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
اسلامی جمہوریہ پاکستان(乌尔都语)
| |
---|---|
![]() 国徽
| |
![]()
巴基斯坦实际控制区域
宣称主权但未控制的克什米尔南部
| |
首都 | 伊斯兰玛巴德 |
最大行政区 | 俾路支省 |
最大城市 | 喀拉蚩 |
官方语言 | |
族群 |
|
宗教 | |
政治体制 |
联邦制伊斯兰共和国 议会民主制 |
国家宪法 | 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宪法 |
政府 | 巴基斯坦议会 |
• 总统 |
阿里夫·艾维 |
• 总理 |
夏巴兹·谢里夫 |
现役军人 | 650,000(第7名) |
成立 | |
1947年8月14日 | |
• 正式成立 |
1956年3月23日 |
面积 | |
• 总计 |
881,913平方公里(第34名) |
• 水域率 |
3.1% |
人口 | |
• 2021年估计 |
204,740,000[4](第5名) |
• 密度 |
236/平方公里 |
GDP(PPP) | 2021年估计 |
• 总计 |
13,295.54亿美元[5](第25名) |
• 人均 |
5,973美元[5](第130名) |
GDP(国际汇率) | 2021年估计 |
• 总计 |
3,477.43亿美元[5](第42名) |
• 人均 |
1,562美元[5](第142名) |
货币 | 巴基斯坦卢比(PKR) |
时区 | UTC+5(巴基斯坦标准时间) |
• 历法
|
公历、伊斯兰历 |
行驶方位 | 靠左行驶[6] |
电话区号 | 92 |
ISO 3166码 | PAK |
主要节日 |
圣纪节(2月8日) 开斋节(8月18日) 独立日(8月14日) 阿舒拉节(11月23日) |
家用电源电压 | 220 V |
家用插座标准 | C、D |
人类发展指数 | ▼0.560[7](第152名)-中 |
吉尼系数 | 0.312 |
国家象征 |
|
地理最高点 | 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 |
最长河流 | 印度河 |
海岸线 | 980公里 |
网际网路顶级域 | |
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乌尔都语:اسلامی جمہوریہ پاکستان;英语:Islamic Republic of Pakistan),通称巴基斯坦,位于南亚,实际控制面积881,913平方公里,东与印度比邻,南面是印度洋,西与伊朗接壤,西北和阿富汗相连,东北面可通往中国新疆。除南部属热带气候外,其余属亚热带气候。南部湿热,受季风影响,雨季较长;北部地区干燥寒冷,有的地方终年积雪。
「巴基斯坦」乌尔都语意思为「圣洁的土地」。巴基斯坦原为英属印度一部分,1858年随印度成为英国殖民地,1947年8月14日宣告独立,成为大英国协的自治领。1956年3月23日,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成立。1971年孟加拉人民共和国从巴基斯坦独立。巴基斯坦从前的首都在喀拉蚩,现在首都位于伊斯兰玛巴德。巴基斯坦是大英国协和伊斯兰合作组织成员国。
巴基斯坦人口2.077亿(2017年普查),是仅次印尼世界第二多人口的伊斯兰教国家,95%以上的巴基斯坦人信奉伊斯兰教(国教),少数信奉基督宗教、印度教和锡克教等。
名称
巴基斯坦(Pakistan)其实是英语名称,以构成地名称的不同部分组成。在1933年1月28日,巴基斯坦民族主义的灵魂人物乔杜里·拉赫玛特·阿里在英国剑桥的写作「Now or Never; Are We to Live or Perish Forever?」(亦称为「巴基斯坦宣言」)中提出「Pakstan」一词[8],由旁遮普省(Punjab)、有「阿富汗省」(Afghan Province)之称的西北边境省、克什米尔(Kashmir)、信德省(Sindh)和俾路支斯坦(Baluchistan)中的「P」、「A」、「K」、「S」、和「tan」并成[9]。他在文中提及这些英属印度以穆斯林为主的省份要争取独立,脱离印度成立一个伊斯兰国家,亦即是「印巴分治」。后来该字加上了「i」以便颂读,成为了今日所见的巴基斯坦「Pakistan」[10]。
巧合的是,在波斯语和乌尔都语中[注 2],「巴基斯坦」的字面意思是「圣洁的土地」。
历史

古代
