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
纽西兰 | |
---|---|
国徽
| |
地位 | 纽西兰王国构成国 |
首都 | 威灵顿 |
官方语言 | 英语[注 1]、毛利语、纽西兰手语 |
族群 | |
宗教 | 基督教、毛利人泛灵论信仰等 |
政府 |
单一制 君主立宪制 议会民主制 自由民主制 西敏制 |
• 君主 |
伊莉莎白二世 |
• 总督 |
辛迪·基罗 |
• 总理 |
杰辛达·阿德恩 |
现役军人 | 11,440人 2,321(预备役) |
历史 | |
• 成为自治领 |
1907年9月26日 |
• 独立(1986年的宪法法案) |
1947年11月25日 |
面积 | |
• 总计 |
270,534平方公里(第76名) |
• 水域率 |
3.29[注 2]% |
人口 | |
• 2020年5月估计 |
5,000,000 |
• 2013年普查 |
4,242,048 |
• 密度 |
18.4/平方公里 |
GDP(PPP) | 2022年估计 |
• 总计 |
2,601.22亿美元[3] |
• 人均 |
50,411美元[3] |
GDP(国际汇率) | 2022年估计 |
• 总计 |
2,572.11亿美元[3] |
• 人均 |
49,847美元[3] |
人类发展指数 |
▲ 0.921[4](2018年) 极高 · 第14名 |
货币 | 纽西兰元(NZD) |
时区 | UTC+12 |
• 夏令时
|
UTC+13 |
• 历法
|
公历 |
行驶方位 | 靠左行驶 |
电话区号 | +64 |
ISO 3166码 | NZL |
网际网路顶级域 | .nz |
纽西兰(英语:New Zealand,毛利语:Aotearoa,奥特亚罗瓦),位于太平洋西南部的主权岛国,是大英国协王国纽西兰王国的主体部分,首都为威灵顿,最大的城市则为奥克兰。纽西兰主要由两大岛屿组成,即北岛(Te Ika-a-Māui)和南岛(Te Waipounamu),两岛以库克海峡分隔,首都威灵顿即位于北岛南端,首都辖境还包含了一些小岛。
纽西兰与澳洲隔塔斯曼海相望,距离澳洲东海岸约1500公里,与南太平洋群岛的新喀里多尼亚、东加和斐济相隔大约1,000公里,特殊的地理位置令纽西兰成为最后几个为人类所聚居的地区之一。野生生物由于长时间的与世隔离,发展出与众不同且具有多样性的生态环境。由于陆地构造擡升及火山喷发,纽西兰地形多变,南阿尔卑斯山脉纵贯南岛中西部。
纽西兰风景优美,气候宜人,遍布旅游胜地,国内自然资源丰富,民众生活品质高,是为数不多的南半球已开发国家[6]。纽西兰常年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人类发展指数报告中名列前茅,曾在2010年位列第三,最新排名为2019年的第14位。[7]
历史
纽西兰乃世上最年轻的移民国家之一。波里尼西亚移民约在西元500年至1300年间抵达,成为纽西兰的原住民毛利人。
首批已知到此的欧洲人是奉荷兰东印度公司之命而来的荷兰人亚伯·塔斯曼(Abel Tasman,1603年-1659年10月10日)所带领的船队,在1642年抵达「南北岛」西岸。当时他们误认为该地属于斯塔滕岛,故命名为Staten Landt(斯塔滕地)。后来亨德里克·布劳沃尔于1643年证明斯塔滕岛只是一个小岛,同时荷兰绘图师将该地名称改为Nieuw Zeeland,得名于荷兰本土的西兰省。
1769年,英国库克船长(James Cook,1728年11月7日-1779年2月14日)先后五次到访南太平洋仔细研究纽西兰,并为纽西兰绘制地图。其最初的地图,把斯图尔特岛当作一个半岛,把班克斯半岛当做一个岛屿。库克的地图致使欧洲捕鲸船扩增在此地海域的活动。
1788年,英国将纽西兰划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斯殖民地中,正式成为英国的殖民地。直到1841年7月,纽西兰才从新南威尔斯殖民地分割出来,正式成为纽西兰殖民地。
《怀唐伊条约》于1840年签订后,纽西兰成为英国殖民地。但该条约有英文与毛利文二版本,英国王室代表签了英文版,毛利人签了毛利文版。毛利文版承诺给毛利人「tino rangatiratanga」,这词在毛利文意为「自治」,英文版却翻译成「首领位置」,双方对文意及解读不同。这词和其他一些问题至今仍为纽西兰政府与毛利人间的芥蒂。比如《海床和前滩的所有权》归属问题。
