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界面
「user interface」的各地常用译名 | |
---|---|
中国大陆 | 用户界面、用户接口 |
台湾 | 使用者介面 |
港澳 | 使用者介面、使用者界面、用户介面、用户界面 |
使用者介面(User Interface,简称UI,亦称用户介面)是系统和使用者之间进行互动和资讯交换的媒介,它实现资讯的内部形式与人类可以接受形式之间的转换。
使用者介面是介于使用者与硬体而设计彼此之间互动沟通相关软体,目的在使得使用者能够方便有效率地去操作硬体以达成双向之互动,完成所希望借助硬体完成之工作,使用者介面定义广泛,包含了人机互动与图形使用者介面,凡参与人类与机械的资讯交流的领域都存在着使用者介面。
使用者和系统之间一般用面向问题的受限自然语言进行互动。目前有系统开始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发新一代的使用者介面。
组成要素
- 基本要素:必须有人类感官与作用体所产生输出、输入与运作内容三方互动设计。
- 使用者介面使得使用者与系统之间双向的资讯传递成为可能:
- 输入:允许使用者操作执行一套系统。
- 输出:允许系统向使用者传达操作效果。
- 人性要素(Human Factor):
人类感官知觉、心理情绪、认知、学习、记忆、反应、以及处理资讯的模式、个别背景之差异等等每一项都和使用者介面有密切的关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使用者介面的效能。
- 辅助与说明:
适当的说明文件,不管是线上的或是传统的档案。让使用者明了系统究竟可以做与如何来达成工作。并让使用者能够花最少的时间在介面的熟悉上,而将时间投注于完成其预定之工作项目。最简单的辅助说明就是图形或符号。
- 由此产生以下区别:
- 功能性介面
- 情感性介面
- 环境性介面
发展历史
古代
最古老的使用者介面是在各式各样物体制作符号、图形,使人类与物件之间产生互动介面,比如说当人类看到招牌即知道这栋房屋的作用为何。
声音、旗帜、手势的运用,是让人与人或人与装置之间的使用者介面,例如在战场或乐团演奏上,甚至是运用龟甲、钱币的卜卦,老师使用黑板作为与学生的使用者介面,而算盘亦是由珠子所构成的早期人机介面。
早期电脑
- 以预先制作打孔或涂黑的卡片或纸卷,作为输入之用;直到键盘与磁碟被普及使用后才逐渐消失。
- 批次介面(风行于1945-1968):所有的输入数据预先设定于程式或命令列参数中。
- 命令列介面(风行于1969-1983):使用者通过键盘输入指令,电脑接收到指令后,予以执行。
现代
电脑:图形使用者介面
一般指介于使用者与电脑之间沟通与互动之硬体以及软体,目的在使得电脑系统之使用者能够方便有效率地去操作电脑以达成双向之互动,完成所希望借助电脑完成之工作,其涵盖之范围包括:早期由纸带输入装置到键盘、滑鼠、数位版等等资料输入的装置,显示萤幕、声音等等输出装置,参考档案、线上说明、教学课程等等辅助使用之材料,人机互动的模式达到了只认识1与0的电脑与人类之间的使用者介面。
在图形使用者介面中,电脑画面上显示窗口、图标、按钮等图形表示不同目的的动作,使用者通过滑鼠等指针装置进行选择。最著名例子就是由苹果公司在麦金塔所创的图形化使用者介面。
在1980年代,电脑的使用者介面革命是当时苹果电脑所发表的麦金塔(Macintosh)使用WIMP(视窗、图键、表单,以及滑鼠鼠标)将图形使用者介面(GUI)带进了大众市场,取代早期电脑使用的命令列介面。
1990年代初期微软所发表的Windows 3.0则巩固此一变革。
工业:人机介面
在工业界亦将传统按钮面板进入到亲切的触控人机介面(Human-Machine Interface,缩写HMI),在工业上的使用者介面简单的区分为Input(输入)与Output(输出)两种,Input指的是由人来进行机械或装置的操作,如把手、开关、门、指令(命令)的下达或保养维护等,而Output指的是由机械或装置发出来的通知,如故障、警告、操作说明提示等,好的人机介面会帮助使用者更简单、更正确、更迅速的操作机械,也能使机械发挥最大的效能并延长使用寿命,而目前市面上所指的人机介面则多半狭义的指在拥有软体人性化的操作介面的硬体(如触控萤幕)。
其他
现在还有很多一些使用者介面,由原本的按钮、纸本等传统古代介面进化至直接用手指、或者特殊的笔端触摸触摸屏上显示的按钮、图标进行各种操作,如自动取款机(ATM),汽车导航、媒体播放器、游戏机、手机等等,一般操作简捷,直观。