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哈拉帕文化产生于今巴基斯坦境内,兴建了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直至前2000年,生活在中亚的雅利安人来到印度河流域,征服了当地的达罗毗荼人,印度河文明逐渐衰亡。此后的吠陀时代,雅利安人的政治中心开始向北转移。前519年起,波斯统治巴基斯坦西部地区,前327年,亚历山大大帝曾率军攻占过此地。大约公元前321年,被孔雀王朝的旃陀罗笈多所占领。孔雀王朝衰落后被印度-希腊人统治,后被斯基泰人和帕提亚人统治,公元二世纪之后被贵霜帝国统治,贵霜帝国国王迦腻色迦当政时期(129-152年),王朝疆域扩至克什米尔和喜马拉雅山以北的莎车和和田。三世纪到四世纪今巴基斯坦南部被萨珊王朝控制,四世纪时起,这里受到笈多王朝统治,五世纪末期来自于中亚的白匈奴逐步把疆域扩张到该地区。
8世纪初,阿拉伯扩张到印度河流域,并将伊斯兰教传入,使大批当地居民成为穆斯林。阿拉伯帝国退出该地区后,这里被兴起于恒河三角洲一带的波罗王朝统治。11世纪初,巴基斯坦西北部处于阿富汗加兹尼王朝统治之下。12世纪初,古尔王朝又取代了加兹尼王朝。1206年,库特布·艾伯克建立奴隶王朝,巴基斯坦和印度开始处于同一政权统治之下。此后300年间历经了6个王朝(德里苏丹王朝),直至1526年被蒙兀儿帝国取代。
近代

1757年后,巴基斯坦随印度成为英国殖民地,但穆斯林与印度教徒之间冲突依然严重。赛义德·阿赫默德·汗领导阿利加尔运动,其继承者于1906年成立了「全印穆斯林联盟」,曾一度与印度国大党合作,共同争取印度的民族独立,但1928年合作破裂。1940年3月23日,穆罕默德·阿里·真纳领导下的穆斯林联盟在拉合尔召开全国会议,通过了建立巴基斯坦的决议。1947年6月,英国公布蒙巴顿方案,同意印巴分治。8月14日,巴基斯坦宣布独立,成为大英国协的自治领。1956年3月23日,巴基斯坦改自治领为共和国,定国名为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
巴基斯坦独立后,与印度因领土纠纷(即克什米尔问题)于1948年、1965年、1971年在克什米尔地区发生了三次印巴战争。第三次印巴战争直接造成东巴基斯坦独立成为孟加拉国。1972年7月,双方签署了《西姆拉协定》,实现停火。此后双方多次会谈,但未达成任何协议,1989年起,双方不断交火,1998年5月巴基斯坦继印度之后进行了6次地下核试验,使紧张局势加剧。2003年4月,印巴两国先后表达了重新进行对话的意愿,11月25日在实际控制线停火。
地理

巴基斯坦位于南亚,东与印度比邻,南面是印度洋,西与伊朗接壤,西北和阿富汗相连,东北面可通往中国新疆。面积为79.6万平方公里(不包括克什米尔),约等于法国和英国面积的总和,在全世界排第35位。国土南部沿阿拉伯海及阿曼湾有1,046公里(650英里)的海岸线[11],陆上边界总长6,774公里(4,209英里),分别为阿富汗2,430公里(1,510英里)、中国523公里(325英里)、印度2,912公里(1,809英里)及伊朗909公里(565英里)[2];与阿曼有海上边界[12],与塔吉克隔着寒冷、狭窄的瓦罕走廊[13]。
巴基斯坦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全境五分之三为山地和高原,北有喜马拉雅山脉,西北有兴都库什山脉,东部为印度河中下游冲积平原,东南为塔尔沙漠的一部分。
气候
巴基斯坦属亚热带干燥和半干燥气候,气候总的来说比较炎热干燥,每年平均降雨量不到250公厘,1/4的地区降雨量在120公厘以下。最炎热的时节是6、7月份,大部分地区中午的气温超过40℃,而在信德和俾路支省的部分地区中午气温则可能高达50℃以上。海拔高度超过2公里以上的北部山区比较凉爽,且温差大,昼夜平均温差14℃左右。气温最低时节是12月至2月。
自然资源
巴国主要自然资源为耕地,以及分布广泛的天然气、石油和煤炭资源。铬铁矿、铁矿石、铜矿、金和银等矿藏丰富,其他珍贵矿石资源有宝石和大理石,非金属矿藏有石灰石、石膏、硫磺、耐火土和矽石等。旁遮普省的岩盐矿带(Salt Range)为世界著名的纯盐沉积矿。巴基斯坦有巨大的水力发电蕴藏量,但由于受到国际国内政治因素的制约致使能源开发速度缓慢,至今仍旧面临能源短缺局面。
区划
行政区划
巴基斯坦全国共有旁遮普、开伯尔-普什图、俾路支、信德4省。各省下设专区、县、乡、村联会。巴基斯坦实际控制的克什米尔的西北部一部分,划分为联邦管辖的阿扎德克什米尔和「临时省」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阿扎德克什米尔地区的人民持巴基斯坦护照,享有对该地政府的选举权,不享有对中央政府的选举权。克什米尔地区的中部和南部土地肥沃最大的克什米尔谷地由印度控制。此外,1963年根据边境协定巴基斯坦将一部分巴控克什米尔(喀喇昆仑走廊)划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另外印度声称拥有中国控制的阿克赛钦(属新疆和阗县)即克什米尔东北部主权。
