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百合

海百合Infobox info icon2.svg
化石时期:达瑞威尔阶–现代[1]
Haeckel Crinoidea.jpg
自然界的艺术形态》 (1904), 图版 20: Crinoidea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棘皮动物门 Echinodermata
亚门: 海百合亚门 Crinozoa
纲: 海百合纲 Crinoidea
  • †类 Protocrinoidea
  • †圆顶海百合亚纲 Camerata
    • †幼枝海百合目 Cladida
    • †单杯圆顶海百合目 Monobathrida
    • †双杯圆顶海百合目 Diplobathrida
  • †类 Disparida
  • †类 Porocrinoidea
  • †可曲海百合亚纲 Flexibilia
    • †栉海百合目 Taxocrinida
    • †网海百合目 Seganocrinida
  • †类 Cyathoformes
  • 关节海百合亚纲 Articulata
    • †目 Holocrinida
    • †石莲海百合目 Encrinida
    • 多腕目 Millericrinida
    • †犹因他海百合目 Uintacrinida
    • †无柄海百合目 Roveacrinida
    • 弓海百合目 Cyrtocrinida
    • 目 Hyocrinida
    • 等节海百合目 Isocrinida
    • 栉羽星目,又译海羊齿目 Comatulida
    • 深海海百合目 Bourgueticrinida

海百合纲学名Crinoidea)是一群始见于奥陶纪棘皮动物,生活在中,具多条腕足,身体呈花状,表面有石灰质的壳。化石种类有5000种以上,分属在海百合纲的各大亚纲下;现生种则约发现600多种,全部隶属于关节海百合亚纲。

历史和分布

Laudonomphalus regularis (陈列于法国里尔的 Natural historical museum), Givetian, Denvonian (海百合总纲)

古生代石炭纪时,海百合数量极庞大,品种繁多,可归类在「海百合亚门」之下的多个下。牠们跟苔藓虫腕足动物在海底形成草地般的大面积覆盖面,留下许多化石侏罗纪早期的一种海百合Lobothyris subgregaria就是典型例子)。后因「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90%的海洋物种灭绝,海百合也迅速退出历史舞台。

现生种的海百合纲被重新发现时,是在深水海域中,所以初期人们以为牠们只能在深海生存。后来发现,原来不论浅海或深海热带珊瑚礁或高纬度海域,都能发现其踪迹。

分类

现今发现的海百合大约有六百多种,全都只归类在关节海百合亚纲之下。

海百合的腕有的看起来很稀疏,有的则非常浓密,而海百合的分类主要可根据「腕」的多寡。仅有少数海百合只长出五只腕(海百合和同属的海胆海星海参蛇尾等一样,具有棘皮动物五幅性对称的特征),绝大部分海百合拥有10~50只腕,有的甚至有200只之多。

特征

海百合腕足细长,腕由圆形基座边缘长出,可以像树枝般一再分岔,细分成多个小节,小节上有许多细小的羽枝(Pinnulae),每一支羽枝可再细分成数段,每一段上有纤毛

海百合的腕可以任意卷曲,也可以上下快速移动,有部分种类的海百合能自由游动,部分则附在海床上生活,后者通常为海羊齿(Feather star, sea fern)。

觅食方法

海百合纲的动物主要利用布满黏液管足滤取海水里的微生物作为食物

观赏性

常出现在珊瑚礁海域的海百合多数属于海羊齿目,当中有不少种类的外表鲜艳华丽,而且还有许多有趣的共生动物,颇具观赏价值。

参考文献

  1. ^ Zamora, Samuel; Rahman, Imran A.; Ausich, William I. Palaeogeographic implications of a new iocrinid crinoid (Disparida) from the Ordovician (Darriwillian) of Morocco.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2015, 3: e1450. PMC 4675106可免费查阅. PMID 26664800. doi:10.7717/peerj.1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