未来
未来的使用者介面:
- 更加真实互动的虚拟实境:举例来说,就是比个粗鲁动作就能当作Control-Alt-Delete键的意思。
- 人机介面:它是在人或动物脑(或者脑细胞的培养物)与外部装置间建立的直接连接通路,目前还在实验阶段,科学家在全身瘫痪病患实际脑中植入电脑晶片,已成功利用脑电波来控制电脑,画出简单的图案及游玩电脑游戏,至未来进一步发展实用化,人类便可以脑波作为使用者介面直接操作电脑等资讯产品。
应用产品
工业应用
- 触控萤幕:是可用以取代机械式的按钮面板,并借由可接收触头(无论是手指或胶笔尖等)等输入讯号的感应式液晶显示装置达到了机械装置与人类之间的人机介面。
娱乐应用
- 游戏机:游戏机本质是电脑,主要组成元件都十分类似,也有各种的软体和硬体可供安装使用。游戏机主要的硬体元件包括CPU、记忆体、储存媒体、影音输出装置、讯号输入装置等机械装置。其中,游戏机的讯号输入装置如手把或摇杆,将电视、电脑借由简单的一些按钮达到与人类之间巧妙的互动,其游戏软体更借由一些图形与文字达到机械与人类之间娱乐的人机介面。
电脑应用
注释
- 称呼划分:人机介面此用语通常大量用在工业上的机械与人沟通的硬体(如触控萤幕,因为英文是Human Machine Interface),而UI则通常是称呼电脑软体上的与使用者之介面(User Interface),定义几乎近似,但是一个是指硬体方面,另外一个称呼是用在软体方面。
- ^ 某种观点认为「介面」可能在字义上比「界面」适合。Mozilla Taiwan论坛:板名中「界面」应改为「介面」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但依据维基词典的解释,「介面」的称谓通常用于正体,而大陆地区更普遍接受「界面」的译法,维基词典:interfac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参见
|
|
#
- 360 OS
- 86-DOS
- AOKP
- Acme (文本编辑器)
- AliOS
- AlmaLinux
- Alpine Linux
- AmigaOS 4
- Android
- Antergos
- AntiX
- Arch Hurd
- Arch Linux
- ArchBang
- Astra Linux
- Aurora (引擎)
- BSD
- Bada
- Bitwarden
- BlackArch Linux
- BlackBerry 10
- BlackBerry OS
- Blazor
- Bodhi Linux
- CP/M
- Cantarell
- CentOS
- Chakra GNU/Linux
- ChromeOS
- Chromium
- Chromium OS
- Cinnamon
- Classic Mac OS
- ClearOS
- ColorOS
- Commodore OS
- Contiki
- CrunchBang Linux
- CyanogenMod
- DR-DOS
- Damn Small Linux
- DeSmuME
- Debian
- DesktopBSD
- DragonFly BSD
- DuerOS
- EMUI
- EasyPeasy
- Elementary OS
- Emmabuntüs
- EndeavourOS
- Ezgo
- Familiar Linux
- Fedora (作業系統)
- Fermi Linux
- Finder
- Fire OS
- Firefox OS
- Fluxbuntu
- Flyme
- Fossil
- FreeDOS
- Funtoo Linux
- Funtouch OS
- GNOME Builder
- GNOME Shell
- GNU GRUB
- GNU Hurd
- GNU TeXmacs
- GNewSense
- GOS
- GRASP (物件導向設計)
- GalliumOS
- Gentoo Linux
- GhostBSD
- GoboLinux
- Gobuntu
- Google Fuchsia
- Google TV (智能电视平台)
- HP-UX
- HTC Desire S
- Haiku
- Hyperbola GNU/Linux-libre
- IBM AIX