巴基斯坦行政区划 | |||||
---|---|---|---|---|---|
编号 | 行政区 | 名称 | 首府 | 面积 | 政区图 |
1 | 省份 | 俾路支省 | 奎达 | 347,190平方公里(134,050平方英里) |
![]() |
2 | 开伯尔-普什图省 | 白沙瓦 | 128,961平方公里(49,792平方英里) | ||
3 | 旁遮普省 | 拉合尔 | 205,344平方公里(79,284平方英里) | ||
4 | 信德省 | 喀拉蚩 | 140,914平方公里(54,407平方英里) | ||
5 | 地区 | 伊斯兰玛巴德首都区 | 伊斯兰玛巴德 | 906平方公里(350平方英里) | |
6 | 克什米尔 | 阿扎德克什米尔 | 穆扎法拉巴德 | 13,297平方公里(5,134平方英里) | |
7 | 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 | 吉尔吉特 | 72,496平方公里(27,991平方英里) |
主要城市

- 喀拉蚩-信德省的首府,巴基斯坦最大城市和港口及商业中心,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14]。
- 伊斯兰玛巴德-巴基斯坦首都。
- 拉合尔-旁遮普省的首府。
- 拉瓦尔品第
- 白沙瓦-开伯尔-普什图省的首府。
- 费萨拉巴德
- 木尔丹
- 海德拉巴
- 苏库尔
- 吉尔吉特-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的首府。
- 奎达-俾路支省的首府。
- 瓜达尔位于俾路支省拥有深水港瓜达尔港。
政治
国家象征
巴基斯坦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左侧是白色竖长方形,宽度占整个旗面的1/4;右侧为深绿色长方形,中央有一颗白色五角星和一弯白色新月。绿色象征繁荣,代表伊斯兰教;白色象征和平,代表国内的少数民族和信奉其他宗教的居民。新月象征进步,五角星象征光明;新月和五角星还象征对伊斯兰教的信仰。
巴基斯坦国徽颜色同国旗;深绿色和白色。顶端是五角星和新月图案;中间是盾徽,盾面分为四部分,分别绘有棉花、小麦、茶、黄麻四种农作物。盾徽两侧饰以鲜花、绿叶。下端的绿色饰带上用乌尔都语书写该国的国家格言——「虔诚、统一、戒律」。
议会政府

巴基斯坦实行两院制,设参议院及国民议会。参议院有100名议员,国民议会有342名议员,其中272名由分区普选产生,60席为妇女保留席位,10席为非穆斯林保留席位,由各政党按普选得票比例分配;国民议会设议长和副议长各1人,议员任期五年。参议院设100个议席,议员任期六年,每3年改选半数。设主席和副主席各1人,任期三年。
独立后的巴基斯坦,军方在政治一直担当重要角色,巴基斯坦于1958-1971年,1977-1988年及1999-2008年长期实行军政府统治。巴基斯坦建国后于1956年、1962年和1973年颁布三部宪法。此外,文人政府的不稳定和贪腐问题一直是国内的政治焦点。
2008年巴基斯坦恢复民主制后,首个文人政府完成五年任期。标志着巴基斯坦能够通过公正、透明的选举,由上一届民选政府和平地把权力移交给下一届民选政府。2013年6月,纳瓦兹·谢里夫就任总理。2017年8月,谢里夫被议会罢免,沙希德·哈坎·阿巴西就任总理。 2018年7月,伊姆兰·汗宣布赢得巴基斯坦大选,7月27日,巴基斯坦前执政党谢里夫派表示承认大选结果,接受伊姆兰·汗成为下一任总理。
军事

巴基斯坦武装部队是世界第七大现役武装部队,并拥有核武器。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巴基斯坦陆军、巴基斯坦海军(包括巴基斯坦海军陆战队)和巴基斯坦空军;此外还有一些准军事部队。1962年开始,巴基斯坦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军事关系紧密,包括研发合作,以增强军事系统,如JF-17雷电,K-8喀喇昆仑,以及其他武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巴基斯坦首要的军备供应者[15]。双方同时在核武器和太空计划合作发展[16][17][18]。巴基斯坦空军还与美国保持密切的军事关系,是美国的一个非北约主要盟友。它主要进口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国的军事装备[15]。
