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
雪梨 Sydney | |
---|---|
![]() | |
![]() ![]() 雪梨 | |
坐标: 33°51′35.9″S 151°12′40″E / 33.859972°S 151.21111°E | |
国家 | ![]() |
一级行政区 | 新南威尔斯州 |
地方政府区域 | 31个 |
郡县 | 坎伯兰郡 |
建立 | 1788年1月26日 |
面积[1] | |
• 总计 | 12,367.7 平方公里(4,775.2 平方英里) |
人口[2] (2018)[3] | |
• 总计 | 5,312,123(2,019)人 |
• 排名 | 第一 |
• 密度 | 423人/平方公里(1,100人/平方英里) |
时区 | 澳洲东部标准时间(UTC+10) |
• 夏时制 | 澳洲东部夏令时间(UTC+11) |
位置 | |
州选区 | 49个 |
联邦选区 | 24个 |
「雪梨」的各地常用别名 | |
---|---|
中国大陆 | 悉尼 |
台湾 | 雪梨 |
港澳 | 悉尼/雪梨 |
马新 | 悉尼 |
澳大利亚当地 | 雪梨(正体)、悉尼(简体) |
雪梨(英语:Sydney),又称悉尼,位于澳洲东南沿海地带,是新南威尔斯州的首府,是澳洲人口最多也是人口最稠密的城市。都会区人口5,312,123人(2019)。雪梨人在英语中俗称「Sydneysider」。
雪梨是欧洲首个澳洲殖民聚落以及充当罪犯的流放地,1788年由英国第一舰队的船长阿瑟·菲利普于雪梨湾建立[4][5]。雪梨环杰克逊港(包括雪梨港)而建,曾被称为「海港城市」。它是澳洲最大的金融中心,也是国际主要旅游胜地,以海滩、歌剧院和港湾大桥等闻名。雪梨长期以来都是生活品质极高的世界都市,曾获全球化与世界级城市研究小组与网络(Globalization and World Cities Study Group and Network,GaWC)列为第一级世界都市+[6]。雪梨举办过多项重要国际体育赛事,包括1938年大英国协运动会、2000年雪梨奥运会及2003年世界杯橄榄球赛。
历史
澳洲原住民在雪梨地区居住已至少有三万年。1788年第一舰队抵达时,本地尚住有4000-8000个原住民。[7] 雪梨地区有三种不同的语系,它们可推敲为较小部落的方言。主要的语言为塔鲁尔语(Darug);雪梨市的原住民──卡地哥(Cadigal),讲塔鲁尔语的一种海岸方言还有塔尔瓦斯语(Dharawal)和顾林凯语(Guringai)。部落有各自的领土,其领土的选址决定了资源的多寡。虽然在都市化的过程中摧毁了大部分的部落遗址(如贝冢),几个地点仍存有石刻。
自从1770年英国海军上尉詹姆斯·库克发现了植物湾(Botany Bay)后,欧洲随之对澳洲产生了兴趣。在英国政府的命令下,亚瑟·菲利普(Arthur Phillip)1788年于杰克逊港的雪梨湾建立了罪犯流放地。他以当时的英国内政大臣雪梨子爵汤马斯·汤森命名该地,以颂扬雪梨发布宪章,批准他建立流放地的贡献。
1789年4月,一场疫症(据说是天花),夺去雪梨不少原住民的性命。保守估计,500-1000个原住民死于布罗肯湾(Broken Bay)和植物湾之间的地区,顾林凯和Darug两族受感染。[8] 英国的殖民遇到顽强阻力,尤其是以勇士领袖Pemulwuy为首,在植物学湾附近的地区发动抵抗英帝国侵略的伟大抗争。同时,霍克斯伯里河附近也时常爆发冲突。因此至1820年为止,在力量悬殊的残酷镇压下,雪梨地区只剩下数百个原住民。麦觉理总督则以「进一步把原住民「开化、基督教化及教化」」为名,窃取原住民的孩子,使他们离开部落。[9]

麦觉理任新南威尔斯州总督期间,雪梨有初步的发展。囚犯建筑了道路、桥梁、码头和公共建筑。至1822年以前,城内已有银行、市场、完善的大道及制度化警察机构。
1830-40年代是城市发展(如首批城区的发展)的阶段。船只开始从不列颠群岛接载希望在新国家开展新生活的移民,雪梨因此进入高度发展的黄金时代。
首次的淘金热始于1851年,雪梨的港口涌入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潮。19世纪末,随着蒸气动力电车和铁路系统的问世,城区的发展更加迅速。由于工业化所带来的便捷,使雪梨人口迅速膨胀,在20世纪前夕,雪梨的人口已经超过100万。但大恐慌重创雪梨,1932年雪梨港湾大桥的落成,可说是该时期的重大纪事之一。
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海军利用小型潜水艇偷袭雪梨港失败。
