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 |||
---|---|---|---|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 |||
![]() 湖南师范大学校徽
| |||
老校名 |
国立师范学院 湖南师范学院 |
||
校训 | 仁爱精勤 | ||
创办时间 |
![]() |
||
校庆日 | 10月27日 | ||
学校类型 |
公立大学 师范大学 |
||
党委书记 | 蒋洪新 | ||
校长 | 刘起军 | ||
副校长 | 刘怀德 唐贤清 蒋新苗 王 辉 刘子兰 杨 震 谢资清 |
||
教师人数 | 1,900(2019年11月) | ||
学生人数 | 40,000(2019年11月) | ||
研究生人数 | 10,000(2019年11月) | ||
校址 | ![]() 二里半校区(校本部): 岳麓区麓山路36号 南院校区(美术学院、音乐学院、体育学院): 岳麓区麓山南路 咸家湖校区(医学院): 岳麓区桐梓坡路371号 桃花坪校区(树达学院): 岳麓区左家垅桃花坪1号 张公岭校区(树达学院): 芙蓉区纬六路 |
||
总面积 | 2744亩 | ||
代表色 | 麓山枫红白 | ||
隶属 | 湖南省教育厅 | ||
网站 | www |
||
|
湖南师范大学(英语:Hunan Normal University,缩写:HNNU),简称湖南师大或湖师大,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主校区东濒湘江,西偎岳麓山,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与湖南省重点共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湖南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现有七个校区,占地2774余亩,建筑面积125余万平方米。学校前身为中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师范学院——国立师范学院,成立于民国27年(公元1938年)10月27日。建校以来,学校已培养毕业生五十余万人,其中包括国际学生和港澳台学生,校友分布于海内外。在校学生四万余人,其中研究生一万余人,长短期国际学生近一千二百人。
历史沿革
国立师范学院(1938年10月27日 — 1949年12月1日)

国立师范学院(英语:National Teachers College,缩写为NTC),简称「国立师院」或「国师」,为现今湖南师范大学的前身,成立于民国27年(公元1938年)10月27日,适逢抗日战争时期。院址最初设在湖南省安化县蓝田镇(今湖南省涟源市蓝田街道),后因抗日战争局势恶化而于民国33年迁至溆浦县(今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并在民国34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迁至衡山县南岳镇(今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原本拟定抗日战争胜利后迁往首都南京市办学,更名为「国立中央师范学院」,以及改制为「国立中央师范大学」,可惜一切因为政治因素而未能如愿成行。民国38年12月学校并入国立湖南大学。民国42年湖南大学因院系调整遭撤销,成立中南土木建筑学院与湖南师范学院(以原国立师范学院为基础)。民国73年改制为湖南师范大学。另外,学校设有国立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简称「国师附中」),民国39年与湖南省立第十二中学合并成立湖南省立衡山中学(今衡东县第一中学)。国立师范学院在抗日烽火中诞生,自始至终秉持「教育救国」的精神,以及「击蒙御寇」的宗旨,肩负振兴中国师范教育的神圣使命,是中国师范教育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国立师范学院的成立同时也确立师范学校「独立设置」的制度,影响日后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师范学校的发展,可谓如今许多师范学校的母亲。值得一提的是,国立师范学院为钱锺书著名小说《围城》故事背景「三闾大学」的原型。
湖南师范学院(1953年8月1日 — 1984年9月1日)
1953年8月,湖南大学因院系调整遭撤销,成立中南土木建筑学院(今湖南大学)与湖南师范学院,其中湖南师范学院以国立师范学院为基础,整并湖南大学文教学院的中国语文系、教育系,社会科学院的历史系,自然科学院的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与生物系,以及师范部的语文、历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专修科。同时南昌大学文法学院教育系与师范部、平原师范学院(今河南师范大学)生物系,以及清华大学、南昌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学院、平原师范学院部分学生也并入湖南师范学院,为当时全国专业设置最多的师范院校之一,原湖南大学的历史档案全部交湖南师范学院保管,,原湖南大学校区以牌楼口、自卑亭至一院马路为界,划为南北两院,路南为中南土木建筑学院,路北为湖南师范学院,院址设在岳麓书院。学院设立中国语文、历史、教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七系六科。 1954年1月,原湖南大学员工子弟小学、幼儿园改为湖南师范学院附属单位。1955年1月,长沙市第四中学改为湖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今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1957年,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并入湖南师范学院,学院增设外语、地理两系,共设九系七科。 1960年,为支援湖南大学复办,湖南师范学院从老湖南大学迁出,迁至河西二里半,同时赠与湖南大学部分图书及动植物标本,两校以岳麓山坡下新老至善村、屈子祠、麓山门、凤凰山山脊为界,其以北及以东划归湖南师范学院。 1961年9月,湖南艺术学院、湖南体育学院并入湖南师范学院,学院增设艺术、体育两系,1962年1月,湖南大学的中文系、政治经济系并入湖南师范学院。1963年,湖南大学生物系并入湖南师范学院。因受文化大革命冲击,学院于1966年至1969年停止招生,1970年9月恢复招生。 1981年11月,学院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为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权的高校之一。
湖南师范大学(1984年9月1日 — )
1984年9月,学校更名为湖南师范大学。彼时,学校共设立中文、历史、政治教育、外语、教育、艺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体育,共十二系十四个专业。 1988年,湖南省图书情报学校并入。 1989年,学校改艺术系设立艺术学院并建立职业技术学院,此后陆续将原有系全部调整、改设为学院。 1990年12月,学校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1996年11月,学校通过国家「211工程」部门预审,1999年6月,正式启动「九五」「211工程」全面建设。 2000年3月,湖南教育学院并入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1月,湖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并入湖南师范大学。 2001年9月,学校创办四年制本科独立学院树达学院。 2002年3月,湖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并入湖南师范大学,学校成立医学院。 2004年,学校与湖南省人民医院、解放军第163医院签署合作协议,成立学校第一、第二附属医院,湘东医院改成第三附属医院。 2007年5月,学校与俄罗斯喀山国立大学共建孔子学院。 2014年9月,学校与韩国圆光大学共建孔子学院。2015年5月,学校与美国南犹他大学共建孔子学院。2017年9月,学校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外国语言文学」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2019年,成为教育部与湖南省重点共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9年5月29日,时任美国驻华大使泰瑞·布兰斯泰莅临学校访问,希望学校与美国高校强化交流,深化合作,为中美友好培养更多高水平人才。