巴基斯坦空军创建于1947年8月14日,有65000名全职人员,其中有3000名飞行员,飞机共约700架,其中有470余架战斗机。从1983年至1987年,巴基斯坦获得了40架F-16A/B Block 15战斗机。随着苏联-阿富汗战争结束,巴基斯坦对美国的战略价值骤然消失,美国于1990年对28架F-16A/B战斗机冻结交付并冻结巴基斯坦的购机款拒绝归还。2003年美国对阿富汗战争陷入胶着后,于2005年至2008年交付给巴基斯坦这批被扣留的战机中的14架。2006年,美国军援了12架F-16C与6架F-16D Block 52+并计划提供另外的18架。
巴基斯坦海军创建于1947年,现役25,000人,预备役5,000[19]。海军节设于每年的9月8日,以纪念1965年印巴战争。巴基斯坦海军有8个战地司令部,分别为喀拉蚩司令部(COMKAR) 、巴基斯坦舰队司令部(COMPAK)、北方司令部(COMNOR)、海岸司令部 (COMCOAST)、后勤司令部、海上训练舰队司令部(FOST)、西部司令部(COMWEST)、海军航空兵司令部(COMNAV)。目前主力舰为四艘中制F-22P巡防舰和一艘美制F-260巡防舰、5艘法制潜舰,另有飞弹快艇10艘和30多艘砲艇。
外交
巴基斯坦是现今所有联合国会员国中唯一一个不承认亚美尼亚为国家的成员[20]。
- 与印度的关系
巴印于1947年、1965年和1971年三次爆发战争。1971年巴印断交,1976年复交。2004年以来,巴印启动全面对话进程,双边关系持续缓和。2008年7月,两国启动第五轮全面对话,并首次开通跨克什米尔控制线贸易。11月,印度孟买发生重大恐怖袭击事件,印指责巴境内组织有染,巴印关系骤然紧张。在国际社会斡旋下,两国间紧张形势有所缓和。
- 与中国的关系
1950年1月5日,巴基斯坦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1951年5月21日两国正式建交。建交以来,中巴两国建立良好的友谊,展开全方位合作。2013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访问巴基斯坦时提出兴建中巴经济走廊项目,旨在建设连接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的高速公路、铁路运输,以及石油和天然气的管道[21][22][23][24]。2014年11月8日,在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巴基斯坦总理纳瓦兹·谢里夫的共同见证下,两国官员签署了《中巴经济走廊能源项目合作的协议》[25]。2015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对巴基斯坦进行正式访问,两国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建立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 与阿富汗的关系
巴基斯坦与阿富汗在地理、历史、文化、宗教、种族等方面关系密切。9·11事件后,巴基斯坦参与国际反恐战争,但是暗中包庇塔利班和其它恐怖组织,[26]阿富汗政府曾于2008年指责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介入针对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的未遂暗杀行动。[27]
- 与美国的关系
冷战期间,巴美关系密切。此后,巴基斯坦因核试验和政变招致美国制裁。九一一袭击事件后,美国政府经常指责巴基斯坦一方面参加国际反恐战争,另一方面却暗中包庇多个恐怖组织[28]。2009年10月,美推出5年内向巴基斯坦提供75亿美元援助的「克里-卢格法案」。两国建立战略对话机制。
总计布希政府曾向巴基斯坦提供共124亿美元援助。欧巴马政府的援助则超过210亿美元。[28]
2011年奥萨马·宾·拉登在巴基斯坦境内被美军击毙后,巴基斯坦逮捕涉嫌协助美国人确定宾·拉登行踪的医生沙基勒·阿夫里迪,并以「叛国罪」等罪名判处其入狱33年(其叛国罪定罪其后被推翻,刑期亦最终被缩减至23年),引起美国不满。[29][30]2015年美国不满巴基斯坦在反恐战争中作战不力,拒绝支付三亿美元的军援,作为对巴基斯坦的惩罚。[31]
2018年1月1日,美国总统唐纳·川普在推特上写道:「美国在过去15年愚蠢地给了巴基斯坦超过330亿美元的援助,而他们除了谎言和欺骗什么也没有给我们,把我们的领导人们当傻子。他们向我们在阿富汗搜捕的恐怖分子提供庇护所,没帮到什么忙。不会再有了!」[32][33]
经济