1901年,塔斯曼海另一边的澳洲各个英国殖民地;包括新南威尔斯、维多利亚、昆士兰、西澳州、南澳州、塔斯马尼亚以及纽西兰决定成立一个新国家澳大利亚联邦,从殖民地转变为澳洲联邦下的州政府。纽西兰殖民地原本有极大兴趣加入澳大利亚联邦,还积极参与拟订澳大利亚联邦宪法,不过最后纽西兰仍决定自行独立。
1845年至1872年发生争夺土地的毛利战争,1987年纽西兰历史学家詹姆士首次将这段历史称为「纽西兰战争」。其中最为激烈的战斗发生在1860年代,主战场在北岛中部(怀卡托地区)。1864年英军总人数达到18000人(含步兵、骑兵和炮兵),对战4000毛利战士。毛利人使用防御工事抵挡炮弹,并成功阻击步兵。1800名毛利战士和800欧洲军人阵亡。毛利人在整个毛利战争中牺牲了2100余人。北岛约1.6万平方公里土地被英国没收,其中过半数之后付了钱或退还给了毛利人(很多不是当地原来的毛利部落),但对当地部落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了深远影响。
大事记
- 200-500年,纽西兰大概已经有人类活动。
- 1000-1200年,可能是第一批毛利人定居的大致时间范围。
- 1840年,怀唐伊条约签订,纽西兰成为英国殖民地。
- 1845-1872年,纽西兰发生英国殖民者与毛利人之间的纽西兰土地战争。
- 1893年,纽西兰是世界上第一个给予妇女投票权的国家。
- 1907年,纽西兰成为英国自治领。
- 1947年,纽西兰从英国独立拥有独立自主权。
- 1999年,海伦·克拉克成为纽西兰第一位民主选举的女性总理。[9]
- 2002年2月12日,总理海伦·克拉克就一百年前纽西兰向入境的华人徴收人头税的种族歧视政策向全体纽西兰华人道歉。
- 2011年2月22日,基督城发生6.3级地震,有145人丧生,当地保险业损失一百二十亿美元(折合一百六十亿纽元)。
- 2019年3月15日,嫌犯布伦顿·塔兰特闯入基督城的光明清真寺和林伍德伊斯兰中心乱枪扫射,造成51人死亡。
政治
纽西兰是君主立宪制西敏制议会民主制,因此并无成文宪法。纽西兰国家元首是纽西兰君主伊莉莎白二世,由英国君主兼任,且仅保留象征权力;由于她长年不在国内,总督为女王在国内的代表。行政实权由民选议会信任的总理行使,故经济学人全球民主指数排名世界第4名,亚太地区第1名。[10]
纽西兰国会实行一院制的众议院,任期不长于三年,有120个席位,1996年开始采用单一选区两票制与联立制(Mixed-Member Proportional representation,MMP),各政党依其政党得票比例分配席位,故可设增额席次。
现在国会主要政党有工党(Labour Party)、国家党(National Party)、绿党(Green Party)、毛利党(Maori Party)、行动党(Act New Zealand)。因为MMP联立制选举,通常最大政党无法取得过半数席位,必须联合小党组成联合政府。甚至出现大选得票最多的政党,不能执政的状况。在2017年10月的大选中,国家党得票第一,但工党与优先党(纽西兰第一)共同联合组阁,组建一个绿党支持的联合政府。
地理
纽西兰有活的地形教室之称。纽西兰包含两个主要岛屿,南岛与北岛,此外还有周围一些小岛;两岛之间为库克海峡;而首都威灵顿则位于北岛的南端。
山地约占总面积的一半,其余为平原丘陵和高原;南岛西部有高大的南阿尔卑斯山脉,最高峰库克山,海拔3764公尺,多冰川和湖泊;北岛东部地势较高,中、西部有广大的火山区,多湖泊、瀑布、温泉,湖泊周围为平原;河流短小湍急,极富水力。
纽西兰的气候介于温带和寒带之间,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岛的平均气温大约在8摄氏度,北岛的平均气温大约在16摄氏度[11]。一月和二月是最热的月份,七月是最冷的月份。除了奥塔哥中部地区之外,纽西兰的温差并不大,但有时天气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变化。北岛地区的气候接近亚热带地区,夏季最高气温可达24-28度,奥塔哥中部的最高气温常达到30-34度。纽西兰的低洼地区年降水量可达600至1600 mm。南岛的西海岸地区降水最多,而南岛东海岸地区、坎特伯雷平原和奥塔哥中部地区降水最少(年降水量约350 mm)。克莱斯特彻奇( 又称为基督城)是纽西兰最干旱的城市,年降水量约有640 mm。汉密尔顿是纽西兰降水量最多的城市,年降水量达1325mm,之后是奥克兰。南岛西南部的一些地区年降水量在5000至8000公厘之间,一些山谷的降水量达到15,000 mm,是世界上降水量最多的地区之一。
行政区划
