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罗那
巴塞隆纳 Barcelona | |||
---|---|---|---|
西班牙城市 | |||
| |||
| |||
绰号:Ciudad Condal, Ciutat Comtal (City of Counts), Barna, BCN | |||
![]() ![]() 巴塞隆纳 巴塞隆纳在加泰隆尼亚的位置 | |||
坐标: 41°22′57″N 2°10′37″E / 41.3825°N 2.1769°E | |||
国家 | ![]() | ||
自治区 | ![]() | ||
省 | 巴塞隆纳省 | ||
县 | 巴塞隆纳县 | ||
巴塞隆纳下辖分区 | Ciutat Vella、Eixample、Sants-Montjuïc、Les Corts、Gràcia、Nou Barris、Horta-Guinardó、Sant Andreu、Sarrià-Sant Gervasi、Sant Martí | ||
政府 | |||
• 类型 | 市长议会制 | ||
• 行政机构 | Ajuntament de Barcelona | ||
• 市长 | Ada Colau (Barcelona en Comú) | ||
面积 | |||
• 西班牙城市 | 101.9 平方公里(39.3 平方英里) | ||
• 市区 | 803 平方公里(310 平方英里) | ||
海拔(AMSL) | 12 公尺(39 英尺) | ||
人口(2009) | |||
• 西班牙城市 | 1,621,537 3,218,071 (巴塞隆纳都会区)人 | ||
• 排名 | 加泰隆尼亚第1位 | ||
• 密度 | 15,991人/平方公里(41,420人/平方英里) | ||
• 市区 | 4,200,000 | ||
• 都会区 | 5,000,000 | ||
居民称谓 | Barcelonan barceloní, barcelonina barcelonés, barcelonesa | ||
时区 | CET(UTC+1) | ||
• 夏时制 | CEST(UTC+2) | ||
邮递区号 | 08001–08080 | ||
电话区号 | +34 93 | ||
网站 | www |
巴塞隆纳(加泰隆尼亚语:Barcelona,西班牙语:Barcelona)是西班牙加泰隆尼亚首府和巴塞隆纳省省会,位于伊比利半岛的东北面,滨临地中海,全市人口160万,都会区人口则500万,为加泰隆尼亚第一大城。加泰隆尼亚的议会、行政机构、高等法院等政府中枢机构,以及最高首长均驻设于此。1999年,巴塞隆纳由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50个人生必游景点之一。
相传巴塞隆纳由迦太基将领、汉尼拔的父亲哈弥尔卡·巴卡所兴建,在其漫长的历史上还曾作为巴塞隆纳伯爵领地和亚拉冈王国的都城。巴塞隆纳因其众多历史建筑和文化景点成为众多旅游者的目的地,其中之代表是被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的安东尼·高第和路易·多门内克·蒙塔内的建筑作品。安东尼·高第一直在巴塞隆纳生活和工作,在这里有他很多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包括桂尔宫、桂尔公园和圣家堂。巴塞隆纳尚有两个知名的足球俱乐部:巴塞隆纳和皇家西班牙人,其中巴塞隆纳是世界最著名的足球俱乐部之一。
历史
巴塞隆纳(Barcelona)地名来源于古代腓尼基语Barkeno。(希腊语Βαρκινών,拉丁语Barcino、Barcelo、Barceno)。中世纪也曾用Barchinona、Barçalona、Barchelona、Barchenona作地名。
关于城市的建立有两种观点,但均与哈弥尔卡·巴卡有关。第一种认为该城由古代英雄赫拉克勒斯在罗马建立前400年(大约在西元前1153年[1])建立,后哈弥尔卡·巴卡于西元前三世纪重建并以自己的姓氏命名。而第二种说法认为哈弥尔卡·巴卡直接建立了巴塞隆纳。
大约在西元前15年,罗马人以「台伯山」(现市政厅附近的一座小丘)为中心将城市重新规划为一座罗马兵营。其后巴塞隆纳作为罗马人的殖民地被称为Colonia Faventia Julia Augusta Pia Barcino或Colonia Julia Augusta Faventia Paterna Barcino。
在罗马地理学家梅拉的描述中巴塞隆纳还是一些小镇组成的地区,但在后世学者眼中,巴塞隆纳因自古罗马时期便是贸易中心,主要是因这个地中海的城市拥有其独特的位置和天然良港得以逐渐繁荣起来,并且不需要负担沈重的帝国财政,还可以自己铸造货币。