20世纪,雪梨继续扩展,涌入了欧洲与(后期的)亚洲的新移民,增添国际魅力。雪梨人的祖先大多来自英国和爱尔兰。其他移民有南欧人(义大利人、希腊人)、东欧人(捷克人、波兰人、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匈牙利人、北马其顿人、克罗埃西亚人、塞尔维亚人)、犹太人、西亚人(土耳其人、黎巴嫩人)、南亚人(包括印度人、斯里兰卡人和巴基斯坦人)、南非人、苏丹人、南美人(巴西人、智利人和阿根廷人)、美国人、东亚人(包括华人和韩国人)以及东南亚人(包括越南人、泰国人和菲律宾人)。
纪事年表
- 1788年:建立首个欧洲殖民地
- 1852年:雪梨合组为城市
- 1855年:新南威尔斯州首条铁路路线接通雪梨与帕拉玛塔
- 1870年:跨殖民地展览会
- 1879年:雪梨国际展览会
- 1883年:帕拉玛塔 - 跨殖民地青少年工业展览会
- 1901年1月1日:澳洲联邦在雪梨宣告成立
- 1903年:人口超越墨尔本,成为澳洲最大的城市
- 1932年:雪梨港湾大桥落成
- 1942年:雪梨被日本海军潜艇袭击
- 1973年:雪梨歌剧院落成
- 2000年:2000年夏季奥运会

地理

雪梨位于东面的塔斯曼海与西面的蓝山之间的沿岸盆地。雪梨拥有全球最大的天然海港──杰克森港(Port Jackson,即雪梨港),以及超过70个海港和海滩,包括著名的邦代海滩。雪梨的市区占地1,687平方公里(651平方英里),面积跟大伦敦相若。雪梨都会区(雪梨统计局)占地12,145平方公里(4,689平方英里),其有效范围是国家公园和其他未开发的土地。
雪梨占据了2个地理区域──坎伯兰峡谷(Cumberland Plain)和宏士比高原(Hornsby Plateau)。坎伯兰峡谷是一个比较平坦,有些起伏的地域,横卧于杰克逊港以西和以南。康士比高原是海港以北的高原,海拔200公尺(656英尺),被草木丛生的溪谷切割开。雪梨最旧的区域位于平坦的地区。宏士比高原,称为北岸,由于地势陡峭,发展得较慢,一直以来是人迹罕至。后来1932年雪梨港湾大桥启用,将高原与城市连接起来,才发展迅速。
气候
雪梨属于副热带湿润气候,全年平均气温变化较为和缓,降水无明显季节变化,由于东风调节,上半年的雨量稍微高一点。冬季温和湿润,气温很少降至5°C以下,降雪极为罕见(雪梨地区上一次降雪出现在1836年)。夏季相对炎热,多雨,平均温度虽然不高,高温天气也不多见,但在热浪来袭时也常出现极端高温。最热月为1月,平均气温22.3°C,日最高气温超过30°C的天数为14.9天,极端最高气温45.8°C(2013年1月18日)。[10]。最冷月为7月,平均气温12.2°C,极端最低气温2.1°C(1932年6月22日)。年平均降水量约1214.3毫米。
虽然雪梨不会遭遇气旋或大地震的破坏,但圣婴现象和圣婴南方涛动正愈发深地影响着雪梨的天气状况:干旱和林区大火;风暴和洪水,都变得越来越频繁。雪梨有许多毗邻森林的地区曾发生林区大火,尤其是1994年和2002年──林区大火倾向于春夏两季发生。雪梨容易遭受罕见的雹暴和暴风的侵袭。
雪梨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历史最高温 °C(°F) | 45.8 (114.4) | 42.1 (107.8) | 39.8 (103.6) | 33.9 (93.0) | 30.0 (86.0) | 26.9 (80.4) | 25.9 (78.6) | 31.3 (88.3) | 34.6 (94.3) | 38.2 (100.8) | 41.8 (107.2) | 42.2 (108.0) | 45.8 (114.4) |
平均高温 °C(°F) | 25.9 (78.6) | 25.8 (78.4) | 24.7 (76.5) | 22.4 (72.3) | 19.4 (66.9) | 16.9 (62.4) | 16.3 (61.3) | 17.8 (64.0) | 20.0 (68.0) | 22.1 (71.8) | 23.6 (74.5) | 25.2 (77.4) | 21.7 (71.1) |
平均低温 °C(°F) | 18.7 (65.7) | 18.8 (65.8) | 17.6 (63.7) | 14.7 (58.5) | 11.5 (52.7) | 9.3 (48.7) | 8.0 (46.4) | 9.0 (48.2) | 11.1 (52.0) | 13.6 (56.5) | 15.6 (60.1) | 17.5 (63.5) | 13.8 (56.8) |
历史最低温 °C(°F) | 10.6 (51.1) | 9.6 (49.3) | 9.3 (48.7) | 7.0 (44.6) | 4.4 (39.9) | 2.1 (35.8) | 2.2 (36.0) | 2.7 (36.9) | 4.9 (40.8) | 5.7 (42.3) | 7.7 (45.9) | 9.1 (48.4) | 2.1 (35.8) |
