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伯龙根的指环
理察·华格纳的乐剧作品 |
---|
![]() |

《尼伯龙根的指环》(德语:Der Ring des Nibelungen,意为「尼伯龙人的指环」),是一个由四部歌剧组成的系列作品,由华格纳作曲及编剧,整部剧自1848年开始创作,直至1874年完成,历时共26年。创作灵感来自北欧神话《诸神黄昏》及日尔曼叙事诗《尼伯龙根之歌》内的故事及人物,特别是冰岛家族萨迦史诗 (Icelanders' sagas,冰岛历史英雄故事散文)。
神话背景
尼伯龙根的指环改编自德国中世纪叙事诗《尼伯龙根之歌》,后者则取材自北欧神话《沃尔松格传说》[1][2]。北欧神话与其他神话不同,神明通常不是全能、所向无敌的,他们的能力多有一定的限制,本身也要面临灭亡的命运。在指环一剧的最终幕《诸神的黄昏》中就体现了这一万物同归于尽、转换新生的思想。[3]
尼伯龙之名出自于东日尔曼人的勃艮第部落,当地的王族一般被称为尼伯龙,不过在此歌剧里尼伯龙却意为「矮人」。剧中矮人阿尔贝里希用偷来的莱茵河黄金铸造了具有统治世界魔力的指环,故事亦围绕该宝物展开。
创作历程
起初,华格纳在整理尼伯龙根之歌后打算将其改编成歌剧,却招致许多质疑,多数人认为如此庞大的脚本难以配乐。华格纳先选取了故事的一部分创作歌剧《齐格菲之死》(Siegfrieds Tod),该剧为后来第四部份《诸神的黄昏》的前身,该作以布伦希尔德引齐格菲进入瓦尔哈拉天宫作为结局。
不久后,华格纳觉得不满意,认为该剧缺乏更深一层的伦理内涵,无法在剧院里演出。他将诸神黄昏改成富含深奥玄学色彩的结局,并续写了《青年齐格菲》(Der junge Siegfried),即后来第三部分《齐格菲》的原型。之后华格纳又追加了《女武神》及序剧《莱茵的黄金》两个部分。
由于《尼伯龙根指环》总谱漫长的创作期,华格纳的赞助人路德维希二世要求他先行演出已完成的部分。1869年《莱茵的黄金》首演,另三部歌剧亦陆续单独演出。直到1876年拜律特音乐节前夕,《指环》的总谱才总算完成[4][5]。
作品内容
《尼伯龙根的指环》共由四部歌剧组成,亦被华格纳称为「舞台剧庆典三日剧及序幕」,包括:
- 序夜:《莱茵的黄金》 (Das Rheingold),共一幕四景。
- 第一夜 :《女武神》 (Die Walküre),共三幕。
- 第二夜 :《齐格飞》 (Siegfried),共三幕。
- 第三夜 :《诸神的黄昏》 (Götterdämmerung),共三幕。
各部歌剧剧情介绍
第一部﹕《莱茵的黄金》
莱茵河底有莱茵少女守护的黄金,如铸成指环即可统治世界,但只有弃绝爱情的人才能做到。尼伯龙根侏儒阿尔贝里希被少女们调戏,愤而诅咒爱情,夺得黄金铸成指环。众神之王沃坦(Wotan)让巨人法索尔特与法夫纳建造瓦尔哈拉宫殿,报酬是爱之女神弗莱娅。但建成后改以尼伯龙根指环代替弗莱娅。沃坦用计夺走指环,阿尔贝里希诅咒得到指环的人必死于非命。果然,巨人兄弟为指环殴斗,法索尔特被法夫纳所杀。[2]
第二部﹕《女武神》
年轻铁匠齐格蒙德(Siegmund)受人追击,带伤躲进齐格琳德(Sieglinde)家。齐格琳德的丈夫洪丁发觉齐格蒙德是仇敌,约次日决战。齐格蒙德和齐格琳德认出彼此是沃坦所生的孪生兄妹,同时也爱上彼此、私奔。沃坦命令女武神布伦希尔德(Brunnhilde)相助齐格蒙德,但沃坦之妻弗丽卡却主张惩罚二人的不伦之恋。沃坦屈从于弗丽卡,令齐格蒙德战死。布伦希尔德将怀孕的齐格琳德藏起,因此受罚,长眠在烈火山崖。[2]
第三部﹕《齐格菲》