时至今日很多罗马时期的重要建筑都已经严重损毁,但在著名的历史名胜区「哥特区」仍可看出昔日的格状规划。一些残存的罗马时期的城墙被集中于西元343年始建的拉苏大教堂中。
西元五世纪早期(418年)巴塞隆纳被西哥特王国人征服,八世纪早期被摩尔人征服,但西元801年查理曼之子虔诚者路易将其占领并使之成为加洛林王朝的西班牙边疆区,由巴塞隆纳伯爵统治。在西元985年被阿尔-曼苏尔洗劫之前巴塞隆纳都是基督教在伊比利半岛的前沿堡垒。后来巴塞隆纳伯爵日渐显示出其独立性并扩张领地直至统治整个加泰隆尼亚。西元12世纪由于王室联姻的结果巴塞隆纳伯爵头衔由亚拉冈国王拉米罗二世继承,加泰隆尼亚并入亚拉冈王国,到13世纪亚拉冈国王统治了包括拿坡里、西西里在内的西地中海,并一度统治雅典。随后亚拉冈王室与卡斯提亚王室联姻,两国合并形成了今日西班牙的主体,加泰隆尼亚成为西班牙的一部分,独立性日渐减少。但时至今日仍有加泰隆尼亚独立运动存在。
地理
巴塞隆纳位于伊比利半岛东北部,面临地中海。城市主体建于科尔赛罗拉山的一块高地上,高地面积约160平方公里,城市占据了其中的101平方公里。洛布里加特河流经城市西南,巴索斯河流经城市北边。距离法西边境的庇里牛斯山脉约160公里。
科尔塞罗拉山是沿海山脉的一部分,紧邻城市东北部,其最高点第比达博峰海拔512公尺,可以鸟瞰全城。而在城市的绝大部分地区可以看见山顶高288.4公尺的无线通讯基站科尔赛罗拉塔。巴塞隆纳整体处于丘陵地带,城市的许多街区以附近的小丘命名,如卡梅尔(海拔267公尺)、普特赛特(海拔181公尺)、洛维拉(海拔281公尺)等。著名的蒙特惠奇山悬崖位于城市西南,高173公尺,从山顶可以俯瞰整个巴塞隆纳港,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巴塞隆纳人于17-18世纪修建了可以控制整个城市命脉的蒙特惠奇城堡并取代了修塔德拉城堡。如今蒙特惠奇城堡已经成为一座博物馆,而蒙特惠奇区是众多体育和文化组织的聚集地。
气候
巴塞隆纳的气候属于地中海式气候,冬季温暖潮湿而夏季炎热干燥。一月、二月是最冷的季节,平均温度为10摄氏度。在巴塞隆纳,降雪是非常罕见的情况,所以每次降雪都被特别记录下来。而七月、八月最热,平均温度为25摄氏度。巴塞隆纳市区历史上有记载的最高温度是38.6摄氏度,位于第比达博山的法布拉气象台曾有过39.6摄氏度的记录。巴塞隆纳最先由古罗马人所创建,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西班牙著名的历史名城。相传2000多年前的一天,来自古罗马的一支船队抵达今天的巴塞隆纳沿岸,其中乘坐第九艘船的人上岸定居。巴塞隆纳一名即由古罗马语第九艘船(Barca Novena)衍生而来。衍生出的巴塞隆纳(Barcelona)一词,另据说是由酒吧(BAR)、天空(CEL)和波浪(ONA)组成的。原因大概是酒吧几乎遍及巴塞隆纳的大街小巷,每到夜晚,里面都坐满了饮酒狂欢的人。巴塞隆纳的天空清澈碧蓝,阳光充沛,而且日照时间很长,92年奥运会期间,晚上9点钟以后天空依然大亮。
Barcelona Can Bruixa – Barcelona city (1987–2010)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历史最高温 °C(°F) | 22.4 (72.3) | 24.8 (76.6) | 28.8 (83.8) | 27.7 (81.9) | 31.6 (88.9) | 35.8 (96.4) | 36.8 (98.2) | 38.2 (100.8) | 33.4 (92.1) | 32.6 (90.7) | 26.1 (79.0) | 23.1 (73.6) | 38.2 (100.8) |
平均高温 °C(°F) | 14.8 (58.6) | 15.6 (60.1) | 17.4 (63.3) | 19.1 (66.4) | 22.5 (72.5) | 26.1 (79.0) | 28.6 (83.5) | 29.0 (84.2) | 26.0 (78.8) | 22.5 (72.5) | 17.9 (64.2) | 15.1 (59.2) | 21.2 (70.2) |
日均气温 °C(°F) | 11.8 (53.2) | 12.4 (54.3) | 14.2 (57.6) | 15.8 (60.4) | 19.3 (66.7) | 22.9 (73.2) | 25.7 (78.3) | 26.1 (79.0) | 23.0 (73.4) | 19.5 (67.1) | 14.9 (58.8) | 12.3 (54.1) | 18.2 (64.8) |