平均降雨量 mm(英寸) | 101.7 (4.00) | 118.3 (4.66) | 129.8 (5.11) | 127.2 (5.01) | 120.6 (4.75) | 131.2 (5.17) | 98.3 (3.87) | 80.3 (3.16) | 68.6 (2.70) | 77.1 (3.04) | 83.6 (3.29) | 77.6 (3.06) | 1,214 (47.80) |
平均降雨天数 | 12.2 | 12.5 | 13.5 | 12.8 | 13.1 | 12.5 | 11.2 | 10.4 | 10.5 | 11.6 | 11.7 | 11.5 | 143.5 |
日均日照时数 | 7.1 | 6.7 | 6.4 | 6.4 | 5.9 | 5.5 | 6.4 | 7.1 | 7.2 | 7.2 | 7.8 | 7.6 | 6.8 |
数据来源 1:Bureau of Meteorology[11] | |||||||||||||
数据来源 2:[12] |
市区概况

被雪梨市区覆盖的大片地区,以往曾划分为超过300个域区(邮政用途),现由约38个独立的地方政府区域管辖(新南威尔斯州州政府及其机构的也有大量的职能)。现在的雪梨市面积不大,占地仅包括雪梨中央商业区及邻近的内城城区。另外,雪梨有许多用于市区的区域非正式的划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雪梨有不少城区是不纳入下列的非正式区划的:东郊、山区、内西城、下北岸、北部海滩、北岸、南雪梨、东南雪梨、西南雪梨及西雪梨。
雪梨的中央商业区从首个欧洲殖民聚落──雪梨湾向南面延伸约2公里(1.25英里)。摩天大楼林立,古迹包括雪梨市政厅和维多利亚女王大厦等砂岩建筑,及雪梨议会大厦等公共建筑,设有公园如温亚公园(Wynyard Park)和海德公园(Hyde Park)点缀。中央商业区东面邻接不少公园──海德公园、禁苑(The Domain)、皇家植物园及雪梨港的农场湾。中央商业区西临旅游胜地达令港。而中央站正是中央商业区的尽头。乔治街是雪梨中央商业区的南北大街。在中央商业区南部,街道稍呈格状走向,井然有序;相反,在较古旧的中央商业区北部,街道则较杂乱,这反映出雪梨早期的犍子小道的特殊发展。雪梨的街道多比澳洲其他城市的狭窄,也反映出其澳洲第一古城的特色。
虽然雪梨中央商业区早期是雪梨的商业与文化支柱,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其他商业/文化区不断向外发展。因此,二战结束后,中央商业区的白领职位比例从60%以上下跌至2004年的30%以下。雪梨的5个最重要的外环商业区,包括南部的好市围、中西面的帕拉玛塔,西面的黑镇、西南面的利物浦、北面的车士活及位于雪梨港以北的北雪梨。
管辖

雪梨曾于1945-1964年由坎伯兰郡管辖。现时雪梨都会区没有总管市政的行政机关,其事务已改为由都会区内各个地方政府区域管理。地方政府区域均设有选举议会,负责新南威尔斯州委派的各项职责。

雪梨市的范围包括中央商业区和一些邻接的内城区,近年通过与邻接的地方政府区域(如南雪梨)合并扩大面积。雪梨市由雪梨市长和议会管辖。雪梨市长往往被视为市的代表。
以下是雪梨的38个地方政府区域:
|
|
|
|
|
|
雪梨大多数的市府活动是由州政府指导的。这些活动包括公共交通、主要道路、交通管制、警务、幼稚园(幼儿园)以上的教育,以及重大的基础建设项目。由于雪梨拥有新南威尔斯州的大部分人口,州政府传统上不愿意发展雪梨全市的政府机构,避免双方因而竞争。正因如此,雪梨经常成为州议会与联邦议会的政治焦点。举例,自1945年起,雪梨市的选举范围在至少4个时刻,被州政府大力改变,以为当时的新南威尔斯州议会的执政党制造优势。
随着大雪梨区近年的扩张,新增合并几个地方议会是:
这样大雪梨区的地方议会已经增加到43个。按照最新的大雪梨规划分区合并划分为雪梨12个内城区为:
内城区:
- 雪梨市
- 史卓菲自治市 * 宝活议会 * 加拿大湾市 (拟合并)
- 艾士菲自治市 * 莱卡特自治市 * 马利维议会 (拟合并)
- 植物湾市 * 石谷市 (拟合并)
- 兰域市 * 韦佛利议会 * 胡拉勒自治市 (拟合并)
- 曼利议会 * 摩士曼自治市 * 华令加议会(南部) (拟合并)
- 北雪梨议会 * 威乐比市 (拟合并)
- 赖德市 * 猎人山自治市 * 兰科夫自治市 (拟合并)
- 坎特伯雷市 * 宾士镇市 (拟合并)
- 好市围市 * 高嘉华自治市 (拟合并)
- 帕拉玛塔市 * 奥本议会(北部) (拟合并)
- 好莱德市 * 奥本议会(南部) (拟合并)
共12个议会(COUNCIL).
