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列表为立陶宛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历任大使名录。
历任立陶宛驻华大使
1991年9月14日,立陶宛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1995年12月12日,立陶宛驻华大使馆正式开馆,并开始派遣驻华大使。
姓名(中文) | 姓名(立陶宛文) | 任命 | 到任 | 递交国书 | 离任 | 外交衔级 | 外交职务 | 备注 |
戴纽斯·沃维利斯 | Ginutis Voveris | 1995年 | | | 1997年 | | 临时代办 | 筹备开馆 |
戴纽斯·沃维利斯 | Ginutis Voveris | | 1997年12月4日 | 1997年12月29日[1] | | 大使 | 特命全权大使 | |
阿尔图拉斯·茹劳斯卡斯 | Artūras Žurauskas | | | 2001年11月23日[2] | 2006年10月[3] | 大使 | 特命全权大使 | |
罗卡斯·贝尔诺塔斯 | Rokas Bernotas | | | 2007年1月24日[4] | | 大使 | 特命全权大使 | |
丽娜·安塔纳维切涅 | Lina Antanavičienė | | | 2011年2月15日[5] | | 大使 | 特命全权大使 | |
伊娜·玛邱罗尼塔 | Ina Marčiulionytė | | 2015年9月[6] | 2015年12月14日[7] | 2020年7月[8] | 大使 | 特命全权大使 | 又译「玛丘利奥妮婕」 |
迪亚娜·米凯维切涅 | Diana Mickevičienė | 2020年11月[9] | 2020年12月1日[10] | | 2021年11月21日 | 大使 | 特命全权大使 | 2021年9月3日召回 |
2021年11月21日,中国将中立两国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11][12]。立陶宛外交部随后也发声明表示「遗憾」,立方强调「立陶宛重申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但同时立陶宛有权扩大与台湾的合作」[13],当下亦未配合将大使馆降格为代办处[14]。这是自1981年后中国再度因台湾对欧洲国家采取关系降级的外交手段[15][16]。2021年12月15日,立陶宛驻华大使馆剩余人员全数撤离而空置,但仍未配合降级[17]。
姓名(中文) | 姓名(立陶宛文) | 任命 | 到任 | 递交国书 | 离任 | 外交衔级 | 外交职务 | 备注 |
奥德拉·契雅佩涅 | Audra Čiapienė | | 2021年11月21日 | | 2021年12月15日 | 公使衔参赞[18] | 临时代办 | 代理馆务 |
参见
参考资料
各国驻华大使 | | 现驻中华人民共和国 | | 亚洲 | | | 非洲 | | | 美洲 | | | 欧洲 | | | 大洋洲 | | | 国际组织 | - 非洲联盟
- 阿拉伯国家联盟
-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 亚洲开发银行
- 亚太太空合作组织
- 中国-东协中心
- 欧洲联盟
- 新开发银行
- 太平洋岛国贸易与投资专员署
- 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
-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 上海合作组织
- 国际民航组织
- 国际金融公司
- 国际劳工组织
- 国际农业发展基金
- 国际移民组织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国际竹藤组织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
- 联合国可持续农业机械化中心
- 联合国难民署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
- 联合国系统
- 世界卫生组织
- 世界银行
- 世界智慧财产权组织
| | | | 现驻中华民国 | | 非洲 | | | 美洲 | | | 欧洲 | | | 大洋洲 | | | 国际组织 | - 亚蔬-世界蔬菜中心
- 亚洲太平洋地区粮食与肥料技术中心
| | | | | | 关于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大使,参见:{{}} 关于各国驻台代表,参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