其他并入学校的历史沿革
- 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其前身是湖南教师进修学院,创办于1953年初。1955年6月,成立长沙师范专科学校,设中文、数学、物理三科,校址在长沙河西左家垄(现湖南师范大学南院),1957年10月,并入湖南师范学院。
- 湖南艺术学院,创办于1958年,原名湖南艺术专科学校。1959年,湖南师范学院南院部分教学设施与湖南省文艺干校、湖南省戏剧学校并入,后更名为湖南文艺学院、湖南艺术学院,设音乐系、美术系、戏剧系与舞蹈科。1962年9月,其音乐系与美术系并入湖南师范学院,成立湖南师范学院艺术系,其余系科撤销。
- 湖南体育学院,创办于1958年6月。1959年,湖南师范学院体育科与湖南体育学校并入,以湖南师范学院体育科为院址,设运动系与体育系。1961年9月并入湖南师范学院,成立湖南师范学院体育系。
- 湖南教育学院,是在湖南教育干部学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前身可追溯到湖南教师进修学院、湖南省教育行政干部学校与矿冶速成中学、湖南工农速成中学、湖南科技学校。1953年,成立矿冶速成中学。1955年,改为湖南工农速成中学。1958年,改为湖南科技学校。1962年与1959年成立的湖南教师进修干部学校、湖南省教育行政干部学校合并成立湖南教育干部学校,1969年停办,1974年复校。1980年,与湖南省中小学教学辅导部、湖南师范学院平江分院合并,改建为湖南教育学院,定址长沙河西桃花坪。2000年4月,并入湖南师范大学。
- 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前身为1956年创办的湖南省政法干部学校,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办学,1981年复校。1984年,改建为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1988年,与湖南省司法学校合并。2001年11月,并入湖南师范大学。
- 湖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最早可追溯到1911年美国人胡美博士设立的雅礼护病讲习所,第一位校长系美国高级护士,文学士NDCage(盖杰)。1914年9月,更名为雅礼护病学校。1935年,更名为湖南私立湘雅医学院附设高级护士职业学校。1951年,更名为湘雅护士学校,由湘雅医学院领导。1953年,更名为湖南医学院附设护士学校。1961年,更名为湖南护士学校,由湖南省卫生厅领导。1965年,更名为湖南省卫生学校。1984年,与湖南省卫生厅干部进修学院合并,成立湖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定址长沙河西咸嘉湖。1989年3月,改制为湖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3月,并入湖南师范大学,成立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
历任校长
国立师范学院
任期 | 姓名 | 任期 | 备注 |
---|---|---|---|
第一任 | 廖世承 | 1938年10月 — 1947年 | 8月原国立师范学院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 |
第二任 | 皮名举代理 | 1947年 | 8月 — 1948年 4月原国立师范学院教务长 |
第三任 | 康辛元 | 1948年 | 4月 — 1948年 8月因中国共产党运动的学潮罢课抗拒而未到任 |
第四任 | 谢扶雅代理 | 1948年 | 8月 — 1948年11月原国立师范学院公民训育学系主任 |
第五任 | 陈东原 | 1948年11月 — 1949年 | 5月原中华民国教育部资料研究室主任 |
第六任 | 王兆澄代理 | 1949年 | 5月 — 1949年 8月为请领国立师范学院经费而遇害殉职 |
第七任 | 汪梧封代理 | 1949年 | 8月 — 1949年12月原国立师范学院英语学系主任 |
湖南师范学院
任期 | 姓名 | 任期 | 备注 |
---|---|---|---|
第一任 | 朱 凡 | 1953年 | 8月 — 1955年 7月原湖南师范学院筹备委员会主任 |
第二任 | 刘寿祺 | 1955年 | 7月 — 1978年 4月原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 |
第三任 | 李秋枫 | 1978年 | 4月 — 1981年 9月兼任中国共产党湖南师范学院委员会书记 |
第四任 | 尹长民 | 1981年 | 9月 — 1983年11月原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
第五任 | 林增平 | 1983年11月 — 1984年 | 9月原湖南省师范学院副院长 |
湖南师范大学
任期 | 姓名 | 任期 | 备注 |
---|---|---|---|
第五任 | 林增平 | 1984年 | 9月 — 1986年 4月原湖南师范学院院长 |
第六任 | 张楚廷 | 1986年 | 4月 — 2000年 4月原中国共产党湖南师范学院委员会书记 |
第七任 | 刘湘溶 | 2000年 | 4月 — 2015年 7月原湖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 |
第八任 | 蒋洪新 | 2015年 | 7月 — 2019年 7月原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 |
第九任 | 刘起军 | 2019年 | 7月 — 迄今原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 |
大学标识
校训
仁爱精勤
内涵:
倡导师范仁道,追求高尚;
倡导爱人以德,追求和谐;
倡导研精思覃,追求真理;
倡导勤奋踏实,追求卓越。
该校训由国立师范学院创校院长廖世承先生提出,于1939年1月14日,《国师季刊》创刊号发表。[2]
校风
勤勉严谨 求实创新
校风取自原有老校训「勤勉严谨、求实创新、献身教育、团结奋进」中的前两句。[2]
党政部门
|
|
直属单位
|
|
附属单位
|
|
大学排名
QS世界大学排名(亚洲地区大学排名)
- 2018年:351名 — 400名。
- 2019年:351名 — 400名。
- 2020年:401名 — 450名。
- 2021年:401名 — 450名。
上海软科中国大学排名
- 2018年:110名。
- 2019年:91名。
- 2020年:85名。
艾瑞深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
- 2019年:59名。(星级排名:4★;办学层次:中国高水平大学)
- 2020年:64名。(星级排名:5★;办学层次:中国一流大学)
- 2021年:52名。(星级排名:5★;办学层次:中国一流大学)
学院与本科专业
- 法学院:
法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智慧财产权。
- 公共管理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哲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社会学、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管理。
