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道导弹
弹道飞弹(英语:ballistic missile)是一种飞弹,通常无翼,在烧完燃料后只能保持预定的航向,不可改变,其后的航向由弹道学法则支配。为了覆盖广大的距离,弹道飞弹必须发射到高空,进入高层大气或太空,而后进行亚轨道飞行。
结构特性
与弹道飞弹相对的概念是巡弋飞弹,后者可以控制自身的飞行轨道。
中远程弹道飞弹通常被用于投掷核弹头,因为其可携带的有效载荷很难保证用常规武器来有效摧毁目标,而弹头落入大气层时产生的高热量往往也会使生化武器失效。
许多先进的弹道飞弹由多级火箭推进,其轨道也能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整。
弹道飞弹的射程和用途有很大区别,一般来说,弹道飞弹根据射程的不同进行分类。
美国的分类方式:
- 洲际弹道飞弹(ICBM): 射程在5500km以上
- 远程弹道飞弹(IRBM): 射程在3000km至5500km之间
- 中程弹道飞弹(MRBM): 射程在1000km至3000km之间
- 短程弹道飞弹(SRBM): 射程在1000km以下。
另外还有以发射模式和作战用途区分的潜射弹道飞弹(SLBM,多属洲际弹道飞弹)和战区弹道飞弹(TBM,多属中短程弹道飞弹)。
历史
- 世界上第一种弹道飞弹是纳粹德国研制的V2火箭,它也是第一种投入实际使用的弹道飞弹。在二战末期,德国曾用V-2攻击英国的城市。
- 1962年爆发了古巴飞弹危机,卡斯楚企图提供苏联飞弹基地以攻击美国,但苏联的飞弹运输船和护航舰队被美军侦察机发现,苏联舰队一度与前来迎击的美军舰队在古巴海域对峙;最后苏联运输船长为防触发全面核战,不惜抗命将飞弹运输船调头,同时美苏领导人透过美苏热线,化解了古巴飞弹危机。
- 在古巴飞弹危机发生的同时,美军也在西德和土耳其部署了弹道飞弹对准了东欧、高加索等地的苏联据点,企图与苏联相互威胁。
- 1969年中苏之间发生珍宝岛战役,之后中苏双方曾将大量的弹道飞弹摆到边界上相互威胁。
- 1980年代发生了两伊战争,伊朗和伊拉克双方都使用了弹道飞弹,企图攻击各自的首都德黑兰和巴格达;而两伊战争为世界上首次使用配备生化弹头的弹道飞弹的一场战争,伊拉克方面在飞毛腿飞弹上配备了沙林毒气造成伊朗军队惨重伤亡。
- 1991年的波斯湾战争,伊拉克广泛使用了飞毛腿飞弹,企图攻击以色列、沙乌地阿拉伯等伊拉克周边的美国盟邦和前线据点,而美军、沙军和以军则以爱国者飞弹迎击。
- 1996年的台海飞弹危机,解放军假借在福建沿海演习的名义对台湾基隆和高雄外海发射了M族飞弹,牵动美中台三边敏感神经,美国遂派遣第七舰队从日本南下介入两岸紧张局势,企图缓和两岸领导人江泽民和李登辉间的对立态势。此后,解放军针对台湾的各型弹道飞弹数量遽增,并在21世纪初拥有千余枚飞弹,当作「以武促统」的筹码,尤其在2004年大陆制定针对台湾陈水扁政府的《反分裂国家法》后达到高峰。
- 2000年代的朝核问题,北韩不顾国际制裁迳自开发弹道飞弹并实施地下核爆;而北韩在2012年为了庆祝金日成百岁冥诞「太阳节」,试射了由「大浦洞」和「芦洞」弹道飞弹为设计基础的火箭却发射失败。在此同时,南韩的因应之道亦以自制弹道飞弹与北韩抗衡,以胜利女神飞弹为基础开发了玄武系列飞弹。
- 北韩方面在2012年底正式宣布成功发射长程火箭,并载运卫星光明星3号升空。
- 2000年代印巴双方不约而同地发展了核子武器和弹道飞弹,其中印度的烈火五型弹道飞弹射程达五千公里,理论上具有攻击中国全境的能力,但政治意义的成分居多。
- 2010年代伊朗和以色列的意识形态冲突加剧,双方宣称要「相互保证毁灭」;而以色列的耶利哥飞弹和伊朗的流星飞弹都有攻击对方领土的能力,加剧了中东紧张情势。
指挥权
大部分国家的陆上弹道飞弹都归由陆军管辖,而潜射弹道飞弹则由海军管辖,部分国家有建立使用弹道飞弹的专门军种。
美军的弹道飞弹是由美国空军和北美防空司令部(NORAD)管辖,俄军的弹道飞弹是由战略火箭军管辖,而中国的弹道飞弹则是由火箭军管辖。有部分配备核生化武器的弹道飞弹,核生化弹道飞弹的发射指令是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如英国首相、伊朗最高领袖)或中央军委(如中国、北韩、古巴)下令授权。
