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车

柴油机车 (英语:diesel locomotive),是指以柴油引擎为动力来源,并通过传动装置驱动力车轮的铁路机车。于20世纪中期开始各地铁路广泛使用。这些机车的功率输出和效率比蒸汽机车高,自20世纪中开始在世界大部份地方成为主要铁路机车种类,柴油机车可以直接取代蒸汽机车,不像电力机车必须依赖其他的电力传送设施,如高架电车线或第三轨。柴油机车可按用途分类为货运机车、客运机车、调车机车、厂矿机车和内燃列车组。自1950年代起,铁路电气化开始普遍应用,随着技术进步,电力机车在牵引力、加速力、爬坡能力和最高速度上逐渐超越柴油机车,因此现时柴油机车多在一些缺乏电气化的铁路区段行走。
苏联的TEP80型是柴油机车的世界速度纪录保持者。它的最高速度是时速271公里/小时。
历史



1892年,德国工程师鲁道夫·狄塞尔(Rudolf Diesel)基于热力学中的卡诺循环,设想将吸入气缸的空气高度压缩,使其温度超过燃料的自燃温度,再用高压空气将燃料吹入气缸并使之燃烧做功,这有别于煤气或汽油引擎吸入燃气混合气点燃做功的方式。根据这一原理,狄塞尔发明了采用柴油作为燃料的压缩点火式内燃机,也就是世界上第一台柴油机,并用自己的名称为这种引擎命名。功率大、效率高的柴油机自然成为车辆的理想动力来源,但当时柴油机刚刚起步,技术远未成熟,将体积、重量庞大的柴油机置于铁路车辆上无疑遇到相当的技术困难。1896年,英国工程师赫伯特·史塔特为英国伍利奇的皇家军工厂(Royal Arsenal)设计制造了一种使用热球式内燃机、以柴油为燃料的铁路机车,但由于设计和技术上的缺陷,其引擎功率效率比很低,被称为「准内燃机」(semi-diesel)。但另一方面这台机车的出现无疑是迈向柴油机车的重要一步。
随着狄塞尔的柴油引擎专利保护在1912年终止,这种引擎的优势很快发挥出来,被广泛应用于船舶推进和静止设备,然而早期柴油机重量大、功率重量比低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当时的柴油机确实存在着不少缺陷,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重量。由于柴油机汽缸压力比汽油机高很多,因而柴油机的缸体强度、体积比汽油机大得多,同时早期的柴油机使用的空气压缩机体积也非常巨大,使得柴油机整体上十分笨重。这对应用于陆地上的汽车、铁路构成一定阻碍,因此柴油引擎作为铁路机车动力来源的潜力当时并没有得到重视[1]。
1906年,狄塞尔和德国铁路工程师阿道夫·克劳茨、瑞士一家引擎制造商格林·苏尔寿并肩合作,三方合股,成立了狄塞尔-苏尔寿-克劳茨有限公司(Diesel-Sulzer-Klose GmbH),专门设计生产铁路柴油机车。格林·苏尔寿引擎厂除了生产传统的蒸汽机,也在1898年开始生产柴油机。普鲁士国家铁路于1909年向狄塞尔-苏尔寿-克劳茨公司订购了一台柴油机车作为试验,经过3年时间的研究,世界上首台真正意义上的柴油机车于1912年的瑞士诞生。这台柴油机车重量为95吨,功率为883千瓦,最高速度100公里/小时。当年夏季这台机车在瑞士的温特图尔至罗曼斯霍恩(Romanshorn)的铁路首次亮相,经过短暂的试运转后于1912年9月交付德意志帝国使用[2]。在1913年的试运转期间又相继发现一些问题和故障,德国和瑞士工程师也不断进行技术改进。但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在1914年爆发,进一步的试验亦告终止[3]。
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美国啤酒制造商安海斯-布希合伙创办人之一的阿道弗斯·布希,在1898年买下了在美国生产柴油引擎的授权,虽然在20世纪初期曾经有将柴油机用于铁路轨道车的记录,但美国并没有广泛运用这种新兴动力来源于交通运输[4]。美国奇异公司在20世纪初涉足铁路轨道车市场,而作为奇异创始人之一的汤玛斯·爱迪生也于1880年进行了电力轨道车的实验,奇异公司于1895年首次推出了电力机车原型车。然而,高成本的电气化费用令奇异公司将其注意力转移到柴油机上,构想出一种采用柴油引擎发电、向牵引马达供电的「电动」轨道车,也就是后来的电传动柴油机车。但一开始研制就遇上技术困难,由于采用了哈利·沃德·伦纳德发明的直流发电机、马达变速控制系统,导致柴油机和马达协调性欠佳。至1914年,研制出现了重大技术突破,一位奇异工程师赫尔曼·莱帕发明了一种可靠的直流电力控制系统并申报了专利[5]。该控制系统将内燃引擎调节器与发电机和牵引马达自动耦合,内燃电传动机车上就无需由第三者来人工调节引擎。这个系统的意义在于解决了电传动柴油机车的控制协调问题,并成为以后电传动柴油机车控制系统的始祖。
