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达拏太子
须达拿太子本生的其中一幅
须达
须达拿在其他版本的故事中,又称为毘湿饭怛啰、毘湿婆安呾罗、尾施缚多罗(梵语:Viśvantara;藏语:thams cad sgrol)[4][5],Viśva是一切、antara是在其中、相异于,Viśvantara被解释作多能[6]、众异[7],《菩萨本缘集》名为一切持,《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名为自在间[8]。《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药事》说因为是国王尾施婆蜜多(Viśvāmitra,自在友)的王子,所以名为尾施缚多罗(Viśvantara,自在间)[9][10]。
南传上座部的《本生》名为毘输安呾啰、毘输安怛啰、毘荀陀(巴利语:Vessantara)[11],解释为由于王子是在吠舍的街上出生,所以命名为「在吠舍(巴利语:Vessa)之中(巴利语:antara)」。
版本
- 《六度集经·须大拏经》,康僧会译。
- 《太子须大拏经》,安录、祐录载失译,法经录载晋世沙门法坚(又名圣坚)译。
- 《菩萨本缘集·一切持王子品》,法经录载支谦译。不过,已有学者从语言学角度分析,指出不可能是支谦译[12]。
- 《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药事》卷第十四,义净译。
- 《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第十六,义净译。
- 《汉译南传大藏经·毘输安呾啰王子本生史谭》,吴老择译。
参考文献
- ^ 智度论十二曰:「须提犁拏太子,秦言好爱。以其二子施婆罗门,次以妻施,其心不转。」智度论三十三曰:「又如须帝隶拏菩萨,下善胜白象,施与怨家,入在深山;以所爱二子施十二丑婆罗门;复以妻及眼施化婆罗门。尔时,地为大动,天为雷震,空中雨花。」玄应音义五曰:「须大拏,或云须达拏,或云苏陀沙拏。此云善与。亦云善施。」西域记二曰:「城北有窣覩婆,是苏达拏太子以父王大象施婆罗门,蒙谴被摈顾谢国人。」
- ^ Part 6 - Viśvantara-Jātaka (or Vessantara-jātaka).
- ^ The Questions of Rāṣṭrapāla.
- ^ 音写词出自《佛地经论》、《摄大乘论释》(玄奘译本)、《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药事》
- ^ oxfordreference. Vessantara.
- ^ 摄大乘论释论:「如毘输安怛啰王子(隋云多能,即是须达拏也)」
- ^ 成唯识论演秘:「毘湿等者此云众异,有多德伎,异众人故,即须达拏太子别名。」
- ^ 《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乃往古昔有一王都,王名自在友(Viśvāmitra,药事音写为「尾施婆蜜多」)……妃诞一子,形仪端正,殊妙可观,颜色光晃,如真金铤,头有伞髻,手臂纤长,额广平正,双眉相连,鼻高且直,诸根具足,亲族立字,名自在间(大正藏作「自在𫈉」,明藏作「自在间」,antara有中间的意思,因此比较可能是间而非𫈉),付八乳母,年渐长大,令遣入学,算计谋策,印文秘字,无不该练,工巧技艺,悉皆通达,所谓象马车步,乘驭善巧,工射干戈,无不备悉。其自在童子,敬信贤良,情怀仁让,自利利人,是其本行,常有悲愍,普爱黎元,舍去悭贪,修行惠施。」
- ^ The Chapter on Medicines.
- ^ 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药事.
- ^ 音写词出自《摄大乘论释》(真谛译本、笈多译本)、《南海寄归内法传》
- ^ 颜洽茂; 熊娟. 《菩萨本缘经》撰集者和译者之考辨. [2018-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