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费伦茨
钢琴之王 李斯特·费伦茨 | |
---|---|
![]() 1858年的李斯特 | |
原文名 | Liszt Ferenc |
出生 | 1811年10月22日![]() |
逝世 | 1886年7月31日(74岁)![]() |
国籍 | ![]() |
知名作品 | 钢琴独奏《超技练习曲》《爱之梦》《旅行岁月》《b小调奏鸣曲》,19首《匈牙利狂想曲》,交响诗《前奏曲》《塔索》《马采巴》,《浮士德交响曲》,两首钢琴协奏曲,钢琴与乐团《死之舞》,神剧《基督》《圣伊莉莎白轶事》,数十首艺术歌曲 |
所属时期/乐派 | 浪漫主义 |
擅长类型 | 管弦乐,钢琴独奏曲,宗教音乐,艺术歌曲 |
师从 | |
学生/受影响人物 | |
签名 | |
![]() |
李斯特·费伦茨(匈牙利语:Liszt Ferencz,1811年10月22日-1886年7月31日),又名法兰兹·李斯特(德语:Franz Liszt),匈牙利作曲家、钢琴演奏家,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李斯特将钢琴的技巧发展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极大地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在钢琴上创造了管弦乐的效果,他还首创了背谱演奏法,本人则具有超群的即兴演奏才能,他也因此获得了「钢琴之王」的美称,在1841年掀起了李斯特狂热席卷整个欧洲,其所创作的钢琴曲难度极高。
李斯特在 19 世纪初期因其作为钢琴家的惊人技艺而在欧洲享有盛誉。他是当时许多作曲家的朋友、音乐推动者和恩人,包括弗雷德里克·萧邦、查尔斯·瓦伦丁·阿尔坎、理察·华格纳、赫克托·白辽士、罗伯特·舒曼、克拉拉·舒曼、卡米尔·圣桑、爱德华·葛利格、奥尔布尔、约阿希姆拉夫、米哈伊尔葛令卡和亚历山大鲍罗定。
李斯特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是新德国学派(德语:Neudeutsche Schule)最杰出的代表之一。他留下了广泛而多样的作品,这些作品影响了他具有前瞻性的同时代人以及预期的 20 世纪思想和趋势。李斯特的音乐贡献包括交响诗、作为他音乐形式实验的一部分的主题转换以及和声歌手方面的激进创新。
生平
李斯特出生于奥地利东部名为雷汀的村庄;父亲是匈牙利人,母亲是奥地利的日耳曼人,因此他有两个名字,分别是匈牙利和奥地利德语两种拼法。他从小随母亲说德语,直到晚年才学会用匈牙利文写作。
李斯特的父亲是一位业余音乐家,他5岁时由父亲教会弹奏钢琴,8岁时开始作曲,9岁登台表演,获得匈牙利贵族资助赴维也纳学习,师从著名钢琴教育家卡尔·彻尔尼,他曾说:「我的一切都是车尔尼教我的。」贝多芬曾听其演奏,并亲吻其额头。1823年全家迁居巴黎,1824年在巴黎首次公演获得成功。
1835年他和达古尔特伯爵夫人到日内瓦同居,1840年分手,伯爵夫人为他生了三个孩子,其中二女儿科西玛后来嫁给华格纳。分手原因是李斯特要为波恩贝多芬铜像修缮筹资而进行欧洲巡回演出,伯爵夫人带着孩子回到巴黎。1843年李斯特担任魏玛大公的宫廷乐长,1848年他又和俄国亲王王妃莎茵-维根斯坦同居,受法兰兹·约瑟夫一世册封为骑士,得到贵族姓名——弗兰兹·冯·李斯特(Franz von Liszt),但未公开使用过。1861年赴罗马,为了不和王妃结婚,1865年李斯特自霍恩洛厄枢机手下接受了剪发礼出家成为天主教神职人员,之后逐渐升等到了法政,但仍然身着神父的黑袍在德国、奥地利、匈牙利和义大利各处奔走授课,并分文不取,扶助了许多年轻音乐家,如葛利格、德布西、鲍罗定等,为普及音乐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匈牙利人为了争取独立,将李斯特看作是民族英雄,每次邀请他回匈牙利,都会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1886年他在德国的拜罗伊特(巴伐利亚州靠近捷克边境)因肺炎不治去世,安葬于当地。

