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戎寺

巴戎寺
Bayon temple 07.jpg
巴戎寺全景
基本资讯
位置 吴哥
坐标 13°26′28″N 103°51′31″E / 13.44111°N 103.85861°E
宗教 佛教
暹粒区
暹粒省
国家 柬埔寨
建筑详情
建立者 阇耶跋摩七世
竣工 12到13世纪建筑
地图
最著名的「微笑四面佛像」

巴戎寺 (Bayon Temple), 也被译为巴扬寺,意为「美丽的塔」;位于柬埔寨吴哥古迹唯一一座大乘佛教寺院,也是高棉帝国最后一座国家寺院,巴戎寺建于1219年,由高棉国王阇耶跋摩七世下令兴建,兴建时间约晚吴哥窟100年。该寺建筑物中最驰名的是每座佛塔上以阇耶跋摩七世的形象所雕刻的「微笑四面佛像」,又称为「高棉的微笑」,佛像神秘的微笑成为柬埔寨著名的地标建筑。

历史

高棉国王阇耶跋摩七世笃信佛教,是一位极为虔诚的佛教徒,他扩建了吴哥城, 为纪念父母亲分别建造了圣剑寺塔布茏寺,为自己修建了巴戎寺。在真腊古国迁都金边后,吴哥城变逐渐势微荒废,直到1861年时,才由法国生物学家亨利·穆奥重新发现,他将所见记录在《暹罗柬埔寨寮国诸王国旅行记》中[3],巴戎寺才瞩光重现逐渐为世人所注目。

建筑

巴戎寺位处吴哥城的中央心脏地带,寺中的佛塔建筑群是以佛教宇宙观须弥山的概念来兴建,建筑物共分为三层,上层为圆型布局,树立佛塔;下两层为方型布局[4],分布修道场和藏经阁等,大大小小庭院共有三百多间。在巴戎寺的中心建有一座最高的佛塔,周围由四十八座四面佛佛塔围绕,加上五座城门塔,共有54座石刻佛塔,代表当时高棉国统治下的54个省份[3]

壁雕

巴戎寺的浮雕共有一千两百公尺长,生动地刻画了一万一千个人物,描刻吴哥王朝历史以及当时人们的生活情景[5],由巴戎寺东门顺时针刻划的浮雕内容依序是:出征占婆、高棉族与占婆族在洞里萨湖水战、水上生活、吴哥战胜占婆的战争、高棉族百姓的日常生活、军队、内战、大鱼吞羊、胜利游行、马戏团及占婆人洗劫吴哥[4]

景色

参考来源

  1. ^ 谢哲青. 看尽红尘世俗、生死起灭的吴哥微笑. 天下文化. [2018-03-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5). 
  2. ^ Lonely Planet. Bayon Top choice buddhist temple in Angkor Thom. [2018-03-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8) (英语). 
  3. ^ 3.0 3.1 3.2 真腊古国:大吴哥城之巴戎寺(上)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大纪元.意文.[2012-04-22]
  4. ^ 4.0 4.1 真腊古国:大吴哥城之巴戎寺(下)大纪元.意文.[2012-04-29]
  5. ^ 王伟安. 柬埔寨:吴哥‧暹粒‧金边‧西哈努克. 墨刻. 2017-10-21: 13 [2018-03-23]. ISBN 9789862893654. 

相关条目

外部连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