经济
2003年9月,雪梨的失业率是5.3%。[13]2005年12月,在澳洲众多首府中,雪梨以485,000澳元录得最高的楼价中位数。[14]根据《经济学人》全球讯息部的生活指数调查,雪梨是全球第6大最昂贵的城市。而瑞银集团的调查则以收入净值将雪梨列为全球第20位。[15]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于2005年11月出版的报告,在西方世界中,澳洲拥有最多估价过高的楼宇,楼价比证明租值的高出52%。[16]
雪梨经济体系里最大型、拥有最大部分在职人士的行业包括财产及商业服务业、零售业、制造业、健康及社会服务业。[17]1980年代起,职位从制造业迁移至服务及资讯行业。
现在,雪梨发展成澳洲最大的集团与金融中心,也是亚太地区的重要金融中心。[18] 雪梨是澳洲证券交易所、澳洲储备银行以及许多本国银行与澳洲集团的全国总部。雪梨也是不少跨国集团的地区总部。二十世纪福斯在雪梨设有大型制片厂。雪梨期货交易所是亚太地区最大的金融期货与期权交易所之一,2005年有总值6,430万澳元的合同交易。雪梨期交所是全球第12大期货市场,以及第19大期货与期权市场。
雪梨是著名的旅游胜地,2004年有780万名本地旅客和250万名国际旅客。[19]

人口统计
2003年,雪梨住有4,198,543人。[20],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45.7人。[21] 内雪梨是澳洲人口最稠密的地方,每平方公里有4,023人。[22]
2001年的人口普查中,雪梨市民最普遍把自己的血统形容为澳洲人(本土化欧裔澳大利亚人)、英国人及爱尔兰人。人口普查亦显示,1%的雪梨人口拥有澳洲原住民血统,31.2%的人口生于海外。三大移民来源地为英国、大中华地区及纽西兰。另外,不少移民来自越南、黎巴嫩、义大利、印度及菲律宾。大多数雪梨人是以英语为母语的;不少会说第二语言,最普遍的是粤语、普通话、阿拉伯语以及希腊语。[17]
一些族群与最初聚居的域区结合起来:义大利人与莱卡特(Leichhardt)结合,希腊人与石谷(Rockdale)和好士维(Hurstville)结合,黎巴嫩人与湖吾巴(Lakemba)和宾士镇(Bankstown)结合,韩国人与垦思(Campsie)、爱苹(Epping)结合,犹太人与邦代(Bondi)和玫瑰湾(Rose Bay)结合,印度人与西草地和帕拉玛塔(Parramatta)结合,华人与干草市场(Haymarket)(雪梨的唐人街在这里出现)结合,而越南人则与卡巴玛塔(Cabramatta)结合。红蕨(Redfern)则住有大量的澳洲原住民。
2003年,雪梨市民的年龄中位数是34岁,12%的人口是超过65岁。[13]2006年,15.2%的雪梨市民的教育程度至少达至学士学位。[23],比全国的平均值19%为低。大约55%的雪梨市民信奉基督宗教,最普遍的教派为天主教和澳洲圣公会。大约9%的人口信奉佛教,大约有32%没有宗教信仰。[17]
教育
雪梨拥有完善的初、中、高等教育设施。按照新南威尔斯州的教育体系,小学(包括幼稚园)和中学可以分为由州政府管理的公立学校、由天主教会管理的天主教教会学校,以及独立的和由其他宗教组织管理的私立学校。行政上,雪梨分为4个州辖学区,下辖919所各类学校。一部分中学需要考试入学,在当地称为「精英中学」。
雪梨是不少澳洲著名大学的所在地,包括于1850年创办的澳洲第一所大学──雪梨大学。[24] 澳洲还有五所其它公立大学的主要校区在雪梨:新南威尔斯大学、麦觉理大学、雪梨科技大学、西雪梨大学及澳洲天主教大学(6个校区,2个设于雪梨)。主要校区不在雪梨、但在雪梨开办分校区的大学有澳洲圣母大学及卧龙岗大学'。
另外雪梨亦有四所多校园的公立技术及进修学院,提供高等职业培训:雪梨技术学院、北雪梨技术及进修学院、西雪梨技术及进修学院及西南雪梨技术及进修学院。
文化
音乐和歌剧
雪梨拥有本地的音乐与剧场团体,包括雪梨交响乐团、雪梨戏剧团及雪梨舞蹈团。一年一度的文化盛事,包括新南威尔斯美术馆举办的比赛──阿契博尔德奖(Archibald Prize),以及在1月举办的音乐、剧场与视觉艺术庆典──雪梨节。
雪梨歌剧院有5个剧场,有能力主办一系列的表演模式。2006年7个月里,雪梨歌剧院是全球第三大热闹的剧团──澳洲歌剧团的所在地。[25] 其他场地包括雪梨市政厅、城市演奏厅、新南威尔斯州剧场及码头剧院。