作品
李斯特一生创作了700多首音乐作品,并创造了交响诗这一音乐形式。他的主要音乐作品有吉普赛风格的《匈牙利狂想曲》[注 2],《浮士德交响曲》,《但丁交响曲》,《帕格尼尼练习曲》,《华格纳改编作品:唐怀瑟》等。
以下列举李斯特部分的著名作品及简介:
- 《爱之梦》
《爱之梦》(Liebesträume),作品S. 541,实际上是3首夜曲,据乌兰(Ludwig Uhland,1788-1862)与符利拉德(Ferainand Freiligrath)的诗上所附《男高音或女高音独唱用的三首歌曲》(Drei Lieder Für eine Tenor oder Sopran-Stimme)的编曲。共三首:1.据乌兰的《高贵的爱情》(Hohe Liebe)而谱曲,富于表情的小行板,降A大调。2.据乌兰的《神圣的死亡》(Seliger Tod)谱曲,极似慢板,E大调。3.优雅的快板,降A大调,据符利拉德的《尽其所能爱的去爱》(O lieb,so lang du lieben kannst)谱曲。其中第三首最为有名,一般提起《爱之梦》,就是指这一首[4]。
- 《森林的细语》
李斯特从青年时代开始受萧邦、帕格尼尼等人的影响,苦练钢琴技巧,成为首屈一指的钢琴演奏家。此后他也作了一些萧邦式的练习曲。李斯特在1862-1863年之间写了《两首演奏会用练习曲》,其中一首歌是《森林的细语》(Waldesrauschen)。他把这两首练习曲献给他的徒弟迪奥尼斯·普鲁克纳。李斯特热爱大自然,崇拜大自然本是浪漫主义作家创作的一大特征。他于罗萨利奥圣母修道院所在的马里奥山冈俯瞰俗世,写出这富于哲理的名曲有其个人的感受。李斯特把音乐从近乎耳语的声(pp,极弱),发展到飓风般的撼天气魄。
- 《唐怀瑟》序曲,钢琴改编版
《唐怀瑟》原是华格纳创作的三幕歌剧。作于1842-1845年间,完整标题为《唐怀瑟以及瓦尔特堡的歌咏比赛》。音乐以小号的号角式演奏揭开了典礼的序幕,音乐进入舒展高雅的「高雅主题」,使人们仿佛看到了潇洒的绅士和端庄的贵妇人的进行队列。而《唐怀瑟》的序曲可以说是整个故事情节的缩影。整首作品不但技巧繁复且气势磅礴。有三个部分构成,中间部分表现肉欲感的维纳斯堡的世界,前后两个部分是虔诚的朝圣者的音乐。而且这是一首结构宏大的歌剧改编曲,从各种快速音阶、琶音、双音八度跳跃、和弦,是典型的李斯特笔下的炫技式作品。
- 《梅菲斯特圆舞曲》
此曲也常被译为《魔鬼圆舞曲》,因为梅菲斯特就是歌德剧作《浮士德》中的魔鬼。李斯特的这部作品原来是一首钢琴独奏曲,作曲家在1862年将它改编成约10分钟长的管弦乐交响诗,而后又将其发展成共约70分钟长的三乐章交响曲《浮士德》中的终乐章。钢琴版的《梅菲斯特圆舞曲》堪称是李斯特炫技作品的代表。
版本
- 《李斯特:钢琴独奏曲全集》。由澳大利亚钢琴家莱斯利·霍华德(Leslie Howard)演奏,英国Hyperion唱片公司录制发行。共57卷,CD95张。这个全集(补遗1卷,2卷除外)的演奏时间总计117小时(1377音轨)。
评价
从李斯特开始,欧洲音乐家的地位开始迅速提升,国王王公们都会对他脱帽致敬。
李斯特生前曾是欧洲最伟大的钢琴演奏家,经常奔波在欧洲各地演出,他彬彬有礼,善于迷人,坚定地支持萧邦、白辽士和华格纳,他积极探索钢琴的演奏技巧,充分灵活地运用转调手法和声歌手色变化的技巧,并推动了管弦乐队的改革,他的演奏往往是即兴的,是一种创造性的演奏,有时就是现场创作,因此相当吸引观众。他在魏玛时为许多新进的年轻音乐家提供了演出舞台,他经常亲自担任指挥,让这些先锋音乐家自己出演。