-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师范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
- 教育科学学院:
教育学(师范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心理学(师范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学前教育(师范类)、教育技术(师范类)、特殊教育(师范类)。
- 历史文化学院:
历史学(师范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文化产业管理。
- 旅游学院:
旅游管理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
- 美术学院:
美术学(师范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绘画、艺术设计学、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艺术设计学。
- 商学院:
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金融学、经济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师范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生物技术。
- 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师范类、普通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运动人体科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 外国语学院:
英语(师范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俄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日语、翻译、朝鲜语、法语、西班牙语、德语。
-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汉语国际教育(师范类)省级一流本科专业、戏剧影视文学。
-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物理学类、物理学(师范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应用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新闻与传播学院:
新闻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编辑出版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省级一流本科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类、普通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人工智慧、软体工程、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
- 医学院:
临床医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预防医学、护理学、药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 音乐学院:
音乐学(师范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音乐表演、舞蹈学。
- 工程与设计学院(职业技术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工艺技术(师范类)、电子信息工程、应用电子技术教育(师范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师范类、普通类)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工艺美术(师范类)、视觉传达设计(师范类、普通类)。
-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地理科学(师范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土地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科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树达学院【独立学院】:
学前教育(师范类)、历史学(师范类)、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物理学(师范类)、化学(师范类)、生物科学(师范类)、地理科学(师范类)、应用心理学、汉语言文学、法学、英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金融学、会计学、酒店管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
- 马克思主义学院【未招收本科学生】
- 继续教育学院【未招收本科学生】
- 教师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发展中心)【未招收本科学生】
- 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招收外国留学生】
学科建设
截至2019年11月,学校拥有国家「世界一流建设学科」1个,湖南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5个,湖南省「国内一流培育学科」15个;3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与24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拥有2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以及2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国家「世界一流建设学科」:
外国语言文学。
- 湖南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
教育学、数学、哲学、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
- 湖南省「国内一流培育学科」:
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体育学、新闻传播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政治学、心理学、中国史、生态学、理论经济学、统计学。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学、统计学、电子科技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软体工程、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工商管理、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音乐与舞蹈学。
- 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
教育,法律,公共管理, 翻译,体育,汉语国际教育,艺术硕士,工商管理,应用统计,应用心理,新闻与传播硕士,出版硕士,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软体工程、化学工程、机械工程、生物工程);旅游管理,金融,社会工作,临床医学,护理学,文物与博物馆,公共卫生,会计。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哲学、理论经济学、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统计学、艺术学理论、美术学。