巴基斯坦拥有多元化的经济体系,是世界第40大经济体。作为一个快速增长的开发中国家[34][35][36],截止2007年,巴基斯坦的年平均经济增长连续4年达到7%。尽管1947年独立时很穷,巴基斯坦在随后40年中取得了高于世界平均的经济增长,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不明智的政策却导致经济减速。最近几年来,大规模经济改革改善了经济前景,加快了增长,尤其是制造业和金融服务部门。近年来巴基斯坦在外汇兑换市场的地位和硬通货的储备都有显著提高。2005年估计有400亿美元外债。但是,由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和美国的巨额债务减免,外债数额最近几年显著减少了。巴基斯坦的国内生产总值(由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估计有4754亿美元,每人平均收入2542美元。贫困率据估算有23%到28%。巴基斯坦的经济增长率过去5年间稳步增加。不过,通胀压力和低储蓄率可能使这种高增长率无法持续。以年增长率4.9%计算,巴基斯坦还需70年才能成为一个已开发国家。

巴基斯坦的经济结构由主要是农业为基础转变为服务业为基础。如今农业只贡献国内生产总值的20%;而服务业占53%,批发和零售贸易占这个产业的30%。过去几年,喀拉蚩证券交易所和世界其他新兴市场的一样增值。大笔外资被投入到电讯、房地产和能源等领域。其他主要产业包括软体、机动车、纺织、水泥、化肥、钢铁、造船、航空航天和军火生产。
货币采用巴基斯坦卢比,1卢比等于100派沙(Paisa)。硬币计有:1卢比、2卢比、5卢比;纸币有:5卢比,10卢比、20卢比、50卢比、100卢比、500卢比、1000卢比及5000卢比共7种。现时(2012年4月)巴基斯坦卢比兑美元的汇率约为1对0.0110;即一美元大约等于90卢比。
巴基斯坦煤炭资源丰富。根据巴基斯坦地质调查局(GSP)的估算,巴基斯坦的煤炭资源量在1850亿吨左右,其中1840亿吨在信德省,占全国总量的99.5%。其他主要矿藏储备有:天然气4920亿立方公尺、石油1.84亿桶、铁4.3亿吨、铝土7400万吨,还有大量铬矿、大理石和宝石。森林覆盖率4.8%。[37]
在2006年11月中国大陆与巴基斯坦签定了自由贸易协定,希望把当时42亿美元的双边贸易额在五年之内增长到150亿美元。巴基斯坦在2007年的出口额达到了205亿8千万美元。
人口和宗教
- 数量
巴基斯坦有2.077亿人(2017年普查),为世界人口第五多的国家,位居印度尼西亚之后。[4]巴基斯坦人口预估2020年达2.1013亿人,并于2045年翻倍。于1947年时,巴基斯坦人口为3,250万人[38][39];于1990至2009年间增长了57.2%[40]。至2030年可望超越印度尼西亚成为世界最大的穆斯林国家[41][42][43]。巴基斯坦是个相当「年轻」的国家,于2010年统计年龄中位数为20岁,且30岁以下的人口有1.04亿人[38]。
- 分布
巴基斯坦南部大多数人口居于印度河周边地区,喀拉蚩为人口最多的城市;而北部人口则分布于由拉合尔、费萨拉巴德、拉瓦尔品第、伊斯兰玛巴德、古吉兰瓦拉、锡亚尔科特、古杰拉特、杰赫勒姆、萨戈达、谢胡布尔、瑙谢拉、马尔丹、白沙瓦等城市所居的弧状地带。于1990年至2008年间,约有36%的居民居住于城市中,为南亚都市化比率最高的国家[2][38],且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于五千人以上的城镇[44]。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里186人(2001年)。
族群

巴基斯坦国民中旁遮普人占45%,普什图人占16%,信德人占13%,俾路支人占4%等,还有来自印度的穆斯林移民穆哈吉尔人和旁遮普支系沙拉基人。乌尔都语为国语,英语为官方语言。主要民族语言有旁遮普语、信德语、普什图语和俾路支语等。
宗教
巴基斯坦是个宗教气氛极为浓重的国家,根据宪法的规定,巴基斯坦的国教为伊斯兰教[3], 97%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其中多数为逊尼派(占75%),少数为什叶派(占20%),还有艾哈迈迪亚教派(法律上不被视为穆斯林)[45]。另外1.5%信奉印度教,1.3%信奉基督宗教,0.2%信奉琐罗亚斯德教等其他宗教。宗教少数派在巴基斯坦常常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
巴基斯坦穆斯林的礼拜习俗特别浓厚,教徒每天要礼拜五次,礼拜前,必须沐浴净身(分大净、小净)[46]。穆斯林的主要宗教活动有每年的斋戒月和朝觐、每天五次祈祷、年度《古兰经》朗诵比赛等等。信奉伊斯兰教的正统穆斯林严格禁酒,禁忌与猪有关的图画和食品,12岁以上的女性外出要穿戴盖头头巾等。到巴基斯坦访问、旅游的人员要注意尊重当地风俗习惯,不携带酒类和含酒精饮料,不携带猪肉食品,否则过海关时可能会遇到麻烦[47]。
