洲的轴心国决定撕毁和苏联的合作约定,联合入侵苏联,这次攻势也使得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地面行动爆发,也就是巴巴罗萨行动,但在之后让几乎统辖整个欧洲地区的轴心国投入大量军力来维持作战优势。

到了1941年12月,亚洲轴心国日本在华作战已经多年而趋于疲软,为了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获得领导地位,发动珍珠港事件,袭击位于太平洋的英美殖民地以获取南洋资源,导致美国向轴心国宣战,欧亚战场合拢的格局明显浮现,虽然日本很快于西太平洋和东亚战区获得了主导权,但到了1942年时,日本开始在一系列的海战中战败,在中途岛海战损失四艘航空母舰,欧洲的义大利也陆续于北非战役及德国在史达林格勒战役中败退,这些都使轴心国暂停进攻的脚步。1943年时,义大利在西西里岛战役被同盟国部队经其殖民地突尼西亚登陆打败投降,推进至义大利南部,国内政变,总理贝尼托·墨索里尼失势,导致分裂成两个国家,另一方面德军在库尔斯克会战战败后失去对于东线的主动权,同时美国在太平洋战区中获得了一连串的胜利,自此轴心国逐渐失去主导权并开始将布署于各地的前线部队进行撤退。到了1944年时,盟军决定登陆法国诺曼第以开辟第二战场,而苏联除了收复过去被占领的领土外,也开始转往进攻其他轴心国。在苏联部队攻入柏林后,德国元首希特勒自杀,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区最终在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的情况下宣告结束。而另一方面美国在1944年和1945年成功击败了日本海军部队并陆续占领数个重要的西太平洋岛屿,这使得日本列岛随时面临同盟国部队入侵的危机。最后在美军分别于广岛市和长崎市投下原子弹并造成大量日本平民死亡。1945年8月8日苏联进攻日本控制下的中国东北地区,8月14日日本跟进宣布愿意接受无条件投降的条件,而随着亚洲战事的停息也意味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1945年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胜利宣告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影响极为深远,改变往后世界的政治版图和社会结构,特别是战败的轴心国集团被迫接受同盟国的安排。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亦宣告成立,期望能够促进各国合作并防止未来的军事冲突;同时战胜的盟军各国,也纷纷在联合国各个机构中担任重要职位,特别是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和法国5个国家为首成立联合国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主导着世界的秩序[3]。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也促使美国和苏联二者势力大幅扩张,成为彼此对立的超级大国,并在战争结束后展开长达44年的冷战局势。与此同时过去各个欧洲大国的影响力则逐渐下降,促使各个亚洲与非洲殖民地出现非殖民化的运动,陆陆续续有许多地方宣告独立。而为了面对战争所带来的破坏,各个国家也开始为自身的产业推出振兴经济措施;另外为了能够稳定各国之间的外交关系,欧洲也开始推动欧洲一体化的目标。

时间

一般认为战争是于1939年9月1日爆发[4][5],这样的论点是以德国入侵波兰做为起点,3天之后英国和法国便先后对德国宣战。不过对于战争开始的日期仍然存有许多不同的意见,其中一些人便认为实际上战争早在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发生,中国抗日战争爆发之后便已经开始[6][7][8]。英国历史学家安东尼·毕佛等人则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应该从1931年9月18日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计算[9][10]

另外也有如英国历史学家A·J·P·泰勒等抱持着不同的想法,认为抗日战争和在欧洲以及其殖民地所爆发的战争刚开始只不过是同时发生的不同军事冲突,两场战争最终于1941年合并而称其为「世界大战」[11][12]。其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始时间的说法还包括有在1935年10月3日时,因为义大利入侵衣索比亚的举动而爆发战争[13][14][15][16]。另外也有人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都是属于「欧洲内战」(European Civil War)或者是「第二次三十年战争」(Second Thirty Years War)的一部份[17][18]

英国历史学家安东尼·毕沃尔将1939年5月至9月日本蒙古苏联军队之间的诺门罕战役视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19]但也其他人认为西班牙内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或前奏。[20][21]

战争结束的确切日期也没有得到普遍同意。当时人们普遍认为,战争于1945年8月14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结束,而不是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亚洲战争结束。1951年,日本和盟国签署了旧金山和约[22]1990年,最终解决德国问题条约允许东西德统一,并解决了二战后的大多数问题。[23]日本和苏联之间从未签署任何正式的和平条约,[24]但两国之间的战争状态因1956年的日苏共同宣言而终止,该宣言也恢复了两国之间的全面外交关系。[25]

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包括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保加利亚鄂图曼帝国在内的同盟国战败,导致欧洲版图进行了一次重大的改变。1917年,布尔什维克党掌控了当时的俄罗斯,并建立了苏联。一战中,协约国获得了胜利,当中包括法国,比利时,义大利,罗马尼亚希腊,它们在巴黎和会中获得了部份土地作为战后赔偿。而且,随着奥匈帝国,鄂图曼帝国和俄罗斯帝国的瓦解,导致许多新民族国家的成立。

1930年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国际联盟大会

为了阻止战争再次爆发,国际联盟在1919年巴黎和会中建立。该组织的主要目标是通过集体安全、军事和海军裁军来预防武装冲突,并通过和平谈判和仲裁解决国际纠纷。[26]

尽管在一战结束后社会开始出现追求和平主义的声音,许多欧洲国家仍充斥着民族统一主义复仇主义的民族情节且越来越深化[27][28]。特别是德国在签署《凡尔赛条约》后丧失大量领土、殖民地以及其自身的经济优势,使得德国社会对于领土收复以及复仇的思想更趋强化。然而由于《凡尔赛条约》的种种限制,德国仍然失去包括德国自身13%的领土以及所有海外殖民地,过去德国在战争期间吞并的他国领土也被迫允许独立,并以战争开销与赔偿为由征收巨额赔款。条约中更进一步限制德国军事力量的规模以及配备,包括了撤除空军以及撤销参谋部[29]。而与此同时俄国内战渐趋缓和,并且另外成立苏联掌管政权[30]

1918年到1919年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导致德意志帝国瓦解并由另外建立的民主政府取代,新成立的德国政府后来又称威玛共和国。然而在战间期的这段时间,刚刚成立的威玛共和国便面临了国内右派左派各自支持者的权力争夺冲突。另一方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期,与英国和法国签署1915年伦敦条约的义大利以获得领土为条件决定转而投靠协约国集团,但是义大利的民族主义者不满在战争结束后两国并没有遵守领土转移的承诺,随后因为这次领土扩展事件反而让义大利社会爆发冲突。而从1922年到1925年开始,以本尼托·墨索里尼为首的法西斯党成功于义大利获得执政权力,并且以民族主义极权主义废除了原本的代议制民主结构,不断打压义大利当地的社会主义、左派和自由主义的的活动;同时义大利政府也积极展开许多外交策略,期望能够将义大利发展成为世界大国之一,而成为「新罗马帝国[31]。另一方面在德国,以阿道夫·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则开始尝试在德国建立一个法西斯政府。伴随着经济大恐慌爆发之后,德国社会开始支持纳粹党执政,到了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在国会纵火案发生后希特勒开始大力提拔纳粹党成员担任政府重要官员,并开始将德国塑造成法西斯极权的一党制国家[32]


阿道夫·希特勒在纳粹党党代会上,1930年10月摄于威玛

尽管阿道夫·希特勒曾在1923年时发起一场以失败告结的政变尝试推翻德国政府,出狱后竞选总统输给保罗·冯·兴登堡,但在1932年保守右派前总理帕彭向政敌报仇的策划下,透过右翼国家人民党及德国企业家们政商合作,身为国会第一大党的纳粹不仅获得资助、解除濒临破产的危机,更因此得到政商名流联名游说,最终说服兴登堡任命他于1933年合法成为德国总理。他宣布废除民主制度,同时借由民族主义的风潮提出要重新修正世界秩序,并很快便开始大规模地重整军备[33]。与此同时法国为了​​确保义大利仍然与其合作、维持同一阵线之协议,允许义大利衣索比亚列为自己的殖民地。然而在希特勒的主导下,德国于1935年再度合并原本作为德国领土的萨尔盆地地区,而在获得民意支持的情况下德国随后推翻《凡尔赛条约》且加速重整军备的计划,甚至以大规模征兵的方式扩充部队兵力,而这些强调国家主权的举动也更加加深了德国社会对于希特勒的声望[34]

为了能够抗衡纳粹德国的不断发展,英国、法国和义大利决定成立斯特雷萨阵线。另外苏联也怀疑德国的目标也包括占领东欧的广大领土,苏联为此也与法国签署《苏法互助条约》;然而尽管《苏法互助条约》已经签署,该协议仍然坚持必须要经过国际联盟的讨论才能针对入侵行为有所因应,这使得这一条约基本上并无威吓力[35][36]。而在1935年6月,英国甚至与德国签署了《英德海军协定》,更加缓和了先前《凡尔赛条约》的部分限制。而美国则于同年8月通过了中立法案,表示不会干涉美洲以外的国际事务[37]。这也促使义大利于同年10月时入侵衣索比亚,德国是少数愿意表态支持义大利入侵举动的欧洲国家,这也使得义大利在稍后德国吞并奥地利并未表示反对[38]

尽管1936年3月阿道夫·希特勒不顾《凡尔赛条约》与《罗加诺公约》而进驻莱茵兰,但是其他欧洲列强对于此事并未多加干涉[39]。同年7月时西班牙内战爆发,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公开支持主张法西斯独裁的佛朗哥部队和苏联支持的西班牙第二共和国军队交战,这次双方冲突也成了德国和义大利测试新型武器与作战方式的地方,最终佛朗哥部队于1939年初成功赢得内战[40]。1936年10月,德国和义大利组成了柏林-罗马轴心。1个月后德国和日本签署了《反共产国际协定》,义大利则在隔年也加入其中。这时中国发生西安事变,国民党和共产党军队同意停火并组织统一战线来抵抗日本入侵[41]

亚洲

中国国民党则为了能够清除军阀的势力,在1920年代中期由蒋中正领导国民革命军开始自南向北展开北伐,在奉系领袖张学良宣布归顺后,名义上统一中国。然而北伐结束后,国民党便与原本一同合作的共产党发生冲突,中国很快又再度陷入国共内战[42]。1931年大日本帝国军国主义正趋高涨,帝国政府开始策划如何能够有效掌控中国领土并且获取自然资源,进而借此发展出足够的实力来掌管亚洲地区[43]

此时蒋中正以「先安内,后攘外」的方针回应日本的入侵行为,继续剿共,以便稳定局势,另一方面则期望国际联盟协助处理日军进占中国领土的问题,但日本在遭到国际联盟谴责行为后随即宣布退出该组织。在这之后日本在中国又发动了一连串的挑衅行为如上海热河河北,一直到1933年中日签署《塘沽协定》双方才一度宣告停战。不过中国仍组织志愿部队继续在满州察哈尔绥远等地抵抗日军入侵[44]。1936年西安事变后,国民党和共产党军队同意停火,以建立统一战线对抗日本[45]

战前事件

义大利入侵衣索比亚(1935年—1936年)

1935年前往参加第二次义大利衣索比亚战争的义大利士兵

第二次义大利阿比西尼亚战争是一场十分简短的殖民地战争(Colonial war),1935年10月义大利王国军队从义属索马利兰厄利垂亚发动对阿比西尼亚帝国的军事入侵[46],最终于1936年5月成功完成军事占领并将之并入意属东非作为殖民地。这次军事冲突也暴露出国际联盟缺乏维护和平的力量,尽管义大利和阿比西尼亚皆是国际联盟的成员,而义大利也明显违反了国际联盟所订定的第十条规范,但是国际联盟仍无法阻止义大利的作为。直至1941年盟军在此击败义大利侵略军,衣索比亚才得以复国[47]

西班牙内战(1936年—1939年)

1937年对格尔尼卡的轰炸

德国和义大利为西班牙的弗朗西斯科·佛朗哥将军领导的国民军提供军事支持,并且协助打击当时受到苏联支持、而明显朝向左派倾斜的西班牙第二共和国政府。德国和苏联也借由这次代理人战争作为契机,不断拿这次冲突来测试新型武器和战术。其中1937年4月德国秃鹰军团蓄意轰炸格尔尼卡而受到当时社会的关注,这也使国际社会担心未来的重要战争将会把平民居住区也纳入轰炸范围内[48][49]。1939年4月国民军赢得内战,佛朗哥接掌政权并成为独裁者。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与同盟国和轴心国都进行了交涉,但没有达成任何重要的协议,不过他仍然派出志愿军前往东线为德国作战,但在总体上仍然保持中立,不允许任何一方借道或进驻西班牙国土[50]。同一时间,葡萄牙安东尼奥·萨拉查推行法西斯独裁统治,承认西班牙的佛朗哥法西斯军事独裁政权,并镇压葡萄牙共产党及其他反对派,签署反共宣言,扩大并巩固海外殖民地,并且建立葡萄牙青年团(Mocidade Portuguesa)与国家军团(Legião Nacional),仿效义大利总理墨索里尼黑衫队进行军队训练。

日本全面侵华(1937年始)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起七七事变,七月底,日军便攻下过去曾数次作为首都、具有重要政治意义的北平,然而日本此时也已经把整个中国纳入其军事行动的最终目标[51]。在中国与德国随时都有可能结束彼此间的合作关系时,中国选择与苏联迅速签署《中苏互不侵犯条约》;之后苏联也开始提供军需物资以支援中国对日作战,而已经转往支持日本的德国则在年底停止与中国的贸易合作关系。日本攻占北平后,见中国并没有屈服,决定于1937年8月中旬进攻上海。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中正决定部署自己辖下素质最佳的部队防卫上海。历经3个月战斗,上海于11月遭到日军占领。日军之后不断逼使中国军队往西方后退,1937年12月13日日军成功占领首都南京,并屠杀大量中国平民和缴械军人[52][53]

1938年6月,中国军队为了阻止日军继续由河南继续向前推进至湖北,而故意造成黄河泛滥。同时中国将拖延下来的时间拿来继续加强武汉市的防御工事,但是到了10月时日军仍成功占领武汉当地[54]。然而日本军事上的胜利并没有如日军希望般瓦解中国政权的抵抗,相反地中国政府在迁往位于内陆的重庆市后仍继续坚持作战,并定都当地[55]

日苏冲突(1938年—1939年)

1938年张鼓峰事件中的苏联红军砲兵部队

1938年7月29日,日本于张鼓峰事件中首次入侵苏联领土,苏联部队也随即与日军展开交战。虽然这次战斗是以苏联胜利作为结束,然而日本也因为这次军事冲突而有了外交谈判的机会。稍后在1939年5月11日,日本决定将武力部队移动到蒙古边境哈拉哈河附近。尽管日本最初成功击败蒙古红军的防卫,但是在苏联的支援下最后日本关东军仍然战败[56][57]

在几次与苏联的军事冲突后,日本政府深信他们应该尽可能与苏联政府透过外交手段调解,以避免苏联稍后对日方于中国的战场有所干预。两年后世界局势剧变,苏联深深地感到了来自德国的压力,双方便签订了《日苏中立条约》;同时日本也决定将之后的军事目标转往由美国和欧洲掌握的南太平洋地区。另一方面,这次作战也促使数名经验丰富的苏联军事领导人得到提拔,例如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便在之后莫斯科战役中便成了关键性的角色[58]

欧洲局势及协定

在欧洲德国和义大利的举动更加变得大胆,1938年3月德国并吞了奥地利,然而这件事只自其他欧洲列强中得到一点反应[59]。这鼓舞希特勒希望能够将过去作为索赔的对苏台德地区重新纳为德国领土,并且以该块土地是在捷克斯洛伐克内作为少数民族的德意志族群主要生活地区而要求合并。法国和英国在不询问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的情形下,很快就在慕尼黑协定中承认苏台德地区应该归德国所有,在种种压力之下使得捷克斯洛伐克只能接受领土移交的要求[60]。但是不久之后,德国和义大利仍继续迫使捷克斯洛伐克割让更多领土,这也使得邻近的匈牙利和波兰也开始备受威胁[61]。到了1939年3月德国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尚未统一的部分,随后在德国安排之下将捷克斯洛伐克分成德国管辖的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和和亲近德国的附属国斯洛伐克共和国[62]

英国和法国对于德国的举动感到震惊,但是希特勒仍进一步要求但泽自由市与其合并,这促使法国和英国向波兰保证支持其独立。而当义大利在1939年4月攻占阿尔巴尼亚后,英国和法国同样保证会支持罗马尼亚和希腊[63]。稍后不久英法与波兰陆陆续续结为同盟,而德国也与义大利正式签署了交互合作的《钢铁条约[64]。希特勒控诉英国和波兰试图「包围」德国,并宣布废除《英德海军协定》和《德波互不侵犯条约》。

1939年,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签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他身后的是莫洛托夫史达林

1939年8月,德国和苏联秘密签署了《德苏互不侵犯条约[65]。同时双方也秘密于条约签署时分配各方之后在「领土与政治重新安排」中所获得的利益,也对之后如何处理波兰问题上达成了协议。双方约定由德国占领波兰立陶宛西部地区,而苏联则是占领波兰东部领土、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比萨拉比亚等地[66]。这一协议对希特勒来说相当重要,因为它保证了德国在击败波兰之后不必如在一战中一样两面作战。

8月末德国继续向波兰边境进行动员,局面逐渐演化为全面危机。在与义大利外长齐亚诺伯爵的私人会谈中,希特勒表示波兰是一个「不稳健的中立国」,必须服从德国的要求,否则就应当予以「清算」以免日后在同西方国家的战争中消耗德国的兵源。同时他不认为英国和法国会介入这一冲突[67]。8月23日希特勒下令于8月26日进攻波兰,但在听说英国与波兰达成了正式的互助协定以及义大利将保持中立之后,决定延迟进攻[68]。作为对英国希望直接谈判的回应,德国于8月29日要求波兰派出代表来到柏林,商讨关于割让但泽波兰走廊以及保护波兰境内德意志族裔的事宜。波兰拒绝了这一要求,于是在8月31日晚间,德国宣布谈判破裂[69]

战争过程

欧战爆发 (1939–40年)

德国国防军士兵推开波兰但泽自由市间的边境障碍物,摄于1939年9月1日

1939年9月1日德国和其附属国斯洛伐克一同进攻波兰[70]。9月3日法国、英国和大英国协成员国纷纷正式向德国宣战,但实质上给予波兰的支援则十分少[71],只有在法国萨尔当地发起萨尔攻势[72]。不过9月3日时英国和法国也派遣海军部队封锁德国外海,期望能够破坏德国的经济发展并给予战况有些许支援[73][74]。1939年9月15日,苏联在与日本就日苏满蒙边界战争签署诺门罕停火协议之后,9月17日也紧接着入侵波兰[75],波兰领土随即被纳粹德国苏联瓜分,而立陶宛斯洛伐克也获得一部分土地。但尽管如此波兰政府始终没有宣布投降,相反地另外组织波兰地下国波兰救国军,继续在之后连同布署在波兰周遭各条战线的盟军部队一同作战[76]。此外大约有100,000名波兰军事人员则撤退到罗马尼亚波罗的海国家,这些士兵后来也加入抵御德国部队进攻的行列[77],而著名的波兰军情处密码局则带着有关破解密码的资料撤离到法国[78]。同一时间日本则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中国城市长沙市首次发起攻势,但是在9月下旬被中华民国国军击退[79]

波兰战役中位于比得哥什附近的一号坦克部队,摄于1939年9月

在对波兰和立陶宛政府进行干预后,苏联依照《德苏互不侵犯条约》强迫波罗的海国家协助苏联军队于他们国家内进驻[80][81][82]。然而在1939年11月芬兰拒绝苏联近乎割让领土的要求,随后双方便爆发军事冲突[83]冬季战争,最终在1940年3月由芬兰作出让步签署《莫斯科和平协定[84]。在这之期间尽管法国和英国已经向德国宣战,但是仍尽可能援助芬兰抵御苏联的入侵,而苏联也因为这入侵举动而被国际联盟剔除[82]

