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卫舰

英语:Corvette,参照美华军语辞典可做小型护卫舰或海防巡逻舰,是吨位高于巡逻艇,小于巡防舰,搭载轻武装的舰艇,等级上是属沿岸海域(绿水海军)防御作战的中型舰艇,近代海军中多半是排水量1千至2千吨的水准,偶尔会有超过2500吨的特例。苏俄海军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则将其与巡防舰一起称呼之。日本因为特殊的国防定位,所有的海上自卫队的所有中大型水面战斗军舰都在日语中被称为护卫舰 (日本),但只是字面意思的护卫舰,类似自卫队的称谓,与护卫舰(Corvette)不是一个概念。
早期历史
在17世纪(西元1650年左右)的帆船时代,英国采用一种单桅纵帆船的小型船只作为沿岸防卫与辅助大型船只之用,当时英国人称此种船只为单桅战船(Sloop-of-war)。而后法国人于1670年代学习到此种船只的制造技术并在国内生产,并命名为护卫舰(Corvette),并于拿破仑战争中开始使用。之后英国海军也开始使用护卫舰一词,以指比单桅战船大,而比巡防舰小的战船,而后护卫舰这个名词开始被各国海军接受并纳入现役。
17世纪时大部分的护卫舰大小只有12-18公尺、重40-70吨,并搭载4-8门火砲。然而随着时代进步,到19世纪的护卫舰已经进化到满载吨位400-600吨的30公尺级军舰,美国海军于1855年制造的的星座号护卫舰(USS Constellation)长54公尺,装载24门大砲,海军研究者[谁?]认为她在实质能力上已经逼近巡防舰而不该称为护卫舰。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战爆发后,德国海军再度使用破交战意图打击英国的海上生命线,为了保障航行安全大英国协海上船舰开始组织护卫船团来降低潜舰威胁。面对急迫的航行安全与巡逻需要,英国海军工程师William Reed以英国史密斯船坞公司(Smiths Dock Company)设计的一款单轴推进型捕鲸船作为基础设计船型改造为武装护卫舰,使用商船架构在设计除了节省成本外,还适合在非海军的造船厂大规模量产。
除了这款建造中的小型舰外,在二战期间因战备要求而量产的部落级驱逐舰也因数量加上吨位及武装的定位曾考虑将其降级为护卫舰的标准,最后放弃这项提议,因此英国皇家海军初期便以生产花级护卫舰作为海上运输护卫之用,然而花级护卫舰太小故耐海性不佳,同时也缺乏对于U艇的侦搜能量,因此战争中期英国改生产放大的城堡级护卫舰,此种船型大多沿用至1950年代;除了英国,澳大利亚皇家海军生产了60艘的巴瑟斯特级护卫舰(Bathurst class corvette)作为己用,不过其大多用于扫雷工作而非船团护卫。
至于美国,因为其资源充足因此除了在战争前期接收少量的花级护卫舰及河级巡防舰,之后便生产了吨位相近的护卫驱逐舰(destroyer escort、简称DE),故二战中美军并未生产任何以护卫舰作为代码的军舰。
国际概略分法
- 1000吨以下 - 巡逻艇(Patrol Boat)、猎潜舰(Submarine Chaser)、鱼雷艇(Motor Torpedo Boat)、砲艇(Gunboat)
- 1000-2000吨 - 巡逻舰、护卫舰(Corvette)
- 2000-4000吨 - 巡防舰(Frigate)
- 4000吨以上 - 驱逐舰(Destroyer)
苏俄海军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分级
苏联海军、俄罗斯海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舰艇分级当中,凡是吨位小于驱逐舰,大于巡逻艇/护卫艇的所有舰艇,一律都称为护卫舰(Сторожевые корабли),等同涵盖了传统上Frigate与Corvette所属的高低配置舰级,这是与其他国家海军不同的地方。不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尽管名称一样仍有将其分类,对Frigate的对应翻译为「护卫舰」,而一般将Corvette翻译加上轻字为「轻型护卫舰」。[2]
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护卫舰
为了强调其拥有的军事武力仅止于自我防卫用途,日本在战后所成立的自卫队,无论是使用的武器级等命名与人员阶级,全都采用全新的命名方式。海上自卫队将包含驱逐舰、直升机航空母舰在内的多种水面舰艇全都称呼为「护卫舰」,而不采用二战之前帝国海军的命名方式,因此其意义与其他国家的护卫舰完全不同。虽然日本海上自卫队修改了日文中船舰等级的称呼方式,但其对应的官方英译仍然保持原本的「destroyer」之称呼[3]。另外在国际习惯上,通常也是将日本的护卫舰根据用途,分列入直升机航空母舰、驱逐舰与巡防舰等类别中。
现代护卫舰列表
战后传统护卫舰
亚洲
欧洲
-
丹麦:
- 尼尔斯·朱尔级护卫舰
美洲
-
巴西:
- 伊哈乌马级护卫舰
匿踪护卫舰
亚洲
欧洲
美洲
非洲
参见
参考文献
- ^ 中华民国国防部政务办公室. 美华军语辞典 (PDF): 81页. 中华民国 110 年 11 月.
- ^ 凤凰网. 轻型护卫舰_军事频道_凤凰网. [2018-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0).
