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又名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是中国广州市一所三级甲等医院。
医院创建于1904年,由马达臣、朱启良等成立红十字会组织,并在广州创办的一所医疗救护机构,1915年隶属中国红十字会广州地区分会。1956年由广州卫生局接管,1968年改名为广州市第五人民医院,1978年恢复原名。
历史
成立初期
1905年,红会发起人——马达臣等人正式成立了「粤东赤十字社」(后改名「粤东红十字会」),在两广总督府备案批准注册。那一年粤东红十字会搬去河南,结果改名「红十字会番禺分会」[1]。而会址设于龙溪首约,同时开办了「南福医院」[2]。由于附近四个乡有不少人来问诊,要求住院的人也很多,后医院到西关的多宝大街加开了医院。
1911年辛亥革命后,广州时为适应战时救伤,由革命政府拨出产业,在广州南关的增沙地区提供了栋大屋(周东生大屋)设立「增沙总医院」的救伤医院,由红十字会分会营运。而万国缔盟红十字会派了不少义大利医师支援工作。由于增沙总医院无法继续收容太多伤患,红十字会将西关多宝大街的南福医院改为红会西分院;将在东较场的钟氏家祠改建为东分院。
变卖医院
1915年,陈炯明主粤政时变卖增沙总医院军事费用。𠮶时红十字会已经重新改组成中国红十字会广州分会。而陈炯明还向当时红十字会广州分会会长熊长卿威胁,撕烂产业执照,派宪兵到医院赶人,过了半年之后强制里面的伤患者出院而结束医院业务。
- 参见:远东宣教会宝岗堂
院址
外部连结
参考注释
![]() | 这是一篇与医院等医疗组织相关的小作品。你可以透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