纽西兰王国(Realm of New Zealand),是大英国协内的16个王国之一。纽西兰王国包括纽西兰本地、库克群岛、纽埃、托克劳、南极罗斯属地等5个境域。
纽西兰本地则划分为16个大区及查塔姆群岛领地,其中奥克兰、吉斯伯恩、塔斯曼、尼尔逊、马尔堡等5个大区及查塔姆群岛领地为单一管理区*:
- 北地(Northland)
- 奥克兰(Auckland)*
- 怀卡托(Waikato)
- 丰盛湾(Bay of Plenty)
- 吉斯伯恩(Gisborne)*
- 豪克斯湾(Hawke's Bay)
- 塔拉纳奇(Taranaki)
- 马纳瓦图-旺加努伊(Manawatu-Wanganui)
- 威灵顿(Wellington)
- 塔斯曼(Tasman)*
- 尼尔逊(Nelson)*
- 马尔堡(Marlborough)*
- 西岸(West Coast)
- 坎特伯雷(Canterbury)
- 奥塔哥(Otago)
- 南地(Southland)
- 查塔姆群岛*(Chatham Islands)
城市
纽西兰最大都会区(2019年估计;SSGA18) | ||||||||
---|---|---|---|---|---|---|---|---|
名称 | 大区 | 人口 | 名称 | 大区 | 人口 | |||
奥克兰(城区) | 奥克兰 | 1,467,800 | 新普利茅斯 | 塔拉纳基 | 55,300 | |||
基督城 | 坎特伯雷 | 377,200 | 罗托路亚 | 普伦蒂湾 | 54,500 | |||
威灵顿(城区) | 威灵顿 | 215,400 | 旺阿雷 | 北地 | 52,600 | |||
汉弥尔顿 | 怀卡托 | 169,300 | 芙蓉海岸 | 奥克兰 | 52,400 | |||
陶朗加 | 普伦蒂湾 | 135,000 | 尼尔逊(城区) | 尼尔逊 | 49,300 | |||
下哈特 | 威灵顿 | 104,900 | 因弗卡吉尔 | 南地 | 48,700 | |||
达尼丁 | 奥塔哥 | 104,500 | 哈斯丁 | 霍克湾 | 45,000 | |||
北帕莫斯顿 | 马纳瓦图-旺加努伊 | 80,300 | 上哈特 | 威灵顿 | 41,000 | |||
内皮尔 | 霍克湾 | 62,800 | 旺加努伊 | 马纳瓦图-旺加努伊 | 39,400 | |||
普罗鲁阿 | 威灵顿 | 55,500 | 吉斯伯恩(城区) | 吉斯伯恩 | 35,500 |
经济
纽西兰经济发达,属于已开发国家。过去二十年,纽西兰经济成功地从农业为主,转型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化自由市场经济。农业的劳动力只占纽西兰10%,但其畜牧业却是国家经济基础。全国一半的出口总值在农牧产品。羊肉、奶制品和粗羊毛的出口值皆为世界第一。
纽西兰是全球最大的鹿茸生产国和出口国,产量占世界30%。主要矿藏有煤、金、铁、天然气,和银、锰、钨、磷酸盐、石油等,但储量不大。石油储量3,000万吨,天然气储量1,700亿立方公尺。森林资源丰富,面积870万公顷,达全国土地30%。天然林有630万公顷,人造林180万公顷。主要产品有原木、圆木、木桨、纸和木板等。渔产丰富。工业产品偏重农林牧加工,主要为奶制品、毛毯、食品、酿酒、皮革、烟草、造纸和木材加工等轻工业,产品主要供出口。农业已高度机械化,主要农作物为小麦、大麦、燕麦、水果等。粮食需从澳洲进口,不能自足。畜牧业用地1,352万公顷,占国土一半。粗羊毛产量占世界25%,出口量世界第一。纽西兰的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为世界第四大,渔产丰富,区内捕鱼潜力每年约50万吨。
纽西兰气候宜人、环境清新、风景优美、旅游胜地遍布、地表景观富变化。旅游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约10%,是仅次于乳制品业的第二大创汇产业。北岛多火山和温泉,南岛多冰河和湖泊。尤其北岛的鲁阿佩胡火山地区,四周14座火山、1,000多个高温地热喷泉、各种沸泉、喷气孔、沸泥塘和间歇泉等千姿百态的奇景,形成世界罕有且独特的火山地热异常带。
纽西兰的生活水准相当高,在联合国2014年人类发展指数排名第7。
由于农业对纽西兰经济的重要,纽西兰在自然生态检疫上和澳洲一样严格,对外来生物种有极严格的检查。以保护纽西兰自然生态环境。
教育
纽西兰儿童五岁入学,法定教育共11年:其中小学6年,初中2年,高中5年(高中最后两年Y12和Y13可以选择不读)。