而在西欧,英国开始将其军队部署到欧洲大陆,但由于英国部队始终没有和德军发生军事冲突,这使得这段时间又称「假战」。一直到1940年4月开始,德军再发起大规模入侵的情况下才有所交战[85]。1940年2月时,苏联和纳粹德国除战前协议外另外签署《德苏经贸协定(1940)》,由苏联提供各式原料来换取德国的军事和工业设备,而德国也能够借此回避盟军对其的原料封锁[86]


1940年4月德国为了避免盟军借由威尔弗瑞德行动来阻挡瑞典出产的铁矿砂运往德国的路线,决定入侵丹麦和挪威以确保原料的运输[87]丹麦立即宣告投降,而尽管盟军提供协助予挪威,德军仍然在2个月内攻占挪威[88]。1940年5月为了避免德国抢先攻占,英国随即入侵冰岛以实施军事管制[89]。同时因为挪威战役的失败,温斯顿·邱吉尔于1940年5月10日取代内维尔·张伯伦,成为英国新任首相[90]

轴心国推进

西欧 (1940–41年)

法国战役结束后,纳粹德军在巴黎进行胜利游行,摄于1940年6月
德军轰炸后的伦敦景象,1940年12月29日

1940年5月10日,德国开始策划入侵法国比利时荷兰与卢森堡[91],在几天内德军便以闪电战和空降战术成功攻下荷兰比利时[92]。法国所设下的马奇诺防线使得法军认为透过天然屏障能让德军装甲车辆无法突破[93],然而德军则先攻占防御较为薄弱的阿登森林后随即攻击位在比利时的盟军侧翼[94]。最终到了同年6月初时,英国军队放弃其运到欧洲大陆的重型装备并将军队自敦刻尔克紧急撤离[95]。而6月10日时义大利也跟着德军入侵法国,并且向法国和英国宣战,12天过后法国政府便宣布投降[96]。向轴心国投降的法国一部分领土很快便被纳入德国和义大利占领区,而法国本土则是由残存国家身分的维琪法国所管理着[97]。7月3日英军则袭击停泊在法属阿尔及利亚的法国舰队,以防止德国将法军舰队纳入自己的海军中[98]

同年6月在法国战役即将结束的最后几天,苏联也强行并吞了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等国家,同时也吞并了罗马尼亚具有争议性的比萨拉比亚地区[81]。与此同时,纳粹德国也和苏联在政治与经济合作上逐渐陷入僵局[99][100][101][102],这使得德国和苏联开始为彼此交战进行准备[103]

在成功瓦解法国后,德国开始尝试借由空中优势来发起取得英国上空制空权,同时也发起海狮计划即一项空降与海上登陆的计划,准备入侵英国[104]。然而德国空军的作战行动并没有达成目标,损失不少飞机,且无法夺取制空权,这使得入侵计划在9月时便宣告取消[104]。而尽管德国开始将其占领的法国港口作为其新基地,但是德国海军对于仍保有一定实力的英国皇家海军并没有获得收益,这使得德国决定改以U型潜艇在大西洋巡逻并对英国航运展开攻势[105]。另一方面义大利则将重点放在地中海及东非周遭地区,于6月时开始围攻马尔他、8月义大利占领英属索马利兰,并且在1940年9月时义大利入侵埃及。日本则在9月时开始强化对中国的封锁,派遣部队进驻位在法属印度支那北部的数个基地[106]

在此期间态度保持中立的美国决定采取新方案,即租借法案,以协助中华民国和西方盟国作战。1939年11月美国政府就中立法案进行修订,允许盟军以「现购自运」的方式来购买军事物资与装备[107]。在1940年时德国成功攻占巴黎后,美国海军也借由《两洋海军法案》(Two-Ocean Navy Act)开始显著扩大其规模;而在日本入侵印度支那后,美国则对日本实施有关铁、钢和机械零件的禁运[108]。到了同年9月,美国还同意英国购买原本于美国基地封存的驱逐舰[109]。但尽管如此,一直到1941年珍珠港事件以前大部分的美国公民仍继续反对美国对任何军事冲突直接干预[110]

而为了对付于背后支持同盟国的美国,1940年9月底日本、义大利和德国签署《三国同盟条约》正式组成轴心国集团,并建立口号(欧洲新秩序)[111]。《三国同盟条约》中规定除了因应苏联主动进攻而另外处理外,任何国家都必须协助任何虽未参与战争但仍被攻击的轴心国国家[112]。在这段期间,美国则继续通过了租借法案来支援英国和中国作战[113];美国也授权美国海军保护英国所购买的物资和装备运往大西洋中间的安全区,之后由英国舰队接手进行管理[114]。也因此德国和美国在1941年10月陆续在大西洋北部和中部发生数次海战,但是美国在官方立场上仍然持续保持中立[115][116]

地中海 (1940–41年)

1940年11月时,轴心国开始大规模扩展自身的势力[117]。1940年10月时义大利尝试入侵希腊,但是在几天内便被击退到阿尔巴尼亚地区而陷入僵局[118]。至1940年11月,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斯洛伐克共和国相继加入了轴心国行列,而大英帝国所组成的部队也开始对对位在埃及和东非的义大利军队展开攻势[119]。到了1941年年初,义大利军队已经被大英帝国部队逼到利比亚,而邱吉尔也将下令派遣部队前往非洲的动作称为「光采行动」,并且借此加强正在与希腊交战的义大利王国部队的压力[120]义大利皇家海军于战争中遭受了十分惨重的损失,皇家海军派遣航空母舰攻击位在塔兰托的义大利部队在这次的攻击中也导致3艘义大利的战列舰受损,而之后在马塔潘角海战中义大利又损失更多艘军舰[121]

德国伞兵Ju 52运输机空降到希腊克里特岛上作战,摄于1941年5月

因此德国便决定介入此战事并协助义大利对英作战。希特勒于2月时将部分德国军队派遣前往利比亚当地,并且在3月底时已经对德部队便已经数次发动小规模进攻[122]。而到了4月时,以德军部队为首组成的联军成功推进到埃及周遭,甚至对盟军发起了托布鲁克围城战[123]。之后大英帝国部队于5月时发起简洁行动,6月时再度发起了战斧行动,但这2次针对轴心国部队的攻势随后都面临失败[124]。而3月初时保加利亚王国签署加入轴心国集团,以及南斯拉夫王国发生退出轴心国的政变,这促使纳粹德国决定要对巴尔干地区进行干预,随即入侵希腊南斯拉夫并另外组织政府。轴心国部队在巴尔干地区很快获得进展,在5月底德军部队攻占希腊克里特岛后,成功迫使同盟国军队于此处撤退[125]。6月中旬,由德国及义大利扶植的傀儡政权克罗埃西亚独立国加入轴心国。

不过处于劣势的盟军,在这段期间也有获得少数胜利,德国占领法国及扶植维希政府后,本来希望法属叙利亚托管地能够在中东参与对英国的作战,然而同盟国部队成功破坏在维希法国空军基地内的德军,进而阻止叙利亚伊拉克后方发动叛乱[126]。稍后在自由法国部队的协助下,同盟国部队也接管法国中东的托管地叙利亚黎巴嫩,以防止这类事件再度发生[127]。同时,英军在1941年向意属东非反攻,成功夺回索马利亚衣索比亚等东非地区的控制。而在大西洋英国成功击沉了德国旗舰俾斯麦号,这使得日益低迷的民众士气再次受到鼓舞[128]。同时英国皇家空军也在不列颠空战中成功抵御了德国空军的轰炸,最终德国英国上空的主要空袭行动在1941年5月宣告结束[129]

亚洲

而在亚洲战区,尽管双方都互有发起攻势,但是在1940年时中国和日本之间的战争陷入僵局。日本为了增加对中国所施加的压力,决定开始优先攻占重要位置以阻止供应路线,同时与准备与西方列强展开战争。这一时期,日军也继续占领了印度支那南部地区并给予军事管制[130]。同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发起百团大战打击日军部队,作为报复日本则决定在占领区内对共产党党员和一般民众实施严厉的三光政策,希望能够借此方式有效减少共产党游击队的人力补充和物资供给[131]。另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之间仍持续存在着互相牵制的气氛,到了1941年1月双方爆发武装冲突后便宣布结束彼此的合作关系[132]。为了能够成为之后欧洲和亚洲稳定之后的霸主,德国、日本和苏联开始对之后可能爆发的军事冲突进行准备。尽管德国与苏联正逐渐处于紧张的局势,日本考虑到一方面德军在欧洲战场上仍占有优势,而另一方面自身的目标则是夺取欧洲国家殖民下的东南亚地区及其丰富资源,为此日本与苏联2个强盛国家在1941年4月签署了《苏日中立条约[133]。但是在另一方面,德国则逐步在苏联边境布署军事武力,准备在之后直接攻击苏联[134]

全球冲突

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局势变化图
纳粹德国步兵与装甲车正以优势兵力攻入乌克兰卡尔可夫,随即与苏联红军在街头爆发战斗,摄于1941年10月25日

1941年6月22日德国发起巴巴罗萨行动,联合其他欧洲轴心国集团的成员国以及芬兰共同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目标是期望借由兵分三路的快速突击攻占波罗的海地区、莫斯科和乌克兰,北方主力由里布元帅的德国北方集团军和芬兰军进攻,中路由博克元帅的德国中央集团军进攻,南方由伦德施泰特元帅的德国南方集团军下辖曼斯坦因等名将和罗马尼亚军进攻。最终战略目标(Strategic goal)则是在1941年末攻下从阿斯特拉罕阿尔汉格尔斯克所连结的AA战线以内范围,并且能够有效掌握里海白海的周遭交通[135]。希特勒的目标是借由发展成为军事大国的德国来​​消除苏联本身以彻底消灭共产主义,并且借由驱赶当地居民的方式来获得所谓的「生存空间[136][137];同时德国也希望能够攻占苏联的重要地区,并且借由当地的战略资源进而能够击败德国的其他对手[138]

虽然苏联红军在战争之前亦有准备战略反攻计划,但是轴心国部队发起的巴巴罗萨行动仍迫使苏联最高统帅部只能够采取战略防卫作战[139]。到了夏日期间,轴心国成功进占大量的苏联领土并且也造成苏联军方巨大的人员和物资损失,交通几乎瘫痪。然而到了8月中旬德国国防军陆军总司令部决定让渐趋劳累的德国中央集团军暂止发起对于苏联的包围作战,并且连同第2装甲军团(2nd Panzer Army)一同向乌克兰以及列宁格勒推进[140]。德军在对基辅的攻势中获得压倒性的成功,导致一共有4个苏联集团军遭到围剿和歼灭,这也让德军得以更早占领克里米亚乌克兰东部的工业发达地区[141]

将近75%的轴心国部队以及绝多数原本布署于法国和地中海中部的空军部队陆陆续续转移到东线[142],这促使英国政府重新思考其大战略计划[143]。同年7月英国和苏联一同组成反对德国的英苏协定[144],同时英国和苏联也一起入侵伊朗,以确保波斯走廊(Persian Corridor)和伊朗当地油田不会落入德军占领之下[145]。到了8月英国和美国则一同签署《大西洋宪章[146]

到了10月,芬兰军队入侵苏联占领冬季战争前被夺去的领土并发起攻势更进一步占领了彼得罗扎沃茨克,并威胁摩尔曼斯克和整个卡累利亚,大量苏军被芬兰牵制;在东线南方,罗马尼亚军队靠着德军闪电战的威力夺回巴撒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等过去割让给苏联的领土[147]。并在敖德萨战役重创苏军并占领该市,乌克兰西南部部份领土被罗马尼亚占领,在稍后德罗联军成功攻陷塞瓦斯托波尔,并且将主要的兵力改调往莫斯科以展开进攻[148]。在经过两个月的激战后,德军部队几乎达到莫斯科外围地区,并随即包围莫斯科,莫斯科为苏联情报及交通中心,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史达林经过思考决定死守城市,莫斯科战役展开,然而经过长期行军而疲惫不堪的部队也迫德军暂缓进攻[149][150],而且遇上严寒士兵冻伤十分严重。尽管轴心国部队成功攻占广大的领土,然而在这次交战中并没有达成主要目标;许多重点城市仍然在苏联坚持抵抗下始终无法击溃(如列宁格勒),这也使得苏联在之后仍保留相当程度的军事潜力,德国暂停攻势也让苏联有喘息的机会,而在巴巴罗萨行动宣告结束之后,也意味着欧洲战场的闪击战阶段也已经结束[151]

12月初古德里安的德军下令停止对莫斯科的包围,而亦苏联正式动员所有后备部队并准备与轴心国部队展开作战[142][152]。苏联开始依据理查·佐尔格等间谍所搜集的资讯陆陆续续将军队移往东线准备作战,期望能够防止轴心国集团继续往苏联领土进攻,而面对日本关东军则只布署最少的兵力来作为警戒用[153]。同时因德国开始受到阻滞,日本放弃了北进。到了12月5日开始苏联发了大规模的反攻作战,对布署战线长达1,000公里的德军展开攻势,并成功往西推进100公里—250公里之处[154]

德国1940到1941年在欧洲所获得的一连串胜利,在某些程度上也鼓励日本对欧洲各国政府施展压力。已流亡英国的荷兰政府同意继续供应日本由荷属东印度所制造的石油,但是拒绝将该殖民地的控制权移交给日本政府。相反的维琪法国则同意日本继续占领法属印度支那[155]。到了1941年7月,美国、英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政府决定以日军试图占领中南半岛为由而冻结所有来自日本的资产,而提供日本近80%石油的美国也决定严格实施石油禁运政策[156][157]。这项石油禁运政策促使得日本可能必须放弃其在亚洲的野心计划、并且逐一暂缓对中国所发起的战争或者是以武力攻占领土的方式来获取所需要的自然资源。

对此日本军方完全舍弃第一个方案,并且许多军官认为石油禁运实际上就是对日本展开的潜在「宣战」[158]

亚利桑那号战舰在日本对美国太平洋舰队的突袭中沉没,1941年12月7日

对于这种情势,日本计划迅速以武力的方式攻占欧洲位于亚洲的殖民地地区,并随即建立一个延伸至太平洋中线的大型防卫圈。随后日本便会尽可能使用在东南亚所获得的资源,来对遭受第一波攻击的同盟国军队展开防御作战[159]。为了防止之后美国对于日本的作法展开干预,日军从一开始便策划对于防卫圈外围的美国太平洋舰队展开歼灭性攻势[160]。于是计划突袭美军夏威夷的海军基地,珍珠港。

1941年12月8日(北美地区为12月7日),日本同时对由英国与美国所掌握的东南亚周遭地区和太平洋岛屿展开攻势,在这其中也包括有偷袭位于珍珠港的美国舰队攻占泰国和马来西亚地区以及占领香港等等[161]

这一系列的袭击促使美国、英国、澳洲、中华民国和其他同盟国国家正式对日本宣战,纳粹德国、义大利王国和其他签署《三国同盟条约》的成员国也作出回应并向美国宣战。1942年1月美国、英国、苏联、中华民国和另外22个小国或者流亡政府一同签署《联合国宣言》,在内容中再度申明《大西洋宪章》的观点[162]。然而苏联本身出自利益考虑,并没有完全遵守《联合国宣言》的内容,除了继续依照过去与日本签署的协议而对于日军保持中立的态度[163][164],同时本身对于自决原则也没有表达正面支持[146]。而从1941年史达林陆陆续续要求丘吉尔以及罗斯福在法国展开「第二战线」[165]。其中东部战线当时已经成为欧洲战区的主要战场,苏联在这次军事冲突中有将近数百万的伤亡者,相反的同样作为同盟国成员的西方国家则大约损失数十万人。不过丘吉尔和罗斯福则表示他们需要更多的准备时间,在其他同盟国始终无法确保优势的情况下使得苏联只能够继续单独抵抗德军攻势,这也使得苏联在战后不断以此来向西方国家要求赔偿[166]

日军进犯马来亚吉隆坡

1942年4月日本与其合作国泰国已经几乎完全占领缅甸马来亚印尼新加坡拉包尔等地,盟军部队在日军攻势下普遍造成严重的损失,同时日军也俘虏大量的囚犯[167]。尽管日军在科雷吉多岛当地遭遇强硬抵抗,1942年5月菲律宾最终仍然遭到日军占领且逼使得菲律宾自治领政府被迫流亡[168]。而日本海军也在在南海爪哇海印度洋中获得胜利,并且成功轰炸盟军部队位于澳洲的重要海军基地达尔文[169]。这段时间中盟军对于日本唯一的取得胜利则是中华民国于1942年1月上旬爆发的第三次长沙战役[170],而获胜主要原因在于日本过度自信能够轻易取下胜利,而对于国军并无完善的准备[171]

面对美国海军开始大力协助英军运补作业,纳粹德国海军决定主动对美国大西洋沿岸所有运输船只展开攻击[172]。而尽管德军已经造成苏联极大的人员与物资损失,欧洲轴心国成员停止对于主要布署在俄罗斯中部和南部地区的苏联军方展开攻势,相反的开始强化自身对于所占领领土的控制能力[142]。而在北非战场方面,德军于1月时对英国展开大规模攻势,一直到2月初英军才勉强在加查拉战线中抵御德军进攻[173]。但尽管轴心国集团暂缓部队的进攻速度,以德国为首的欧洲轴心国仍加紧准备以投入下一波攻势[174]

轴心国停止攻势 (1942–43年)

太平洋

日本的推进状况,截至1942年中旬

早在1942年5月日本开始发起两栖作战MO作战,准备占领摩斯比港来阻断美国和澳洲之间的通讯以及物资流动。然而盟军成功在珊瑚海海战之中,阻止了日本海军持续往前推进[175]。在美军成功空袭东京之后,日本计划占领中途岛并引诱美国航空母舰在周遭作战,期望能够一次彻底击溃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主力;与此同时为了能够吸引美军的注意,日本也另外派遣部队占领隶属于阿拉斯加的阿留申群岛[176]。日本军方将大规模的攻击计划设定在6月初展开,然而美国于5月下旬时成功破解日本海军的通讯密码,在充分了解计划内容和部队安排后美军成功凭借着资讯优势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大日本帝国海军在中途岛战役后也势力大为削减许多[177]

在积极策划的中途岛战役反而损失大量航空母舰后,日本改将重点放在自陆地上发起攻势占领位于巴布亚领地(Territory of Papua)的摩斯比港[178]。而美军则是计划对位在日本索罗门群岛南部的军事基地展开反击,陆陆续续准备布署兵力前往瓜达康纳尔岛,同时美军也希望能够另外发起攻势打击日本在东南亚重要基地的拉包尔[179]

美军两项计划于7月开始展开,然而9月中旬时日本将瓜达康纳尔岛列为优先保卫的目标。日本首先将于布纳-哥纳当地与美国和澳洲部队作战的日本新几内亚部队撤离,陆陆续续开始将大量兵力从摩斯比港地区移往北部省当地支援[180]。而在瓜达康纳尔岛成为双方激烈争夺地区后,双方的支援部队与物资开始纷纷尝试借由船舰运送的方式提供。最后到了1943年,日本决定不再继续增加支援部队并开始规画准备撤离[181]。同一时间,盟军也开始在缅甸发起数起攻势。首先在1942年年底之针对若开邦发起作战行动,然而反遭到日军的反击并损失大量人力与物资,最终在1943年5月重新撤退回到印度[182]。另外缅甸战区的盟军也派遣缅甸远征军特种部队(Chindits)在日军势力范围处展开骚扰作战,并在4月下旬成功获得些许战果[183]

东线

而位在德国东线战场部分,轴心国集团成功在克赤半岛卡尔可夫中击败苏联反攻[184]。1942年6月时,德军决定对于苏联南部地区发起大规模的蓝色行动,希望借此占领高加索地区的油田与库班沙乌地,同时继续维持在保北方和中部地区的占领区统治。为此德国南方集团军将自身兵力分成两大部分,分别是负责攻占顿河A集团军(Army Group A)与占领高加索东南侧窝瓦河一带的B集团军。另一方面,苏联则决定于德军极有可能攻占的史达林格勒进行驻防[185]