典型的弹道飞弹
- 红石飞弹(已退役)
- 义勇兵洲际弹道飞弹
- 和平卫士洲际弹道飞弹(已退役)
- 北极星潜射弹道飞弹(已退役)
- UGM-73海神飞弹(已退役)
- 三叉戟飞弹
- MGM-134侏儒洲际弹道飞弹(未部署)
- MGM-140 陆军战术导弹系统
※美国方面在签署了《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后,依照条约废止了陆上中短程弹道飞弹和巡弋飞弹的运用。
- R-11/R-300 Elbrus (美国代号SS-1,北约代号Scud,即飞毛腿飞弹)
- R-36M (SS-18,Satan)
- RT-23 Molodets (SS-24,Scalpel,已退役)
- 白杨(SS-25)
- RT-2UTTH 白杨-M (SS-27)
- RS24亚尔斯洲际弹道飞弹 (SS-27-2)
- 9K720伊斯坎德尔飞弹
- 东风-1短程弹道飞弹(已退役)
- 东风-2中程弹道飞弹(已退役)
- 东风-3远程弹道飞弹(已退役)
- 东风-5型洲际弹道飞弹
- 东风-15短程弹道飞弹
- 东风-16中程弹道飞弹
- 东风-17高超音速弹道飞弹
- 东风-21中程弹道飞弹
- 东风-26中程弹道飞弹
- 东风-31洲际弹道导弹
- 东风-41型洲际弹道飞弹
- 巨浪1型潜射弹道飞弹
- 巨浪2型潜射弹道飞弹
- 哈迪斯式战术飞弹(已退役)
- M45潜射弹道飞弹
- M51潜射弹道飞弹
- 其他国家
具有发射弹道飞弹能力的潜艇称为弹道飞弹潜艇。因其发射的飞弹主要是战略弹道飞弹,故也常称此类潜艇为战略潜艇。
主要涉及弹道飞弹的国际条约
- 《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START-1)
- 《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START-2)
- 《反弹道飞弹条约》
- 《苏联和美国清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飞弹条约》(《中导条约》已失效[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参考文献
- Needham, Joseph (1986). 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 Volume 5, Chemistry and Chemical Technology, Part 7, Military Technology; the Gunpowder Epic. Taipei: Caves Books Ltd.
延伸阅读
- Futter, Andrew. Ballistic Missile Defence and US National Security Policy: Normalisation and Acceptance after the Cold War. Routledge. 2013. ISBN 978-0415817325.
- Neufeld, Jacob. The Development of Ballistic Missil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ir Force, 1945-1960. Office of Air Force History, U.S. Air Force. 1990. ISBN 0912799625.
- Swaine, Michael D.; Swanger, Rachel M.; Kawakami, Takashi. Japan and Ballistic Missile Defense. Rand. 2001. ISBN 083303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