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姓氏

日本姓氏(日语:せい),日本多称苗字名字苗字、名字みょうじ)或うじ),是指日本人所用的姓氏。因为日本人姓氏的可变性很高,所以日本姓氏的来源十分复杂,众说纷纭。在古代及近代的日本,开创新家业、家族集团分立收养关系等原因都可以改,这也是日本姓氏数目众多的主要原因。

一般而言,现今日本的姓氏可以分为两类:自古就有的、以及自《平民苗字必称义务令》后创立的。此外,天皇皇族因为被认为是天照大神的后代,而处于赐姓予臣民的社会顶层,所以都只有而没有姓。

来源

日本人的姓氏来源远较汉族姓氏来得复杂,其中大致可分为从地名、国名、氏名、物象、职业、名、姓氏简略、转字、当字、佳字、信仰、外来、佛教合字、赐姓、商号、皇族宫号、称谓、由两姓组合、公家、部民、神道、事件、商业、艺名敬称、族名、武家、归化等,其中以地名姓占最多:山口石川、中山、高桥、松阪、桥本、清水、伊东、中村山本田中小林等皆为地名。亦有少数姓氏为单一姓氏,日本普遍的「林」、「森」、「关」、「岛」均与中国或其他地方同字姓氏并无关系。

古代日本只有名没有。公元四世纪末,大和朝廷把日本南部的很多小国统一为一个国家,其统治的基础是氏姓制度。以大和朝廷的大王(即后来的天皇)为首的,掌握着中央政权贵族与隶属于朝廷的小国国王之间建立了有血缘关系的集团,这些集团称之为「」,一个「氏」也就是一个贵族世家。此时的氏并不只限于父系或母系家族,它并非自然的社会集团,而是建立朝廷的中央豪族,以独占或世袭官职,借助朝廷对农民进行统治。因此,这些氏,就按照其职务、领地、居住地来命名,称为「氏名」,如「出云氏」、「忌部氏」、「中臣氏」(后来的藤原氏)。也有氏名来自神名、技艺的。

后来,大和朝廷为了维护统治秩序,分别给贵族颁赐「」(;おみ)、「连」(;むらじ)、「君」()、「直」()、「相臣」(相臣)、「伴造」(伴造;とものみやつこ)、「百八十部」(百八十部;ももあまりやそのとも)、「国造」(囯造;くにのみやつこ)、「县主」(県主;あがたぬし)、「真人」(真人;まひと)、「朝臣」(朝臣;あそみ・あそん)、「宿祢」(宿祢;すくね)、「忌寸」(忌寸;いみき)、「道师」(道师;みちのし)、「稻置」(稲置;いなぎ)等约30个「姓」(カバネ)。这种姓是表示地位、门第、职务的称号,相当于种姓 ,属世袭,是除了皇亲外的贵族用来区分身份地位的标志。大化改新后,因为实施了官位制,此时表示身份地位的姓逐渐失去了意义,在贵族社会便只称氏而不再称姓。

从西元9至10世纪(平安时代)起,出现了新的称呼——苗字(苗是分支的意思)。由于社会的发展,原有的氏族分成若干个家族,这些家族一般以其职业、居住地、官职名或以其私有土地的地名的假名相称,这些称呼便成了「苗字」。苗字其实是一个家族从氏族本家分离出去后产生的新的姓氏。1871年的《姓尸不称令》[1]颁布以后,被废除,苗字成为唯一可用的姓氏。

日本在1875年《平民苗字必称义务令[2]之前只有占人口极少数的贵族、武士才有资格在公开场合使用自己的姓氏,绝大多数人(95%以上)的姓只能在没有武士等公人在场的私下场合使用[3][4]。1870年(明治3年),为了征兵、征税、制作户籍等的需要,明治天皇颁布了《平民苗字许可令》[5]容许以前不准使用姓氏的平民使用姓氏,但已习惯不称姓的日本平民对此并不热心,故工作推行缓慢。因此,于1875年(明治8年)明治天皇又颁布了《平民苗字必称义务令》,规定所有日本人必须使用姓氏,而僧侣等原来没有姓氏或者忘记姓氏的人则需要创造新姓,称为「明治新姓」[6]。随着日本的姓氏数量极速增长,1898年,政府制定了户籍法,每户的姓这才固定下来,不得任意更改。

据估计,取自明治维新之后这一时期的姓的数量不少,但不一定占绝大多数[7]。根据中国商务印书馆1981年出版的《日本姓名词典》,当时日本大概有姓氏七万条。最多的统计记录是在20世纪80年代,约14万,即平均一千人左右使用一个姓氏。

传统上日本为夫妇别姓,女性婚后不会从夫姓,而是保留娘家的姓氏,只有婿养子在婚后改用妻家的姓氏。明治维新后,因为法律上禁止夫妻别姓,一般妻子改为丈夫的姓,如果是入赘女婿则改为女家的姓氏。