齐格琳德生下一子齐格菲(Siegfried)后去世,这个儿子为阿尔贝里希的弟弟米梅(Mime)抚养长大。齐格菲铸成宝剑,刺死已化为巨龙的法夫纳,根据林中鸟的指示取得了指环,杀了心怀不轨的米梅,并唤醒了布伦希尔德,娶她为妻。[2]
第四部﹕《诸神的黄昏》
命运三女神编织的「命运之索」突然断裂,预示诸神即将毁灭。齐格菲把指环交给布伦希尔德作为信物,自己出外探索。阿尔贝里希之子哈根向贡特尔国王兄妹进言,说布伦希尔德和齐格菲是兄妹俩的理想结婚对象,并设计让齐格菲喝下遗忘药酒。齐格菲忘却前事,抢走布伦希尔德的指环并将她献给贡特尔。愤怒的布伦希尔德将齐格菲的弱点告诉了哈根。哈根刺杀齐格菲和贡特尔,欲抢夺指环。布伦希尔德将丈夫火葬,自己戴上指环一同殉身。莱茵河泛滥,哈根试图抢回指环,被莱茵少女拖入水底,指环物归原主。大火将瓦尔哈拉神殿吞噬。[2]
作品特色
在华格纳的理解中,文字与音乐两者应作为统一的一体呈现,他创作时首重听众观剧的「感觉」[6],在角色对白的创作中运用了头韵法,一方面以简单直白的短句表达「意味深长」的内涵、另一方面又使文字本身富有韵律和可唱性。
在音乐部分,华格纳采用二百多个主导动机贯穿全剧,为每种小高潮都配上了一小段特定的和弦、节奏。在这之中,他在表达角色「内心思想」的回忆动机(德语:Erinnerungsmotiv,即内在动机)时,更是使用了多达百余种的旋律[7],以明、暗两条线来推进剧情的发展。而在乐器的使用上,他大量采用当代的新乐器,诸如华格纳低音号、低音长号、低音小号等,最终成功地创作了前所未有的音乐剧。
首演

由于华格纳的歌剧乐团编制庞大,所选择的歌手在音量音色和强度方面都有特别要求,同时还需要采用一些极端措施保证聆听效果,故华格纳的崇拜者,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为他的《指环》能够上演特别出资建造拜罗伊特节日剧院(又名节日剧院,1872年5月22日动土兴建,历时两年多,于1875年竣工),其设计专为配合华格纳的要求,它将乐池沉降得更深,最嘹亮的铜管乐器放在最深处,离指挥很远,远远低于舞台上的歌手。
1876年8月,《指环》全剧于节日剧院首演,分四天上演,共演出两次,从每天下午4点开始一直持续到深夜,首演的指挥是汉斯‧里希特。演出盛况空前,几乎整个欧洲的音乐人士都齐聚这个美因河边的小镇拜罗伊特,甚至到了当地发生食物短缺的程度。
参考文献
- ^ 文章简介【尼伯龙根的指环】尼伯龙根的指环全文阅读. 九六城堡.
- ^ 2.0 2.1 2.2 2.3 2.4 华格纳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大纪元时报,2017年2月6日
- ^ 【北欧神话】遭放逐的神子,凭借神力在人间开疆辟土|沃尔松格传(Volsunga saga)EP01. MyMusic.
- ^ Bayreuther Festspiele » Deutsch » Einblicke » Festspielgeschichte » Chronologie. web.archive.org. 2009-10-12 [2020-06-19].
- ^ Der Ring des Nibelungen, Entstehung. web.archive.org. 2009-04-30 [2020-06-19].
- ^ Inhalt des zwei und dreißigsten Bandes. Gesammelte Aufsätze und Dichtungen. Gesammelte Auffsätze und Dichtungen. Berlin, Boston: De Gruyter. 1842-12-31. ISBN 978-3-11-140905-4.