平均低温 °C(°F) | 8.8 (47.8) | 9.3 (48.7) | 10.9 (51.6) | 12.5 (54.5) | 16.1 (61.0) | 19.8 (67.6) | 22.7 (72.9) | 23.1 (73.6) | 20.0 (68.0) | 16.5 (61.7) | 11.9 (53.4) | 9.5 (49.1) | 15.1 (59.2) |
历史最低温 °C(°F) | −1.0 (30.2) | 0.6 (33.1) | 0.4 (32.7) | 6.2 (43.2) | 6.3 (43.3) | 12.4 (54.3) | 15.5 (59.9) | 15.2 (59.4) | 12.5 (54.5) | 5.4 (41.7) | 1.7 (35.1) | 0.7 (33.3) | −1.0 (30.2) |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 43.7 (1.72) | 31.4 (1.24) | 33.0 (1.30) | 47.7 (1.88) | 47.4 (1.87) | 32.5 (1.28) | 25.1 (0.99) | 40.8 (1.61) | 81.9 (3.22) | 96.5 (3.80) | 45.1 (1.78) | 46.8 (1.84) | 571.9 (22.52) |
平均降水天数(≥ 1.0 mm) | 7.0 | 5.0 | 6.2 | 7.9 | 7.5 | 5.5 | 3.1 | 5.8 | 8.0 | 9.0 | 6.6 | 7.0 | 78.6 |
月均日照时数 | 149 | 163 | 200 | 220 | 244 | 262 | 310 | 282 | 219 | 180 | 146 | 138 | 2,524 |
数据来源:Generalitat de Catalunya – Agencia Estatal de Meteorología (sunshine hours)[2] |
特色公园
巴塞隆纳因其数量众多、特色鲜明的公园而著名。全市共有68座市立公园,其中12座历史主题公园、5座植物主题公园。45座市区公园和6座森林公园。
巴塞隆纳最大的公园,应属占地超过8000公顷的科塞罗拉自然公园。随后是位于蒙特惠奇山,占地257.9公顷的蒙特惠奇公园(Parc de Montjuïc)、占地31公顷,包括市议会大厅、动物园和几个博物馆的修塔德拉公园(又名城堡公园Parc de la Ciutadella)、占地15.9公顷的古伊那尔多公园、由高第设计占地17.2公顷的桂尔公园、同样占地17.2公顷的奥伦内塔堡公园(Parc del Castell de l'Oreneta)、占地14.3公顷,2002年开放的斜角广场公园(Parc de Diagonal-Mar)、占地13.2公顷的诺·巴里斯中央公园、同样占地11.9公顷的烛光贡体育公园和波布里诺公园(意为新城公园Parc del Centre del Poblenou)、占地9.1公顷,以其内的花园式迷宫命名的奥尔塔迷宫公园。
海滩
巴塞隆纳海岸线总长4.5公里,分为7块海滩,其中圣塞巴斯蒂亚滩和巴萨罗内塔滩是最大、最著名、游客最多的两个,均约长1.1公里。其余5个海滩(分别是诺瓦·伊萨里亚滩、博加特尔滩、玛·贝拉滩、诺瓦·玛·贝拉滩和莱万特滩,长度在400公尺到640公尺之间)和两个大海滩被奥林匹克港隔开。为迎接1992年夏季奥运会巴塞隆纳市政当局将大批工业和港口建筑拆除,所有海滩均对游人开放,2004年世界文化论坛后很多海滩成为海滨浴场。
其他
加泰隆尼亚广场之东南侧是巴塞隆纳的历史中心哥特区,阿文古达大道是最大的商业区,其余商业区还有斜角大道、斜角广场、与所在地同名的马奎尼斯塔、格罗雷斯以及港口附近的玛丽格南等。
巴塞隆纳的摩天大楼并不很多,最高的是双子塔157公尺的迈普福雷塔和154公尺的艺术酒店,其次是2005年新落成的阿格巴塔(Torre Agbar),高142公尺。
人口
人口最多的移民社群[3] | |
国家 | 人口 (2012年) |
---|---|
![]() | 23,281 |
![]() | 22,909 |
![]() | 15,875 |
![]() | 15,511 |
![]() | 14,154 |
![]() | 13,674 |
![]() | 13,464 |
![]() | 12,328 |
![]() | 11,922 |
![]() | 8,482 |
根据市政当局统计,截至2006年1月1日,巴塞隆纳市共有人口1,673,075[4],巴塞隆纳大都会区共有3,161,081,而以此为核心的巴塞隆纳城市区共有人口5,327,872,面积4268平方公里。
巴塞隆纳人口密度为15,779人每平方公里,位于老城区的外延区是人口密度最大的。62%的巴塞隆纳居民来自加泰隆尼亚大区,23.5%来自西班牙的其余地区,13.9%从其余国家移民至此,最大的移民来源国为厄瓜多、秘鲁、摩洛哥、哥伦比亚、阿根廷、义大利、巴基斯坦和中国(以人数排列)。