交通
文化


尽管与印度关系紧张,但印度电影在巴基斯坦非常受欢迎。音乐在巴基斯坦也非常风靡,多样的乐风从传统音乐(如Qawwali)到与西方音乐融合的巴基斯坦音乐。
教育
巴基斯坦正规教育的学制为16年,包括5年小学教育、3年初中教育、3年高中教育、2年大学预科、3年大学本科,高中以下教育免费。巴基斯坦较为著名的大学有巴基斯坦国立科技大学、喀拉蚩大学、法蒂玛·真纳医学院、爱德华国王医学院、巴基斯坦纺织学院、国家艺术学院、白沙瓦大学、阿迦·罕医科大学、拉合尔工程技术大学等。[48]2018年3月23日,旁遮普天津技术大学在拉合尔市建校[49],是中巴经济走廊的第一个教育合作项目。
正规教育的语言通常以乌尔都语为主,中产阶级及以上的家庭子女多接受英语教育。此外,巴基斯坦还有为数众多的宗教学校[50],宗教学校以培养伊斯兰教神职人员和伊斯兰学者为宗旨,教学内容主要是伊斯兰教经典著作。[51]
运动
在巴基斯坦最受欢迎的运动应该是板球运动。有大批巴基斯坦人通过电视观看巴基斯坦队参加的国际性比赛,尤其是与宿敌印度队。巴基斯坦队是国际板球运动劲旅之一,曾在1992年赢得过世界杯,并在奥运会上赢得过数次金牌。此外,卡巴迪也是非常受巴基斯坦人欢迎的民间运动。
巴基斯坦在大型国际综合运动会的成绩:
夏季奥运:3金3银4铜10枚(亚洲第11,世界前70)
亚运会:37金48银76铜161枚(亚洲第14)
大运会:无奖牌
世界运动会:1铜1枚(亚洲第16,世界第76)
夏季青奥会:1银1枚(亚洲第18,世界第74)
亚洲室内运动会:2银1铜3枚奖牌(亚洲第28)
世界武搏运动会:1金1枚(亚洲第12,世界第37)
亚洲沙滩运动会:2金7银6铜15枚(亚洲第16)
亚洲武艺运动会:3金2银4铜9枚(亚洲第11)
亚洲青年运动会:4铜7枚(亚洲第21)
纪念日及节日
- 巴胜特节:巴基斯坦人的「春节」,一般在2月中上旬之交的星期五
- 共和国日:3月23日(1956年)
- 独立日:8月14日(1947年)
- 真纳诞辰纪念日:12月25日
- 阿舒拉节:伊斯兰历1月10日
- 圣纪节:伊斯兰历3月12日
- 开斋节:伊斯兰历10月1日
- 古尔邦节:伊斯兰历12月10日
照片集
农业银行
东部农村
证交所
国际伊斯兰大学
影碟店贩售有欧美和东亚戏剧
注释
参考文献
- ^ 国徽. Embassy of Islamic Republic of Pakistan in Beijing. [2019-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0).
- ^ 2.0 2.1 2.2 Pakistan. World Factbook. CIA. [13 February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03).
- ^ 3.0 3.1 Part I: "Introductory". pakistani.org.
- ^ 4.0 4.1 巴基斯坦人口爆炸 引发危机. 2017-09-10 [2018-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0).
- ^ 5.0 5.1 5.2 5.3 Pakistan. 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 April 2022 [2022-05-29] (英语).
- ^ Miguel Loureiro. Driving—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 Daily Times (Pakistan). 28 July 2005 [10 January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10).
- ^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19 (PDF).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2019-12-2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12-09).
- ^ Choudhary Rahmat Ali. Now or never: Are we to live or perish for ever?. Columbia University. 28 January 1933 [4 December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22).