苏联红军史达林格勒战役中展开反击,1943年2月

11月中旬时尽管德军已经攻下史达林格勒,然而之后所面临的城镇战却使得德军遭遇苦战,这时苏联也开始准备第二次的冬季反攻计划[186]。其中苏联部队成功在天王星行动包围德军绝大多数的部队势力,但是在稍后展开的火星行动中苏联却反而获得大量的损失[187]。不过在一连串反攻计划下在1943年2月上旬德国陆军已经难以继续维持战线,其中原本占领史达林格勒的德军部队宣告投降,而轴心国集团也将前线往回撤到夏季攻势前的位置[188]。不过同样在2月下旬,随着苏联部队的撤离行动反而让德国对卡尔可夫发起攻势,最后轴心国部队在库尔斯克建立了较为突出的前线阵地[189]

西欧/地中海

另一方面在1941年11月时盟军于北非发起反攻,在十字军行动(Operation Crusader)中成功收复原本德国和义大利的占领地区[190]。而为了避免日军占领维希法国所统辖的马达加斯加作为基地,1942年5月上旬英军发起占领攻势[191]。稍后轴心国集团成功自利比亚发起攻势击败同盟国部队,同时逼使盟军被迫退回到埃及,双方最终于阿拉曼当地陷入胶着情况[192]。而在欧洲大陆这一部分,尽管同盟国战略性派遣突击队攻占迪耶普的重要设施,但最后仍然遭到拥有优势兵力的德军部队所击溃[193]。这次作战也使得同盟国部队了解除非有更好的计划策划、武器装备以及后续规画,否则西方同盟国并无法发动大规模的入侵行动[194]

1942年8月,盟军成功击溃德军对阿拉曼发起的第二次攻势[195],但在面临重大损失以及需要物资补给的情况下英军发起基座行动援救马尔他[196]。两个月后盟军自埃及发起大规模作战行动,成功逼使轴心国部队撤离利比亚而于更西方北非基地驻守[197]。同一时间英国与美国联合部队也跟近占领法属北非,这也促使统辖该地区的殖民政府决定加入同盟国行列[198]。面对法国殖民地改投靠同盟国集团的作为,希特勒决定派遣部队占领维希法国[198]。虽然对于这违反停战条约的军事行动法军并没有抵抗,然而法国仍特意破坏自己的海军舰队以防止纳粹德国将其收归使用[199]。随后德意志非洲军开始自突尼西亚当地撤离北非战场,到了1943年5月同盟国军队则成功占领该地[200]

盟军反击 (1943–44年)

参与瓜达康纳尔岛战役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在瓜达康纳尔岛野外稍作休息,摄于1942年11月

瓜达康纳尔岛战役结束之后,盟军针对日本于太平洋地区的部队开始展开反击行动。1943年5月,同盟国军队前往阿留申群岛与占领当地的日本部队进行交战[201]。之后盟军将其目标转往拉包尔并开始尝试占领周遭岛屿以阻碍日军的补给路线,同一时间也针对太平洋中部日军所占领的吉尔伯特及马绍尔群岛展开反击[202]。1944年3月底时盟军成功完成这两个目标,此外也瓦解了日本于加罗林群岛的重要根据地特鲁克岛。到了4月时,同盟国部队决定优先夺回西新几内亚地区[203]

东线战场方面,德国和苏联在1943年春季和夏初都没有进行作战,相反的彼此都计划于苏联中部展开大规模攻势来化解僵局。1943年7月4日,德军自其战线突出的库尔斯克地区展开大规模攻势行动;然而在苏联故意吸引德军深入再歼灭以及优良的防御措施准备下,德军持续一个礼拜的攻势后便开始被迫撤离[204][205]。然而尽管德军在这次会战中有数次成功取得战术性成功,然而在希特勒的强烈介入之下反而使得行动提前宣告结束[206]。在这其中部分原因是由于西方同盟国于7月9日对西西里岛展开入侵行动,而在这之后一个月后同盟国部队成功击溃义大利军方,并且开始大规模追捕墨索里尼[207]

1943年7月12日苏联则发起自己的反攻作战,这次行动成功消除了位于东欧的德国部队期望能够继续保持僵局战况的期望。而自库尔斯克会战是以苏联胜利结束后,除了意味着德军于东线的优势逐渐消逝外[208],同时也给苏联东线战场的主动权地位[209][210]。虽然德国试图匆忙强化布署的黑豹-沃坦防线(Panther-Wotan line),然而苏联军对仍然自斯摩棱斯克聂伯河展开攻势,并成功突破德军于东线的防备[142]

同盟国空军正在轰炸位在义大利的重要运输干道

1943年9月西方盟军入侵义大利本土后,义大利政府随即开始与盟军协商停战事宜[211]。在面临即将失去义大利部队协助的情况下,德国派遣部队试图夺取义大利部分地区且实施军事管理[212],并且另外设立一连串的防线驻守着[213]。同时德国特种部队也在橡树行动中成功救出墨索里尼,并且尽快将其送往德国占领地区内,另外成立新的义大利社会共和国[214]。而在义大利本土经过数场战斗后,一直到11月中旬西方盟国的主要部队才开始与德军设立的冬季防线交战[215]

而德军与大西洋海上的作战也开始受到阻挠,自1943年5月开始盟军新开发的反潜设备成功阻挡德国潜艇的攻势,而大量德军潜艇损失也迫使德国海军暂停在大西洋海上的攻击行动[216]。1943年11月,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温斯顿·邱吉尔蒋中正开罗召开会议,在会议上首次确认了有关日本所占领土的解决[217]。而稍后罗斯福、邱吉尔和史达林也则召开德黑兰会议继续讨论战后问题,其中西方盟国约定将在1944年入侵欧洲大陆,而苏联则是同意在德国战败后3个月内向日本宣战[218]

从1943年11月日本与中国爆发持续7周的常德会战,在这之中中国政府希望能够迫使日本在战争中必须付出极高昂的代价,并且期望同盟国部队能够协助中国继续维持作战能量[219]。1944年1月盟军针对义大利战场的防线发起了一系列攻势,甚至希望能借由两地包抄的方式瓦解德军防线[220]。同样在东线战场,苏联在1943年年底开始尝试对包围列宁格勒地区的德军展开攻势,并在这攻势中成功结束历史上持续最长且最致命的围攻作战[221]。随后苏联展开列宁格勒-大诺夫哥罗德攻势以逼使德国北方集团军撤离波罗的海地区,但是在纳尔瓦战役后成功占领过去德国所统治的爱沙尼亚后短暂停止进攻,并且协助爱沙尼亚流亡政府重新掌握政权,而之后针对波罗的海国家作战时苏联也多以这种模式处理[222]。1944年5月下旬,苏军成功攻占克里米亚,这成功促使位在乌克兰的轴心国部队纷纷开始向西方后撤;然而在同一时间苏联入侵罗马尼亚时,则反遭到当地驻守的轴心国部队所击退[223]。而同盟国部队亦在义大利战场上获得战略性胜利,成功促使德军部队往北方防线撤离,到了6月4日时成功攻占罗马[224]

然而在亚洲战区上同盟国部队却始终没有获得更加进一步的进展,其中1944年3月时日本决定从两个地区展开反击。首先针对位于英国于印度边境地区发起乌号作战[225],并且一度使得英军部队在英帕尔与科西玛遭到围困[226]。不过在1944年5月时英国军队发起反击,成功逼使日军撤回缅甸[226],而在1943年年底时进攻缅甸北部的中华民国部队也成功将日军围困于密支那地区[227]。另一方面日本也决定强化对于中国入侵行动的进展而发起一号作战,除了一方面借此攻势确保日本所占地区的交通运输外,另一方面也期望彻底破坏同盟国提供中国物资的机场设备[228]。到了6月时日本已经占领了河南省,并且针对湖南省与长沙一带展开大规模的攻势[229]

盟军逼近 (1944年)

美国陆军第1师士兵搭乘登陆艇奥马哈海滩登陆,摄于1944年6月6日(D-Day

在苏联的施压之下,1944年6月6日西方盟军开始大规模入侵法国北部[166]。同一时间布署在义大利的数支盟军部队在重新划分单位后继续袭击法国南部地区[230]。伴随着登陆计划的成功,驻守在法国的德国陆军部队始终无法有效阻挡同盟国的攻势。在法国抵抗力量的协助之下,自由法国于8月25日时宣告成功解放巴黎;而在整个下半年间,西方同盟国陆续逼迫其他驻守于西欧各国的德国军队撤离[231]。但是尽管盟军部队从西欧往东进攻的计划并无遇到大规模阻挡,然而当盟军部队企图空降荷兰当地的市场花园行动却以失败作结束,这使得盟军原本打算另外自德国北部攻击的计划只能暂止[117]。在此之后西方盟军逐渐往德国逼近,并在尝试穿越卢布河(Rur)时遭到德军较大规模的攻势阻挡。而原本计划从义大利往北进攻的盟军部队,同样被最后一个德军所设下的哥德防线所阻挡着。

而在6月22日时,苏联则发起巴格拉基昂行动来向白俄罗斯展开主动进攻,并几乎摧毁了德国中央集团军的主要兵力[232]。而在这之后,苏联部队则开始向乌克兰西部和波兰东部的德国军队展开攻势。苏联的快速进展促使许多波兰家乡军成员开始展开暴风行动(Operation Tempest),其中又以华沙斯洛伐克南部地区的反抗声势最大。然而在苏联没有积极提供协助的情况下,这些反抗行动纷纷遭到德军部队的镇压[233]。随后苏联红军战略性包围并歼灭了布署在罗马尼亚东部的德国南乌克兰集团军(Army Group South Ukraine)部队,并促使8月23日罗马尼亚王国国王米哈伊一世政变拘捕亲德总理安东内斯库。9月8日保加利亚王国当地发生政变:苏联支持下的保共推翻了保加利亚王室,年仅6岁的沙皇西美昂二世被驱逐,摄政王基里尔王子则被枪决。随后这苏军占领这两个国家便宣告加入同盟国的行列[234]

1944年10月25日,瑞鹤号航空母舰雷伊泰湾海战即将沉没时下达弃船命令

1944年9月苏联部队提前进入南斯拉夫,这项作法一方面成功逼使占领希腊的德国部队迫迅速撤离外,另一方面也促使阿尔巴尼亚和南斯拉夫的轴心国部队遭到孤立[235]。为此自1941年开始领导共产党游击队约瑟普·布罗兹·狄托开始进行更大规模的游击行动,最终成功掌控南斯拉夫境内并且阻止德国部队的进占。另外苏联也提供少数资源协助在塞尔维亚北部的游击队反抗塞尔维亚救国政府部队,最终两者在10月20日时一同解放首都贝尔格勒。几天过后苏联发动大规模进攻,并于1945年2月攻陷德国边境并占领匈牙利的重要城镇布达佩斯[236]。但相较于苏联在巴尔干半岛地区获得的一连串胜利,苏联在针对芬兰所发起的攻势之中始终遭遇芬兰反抗势力的反击而无进展,双方并在卡累利阿地峡随即陷入胶着。最后芬兰同意以和平且不并吞为前提的情况下于1944年9月签署莫斯科停战协定,放弃所有冬季战争前的领土,随后芬兰随也转移到同盟国阵营的行列[237][238]

而自7月开始,位在东南亚的英国部队成功击退日本发起的大规模攻势,同时将日军逼往钦敦江地区驻守,而中国部队也成功夺回密支那[239]。但是在中国本土则遭到日本严重打击,日军在6月中旬时成功攻下长沙、并在8月初占领衡阳[240]。不久之后日军南下入侵广西一带,在11月底时成功击败中国军队主力并且占领桂林与柳州一带[241]。而到了12月底时,日本已经成功建立了联结中国与印度当地作战的兵力联系[242]

不过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则渐渐获得优势,并且不断自太平洋往日本周遭岛屿逼近。1944年6月中旬,美军开始针对马里亚纳群岛及帛琉等地发起一连串的攻势,并且在菲律宾海海战中对日本海军获得决定性的胜利。一连串的战事失败逼使得东条英机辞去日本首相一职,同时美国陆航队也开始自周遭基地对日本本土发起密集的袭击。10月下旬美军部队成功占领菲律宾雷伊泰岛,而在作为历史上最大规模之一的雷伊泰湾海战成功获得关键性胜利[243]

轴心国崩溃,同盟国胜利(1944-45年)

雅尔达会议中的同盟国领导人于1945年2月拍摄的合照,坐下者由左而右分别为英国首相温斯顿·邱吉尔、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与苏联共产党总书记约瑟夫·史达林

1944年12月,德国开始集结剩下的部队以及后备武力并于阿登发起大规模反击攻势,德军希望德国在进行谈判时能够获得有利地位[244][245][246]。然而到了1月时德军的攻势遭到击退,而德军也没有获得实质上的战略目标或者是收益[244][245][246]。但是在义大利战场上,盟军部队仍然迟迟无法击败德军所布署的防线。1945年1月中旬苏联从波兰维斯瓦河发起进攻,很快的苏联军方便往前推进到德国奥德河处,并且成功占领东普鲁士[142]。而在2月4日时,美国、英国与苏联领导高层展开雅尔达会议[247];除了同意德国投降后将采取分区统治外,而苏联也再次确认将会向日本宣战[248]

盟军占领德国国会大厦,1945年6月3日
苏军副总司令朱可夫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柏林布兰登堡门,1945年7月12日

到了2月时苏联入侵西里西亚波美拉尼亚,而位于西线的盟军则将战线成功推进到莱茵河处。3月时,盟军部队分别自莱茵河北部莱茵河南部以及鲁尔地区渡过莱茵河,并且随即在鲁尔成功包围德国B集团军;另一方面,苏联红军则迅速将东部战场推进到维也纳[249]。4月初时盟军部队终于突破位在义大利的防线并与将战线推往德国西侧,而在4月下旬时苏军部队则成功进入柏林外围。4月25日时,同盟国部队首次在易北河会师。而到了1945年4月30日德国国会大厦遭到苏联红军占领,纳粹德国整个军事行动的失败[250]

日本外务大臣重光葵密苏里号战舰上签署《降伏文书》,1945年9月2日

而在同盟国集团快速往德国推进期间,各国政府的重要领导人也有所变化。此时美国总统罗斯福于4月12日逝世,改由副总统哈瑞·杜鲁门继任职位。而义大利法西斯领导人墨索里尼则是在4月28日时,遭到义大利抵抗运动(Italian resistance movement)成员逮捕并击毙[251]。而在两天之后希特勒则自杀身亡,德国政府则改由卡尔·邓尼茨所继任[252]。而轴心国部队也开始纷纷向盟军投降,其中在4月29日时驻义大利德军正式投降,5月7日美英法苏四国攻入柏林后德国政府则前往汉斯签署《德国无条件投降书[253];不过正式的文件则是5月8日于柏林重新签署,5月8日这一天也因此订定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战胜利纪念日[254]。不过苏联在签署投降书后仍然遭到德国中央集团军反击,并一直到5月11日才宣告结束[255]

另一方面太平洋战区美军部队则获得菲律宾自治领部队的协助,其中盟军于1945年1月登陆吕宋岛,并且在3月时成功攻下马尼拉。在这一系列战役中,虽然美军在总兵力上处于劣势,但在战斗力上处于绝对优势,日军在此阶段遭受了极为巨大的伤亡,残余日军纷纷退入菲律宾吕宋岛、民答那峨岛等人烟稀少岛屿[256]

1945年5月,以澳洲为主的同盟国部队登陆婆罗洲,并且借此成功获得当地的油田。英军、美军和中华民国部队成功击败布署于缅甸北部的日本部队,而到了5月3日时英军成功进占仰光[257]。而在1945年4月6日到6月7日爆发的湘西会战以中国军队的胜利结束后,中国军队开始策划大规模的反击行动(某些地区更发起了对日军的局部反攻作战);而美军也在3月到6月底这段期间开始进一步往日本本土逼近,陆陆续续占领硫磺岛冲绳岛[258]。而美国也不断对日本本土施加压力,除了派遣大量轰炸机炸毁日本主要城镇外,同时美军潜艇也在日本近海封锁其对外的物资进口[259]

7月11日时,盟军领导人前往德国召开波茨坦会议。其中在《波茨坦协定》中除了确认有关先前签署的德国战后处理外[260],同时也重申日本必须接受无条件投降的要求[261]。不过在这次会议之中由于英国进行国会大选,使得英国首相改由艾德礼接替邱吉尔的职位[262]。但是由于日本迟迟没有正面回应《波茨坦协定》的内容,美国政府决定对广岛市以及长崎市展开核子轰炸。与此同时苏联则依照雅尔达会议的内容进攻日本控制的伪满洲国,并且顺利击败拥有日本最大规模兵力的关东军,此外还占领了库页岛千岛群岛等地[263][264]。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并于9月2日在美国最后一艘战列舰密苏里号甲板上签署《降伏文书》,这也意味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宣告结束[253]

战后

1945年1月华沙废墟,在占领的华沙的毁灭德国军队故意摧毁华沙之后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同盟国陆续在奥地利德国实施统治。其中同盟国在1955年允许奥地利成为永久中立国家,将不会与任何政治集团有所密切交流。而同盟国则将德国领土分成数块,其中西部由西方盟国所统治、东部则由苏联所管辖。同盟国也强烈要求德国社会必须去纳粹化,同时开始起诉纳粹战犯以及前纳粹党成员进行审判,不过在政权转交给西德之后大多是安排赦免,并且尝试将这些成员重新融入社会环境中[265]。同时德国也被要求归还自1937年战争爆发以来所占领的四分之一领土,其中位在东部地区的西利西亚诺伊马尔克波美拉尼亚归属波兰统辖,不过东普鲁士的领土分配则引起波兰与苏联的争执。随后有将近900万名德国居民纷纷自归还区中撤出,同样在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地区则有300万名德国民众也被迫搬回德国居住。根据1950年代的统计,平均5名德国民众中有一名为来自东部占领区的居民。此外苏联也分别自波兰寇松线以东地区[266]、罗马尼亚东部[267][268]、芬兰东部以及3个波罗的海国家中获得部分土地[269][270][271],但这也至少让近2万名波兰民众被迫远离自己的住家[266]

纽伦堡审判的被告们,同盟国军以危害人类罪起诉纳粹德国的政治,军事,司法和经济领导地位的重要成员

参战双方不论战胜或战败皆为战争已经付出极为惨痛的代价。同盟国集团为了能够真正维持之后世界秩序的和平[272],于1945年10月24日正式成立联合国[273],并在1948年通过《世界人权宣言》来作为各个会员国的共同标准[274]。不过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获得胜利的国家在联合国获得庞大权力,其中美国、苏联、中华民国、英国和法国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3]。虽然今日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所提到的地区仍然没有改变,但实际上管辖的政权则有所变化。其中中国席位则在1971年所通过的联合国大会2758号决议中,确认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中华民国原席位;而1991年苏联解体后,则由作为苏联继承国家的俄罗斯担任常任理事国委员的职位。然而在战争结束后西方同盟国与苏联之间的结盟关系渐渐恶化[275],甚至德国在「事实上」很快便成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两个独立国家政权[276]。双方开始将彼此的占领区划下统治权边界,欧洲国家也纷纷被划分到西方世界或者苏联的势力范围[277]。其中东欧和中欧国家纷纷纳入苏联势力范围内,这使得苏联开始介入其所占国家的政权结构,并且建立以共产​​党进行领导的合作政府。不过尽管波兰人民共和国匈牙利人民共和国[278]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279]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以及东德纷纷成为苏联的附庸国[280]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则因为坚持完全的独立而与苏联陷入紧张局势 [281]。很快战后世界便分成是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与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两个正式的国际军事同盟[282],双方随即陷入长期政治紧张和军事竞争的冷战时期,同一时间也促使了军备竞赛以及代理战争概念的出现[283]。冷战让全世界都笼罩在核战争的阴影下,美国和欧洲盟国经常举行核战争演习,长期的军备竞赛严重影响各国经济增长,且东西方的民间交流和往来被阻隔长达半个世纪,这些情况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后才得以改变。