1917年,奇异利用莱帕的控制系统,试制了一台实验性电力传动柴油机车,也是美国第一台电传动柴油机车。1923年,纽约市通过了考夫曼法案,禁止污染严重的蒸汽机车进入纽约市的范围。这项法案的目的是将纽约市内所有高运输量的铁路进行电气化改造,然而将低运输量地区的铁路电气化并不划算。为此纽约市请求英格索兰公司研制一种调车用柴油机车,即「Boxcab」,采用了奇异的引擎、牵引马达及控制系统,机车功率220千瓦,并于1925年7月交付。这种机车的实际运用显示,在当时铁路电气化成本非常高的情况下,柴油机车是十分经济的选择[6]。1920年代中期,美国鲍德温机车厂也设计生产了一种电传动柴油机车的原型车,采用西屋电气公司(Westinghouse Electric)的电器设备,主要运用于难以运转蒸汽机车的路段,例如缺水、缺煤的地方[7]。在这个时候,柴油机车进入实用阶段,其性能优势逐渐显现[8]。1929年,加拿大国家铁路向西屋电气订购了两台柴油机车,成为北美首家将柴油机车运用于铁路干线的铁路公司。另一方面,柴油机车开始在调车机车范畴广泛使用,奇异公司在1930年代生产了一系列小型调车柴油机车,西屋电气公司及鲍德温机车厂也在1929年开始生产调车柴油机车。但由于不久之后的经济大萧条,西屋电气后来停产机车,转而提供机车的电气部件[9]。与传统的蒸汽机车相比,柴油机车动力强大,没有煤烟污染,而且维护要相对容易。在1930年代的北美大陆,电传动柴油机车迅速成为铁路干线上的主力,正式展开了由蒸汽机车到柴油机车的过度阶段,并出现了一些由单机功率900~1000千瓦柴油机车多节重联连挂组成的干线柴油机车,例如EMD(EMD)于1939年研制成功的FT型柴油机车。
而在欧洲方面,德国的克劳斯-玛菲公司、奥格斯堡-纽伦堡机械工厂股份公司和福伊特公司于1935年研制成功世界首台液力传动柴油机车——V140——并投入运用。这一类型的柴油机车较电传动机车结构简洁、重量轻,德意志国铁路对这种机车的表现十分满意,自此液传柴油机车成为德国铁路干线的主型机车。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柴油机车进入迅速发展的阶段。由于柴油机的性能和制造技术迅速提高,此外废气涡轮增压系统开始普及,柴油机车功率比二战前普遍提高了约50%。到了1950年代,柴油机车数量急骤增长,直流电力传动柴油机车和液力传动柴油机车呈现双线发展。1960年代,大功率矽整流器研制成功,并应用于铁路机车,出现了交—直流电力传动的柴油机车,功率水平进一步提高。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联邦德国(西德)亨舍尔公司和瑞士勃朗-包维利股份公司(BBC)在1971年试制出功率1840千瓦的交—直—交流电力传动柴油机车(DE2500),从而为柴油机车的技术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传动方式
与蒸汽引擎不同,柴油机车的内燃机需经传动方能把动力输出到其车轮上,当机车停下时,其引擎可继续运作。依照动力传动方式的不同,柴油机车又可分为电力传动、液力传动、和机械传动三大类。
电力传动

电力传动柴油机车(Diesel-Electric),亦称柴油电力式机车、或柴电机车,是把机车上柴油引擎带动发电机转化成电力,再由牵引马达带动车轮转动。可以说,电力传动柴油机车是自携发电机的电力机车。
在最初几十年制造的柴电机车都使用调速简单的直流马达来带动车轮,但近年来交流马达的使用有增加趋势,因为交流牵引马达比直流马达结构简单,易于维护,功率更大,但是需要配搭技术要求和品质高的VVVF变流器达到良好的调速性能。按照直流和交流模式,电力传动又可再分为:
- 直流电力传动:牵引发电机和马达均为直流电机。
- 交—直流电力传动:使用三相交流同步发电机,发出交流电经过整流器装置变为直流电,供应直流牵引马达。
- 交—直—交流电力传动:使用三相交流同步发电机,发出交流电通过整流器变为直流电,电路中恒定直流电压通过变流器调节其振幅和频率,将直流电逆变成变频调压交流电,供给交流牵引马达。
制轫(煞车)装置方面,所有电传动柴油机车都装有高效率的气轫机,同时大部分也使用电轫,在这个装置下动能经由牵引马达转换成电力,电力再由电阻转换成热能后经由散热装置散去。电轫能在山岳地区路线减少制轫装置使用及磨损,但在低速情况下则没有显著效果,仍需使用气轫。
在美国,部分在纽约行走的柴电机车装有第三轨配电设备。在市内设有第三轨的地方行走时可以从电网取电,以纯粹电力机车方式运作,在郊区未电气化的路段则使用柴油引擎发电,这种机车通常被称为双模式机车。至于日本的JR东日本则开发出整合柴油引擎发电机-大容量蓄电池-电动马达的混合动力柴电列车(Hybrid Train,其中KiHa E200型是最早投入实用的一款),此种设计可以进一步提升柴电车辆的行车品质、降低油耗与噪音,是柴电动力列车的未来发展方向。
液力传动



液力传动柴油机车(Diesel-Hydraulic),亦称柴油液力式机车、或柴液机车,使用液力变矩器(torque-converter),又称液力变扭器,用液力把内燃机的动力传到车轮上。液力变矩器主要有三个浸在传动油的部分:离心式油泵,涡轮及中间固定导轮。离心式油泵和内燃机曲轴相连,当内燃机转动时,离心式油泵随着转动,把传动油泵向涡轮,涡轮被传动油带动而旋转,并带动导轮转动输出机械能,液力耦合器与轮轴用万向轴相连,令车轮转动。
液力传动的柴油机车结构较电传动机车简洁,重量轻,不像电力传动机车同时需要发电机,整流器/变流器和马达等部件才能运作。即在同样的机车重量下,液传机车的功率一般都比电传机车大。以中国的东方红3型(液传机车)和东风型(电传机车)为例,东方红3型重量为92吨,功率达1980kW;而东风型车重126吨,功率仅1500kW。而且液传机车不需要消耗电传机车电机设备所需要的大量铜金属,制造成本较低。另外,许多工矿企业使用液力传动柴油机车,因为电传动机车的发电机和直流牵引电机电刷会产生火花,容易引起易燃气体或粉尘的爆炸。
一般来说,液力传动机车比电传动机车效率稍高。当液力机车起动和低速运转时,变扭器中的涡轮转速很低,传动油对涡轮叶片的压力就很大,从而满足机车起动时牵引力大的需求;当涡轮的转速随着机车运转速度提高而加快时,传动油对涡轮叶片的压力也逐渐减小,正好满足机车高速运转时对牵引力小的需求,但因此也有加速慢的问题。所以柴油机发出的大小不变的扭矩,经过变扭器就能变成满足列车牵引要求的机车牵引力。在特定的负载条件下,液传机车的功率传递效率比电传机车略高。全负载情况下,液传的效率稍高于电传;半负载情况下,液传效率会进一步提升,而电传效率会进一步下降。功率越小,液力传动的优势就越明显,功率越大液力传动效率越低,依靠提高泵轮转速推高功率使变扭器发出高热,造成能量流失,这时电力传动更有优势。而且液力传动柴油机车的功率难以提升,因为液力传动装置受到泵轮、变扭器箱体金属强度的限制,只能有限度承受并传递非常巨大的液压力。至2006年,德国福伊特公司才研制出世界上首台功率达5000马力的液传柴油机车Voith Maxima 40cc,但电传机车早在十几年前已达到同功率级别。早期的液传机车技术未成熟,故障率稍高。但液力变扭器传动装置本身没有磨耗零件,只要金属品质、精度达标,机车可靠性可以相当高,保养也更便捷。然而在同等功率下,液力传动的机车,耗油量要高出10~20%,经济性较差。
在铁路发展方向为重载和高速的国家,如中国和北美洲,大部分的柴油机车都是采用电力传动,这是因为液传机车无法发展为单机大功率柴油机车。而在日本和欧洲,尤其是德国,以电力为主要牵引动力,客车普遍使用高速列车,柴油机车居于次要的位置,大多用于中速轻载或调车作业,对功率要求不高,而液传机车正拥有中低速牵引力较大的特点,所以这些国家的柴油机车主要为液力传动。
机械传动