- IBM PC DOS
- IGO
- IOS
- IOS 14
- IOS 15
- IOS 16
- IPadOS 14
- IPadOS 15
- IPadOS 16
- IPhone 12 Pro
- IPod
- IPod touch (第七代)
- IRIX
- Inoreader
- Internet Explorer 10
- Internet Explorer shell
- Iris浏览器
- JOSM
- JQuery
- JSTL
- JavaServer Faces
- Java平臺
- Joe's Own Editor
- KDE neon
- KaOS
- KaiOS
- Kali NetHunter
- Knoppix
- KolibriOS
- KompoZer
- Konqueror
- Korora
- Kubuntu
- LEDE
- LastPass
- LiMux
- Linspire
- Linux
- Linux From Scratch
- Linux Lite
- Linux Mint
- LinuxBBQ
- Loongnix
- Lotus Symphony
- Lubuntu
- MATLAB
- MEPIS
- MINIX
- MIT应用开发者
- MIUI
- MKVToolNix
- MX Linux
- Mac OS 8
- MacOS
- MacOS Big Sur
- MacOS Mojave
- MacOS Server
- MacPaint
- Maemo
- Mageia
- Mandriva Linux
- Manjaro Linux
- Mastodon
- MenuetOS
- Microsoft Office Picture Manager
- Microsoft Security Essentials
- Microsoft Windows
- MidnightBSD
- Moblin
- Motoblur
- Mozilla应用程序框架
- MuLinux
- Multics
- MusicBrainz Picard
- NOI Linux
- NeXTSTEP
- NetWare
- Nexenta OS
- Nexus S
- Nucleus RTOS
- OS X Mavericks
- OS/2
- OmniROM
- Open Build Service
- Open client
- OpenBSD
- OpenELEC
- OpenIndiana
- OpenMandriva Lx
- OpenMediaVault
- OpenSUSE
- OpenSolaris
- OpenVG
- OpenWrt
- Openmoko Linux
- Oracle Linux
- Origin OS
- PCLinuxOS
- Parabola GNU/Linux-libre
- Paranoid Android (软件)
- Parted Magic
- PeerTube
- Pentoo
- Peppermint Linux OS
- Phoenix OS
- PlayStation 3系统软件
- PlayStation 4系统软件
- PlayStation Vita系统软件
- Portlet
- Proxmox VE
- Puppy Linux
- Qomo Linux
- Qubes OS
- RT-Thread
- Raspberry Pi OS
- Ratpoison
- ReactOS
-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 Redox
- Remix OS
- Rocky Linux
- SH-06D
- SSH客户端比较
- SUSE Linux Enterprise
- SView
- Sabayon Linux
- SageMath
- Sailfish OS
- Scientific Linux
- Series 30
- Series 40
- Skolelinux
- SkyOS
- Slackware
- SmartOS
- Smartisan OS
- Snapseed
- Solaris
- Solus
- Sony Xperia E3
- Sony Xperia XA Ultra
- StartOS
- SteamOS
- Su (Unix)
- SunOS
- Symbian
- Tails (操作系统)