95%的巴塞隆纳居民可以听懂本地语言加泰隆尼亚语,同时有74.6%可以说、75%可以读、46.1%可以写加泰隆尼亚语。绝大部分本地居民信奉天主教(教堂208处),同时有其他宗教信仰流行,如福音教派(教堂71处,绝大部分为吉普赛人)、耶和华见证人教派(王国聚会所21处)、佛教(寺庙13处)和伊斯兰教。
1900年时巴塞隆纳共有居民533,000人,在1950年以前巴塞隆纳的人口都是稳定而缓慢的增长,此后因为吸收了大批来自西班牙不发达地区的人口而快速膨胀,1979年达到了最多的1,906,998人。1980年代和1990年代很多人为了提高生活质量逐渐向大都会区的周边城市迁移,2000年时人口数量达到低谷,为1,496,266人。后来随着大批年轻人回归,人口又逐渐增长,导致房价快速上涨。
经济
巴塞隆纳具有悠久的商业传统,相比之下其作为欧洲大陆最早工业化的地区之一反而不为人知。巴塞隆纳的冶铁技术自中世纪开始已相对先进,可以制作精良的各种枪砲火器。除了各种与武器相关的贸易发达之外,这里的皮革加工制品亦为当时非常远近驰名的。18世纪末纺织业在逐渐兴起,到19世纪中期巴塞隆纳成为纺织品和纺织机器的重要产地,从此机械工业在巴塞隆纳的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现在的主要工业有纺织、化学、制药、电机、电子、印刷等。在进入20世纪下半叶后,服务业逐渐兴起,物流、出版、电信、电脑在其中起主导作用。
得益于其艺术和创造的传统,巴塞隆纳的工业设计优势十分明显,同时因众多的特色建筑,巴塞隆纳能面向全世界举办众多的博览会,这在另一方面带动了旅游业、酒店业的发展。巴塞隆纳港是地中海西岸的重要港口,在货运和客运方面都是如此。
根据默瑟尔人力资源咨询公司的统计,巴塞隆纳是西班牙生活成本第二高的城市,仅次于马德里,在全世界也排在第31位。
教育
巴塞隆纳的公立高等教育体系相当发达,校园遍布巴塞隆纳市区的巴塞隆纳大学(UB -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是其中的代表,另外还有加泰隆尼亚理工大学(UPC - Universitat Politècnica de Catalunya,中文主页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庞培·法布拉大学(UPF - Universitat Pompeu Fabra)等。在私立大学中拉曼·劳尔大学(URL - Universitat Ramon Llull)因其下属的埃萨德商学院(ESADE - Escola Superior d'Administració i Direcció d'Empreses)而著名。位于贝拉特拉(属巴塞隆纳大都会区)的巴塞隆纳自治大学(UAB - Universitat Autònoma de Barcelona)是另一所著名的公立大学。
巴塞隆纳拥有从幼稚教育到中学的公立教育体系,由市政府负责管理(理论上应由加泰隆尼亚大区政府管理)。同时也有很多私立学校存在,其中一些属于罗马天主教教会学校。同西班牙的其他城市一样,巴塞隆纳市政当局也面临着为日渐增加的来自拉丁美洲、非洲和亚洲的移民子女提供教育的问题。
文化
在2000多年的历史中巴塞隆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与加泰隆尼亚大区其他地区加泰隆尼亚语占统治地位不同,巴塞隆纳有两种官方语言:西班牙语和加泰隆尼亚语,而且两种语言都得到广泛使用。巴塞隆纳的中加泰隆尼亚语与标准加泰隆尼亚语十分接近。自从20世纪70年代西班牙实现民主后,在独裁时期受压制的加泰隆尼亚本地文化蓬勃发展,旧有的艺术形式恢复了活力,新的艺术形式也不断涌现,全球化与世界级城市研究小组与网路(Globalization and World Cities Study Group and Network,GaWC)将巴塞隆纳列为第三类全球城市。
音乐及表演艺术
巴塞隆纳有很多音乐厅和歌剧院,如世界著名的里西奥大剧院(Gran Teatre del Liceu)、加泰隆尼亚国家剧院(Teatre Nacional de Catalunya)、自由剧院(Teatre Lliure)、加泰隆尼亚音乐宫(Palau de la Música Catalana)等。每年六月在巴塞隆纳还有索纳尔音乐节。
巴塞隆纳和加泰隆尼亚交响乐团(Orquestra Simfònica de Barcelona i Nacional de Catalunya,简称OBC)是加泰隆尼亚地区最大的交响乐团,1999年新音乐厅投入使用,该交响乐团每年要举行约75场音乐会。
博物馆和艺术馆
巴塞隆纳的博物馆和艺术馆为数众多,涵盖了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的作品。
