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
地铁为铁路运输的一种形式,目前在中文的词意上有两种理解,但均与都市轨道运输系统相关:
- 指在地下运转为主的都市轨道运输系统,即「地下铁道」或「地下铁」(Metro、subway或underground)的简称[1][2];许多此类系统为了配合修筑的环境,并考量建造及营运成本,可能会在城市中心以外地区转成地面或高架路段。[3]
- 指涵盖了各种地下与地上的路权专有、高密度、高运量的都市轨道运输系统(U-Bahn 、rapid transit),在台湾多称为捷运;除了定义1之外,也包括高架铁路(Elevated railway)或路面上铺设的铁路。中国大陆的都市轨道运输标准中规定了地铁必须拥有专有路权且与其他运具线路无平交,以作为区分轻轨运输系统的主要特征。[4][5][6][7][8][9]
定义
一般来说,现代的地铁须具有以下几个条件:[10][11][7]
- 在城市内部运转的大客流量、主要以电力驱动的轨道交通,换言之,该系统须主要在城市内部运转,服务城市;
- 拥有独立路权,运输时不为其他交通系统所干扰;
- 班次密集,在白天的频率一般在10分钟以内一趟。
根据这个定义,地铁无须完全建于地下,可以位于地面或高架桥上;亦无须采用重轨(重量大于每米30公斤的铁轨),如使用轻轨(重量小于或等于每米30公斤的铁轨)[12]能做到以上几点的,应当也能算成地铁,如温哥华高架列车(博览线早期用ICTS Mark I轻轨列车);至于是采用钢轮或是胶轮,是传统的两根轨道或是跨座式、悬挂式单轨、是用第三轨或是接触网、是自动驾驶或是有人驾驶、轨距几何,都不影响这个定义的适用。[10]
历史
世界上首条地下铁路系统是英国在1863年开通的伦敦大都会铁路,是为了解决当时伦敦的交通堵塞问题而建。当时电力尚未普及,所以即使是地下铁路也只能用蒸汽机车。由于机车释放出的废气对人体有害,所以当时的隧道每隔一段距离便要有和地面打通的通风槽。[13]
到了1870年,伦敦开办了第一条客运的钻挖式地铁,位在伦敦塔附近、穿越泰晤士河的伦敦塔地铁(Tower Subway)。但这条铁路并不算成功,在营运数个月后便因新通车的伦敦塔桥取代了大部分的旅运量而废线。现存最早的钻挖式地下铁路则在1890年开通,亦位于伦敦,连接市中心与南部地区。最初铁路的建造者计划使用类似缆车的推动方法,但最后用了电力机车,使其成为第一条电气化地铁,即现时北线的一部分。早期在伦敦市内开通的地下铁亦于1905年全数电气化。现存最早的越江地下铁路于1886年开通,位于利物浦,以连接利物浦市中心与河对岸的伯肯黑德码头区。 1896年,当时奥匈帝国的城市布达佩斯(现匈牙利首都)开通了欧洲大陆的第一条地铁,共有5公里,11站,至今仍在使用。
法国巴黎的巴黎地铁在1900年开通,最初的法文名字「Chemin de Fer Métropolitain」(法文直译意指「大都会铁路」)是从Metropolitan Railway直接译过去的,后来缩短成「métro」,所以现在很多城市轨道系统都称Metro。苏联的地铁也顺理成章,称作метрополитен,简称Метро。
至于亚洲第一条地下铁则是日本东京地铁的银座线,于1927年开始通车。
不少地铁在施工期间挖出文物古迹,处理方式则各有不同。
地铁施工
在地底下挖隧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需要极大量的金钱[注 1]和时间,至少也要好几年才能完成。以下为地铁的主要施工方法。
明挖回填
最简单直接的方法是明挖回填。这种方法一般是在街道上挖掘一条大沟渠,然后在其内铺设轨道、建造隧道结构,隧道有足够的承托力后才把路面重新铺上。
除了道路被掘开,其他地下结构如电线、电话线、水管等都需要重新配置。
建这种隧道的物料一般是混凝土或钢,但较旧的系统也有使用砖块和铁。
盖挖法
当地下工程施做时需要穿越公路、建筑等障碍物而采取的新型工程施工方法,是由地面向下开挖至一定深度后,将顶部封闭,其余的下部工程在封闭的顶盖下进行施工。主体结构可以顺作,也可以逆作。
盖挖法适用于松散的地质条件、隧道处于地下水位以上的地区。