机械传动柴油机车(Diesel-mechanical)、像汽车的手动变速器一样用变速箱和离合器。但机械结构的离合器难以承受高功率,而且变速箱结构就必然十分复杂和庞大,以增加排档数提供相对平稳的变速性能,所以机械传动柴油机车功率通常很低,现时最高只有1500kW,传动效率低于液力传动和电力传动,所以机械传动多用于轻型轨道车。1960年代匈牙利也曾经生产过NC系列机械(齿轮)传动柴联车。
检修
柴油机车检修主要包含:
- 内燃机(通常包含柴油机、调速器、增压器、水泵、机油泵等)检修
- 走行部分(转向架)检修
- 电气设备(包含启动电机、主发电机、牵引电机、机车控制电器电路、微电脑部分)
- 制轫(轫机、制轫管路、各类控制阀、风泵等)
- 车体(包含构架、蒙皮、涂装、门、窗等)有待完善
「内燃机车」与「柴油机车」的关系
因多数内燃机车使用柴油动力而使得很多人「内燃机车」与「柴油机车」两个词当作同义词而含糊的使用,但二者并非完全等同的关系。柴油机车是内燃机车的一种,而内燃机车不一定是柴油机车,比如「苯内燃机车」、「萘内燃机车」、「煤油内燃机车」、「氢内燃机车」是内燃机车但不是柴油机车。[10][11][12][13][14]
参看
参考文献
- ^ Churella, Albert J. From Steam to Diesel: Managerial Customs and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ies in the Twentieth-Century American Locomotive Industry.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8: 15. ISBN 0-691-02776-5.
- ^ Churella, page 12
- ^ Glatte, Wolfgang. Deutsches Lok-Archiv: Diesellokomotiven 4. Auflage. Berlin: Transpress. 1993. ISBN 3-344-70767-1.
- ^ Stover, John F. American Railroads. Chicago, Illinois: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7: 212. ISBN 0-226-77658-I 请检查
|isbn=
值 (帮助). - ^ Lemp, Hermann. U.S. Patent No. 1,154,785, filed April 8, 1914, and issued September 28, 1915. Accessed via Google Patent Search at: US Patent #1,154,78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on February 8, 2007.
- ^ Churella, 25-27
- ^ Railroads To Try Diesel Locomotive, Special to the New York Times, February 18, 1925: 1
- ^ Churella, 27
- ^ Churella, 28-30
- ^ 氢内燃机车. 全球百科. [2022-03-29] (中文(中国大陆)).
- ^ A Benzine Locomotive for Use in Mines and on Country Lines [一台用于矿区铁路及国家铁路的苯机车]. Bulletin of the International Railway Congress Association. 1899年: 第276页 (英语).
- ^ A Benzine Locomotive [一台苯机车]. The Petroleum Review, with which is Incorporated "Petroleum". 1904 (英语).
- ^ Webb, Brian. The British Internal Combustion Locomotive 1894–1940 [英国内燃机车(1894年—1940年)]. 英国牛顿阿伯特: David & Charles. 1973年. ISBN 0715361155. OCLC 312730660 (英语).