雪梨交响乐团于雪梨歌剧院表演。雪梨舞蹈团20世纪末在编舞家葛伦·墨菲(Graeme Murphy)的领导下也备受推崇。在澳洲成立的摇滚乐队包括午夜油、INXS、电波鸟人、独立摇滚歌手云 (澳洲乐队)和水晶套装, 电子音乐 的开拓者有断头 (乐队), 单枪原理(Single Gun Theory)和Itch-E and Scratch-E。爵士乐队则有在地下室和海边进行演奏的颈。
雪梨培育出多位艺术家,例如Lloyd Rees、杰福瑞·史马、Brett Whiteley、约翰·奥森和澳洲著名诗人马丁·夏普。
雪梨拥有多间戏剧机构,位于新镇的新剧院在2007年庆祝了75岁生日。另外还有其它戏剧团,例如贝尔沃剧团和格理芬剧团。由1940年代至1970年代,一个群作家结合组织名为雪梨推,主要是推动城市的文化,主要的成员包括作家哲米·格瑞亚(Germaine Greer)。
在电影方面,在1998年建设了霍士电影城。位于京斯敦的国家戏剧艺术学院以培育著名艺人为荣,例如米路·吉逊和巴兹·雷曼(Baz Luhrmann)。另外很多电影取景于雪梨,例如《不可能的任务2》、星际大战电影的《第二辑》和《第三辑》和《骇客任务》。另外《海底总动员(海度奇兵)》和《不可能的任务2》都是以雪梨作为蓝本。
娱乐
雪梨拥有很多娱乐性的节日,雪梨节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它是一个集合室内和室外表演的节日,是在1月举行节日。另外有一个名为大日子不在(Big Day Out)的节日,这是一个摇滚乐手 表演的节日,是一个始于雪梨的节日。雪梨亦包括一些小型节日例如雪梨电影节、位于雪梨奥林匹克公园举行的皇家复活节展览会、在四/五月举行的澳洲时装周。另外雪梨亦经常大规模地庆祝元旦和澳洲日。
雪梨同性恋狂欢节(Sydney Gay and Lesbian Mardi Gras)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同性恋文化节日,已从最初时单纯的游行演变成集文化交流、艺术表演、娱乐共庆于一体的盛大民间节日,每年都能吸引数十万人到现场参与。雪梨同性恋狂欢节每年2月底至3月初举办,为期两周,活动的高潮是每年3月第一个周六举办的同性恋大游行(Grand Parade),盛大的游行队伍会从海德公园(Hyde Park)出发,沿着牛津街(Oxford Street)前进,最终目的地是达令赫斯特(Darlinghurst)的泰勒广场(Taylor Square)。[26]
博物馆
雪梨拥有许多博物馆,大多位于都会区内。最大的要数澳洲博物馆了(Australian Museum,主要为自然史与人类学),另外有发电厂博物馆(Powerhouse Museum,科学、科技与设计)、新南威尔斯美术馆(Art Gallery of New South Wales)、雪梨当代艺术馆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澳洲国家海事博物馆,另外还有一些较小型的博物馆,如:雪梨博物馆(Museum of Sydney, MoS,地方史)。
公园与花园

雪梨的露天场所得天独厚,市区内也有许多自然空间。位在市中心的有中国友谊花园、海德公园与皇家植物园。大雪梨区还有数个国家公园,其中包括全球第二个成立的国家公园—皇家国家公园(第一位是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占地132平方公里。[27]
媒体

雪梨有两份主要日报。《雪梨晨锋报》(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是一份中左派大报,也是雪梨涵盖大量国内外新闻,文化和商务的记事报纸;它也是澳洲现存历史最久的报纸,从1831年起就开始被定期发行。它的竞争者是新闻集团旗下的每日电讯报,一份中右翼主流报纸。[[每日电讯报]]发行量是[[雪梨晨锋报]]的三倍左右(2017年)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两份报纸都有相应的小型报纸于周日发行,分别为太阳日报(Sun-Herald)和 星期天电讯报(Sunday Telegraph)。