战后中欧的边界变化和共产主义东方集团的创立

在亚洲地区方面同盟国则达成协议苏联能够吞并库页岛千岛群岛,而由美国领导战后日本的发展以及统辖过去日本所占领的西太平洋岛屿[284]。但另一方面过去由日本统治朝鲜,则在盟军托管时期以38度线划分成苏联管辖的北部地区和美国统辖的南部地区。之后在1948年时这两个以38度线划分的地区纷纷宣布自己为朝鲜的合法政府,最终导致了韩战的爆发[285]。而在中国自1946年开始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再度引发国共内战,最终由中国共产党赢得内战并于中国大陆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中华民国政府则于1949年时撤迁到台湾[286]。而在中东方面,阿拉伯国家拒绝联合国大会181号决议中将巴勒斯坦土地重新分配并建立以色列,然而以色列才刚建立随即爆发第一次中东战争,而战争的结果反而更加促使随后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间的冲突。虽然欧洲殖民列强仍然试图保留其部分过去殖民帝国,然而战争期间所损失的声望与资源使得这些欧洲国家无法继续维持统治权力,最终导致亚洲与非洲的非殖民化进展[287][288][289]大英帝国葡萄牙帝国等老牌欧洲殖民帝国也在这一时期逐渐瓦解。


戴维·本-古里安(David Ben-Gurion)在1948年5月14日的独立厅宣布《以色列独立宣言

受到战争的影响导致全球各国或多或少都受到影响,其中与其他国家来讲美国的经济并没有受到严重威胁,也进而促使战后婴儿潮的出现。而在1950年时美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发展比其他政府还要来得高,同时美国也有更多能力来主导西方世界的经济走向[290][291]。不过在1945年到1948年时,英国和美国的强烈要求德国西部工业应该响应裁军政策[292];然而由于国际贸易彼此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这导致欧洲经济一度停滞且让其延迟几年复苏[293][294]。一直到1948年中期西德进行货币改革政策时逐渐恢复其经济发展,同时马歇尔计划也成功促使欧洲经济政策的自由化[295][296]。之后1948年西德经济的快速复兴得到「德国经济奇迹」之称[297][298],同一时间包括义大利和法国的经济也逐渐恢复正常[299][300]。但与此相反的是英国则处于经济崩溃的状态[301],同时在这之后持续10年的经济衰退[302]。另一方面尽管苏联经历了庞大的人力和物质损失,然而在战争结束后产物的制作快速增长[303]。另一方面在亚洲地区,日本经济也经历了快速增长,并在1980年代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体之一[304],而中国则直到1952年才恢复为战前工业生产[305]

影响

人员伤亡与战争罪行

1937年南京大屠杀中,日军强硬将中国平民押进坑中准备集体活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伤亡人数统计

有关战争所导致的总伤亡人数各方估计皆不相同,因为很多人在因故死亡后并没有留下相关记录。绝大多数资料估计大约有6,000万人在战争中丧生,其中包括约有2,000万名士兵和4,000万名平民,其中许多平民分别死于传染病饥饿大屠杀轰炸和蓄意的种族灭绝政策[306][307]。根据估计损失最大的苏联在战争中失去将近2,700万人,其中包括有870万名军事人员和1,900万名平民丧生[1941年初苏联人口统计数为1.967亿(包括新兼并地区),而1946年仅余1.67亿,因此苏联的实际死亡人数应该大于俄国官方公布的数据][308]。其中因军事行动而丧生最多的民族则是5,756,000人逝世的俄罗斯人,稍后排名第2名的民族则是损失1,377,400人的乌克兰族[309],平均每4名苏联公民便有1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丧生或者受伤[310]。另一方面德国最终则损失530万名军事成员,其中绝大多是于德苏战争和在德国最后几场战役中丧生[311]

而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伤亡比例来说。轴心国集团其丧生人数大约有15%,而剩余的85%则是同盟国部队的丧生人数;在这之中主要是苏联和中国的人民,其中许多人是由于德国日本部队于占领区实施的战争罪行所导致的。根据估计大约有1,100万名至1,700万名平民直接或者间接死于纳粹思想的政策中[312][313],其中包括大约有600万名犹太人因而遭遇系统性的种族灭绝式大屠杀,另外还有500万名罗姆人同性恋者斯拉夫人以及其他种族与少数族群也遭到杀害[314]。此外南斯拉夫乌斯塔沙则与轴心国集团合作杀害大量作为少数民族的塞尔维亚人、罗姆人和犹太人,而在战争结束后克罗埃西亚平民则对此展开报复[315]。另外大约有300万名到1,000万名中国平民则是在日本占领地区及双方交战区域因各种原因非正常死亡[316],在这之中最有名的事件则是南京大屠杀,其中有数十万名中国军民因而遭到杀害[317]冈村宁次所制定实施的三光政策,则导致有200多万名中国群众非正常死亡。日本的入侵导致中国年均人口增长数由1927-1937年间大约350-360万降至1937-1945年期间的约310多万[318]

轴心国部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也有限度的使用生物化学药剂,例如义大利军方在第二次义大利衣索比亚战争便尝试投入芥子气作战[319],而大日本帝国陆军则在与苏联的早期冲突[320]入侵并占领中国时也使用生物或化学武器协助作战[321][322]。此外德国和日本也针对平民施放药剂来测试武器效果[323],在某些情况​​下也于战俘身上进行实验[324]

虽然许多轴心国的违法行为陆续被送往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法庭进行审判,然而同盟国部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也犯下许多战争罪行[325]。这其中包括苏联的人口转移政策,严责行动(Operation Keelhaul)[326]战后对德意志人的驱逐、占领德国期间的强奸罪行以及卡廷大屠杀。另外一些大饥荒的死亡人数也可以归因于战争爆发,这包括1943年的孟加拉饥荒和1944年至1945年的越南饥荒[327]。包括耶克·弗里德里希(Jörg Friedrich)等历史学家则认为针对敌国领土的平民区大规模轰炸的行为也应列为战争罪行,这又以日本的东京和德国的德勒斯登汉堡与科隆最为著名;其中根据统计西方盟国总共造成至少160个城市遭到轰炸,也导致超过60万名德国平民因而死亡[328]

集中营、奴役和屠杀

奥斯维辛集中营中的匈牙利犹太人,1944年5月

在纳粹大屠杀中主要有600万名阿什肯纳兹犹太人遭到杀害,另外在蓄意灭绝计划中也导致200万名波兰人民以及400万名包括身心障碍精神病患、苏联战俘、同性恋者共济会成员、耶和华见证人与罗姆人等「不值得活的生命」遭到杀害。另外以东欧为主有1,200万名民众被迫成为劳工,并且强迫在德国各家工厂内进行劳动[329][330]

而除了纳粹统治下设立的集中营导致大量人员遭到杀害,而古拉格于各地设立的劳动营也导致德国战俘以及包括波兰、立陶宛、拉脱维亚与爱沙尼亚等占领区公民丧生,甚至一些苏联公民也因为被怀疑与纳粹主义有关而遭到迫害[331]。根据统计在战争期间有60%的德国战俘于苏联丧生[332],而理查·奥弗里(Richard Overy)则表示有将近570万名战俘丧生,其中有大约有57%、约360万人因故丧生或者遭到击毙[333]。另外苏联也将过去遭到德军俘虏者或者自他处遣返平民视为潜在​​与纳粹主义合作者,其中一些受到怀疑的人在经过内务人民委员会审查后往往遣送古拉格处理[334][335][336]

奥斯维辛集中营中一名14岁的波兰女孩的身份照

而日本所设立的战俘营与劳改营中也有着极高的死亡率,根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调查发现西方囚犯的死亡率高达27.1%,其中美国战俘甚至有37%的死亡率[337],这个比例甚至比美军遭到德国和义大利俘虏者的死亡率还多出7倍[338]。然而在日本投降后所有获释的囚犯中,有37,583名来自英国、28,500来自荷兰以及14,473人来自美国,但中国囚犯仅有56人未被杀害而成功获释[339]。根据统计在1935年到1941年间,在兴亚局的规画下有至少500万名来自中国北部和满洲国的平民被迫劳动,这包括在矿山以及军工厂内劳动;而在1942年以后,日军强迫中国民众劳动的人数更迅速增加到1,000万人之谱[340]。美国国会图书馆则在报告中提到在爪哇岛有近400万到100万名劳动者被日军强制工作,而随后日军将其中270,000人强迫迁往其他日本占领的东南亚地区工作,仅留下52,000名劳动者继续进行先前的工作[341]

日军在中国大量使用化学武器和其七三一部队进行活人细菌战实验去发展生物武器,日军轰炸机对中国城市狂轰滥炸,大批中国平民死于空袭当中,还把大批中国妇女作为慰安妇,作为日军士兵的性奴隶,很多还被虐待至死。

在日军针对珍珠港实施轰炸后,1942年2月19日罗斯福签署了9066号行政命令,允许政府强制将数千名居住于美国的日裔义裔德裔移民强制搬离夏威夷等重要地区[342][343]。随后美国与加拿大政府陆续下令拘留150,000名日裔美国人[342][343],另外有14,000名义大利裔和德裔美国人同样为了安全理由而被迫拘留[344]。此外在战争即将结束之际,同盟国集团在雅尔达会议上允诺苏联能够要求数百万名战俘与平民强制劳动[345],甚至匈牙利一直到1955年仍被迫继续为苏联进行劳动[346]

军事占领

戴着眼罩的波兰平民在在帕尔米里森林中被德军处决之前拍摄的照片
英军推土机将尸体推入伯根-贝尔森集中营中的万人坑,1945年4月19日

在欧洲大陆,轴心国集团的占领行动分成两种非常不同的形式。在包括法国挪威丹麦低地国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等西欧、北欧和中欧纷纷改从德国的经济政策,其中在战争结束后纳粹德国成功赚取695亿国家马克,而这还不包括于战争期间掠夺的工业制品、军事设备、原料物资和其他大量货品等[347]。其中针对这些占领国家德国也纷纷向各国收取自身超过40%的税收收入,但随着战争的进行德国有将近40%的资金收入都是由其他被占领国家提供[348]

苏联游击队被德军绞死。 俄罗斯科学院在1995年在德国手中苏联平民的伤亡的报导总数为1370万人死亡,占被占领苏联6800万人的20%

另外在东欧地区德国或多或少期望能够于此获得更多生存空间,然而苏联所实施的焦土政策使得作为侵略者的德国无法获取资源[349]。与对待所占领的西方国家相比,纳粹德国自身的种族政策鼓励部队向苏联人们展开暴行,并且不断强调拥有斯拉夫血统者即为所谓的「次等人类」,这也让德军往往在作战的同时也展开大规模的处决行为[350]。而虽然无论是在西欧或者东欧的占领区都陆续有抵抗组织出现,但一直到1943年底以前他们并没有显著阻碍德国的军事行动[351][352]

另一方面在亚洲地区,日本不断向其所占领的国家宣传有关大东亚共荣圈的构想,并且将日本的霸权主义塑造成是为了能解放居住于殖民地的人民[353]。但尽管最初许多遭到欧洲殖民统治的地区将日军作为解放者欢迎,然而日本占领后实施的严格社会控制以及对于资源的掠夺往往使得当地居民想法改观[354]。其中日本在盟军部队撤离后所占领的东南亚地区获取近4,000,000桶石油,但是到了1943年时在荷属东印度的石油生产量增加到5,000万桶,整整比1940年的生产比率高出76%[354]

大后方与经济

团结飞机公司位在沃斯堡制造厂内操作六角车床(Turret lathe)的女工人,摄于1942年10月

在战争爆发前,西方同盟国集团无论是在人口和经济都有重要优势。其中包括英国、法国、波兰以及英国自治领等西方同盟国相较于德国和义大利等轴心国集团人口多出30%,同时国内生产总值两者作比较也高出30%。如果将殖民地包括在内,其中同盟国在人数上比例获得优势性的五比一,而国内生产总值上也有将近二比一的优势[355]。而在亚洲地区,尽管中国比起日本有高出将近六倍的人口优势,其国内生产总值却仅仅只高出日本89%左右。而随着日本对外扩展殖民地后中国人口优势下降到只剩三倍,同一时间日本的经济成长速度使得中国仅高出38%之谱[355]

不过尽管同盟国有着经济和人口的优势,德国和日本最早展开的快速袭击行动成功降低这些因素的影响力。一直到1942年美国和苏联陆续加入同盟国集团后,优势性的经济实力与人口数量成为战争的关键,随着战争的发展开始双方开始走向消耗战的趋势[356]。此外盟军最终能够赢过轴心国部队的原因,除了同盟国能够比起轴心国获得更多自然资源外,其他如德国和日本不愿投入妇女作为劳动力[357][358]、盟军战略性轰炸以及德国战争后期经济瓦解也影响到胜负结果[359][360][361]。另外在一开始德国和日本皆知道自身并不适合进行持久战,因此期望能够以攻占领土的方式来获取更多谈判空间[362][363]。但随着战争进行为了应付武器装备的生产,德国和日本也纷纷投入数百万名劳工强制工作[364],其中德国自东欧地区获得1,200万名的劳动人力[329],而日本也在亚洲各地强迫将近1,800万人投入生产行列[340][341]

科技与战争的发展

德国工厂正在大量生产Ju 88轰炸机,之后这些装备皆投入东线战场上,摄于1941年6月25日
苏联军工厂正在加紧赶工制造即将投入前线的T-34战车,摄于1942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促使许多军事科技的快速发展,这包括有航空、船舰以及陆上武器的发展与应用改革。其中在航空武器方面,各式军机开始陆续担负侦查战斗轰炸以及地面支援等任务,同时随着任务角色的确定促使飞机开始专业化发展。同时对于飞机于战场的任务性质更加多元,例如开始投入运输机协助快速运输高价值性的物资、装备以及人员等[365],或者是针对平民区与工业区的战略轰炸来尝试瓦解对方的士气等[366]。而随着针对地面设施的轰炸渐趋频繁,相关的防空武器也陆陆续续改进或者开发,这包括有以雷达高射炮面对空飞弹为主的防御系统架构,或者是德军88毫米高射炮的开发等。此外喷射机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首次开发,尽管由于发明过晚而对于战局没有立即影响,但是后来喷射引擎成为之后全世界各国空军的标准配备[367]

而在海上武器上,航空母舰与潜艇的运用成为之后海战的主轴。包括针对塔兰托珍珠港与中国南海等突袭行动意味着海上航空武器开始发展,而到了珊瑚海海战后具有优势的航空母舰开始被视为战舰的继承者[368][369][370]。而大西洋护航航空母舰的出现证实是盟军运输船队能够有效抵御德国海军的一部分,除了能够扩展四周的保护半径外,也能够有效封锁整个中大西洋海域的通行[371]。同时由于航空母舰并不需要配备厚重的装甲防护[372],且攻击的主力是以较低成本的战斗机为主,这使得大量航空母舰的投入相比之下较为经济许多[373]。另一方面潜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已经被视为高经济利益的武器之一,双方都将相关的技术列为之后战争的重要关键之一[374]。稍后德国海军成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凭此获得一定优势,而英国则随即将以声纳为主的反潜武器与船队战术列为重点开发对象,德国则不断尝试提高技术层面来开发VII级潜舰,并且继续改进狼群战术的协同作战能力。但随着盟军陆续开发出针对潜艇交战的利式探照灯(Leigh light)、刺猬砲、乌贼(Squid)和马克24型鱼雷(Mark 24 Mine)等设备,最终同盟国逼使得德国潜艇舰队无法维持优势地位[375]

一枚V-2火箭佩内明德的固定地点被发射,1943年6月21日

陆地作战方面则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采取的静态前线,改往更加强调移动性能和兵种合作的战斗模式。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作为火力支援的坦克,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演变成为主要作战武器之一[376]。其中从1930年代后期到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坦克的设计相较过去更为先进许多,同盟国与轴心国不断尝试为自己的坦克改良速度、装甲和火力等重点项目[377]。而在战争刚爆发时大多数指挥官认为遭遇具有完整配备的坦克时应该要避免作战,这除了是因为早期小型反坦克武器无法有效贯穿坦克装甲外,同时也是受到德国避免进行坦克或者反坦克直接作战的学说影响[378]。而在德国结合各式兵器投入战场之后,成功促使德军自波兰到法国战役中都能够以闪击战获得胜利[376]。但随着战争的进展包括间接打击(Indirect fire)、战车炮自走炮或者是反坦克地雷反坦克战术开始盛行[378],这使得在大规模机械化作战的情况下步兵仍然是重要元素[379]。尽管在整个战争期间大多数步兵的配备仍然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无重大差别[380],但是战争促使如能够便利携带的MG42通用机枪等机枪设计、以及适合城镇或丛林作战的冲锋枪类型的快速发展[380]。而战争后期所发展的突击步枪则结合了步枪与冲锋枪的许多功能,并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成为许多武装部队的标准武器之一[381][382]

核装置(Gadget)被提升到引爆「发射塔」的顶部;在新墨西哥州三位一体核试验阿拉莫戈多靶场, 1945年7月

另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能够获得优势,陆陆续续投入自身的科技协助作战。例如大多数主要交战国家开始不断试图破解对方复杂的密码,并且尝试透过密码本等设备强化自己的通讯安全[383]。例如在波兰军情局密码处Biuro Szyfrow)的技术协助下英国成功破解恩尼格玛密码机的密码ULTRA[384]、以及日本海军所使用的通讯代码,这些经由破解获得的信号消息(Signals intelligence)成功促使盟军掌握对方动向[385]。另外盟军也使用大量欺骗的手法来妨碍德军获得正确的军事情报,这之中包括英国策划的肉馅行动与保镳计划(Operation Bodyguard)等[385][386]

其他投入战争的工程计划还包括有Z3巨人计算机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等早期电脑设备、V-1飞弹V-2火箭的作战计划、发展核武器曼哈顿计划、针对军事作战进行分析的作业研究以及协助物资运输的桑椹码头(Mulberry harbour,人工港口)与冥王作战(Operation Pluto ,英吉利海峡下的输油管道)等[387]青霉素是第一次大规模生产并在战争期间使用(请参阅稳定和大规模生产青霉素[388]