有人以为,李斯特的作品技巧辉煌,内容肤浅,但其实他的许多作品把情感投注在对于景象、事物、画面故事、人格或情绪等等的描写之上,但那类的曲目大多在听者角度的理解与诠释上都略为艰深,而现在较广为流行的那些曲目,虽然大多都出现了脍炙人口的主题旋律,但曲目本身却较缺乏情感,因此李斯特才给一些人这样纯炫技的印象[注 3][注 4],但其实在音乐学者与演奏家之间,李斯特的曲目仍然很多被视为艺术价值很高的作品(如但丁奏鸣曲、传奇曲等),而且他更是位伟大的音乐革新家,并在历史上对改善音乐家地位,推动新生音乐风格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乐器
据悉,李斯特·费伦茨在葡萄牙巡演[6] 以及随后在1847年的基辅和敖德萨巡演中都是使用波伊塞洛特钢琴。李斯特将他的波伊塞洛特钢琴存放于魏玛的阿尔滕堡别墅住宅中。[7] 李斯特在1862年给泽维尔·波伊塞洛特(Xavier Boisselot)的信中表达了他对这架琴的热爱:「虽然琴键因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音乐而几乎被磨破,但我决不同意更换它,并决心将它作为我最喜爱的工作伙伴,一直陪伴我到生命的最后一刻。」[8] 这架钢琴现已无法演奏。2011年,在魏玛古典基金会(Klassik Stiftung Weimar)的请求下,现代钢琴制造家保罗·麦克诺提(Paul McNulty)制造了这架波伊塞洛特钢琴复制版,该钢琴现在就陈列在李斯特的钢琴旁。[9] 在魏玛的钢琴中,还有一架埃拉德(Erard)——亚历山大(Alexandre)「钢琴-管风琴」、一架贝希斯坦(Bechstein)钢琴以及一架贝多芬的布洛德伍德平台钢琴。[7]
专辑
- 福田理子,托米亚斯·科赫。Riko Fukuda, Tomias Koch. Chopin, Mendelssohn, Moscheles, Hiller, Liszt. Grand duo Œuvres pour duo de pianofortes. 康拉德·葛雷夫 1830,1845
- 帕斯卡·曼廷。Pascal Mantin. Franz Liszt. 「Un Sospiro」. 埃拉德钢琴 1880
衍生作品
- 电影《一曲相思情未了》,改编了李斯特的生平。
注释
- ^ 生前拼法为Ferenc。1922年匈牙利语正字法改革将cz简作c,因此又拼作Ferenc。
- ^ 米高梅出品的动画片「猫和老鼠」其中获奥斯卡奖的一集「汤姆猫弹钢琴」使用了部分的匈牙利狂想曲作为全集的背景音乐,也显示出这个曲子弹奏的复杂技巧。
- ^ 巴尔托克在自己的文章(1911年)中提到,在一个华格纳与布拉姆斯壁垒分明的年代,李斯特的音乐居然轻易地受到冷落,当中有其原因。巴尔托克说:「在他(李斯特)生涯早期,因为这种模仿式的写作,他将很多坏习惯也同时揽在自己身上了:白辽士的粗俗,萧邦的善感,义大利风格的陈窠等等,正是这些元素使他自己的音乐变得过分琐碎。」[5]
- ^ 李斯特并非20世纪初期唯一被打入冷宫的作曲家,马克斯·雷格在所出版的钢琴作品「全集」过程中,也遭遇了改编作品(布拉姆斯、沃尔夫、理查·史特劳斯等)刻意不被列入其中的待遇。不久后,李斯特自己的作品集也面临了一样的挑战。
参见
参考资料
- 参照
- ^ Walker, New Grove 2
- ^ Franz Liszt.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08 [2008-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30).