三个商业电视网路(第7电视网, 第9电视网和第10电视网)以及政府拥有的全国广播电视(澳洲广播公司(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和SBS) 都在雪梨设有总部。以往这些电视网路的本部都处于北岸,但在进十年已经有数家搬入内城区。第9电视网继续保有他们在雪梨港北岸,位于 威路比的总部。第10电视网则拥有位于内城区派蒙的一个重建区域的演播室。第7电视网总部也设在派蒙,并在爱苹有一个演播室,以及一个新计划建造在中央商业区马丁广场的新闻演播室。ABC在相邻的勾恬冒有一个大型的总部和制作设备。SBS的演播室位于亚它门 。Foxtel和Optus 都通过它们的电缆对大部分的市区提供付费电视服务。2001年1月5个免费电视台完成数位化工程。额外的电视服务包括有ABC第2台(频道21)、SBS国际新闻台 — SBS2(频道4)、ABC新闻,体育和天气台(频度41)、政府管有的 新南威尔斯第1台(频度45), 澳洲基督台(频度46)、麦格理电视台(频度47)、TAB体育台(频度48)、家中购物博览台(频度 49)和国会联邦电台。
电台
雪梨拥有很多公营和私营的AM和FM电台,包括本地的702ABC电台(前2BL电台);另外有一些以互动为主的电台,包括2GB、和2UE,属于FM电台的织女星电台亦是其中的一分子;雪梨亦包括一些音乐电台,包括3个M电台、2日FM电台和新星96.9电台;当然亦包括一些本地化的电台,例如3个J电台、2SER电台和FBi电台。除此之外亦有一些以其它种族主要听众的电台,详情请见澳洲电台列表。
体育
雪梨是澳洲榄球联盟的总部、16支全国橄榄球联赛(NRL)球队其中8支(雪梨公鸡、南雪梨野兔、帕拉马搭鳗鱼、克罗努拉鲨鱼、西部老虎、彭里斯豹、坎特伯里牛头犬及曼力-蛙泳加海鹰)的根据地,以及圣乔治伊拉瓦拉龙的北部基地(这球队同时以卧龙岗为基地)。雪梨的澳大利亚体育场(Telstra Stadium)是NRL的总决赛场地。

雪梨有些球队是一些体育联盟的成员。包括雪梨天鹅、大西雪梨巨人(澳大利亚澳式足球联盟)、FC雪梨 (澳洲职业足球联赛)、雪梨皇帝 和西雪梨尖背 (国家篮球联盟)、雪梨大学火焰 (国家女子篮球联盟), 雪梨蓝色 (澳洲主篮球盟)、雪梨褐雨燕(澳洲联邦银行大奖赛)和新南威尔斯蓝色 (头等板球赛)。
1864年,澳洲的首个榄球会在雪梨大学成立。1882年,首届跨殖民地运动会揭幕,雪梨迎战昆士兰红。现在,国家队在超级橄榄球联赛中以新南威尔斯瓦霸王花应战。雪梨会派出两支队伍参加国家榄球比赛。传统的球会赛事有塞盾。雪梨亦会定期举办澳洲国家橄榄球队国际赛。
雪梨曾经举办1938年的大英国协运动会和2000年夏季奥运会,并建设了雪梨奥林匹克公园和雪梨足球体育馆等地方。雪梨奥林匹克公园为多个大型体育活动(例如国家澳式足球联赛的总决赛、起源洲赛(Rugby League State of Origin)和2006年世界杯预赛等等)提供了场地。雪梨足球场是雪梨公鸡、雪梨FC和新南威尔斯瓦蛙它的主场,邻近的雪梨板球体育场是雪梨板球和澳式足球的中心,曾举行多项体育赛事。
水上运动方面,雪梨经常举办很多游艇比赛,例如在圣诞节的次日会举办雪梨至荷巴特游艇比赛。雪梨的海港是一个适合进行游艇、小型赛艇、龙舟和钓鱼活动的好地方。另外雪梨拥有很多游客值得游览和适合进行陆上和水上运动的海滩,例如邦代海滩、曼利海滩、棕榈树海滩和克罗努拉海滩等等。
在赛马运动方面,雪梨当地亦有唐加士打一哩赛、女皇伊利沙伯锦标、叶森让赛等多项一级赛在兰域马场上演。
基础建设
医疗

新南威尔斯州政府经营许多公营医院,由四个类似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机搆来管理这些医院。包括西南雪梨卫生 (Sydney South West Health)、西雪梨地区(Sydney West Area)、北雪梨(Northern Sydney)、中海岸(Central Coast)、东南雪梨(Sydney South East)和伊拉瓦拉(Illawarra Area)各自管理自己属下的医院和特别医疗保健中心。另外雪梨也有一些私营医院。
交通

铁路
雪梨配备庞大的火车、巴士和渡轮网络。雪梨的火车由新南威尔斯州州政府的集团──新南威尔斯州铁路局(RailCorp)营运。雪梨的铁路网全部集中在都会区的地底,即是市环线。然后经过中央站或是雪梨海港大桥到达各个市郊,这种服务是由城市铁路(Sydney Trains)提供。另外火车亦提供往返新南威尔斯各城镇的区域铁路服务,这就是由新州铁路(NSW TrainLink)所提供。不过在2000年夏季奥运会接下来的几年,城市铁路的性能显著下降。大众的愤怒,以致铁路当局引入新时间表、雇用更多司机,并定下大基础建设计划,尤其是城市铁路路线清理计划。新时间表旨在削减服务,以达至更可靠。在一些路线,如内西区线路段,火车服务在高峰时刻才运作。除了自2004年的改进措施外,基础建设的改进措施不预期会竣工,直至2010年。