- 加泰隆尼亚国家艺术博物馆(Museu Nacional d'Art de Catalunya (MNAC))藏有从11世纪到20世纪的艺术品,其中包括大批彷罗马艺术作品。
- 巴塞隆纳现代艺术馆(Museu d'Art Contemporani de Barcelona (MACBA))致力于收藏20世纪中至今的加泰隆尼亚和巴塞隆纳艺术品。
- 安东尼·高第故居(Casa-Museu Gaudí)
- 毕卡索美术馆(Museu Picasso),藏有毕卡索早期至蓝色时期、粉红色时期、立体派和陶瓷的作品。
- 米罗基金会(Fundació Joan Miró),藏有米罗早期至晚期的作品。
- 塔比埃斯基金会美术馆(Museu de la Fundació Antoni Tàpies),藏有塔比埃斯的作品。
- 城市历史博物馆(Museu d'Història de la Ciutat),收藏巴塞隆纳考古文物。
- 加泰隆尼亚考古博物馆(Museu d'Arqueologia de Catalunya),收藏加泰隆尼亚文物。
- 巴塞隆纳海洋博物馆(Museu Marítim),收藏航海文物。
- 私立的埃及博物馆(Museu Egipci),收藏埃及文物。
- 巴塞隆纳足球俱乐部博物馆(Museu del Futbol Club Barcelona)
特色建筑
巴塞隆纳的很多著名建筑集中在老城区的中心哥德区,这里有很多中世纪甚至罗马人统治时期的建筑。19世纪中至20世纪中之间修建的众多现代主义风格(Modernismo)的建筑为巴塞隆纳增添了许多亮点,特别又以安东尼·高第设计的建筑作品最有特色,这些现代主义的建筑之中有八栋被列为了世界遗产。高第最著名的作品当属由私人捐资兴建的圣家堂最有名。圣家堂始建于1882年,规模宏大壮丽,但至今尚未完工。
巴塞隆纳因其丰富多彩的特色建筑于1999年获得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的皇家金奖,这是该奖项迄今为止唯一一次颁发给一个城市整体而非单个建筑。
世界遗产

巴塞隆纳有八栋建筑物和建筑群被列为世界遗产:
- 安东尼·高第设计的建筑物于1984年被列为世界遗产
- 维森斯之家(1883 - 1888)
- 桂尔宫(1886 - 1889)
- 桂尔公园(1900 - 1914)
- 巴特洛公寓(1904 - 1906)
- 米勒之家(1906 - 1912)
- 圣家堂(1882 - )
- 加泰隆尼亚音乐厅(1905-1908)
- 圣十字和圣保罗医院(1902-1930)
体育
巴塞隆纳城拥有非常有名的巴塞隆纳和西班牙人足球队,而巴塞隆纳亦曾于1982和1992举行世界杯和奥林匹克运动会。位于巴塞隆纳的加泰隆尼亚赛道则举办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和世界摩托车锦标赛等重要赛车赛事。
基础设施与交通
友好城市
参考文献
- ^ 参考
- ^ Barcelona Can Bruixa – climate (1987–2010) (PDF). [2017-08-2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03-04).
- ^ Barcelona DaTaSHeeT 2012 (PDF). Ajuntament de Barcelona. [9 September 201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01-22).
- ^ Ajuntament de Barcelona: Estadística: Indicadors demogràfics. 2005. Web.archive.org. 21 December 2007 [26 June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1 December 2007).
外部连结
- 参观巴塞隆纳,西班牙旅游的官方网页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跟着官方导游认识巴塞隆纳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认识西班牙~ 跟着官方导游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以巴塞隆纳为主,每天更新的西班牙旅游资料,例如罢工、气候、庆典、活动...等
- 巴塞隆纳自助超简单:巴塞隆纳自助、西班牙语点餐教学的旅游美食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