- ^ Choudhary Rahmat Ali. Now or Never. Are we to live or perish forever?. 28 January 1933 [2019-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30).
- ^ Roderic H. Davidson. Where is the Middle East?. Foreign Affairs. 1960, 38 (4): 665–675. JSTOR 20029452. doi:10.2307/20029452.
- ^ PNS Gwadar. Global Security. 21 November 2011 [4 January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4).
- ^ Muscat Agreement on the Delimitation of the Maritime Boundary between the Sultanate of Oman and the Islamic Republic of Pakistan, 12 June 2000(1) (PDF). United Nations: 1. [18 August 201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3-08).
- ^ Ed Wong. In Icy Tip of Afghanistan, War Seems Remote. New York Times. 27 October 2010 [4 January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22).
- ^ The largest cities in the world and their mayors. City Mayors. [5 February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5).
- ^ 15.0 15.1 Values, Arms trade, Sipri, [2012-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25)
- ^ News, UK: BBC, 17 June 2010 [2012-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06).
- ^ World, News, CBS, 16 October 2008 [2012-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18).
- ^ South Asia, Asia Times, [2012-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04).
- ^ Pakistan Navy. Maritime Security Agency of Pakistan. Retrieved 8 April 2012.
- ^ Opinion: «Armenia can block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Pakistan and the EEU». Rusarminfo. [2021-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9) (ru-RU).
- ^ 毛玉西; 吕顺景. 中巴经济走廊:“一带一路”推进的“示范区”. 广州日报. 2015-04-19 [2015-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19).
- ^ Shahzeb Jillani. Pakistan: China's new super highway?R. BBC. 2015-04-20 [2015-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22).
- ^ 中巴决建经济走廊 李克强形容两国友谊是「铁哥们. 香港文汇报. 2013-05-24 [2015-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14) (中文).
- ^ Backgrounder: China-Pakistan Economic Corridor. 中国日报英文版. 2015-04-22 [2015-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24).