纽西兰共有8所国立大学,按照地理位置从北往南为:
北岛:
南岛:
各地区另外有其理工学院、教育学院和高等教育机构。根据新的移民法规,2006年之后,至纽西兰攻读博士(PhD),可享有当地学生的费用,子女亦可以当地学生费用就读公立中小学,配偶则享有工作权。
人口
纽西兰人口有500万人[12],是个高度都市化的国家;约有72%人口住在16个主要都会区,其中53%住在奥克兰、基督城、惠灵顿与汉密尔顿[13]。纽西兰城市普遍具有高度适居性,例如奥克兰就曾于2010年时被评为全球最适合人类居住城市的第4名;惠灵顿则排名第12[14]。
2008年,纽西兰人口的预期寿命是82.4年(女性)和78.4年(男性)[15];预计在2050年时,纽西兰的出生时平均余命将从80岁上升至85岁,婴儿死亡率也将持续降低[16]。另一方面,纽西兰的总和生育率是2.1,较其它已开发国家为高,且自然出生率于人口增长中占显著地位。并且,纽西兰拥有较其它工业国家年轻的人口分布,约有20%人口为14岁或14岁以下儿童。2050年时,纽西兰人口预计将达530万人,中值年龄预计将由36岁上升至43岁,老年人口比例将由18%上升至29%[16]。
民族与移民
2006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纽西兰约有67.6%人口属于欧洲裔,约14.6%属于毛利族[17]。其他主要族群还包括亚裔(9.2%)和其他太平洋人民(6.9%),有11.1%人口认同自己是「纽西兰人」,1%认同自己是其它族群[18]。当地共有120个族群。与1961年相比,当时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纽西兰有92%人口为欧洲裔、7%为毛利族,亚裔和其他太平洋人民仅占1%左右[19] 。当时居住在纽西兰的区域居民称谓词是「纽西兰人」(New Zealander),于当地和国际上的俗称则是「Kiwi」[20][21]。毛利借词则使用「Pākehā」(纽西兰白人)指称「欧洲裔纽西兰人」,但后者并不喜欢这个称呼[22][23]。「Pākehā」一词如今多被使用于指称「非玻里尼西亚裔纽西兰人」[24]。
毛利族是纽西兰群岛上最早的住民,其后才有欧洲殖民者迁入。在殖民地化风潮中,纽西兰移民主要来自英国、爱尔兰与澳洲,因为当时纽西兰移民政策类似澳洲的白澳政策[25]。另外也有许多荷兰、达尔马提亚[26]、义大利和德国移民,与来自澳洲、北美、南美与南非等地的欧洲间接移民一同到来[27]。经济大萧条时,移民政策放宽,移民来源国也变得较为分散。
根据2001年的人口调查, 纽西兰有6万人在家里使用华语,有大约4万人在家里说粤语, 有大约5000人在家里说福州话及闽南语等福建语言。
其它太平洋岛国移民中,有6万人会说萨摩亚语。
欧洲裔少数民族中,法国,德国,俄罗斯裔较为显著。有约六万五百人在家里使用法语,大概五万人的第一语言是德语,有一万人的第一语言是俄罗斯语。
至于南亚裔,据2013年的统计,有大约六万人在家里说印地语,一万九千名旁遮普裔(基本上是锡克教徒),有九千五百多斯里兰卡裔居民等。
军事
纽西兰四面临海的独特环境以及对澳洲的政治、经济与军事合作关系,使其并未直接面对外来的军事威胁,故以恐怖主义为国家和区域安全为最大挑战,冷战后纽西兰重新检讨国防武力的架构、行动与能力,成立纽西兰安全情报局,并赋予纽西兰国防武力的主要任务:「确保纽西兰能抵御外部威胁,维护纽西兰的主权利益-包含专属经济区的利益;使纽西兰于利益所在的战略区域能对突发事件采适切行动。」该国国防军的特质为军政、军令二元化,国防部长与三军司令属于军政系统,国防军司令属于军令系统,直接承接国防部长之命指派联合部队执行作战任务。[28]
文化
性别平等
1893年,纽西兰的妇女得到了选举权,是世界上第一个女性有选举权的国家。这是十九世纪女权运动的标志性成就。
LGBT政策
2013年,纽西兰跟随欧美部份的国家和地区,成为亚太区第一个合法化同性婚姻的国家。[29]
哈卡舞
哈卡舞(Haka)是纽西兰毛利人的传统表演艺术。它是过去毛利人各族在开战前表演的战舞,借以恫吓对方。
哈卡舞的歌词不固定,不同族群有其各自歌词。哈卡舞最大特色是舞蹈结束时,所有舞者皆露出伸长各自的舌头。原意是模仿敌人被杀后,头颅被挂在长竿上的样子。 而他们认为邪恶的人的舌头是黑的,因此会伸出自己的舌头证明自己是善良的人。
纽西兰国家橄榄球队全黑队(All-blacks)在比赛前常表演哈卡舞,现时已广为世人知晓。
- Whakatu waewae
- Tutu ngarahu
