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轨供电

第三轨供电,是电气化铁路的供电形式之一,该供电系统不同于铁道运输中架设输电网的模式,减少了轨道上方空间及两侧空间的占用,常见于封闭型轨道交通,如地铁路线或市内交通系统,亦偶见于部份城际铁路路网。
概要
第三轨供电系统是一种铁路供电方法。顾名思义,第三轨供电的概念就是在列车行走的两条路轨以外,再加上一至两条导电轨,导电轨通常设于两轨之间或外侧;同时在动车组或机关车上装设集电装置,以接触导电轨并滑行。这种集电装置因为类似靴子形状,因此被称为「shoe」,中译为「集电靴」。
由于电力系统需同时具备送电与回流才能完成回路,因此必须有回流轨的设置。在钢轨系统中,可以利用路轨送回电流,而无需另外设置另一回流轨;但在单轨铁路或胶轮捷运系统,由于电流无法透过路轨回流,只能另外增设轨道作为回流轨。但独立设置回流轨的方式,意外地提高系统可靠性与降低对号志系统的干扰,让某些纯钢轨系统也建置独立的回流轨(如伦敦地铁)。
德国的西门子公司于1879年的柏林博览会展示了一列从第三轨取电的概念车。此后许多铁路和轨道系统均装设导电轨,提供铁路电力。位于伦敦的第一条电气化地铁在1890年开通时采用第三轨供电方式。
供电轨
供电轨与集电靴接触
武汉地铁7号线长丰停车场
供电器(集电靴)
优点
- 带电轨的结构简单,无需大量的悬吊结构,因而建设成本比架空电车线低,是很多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没有转用架空电车线的主因。
- 天灾对带电轨的影响较架空电车线少(除非洪水泛滥或结冰)。
- 净空较小的隧道,安装带电轨比架空电车线更适合。
- 用带电轨比架空电车线较不阻碍视线,尤其在注重景观而且非地下化路段的情况下。
缺点
- 带电轨道构成触电危险:如果有人企图横过路轨就容易因踏在带电轨道上而触电致死。北京地铁就曾经发生有人堕轨后触电的个案。而台北捷运淡水线即有平面第三轨供电路段,为防止民众误踏而加设严密的铁丝网,而因此大多用在有专用路权的封闭式路线上。
- 电压问题:带电轨道的电压不能太高,否则会在路轨间形成电弧。由于电流较大,故此每隔一小段便要设立一个电站,以确保电力供应稳定。但这样也加重了成本,因此只适合用在短距离的地下铁或都市内的轨道运输。另外,电压问题亦使高速列车和货运列车不适合行走于第三轨供电系统铁道,故一般速度较低、载重较小的列车(亦即通常用于大众运输的一类列车)较适合使用第三轨供电系统。不过英国南部的国铁电气化区段却大规模地采用第三轨供电。
- 第三轨供电系统的电压较架空电车线系统为小。架空电车线一般能提供15或25kV交流电,但第三轨系统最多只能提供约1500V的直流电(也有采用低压交流电的例子:如AC 600V)。
- 电流流失:由于带电轨道接近地面,故有时电流流失到地面。一些带电轨道会加上铝条以减少电流流失(因为铝的传电能力比钢为佳)。然而,由于铝对热力的膨胀反应与钢有所不同,为避免损毁带电轨,带电轨的两旁都必须有钢条栓紧。
- 速限:由于集电靴在高速之下难以准确地抓紧带电轨,故采用第三轨供电系统的铁路速限不能太高。现时采用第三轨供电系统的铁路最高速度均不超过160km/h。