日本的主要姓氏

以下是根据明治安田生命保险2018年在日本前30名主要姓氏的调查(样本约为655万人)。[8]

日本前30名主要姓氏(2018年)
排行 姓氏(读法) 占有率[8] 备注
1 佐藤サトウ、サドウ) 1.53% 在以北海道东北地方为首的东日本(特别是秋田县)和东九州为主要姓氏,而关西地方除大阪府兵库县外,则没有那么多。 在冲绳县为相当罕见的姓氏。
2 铃木スズキ、ススキ、ススギ) 1.44% 多位于爱知县(特别是三河)、静冈县南关东东北地方。 在南关东的排名中排名第一。 该姓氏的发源地是和歌山县海南市,但在西日本(特别是九州冲绳地方),它并不多。
3 高桥タカハシ、タカバシ) 1.14% 这个姓氏也以东北地方为首,在东日本(特别是岩手县北上市周边)和中四国地方中也存在很多。
4 田中タナカ、ダナカ、デンチュウ) 1.06% 分布于全国各地,在大多数都道府县中名列前茅,但在密度方面,西日本冲绳县除外)较多。该姓人口在大阪府福冈县山阴地方的排名中排名第一,在西日本也排名第一。东日本关东地方(特别是埼玉县入间比企地方)、甲信越地方(特别是长野县)·北海道密度高。
5 渡辺ワタナベ、ワタベ) 0.94% 发祥地为大阪市中央区,除冲绳县外,全国分布均匀,但密度多为山梨县静冈县东日本南部或中京地方九州(特别是大分县)。
6 伊藤イトウ 0.90% 中京地方东北地方关东地方近畿地方山阴地方中较多。 数量最多的是爱知县,但在密度方面,三重县更多。 爱知县 名古屋市是数量最多的。
7 中村ナカムラ 0.85% 分布于全国但西日本较多,特别是近畿地方九州地方
8 小林コバヤシ、オバヤシ) 0.83% 关东地方信越地方近畿地方中国地方中较多。
9 山本ヤマモト 0.82% 北陆地方山阳地方第1名,近畿地方山阴地方第2名。 东日本埼玉县静冈县中排名较靠前。
10 加藤カトウ 0.71% 发祥地是加贺国石川县),但北陆地方并不多,中京地方分布较多。
11 吉田ヨシダ、キチダ、ヨシタ) 0.68% 其起源京都市左京区。 分布于冲绳县以外的全国,其中以北陆地方近畿地方四国地方密度高。
12 山田ヤマダ 0.65%
13 佐佐木ササキ 0.55% 发祥地是滋贺县米原市,但北海道东北地方福井县中国地方很多。
14 山口ヤマグチ 0.51% 分布于全国各地,但西日本(特别是西九州)的比例很高。
15 松本マツモト 0.50% 分布于西日本北关东地区。
16 斋藤サイトウ 0.48%
17 井上イノウエ、イカミ) 0.48% 西日本分布较多。
18 木村キムラ 0.46% 分布于除冲绳县以外的全国。
19 ハヤシ 0.44% 北陆地方近畿地方山口县分布较多。
20 清水シミズ、キヨミズ、ショウズ) 0.43%
21 山崎ヤマザキ、ヤマサキ) 0.39% 大多分布在西日本
22 中岛ナカジマ、ナカシマ) 0.38% 中国地方九州地方非常多。
23 モリ 0.38% 大多分布在西日本
24 阿部アベ 0.37% 大多分布在东北地方
25 池田イケダ、イケタ) 0.36%
26 桥本ハシモト 0.36%
27 石川イシカワ、イシガワ) 0.34%
28 斉藤(サイトウ) 0.33%
29 山下(ヤマシタ、ヤマモト) 0.33% 大多分布在西日本
30 小川(オガワ、コカワ、オカワ、コガワ) 0.33%

读法

日本姓氏的读法十分复杂,即使是日本人也不能一见即知。同一个读音可能对应了几十种汉字的写法,而同一组汉字又可能有好几种读音,有些读音是汉字意思的白话解释,有些甚至毫无规律可言。这可能间接导致了日本社会十分仰赖名片的现象:即,大众需要名片上的罗马拼音或振假名,才能准确读出对方姓名。

以日本第二大姓氏铃木为例,同样读作「すずき(suzuki)」者,尚有「寿寿木」、「铃树」等十九种。而汉字「铃木」又有十四种不同的读法[9]

