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香玉(1923年-2004年6月1日),原名张妙玲,女,河南巩县人,中国豫剧表演艺术家。曾被选为第一、二、三、五、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中国文联荣誉委员,曾担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主席、河南豫剧院院长、河南省戏曲学校校长。
名字来源
有两种说法:
一说:常香玉出生的那个年代,戏曲表演人员的地位较低,有「戏子」一说。本名为张妙玲的她,因为唱戏自己的家族因此而觉得蒙羞,因此便要求她改名。
二说:常香玉拜师后,她的义父因喜欢戏曲中项羽这个人物,随将其名字改为项羽,但项羽不适合女孩,故改为香玉,再加上义父的常姓,常香玉这个名字便形成了。
生平
常香玉9岁开始随父亲学戏,后拜翟燕身、周海水为师。10岁登台献唱,13岁在开封就小有名气,在以后的演出生涯中,她注重融合豫剧不同唱腔为「豫西调」所用,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演唱风格,后来人们将她的演唱风格称为「常派」。
捐献飞机
韩战时期,常香玉率领香玉剧社利用半年时间在全国巡演,她将演出所得费用向中国人民志愿军捐献了「香玉剧社号」战斗机一架。
逝世
2004年6月1日逝世,国务院追授常香玉「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
演唱特点
吐字重而不死,轻而不飘,字正腔圆,韵味十足。
代表作品
《花木兰》、《拷红》、《白蛇传》,现代戏《红灯记》等。
主要作品
影视作品
作品名称 | 上映时间 | 作品类型 | 扮演角色 | 导演 | 合作演员 |
花木兰 | 1956年 | 豫剧电影 | 花木兰 | 刘国权、张新实 | 赵义庭、吴碧波、马天德、汤兰香 |
人欢马叫 | 1965年 | 戏曲艺术片 | 大娘 | 孙敬 | 王善朴、任宏恩、魏云、张富生 |
豫剧艺术家常香玉 | 1980年 | 纪录片 | 常香玉 | 段洪 | |
常香玉 | 1993年 | 电影 | 常香玉 | 顾琴芳 | 艾立、王亚君 |
综艺节目
节目名称 | 播出时间 | 摄制单位 |
鲁豫有约·常香玉 | 2003-07-01 | 凤凰电视台 |
艺术人生·常香玉 | 2003-08-01 | 中央电视台 |
艺术人生·常香玉(纪念) | 2004-07-01 | 中央电视台 |
代表剧目
剧目名称 | 首演时间 | 饰演角色 | 备注 |
打土地 | 1938年2月5日 | 青衣农妇 | 豫剧第一个现代戏 |
秦雪梅吊孝 | 1945年 | 秦雪梅 | |
拷红 | 1945年 | 红娘 | |
花木兰 | 1951年 | 花木兰 | 第一届戏曲观摩汇演荣誉奖,后被拍成电影 |
桃花庵 | 1956年8月 | 窦氏 | |
大祭桩 | 1956年 | 黄桂英 | |
五世请缨 | 1957年12月12日 | 佘太君 | |
破洪州 | 1959年 | 穆桂英 | 参加河南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汇演 |
三哭殿 | 1959年12月1日 | 银屏公主 | |
游龟山 | 1961年 | 胡凤莲 | |
朝阳沟 | 1964年 | 栓保娘 | 现代戏 |
李双双 | 1964年5月30日 | 李双双 | 现代戏 |
人欢马叫 | 1965年6月9日 | 吴大娘 | 后被拍摄为电影 |
红灯记 | 1974年10月9日 | 李奶奶 | 现代戏 |
断桥 | 1980年4月9日 | 白素贞 | |
柳河湾 | 1981年12月 | 郭大脚 | |
参见
参考资料
外部连结
| | 相关:豫剧演员 · 豫剧团 · 豫剧剧目 · 豫剧编剧家 · 豫剧作曲家 | | 名角名家 | 须生泰斗注1 | | | 祥符五朵云 | 李剑云 · 阎彩云 · 林黛云 · 时倩云 · 贾碧云 | | 杞县三亭 | | | 豫西十八家老国公注1 | 老生 | | | 旦行 | 张小无 · 列灿柔 · 老百合 · 纪喜来 · 大金城 | | 花脸行 | 李合群 · 况膏云 · 老庆和 · 鲍公义 · 李留柱 | | 丑角 | | | 小生 | 郑金城 | | | 豫东五杆旗 | 大花旗 | 花桂荣 | | 大红旗 | 唐玉成 | | 杏黄旗 | 黄儒秀 | | 雪白旗 | | | 小蓝旗 | 陈素花 | | | 豫剧十八兰注2 | 组一 | 毛兰花 · 崔兰田 · 王兰琴 · 郭兰玉 · 马兰贞 · 李兰菊 · 罗兰梅 · 汪兰巧 · 秦兰花 | | 组二 | 车兰玉 · 黄兰祥 · 范兰荣 · 司兰荣 · 张兰保 · 冯兰青 · 刘兰叶 · 马兰风 · 周兰学 | | | 沙河三少 | | | 三鼎甲 | | | 汴京三王 | | | 大陆五大名旦 | | | 台湾 | | | 童星 | | | | | 幕后人物 | | | 专业媒体 | | | 机构组织 | | | | |
| | | | 1953年4月-1957年9月 | | 名誉主席 | | | 主席 | | | 副主席 | | | 秘书长 | | | 副秘书长 | | | 书记处[注 1] | | | 委员 | | | - ^ 注1:根据中国妇女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章程》规定,1955年4月14日全国妇联二届八次常委会通过,全国妇联成立书记处
| |
| |
| | | | 1953年10月-1966年6月(文革前) 1978年6月-1979年11月(文革后) | | 主席 | | | 副主席 | | | 标注:任内逝世 | | | | 1979年11月-1985年4月 | | 主席 | | | 常务副主席 | | | 副主席 | | | 书记处第一书记 | | | 书记处书记 | | | 常务理事 | | | 理事 | | | 标注:任内逝世 | | | | 1985年4月-1998年12月 | | 主席 | | | 副主席 | | | 常务理事 | | | 理事 | | | 标注:任内逝世 | | | | 1998年12月-2005年6月 | | 名誉主席 | | | 主席 | | | 副主席 | | | 秘书长 | | | 副秘书长 | | | 理事 | | | 顾问 | | | | |
| | | | 1953年10月-1960年8月 | | 主席 | | | 副主席 | | | 委员 | | | 标注:任内逝世 | | | | 1960年8月-1966年 1978年6月-1979年11月 | | 主席 | | | 副主席 | | | 委员 | | | 标注:任内逝世 | | | | 1979年11月-1988年11月 | | 名誉主席 | | | 主席 | | | 副主席 | | | 委员 | | | 标注:任内逝世 | | | | 1988年11月-1996年12月 | | 执行主席 | | | 执行副主席 | | | 委员 | | | | | | | 1996年12月-2001年12月 | | 主席 | | | 副主席 | | | 书记处书记 | | | 委员 | | | 荣誉委员 | | | 标注:任内逝世 | | | | 2001年12月-2006年11月 | | 主席 | | | 副主席 | | | 主席团委员 | | | 书记处书记 | | | 荣誉委员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