- 缝隙问题:在转辙器、平交道等处,带电轨都必须留下空隙以容许其他路轨穿越其间。一般来说,使用第三轨供电的列车都是电联车,列车一定拥有多于一个集电靴,所以空隙不会构成问题。但在某些情况下,列车仍有可能因为全部的集电靴都在空隙之中,无法取得电力而不能行动。这时列车需要由其他机车推动、接驳紧急用电缆到最近的带电路轨上、或加装高架电车线并因此改用集电弓,以取得动力。例如天津地铁1号线,当列车下行往双林方向快到海光寺时,因道岔过长造成集电靴无法接触到带电轨,所以列车均会跳电10至30秒,跳电时紧急电源只会支持一小部分照明系统和行控系统。由于这些事故多于繁忙的交流道发生,故通常都会导致严重的挤塞及延误。或广州地铁使用第三轨供电的路线,在一些平交道处由于经常发生列车在空隙处无法从第三轨取电,而在相应位置加装高架电车线和车辆加装集电弓,来允许在空隙位临时升弓取电行驶。
其他相关资料
APS系统

APS,法文全称为「Alimentation par Sol」,英文又称为「Ground-level power supply」或「Surface current collection」,是一种创新的第三轨供电方式,于2003年启用的波尔多电联车首先采用此系统。APS系统的供电轨在外观上像是两条金属片镶在一长条绝缘片上,当列车行驶时,列车的号志感应装置会侦测并传递号志给该区段的供电轨,此时在列车中间下方的供电轨才会依号志向与集电靴的接触点提供电源;因此未有与列车集电靴接触的供电轨并不会带电,行人、动物、车辆通过的时候不会有触电的危险[1][2]。APS系统大幅提高了安全性,但更换供电轨时必须将路面封闭,带来不便。
除了波尔多,于2011年启用的昂热和汉斯的路面电车系统、奥尔良轻轨B线与杜拜路面电车也都采用APS系统。
混合供电


有些铁路线是第三轨供电和架空电车线两种路段组合而成。行走这些铁路线的列车须同时能够从两种供电系统取电。此情况在铁路线延伸或两条原本使用不同供电系统的路线连结时均可能出现,日本信越本线横川站 - 轻井泽站间(碓氷峠,此字同"岭")的ED42曾经使用过此种方法;而广州地铁4、5、6、14、21号线、深圳地铁6号线、上海轨道交通16号线、东莞轨道交通1号线(在建;仅限开通首两年),以及波士顿地铁蓝线,是少数采用混合供电的第三轨地铁系统。其中珠海电联车、广州地铁4、5.6、14、21号线、深圳地铁6号线、上海轨道交通16号线机厂使用架空电车线供电,正线采用第三轨供电(二者均为1500伏特直流电);而波士顿地铁蓝线则隧道采用第三轨供电,高架及地面段采用架空电车线供电;东莞轨道交通1号线则于正线采用架空电车线供电,而经由共用的深圳地铁6号线正线进出临时配属的长圳机厂时改用第三轨供电。
在英国南部,由于需接驳DC750V第三轨供电和AC25kV架空电车线供电的路段,故混合供电的路段很普遍。而提供行驶于1号高速铁路的英国铁路395型电联车与欧洲之星列车英国铁路373型电联车是全球少数款采用混合供电的高铁列车(但使用集电靴时速度限于160km/h)。
实例
中国大陆
- 深圳地铁3、6号线(6号线在机厂内使用架空电车线供电)
- 广州地铁4、5、6、14、21及APM线(4、5、6、14、21号线在机厂内使用架空电车线供电)
- 武汉地铁(6号线除外)
- 上海地铁16、17号线(16号线在机厂内使用架空电车线供电)
- 无锡地铁
- 青岛地铁
- 昆明地铁
- 天津地铁1、2、3号线
- 北京地铁(3、6、11、12、14、16、17、19、西郊线、亦庄T1线、大兴机场线除外)
- 重庆璧山胶轮路面电车