- ^ Franz Liszt. Columbia Encyclopedia. [2008-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26).
- ^ Youtube上“爱之梦”的搜索结果. [2015-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4).
- ^ Bartók, Béla: 」Die Musik Liszts und das Publikum von heute", in: Hamburger, Klara (ed.): Franz Liszt, Beiträge von ungarischen Autoren, Budapest 1978, p. 119.
- ^ Marcel Carrières 「Franz Liszt en Provence et en Languedoc en 1844」 (Beziers, 1981) and Alan Walker, Franz Liszt: The virtuoso years, 1811-184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7
- ^ 7.0 7.1 Alan Walker, Franz Liszt: The Weimar years, 1848-186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7
- ^ Liszt In Rome - Lisztomania. lisztomania.wikidot.com. [2021-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4).
- ^ Flügel; Flügel, Kopie von Paul McNulty - Digitale Angebote der Klassik Stiftung Weimar. www.klassik-stiftung.de. [2021-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9) (德语).
延伸阅读
- Doran, Robert (ed.): Liszt and Virtuosity. Rochester: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Press (Eastman Studies in Music), 2020. OCLC 1133204755
- Ehrhardt, Damien (ed.): Franz Liszt – Musique, médiation, interculturalité (Etudes germaniqu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63/3, 2008)
- Franz, Robert (aka Olga de Janina): Souvenirs d'une Cosaque, Paris: Librairie internationale, 1874 OCLC 465183989; OCLC 762414797
- Gibbs, Christopher H. and Gooley, Dana. Franz Liszt and his World. (Princeton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6)
- Gut, Serge: Franz Liszt, De Fallois, Paris 1989. ISBN 978-2-87706-042-4
- Gut, Serge: Franz Liszt, Studio Verlag, Sinzig 2009. ISBN 978-3-89564-115-2
- Hamburger, Klara (ed.): Franz Liszt, Beiträge von ungarischen Autoren, Budapest 1978
- Hamilton, Kenneth (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Liszt (Cambridge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ISBN 978-0-521-64462-4 (paperback)
- Shulstad, Reeves, "Liszt's symphonic poems and symphonies"
- Jerger, Wilhelm (ed.): The Piano Master Classes of Franz Liszt 1884–1886, Diary Notes of August Göllerich, translated by Richard Louis Zimdar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6
- Legány, Dezső : Ferenc Liszt and His Country, 1869–1873, Occidental Press, Budapest 1983
- Legány, Dezső: Franz Liszt, Unbekannte Presse und Briefe aus Wien 1822–1886, Wien 1984
- Legány, Dezső: Ferenc Liszt and His Country, 1874–1886, Occidental Press, Budapest 1992
- Liszt, Franz: Briefwechsel mit seiner Mutter, edited and annotated by Klara Hamburger, Eisenstadt 2000
- Lorenz, Michael: "An Unknown Grandmother of Lisz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Vienna 2012
- Loya, Shay: Liszt's Transcultural Modernism and the Hungarian-Gypsy Tradition. Eastman Studies in Music. Rochester, NY: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Press, 2011. ISBN 978-1-58046-323-2
- Motta, Cesare Simeone: Liszt Viaggiatore Europeo, Moncalieri, 2000 ( ISBN 978-88-7760-058-5)
- Ollivier, Daniel: Autour de Mme d'Agoult et de Liszt, Paris 1941
- Prahács, Margit: Franz Liszt und die Budapester Musikakademie, in: Hamburger (ed.): Franz Liszt, Beiträge von ungarischen Autoren, pp. 49ff
- Rellstab, Ludwig: Franz Liszt, Berlin 1842
- Rosen, Charles. The Romantic Generatio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 Saffle, Michael: Franz Liszt: A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Guide. Third edition. New York: Routledge, 2009. ISBN 978-0-415-99839-0
- Sauer, Emil von: Meine Welt, Stuttgart 1901
- Steinbeck, Arne: Franz Liszt's approach to piano playing,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1971
外部连结
- 李斯特·费伦茨的免费乐谱,由国际乐谱典藏计划提供
- Liszt's Scor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Mutopia Project
- Franz Liszt的作品 - 古腾堡计划
- 李斯特曲目列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李斯特年表(英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免费的录音
- Partial Liszt MP3 catalogue - Free Liszt Recordings from the Scandinavian Liszt Society
- Kunst der Fuge: Franz Liszt -(Live)MIDI fil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Liszt at Magnatun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MP3 Creative Commons recordings
- Demko Miroslav: Franz Liszt compositeur Slovaque, L´Age d´Homme, Suisse, 2003.