参阅

参考文献

引用

  1. ^ 日本及俄罗斯开始讨论和平条约,每日电讯报(英文)
  2. ^ Donald Sommerville, The Complet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World War Two: An authoritative account of the deadliest conflict I human history with analysis of decisive encounters and landmark engagements. 美国安尼斯(Anness): Anness. 2009年3月16日: 第5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7548-1898-4 (英文).
  3. ^ 3.0 3.1 THE UN SECURITY COUNCIL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联合国基金会(United Nations Foundation) [2012年4月21日查阅] (英文).
  4. ^ Weinberg 2005,第6页.
  5. ^ Wells, Anne Sharp (2014)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World War II: The War against Germany and Italy.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ing. p. 7.
  6. ^ Jeremy M. Black. The Age of Total War, 1860-1945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西港(Westport):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2006年3月31日: 第64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275-98710-7 (英文).
  7. ^ 罗杰·奇克林(Roger Chickering)、斯蒂格·科士打(Stig Förster)和贝恩德·格赖纳(Bernd Greiner). A World at Total War: Global Conflict and the Politics of Destruction, 1937-1945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英国剑桥: 剑桥大学出版社. 2010年11月25日: 第64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521-15513-7 (英文).
  8. ^ James W. Fiscus. 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World War II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Rosen Pub Group. 2004年6月: 第44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1-4042-0065-4 (英文).
  9. ^ Ghuhl, Wernar (2007) Imperial Japan's World War Two Transaction Publishers pp. 7, 30
  10. ^ Polmar, Norman; Thomas B. Allen (1991) World War II: America at war, 1941–1945 ISBN 978-0-394-58530-7
  11. ^ A·J·P·泰勒. Origin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美国纽约: Simon & Schuster. 1996年4月1日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684829479 (英文).
  12. ^ William O. Kellogg. American History the Easy Wa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纽约: 巴朗备考书籍系列(Barron's Educational Series). 2003年3月: 第236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7641-1973-6 (英文).
  13. ^ Eliahu Ben-Horin. The middle East: crossroads of history. 美国纽约: 诺顿公司(W. W. Norton & Company). 1943年: 第169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241-10017-2 (英文).
  14. ^ A·J·P·泰勒. How wars begin. 英国: H. Hamilton. 1979年: 第124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241-10017-2 (英文).
  15. ^ Editor Baer Gabriel. ASIAN AND AFRICAN STUDIES. 英国伦敦: Israel Oriental Society. 1965年: 第191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英文).
  16. ^ Ben-Horin 1943,第169页; Taylor 1979,第124页; Yisreelit, Hevrah Mizrahit (1965). Asian and African Studies, p. 191.
    For 1941 see Taylor 1961,第vii页; Kellogg, William O (2003). American History the Easy Way. Barron's Educational Series. p. 236 ISBN 0-7641-1973-7.
    There is also the viewpoint that both World War I and World War II are part of the same "European Civil War" or "Second Thirty Years War": Canfora 2006,第155页; Prins 2002,第11页.
  17. ^ Luciano Canfora. Democracy in Europe: A History of an Ideology. 美国霍博肯: Wiley-Blackwell. 2006年1月6日: 第155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1-4051-1131-7 (英文).
  18. ^ Gwyn Prins. The Heart of War: On Power, Conflict and Obligation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英国伦敦: Routledge. 2002年9月20日: 第11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415-36960-2 (英文).
  19. ^ Beevor 2012,第10页.
  20. ^ In Many Ways, Author Says, Spanish Civil War Was 'The First Battle Of WWII'. NPR.org. [2021-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6). 
  21. ^ Frank, Willard C. The Spanish Civil War and the Coming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The International History Review. 1987, 9 (3): 368–409 [17 February 2022]. JSTOR 40105814. doi:10.1080/07075332.1987.964044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1) –透过JSTOR. 
  22. ^ Masaya 1990,第4页.
  23. ^ History of German-American Relations » 1989–1994 – Reunification » "Two-plus-Four-Treaty": Treaty on the Final Settlement with Respect to Germany, September 12, 1990. usa.usembassy.de. [2012-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7 May 2012). 
  24. ^ Why Japan and Russia never signed a WWII peace treaty 网际网路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8-06-04.. Asia Times.
  25. ^ Texts of Soviet–Japanese Statements; Peace Declaration Trade Protocol. 网际网路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9 December 2021. New York Times, page 2, 20 October 1956.
    Subtitle: "Moscow, October 19. (UP) – Following are the texts of a Soviet–Japanese peace declaration and of a trade protocol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signed here today, in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rom the Russian". Quote: "The state of war between the U.S.S.R. and Japan ends on the day the present declaration enters into force [...]"
  26. ^ Gerwarth, Robert. Paris Peace Treaties failed to create a secure, peaceful and lasting world order. The Irish Times. [29 October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14 August 2021) (英语). 
  27. ^ Mark Derby. Story: Conscription, conscientious objection and pacifism Page 3 – Pacifis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Te Ara: The Encyclopedia of New Zealand [2012年4月21日查阅] (英文). "The move towards world war in 1914 sparked an upsurge in pacifist movements, mostly based on Christian ideals."
  28. ^ Pacifism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培生集团. 2007年 [2012年4月21日查阅] (英文). "The move towards world war in 1914 sparked an upsurge in pacifist movements, mostly based on Christian ideals."
  29. ^ Edward R. Kantowicz. The Rage of Nations: The World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Volume 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大急流城: 威廉·B·伊尔德曼斯出版公司. 1999年2月25日: 第149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8028-4455-2 (英文).
  30. ^ 诺曼·戴维斯. No Simple Victory: World War II in Europe, 1939-1945. 英国西敏: 企鹅出版集团. 2008年8月26日: 第134页至第140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14-311409-3 (英文).
  31. ^ Anthony Shaw. World War II Day by Day 网际网路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2-11-05.. 英国伦敦: Quarto Group. 2000年7月30日: 第35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7603-0939-1 (英文).
  32. ^ 艾伦·布拉克(Alan Bullock). Hitler: A Study in Tyranny. 英国西敏: 企鹅出版集团. 1990年11月29日: 第265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14-013564-0 (英文).
  33. ^ J. Kenneth Brody. The Avoidable War, Volume 2: Pierre Laval and the Politics of Reality, 1935-1936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皮斯卡特维顿: 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99年10月1日: 第4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7658-0622-2 (英文).
  34. ^ Michael Zalampas. Adolf Hitler and the Third Reich in American Magazines, 1923-1939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Popular Press. 1989年11月1日: 第62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87972-462-7 (英文).
  35. ^ Jeffery Record. Appeasement Reconsidered: Investigating the Mythology of the 1930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DIANE Publishing. 2005年: 第50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1-58487-216-0 (英文).
  36. ^ 迈克尔·曼德堡(Michael Mandelbaum). The Fate of Nations: The Search for National Security in the Nineteenth and Twentieth Centurie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英国剑桥: 剑桥大学出版社. 1988年9月30日: 第96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521-35790-6 (英文).
  37. ^ David F. Schmitz. Henry L. Stimson: The First Wise Ma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朗汉(Lanham): Rowman & Littlefield. 2000年10月1日: 第124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8420-2632-1 (英文).
  38. ^ 艾莉森·杰臣(Alison Kitson). Germany 1858-1990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英国牛津: 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1年6月28日: 第231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19-913417-5 (英文).
  39. ^ Anthony P. Adamthwaite. The Making of the Second World Wa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英国伦敦: Routledge. 1989年3月1日: 第52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415-90716-3 (英文).
  40. ^ 海伦·格雷厄姆(Helen Graham). The Spanish Civil War: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英国牛津: 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5年6月23日: 第110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19-280377-1 (英文).
  41. ^ Donald F. Busky. Communism in History and Theory: Asia, Africa, and the America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西港(Westport):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2002年9月30日: 第10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275-97733-7 (英文).
  42. ^ 彼得·普瑞斯顿(Peter Preston). Pacific Asia in the Global System: An Introduction. 美国霍博肯: Wiley-Blackwell. 1998年8月14日: 第104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631-20238-7 (英文).
  43. ^ 雷蒙·迈尔斯(Ramon H. Myers)和马克·皮逖(Mark Peattie). The Japanese Colonial Empir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1895-1945. 美国普林斯顿: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7年4月1日: 第458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691-10222-1 (英文).
  44. ^ Coogan, Anthony. The Volunteer Armies of Northeast China. History Today. 1993, 43 [6 May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11 May 2012). 
  45. ^ Busky, Donald F. Communism in History and Theory: Asia, Africa, and the Americas. Westport, CT: Praeger Publishers. 2002. ISBN 978-0-275-97733-7. 
  46. ^ Andrea L. Stanton, Edward Ramsamy, Peter J. Seybolt. Cultural Sociology of the Middle East, Asia, and Africa: An Encyclopedia. : 308 [2014-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7). 
  47. ^ A. J. Barker. Rape of Ethiopia, 1936. 美国纽约: Ballantine Books. 1971年: 第131页至第132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345-02462-6 (英文).
  48. ^ 安东尼·毕佛. The Battle for Spain: The Spanish Civil War 1936-1939. 英国伦敦: Phoenix Books. 2007年: 第258页至第260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7538-2165-7 (英文).
  49. ^ 史蒂芬·布迪安斯基(Stephen Budiansky). Air Power: The Men, Machines, and Ideas That Revolutionized War, from Kitty Hawk to Gulf War II. 美国纽约: Viking Adult. 2004年4月12日: 第209页至第211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670-03285-3 (英文).
  50. ^ Payne 2008.
  51. ^ 费正清和费慰恺(Albert Feuerwerker).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 13: Republican China 1912-1949, Part 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英国剑桥: 剑桥大学出版社. 1986年7月25日: 第547页至第541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521-24338-4 (英文).
  52. ^ Levene, Mark and Roberts, Penny. The Massacre in History. 1999, page 223-4
  53. ^ Totten, Samuel. Dictionary of Genocide. 2008, 298–9.
  54. ^ 费正清和费慰恺(Albert Feuerwerker).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 13: Republican China 1912-1949, Part 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英国剑桥: 剑桥大学出版社. 1986年7月25日: 第566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521-24338-4 (英文).
  55. ^ 陶涵(Jay Taylor). The Generalissimo: Chiang Kai-shek and the Struggle for Modern China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剑桥: 哈佛大学出版社. 2009年4月15日: 第150页至第152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674-03338-2 (英文).
  56. ^ Alvin Coox. Nomonhan: Japan Against Russia, 1939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帕罗奥图: 史丹佛大学出版社. 1990年9月1日: 第189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8047-1835-6 (英文).
  57. ^ 阿默农·莎拉(Amnon Sella). Khalkhin-Gol: The Forgotten War. 美国千橡: 《当代史期刊》(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istory). 1983年: 第651页至第687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英文).
  58. ^ Otto Preston Chaney. Zhukov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诺曼: 奥克拉荷马大学出版社(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1996年9月15日: 第76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8061-2807-8 (英文).
  59. ^ Martin Collier. Heinemann Advanced History: Germany 1919-45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Heinemann Secondary Education. 2000年6月20日: 第144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435-32721-7 (英文).
  60. ^ 安恩·科修(Ian Kershaw). Hitler: 1936-1945: Nemesis. 美国纽约: 诺顿公司(W. W. Norton & Company). 2001年9月: 第121页至第122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393-32252-1 (英文).
  61. ^ 安恩·科修(Ian Kershaw). Hitler: 1936-1945: Nemesis. 美国纽约: 诺顿公司(W. W. Norton & Company). 2001年9月: 第157页至第122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393-32252-1 (英文).
  62. ^ 诺曼·戴维斯. No Simple Victory: World War II in Europe, 1939-1945. 英国西敏: 企鹅出版集团. 2008年8月26日: 第143页至第144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14-311409-3 (英文).
  63. ^ Cedric James Lowe和F. Marzari. Foreign Policies of the Great Powers: Ital Foreign Pol 1870-1940 V8. 英国伦敦: Routledge. 2002年7月26日: 第330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415-27372-5 (英文).
  64. ^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World War II. 英国牛津: 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2年1月24日: 第674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19-860446-4 (英文).
  65. ^ Zachary Shore. What Hitler Knew: The Battle for Information in Nazi Foreign Polic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英国牛津: 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2年12月5日: 第108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19-515459-7 (英文).
  66. ^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World War II. 英国牛津: 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2年1月24日: 第608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19-860446-4 (英文).
  67. ^ Minutes of the conference between the Fuehrer and the Italian Minister for Foreign Affairs, Count Ciano, in the presence of the Reich Foreign Minister of Obersalzberg on 12 August 1939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in Nazi Conspiracy and Aggression Volume IV Document No. 1871-PS
  68. ^ TheGerman Campaign In Poland (1939). Ibiblio.org. [2017-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24). 
  69. ^ Major international events of 1939, with explanation. ibiblio.org. [2013-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10). 
  70. ^ 理查·艾凡斯(Richard J. Evans). The Third Reich at War - How the Nazis Led Germany from Conquest to Disaster. 英国西敏: 企鹅出版集团. 2008年: 第1页至第2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7139-9742-2 (英文).
  71. ^ 格哈特·温伯格. A World at Arms: A Global History of World War II. 英国剑桥: 剑桥大学出版社. 2008年3月28日: 第64页至第65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521-85316-3 (英文).
  72. ^ 约翰·基瑾(John Keegan). Second World War. 英国伦敦: Pimlico. 1997年11月6日: 第35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7126-7348-8 (英文).
  73. ^ 史蒂芬·洛斯基(Stephen Roskill). HISTORY OF THE SECOND WORLD WA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ibiblio. 1954年 [2012年4月21日查阅] (英文).
  74. ^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World War II. 英国牛津: 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5年9月22日: 第248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19-280670-3 (英文).
  75. ^ 史蒂芬·扎洛加(Steven Zaloga). Poland 1939: The Birth Of Blitzkrieg 网际网路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2-11-05.. 英国牛津: Osprey Publishing. 2002年8月19日: 第83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1-84176-408-5 (英文).
  76. ^ Andrew Hempel. Poland in World War II: An Illustrated Histor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纽约: Hippocrene Books. 2003年11月: 第24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7818-1004-3 (英文).
  77. ^ 史蒂芬·扎洛加(Steven Zaloga). Poland 1939: The Birth of Blitzkrieg. 美国西港(Westport):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2004年2月: 第88页至第89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275-98278-2 (英文).
  78. ^ 史蒂芬·布迪安斯基(Stephen Budiansky). Battle of Wits: The Complete Story of Codebreaking in World War II. 英国西敏: 企鹅出版集团. 2001年: 第120页至第121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14-028105-7 (英文).
  79. ^ Philip Jowett. Japanese Army 1931-45 网际网路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2-11-05.. 英国牛津: Osprey Publishing. 2002年1月25日: 第14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1-84176-353-8 (英文).
  80. ^ 汤马士·连恩(Thomas Lane)、阿提斯·帕布利克斯(Artis Pabriks)、奥尔迪斯·普尔什(Aldis Purs)和大卫·J·史密斯(David J. Smith). The Baltic States: Estonia, Latvia and Lithuania. 英国伦敦: Routledge. 2002年7月: 第24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415-28580-3 (英文).
  81. ^ 81.0 81.1 Yaroslav Bilinsky. Endgame in NATO's Enlargement: The Baltic States and Ukrain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西港(Westport):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1999年2月28日: 第9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275-96363-7 (英文).
  82. ^ 82.0 82.1 威廉森·默里(Williamson Murray)和阿伦·米利特(Allan R. Millett). A War To Be Won: Fighting the Second World Wa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剑桥: 哈佛大学出版社. 2001年11月22日: 第55页至第56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674-00680-5 (英文).
  83. ^ D. W. Spring. The Soviet Decision for War against Finland, 30 November 1939". Europe-Asia Studies. 《Europe-Asia Studies》. 1986年4月 [2012年4月21日查阅] (英文).
  84. ^ Jussi M. Hanhimaki. Containing Coexistence: America, Russia, and the "Finnish Soluti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Kent State Univ Pr. 1997年5月: 第12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87338-558-9 (英文).
  85. ^ 格哈特·温伯格. A World at Arms: A Global History of World War II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英国剑桥: 剑桥大学出版社. 1995年7月28日: 第95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521-55879-2 (英文).
  86. ^ 威廉·劳伦斯·夏伊勒. 第三帝国兴亡史. 美国纽约: Simon & Schuster. 1990年11月15日: 第668页至第669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671-72868-7 (英文).
  87. ^ 威廉森·默里(Williamson Murray)和阿伦·米利特(Allan R. Millett). A War To Be Won: Fighting the Second World Wa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剑桥: 哈佛大学出版社. 2001年11月22日: 第57页至第63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674-00680-5 (英文).
  88. ^ 亨利·史提尔·科马格(Henry Steele Commager). The Story of the Second World Wa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Potomac Books. 2004年1月31日: 第9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1-57488-741-9 (英文).
  89. ^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World War II. 英国牛津: 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2年1月24日: 第436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19-860446-4 (英文).
  90. ^ 大卫·雷诺兹(David Reynolds). From World War to Cold War: Churchill, Roosevelt, and the International History of the 1940s. 英国牛津: 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6年4月27日: 第76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19-928411-5 (英文).
  91. ^ 理查·艾凡斯(Richard J. Evans). The Third Reich at War - How the Nazis Led Germany from Conquest to Disaster. 英国西敏: 企鹅出版集团. 2008年: 第122页至第123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7139-9742-2 (英文).
  92. ^ 威廉·劳伦斯·夏伊勒.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Third Reich: A History of Nazi Germany. 美国纽约: Simon & Schuster. 1990年11月15日: 第721页至第723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671-72868-7 (英文).
  93. ^ 杰弗里·雷根(Geoffrey Regan). Brassey's Book of Military Blunders. Potomac Books. 2000年8月1日: 第152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1-57488-252-0 (英文).
  94. ^ 约翰·基瑾(John Keegan). Second World War. 英国伦敦: Pimlico. 1997年11月6日: 第59页至第60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7126-7348-8 (英文).
  95. ^ 约翰·基瑾(John Keegan). Second World War. 英国伦敦: Pimlico. 1997年11月6日: 第66页至第67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7126-7348-8 (英文).
  96. ^ 理查·奥弗里(Richard Overy)和安德鲁·惠克罗夫特(Andrew Wheatcroft). The Road to War: Revised Edition. 英国西敏: 企鹅出版集团. 2000年7月1日: 第207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14-028530-7 (英文).
  97. ^ 霍斯特·布格(Horst Boog)、维尔纳·赖恩(Werner Rahn)和赖因哈德·斯图姆夫(Reinhard Stumpf). Germany and the Second World War: Volume VI: The Global War. 英国牛津: 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1年11月15日: 第311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19-822888-2 (英文).
  98. ^ 大卫·布朗(David Brown). The Road to Oran: Anglo-French Naval Relations, September 1939-July 1940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英国: Taylor & Francis. 2004年8月24日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7146-5461-4 (英文).
  99. ^ 尼尔.佛格森(Niall Ferguson). The War of the World. 英国西敏: 企鹅出版集团. 2007年10月30日: 第367页至第417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14-311239-6 (英文).
  100. ^ 蒂莫西·史奈德(Timothy D. Snyder). Bloodlands: Europe Between Hitler and Stalin. 美国纽约: Basic Books. 2010年10月12日: 第118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465-00239-9 (英文).
  101. ^ HW. Koch. Hitler's 'Programme' and the Genesis of Operation 'Barbarossa'. 英国剑桥: 《历史杂志》(The Historical Journal). 1983年12月: 第891页至第920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英文).
  102. ^ 杰弗里·罗伯茨(Geoffrey Roberts). Stalin's Wars: From World War to Cold War, 1939-1953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纽哈芬: 耶鲁大学出版社. 2007年1月15日: 第56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300-11204-7 (英文).
  103. ^ 杰弗里·罗伯茨(Geoffrey Roberts). Stalin's Wars: From World War to Cold War, 1939-1953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纽哈芬: 耶鲁大学出版社. 2007年1月15日: 第59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300-11204-7 (英文).
  104. ^ 104.0 104.1 Nigel Kelly. Twentieth Century World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Heinemann Secondary Education. 1998年10月20日: 第38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435-30983-1 (英文).
  105. ^ Margaret J. Goldstein. World War II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明尼亚波利斯: 雷纳出版集团(Lerner Publishing Group). 2004年1月: 第35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8225-0139-8 (英文).