- ^ 中巴签署《中巴经济走廊能源项目合作的协议》. 中国发展网. 2014-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2).
- ^ 川普总统提出阿富汗“前进道路”. 2017-08-22 [2018-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8).
- ^ 阿指责巴策划暗杀巴称指责无根据. voachinese.com. 2008-06-25 [2018-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 ^ 28.0 28.1 昔日美国盟友巴基斯坦正在转向中俄. 美国之音. 2017-07-10 [2018-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8).
- ^ 越狱未遂?助美追踪拉丹的巴基斯坦医生被转移. 新华网. 2018-04-30 [2018-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7).
- ^ Shakil Afridi: The doctor who helped the CIA find Bin Laden. BBC. 2019-10-09 [2021-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1).
- ^ 徐子轩. 恐怖的暧昧:巴基斯坦,拥恐还是反恐?. 转角国际. 2017年1月17日 [2017年6月2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2月18日) (中文).
- ^ 反恐不力 川普政府继续暂停对巴基斯坦军事援助. 美国之音. 2018-01-03 [2018-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8).
- ^ Trump attacks Pakistan 'deceit' in first tweet of the year. BBC. 2018-01-01 [2021-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9).
- ^ Faryal Leghari. GCC investments in Pakistan and future trends. Gulf Research Center. 3 January 2007 [12 February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11).
- ^ Quid Pro Quo 45 – Tales of Success (PDF). Muslim Commercial Bank of Pakistan: 2. 2007 [12 February 200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年2月16日).
- ^ Malcolm Borthwick. Pakistan steels itself for sell-offs. BBC News. 1 June 2006 [12 February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6).
- ^ 巴基斯坦国家概况 http://www.fmprc.gov.cn/mfa_chn/gjhdq_603914/gj_603916/yz_603918/1206_60401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 38.0 38.1 38.2 N.S. Nizami. Population, Labour Force and Employment (PDF). Ministry of , Pakistan: 1, 2, 9, 12, 20. 2010 [30 December 2011].
- ^ High population growth rate affecting economy’. Daily Times. 12 July 2011 [19 December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12).
- ^ CO2 Emissions from Fuel Combustion (PDF). Intenatinal Energy Agency(IEA)Paris: 88. 2011 [2 January 201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01-06).
- ^ Mapping Project Shows the Future of Muslim World. Jakarta Globe. 27 January 2011 [16 April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2月3日).
- ^ World Muslim Population Doubling, Report Projects. Assyrian International News Agency. 27 January 2011 [16 April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24).
- ^ Pakistan set to become most populous Muslim nation. Samaa Tv. 27 January 2011 [16 April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2-26).
- ^ Jason Burke. Pakistan looks to life without the general. The Guardian (London). 17 August 2008 [20 May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21).
- ^ 驱逐回巴基斯坦我该回去送死. DW. [2021-03-21].
- ^ 巴基斯坦宗教.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驻巴基斯坦使馆经商处. 2014-06-12 [2016-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2).
- ^ 风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 2014-06-12 [2016-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2).
- ^ 中国公民赴巴基斯坦卡拉奇须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2006-10-10 [2019-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8).
- ^ Javed Iqbal. PTUT to be operational from 23rd. The Nation. 2018-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22).
- ^ 大学是巴基斯坦青年的唯一出路吗. 光明日报. 2009-09-03 [2019-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5).
- ^ 焦若水. 巴基斯坦宗教学校:现状、问题与社会风险. 南亚研究季刊. 2018, (1): 61-69. ISSN 1004-1508.
外部连结
- (英文)巴基斯坦政府官方网站
- (英文)巴基斯坦目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英文)Pakistan : its global role and role in South Asi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Consul-General-in-nce Lecture Series co-organized by Consul General of the Islamic Republic of Pakistan in Hong Kong and International Office,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bajisitan.pk
- (英文)《世界概况》上有关Pakistan的条目
- (英文)开放式目录计划中和巴基斯坦相关的内容
-
(英文)
维基媒体的Pakistan地图集
- (中文) 维基导游上有关巴基斯坦的旅行指南
-
OpenStreetMap上有关巴基斯坦的地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