|
|
|
#
- 1886年
- 24首隨想曲 (帕格尼尼)
- B小调钢琴奏鸣曲 (李斯特)
- ES64U2型电力机车
- 世紀樂團 (法國)
- 乔万尼·斯甘巴蒂
- 乔治·比才
- 乘著歌聲的翅膀 (孟德爾頌)
- 二十世紀古典音樂
- 交響情人夢音樂列表
- 交響曲
- 伊格纳茨·普莱耶尔
- 伊格纳茨·贝森朵夫
- 伊沃·波哥雷里奇
- 伊特尔堡之战
- 伦纳德·伯恩斯坦
- 低音單簧管
- 作品号
- 傅聰
- 克劳迪奥·阿劳
- 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
- 全景廊街
- 凯克豪斯鲁·沙帕吉·索拉布吉
- 刘诗昆
- 利奥波德·戈多夫斯基
- 前奏曲 (肖邦)
- 前奏曲Op.28, No. 4 (蕭邦)
- 前奏曲Op.28, No. 9 (蕭邦)
- 加布里埃爾·佛瑞
- 加洛普
- 匈牙利国家歌剧院
- 匈牙利音樂
- 博洛尼亚爱乐学院
- 卡夫亚斯利宝记谱法
- 卡尔·亚历山大 (萨克森-魏玛-爱森纳赫)
- 卡尔·腓特烈 (萨克森-魏玛-艾森纳赫大公)
- 卡尔·车尔尼
- 卡米耶·聖桑
- 卡羅爾·利平斯基
- 变奏者1&2
- 叙事曲
- 古斯塔夫·馬勒
- 周善祥
- 哈努斯·维汉
- 唐璜 (理查德·施特劳斯)
- 四重奏 (日本電視劇)
- 土耳其进行曲 (贝多芬)
- 圣犹士坦堂 (巴黎)
- 圣诞节清唱剧
- 埃克托·柏辽兹
- 埃斯泰尔戈姆圣殿
- 塔索:悲叹与胜利
- 夏爾-瑪麗·魏多
- 多瑙河畔克雷姆斯
- 多赫南伊·埃尔诺
- 夜曲 (肖邦)
- 夜莺 (李斯特)
- 大卫·波佩尔
- 天津海河音乐公园
- 太鼓之達人系列
- 奥斯卡·彼得森
- 威廉·富特文格勒
- 威廉·肯普夫
- 安东宁·德沃夏克
- 安东尼奥·萨列里
- 小提琴协奏曲 (门德尔松)
- 小狗華爾滋
- 小貓賦格曲
- 尤利乌斯·伦特根
- 尼基施·阿图尔
- 尼科罗·帕格尼尼
- 巫漪丽
- 布莱恩·奥瑟
- 布赖特科普夫与黑特尔音乐出版社
- 布达佩斯爱乐乐团
- 希普林·卡萨利斯
- 帕格尼尼第24號隨想曲
- 幻想交響曲
- 幻想曲 (舒曼)
- 弗拉基米爾·霍羅威茨
- 弗拉迪斯拉夫·塔尔诺夫斯基
- 弗朗切斯科·彼特拉克
- 張昊辰
- 彼得·柴可夫斯基与强力集团
- 德沃夏克作品列表
- 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
- 愛月Hikaru
- 拉科齐进行曲
- 拜罗伊特音乐节
- 指挥家
- 搖籃曲
- 斯维亚托斯拉夫·里希特
- 新里曼理论
- 最终幻想XIII的音乐
- 朱塞佩·马尔图齐
- 李云迪
- 李斯特山
- 李斯特纪念奖
- 李斯特音乐学院
- 柏林爱乐乐团
- 标题音乐
- 格连·古尔德
- 欧仁·伊萨伊
- 欧根·达尔伯特
- 水星表面特徵列表
- 汉斯·冯·彪罗
- 法蘭茲·封·李斯特
- 法蘭茲·杜普勒
- 流浪者之歌 (小提琴作品)