  106. ^ 理查·奥弗里(Richard Overy)和安德鲁·惠克罗夫特(Andrew Wheatcroft). The Road to War: Revised Edition. 英国西敏: 企鹅出版集团. 2000年7月1日: 第288页至第289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14-028530-7 (英文).
  107. ^ 理查·奥弗里(Richard Overy)和安德鲁·惠克罗夫特(Andrew Wheatcroft). The Road to War: Revised Edition. 英国西敏: 企鹅出版集团. 2000年7月1日: 第328页至第330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14-028530-7 (英文).
  108. ^ 山缪尔.艾略特.莫里森(Samuel Eliot Morison). History of United States Naval Operations in World War II. Vol. 14: Victory in the Pacific, 1945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香槟: 伊利诺大学出版社(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2002年2月5日: 第60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252-07065-5 (英文).
  109. ^ Anthony Maingot.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Caribbean: Challenges Of An Asymmetrical Relationship. 美国博尔德: 西景出版社(Westview Press). 1994年10月18日: 第52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8133-2241-4 (英文).
  110. ^ 哈德里·坎特里尔(Hadley Cantril). America Faces the War: A Study in Public Opinion. 英国牛津: 《公共舆论季刊》(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1940年9月: 第390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英文).
  111. ^ 格哈特·温伯格. A World at Arms: A Global History of World War II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英国剑桥: 剑桥大学出版社. 1995年7月28日: 第182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521-55879-2 (英文).
  112. ^ Terry D. Bilhartz和Alan C. Elliott. Currents in American History: A Brief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阿蒙克: M. E. Sharpe. 2007年2月19日: 第179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7656-1821-4 (英文).
  113. ^ 威廉森·默里(Williamson Murray)和阿伦·米利特(Allan R. Millett). A War To Be Won: Fighting the Second World Wa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剑桥: 哈佛大学出版社. 2001年11月22日: 第165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674-00680-5 (英文).
  114. ^ Herman Knell. To Destroy a City: Strategic Bombing and Its Human Consequences in World War II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剑桥: Da Capo Press. 2003年2月4日: 第205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306-81169-2 (英文).
  115. ^ 威廉森·默里(Williamson Murray)和阿伦·米利特(Allan R. Millett). A War To Be Won: Fighting the Second World Wa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剑桥: 哈佛大学出版社. 2001年11月22日: 第233页至第245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674-00680-5 (英文).
  116. ^ Steven Schoenherr. Undeclared Naval War in the Atlantic 1941. 圣地牙哥大学(University of San Diego). 2005年10月1日 [2012年4月21日查阅] (英文).
  117. ^ 117.0 117.1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World War II. 英国牛津: 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2年1月24日: 第877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19-860446-4 (英文).
  118. ^ 理查·克罗格(Richard Clogg). A Concise History of Greece. 英国剑桥: 剑桥大学出版社. 2002年7月15日: 第118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521-80872-9 (英文).
  119. ^ Philip Jowett. The Italian Army 1940-45 (2): Africa 1940-43 网际网路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2-11-05.. 英国牛津: Osprey Publishing. 2001年1月25日: 第9页至第10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1-85532-865-5 (英文).
  120. ^ 大卫·布朗(David Brown). The Royal Navy and the Mediterranean: Vol.II: November 1940-December 194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英国伦敦: Routledge. 2001年11月29日: 第64页至第65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7146-5205-4 (英文).
  121. ^ 雅士利·杰克森(Ashley Jackson). The British Empire and the Second World Wa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英国伦敦: Continuum国际出版集团(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2006年5月10日: 第106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1-85285-417-1 (英文).
  122. ^ 乔·拉蒂默(Jon Latimer). Tobruk 1941: Rommel's opening move 网际网路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2-11-05.. 英国牛津: Osprey Publishing. 2001年1月25日: 第7页至第8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1-84176-092-6 (英文).
  123. ^ 威廉森·默里(Williamson Murray)和阿伦·米利特(Allan R. Millett). A War To Be Won: Fighting the Second World Wa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剑桥: 哈佛大学出版社. 2001年11月22日: 第263页至第267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674-00680-5 (英文).
  124. ^ 肯尼斯·麦克塞. 《隆美尔评传》(Rommel: Battles And Campaigns). 美国剑桥: Da Capo Press. 1997年8月22日: 第61页至第63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306-80786-2 (英文).
  125. ^ 格哈特·温伯格. A World at Arms: A Global History of World War II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英国剑桥: 剑桥大学出版社. 1995年7月28日: 第229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521-55879-2 (英文).
  126. ^ 威廉·沃森(William E. Watson). Tricolor and Crescent: France and the Islamic World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西港(Westport):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2003年6月30日: 第80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275-97470-1 (英文).
  127. ^ 雅士利·杰克森(Ashley Jackson). The British Empire and the Second World Wa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英国伦敦: Continuum国际出版集团(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2006年5月10日: 第154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1-85285-417-1 (英文).
  128. ^ Vance Stewart. Three Against One: Churchill, Roosevelt, Stalin Vs. Adolph Hitle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Sunstone Press. 2002年11月1日: 第159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1-85285-417-1 (英文).
  129. ^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World War II. 英国牛津: 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5年9月22日: 第108页至第109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19-280670-3 (英文).
  130. ^ 理查·奥弗里(Richard Overy)和安德鲁·惠克罗夫特(Andrew Wheatcroft). The Road to War: Revised Edition. 英国西敏: 企鹅出版集团. 2000年7月1日: 第289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14-028530-7 (英文).
  131. ^ Anthony James Joes. Resisting Rebellion: The History and Politics of Counterinsurgenc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莱辛顿: 肯塔基大学出版社(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2004年9月: 第224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8131-2339-4 (英文).
  132. ^ 费正清和默尔·高德曼(Merle Goldman). China: A New History. 美国剑桥: 哈佛大学出版社. 1998年5月: 第320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674-11673-3 (英文).
  133. ^ John W. Garver. Chinese-Soviet Relations, 1937-1945: The Diplomacy of Chinese Nationalism. 英国牛津: 牛津大学出版社. 1988年9月8日: 第114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19-505432-3 (英文).
  134. ^ 格哈特·温伯格. A World at Arms: A Global History of World War II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英国剑桥: 剑桥大学出版社. 1995年7月28日: 第195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521-55879-2 (英文).
  135. ^ 阿姆农·莎拉(Amnon Sella). "Barbarossa": Surprise Attack and Communication. 美国千橡: 《当代史期刊》(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istory). 1978年7月: 第555页至第583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英文).
  136. ^ 安恩·科修(Ian Kershaw). FATEFUL CHOICES: TEN DECISIONS THAT CHANGED THE WORLD, 1940-1941. 英国西敏: 企鹅出版集团. 2007年: 第66页至第69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7139-9712-5 (英文).
  137. ^ 乔纳森·斯坦伯格(Jonathan Steinberg). The Third Reich Reflected: German Civil Administration in the Occupied Soviet Union, 1941–4. 英国牛津: 《The English Historical Review》. 1995年6月: 第620页至第651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英文).
  138. ^ Milan Hauner. Did Hitler Want a World Dominion?. 美国千橡: 《当代史期刊》(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istory). 1978年: 第15页至第32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英文).
  139. ^ 辛西雅·罗伯茨(Cynthia A. Roberts). Planning for War: The Red Army and the Catastrophe of 194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Europe-Asia Studies》. 1995年 [2012年4月21日查阅] (英文).
  140. ^ 艾伦·威尔特(Alan F. Wilt). Hitler's Late Summer Pause in 1941. 《Military Affairs》. 1981年: 第187页至第191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英文).
  141. ^ 约翰·艾瑞克森(John Erickson). The Road to Stalingrad. 英国: 卡塞尔(Cassell). 2007年4月1日: 第114页至第137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304-36541-8 (英文).
  142. ^ 142.0 142.1 142.2 142.3 142.4 大卫·格兰斯(David Glantz). The Soviet-German War 1941-1945: Myths and Realities: A Survey Essay. 2001年10月1日 [2012年4月21日查阅] (英文).
  143. ^ 布莱恩·法雷尔(Brian P. Farrell). Yes, Prime Minister: Barbarossa, Whipcord, and the Basis of British Grand Strategy, Autumn 1941. 军事历史协会(Society for Military History). 1993年10月 [2012年4月21日查阅] (英文).
  144. ^ 彼得·邓肯(Peter J. S. Duncan). Soviet-British Relations since the 1970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英国剑桥: 剑桥大学出版社. 1990年4月27日: 第29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521-37494-1 (英文).
  145. ^ 布鲁斯·布埃诺·梅斯基塔(Bruce Bueno de Mesquita)、艾利丝泰尔·史密斯(Alastair Smith)、兰道夫·西沃森(Randolph M. Siverson)和詹姆斯·莫罗(James D. Morrow). The Logic of Political Survival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剑桥: 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MIT Press). 2004年3月1日: 第425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262-52440-7 (英文).
  146. ^ 146.0 146.1 威廉·罗杰·路易斯(William Roger Louis). More Adventures with Britannia: Personalities, Politics and Culture in Britain. 美国奥斯丁: 德克萨斯州大学出版社(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1998年: 第223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292-74708-1 (英文).
  147. ^ Gerald R. Kleinfeld. Hitler's Strike for Tikhvin. 《Military Affairs》. 1983年10月 [2012年4月21日查阅] (英文).
  148. ^ Harold Shukman. Stalin's Generals. 英国伦敦: Phoenix Books. 2002年3月: 第113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1-84212-513-7 (英文).
  149. ^ 大卫·格兰斯(David Glantz). The Soviet-German War 1941-1945: Myths and Realities: A Survey Essay. 2001年10月1日 [2012年4月21日查阅] (英文). "By 1 November it had lost fully 20 percent of its committed strength (686,000 men), up to 2/3 of its 1/2-million motor vehicles, and 65 percent of its tanks. The German Army High Command (OKH) rated its 136 divisions as equivalent to 83 full-strength divisions."
  150. ^ 克劳斯·莱因哈特(Klaus Reinhardt). Moscow: The Turning Point?: The Failure of Hitler's Strategy in the Winter of 1941-42. 英国牛津: Berg Publishers. 1992年11月30日: 第227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85496-695-0 (英文).
  151. ^ Wiley-Blackwell. The End of the Blitzkrieg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经济史评论》(The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1964年4月 [2012年4月21日查阅] (英文).
  152. ^ Louis Rotundo. The Creation of Soviet Reserves and the 1941 Campaign. 《Military Affairs》. 1986年1月 [2012年4月21日查阅] (英文).
  153. ^ 雷蒙·加特霍夫(Raymond L. Garthoff). The Soviet Manchurian Campaign, August 1945. 《Military Affairs》. 1969年10月: 第312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英文).
  154. ^ 大卫·威尔士(David Welch). Modern European History, 1871-2000: A Documentary Reade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英国伦敦: Routledge. 1999年12月2日: 第102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415-21582-4 (英文).
  155. ^ 格哈特·温伯格. A World at Arms: A Global History of World War II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英国剑桥: 剑桥大学出版社. 2005年3月28日: 第248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521-61826-7 (英文).
  156. ^ Irvine H. Anderson. The 1941 De Facto Embargo on Oil to Japan: A Bureaucratic Reflex. 《太平洋历史评论》(Pacific Historical Review). 1975年5月 [2012年4月21日查阅] (英文).
  157. ^ 大卫·艾凡斯(David C. Evans)和马可·皮蒂(Mark Peattie). Kaigun: Strategy, Tactics, and Technology in the Imperial Japanese Navy, 1887-194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安那波利斯: 美国海军学会(United States Naval Institute). 1997年: 第456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87021-192-8 (英文).
  158. ^ Bradley Lightbody. The Second World War: Ambitions to Nemesi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英国伦敦: Routledge. 2004年8月13日: 第125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415-22404-8 (英文).
  159. ^ 格哈特·温伯格. A World at Arms: A Global History of World War II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英国剑桥: 剑桥大学出版社. 2005年3月28日: 第310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521-61826-7 (英文).
  160. ^ Klaus Knorr和Patrick M. Morgan. Strategic Military Surpris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皮斯卡特维: 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82年1月1日: 第51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87855-912-1 (英文).
  161. ^ 罗伯塔·霍斯塔尔(Roberta Wohlstetter). 《珍珠港:征候与决心》(Pearl Harbor: Warning and Decisi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帕罗奥图: 史丹佛大学出版社. 1962年6月1日: 第341页至第343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8047-0598-1 (英文).
  162. ^ Karen A. Mingst和Margaret P. Karns. The United Nations in the 21st Century. 美国博尔德: 西景出版社(Westview Press). 2006年8月1日: 第22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8133-4346-4 (英文).
  163. ^ Dennis J. Dunn. Caught between Roosevelt and Stalin: America's Ambassadors to Moscow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莱辛顿: 肯塔基大学出版社(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1997年12月24日: 第157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8131-2023-2 (英文).
  164. ^ 欧尼斯特·梅(Ernest May). The United States,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Far Eastern War, 1941-1945. 《太平洋历史评论》(Pacific Historical Review). 1955年5月 [2012年4月21日查阅] (英文). "Russian declaration of war on Japan would be greatly to our advantage, provided, but only provided, that Russians are confident that will not impair their Western Front."
  165. ^ 拉瑞·里斯(Laurence Rees). World War Two: Behind Closed Doors: Stalin, the Nazis and the West. 英国: 埃伯瑞出版公司(Ebury Publishing). 2012年4月24日: 第99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1-4481-4045-9 (英文).
  166. ^ 166.0 166.1 拉瑞·里斯(Laurence Rees). World War Two: Behind Closed Doors: Stalin, the Nazis and the West. 英国: 埃伯瑞出版公司(Ebury Publishing). 2012年4月24日: 第99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1-4481-4045-9 (英文). "Stalin always believed that Britain and America were delaying the second front so that the Soviet Union would bear the brunt of the war"
  167. ^ Julie Klam. The Rise of Japan and Pearl Harbo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Smart Apple Media. 2002年8月: 第27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1-58340-188-0 (英文).
  168. ^ Kent Roberts Greenfield. CHAPTER XXIX Japanese Plans and American Defense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陆军军事历史中心(U.S. Army Center Of Military History). 2006年6月1日 [2012年4月21日查阅] (英文).
  169. ^ 理查·希尔(J. Richard Hill). The Oxford Illustrated History of the Royal Navy. 英国牛津: 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2年10月17日: 第362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19-860527-0 (英文).
  170. ^ Steven I. Levine和James C. Hsiung. China's Bitter Victory: The War with Japan, 1937-1945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阿蒙克: M. E. Sharpe. 1993年1月8日: 第158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1-56324-246-5 (英文).
  171. ^ Louis G. Perez. The History of Japa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西港(Westport): 青木出版印刷公司(Greenwood Press). 1998年6月30日: 第145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313-30296-1 (英文).
  172. ^ 约翰·古区(John Gooch). Decisive Campaigns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英国伦敦: Routledge. 1990年9月1日: 第52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7146-3369-5 (英文).
  173. ^ Andrea Molinari. Desert raiders: Axis and Allied Special Forces 1940-43 网际网路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2-11-05.. 英国牛津: Osprey Publishing. 2007年7月24日: 第91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1-84603-006-2 (英文).
  174. ^ Samuel W. Mitcham Jr.. Rommel's Desert War: The Life and Death of the Afrika Korp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梅卡尼克斯堡(Mechanicsburg): Stackpole Books. 2007年9月10日: 第91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8117-3413-4 (英文).
  175. ^ Robert James Maddox. The United States and World War II. 美国博尔德: 西景出版社(Westview Press). 1992年1月: 第111页至第112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8133-0436-6 (英文).
  176. ^ Gene E. Salecker. Fortress Against The Sun: The B-17 Flying Fortress In The Pacific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剑桥: Da Capo Press. 2001年2月22日: 第186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1-58097-049-5 (英文).
  177. ^ 西奥多·洛浦(Theodore Ropp). War in the Modern World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巴尔的摩: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 2000年5月31日: 第368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8018-6445-2 (英文).
  178. ^ 格哈特·温伯格. A World at Arms: A Global History of World War II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英国剑桥: 剑桥大学出版社. 1995年7月28日: 第339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521-55879-2 (英文).
  179. ^ 阿德里安·吉尔伯特(Adrian Gilbert). Encyclopedia of Warfare: From Earliest Times...to the Present Day. Lyons Press. 2003年8月1日: 第259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1-59228-027-8 (英文).
  180. ^ Bruce M. Swain. A Chronology of Australian Armed Forces at War 1939-45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澳洲鸦巢: Allen & Unwin. 2001年11月: 第197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1-86508-352-0 (英文).
  181. ^ Mikiso Hane. Modern Japan: A Historical Survey, Third Edition. 美国博尔德: 西景出版社(Westview Press). 2001年1月: 第340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8133-3756-2 (英文).
  182. ^ 丹尼尔·马斯顿(Daniel Marston). The Pacific War Companion: From Pearl Harbor to Hiroshima 网际网路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2-11-05.. 英国牛津: Osprey Publishing. 2005年6月12日: 第111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1-84176-882-3 (英文).
  183. ^ Martin Brayley. The British Army 1939-45 (3): The Far East 网际网路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2-11-05.. 英国牛津: Osprey Publishing. 2002年9月18日: 第9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1-84176-238-8 (英文).
  184. ^ 安东尼奥·里德(Anthony Read). The Devil's Disciples: Hitler's Inner Circle. 美国纽约: 诺顿公司(W. W. Norton & Company). 2004年3月: 第764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393-04800-1 (英文).
  185. ^ 诺曼·戴维斯. No Simple Victory: World War II in Europe, 1939-1945. 英国西敏: 企鹅出版集团. 2008年8月26日: 第100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14-311409-3 (英文).
  186. ^ Stephen Badsey. The Hutchinson Atlas of World War II Battle Plans. 英国伦敦: Routledge. 2000年2月1日: 第235页至第236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1-57958-265-4 (英文).
  187. ^ 谢洛梅·布莱克(Jeremy Black). World War Two: A Military Histor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英国伦敦: Routledge. 2003年9月25日: 第119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415-30534-1 (英文).
  188. ^ 马丁·吉尔伯特(Martin Gilbert). The Second World War: A Complete History. 美国纽约: 亨利·霍尔特出版公司(Henry Holt and Company). 2004年6月1日: 第397页至第400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8050-7623-3 (英文).
  189. ^ Harold Shukman. Stalin's Generals. 英国伦敦: Phoenix Books. 2002年3月: 第142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1-84212-513-7 (英文).
  190. ^ 詹姆斯·甘农(James Gannon). Stealing Secrets, Telling Lies: How Spies and Codebreakers Helped Shape the Twentieth Century. Brassey's. 2002年4月1日: 第76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ISBN 978-1-57488-473-9 (英文).
  191. ^ 罗伯特·派斯顿(Robert Paxton). Vichy France: old guard and new order, 1940-1944. 美国纽约: Alfred A. Knopf. 1972年: 第313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394-47360-4 (英文).
  192. ^ 诺曼·瑞奇(Norman Rich). Hitler's War Aims: Ideology, the Nazi State, and the Course of Expansion. 美国纽约: 诺顿公司(W. W. Norton & Company). 1992年7月1日: 第178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393-00802-9 (英文).
  193. ^ Jane Penrose. The D-Day Companion 网际网路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2-11-05.. 英国牛津: Osprey Publishing. 2004年4月26日: 第129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1-84176-779-6 (英文).
  194. ^ 罗宾·尼兰兹(Robin Neillands). The Dieppe Raid: The Story of the Disastrous 1942 Expediti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布卢明顿: 印第安那大学出版社(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5年11月1日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253-34781-7 (英文).
  195. ^ 约翰·基瑾(John Keegan). Second World War. 英国伦敦: Pimlico. 1997年11月6日: 第277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7126-7348-8 (英文).
  196. ^ David Arthur Thomas. A companion to the Royal Navy. 英国: George G. Harrap and Co.. 1988年: 第265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245-54572-6 (英文).
  197. ^ Nigel Thomas. The German Army 1939-45 (2) : North Africa & Balkans 网际网路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2-11-05.. 英国牛津: Osprey Publishing. 1998年4月11日: 第8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1-85532-640-8 (英文).
  198. ^ 198.0 198.1 Steven Ross. American War Plans, 1941-1945: The Test of Battle. 英国伦敦: Routledge. 1997年4月1日: 第38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7146-4634-3 (英文).
  199. ^ Kit Bonner和Carolyn Bonner. Warship Boneyard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英国伦敦: Quarto Group. 2001年7月16日: 第24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7603-0870-7 (英文).
  200. ^ 保罗·柯里尔(Paul Collier). The Second World War (4): The Mediterranean 1940-1945 网际网路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2-11-05.. 英国牛津: Osprey Publishing. 2003年2月19日: 第11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1-84176-539-6 (英文).
  201. ^ John Herd Thompson和Stephen J. Randall. Canad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mbivalent Allie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2002年4月5日: 第164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8203-2403-6 (英文).
  202. ^ 大卫·甘迺迪(David M. Kennedy). Freedom from Fear: The American People in Depression and War, 1929-1945. 英国牛津: 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9年5月6日: 第610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19-503834-7 (英文).