- TempleOS
- TencentOS
- Tiny Core Linux
- Tizen
- TouchWiz
- Townscaper
- Trisquel
- TrueOS
- U-lite
- UIQ
- UNIX
- UPnP
- Ubuntu
- Ubuntu Budgie
- Ubuntu GNOME
- Ubuntu MATE
- Ubuntu Netbook Edition
- Ubuntu Studio
- Ubuntu TV
- Ubuntu Touch
- Ubuntu for Android
- Unity
- Uzbl
- Void Linux
- WPS文字处理系统
- Wear OS
- Web2py
- WebOS
- Web开发工具
- Wikidot
- WinJS
- Windows 10
- Windows 11
- Windows 2.0
- Windows 3.0
- Windows 7新功能
- Windows Aero
- Windows Embedded Industry
- Windows NT
- Windows NT 3.1
- Windows Server 2019
- Windows Server 2022
- Windows UI库
-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x64 Edition
- Windows桌面更新
- Wolfram Mathematica
- Xamarin
- Xandros
- Xbox 360系统软件
- Xubuntu
- Xv6
- X視窗系統
- Yahoo! Messenger
- Z-DOS
- Z/OS
- ZevenOS
- Zorin OS
- 三星Galaxy A01
- 三星Galaxy A11
- 三星Galaxy A21s
- 三星Galaxy A30
- 三星Galaxy A31
- 三星Galaxy A40
- 三星Galaxy A41
- 三星Galaxy A8s
- 三星Galaxy M11
- 三星Galaxy Note II
- 三星大器III
- 三星領世旗艦III
- 业务过程自动化
- 业务逻辑
- 东风6型内燃机车
- 中文化
- 中标麒麟
- 丰富互联网应用程序
- 互联网语言学
- 介面
- 介面 (程式設計)
- 伊萊比特
- 优麒麟
- 低程式碼開發平台
- 修饰键
- 出發啦!哈克小鎮
- 北京浮生记
- 单页应用
- 可扩展用户界面协议
- 可视化分析论
- 單體式應用程式
- 在线仿真器
- 埃格斯特朗套件
- 外部数据表示法
- 女神異聞錄5
- 女装妹妹从没少过麻烦
- 安德斯·海尔斯伯格
- 富可視M330
- 工作表
- 巫师3:狂猎
- 平视显示器 (电子游戏)
- 平面設計師
- 开放平台通信
- 所见即所得
- 技术写作人员
- 搜索引擎
- 操作环境
- 数据可视化
- 数据绑定
- 文件快捷方式
- 文本框
- 斯图格纳-P反坦克导弹
- 易酷奥科技
- 星海爭霸II:自由之翼
- 普适计算
- 東風11型柴油機車
- 极限脱出ADV 善人死亡
- 根证书
- 概念設計
- 樂蛙OS
- 比尔·费尔南德斯
- 永恒之柱:白色远征
- 海岛文明
- 深圳IO
- 深度操作系统
- 渐进式网络应用程序
- 游標
- 潜渊症
- 無程式碼開發平台
- 特定域建模
- 特性切换
- 现代UI
- 用户 (计算机)
- 用户帮助
- 用户界面设计
- 甲骨文诉谷歌Java侵权案
- 电子控制器
- 界面隐喻
- 瘦客户端
- 百度雲OS
- 皮肤 (电脑)
- 科学可视化
- 窗口管理器
- 精靈 (軟體)
- 系统架构
- 約翰·格魯伯
- 紅星作業系統
- 維基百科的性別偏誤
- 網站管理員
- 网络应用程序
- 美图手机
- 自动化
- 自描述
- 自由枪骑兵
- 藍色
- 虚拟设备
- 西门子公司
- 設計語言
- 調試模式
- 语义网堆栈
- 诺基亚770网络终端
- 诺基亚X软件平台
- 貝爾實驗室九號計畫
- 质量效应 (游戏)
- 质量效应2
- 质量效应3
- 软件即服务
- 辛特尔
- 辦公室套件
- 運輸王
- 鎖定螢幕
- 银河麒麟
- 附加组件 (Mozilla)
- 雅虎管道
- 雅达利TOS
- 韶山4型電力機車
- 魔魅大陆的邪咒
- 鸿蒙 (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