港澳
- 香港国际机场旅客捷运系统
- 澳门轻轨
- 海洋列车(不提供动力,只提供空调及灯明系统运作)
- 山顶缆车(不提供动力,只提供空调及灯明系统运作)
韩国
日本
- 东京地下铁银座线、丸之内线
- 大阪市营地下铁 (堺筋线、长堀鹤见绿地线、今里筋线除外)
- 札幌市营地下铁南北线
- 横滨市营地下铁蓝线
- 名古屋市营地下铁东山线、名城线、名港线
- 近畿日本铁道京阪奈线
- 北大阪急行电铁南北线
台湾
泰国
马来西亚
新加坡
欧美
参考文献
|
#
- 14街車站 (PATH)
- 2016年巴西立鐵路事故
- 23街車站 (PATH)
- 33街車站 (PATH)
- 34街-哈德遜調車場車站
- 63街線
- BMT卡纳西线
- IND卡尔弗线
- IND第二大道線
- IND第八大道线
- IRT法拉盛線
- IRT百老匯-第七大道線
- IRT萊辛頓大道線
- 三鶯線
- 下諾夫哥羅德地鐵
- 世界貿易中心車站 (PATH)
- 东西线 (新加坡地铁)
- 中国铁路线路列表
- 中央線 (大阪市高速電氣軌道)
- 中野坂上站
- 九月十一日車站
- 亚特兰大地铁红线
- 交易廣場車站 (PATH)
- 仁川都市鐵道
- 伊斯坦堡地鐵2號線
- 伊斯坦堡地鐵6號線
- 伦敦及东北铁路ES1型电力机车
- 倫敦地鐵1996年型列車
- 克里斯多福街車站 (PATH)
- 內克拉索夫卡線
- 共用隧道
- 加里宁-太阳线
- 北京地铁QKZ5型电动车组
- 千日前線
- 华沙地铁
- 南倫敦線
- 南北線 (北大阪急行電鐵)
- 南北線 (札幌市營地下鐵)
- 南北线 (新加坡地铁)
- 卡卢加-里加线
- 卡塔尼亚地铁
- 卡霍夫卡线
- 印度尼西亞鐵路
- 台中捷運中運量電聯車
- 台北捷運301型電聯車
- 台北捷運321型電聯車
- 台北捷運371型電聯車
- 台北捷運381型電聯車
- 台北捷運VAL256型電聯車
- 哈萊姆線
- 哈里森車站 (PATH)
- 四橋線
- 圖盧茲地鐵
- 圣彼得堡地铁
- 圣胡安地铁
- 地鐵列表
- 坎普爾地鐵
- 埃里温地铁
- 埼玉新都市交通2020系電力動車組
- 塔甘卡-红普列斯尼亚线
- 塞萨洛尼基地铁
- 墨西哥城地鐵12號線
- 墨西哥城地鐵1號線
- 墨西哥城地鐵2號線
- 墨西哥城地鐵3號線
- 墨西哥城地鐵4號線
- 墨西哥城地鐵5號線
- 墨西哥城地鐵6號線
- 墨西哥城地鐵7號線
- 墨西哥城地鐵8號線
- 墨西哥城地鐵9號線
- 墨西哥城地鐵B線
- 多倫多火箭
- 大巴黎快线
- 大環線
- 大阪市高速電氣軌道
- 天津地鐵2號線列車
- 天津地铁SFM10型电动车组
- 奧博隆-特列姆基線
- 寬街線
- 山口線 (西武鐵道)
- 川崎重工-中車四方C151C型電力動車組
- 川崎重工-日本車輛C751B型電力動車組
- 巴尔的摩地铁
- 巴西利亚地铁
- 巴黎地鐵10號線
- 巴黎地鐵12號線
- 巴黎地鐵13號線
- 巴黎地鐵3號線
- 巴黎地鐵3號線支線
- 巴黎地鐵5號線
- 巴黎地鐵6號線
- 巴黎地鐵7號線
- 巴黎地鐵7號線支線
- 巴黎地鐵8號線
- 巴黎地鐵9號線
- 市場-法蘭克福線
- 布加勒斯特地铁
- 布托沃线
- 布拉格地鐵81-71型電聯車
- 布拉格地铁
- 布莱顿主线
- 布达佩斯地铁
- 布達佩斯地鐵81-717.2K/714.2K型電聯車