  203. ^ Gordon Rottman. World War II Pacific Island Guide: A Geo-Military Stud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西港(Westport):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2001年12月30日: 第228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313-31395-0 (英文).
  204. ^ 大卫·格兰斯(David Glantz). CSI Report No. 11 Soviet Defensive Tactics at Kursk, July 1943. 美军联兵研究图书馆(Combined Arms Research Library). 1986年9月 [2012年4月21日查阅] (英文).
  205. ^ 大卫·格兰斯(David Glantz). Soviet Military Deception in the Second World Wa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英国伦敦: Routledge. 1989年3月1日: 第149页至第159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7146-3347-3 (英文).
  206. ^ 安恩·科修(Ian Kershaw). Hitler: 1936-1945: Nemesis. 美国纽约: 诺顿公司(W. W. Norton & Company). 2001年9月: 第592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393-32252-1 (英文).
  207. ^ Charles T. O'Reilly. Forgotten Battle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朗汉(Lanham): Rowman & Littlefield. 2001年5月9日: 第32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7391-0195-7 (英文).
  208. ^ Chris Bellamy. Absolute War: Soviet Russia in the Second World War. 美国纽约: Alfred A. Knopf. 2007年10月30日: 第595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375-41086-4 (英文).
  209. ^ Charles T. O'Reilly. Forgotten Battle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朗汉(Lanham): Rowman & Littlefield. 2001年5月9日: 第35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7391-0195-7 (英文).
  210. ^ 马克·希利(Mark Healy). Kursk 1943: The Tide Turns In The East 网际网路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2-11-05.. 英国牛津: Osprey Publishing. 1992年5月28日: 第90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1-85532-211-0 (英文).
  211. ^ 汤姆·麦高恩(Tom Mcgowen). Assault From The Sea: Amphibio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21st Century. 2002年4月1日: 第43页至第44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7613-1811-8 (英文).
  212. ^ 马可·马佐耶尔(Mark Mazower). Hitler's Empire: Nazi Rule in Occupied Europe. 英国西敏: 企鹅出版集团. 2009年4月1日: 第362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14-101192-9 (英文).
  213. ^ 史蒂芬·哈特(Stephen Hart)、罗素·哈特(Russell Hart)和马舍尔·晓士(Matthew Hughes). German Soldier in World War II 网际网路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2-11-05.. 英国伦敦: Quarto Group. 2000年6月11日: 第151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7603-0846-2 (英文).
  214. ^ Martin Blinkhorn. Mussolini and Fascist Ital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英国伦敦: Routledge. 1994年6月3日: 第52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415-10231-5 (英文).
  215. ^ 安东尼奥·里德(Anthony Read). Fall Of Berlin. 美国纽约: 哈钦森(Hutchinson). 1992年10月27日: 第129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09-175337-5 (英文).
  216. ^ Peter Padfield. War Beneath the Sea: Submarine Conflict During World War II. 美国霍博肯: 约翰威立. 1998年3月: 第335页至第356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471-24945-0 (英文).
  217. ^ 入江昭. Power and Culture : The Japanese-American Wa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1941-1945. 美国剑桥: 哈佛大学出版社. 1982年9月15日: 第154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674-69582-5 (英文).
  218. ^ Martin Polley. An A-Z of Modern Europe Since 1789. 英国伦敦: Routledge. 2000年10月14日: 第148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415-18598-1 (英文).
  219. ^ Steven I. Levine和James C. Hsiung. China's Bitter Victory: The War with Japan, 1937-1945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阿蒙克: M. E. Sharpe. 1993年1月8日: 第161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1-56324-246-5 (英文).
  220. ^ 格哈特·温伯格. A World at Arms: A Global History of World War II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英国剑桥: 剑桥大学出版社. 1995年7月28日: 第660页至第661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521-55879-2 (英文).
  221. ^ 大卫·格兰斯(David Glantz). The Siege of Leningrad 1941-44: 900 Days of Terror 网际网路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2-11-05.. 英国伦敦: Quarto Group. 2001年3月15日: 第166页至第169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7603-0941-4 (英文).
  222. ^ 大卫·格兰斯(David Glantz). The Battle for Leningrad, 1941-1944. 美国劳伦斯(Lawrence): 堪萨斯大学出版社(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2002年11月1日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7006-1208-6 (英文).
  223. ^ Alexander Chubarov. Russia's Bitter Path to Modernity: A History of the Soviet and Post-Soviet Era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英国伦敦: Continuum国际出版集团(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2001年12月1日: 第122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8264-1350-5 (英文).
  224. ^ Alfred F. Havighurst. Britain in Transition: The Twentieth Centur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芝加哥: 芝加哥大学出版社(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5年8月1日: 第344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226-31971-1 (英文).
  225. ^ Bradley Lightbody. The Second World War: Ambitions to Nemesi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英国伦敦: Routledge. 2004年8月13日: 第224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415-22404-8 (英文).
  226. ^ 226.0 226.1 Thomas W. Zeiler. The Second World War: Ambitions to Nemesi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朗汉(Lanham): Rowman & Littlefield. 2003年10月1日: 第60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8420-2991-9 (英文).
  227. ^ 卫斯理·弗兰克·克瑞文(Wesley Frank Craven)和詹姆斯·凯特(James L. Cate). The Army Air Forces in World War II. 美国芝加哥: 芝加哥大学出版社(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3年: 第207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英文).
  228. ^ Steven I. Levine和James C. Hsiung. China's Bitter Victory: The War with Japan, 1937-1945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阿蒙克: M. E. Sharpe. 1993年1月8日: 第163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1-56324-246-5 (英文).
  229. ^ Parks M. Coble. Chinese Capitalists in Japan's New Order: The Occupied Lower Yangzi, 1937-1945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柏克莱: 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3年4月1日: 第85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520-23268-6 (英文).
  230. ^ 格哈特·温伯格. A World at Arms: A Global History of World War II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英国剑桥: 剑桥大学出版社. 1995年7月28日: 第695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521-55879-2 (英文).
  231. ^ Stephen Badsey. Normandy 1944: Allied Landings and Breakout 网际网路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2-11-05.. 英国牛津: Osprey Publishing. 1990年1月25日: 第91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85045-921-0 (英文).
  232. ^ 史蒂芬·扎洛加(Steven Zaloga). Bagration 1944: The Destruction Of Army Group Centre 网际网路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2-11-05.. 英国牛津: Osprey Publishing. 1996年1月15日: 第7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1-85532-478-7 (英文).
  233. ^ 伊万·贝伦德(Iván Berend).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1944-1993: Detour from the Periphery to the Periphery. 英国剑桥: 剑桥大学出版社. 1996年9月13日: 第8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521-55066-6 (英文).
  234. ^ Armistice Negotiations and Soviet Occupati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国会图书馆 [2012年4月21日查阅] (英文). "The coup speeded the Red Army's advance, and the Soviet Union later awarded Michael the Order of Victory for his personal courage in overthrowing Antonescu and putting an end to Romania's war against the Allies. Western historians uniformly point out that the Communists played only a supporting role in the coup; postwar Romanian historians, however, ascribe to the Communists the decisive role in Antonescu's overthrow."
  235. ^ 麦斯·海斯廷斯(Max Hastings). The Second World War: A World In Flames 网际网路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2-11-05.. 英国牛津: Osprey Publishing. 2004年3月25日: 第223页至第224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1-84176-830-4 (英文).
  236. ^ Andrew Wiest和M. K. Barbier. Strategy and Tactics Infantry Warfar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英国伦敦: Quarto Group. 2002年11月15日: 第65页至第66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7603-1401-2 (英文).
  237. ^ Christian Wiktor. Multilateral Treaty Calendar:Repertoire des Trait Es Multilat Eraux, 1648-1995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纽约: 施普林格科学+商业媒体. 1998年3月26日: 第426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90-411-0584-4 (英文).
  238. ^ Steven H. Newton. Retreat from Leningrad: Army Group North 1944/1945. 美国阿特格伦(Atglen): Schiffer Publishing. 1995年10月1日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88740-806-9 (英文).
  239. ^ 丹尼尔·马斯顿(Daniel Marston). The Pacific War Companion: From Pearl Harbor to Hiroshima 网际网路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2-11-05.. 英国牛津: Osprey Publishing. 2005年6月12日: 第120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1-84176-882-3 (英文).
  240. ^ Philip Jowett. Japanese Army 1931-45 网际网路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2-11-05.. 英国牛津: Osprey Publishing. 2002年1月25日: 第8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1-84176-353-8 (英文).
  241. ^ Joshua H. Howard. Workers at War: Labor in China's Arsenals, 1937-1953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帕罗奥图: 史丹佛大学出版社. 2004年9月29日: 第140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8047-4896-4 (英文).
  242. ^ Edward J. Drea. In the Service of the Emperor: Essays on the Imperial Japanese Arm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林肯: 内布拉斯加大学出版社(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2003年5月1日: 第54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8032-6638-4 (英文).
  243. ^ 克里斯·库克(Chris Cook). What Happened Where. 英国伦敦: Routledge. 2000年10月17日: 第305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1-85728-532-1 (英文).
  244. ^ 244.0 244.1 Danny Parker. Battle of the Bulge: Hitler's Ardennes Offensive, 1944-1945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21105101536/http://books.google.com.tw/books?id=ASVTaalp5wgC&printsec=frontcover&dq=isbn:0306813912&source=bl&ots=ri6yGNnosk&sig=IFk4OeOYZBaaxn9-QAq7vEq8AOk&hl=zhISBN 978-0-306-81391-7 (英文).
  245. ^ 245.0 245.1 Danny Parker. Battle of the Bulge: Hitler's Ardennes Offensive, 1944-1945 网际网路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2-11-05.. 美国剑桥: Da Capo Press. 2004年11月30日: 第68页至第72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306-81391-7 (英文).
  246. ^ 246.0 246.1 Danny Parker. Battle of the Bulge: Hitler's Ardennes Offensive, 1944-1945 网际网路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2-11-05.. 美国剑桥: Da Capo Press. 2004年11月30日: 第329页至第330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306-81391-7 (英文).
  247. ^ Eric Solsten. Germany: A Country Study. DIANE Publishing Compan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1999年8月: 第76页至第77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7881-8179-5 (英文).
  248. ^ Lyman Van Slyke. The China White Paper: August 1949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帕罗奥图: 史丹佛大学出版社. 1967年6月1日: 第113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8047-0608-7 (英文).
  249. ^ 汤姆·布查南(Tom Buchanan). Europe's Troubled Peace: 1945 - 2000. 美国霍博肯: Wiley-Blackwell. 2006年1月31日: 第21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631-22163-0 (英文).
  250. ^ Donald E. Shepardson. The Fall of Berlin and the Rise of a Myth. 军事历史协会(Society for Military History). 1998年1月 [2012年4月21日查阅] (英文).
  251. ^ Charles T. O'Reilly. Forgotten Battle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朗汉(Lanham): Rowman & Littlefield. 2001年5月9日: 第244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7391-0195-7 (英文).
  252. ^ 安恩·科修(Ian Kershaw). Hitler: 1936-1945: Nemesis. 美国纽约: 诺顿公司(W. W. Norton & Company). 2001年9月: 第823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393-32252-1 (英文).
  253. ^ 253.0 253.1 马克·唐纳利(Mark Donnelly). Britain in the Second World Wa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英国伦敦: Routledge. 1999年8月17日: 第14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415-17425-1 (英文).
  254. ^ Oscar Pinkus. The War Aims And Strategies Of Adolf Hitle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杰佛逊(Jefferson): McFarland & Company. 2005年6月15日: 第501页至第503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7864-2054-4 (英文).
  255. ^ 大卫·格兰斯(David Glantz)和强纳森·侯斯(Jonathan M. House). When Titans Clashed: How the Red Army Stopped Hitler. 美国劳伦斯(Lawrence): 堪萨斯大学出版社(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1998年2月: 第34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7006-0899-7 (英文).
  256. ^ Christopher Chant. The Encyclopedia of Codenames of World War II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英国伦敦: Routledge. 1987年6月: 第118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7102-0718-0 (英文).
  257. ^ Edward J. Drea. In the Service of the Emperor: Essays on the Imperial Japanese Arm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林肯: 内布拉斯加大学出版社(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2003年5月1日: 第57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8032-6638-4 (英文).
  258. ^ Philip Jowett. Japanese Army 1931-45 网际网路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2-11-05.. 英国牛津: Osprey Publishing. 2002年1月25日: 第6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1-84176-353-8 (英文).
  259. ^ Michel Thomas Poirier. RESULTS OF THE GERMAN AND AMERICAN SUBMARINE CAMPAIGNS OF WORLD WAR II 网际网路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08-04-09.. 美国海军. 1999年10月20日 [2012年4月21日查阅] (英文).
  260. ^ 安迪·威廉斯(Andrew Williams). Liberalism and War: The Victors and the Vanquished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英国伦敦: Routledge. 2006年1月24日: 第90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415-35980-1 (英文).
  261. ^ Wilson D. Miscamble. From Roosevelt to Truman: Potsdam, Hiroshima, and the Cold Wa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英国剑桥: 剑桥大学出版社. 2006年10月23日: 第201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521-86244-8 (英文).
  262. ^ Wilson D. Miscamble. From Roosevelt to Truman: Potsdam, Hiroshima, and the Cold Wa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英国剑桥: 剑桥大学出版社. 2006年10月23日: 第203页至第204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521-86244-8 (英文).
  263. ^ 大卫·格兰斯(David Glantz). August Storm: The Soviet Strategic Offensive in Manchuria. 美军联兵研究图书馆(Combined Arms Research Library). 1983年2月 [2012年4月21日查阅] (英文).
  264. ^ 罗伯·佩普(Robert Pape). Why Japan Surrendered. 《国际安全》(International Security). 1993年 [2012年4月21日查阅] (英文).
  265. ^ Norbert Frei. Adenauer's Germany and the Nazi Pas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纽约: 哥伦比亚大学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2年6月15日: 第41页至第66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231-11882-8 (英文).
  266. ^ 266.0 266.1 杰弗里·罗伯茨(Geoffrey Roberts). Stalin's Wars: From World War to Cold War, 1939-1953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纽哈芬: 耶鲁大学出版社. 2007年1月15日: 第43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300-11204-7 (英文).
  267. ^ 杰弗里·罗伯茨(Geoffrey Roberts). Stalin's Wars: From World War to Cold War, 1939-1953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纽哈芬: 耶鲁大学出版社. 2007年1月15日: 第55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300-11204-7 (英文).
  268. ^ 威廉·劳伦斯·夏伊勒.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Third Reich: A History of Nazi Germany. 美国纽约: Simon & Schuster. 1990年11月15日: 第794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671-72868-7 (英文).
  269. ^ Caroline Kennedy-Pipe. Stalin's Cold War: Soviet Strategies in Europe, 1943 to 1956. 英国曼彻斯特: 曼彻斯特大学. 1995年5月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7190-4201-0 (英文).
  270. ^ Gerhard Wettig. Stalin and the Cold War in Europe: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East-West Conflict, 1939-1953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朗汉(Lanham): Rowman & Littlefield. 2007年11月6日: 第20页至第21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7425-5542-6 (英文).
  271. ^ 阿尔弗雷德·森(Alfred E. Senn). Lithuania 1940: Revolution from Abov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荷兰阿姆斯特丹: Rodopi出版社(Rodopi Publishers). 2007年5月1日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90-420-2225-6 (英文).
  272. ^ Amos Yoder. Evolu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Syste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英国: Taylor & Francis. 1996年11月3日: 第39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1-56032-546-8 (英文).
  273. ^ 联合国历史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联合国 [2012年4月21日查阅].(简体中文)
  274. ^ 世界人权宣言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联合国 [2012年4月21日查阅]. "人人有资格享有本宣言所载的一切权利和自由,不分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见解、国籍或社会出身、财产、出生或其他身分等任何区别。 并且不得因一人所属的国家或领土的政治的、行政的或者国际的地位之不同而有所区别,无论该领土是独立领土、托管领土、非自治领土或者处于其他任何主权受限制的情况之下。"(简体中文)
  275. ^ Edward R. Kantowicz. Coming Apart, Coming Together: The World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Volume 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大急流: 威廉·B·伊尔德曼斯出版公司. 1999年12月28日: 第6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8028-4456-9 (英文).
  276. ^ Gerhard Wettig. Stalin and the Cold War in Europe: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East-West Conflict, 1939-1953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朗汉(Lanham): Rowman & Littlefield. 2007年11月6日: 第96页至第100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7425-5542-6 (英文).
  277. ^ 马克·雀柏格(Marc Trachtenberg). A Constructed Peace: The Making of the European Settlement 1945-1963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普林斯顿: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9年2月8日: 第33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691-00273-6 (英文).
  278. ^ Johanna C. Granville. The First Domino: International Decision Making During the Hungarian Crisis of 1956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大学: 德州农工大学出版社(Texas A&M University Press). 2003年12月15日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1-58544-298-0 (英文).
  279. ^ 约翰·格伦维尔(John Grenville). A History of the World: From the 20th to the 21st Centur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英国伦敦: Routledge. 2005年7月27日: 第370页至第371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415-28954-2 (英文).
  280. ^ Bernard A. Cook. Europe since 1945: An encyclopedia. 英国: Taylor & Francis. 2001年: 第17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8153-4057-7 (英文).
  281. ^ Geoffrey Swain. The Cominform: Tito's International?. 英国剑桥: 《历史杂志》(The Historical Journal). 1992年9月: 第641页至第643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英文).
  282. ^ 梅尔文·列夫勒(Melvyn P. Leffler)和大卫·帕因特(David S. Painter). Origins of the Cold War: An International Histor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英国伦敦: Routledge. 2005年6月13日: 第318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415-34109-7 (英文).
  283. ^ 理察·霍姆斯(Richard Holmes).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Military History. 英国牛津: 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3年8月28日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19-860696-3 (英文).
  284. ^ 格哈特·温伯格. A World at Arms: A Global History of World War II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英国剑桥: 剑桥大学出版社. 2005年3月28日: 第911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521-61826-7 (英文).
  285. ^ Mary E. Connor. The Korea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圣塔芭芭拉: ABC-CLIO. 2009年6月30日: 第43页至第45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1-59884-160-2 (英文).
  286. ^ 麦可·林奇(Michael Lynch). The Chinese Civil War 1945-49 网际网路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2-11-05.. 英国牛津: Osprey Publishing. 2010年5月25日: 第12页至第13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1-84176-671-3 (英文).
  287. ^ 约翰·罗伯茨(John Roberts). The Penguin History of Europe. 英国西敏: 企鹅出版集团. 1998年12月1日: 第589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14-026561-3 (英文).
  288. ^ 约翰·达尔文(John Darwin). After Tamerlane: The Rise and Fall of Global Empires, 1400-2000. 英国西敏: 企鹅出版集团. 2008年3月6日: 第441页至第443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14-101022-9 (英文).
  289. ^ 约翰·达尔文(John Darwin). After Tamerlane: The Rise and Fall of Global Empires, 1400-2000. 英国西敏: 企鹅出版集团. 2008年3月6日: 第464页至第468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14-101022-9 (英文).
  290. ^ 马克·哈里森(Mark Harrison). The Economics of World War II: Six Great Powers i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英国剑桥: 剑桥大学出版社. 1998年3月28日: 第34页至第35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521-62046-8 (英文).
  291. ^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World War II. 英国牛津: 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5年9月22日: 第1,006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19-280670-3 (英文).
  292. ^ Nicholas Balabkins. Germany Under Direct Controls: Economic Aspects of Industrial Disarmament, 1945-1948. 美国皮斯卡特维: 罗格斯大学出版社(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1964年6月: 第207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8135-0449-0 (英文).
  293. ^ 弗拉基米尔·彼得罗夫(Vladimir Petrov). Money and Conquest: Allied Occupation Currencies in World War II. 美国巴尔的摩: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 1967年1月1日: 第263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8018-0530-1 (英文).
  294. ^ Nicholas Balabkins. Germany Under Direct Controls: Economic Aspects of Industrial Disarmament, 1945-1948. 美国皮斯卡特维: 罗格斯大学出版社(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1964年6月: 第208页至第209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8135-0449-0 (英文).
  295. ^ 鲁迪格·多恩布希(Rudiger Dornbusch)、威廉·诺林(Wilhelm Nolling)和理查·莱亚德. Postwar Economic Reconstruction and Lessons for the East Toda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剑桥: 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MIT Press). 1993年3月22日: 第190页至第191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262-04136-2 (英文).