- Peruperu
运动
橄榄球是纽西兰主要的运动,具有非正式「国家运动」的地位。其他流行运动有板球、草地滚球、篮网球、足球、赛车、高尔夫球、游泳和网球[30]。
橄榄球、篮网球、板球、联盟式橄榄球和垒球等运动,纽西兰国家代表队实力强劲;划船、轻艇和自由车等,传统上也表现优异。纽西兰人口不多但运动实力颇佳,若以「单位人口夺牌率」衡量,其在奥林匹克运动会、大英国协运动会皆表现名列前茅[31][32]。
联合式橄榄球(一般简称橄榄球)几乎是纽西兰国家象征,其国家代表队又名全黑队(All Blacks),胜率在全球最高[33],并以赛前表演哈卡舞而闻名[34]。
近年来纽西兰国家足球队(绰号「All Whites」「大白」)的实力亦取得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在澳洲国家足球队加入亚足联后纽西兰队成为了大洋洲冠军,并于2010年成功打入2010年南非世界杯的决赛阶段。在世界杯决赛阶段三战三平,是32支球队中是唯一一只保持不败的球队,并于分组赛逼平了曾获得4次世界杯冠军的当届卫冕冠军义大利队。惠灵顿凤凰队于2007年取代纽西兰骑士队开始参与A-League大联盟的比赛,是纽西兰现存唯一的一支参与顶级联盟的职业足球队。
纽西兰的极限运动和探险旅行也全球知名[35]。早在1988年,南岛王后镇便已建立全球首座商业化的高空弹跳场[36]。登山运动颇为流行。最著名的登山家艾德蒙·希拉蕊爵士,是全球第一位成功攀登珠穆朗玛峰峰顶的人。
纽西兰国家运动队一般都有自己专有的名称:
- 联合式男子橄榄球队为All Black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联合式女子橄榄球队为Black Fern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联盟式男子橄榄球队为Kiwi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联盟式女子橄榄球队为Kiwifern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男子篮球队为Tall Black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女子篮球队为Tall Fern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男子足球队为All Whit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男子板球队为Black Cap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女子篮网球队为Silver Fern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曲棍球队为Black Stick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棒球队为Diamond Black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垒球队为Black Sock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旅游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目录上,纽西兰有三处。东格里罗国家公园是自然和文化的双重遗产,其他两处为自然遗产。
- 东格里罗国家公园(nc, 1990年,1993年)。
- 「绿玉之地」(毛利文:Te Wahipounamu),(n, 1990年):位于纽西兰西南部,包括「西地国家公园」、「库克山国家公园」、「爱诗勃林山国家公园」、「弗㑩德兰国家公园」和米尔福德峡湾。
- 亚南极群岛(n, 1998年)。
其他旅游景点
杂志
- 《纽西兰聆听者》(New Zealand listeners)
- 《纽西兰女性周刊》(New Zealand women’s weekly)
- 《北方与南方》(North and south)
已停刊的杂志:
- New Zealand Russian monthly ( 《 纽西兰俄罗斯裔月报》 )
- Out magazine ( 是已经停刊的男同志社群月刊)
交通
飞机
火车
- 北岛火车
- 南岛火车
公车