- ^ Defense Programs and Budget of Japan - Overview of FY2012 Budget (PDF). 日本防卫省. [2013年10月9日].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年4月20日) (英语).
|
|
#
- 053H1Q型导弹护卫舰
- 053H1型导弹护卫舰
- 053H2G型导弹护卫舰
- 053H2型导弹护卫舰
- 053H型导弹护卫舰
- 053K型导弹护卫舰
- 054A型导弹护卫舰
- 054B型飛彈護衛艦
- 054型导弹护卫舰
- 056型导弹护卫舰
- 105毫米35倍径速射炮
- 10月21日
- 1689年波士顿起义
- 1796年莱茵战役
- 1812年战争
- 1998年束草潜艇事件
- 2003年6月
- 2010年3月
- 2013年叙利亚化学武器袭击事件
- 2015年日本
- 2019年智利空军C-130坠毁事故
- 30毫米DS30M Mk 2小口徑機炮
- 6601型护卫舰
- 79式双管100毫米舰炮
- Alférez (軍銜)
- GAU-12平衡者机炮
- P18ALGN型巡逻舰
- QF 2磅速射艦炮
- QF 4吋Mk XVI速射艦炮
- SA-3导弹
- 三叉戟行动 (1971年)
- 三須宗太郎
- 两西西里的特雷莎·克里斯蒂娜
- 中国人民解放军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舰艇列表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舰队首航台湾海峡
- 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
- 二战时英国的反入侵战备
- 伊勢號
- 伊基克战役
- 佩德羅·桑切斯
- 八八艦隊
- 兰加拉岛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
- 分舰队
- 利根號防護巡洋艦
- 勃兰登堡号战列舰
- 勇士号海峡
- 北约轰炸南斯拉夫
- 区舰队
- 华盛顿海军工厂
- 卡塔尔埃米尔海军
- 卡爾·古斯塔夫無後座力炮
- 卡罗拉级护卫舰
- 印度尼西亚海军
- 印度海軍現役艦艇列表
- 反潜直升机
- 各国军事装备水平
- 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关系
- 喇叭裤
- 土耳其海军
- 埃及海軍
- 埃斯波拉级护卫舰
- 夏洛特号巡洋巡防舰
- 多哈级护卫舰
- 大日本帝國海軍艦艇列表
- 天安号沉没事件
- 奥尔加号护卫舰
- 奥托一世 (希腊)
- 威廉国王号铁甲舰
- 威廉王妃号防护巡洋舰
- 导师级护卫舰
- 小巡洋舰
- 尚普蘭湖戰役
- 山东号航空母舰
- 巡洋护卫舰
- 巴布尔级护卫舰
- 弗拉基米尔大帝级护卫舰
- 张序三
- 德国号铁甲舰
- 德国巡洋舰
- 德国海军
- 德皇威廉二世号战列舰
- 意大利海军
- 挑戰者號 (1858年)
- 斯维特兰大街
- 新鐵金剛之明日帝國
- 无防护巡洋舰
- 日本海军历史
- 日本船舶艦艇命名慣例
- 星座号对战叛乱者号
- 星座号对战复仇号
- 星艦戰將
- 昭披耶級巡防艦
- 暴徒级小型导弹舰
- 朝霧型護衛艦
- 朱拜尔级巡防舰
- 杨怀庆
- 杰贝尔·阿尔泰尔岛
- 松型驱逐舰
- 查尔斯·多默里
- 歐瑞康KBA機炮
- 武器出口三原則
- 武汉市
- 汉萨号铁甲舰
- 江南造船
- 没落行动
- 沪东中华造船
- 法国-沙特阿拉伯关系
- 波蘭共和國軍
- 浪速號防護巡洋艦
- 海上联合-2012
- 海上護衛總司令部
- 海军上将格里戈洛维奇号护卫舰
- 海军舰艇命名条例
- 淺間號裝甲巡洋艦
- 潛艇
- 澳门之战
- 烏坵海戰
- 燕子号巡洋舰
- 獵潛艦
- 玛丽号护卫舰
- 玛加丽塔·罗夫莱斯
- 瓦伊凱布洛級巡邏艦
- 白嘴鸦级护卫舰
- 白鹰号炮艇
- 皇帝号铁甲舰
- 盖甲板护卫舰
- 真納級巡防艦
- 福泽谕吉
- 秋月级护卫舰 (1959年)
- 科尔库维翁湾
- 秘鲁海军
- 稚内分屯基地
- 竞技神号航空母舰 (95)
- 築摩號防護巡洋艦
- 約翰·艾薩克·桑尼克羅夫特公司
- 素可泰号护卫舰
- 紫石英号事件
- 罗伯特·罗斯 (英国军官)
- 罗马尼亚武装部队
- 美国海军通用舰船分类符号
- 腓特烈·卡尔号铁甲舰
- 腓特烈·威廉选帝侯号战列舰
- 船舶工程
- 花月级巡防舰
- 萨克森级铁甲舰
- 螳螂行動
- 西沙战事紧
- 西沙海战
- 让-巴蒂斯特·沙佩·达奥特罗什
- 谢尔盖·戈尔什科夫
- 费迪南德岛
- 赤瓜礁海战
- 越南人民海軍
- 辛未洋擾
- 通報艦
- 遠洋白鰭鯊
- 里加级护卫舰
- 里奥·达穆希级巡防舰
- 重巡洋舰
- 鑽石岩海戰
- 铁甲舰
- 锡诺普海战
- 阿武隈级护卫舰
- 隼号巡洋舰
- 雀鹰号巡洋舰
- 青岛市
- 风暴海燕级护卫舰
- 香取號戰艦
- 馬達加斯加戰役
- 马尔佩洛岛
- 马来西亚皇家海军
- 鵟級巡洋艦
- 鵟號巡洋艦
- 鸬鹚号巡洋舰
- 龙虾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