- 浪漫主义文学
- 海托爾·維拉-羅伯斯
- 爱丽丝·纱良·奥特
- 爱德华·汉斯力克
- 爱德华·麦克道威尔
- 玛丽·达古尔特
- 玛丽·迪普莱西
- 理查德·韦茨
- 琴之森
- 瑪塔·阿格麗希
- 瑪魯西婭·萩萊
- 瓦尔加·伊姆雷
- 男聲合唱
- 碩特音樂
- 神童
- 科奇什·佐尔坦
- 第14钢琴奏鸣曲 (贝多芬)
- 第1號鋼琴協奏曲 (李斯特)
- 第29钢琴奏鸣曲 (贝多芬)
- 第2号钢琴协奏曲 (李斯特)
- 第2號匈牙利狂想曲
- 第4號交響曲 (馬勒)
- 第5號交響曲 (柴可夫斯基)
- 第6號交響曲 (貝多芬)
- 第7號交響曲 (貝多芬)
- 第8號交響曲 (貝多芬)
- 米莎·迪西特
- 納達爾 (攝影家)
- 結婚進行曲 (孟德爾頌)
- 練習曲作品10第12號 (蕭邦)
- 约瑟夫·赖因贝格尔
- 约翰·尼波默克·胡梅尔
- 约翰·戈达德 (探险家)
- 约翰·菲尔德
-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
- 练习曲 (肖邦)
- 绅士街 (维也纳)
-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 维克多·雨果
- 罗姆人
- 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
- 罗恩格林
- 罗莎·费奥拉
- 联觉
- 脇田潤
- 艾薩克·米克洛夫斯基
- 若热·维安纳·达·莫塔
- 范·克莱本
- 莫里茨·莫什科夫斯基
- 萨克森-魏玛-爱森纳赫
- 萨洛蒙·雅达松
- 薇薇安娜·索夫罗尼茨基
- 薩達那帕拉之死
- 裝飾樂段
- 西吉斯蒙德·塔尔贝格
- 讓-克勞德·范登·艾登
- 让-雅克·康投侯福
- 豪尔赫·博列特
- 贝多芬交响曲
- 费利克斯·魏因加特纳
- 费舍尔·伊万
- 赵梅笛
- 超技练习曲
- 趙子荃
-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
- 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勃
- 路易斯·波伊塞洛特
- 迈克尔·科斯蒂克
- 迪亚贝利变奏曲
- 迪努·李帕蒂
- 送葬進行曲
- 邮递马车
- 郎朗
- 酷音樂團
- 里佩塔街
- 野島稔
- 钢琴家
- 阿加特·巴克-格伦达尔
- 阿图尔·德·赫里夫
- 阿图罗·贝内德蒂·米凯兰杰利
- 阿姆斯特丹音樂廳
- 阿尔卑斯交响曲
- 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
- 陈巍
- 霍塔
- 音乐厅 (弗罗茨瓦夫大学)
- 音乐广讯报
- 音樂即興
- 音樂史
- 马戏团加洛普舞曲
- 鳟鱼 (歌曲)
- 齐夫拉·乔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