- 基督城:超级巴士Super Shuttle
电车
- 基督城市中心电车
船舶
其他
- 纽西兰鸟类列表
- 银行营业时间:上午9:00-下午4:30(各行可能略不同)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9:00-下午5:00
- 货币:纽西兰元。纸币面额有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硬币面额有10分、20分、50分、1元、2元。不再发行5分硬币,且改小10分、20分、50分的尺寸。
- 消费:各主要信用卡广泛被接纳。所有「商品和服务」必须征收15%的消费税(GST)。
- 电源:230伏特、50赫兹的交流电,I型的插座(3眼Y型,插头外型同于中国及澳洲,只是电压不同,但一般电器能通用)。
- 电话系统:同于英国,采用BT 600接口而非RJ-11接口。电话线连接BT 600接口的第2、第5根线,或者RJ-11接口的第3、第4根线。电话系统大多数支持DTMF音频拨号。
- 注意:纽西兰的脉冲拨号,与世上大多数国家迥异。
- 英文报纸:奥克兰纽西兰先驱报和周日星时报、惠灵顿The Dominion Post、基督城The Press
- 中文报纸:新西兰联合报、先驱报、华页报
纽西兰的社会问题:
- 根据纽西兰处理家暴组( New Zealand family violence organization )在2017年6月的统计,有35%的纽西兰女性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问题。
注释
参考文献
引用
- ^ 2013 Census - Cultural Diversity. Statistics New Zealand. [2014-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6).
- ^ The New Zealand Land Cover Database. New Zealand Land Cover Database 2. New Zealand Ministry for the Environment. 2009-07-01 [2011-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14).
- ^ 3.0 3.1 3.2 3.3 New Zealand. 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 April 2022 [2022-05-02].
- ^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19 (PDF).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2019-12-2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0-01-18).
- ^ 5.0 5.1 Williamson, Maurice. Names of NZ’s two main islands formalised (新闻稿). New Zealand Government. 2013-10-10 [2014-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8).
- ^ 已开发国家.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21-11-23 (中文).
- ^ Human Development Index. Wikipedia. 2021-12-14 (英语).
- ^ Wilmshurst, J. M.; Hunt, T. L.; Lipo, C. P.; Anderson, A. J. High-precision radiocarbon dating shows recent and rapid initial human colonization of East Polynesia.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0, 108 (5): 1815. Bibcode:2011PNAS..108.1815W. PMC 3033267 . PMID 21187404. doi:10.1073/pnas.1015876108.