  296. ^ Nicholas Balabkins. Germany Under Direct Controls: Economic Aspects of Industrial Disarmament, 1945-1948. 美国皮斯卡特维: 罗格斯大学出版社(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1964年6月: 第212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8135-0449-0 (英文).
  297. ^ 鲁迪格·多恩布希(Rudiger Dornbusch)、威廉·诺林(Wilhelm Nolling)和理查·莱亚德. Postwar Economic Reconstruction and Lessons for the East Toda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剑桥: 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MIT Press). 1993年3月22日: 第29页至第30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262-04136-2 (英文).
  298. ^ 鲁迪格·多恩布希(Rudiger Dornbusch)、威廉·诺林(Wilhelm Nolling)和理查·莱亚德. Postwar Economic Reconstruction and Lessons for the East Toda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剑桥: 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MIT Press). 1993年3月22日: 第32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262-04136-2 (英文).
  299. ^ Martin J. Bull和James L. Newell. Italian Politic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英国剑桥: 政体出版社(Polity). 2006年1月24日: 第20页至第21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7456-1299-7 (英文).
  300. ^ Martin Harrop. Power and Policy in Liberal Democracies. 英国剑桥: 剑桥大学出版社. 1992年2月28日: 第23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521-34579-8 (英文).
  301. ^ 鲁迪格·多恩布希(Rudiger Dornbusch)、威廉·诺林(Wilhelm Nolling)和理查·莱亚德. Postwar Economic Reconstruction and Lessons for the East Toda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剑桥: 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MIT Press). 1993年3月22日: 第117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262-04136-2 (英文).
  302. ^ Barbara Emadi-Coffin. Rethinking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Deregulation and Global Governanc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英国伦敦: Routledge. 2002年3月29日: 第64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415-19540-9 (英文).
  303. ^ 阿伦·史密斯(Alan H. Smith). Russia and the World Economy: Problems of Integrati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英国伦敦: Routledge. 1993年5月20日: 第32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415-08924-1 (英文).
  304. ^ Martin Harrop. Power and Policy in Liberal Democracies. 英国剑桥: 剑桥大学出版社. 1992年2月28日: 第49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521-34579-8 (英文).
  305. ^ China Business: The Portable Encyclopedia for Doing Business with China. World Trade Pres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1994年5月: 第4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9631864-3-0 (英文).
  306. ^ 马修·怀特(Matthew White). Source List and Detailed Death Tolls for the Primary Megadeath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Historical Atla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2011年2月 [2012年4月21日查阅] (英文).
  307. ^ Fatalities. Second World Wa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2012年4月21日查阅] (英文).
  308. ^ 杰弗里·霍斯金(Geoffrey Hosking). Rulers and Victims: The Russians in the Soviet Uni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剑桥: 哈佛大学出版社. 2006年4月30日: 第242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674-02178-5 (英文).
  309. ^ 麦可·爱尔曼(Michael Ellman). Soviet Deaths in the Great Patriotic War: A Not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Europe-Asia Studies》. 1994年 [2012年4月21日查阅] (英文).
  310. ^ World's Wasted Wealth 2: Save Our Wealth, Save Our Environmen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Institute for Economic Democracy. 1994年11月2日: 第204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9624423-2-2 (英文).
  311. ^ 杰弗里·赫尔夫(Jeffrey Herf). The Nazi Extermination Camps and the Ally to the East: Could the Red Army and Air Force Have Stopped or Slowed the Final Soluti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Explorations in Russian and Eurasian History. 2003年 [2012年4月21日查阅] (英文).
  312. ^ A Teacher's Guide to the Holocaust. Victims Portuguese Web Archive的存档,存档日期2016-05-16. 南佛罗里达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 2005年 [2012年4月21日查阅] (英文).
  313. ^ Donald L. Niewyk和Francis R. Nicosia. The Columbia Guide to the Holocaus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纽约: 哥伦比亚大学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3年8月27日: 第45页至第52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231-11201-7 (英文).
  314. ^ 艾伦·陶德(Allan Todd). The Modern World. 英国牛津: 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1年6月21日: 第121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19-913425-0 (英文).
  315. ^ 美国大屠杀纪念馆. Jasenovac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Jewish Virtual Library [2012年4月21日查阅] (英文).
  316. ^ 鲁道夫·拉梅尔. STATISTICS OF DEMOCIDE Chapter 3 Statistics Of Japanese Democide Estimates, Calculations, And Source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夏威夷大学. 2002年11月23日 [2012年4月21日查阅] (英文).
  317. ^ 张纯如. 《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The Rape Of Nanking: The Forgotten Holocaust Of World War II 网际网路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2-11-05.). 美国纽约: Basic Books. 1997年11月21日: 第102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465-06835-7 (英文).
  318. ^ 赫伯特·毕克斯(Herbert P. Bix). 《裕仁天皇与近代日本的形成》(Hirohito and the Making of Modern Japan). 美国纽约: Harper Perennial. 2001年9月4日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06-093130-8 (英文).
  319. ^ 斯宾塞·塔克(Spencer C. Tucker). The Encyclopedia of World War II: A Political, Social, and Military History. 美国圣塔芭芭拉: ABC-CLIO. 2004年12月17日: 第319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1-57607-999-7 (英文).
  320. ^ 谢尔顿·H·哈里斯. 《死亡工厂:美国掩盖的日本细菌战犯罪》(Factories of Death: Japanese Biological Warfare, 1932-45 and the American Cover-Up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英国伦敦: Routledge. 2002年3月22日: 第74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415-93214-1 (英文).
  321. ^ Unit 731 Testimon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克拉伦登(Clarendon): 塔托出版社(Tuttle Publishing). 2004年4月15日: 第75页至第77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8048-3565-7 (英文).
  322. ^ 斯宾塞·塔克(Spencer C. Tucker). The Encyclopedia of World War II: A Political, Social, and Military History. 美国圣塔芭芭拉: ABC-CLIO. 2004年12月17日: 第320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1-57607-999-7 (英文).
  323. ^ 罗伯特·沙贝拉(Robert Sabella)、刘中达林培瑞. Nanking 1937: Memory and Healing. 美国阿蒙克: M. E. Sharpe. 2001年11月: 第69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7656-0816-1 (英文).
  324. ^ Japan tested chemical weapon on Aussie POW: new evidenc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日本时报》. 2004年7月27日 [2012年4月21日查阅] (英文).
  325. ^ Yusuf Aksar. Implementing Intnl Humanitaria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英国伦敦: Routledge. 2004年9月26日: 第45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7146-8470-3 (英文).
  326. ^ 雅各·霍恩贝格尔( Jacob G. Hornberger). Repatriation — The Dark Side of World War II, Part 3 网际网路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2-01-17.. 自由未来基金会(The Future of Freedom Foundation). 1995年4月 [2012年4月21日查阅] (英文).
  327. ^ Vern Weitzel. EPA: Vietnam needs to remember famine of 1945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海峡时报》. 2008年4月21日 [2012年4月21日查阅] (英文).
  328. ^ 卢克·哈丁(Luke Harding). Germany's forgotten victim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卫报》. 2003年10月22日 [2012年4月21日查阅] (英文).
  329. ^ 329.0 329.1 Michael Marek. Final Compensation Pending for Former Nazi Forced Laborer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德国之声. 2005年10月27日 [2012年4月21日查阅] (英文).
  330. ^ Plessis, Max Du; Pete, Steve. Repairing the Past?: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Reparations for Gross Human Rights Abuses. Repairing the Past?: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Reparations for Gross Human Rights Abuses. Intersentia. 2007-01-01 [2017-01-09]. ISBN 9789050954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6) (英语). 
  331. ^ 安妮·阿普勒鲍姆(Anne Applebaum). Gulag: Understanding the Magnitude of What Happened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传统基金会. 2003年10月16日 [2012年4月21日查阅] (英文).
  332. ^ Jonathan North. Soviet Prisoners of War: Forgotten Nazi Victims of World War II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History Net. 2006年1月 [2012年4月21日查阅] (英文).
  333. ^ 理查·奥弗里(Richard Overy). The Dictators: Hitler's Germany and Stalin's Russia. 美国纽约: 诺顿公司(W. W. Norton & Company). 2004年9月: 第568页至第569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393-02030-4 (英文).
  334. ^ Виктор Земсков. Репатриация перемещённых советских граждан 网际网路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1-10-14.. Скепсис. 1990年 [2012年4月21日查阅].(俄文)
  335. ^ Edwin Bacon. Glasnost' and the Gulag: New Information on Soviet Forced Labour around World War II. 《Europe-Asia Studies》. 1992年 [2012年4月21日查阅] (英文).
  336. ^ 麦可·爱尔曼(Michael Ellman). Soviet Repression Statistics: Some Comments 网际网路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2-11-22.. 《Europe-Asia Studies》. 2002年 [2012年4月21日查阅] (英文).
  337. ^ People & Events: Japanese Atrocities in the Philippine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经验(American Experience) [2012年4月21日查阅] (英文).
  338. ^ 田中利幸. Hidden Horrors: Japanese War Crimes In World War II 网际网路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2-11-05.. 美国博尔德: 西景出版社(Westview Press). 1997年12月17日: 第2页至第3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8133-2718-1 (英文).
  339. ^ 赫伯特·毕克斯(Herbert P. Bix). 《裕仁天皇与近代日本的形成》(Hirohito and the Making of Modern Japan). 美国纽约: Harper Perennial. 2001年9月4日: 第360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06-093130-8 (英文).
  340. ^ 340.0 340.1 Zhifen Ju. 「Japan』s Atrocities of Conscripting and Abusing North China Draftees after the Outbreak of the Pacific War」 网际网路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2-05-21.. 哈佛文理学院(Harvard Faculty of Arts and Sciences). 2002年6月 [2012年4月21日查阅] (英文).
  341. ^ 341.0 341.1 Indonesia WORLD WAR II AND THE STRUGGLE FOR INDEPENDENCE, 1942-50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1942-45 Archived 2013-02-11 at WebCite. 国会图书馆. 1992年11月 [2012年4月21日查阅] (英文).
  342. ^ 342.0 342.1 One Camp, Ten Thousand Lives; One Camp, Ten Thousand Storie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 [2012年4月21日查阅] (英文).
  343. ^ 343.0 343.1 Roger Daniels. Two Reports on Japanese Canadians in World War Two. 加拿大渥太华: 总理办公室(Office of the Prime Minister). 1979年6月: 第23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405-11266-9 (英文).
  344. ^ 大卫·甘迺迪(David M. Kennedy). Freedom from Fear: The American People in Depression and War, 1929-1945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英国牛津: 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1年4月19日: 第749页至第750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19-514403-1 (英文).
  345. ^ Eugene Davidson. The Death and Life of Germany: An Account of the American Occupati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哥伦比亚: 密苏里大学. 1999年10月22日: 第121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8262-1249-8 (英文).
  346. ^ Tamás Stark. 「Malenki Robot」 – Hungarian Forced Labourers in the Soviet Union (1944–1955) 网际网路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1-04-30.. Minorities Research Group [2012年4月21日查阅] (英文).
  347. ^ Peter Liberman. Does Conquest Pay? The Exploitation of Occupied Industrial Societie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普林斯顿: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8年8月3日: 第42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691-00242-2 (英文).
  348. ^ Alan S. Milward. War, Economy and Society, 1939-1945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柏克莱: 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0年4月8日: 第138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520-03942-1 (英文).
  349. ^ Alan S. Milward. War, Economy and Society, 1939-1945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柏克莱: 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0年4月8日: 第148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520-03942-1 (英文).
  350. ^ 莫琳·佩里埃(Maureen Perrie)、杜明治·利芬(Dominic Lieven)和隆纳·桑尼(Ronald Suny).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Russia, 3 Volume Set. 英国剑桥: 剑桥大学出版社. 2007年1月8日: 第232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521-86194-6 (英文).
  351. ^ 亚历山大·希尔(Alexander Hill). The War Behind the Eastern Front: Soviet Partisans in North West Russia 1941-1944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英国伦敦: Routledge. 2005年1月20日: 第5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7146-5711-0 (英文).
  352. ^ Thomas R. Christofferson和Michael S. Christofferson. France during World War II: From Defeat to Liberation. 美国布朗克斯: 福坦莫大学出版社(Fordham University Press). 2006年5月15日: 第156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8232-2563-7 (英文).
  353. ^ Aiko Ikeo.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wentieth-Century East Asia: The International Context. 英国伦敦: Routledge. 1997年1月15日: 第107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415-14900-6 (英文).
  354. ^ 354.0 354.1 霍斯特·布格(Horst Boog)、维尔纳·赖恩(Werner Rahn)和赖因哈德·斯图姆夫(Reinhard Stumpf). Germany and the Second World War: Volume VI: The Global War. 英国牛津: 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1年11月15日: 第311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19-822888-2 (英文).
  355. ^ 355.0 355.1 马克·哈里森(Mark Harrison). The Economics of World War II: Six Great Powers i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英国剑桥: 剑桥大学出版社. 2000年6月26日: 第3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521-78503-7 (英文).
  356. ^ 马克·哈里森(Mark Harrison). The Economics of World War II: Six Great Powers i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英国剑桥: 剑桥大学出版社. 2000年6月26日: 第2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521-78503-7 (英文).
  357. ^ 马舍尔·晓士(Matthew Hughes)和克里斯·曼(Chris Mann). Inside Hitler's Germany: Life Under the Third Reich. Potomac Books. 2000年10月: 第148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1-57488-281-0
  358. ^ 艾琳达·李·伯恩斯坦(Gail Lee Bernstein). Recreating Japanese Women, 1600-1945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柏克莱: 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1年7月9日: 第267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520-07017-2 (英文).
  359. ^ 马舍尔·晓士(Matthew Hughes)和克里斯·曼(Chris Mann). Inside Hitler's Germany: Life Under the Third Reich. Potomac Books. 2000年10月: 第151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1-57488-281-0 (英文).
  360. ^ 查尔斯·格里菲思(Charles Griffith). The Quest: Haywood Hansell and American Strategic Bombing in World War II. 美国阿拉巴马: 空军大学出版社(Air University Press). 1999年: 第203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1-58566-069-8 (英文).
  361. ^ 理查·奥弗里(Richard Overy). War and Economy in the Third Reich. 英国牛津: 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5年8月24日: 第26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19-820599-9 (英文).
  362. ^ Michael Lindberg和Daniel Todd. Brown-, Green- and Blue-Water Fleets: The Influence of Geography on Naval Warfare, 1861 to the Presen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西港(Westport):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2001年11月30日: 第126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275-96486-3 (英文).
  363. ^ 塞巴斯蒂安·考克斯(Sebastian Cox). The Strategic Air War Against Germany, 1939-1945: The Official Report of the British Bombing Survey Uni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英国伦敦: Routledge. 1998年3月31日: 第84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7146-4722-7 (英文).
  364. ^ World Economic and Social Survey 2004: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美国纽约: 联合国. 2005年1月28日: 第23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92-1-109147-2 (英文).
  365. ^ 斯宾塞·塔克(Spencer C. Tucker). The Encyclopedia of World War II: A Political, Social, and Military History. 美国圣塔芭芭拉: ABC-CLIO. 2004年12月17日: 第76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1-57607-999-7 (英文).
  366. ^ Alan J. Levine. The Strategic Bombing of Germany, 1940-1945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西港(Westport):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1992年6月30日: 第217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275-94319-6 (英文).
  367. ^ Alan D. Schrift. Twentieth-Century French Philosophy: Key Themes and Thinkers. 美国霍博肯: Wiley-Blackwell. 2005年11月14日: 第128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1-4051-3218-3 (英文).
  368. ^ 斯宾塞·塔克(Spencer C. Tucker). The Encyclopedia of World War II: A Political, Social, and Military History. 美国圣塔芭芭拉: ABC-CLIO. 2004年12月17日: 第163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1-57607-999-7 (英文).
  369. ^ Christopher Chant. AIRCRAFT CARRIERS: THE WORLD'S GREATEST NAVAL VESSELS AND THEIR AIRCRAFT.. Silverdale Books. 2004年: 第7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1-84509-079-1 (英文).
  370. ^ H. Avery Chenoweth和Brooke Nihart. Semper Fi: The Definitiv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the U.S. Marines. 美国纽约: 史特灵出版社(Sterling Publishing). 2005年10月3日: 第180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1-4027-3099-3 (英文).
  371. ^ Ian Sumner. The Royal Navy 1939-45 网际网路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2-11-05.. 英国牛津: Osprey Publishing. 2001年10月25日: 第25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1-84176-195-4 (英文).
  372. ^ 罗伯·加德纳(Robert Gardiner)和大卫·布朗(David K. Brown). The Eclipse of the Big Gun: The Warship 1906-1945. 英国伦敦: 康威出版社(Conway Publishing). 2004年11月: 第52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85177-953-9 (英文).
  373. ^ Chester G. Hearn. Carriers in Combat: The Air War at Sea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梅卡尼克斯堡(Mechanicsburg): Stackpole Books. 2007年7月10日: 第14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8117-3398-4 (英文).
  374. ^ Roy Burcher和Louis J. Rydill. Concepts in Submarine Desig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英国剑桥: 剑桥大学出版社. 1995年10月27日: 第15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521-55926-3 (英文).
  375. ^ Roy Burcher和Louis J. Rydill. Concepts in Submarine Desig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英国剑桥: 剑桥大学出版社. 1995年10月27日: 第16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521-55926-3 (英文).
  376. ^ 376.0 376.1 斯宾塞·塔克(Spencer C. Tucker). The Encyclopedia of World War II: A Political, Social, and Military History. 美国圣塔芭芭拉: ABC-CLIO. 2004年12月17日: 第125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1-57607-999-7 (英文).
  377. ^ 崔佛·迪皮伊(Trevor N. Dupuy). Evolution of Weapons and Warfare. 英国伦敦: 詹氏资讯集团. 1982年3月18日: 第231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7106-0123-0 (英文).
  378. ^ 378.0 378.1 斯宾塞·塔克(Spencer C. Tucker). The Encyclopedia of World War II: A Political, Social, and Military History. 美国圣塔芭芭拉: ABC-CLIO. 2004年12月17日: 第108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1-57607-999-7 (英文).
  379. ^ 斯宾塞·塔克(Spencer C. Tucker). The Encyclopedia of World War II: A Political, Social, and Military History. 美国圣塔芭芭拉: ABC-CLIO. 2004年12月17日: 第221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1-57607-999-7 (英文).
  380. ^ 380.0 380.1 罗伯特·考利(Robert Cowley)和谢菲·帕克(Geoffrey Parker). The Reader's Companion to Military Histor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波士顿: Mariner Books. 2001年7月10日: 第734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618-12742-9 (英文).
  381. ^ Infantry Weapons Of World War 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BLACK SUN Redux [2012年4月21日查阅] (英文). "These all-purpose guns were developed and used by the German army in the 2nd half of World War 2 as a result of studies which showed that the ordinary rifle's long range is much longer than needed, since the soldiers almost always fired at enemies closer than half of its effective range. The assault rifle is a balanced compromise between the rifle and the sub-machine gun, having sufficient range and accuracy to be used as a rifle, combined with the rapid-rate automatic firepower of the sub machine gun. Thanks to these combined advantages, assault rifles such as the American M-16 and the Russian AK-47 are the basic weapon of the modern soldier."
  382. ^ Oliver Sprague和Hugh Griffiths. The AK-47: the world's favourite killing machine 网际网路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1-04-30.. Control Arms Briefing Note. 2006年6月26日 [2012年4月21日查阅] (英文).
  383. ^ Rebecca Ann Ratcliff. Delusions of Intelligence: Enigma, Ultra, and the End of Secure Cipher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英国剑桥: 剑桥大学出版社. 2006年8月14日: 第11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ISBN 978-0-521-85522-8 (英文).
  384. ^ Ben Macintyre. Bravery of thousands of Poles was vital in securing victory. 英国瓦平(Wapping): 《泰晤士报》. 2010年12月10日: 第27页 [2012年4月21日查阅] (英文).
  385. ^ 385.0 385.1 Steven Schoenherr. Code Breaking in World War II. 圣地牙哥大学(University of San Diego). 2007年 [2012年4月21日查阅] (英文).
  386. ^ Neil C. Rowe和Hy Rothstein. Deception for Defense of Information Systems: Analogies from Conventional Warfar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美国海军研究所(Naval Postgraduate School). 2007年 [2012年4月21日查阅] (英文).
  387. ^ KONRAD ZUSE (1910-1995)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IDSIA [2012年4月21日查阅] (英文). "Konrad Zuse builds Z1, world's first program-controlled computer. Despite certa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problems it had all the basic ingredients of modern machines, using the binary system and today's standard separation of storage and control. Zuse's 1936 patent application (Z23139/GMD Nr. 005/021) also suggests a von Neumann architecture (re-invented in 1945) with program and data modifiable in storage."
  388. ^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of Penicillin: International Historic Chemical Landmark. Washington, D.C.: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5 July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8 June 2019). 

来源

外部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