- ^ Winkler, Thomas. Daimler Motorwagen.
|
|
#
- 060 DA型柴油机车
- 1950年代香港
- 1950年鐵路
- 1951年鐵路
- 2008年中国雪灾
- 2257/56、2258/55次列车
- B23-7型柴油机车
- B30-7型柴油机车
- B36-7型柴油机车
- BIG MOM海賊團
- BQ23-7型柴油机车
- C30-7型柴油机车
- C36-7型柴油机车
- CKD0A型內燃機車
- DVM2型柴油机车
- Eurorunner
- F40C型柴油机车
- F40PH型柴油机车
- F45型柴油机车
- FP45型柴油机车
- G12型柴油機車
- G8型柴油机车
- GK1C-B型柴油机车
- GK1C型柴油机车
- GK1型柴油机车
- GK2型柴油机车
- GK3型柴油机车
- GP40型柴油机车
- JR東日本GV-E197系柴油動車組
- JR貨物DF200型柴油機車
- KLW SE10B柴油機車
- MRS-1型柴油机车 (EMD)
- ND2型内燃机车
- ND3型柴油机车
- ND5型柴油机车
- NDJ3型柴油动车组
- NY5型内燃机车
- OpenTTD
- PRIMA
- RAIL WARS! -日本國有鐵道公安隊-
- SACM AGO系列柴油机
- SACM MGO系列柴油机
- SD40A型柴油机车
- SD40X型柴油机车
- SDP40F型柴油机车
- SDP45型柴油机车
- SW8型柴油机车
- Schöma
- TU8P型柴油机车
- Z21/22次列车
- 三保站
- 三茂铁路
- 东方红3型内燃机车
- 东方红5B型柴油机车
- 东方红7型柴油机车
- 东风10DD型柴油机车
- 东风10D型柴油机车
- 东风10F型柴油机车
- 东风10型柴油机车
- 东风12型柴油机车
- 东风4B型内燃机车
- 东风4DD型柴油机车
- 东风4DF型柴油机车
- 东风4DJ型柴油机车
- 东风4D型内燃机车
- 东风4E型柴油机车
- 东风4型内燃机车
- 东风5型柴油机车
- 东风6型内燃机车
- 东风7B型柴油机车
- 东风7C型柴油机车
- 东风7D型柴油机车
- 东风7E型柴油机车
- 东风7F型柴油机车
- 东风7型柴油机车
- 东风8型柴油机车
- 东风9型柴油机车
- 东风型柴油动车组
- 中興號 (阿里山林鐵)
- 丸森站
- 九廣鐵路公司
- 九廣鐵路局
- 交通技术年表
- 京广铁路
- 伊利諾伊鐵道博物館
- 伊拉克鐵路DEM2700型柴油機車
- 伊茲橋
- 佐呂間站
- 修善寺虹之鄉
- 倫敦東北鐵路公司
- 倫敦滑鐵盧車站
- 優勝美地山糖松鐵路
- 先锋型内燃机车
- 內華達北方鐵路博物館
- 冈茨-詹德拉西克柴油机
- 冈茨-马瓦格机车车辆工厂
- 冈茨公司
- 列车供电
- 北京地铁1号线未开放部分
- 北京型内燃机车
- 北愛爾蘭鐵路
- 千歲線
- 南延岡站
- 南省铁路
- 印度山地鐵路
- 印度鐵路WDM-3A型柴電機車
- 台鐵DL2500型調動機
- 台鐵LDH100型柴液機車
- 台鐵新型柴電機車
- 名古屋臨海鐵道
- 四季島號列車
- 圣路易斯 (密苏里州)
- 大中央總站
- 大同型柴油机车
- 大峽谷鐵路
- 大間間站
- 天津中车机辆装备
- 奧出雲大蛇號列車
- 奧地利鐵路2070型柴油機車
- 富山車站 (日本)
- 山口線
- 島原鐵道
- 巴德柴油鐵路客車
- 布莱顿铁路工厂
- 帝國建設者號列車
- 平南鐵路
- 广三铁路
- 庫內魯鐵路事故
- 強行軍型電力機車
- 懷特山口與育空鐵路
- 成昆铁路
- 扇形車庫
- 拉伊铁路
- 斯里蘭卡鐵路
- 新幹線911型柴油機車
- 新港鐵路公園
- 新潟東港專用線
- 新潟運輸系統
- 新西兰国铁DL型柴油机车