雪梨有一条轻轨铁路线──雪梨轻轨(Sydney Light Rail),沿旧时的货运路线,贯通中央火车站经莉莉田到达利奇山(Dulwich Hill),另有第二条轻轨线在建,将南北贯通市中心,并经过中央火车站往东南郊,连接新南威尔斯大学、兰域跑马厅等。
雪梨过去还有雪梨单轨电车(Sydney Monorail)循环行驶主要的购物区域和情人港(Darling Harbour),该服务主要服务游客,但因路轨覆盖区域太小,并不便于往返,并于2013年停运拆除。雪梨以前配备庞大的电车网络,但在1950和1960年代逐渐停办。
都会地区的大部分地区都配备巴士,大多依照1963年前的电车路线。在市区与市郊的巴土路线都是由雪梨巴士公司管有,班次较为频密。至于较远的地区就有不同的私人公共汽车公司服务,不过这些巴士服务被批评为没有安全保障和非繁忙时间时经常缺少服务。
船运服务
船运服务方面,雪梨主要有政府管有的雪梨渡轮提供服务。环形码头位于雪梨都会区的北面,是雪梨主要渡输服务的集汇处,能运行往雪梨港和附近的码头(包括东郊、帕拉马搭、曼力等)。
公路
雪梨配备庞大的高速公路和收费公路网络,但主要都在市郊。这是由于不少社区的居民都不希望高速公路影响到他们日常宁静的生活。
新建的雪梨过海隧道设在雪梨海港下,连接雪梨市和东郊。不过隧道经常被批评收费太高和阻碍附近道路的运行。另外太平洋高速公路(Pacific Freeway)是澳洲的主要公路,行走雪梨的南面。
机场
京斯福特·史密斯机场(Kingsford Smith International Airport)位于马斯觉(Mascot)区,是雪梨的主要机场,也是全球悠历悠久的仍在运作的商用机场。比较小的宾士镇机场(Bankstown Airport) 主要为私人和通用航空(general aviation)提供服务。何斯顿园(Hoxton Park) 和 康顿(Camden)设有航空训练机场。里奇蒙澳大利亚皇家空军基地(RAAF Base Richmond) 一直座落在市中心的西北面。
公用事业
雪梨市区的供水主要由雪梨水务(Sydney Water)提供,但雪梨供水及其他社区的饮用水供应商其实都是向雪梨引水局(Sydney Catchment Authority)大量购买从河道及蓄水库收集得来的饮用水。雪梨集水主要靠水坝储水,在上纳平(Upper Nepean)水坝系列、蓝山区六坝、Woronora水坝、Warragamba水坝和Shoalhaven水坝系列。历史上集水区的最低水位引发了供水限制,新南威尔斯州政府也因此展开供水替代方案的调查,包含废水回收与在Kurnell的海水淡化厂。 2000年时,雪梨曾因供应的饮用水含有过量微生物而使许多市民受感染送院。另外,雪梨水务亦负责城市的废水及污水收集工作。
2006年2月8日,根据《雪梨晨锋报》(Sydney Morning Herald)报导,由于社区回响太大,可能令新南威尔斯州政府执政党失去2007年州政府选举票源,内阁决定放弃兴建海水淡化厂,并着手研究开发地下水的可行性。当局在南部高地(Southern Highlands)和西雪梨(靠近霍克斯伯里河(Hawkesbury River))发现新的蓄水层。
雪梨的天然气和电力是由三个公司来供给的,分别是澳大利亚能源(Energy Australia)、澳大利亚天然气与光公司(Australian Gas Light Company, AGL)及整体能源(Integral Energy)。市话与行动通讯服务则有许多公司提供。
参见
- 1879年雪梨暴动
- 2005年雪梨种族暴动
- 雪梨犯罪
参考文献
- ^ Greater Sydney: Basic Community Profile (xls). 2011 Census Community Profiles. 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2013-03-28 [2014-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03).