- 博士专业学位授予点:
教育。
-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哲学、理论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政治学、教育学、英语语言文学、历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地理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音乐与舞蹈学、化学、法学、中国体育学。
人才培养
截至2019年11月,学校拥有国家级科学研究基地(中心)4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省部级研究中心3个、省部共建「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湖南省重点实验室13个、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湖南省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基地1个,湖南省工程实验室2个、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5个、湖南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5个、省级专业特色智库3个、湖南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8个、湖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
- 国家级科学研究基地(中心):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中国语言文学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历史学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湖南师范大学中心。
-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淡水鱼类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石化新材料与资源精细利用实验室、动物多肽药物创制实验室。
-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蛋白质组学与发育生物学实验室培育基地、微生物分子生物学生物学实验室培育基地。
- 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高性能计算与随机信息处理实验室、蛋白质化学与鱼类发育生物学实验室、低维量子结构与调控实验室、化学生物学与中药分析实验室。
- 部级研究中心:
多倍体鱼繁殖与育种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农业部鲤鲫遗传育种中心、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中心。
- 省部共建「2011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 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
量子效应及其应用协同创新中心。
- 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微生物分子生物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蛋白质组学与发育生物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创意设计及应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体适能与运动康复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植物单体开发与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认知与人类行为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等。 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研究中心。
- 湖南省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基地:
湖南省动物肠道生态与健康国际联合实验室。
- 湖南省工程实验室:
多肽药物实验室、石化材料实验室。
- 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微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实验室、洞庭湖流域资源利用与环境变化实验室、资源精细化与先进材料实验室、计算与随机数学及其应用实验室、服装品牌策划与数字化集成技术实验室。
- 湖南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
多肽与核酸药物产学研基地。
- 湖南省专业特色智库:
道德文化研究院、「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与传播研究中心、生态环境保护法治研究中心。
- 湖南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公民道德建设研究基地、湖湘文化研究基地、中外文化传播研究基地、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基地、旅游与休闲研究基地、湖南省传媒发展研究基地、大国经济发展研究基地、汉字文化与艺术研究基地。
- 湖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外语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县域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WTO与现代国际法研究中心、中国传播与现代化研究中心、近现代中国研究中心。
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4月,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96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含双聘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含双聘院士2人),欧洲科学院院士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全国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拥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77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0人,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5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入选者6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教学名师5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者等35人、财政部「会计名家培养工程」人选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2人,湖南省「芙蓉学者」奖励计划人选46人、湖南省「百人计划」特聘专家31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76人、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学科带头人」37人、湖南省「有突出贡献的社会科学专家」1人、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专家」14人,湖南省「湖湘青年英才」支持计划人选22人,湖湘高层次人才聚集工程26人。