- 布雷西亞地鐵
- 布鲁塞尔地铁
- 希列兹-佩切拉线
- 广州地铁INNOVIA APM 100列车
- 延伸橫琴線
- 御堂筋線
- 拉斯維加斯單軌電車
- 政治红线
- 斯德哥尔摩地铁
- 斯维亚托申-布罗瓦里线
- 新港車站 (PATH)
- 新羽車站
- 日本國鐵ED42型電力機車
- 日本地下鐵系統
- 曼谷单轨铁路粉红线
- 曼谷單軌鐵路黃線
- 曼谷地铁橙线
- 曼谷旅客捷運金線
- 朱尼烏斯街車站
- 東京地下鐵道1200型電力動車組
- 東京地鐵1000系電力動車組
- 東京地鐵2000系電力動車組
- 柏林地鐵
- 柏林-漢堡鐵路
- 柏誠集團
- 柳布林诺-德米特罗夫线
- 格拉斯哥地铁
- 格羅夫街車站 (PATH)
- 桃園捷運1000型電聯車
- 桃園捷運2000型電聯車
- 桃園捷運紅線
- 桃園捷運綠線
- 桃園捷運藍線
- 桃園機場捷運
- 檀香山轨道交通
- 氹仔線
- 汤申-东海岸线
- 河內都市鐵路2A號線
- 洛杉矶地铁D线
- 洛杉磯地鐵B線
- 港务局交通公司高速线
- 漢堡地鐵
- 漢堡城市快鐵
- 澳氹東線
- 澳門半島線
- 濱海巡航
- 營團02系電聯車
- 牙買加站
- 环状线 (莫斯科地铁)
- 現代Rotem CJ151型電力動車組
- 石排灣線
- 福寿岭站
- 科契地铁
- 科學院站 (聖彼得堡地鐵)
- 第9街車站 (PATH)
- 筑波山鋼索鐵道線
- 米兰地铁
- 紐倫堡地鐵
- 紐瓦克賓夕法尼亞車站
- 紐約地鐵R142A型列車
- 紐約地鐵R142型列車
- 紐約地鐵R143型列車
- 紐約地鐵R160型列車
- 紐約地鐵R179型列車
- 紐約地鐵R188型列車
- 紐約地鐵R211型列車
- 紐約地鐵R39型列車
- 紐約地鐵R68A型列車
- 紐約賓夕法尼亞車站
- 索科利尼基线
- 索非亚地铁
- 維也納地鐵
- 維也納地鐵2號線
- 纽瓦克-世界贸易中心线
- 聖保羅地鐵3號線
- 肯德爾/麻省理工學院站
- 臺中捷運
- 臺中捷運綠線
- 臺北捷運341型電聯車
- 舊金山國際機場-密爾布瑞線
- 英國鐵路508型電力動車組
- 莫斯科單軌鐵路
- 莫斯科地铁
- 莫斯科河畔线
- 華盛頓地鐵橙線
- 華盛頓地鐵紅線
- 華盛頓地鐵藍線
- 華盛頓地鐵銀線
- 華盛頓地鐵黃線
- 菲利线
- 蒙塔克支线
- 蒙特利爾地鐵綠線
- 蓄電池電聯車
- 藍線 (橫濱市營地下鐵)
- 裕廊区域线
- 西南主線
- 谢尔普霍夫-季米里亚泽夫线
- 谷町線
- 赫爾辛基地鐵
- 都灵地铁
- 里尔地铁
- 里斯本地铁
- 里昂地铁
- 釜山都市鐵道
- 釜山都市鐵道5號線
- 釜山-金海轻电铁
- 開羅地鐵2號線
- 開羅地鐵3號線
- 阿姆斯特丹地铁
- 阿尔巴特-波克罗夫卡线
- 阿爾斯通Movia CR151型電力動車組
- 雅典地铁
- 集電弓
- 雙軌距
- 雜誌廣場轉運中心
- 雜誌廣場-33街線
- 雜誌廣場-33街線 (經霍博肯)
- 雷恩地鐵
- 霍博肯總站
- 霍博肯-33街线
- 霍博肯-世界贸易中心线
- 霍格沃茨特快列车
- 香港地鐵
- 马赛地铁
- 高壓電
- 高雄捷運高運量電聯車
- 鹿特丹地铁
- 龐巴迪INNOVIA APM 256型電聯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