另外一个经典的范例:「小鸟游」读作「たかなし(takanashi)」,读音和汉字完全无法对应。这时需要像猜谜语般地来解析:taka是日语中老的意思,而nashi是日语中的否定文语的终止型,汉字即为「鹰无」,「因为没有老鹰,所以小鸟能出来玩」,故曰「小鸟游」[10]。「高梨」亦念作「たかなし(takanashi)」,小鸟游为其转换。这些多半出自动漫及江户年代戏书。同样出自动漫及江户年代戏书的还有「わたぬき(Watanuki)」为「四月一日」「棉贯」。「ほづみ(hodzumi)」为「八月一日」「穂摘」。

至于「一寸八分」、「十二月一日」、「十二月晦日」、「言语道断」等姓氏则非常罕见且难读,在日本称为「幽灵名字」。[11]

有些日本汉字在中文里面也有不少麻烦,主要原因是中文死字、和制汉字没有对应的汉语读音等。

用字限制

日本于《当用汉字表》及后来的《常用汉字表》中实施汉字简化后,又对人名中的汉字公布了人名用汉字为规范。这些规范主要针对名,姓氏中有既不是常用汉字,又不是人名用汉字的情况下,可自行提出申请姓氏改用新字体或假名写法。有些觉得笔划多不好写的人便提出申请,例如姓「澁谷」的人很多都改为「渋谷」的写法。不过也有不少例外,例如「」和「广」就是相反的情况,较多人继续使用笔划多的「广」,像「广末凉子」即是有名的例子之一,过去一些文书及媒体因当用汉字的规范,多会使用新字体「広末」,但其实户籍上登录的写法是「广末」。

2008年以前,可沿用姓氏写法的人民仅限于自古即生长于日本的家族,常用汉字、人名用汉字规范颁布后才归化的外国人则一律使用人名用汉字规定的字体。2008年12月8日国籍法改正时,该限制被废止,「」、「」、「」、「」、「」、「」等不属于相关规范的汉字,现在也可以用于归化外国人的姓氏中(但仍不能用于名,无论是否为归化的人民)。

少数民族姓氏

琉球人日式姓氏

阿伊努人姓氏

分布

在日本,各地的姓氏分布是不一样的,这和其民族构成有一定的关系。例如在冲绳「与那岭」比较多,这是因为古时那里是琉球国的缘故,当地本来用汉姓的士族后裔用祖先的封地为苗字,平民就用自己所住的村名作为苗字,「与那岭」来自于与那岭村。而北海道地方「金田一」并不少见,这是因为那里是阿伊努族聚居的地方。

常见姓氏

最常见的姓氏有40多个,其中铃木佐藤田中山本渡边高桥小林中村伊藤斋藤十大姓占总人口的10%,有1,000多万。使用人数排3,600位后的姓氏是极罕见的姓氏。

日本最大的姓氏是佐藤,其来源一说是来源于藤原秀乡,即藤原家中担任过左卫门尉的人的后裔。也有指可能是因为日本人普遍希望自己的家族兴旺,就像可以担任公家的藤原氏一样。相类似的是其他众多带有「藤」字的姓氏,寄托了同样的期望。日本第二大的姓氏是铃木,和佐藤类似的,来源于古时候的武将的姓氏。

参考文献

  1. ^ 原文:自今位记󠄂官记󠄂ヲ始メ一切公󠄃用ノ文󠄃书ニ姓尸ヲ除キ苗字实名ノミ相用候事
  2. ^ 原文:平民苗字被差许候旨明治三年九月布吿候处自今必苗字相唱可尤祖先以来苗字不分明ノ向ハ新タニ苗字ヲ设ケ候样可致此旨布吿候事
  3. ^ 国立国会図书馆. 江戸时代の庶民が苗字を名乗っていたことに関する资料はあるか?. レファレンス协同データベース. [2019-09-28] (日语). 
  4. ^ 名字の误解 「江戸时代まで庶民には名字がなかった」はウソ. NEWSポストセブン. [2019-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6) (日语). 
  5. ^ 原文:自今平民苗氏被差许候事
  6. ^ 国立国会図书馆. 苗字必称义务令を受け,苗字はどのようにして付けられたのか知りたい。. レファレンス协同データベース. [2019-09-28] (日语). 
  7. ^ 苗字制定记念日. 日本実业出版社. [2019-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2) (日语). 
  8. ^ 8.0 8.1 明治安田生命 全国同姓调查を実施 (PDF). 明治安田生命. 明治安田生命保険. 2018-08-08 [2021-10-2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1-20). 
  9. ^ 实际上「铃」本身就有「れい・りん・すず・ベル」四种读法,而「木」则有「き・け・こ・ぼく・もく・ツリー」六种不同的读法,相乘计算已有24种。
  10. ^ 「小鸟游」の名字の由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09) (日语). 
  11. ^ 幽霊名字とは - 『日本人の名字なるほどオモシロ事典』(森冈浩、日本実业出版社 ISBN 4534028660 1998)98页が初出

参见

外部链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