- ^ 李龙华. 纽西兰史. 台北市: 三民书局. 2005年2月.
- ^ 一路向南》以民主价值力抗中国「锐实力」:最遥远的新南向模范生纽西兰. 自由时报. 2018-05-27 [2018-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8) (中文(台湾)).
- ^ From NIWA Science climate overview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 National Population Estimates: At 30 June 2016. Statistics New Zealand. [2016-05-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15) (英语)..
- ^ Subnational population estimates at 30 June 200. Statistics New Zealand. 2007-06-30 [2010-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5) (英语).
- ^ Mercer 2010 Quality of Living survey highlights – Global. Mercer. 2010-05 [2010-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1-04) (英语).
- ^ Commenthary. Births and Deaths: December 2009 quarter. Statistics New Zealand. [2010-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5-13) (英语).
- ^ 16.0 16.1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Population Division.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PDF). 2008 revision. United Nations. 2009 [2009-08-2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10-24).
- ^ Ethnic groups in New Zealand. 2006 Census QuickStats National highlights. Statistics New Zealand. [2011-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23) (英语).
- ^ Cultural diversity. 2006 Census QuickStats National highlights. Statistics New Zealand. [2010-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5-25) (英语).
- ^ Collins, Simon. Ethnic mix changing rapidly. New Zealand Herald. 2010-10 [2014-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1) (英语).
- ^ Simon Dalby. The ‘Kiwi disease’: geopolitical discourse in Aotearoa/New Zealand and the South Pacific. Political Geography: 437–456. [2018-04-02]. doi:10.1016/0962-6298(93)90012-v.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5).
- ^ Callister, Paul. Seeking an Ethnic Identity: Is "New Zealander" a Valid Ethnic Category? (PDF). New Zealand Population Review. 2004, 30 (1&2): 5–22 [2014-02-0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1-05-15) (英语).
- ^ Misa, Tapu. Ethnic Census status tells the whole truth. New Zealand Herald. 2006-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12) (英语).
- ^ Draft Report of a Review of the Official Ethnicity Statistical Standard: Proposals to Address the ‘New Zealander’ Response Issue (PDF). Statistics New Zealand. 2009-04 [2011-01-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1-11-02) (英语).
- ^ Ranford, Jodie. 'Pakeha', Its Origin and Meaning. Māori News. [2008-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07) (英语).
- ^ Socidad Peruana de Medicina Intensiva (SOPEMI). 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continuous reporting system on migration.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00: 276–278 (英语).
- ^ Walrond, Carl. Dalmatians. Te Ara: The Encyclopedia of New Zealand. 2007-09-21 [2010-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5-24) (英语).
- ^ New Zealand Peoples. Te Ara - the Encyclopedia of New Zealand. [2010-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5-22) (英语).
- ^ 吴东林,纽西兰国防武力与区域安全,台湾国际研究季刊,第二卷第一期,页73。
- ^ http://news.rti.org.tw/index_newsContent.aspx?nid=418217
- ^ Top sports and physical activities. sparc.org.nz. 2007-10-17 [2008-0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17).
- ^ ABS medal tally: Australia finishes third. 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2004-08-30 [2008-0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2-01).
- ^ Per Capita Olympic Medal Table. users.skynet.be/hermandw/olymp/. [2008-0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13).
- ^ Zavos (2007).
- ^ The Haka. tourism.net.nz. [2008-0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4-03).
- ^ Bain(2006),pg69.
- ^ Kawarau Bridge Bungee. bungy.co.nz. [2008-0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14).
来源
- 书籍
- 李龙华:《纽西兰史》. 中华民国台北市:三民书局,2005年初版.
外部连结
- (英文)纽西兰政府网站(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英文)纽西兰观光及经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英文)新视觉之旅-纽西兰在线体验旅游网(中文/English)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英文)纽西兰百科全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英文)《世界概况》上有关New Zealand的条目
- (英文)开放式目录计划中和纽西兰相关的内容
- (英文) 维基媒体的纽西兰地图集
- OpenStreetMap上有关纽西兰的地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