- ^ 3218.0 – Regional Population Growth, Australia, 2018–19. abs.gov.au. 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28 March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1).
- ^ 3218.0 – Regional Population Growth, Australia, 2012–13: New South Wales: Population Density. 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2013-04-30 [2014-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21).
- ^ The First Fleet. In May 1787 the First Fleet, commanded by Captain Arthur Phillip (1738–1814), left Portsmouth in England. Australian Children's Television Foundation and Education Services Australia Ltd 2011. [2013-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27).
- ^ Arthur Phillip. The Voyage of Governor Phillip to Botany Ba y. [2014-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05).
- ^ Beaverstock, J.V. et al 世界级城市名册 Archived 2011-08-25 at WebCite
- ^ Kohen, J. L. 2000. First and last people: Aboriginal Sydney. In J. Connell (Ed.). Sydney the emergence of a global city. pp 76-95.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0-19-550748-7, pp 76-78
- ^ Ibid, pp 81-82
- ^ Ibid, pp 83
- ^ 澳洲气象局 2006年 雪梨气候摘要,2006年1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 Sydney (Observatory Hill). Climate statistics for Australian locations. Bureau of Meteorology. [2010-08-15].
- ^ Sydney in January 2013: An extreme month for Sydney. NSW Climate Services Centre. Bureau of Meteorology. 2013-02-01 [2013-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0).
- ^ 13.0 13.1 雪梨统计局 2005年 雪梨统计处[永久失效连结]
- ^ 澳洲房地产学会 2005年12月14日 Still strong confidence in the housing marke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Press Release
- ^ City Mayors: Richest cities in 2012. www.citymayors.com. [2020-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5).
- ^ Boilling, M. February 2 2006. 最昂贵的城市中的城市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Herald Sun
- ^ 17.0 17.1 17.2 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2002. Sydney - Basic Community Profile and Snapshot - 2001 Census Archived 25 August 2011 at WebCite
- ^ Daly, M. T. and Pritchard, B. 2000. 雪梨:澳洲的金融与商务首都 In J. Connell (Ed.). 《雪梨,全球都市的浮现》 pp 76-95. 牛津大学出版社,ISBN 0-19-550748-7,167-188页
- ^ 新南威尔斯州旅游 2004年 Tourism Data Card - Forecasts, Economic Impacts and selected Regional Data - 2004[永久失效连结]
- ^ about.com, 「老澳」及澳洲人俗语(Strine and Aussie Slang) Sanger to Sydneyside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 澳洲统计局 2006年 国家地区概况:雪梨[永久失效连结]
- ^ 澳洲统计局 2006年 国家地区概况:内雪梨[永久失效连结]
- ^ 雪梨市社区概况 - 雪梨统计局 2006年 我们的资格是甚么?[永久失效连结], profile.id
- ^ 澳洲教育网络大学及学院指南 2005年 澳洲大学排名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 存档副本. [2006-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6-30).
- ^ 悉尼同性恋狂欢节 Sydney Gay and Lesbian Mardi Gras. 澳洲无忧网. [2020-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0).
- ^ 国家公园及野生动植物管理处网站 皇家国家公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外部连结
- 澳洲雪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中文)
- 雪梨市官方网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英文)
- 雪梨市媒体中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英文)
- 海港城市雪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英文)
- 雪梨大都会策略 - 新南威尔斯州政府主导大雪梨都会区将来30年的发展、变革(英文)
- 迁移到雪梨(中文)
- 雪梨天气预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英文)
- 开放式目录计划中和雪梨相关的内容(英文)
- Google地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