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农
大司农,掌理国家财政,至汉景帝时改名大农令,汉武帝时再改为大司农,为汉代九卿之一,其属官有五个单位,各设一令一丞,其中太仓掌米谷库储,均输掌物资供应,平准掌物使调节,都内管理国库,籍田皇管皇帝躬耕事宜。此外后来汉武帝新设的盐铁专卖也归大司农管理。曹魏司农王思宏作水碓,免归田里。
魏晋南北朝时,改称大农[2],为中国古代官名,秦代时有治粟内史,各朝亦多设大司农,以掌管财政事宜,地位重要,北魏时另设了太仓尚书分大司农之权,其后大司农只掌理管布帛和赋税的单位。隋代以后此官改为司农寺卿。元代有设大司农司,但职掌已较为不同。
参考文献
- 黄本骥:《历代职官表》(台北,乐天出版社,1974)
参见
- 大司农司
九卿九寺 | |
九卿: | |
---|---|
九寺: | |
注:#者为明清五寺 |
#
- 249年
- 9年
- 东晋官制
- 何攀
- 何澄 (晋朝)
- 何瑀
- 內史 (官制)
- 刘基 (三国)
- 前120年代
- 劉寔
- 劉祐 (東漢)
- 南朝大司農、司農卿列表
- 博陵崔氏
- 卜珝
- 卞敦
- 司馬岐
- 司馬芝
- 周瑜
- 孔坦
- 孟光 (蜀漢)
- 官職買賣
- 宣璠
- 尊室裕
- 尹勳
- 崔洪
- 常林
- 庾亮
- 张温 (东汉)
- 张白泽
- 张禹 (东汉)
- 张衡
- 張闓 (晉朝)
- 張馴
- 彭宣
- 徐廣
- 徐璆
- 徐邈 (三國)
- 成公姓
- 戴封
- 戴淵
- 戴邈
- 新朝官制
- 明朝戶部尚書
- 晉朝太常列表
- 曷剌
- 曹嵩
- 曹操
- 朱儁
- 朱博
- 朱皓
- 李固
- 杜喬 (東漢)
- 柏楊版資治通鑑
- 桑弘羊
- 桓姓
- 桓彝
- 桓範
- 梁習
- 楊敞
- 樓望
- 汉朝
- 汉灵帝
- 王修
- 王宏 (西晉)
- 王巡
- 王思 (三國)
- 王祥
- 王莽改制
- 王邃
- 甯戚
- 田延年
- 盧欽
- 石崇
- 祖約
- 种劭
- 种岱
- 羊陟
- 耿國 (東漢)
- 耿寿昌
- 胡廣 (漢朝)
- 荥阳郑氏
- 蕭彪 (南北朝)
- 蘇峻
- 蘇峻之亂
- 袁渙
- 袁瓌
- 裴潛
- 西漢經學傳承列表
- 賈貴人
- 赵俨
- 赵充国
- 達識帖睦邇
- 邓骞
- 郑玄
- 鄭眾 (大司農)
- 陳元 (東漢)
- 霍光
- 顏含
- 顏異
- 顾琛
- 馮勤
- 高平陵之变
- 高詡
- 鮑德
- 鹽法
- 黃尚
- 齊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