- 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少军(专职院士)、麦康森(双聘院士)、印遇龙(双聘院士)。
- 中国科学院院士:
姚守拙(专职院士)、周成虎(双聘院士)。
- 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唐凯麟、梁宋平、谢自楚、王永久、杨向群、陈传淼。
- 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
尹韵公、蒋洪新、张怀承、蔡美花、蒋新苗。
- 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欧阳峣、蒋新苗、吴家庆、汤素兰、刘红荣、易小明、郭辉。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张健、匡乐满、蔡荣根、刘少军、易俗。
- 国家级教学名师:
蔡美花、唐凯麟、白解红、李育民、肖鹏飞。
-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夏立秋、张健、蒋洪新、欧阳峣、王善平、匡乐满、唐贤清、蒋新苗、祝益民、欧阳钢、杨小民。
校园
校园八景
- 红楼映翠:
红楼景区包括红楼、校办公楼、红楼广场、上游村诸处。是处古木参天,绿阴如盖,红墙点缀其间,若隐若现,有如妙手着丹青。
- 黉门听涛:
黉门,校门之古称谓也。新建校门临江而峙,雄视洲野,观浪听涛,守土护园。校门造型别致,似门无门,寓意开门办学,崇尚国际视野、天下情怀。
- 兰台夕照:
兰台,藏书阁古称谓。图书馆周正沉稳,舍广藏丰。斜阳初照,读者鱼贯而入。馆舍四周,绿茵匝地,学人流连,书香四溢。
- 木兰春晓:
每当春天来临,木兰路上一夜喜雨,千朵万朵木兰花开。枝头繁花似锦,花海人流如织。
- 岳亭烟雨:
岳王亭景区包括麓山忠烈祠、岳王亭、共青湖、赫石坡、七三军抗日阵亡将士公墓、诗词碑廊诸处。景区内山水相伴,四季轮回皆入画,烟雨朦胧更相宜。巍巍麓山埋忠骨,硌硌赫石铭丰功,历史烟云鸣警钟。是为胜景,更兼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镕园樟韵: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镕园取名自杰出校友朱镕基(原国务院总理)。园内四株古樟遮天蔽日,华盖亭亭,浑然一体,见证附中百年风雨、今日辉煌。
- 樟园晨曦:
校园景区包括樟园、杨树达塑像、文学院与历史文化学院大楼诸处。香樟林立,兰草依依。旭日东升,晨曦微露,莘莘学子捧卷诵读于此,书声琅琅,青春激扬。
- 艺苑和声:
艺术广场为美院设计楼、美术楼、音乐学院和乐楼所环绕。设计楼箭指苍穹,如椽画笔着丹青;和乐楼怀拥广场,瑟瑟长奏天籁音。
麓山忠烈祠
麓山忠烈祠,第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麓山忠烈祠紧邻湖南师范大学景德楼(为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等三个学院的教学大楼)的麓山忠烈祠建立于民国28年(1939年),是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总司令刘建绪为祭奠国民革命军第四军闽、浙、赣、皖四区绥靖共军阵亡将士,以及抗日战争阵亡将士,仿古建筑而建的忠烈祠,并非讹传前身为岳王(岳飞)庙。祠内大厅悬挂刘建绪所题「允武且仁」匾额,由书法家谭泽闿(已故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谭延闿之弟)书写。麓山忠烈祠与岳王亭、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七十三军抗战阵亡将士墓共同组成湖南师范大学校园内的「岳麓山抗战文化园」,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知名校友
|
|
国际合作与交流
学校先后同四十五个国家与地区的一百八十七所大学和机构建立合作与交流关系,开展人员交流、教学和科研合作,并分别与俄罗斯喀山联邦大学、韩国圆光大学、美国南犹他大学共建孔子学院;与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国立格林卡音乐学院、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美国德拉瓦大学、德国柏林媒体设计学院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拥有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教育部出国留学培训与研究中心、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以及美国研究中心等三个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进入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备案名单。2020年9月14日,在德国波茨坦大学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下成立洪堡跨学科研究中心。
港澳台本科(学士)招生简章
- 湖南师范大学2021年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简章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湖南师范大学2021年招收澳门保送生招生简章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湖南师范大学2021年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验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简章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参见
- 廖世承
- 钱基博
- 钱锺书
- 国立师范学院
- 师范学校
- 211工程
-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 涟源市第一中学
-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湖南大学
- 岳麓书院
- 中国教育
- 湖南教育
- 中国大学列表
- 岳麓山
- 中华民国大陆时期国立大专校院列表
参考资料
- ^ 撰文: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学校简介. [2020-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4).
-
^ 2.0 2.1 撰文: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校训校风校歌. [2020-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6). 引用错误:带有name属性「a3」的
<ref>
标签用不同内容定义了多次
外部链接
- 湖南师范大学官方网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招生信息网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