- 施內山鐵路
- 日本國鐵D51型蒸汽機車
- 日本國鐵DD13型柴油機車
- 日本國鐵DD14型柴油機車
- 日本國鐵DD15型柴油機車
- 日本國鐵DD16型柴油機車
- 日本國鐵DD20型柴油機車
- 日本國鐵DD21型柴油機車
- 日本國鐵DD40型柴油機車
- 日本國鐵DD41型柴油機車
- 日本國鐵DD42型柴油機車
- 日本國鐵DD50型柴油機車
- 日本國鐵DD51型柴油機車
- 日本國鐵DD53型柴油機車
- 日本國鐵DD91型柴油機車
- 日本國鐵DD93型柴油機車
- 日本國鐵DF40型柴油機車
- 日本國鐵DF41型柴油機車
- 日本國鐵DF50型柴油機車
- 日本國鐵DF90型柴油機車
- 日本國鐵DF91型柴油機車
- 日本國鐵DF93型柴油機車
- 昆士蘭鐵路
- 易安迪567系列柴油机
- 易安迪Dash 2系列
- 東大垣站
- 東松江站 (島根縣)
- 東海旅客鐵道
- 東鐵綫
- 東開普都市鐵路
- 林田山林場
- 林肯綫列車
- 柴油車
- 模拟火车 (2007年游戏)
- 橘子 (消歧義)
- 武州原谷站
- 水島臨海鐵道
- 津浦铁路的技术改造
- 海岸星光號列車
- 混合動力車輛
- 渡良瀨溪谷鐵道
- 港鐵大圍車廠
- 港鐵客運列車
- 港鐵車廠
- 濱百合號列車
- 火地島國家公園
- 燃氣渦輪機車
- 犁式除雪车
- 电气牵引设备公司
- 直流电动机
- 直見站
- 神奈川臨海鐵道
- 福井鐵道
- 福伊特Maxima柴液機車
- 紅雀號列車
- 維珍鐵路
- 红星型内燃机车
- 缓冲饼和链式车钩
- 羅德西亞駐葡萄牙代表處
- 美國鐵路運輸
- 美國鐵路運輸史
- 美鐵
- 羽幌站
- 聯合太平洋鐵路
- 聯合太平洋鐵路M-10000型列車
- 聯合太平洋鐵路燃氣輪機車系列
- 聯合飛機公司燃氣渦輪機車
- 臨港線 (太平洋石炭販賣輸送)
- 臺灣之最列表
- 艾奧瓦州際鐵路
- 芝加哥、伯靈頓和昆西鐵路
- 芝加哥、岩島和太平洋鐵路
- 芝加哥城市鐵路
- 苗栗鐵道文物展示館
- 若櫻鐵道
- 英国铁路18000号机车
- 英國鐵路19型柴油機車
- 英國鐵路37型柴油機車
- 英國鐵路55型柴電機車
- 英國鐵路67型柴油機車
- 英國鐵路68型柴油機車
- 葛量洪
- 西兰岛海岸铁路
- 西班牙国铁354型柴油机车
- 貨物鐵道博物館
- 賓夕法尼亞鐵路
- 賓夕法尼亞鐵路GG1型電力機車
- 軌道車輛速度紀錄
- 轉向架
- 轉車盤
- 运输
- 迪士尼樂園及度假區鐵路運輸列表
-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
- 通用電氣創世紀型柴電機車
- 那不勒斯地铁
- 邯济铁路
- 里維拉臥舖列車
- 野邊山車站
- 金輪號NZJ2型柴油動車組
- 鐵路列車
- 铁法铁路
- 長津田車站
- 關西電力黑部專用鐵道
- 阿卡铁路
- 阿爾圖納鐵路機廠BP4電池電力機車
- 阿里山25噸級柴油機車
- 集通铁路
- 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
- 雷蒙德·洛威
- 青年節型電力機車
- 青藏铁路
- 韓國鐵道公社
- 韓國鐵道新村號型柴聯車
- 韩国铁道6100型柴油机车
- 韩国铁道6200型柴油机车
- 香港鐵路博物館
- 马来亚铁道
- 马来亚铁道20型柴油机车
- 马来亚铁道21型柴油机车
- 马来亚铁道22型柴油机车
- 马来亚铁道23型柴油机车
- 马来亚铁道24型柴油机车
- 马来亚铁道26型柴油机车
- 马来亚铁道29型柴油机车
- 高地主線
- 高岡貨物站
- 魔進戰隊煌輝者
- 鵜殿站
- 麥理浩
- 黑斯廷斯線
- 齊邦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