- ^ Klein, Rudolf. Robert Donington: Richard Wagners Ring des Nibelungen und seine Symbole. Österreichische Musikzeitschrift. 1977-01, 32 (JG). ISSN 2307-2970. doi:10.7767/omz.1977.32.jg.410.
原始文献
- John Deathridge/Martin Geck/Egon Voss, Wagner Werk-Verzeichnis. Verzeichnis der musikalischen Werke Richard Wagners und ihrer Quellen, Mainz (Schott) 1986.
- Richard Wagner, Das Rheingold, 首版总谱, Mainz (Schott) 1876.
- Richard Wagner, Die Walküre, 首版总谱, Mainz (Schott) 1876.
- Richard Wagner, Siegfried, 首版总谱, Mainz (Schott) 1876.
- Richard Wagner, Götterdämmerung, 首版总谱, Mainz (Schott) 1876.
- Richard Wagner, Das Rheingold, WWV 89A, 历史评注版, ed. Egon Voss, 2 voll., Mainz (Schott) 1988/1989.
- Richard Wagner, Die Walküre, WWV 89B, 历史评注版, ed. Christa Jost, 3 voll., Mainz (Schott) 2002/2004/2005.
- Richard Wagner, Siegfried, WWV 89C, 历史评注版, edd. Annette Oppermann, Klaus Döge & Egon Voss, 3 voll., Mainz (Schott) 2006/2008/2014.
- Richard Wagner, Götterdämmerung, WWV 89D, 历史评注版, ed. Harmut Fladt, 3 voll., Mainz (Schott) 1981/1982/1983.
研究文献
- 罗基敏; 梅乐亘. 《华格纳·〈指环〉·拜鲁特》. 音乐馆 25. 台北: 高谈文化. 2006-08-15. ISBN 9789867101334.
- 罗基敏; 梅乐亘. 《华格纳研究:神话、诗文、乐谱、舞台-2013年台北华格纳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 台北: 华滋. 2017-06-26. ISBN 978-986-94383-4-6.
参见
外部连结
尼伯龙根的指环 |
莱茵的黄金 | 女武神 | 齐格菲 | 诸神的黄昏 |
|
#
- 1876年
- 9月22日
- BBC音樂雜誌
- Fate/Grand Order
- J·R·R·托爾金
- R.O.D -THE TV-
- 丹尼尔·巴伦博伊姆
- 乔治·索尔蒂
- 克萊門斯·克勞斯
- 北欧神话中出现的女武神名字列表
- 卡爾·貝姆
- 古斯塔夫·馬勒
- 君特·诺伊霍尔德
- 唐懷瑟 (歌劇)
- 埃里希·克莱伯
- 基里爾·佩特連科
- 女武神 (歌劇)
- 女武神的騎行
- 威廉·富特文格勒
- 娜杰日达·安德烈耶夫娜·奥布霍娃
- 安德里斯·尼尔森斯
- 安德鲁·戴维斯 (指挥家)
- 小行星552
- 尼古拉·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 巴登-巴登節日劇院
- 希尔斯滕·弗拉格斯塔
- 弗里德里希·尼采
- 德意志帝國
- 朱塞佩·西諾波利
- 柏林爱乐乐团
- 歌剧
- 比尔吉特·尼尔森
- 汉斯·克纳佩茨布施
- 汉斯·里希特
- 法比奥·路易西
- 渣和无用改革
- 漂泊的荷蘭人 (歌劇)
- 琼·维克斯
- 皮埃尔·布莱兹
- 矮人
- 矮人 (龙与地下城)
- 第56届格莱美奖
- 米夏埃尔·吉伦
- 维也纳爱乐乐团
- 莎樂美 (歌劇)
- 藝術種類
- 諸神的黃昏
- 諸神的黃昏 (歌劇)
- 赫伯特·冯·卡拉扬
- 迪卡唱片
- 野蛮人柯南 (1982年电影)
- 阿图尔·叔本华
- 马雷克·亚诺夫斯基
- 鲁道夫·肯普
- 黑马漫画
- 齊格弗里德 (歌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