特点:对结构的水平位移小,安全系数高,对地面的影响小,只在短时间内封锁地面交通,施工受外界气候的影响小。但是,盖板上不允许留下过多的竖井,后续开挖土方需要水平运输,出土不方便,施工空间较小,施工速度慢,工期长,费用较高。
浅埋暗挖
适用于浅表软弱地层的地下工程设计、施工,为距离地表较近的地下进行各种类型地下洞室暗挖施工的一种方法。在城镇软弱围岩地层中在浅埋条件下修建地下工程(隧道,地下泊车场等),需以改造地质条件为前提,控制地表沉降为侧重点,使用格栅(或其他钢结构)和喷锚作为初期支护手段,并大部分的遵循「新奥法」原理,按照十八字原则(即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进行隧道的设计和施工。
矿山法
属于暗挖法的其中一种,主要用钻眼填充炸药爆破的方法开挖断面而修筑隧道及地下工程的施工方法。因借鉴矿山开拓巷道的方法,故名矿山法。用矿山法施工时,将整个断面分部开挖至设计轮廓,并随之修筑衬砌。当地层松软时,则可采用简便挖掘机具掘进,并根据围岩稳定程度,在需要时应边开挖边支护。分部开挖时,断面上最先开挖导坑,再由导坑向断面设计轮廓进行扩大开挖。分部开挖主要是为了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分部的大小和多少视地质条件、隧道断面尺寸、支护类型而定。在坚实、整体的岩层中,对中、小断面的隧道,可不分部而将全断面一次开挖。如遇松软、破碎地层,须分部开挖,并配合开挖及时设置临时支撑,以防止土石坍塌。
钻挖法
方法是先在地面某处挖一个竖井,再在井底挖掘隧道。最常见的方法为使用钻挖机(潜盾机,盾构机),一面挖掘一面把预先准备好的组件安装在隧道壁上。对于建筑物高度密集的地方或无法进行明挖法的区域(如水域),钻挖法甚至是唯一可行的建造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对街道交通或其他地下设施的影响非常小,甚至可在水底建造(伦敦、纽约、东京、香港、首尔和广州等都市的城市轨道系统都有很多越过河流或海港的隧道);隧道的设计也有较多的创作空间,例如车站会比站与站之间的隧道高一些,有助列车离站时加速以及进站时减速。此外,当要挖掘较深的隧道时也常采用此法。
但这种挖法也不是没有缺点的,除了成本较高之外,也经常需要留意地下水的影响;另外在一些较硬的岩层开挖,可能需要炸药。地下空气供应问题甚至隧道坍塌亦有可能造成工人伤亡。此外,对于建筑高度密集的地方,挖掘时除了要留意避免对工地四周的建筑结构造成影响以外,有时亦要统筹所在的公用事业,把地底的输水、输电管线迁移,以便腾出地方来兴建列车通道。
沉管式
只适用在水下建设隧道。将海床挖掘至指定深度,然后将预制隧道组件下沉至预定位置,再抽走积水、铺上铁轨即完成。
供电方式
全世界绝大多数地铁均采电气化提供车辆动力。一般而言,为减低隧道建造成本,地铁隧道必须尽可能小,对于明挖法时代修建的地铁,由于隧道断面多呈方形,因此为了减少开挖面积,此时期地下铁会选择使用第三轨供电方式以缩小隧道断面。对于现代常用的盾构法建造而言,则多用刚性电车线系统,因为隧道呈现圆形断面,使用刚性电车线并不增加隧道直径,反而是使用第三轨供电可能增加隧道直径。此外,刚性电缆亦可与柔性电缆直接连结。当今世界地铁系统概括来看,电车线系统属于后发致胜,逐渐成为主流系统。
地铁的供电方式主要如下:
第三轨供电
第三轨供电主要为第三轨供电,少数采用第四轨供电。第三轨在原有两轨路线侧边新增轨道带电,车辆则利用集电靴获得电力;电流经车轮和运转轨道回到发电厂。第四轨除了原有车轮支撑导引用轨道外,另外增设两条轨道各供应直流电正负两极,或者供应三相交流电,但不如第三轨式经济,故不常见。
高架电车线
电力由高架电车线提供,车辆则利用集电弓获得电力,有时亦会以车轮经过轨道将电流带回发电厂。使用高架电车线供电的地下铁,电缆设置会非常低,几乎触及车顶,以减少隧道高度,从而减低建造成本。
由于上述原因,地下铁均会使用直流供电,减少绝缘距离,隧道可以造得较低。相同等效电压的交流电需要√2倍的绝缘距离。
常见的直流供电有600V、750V、1500V及3kV。交流供电则有15kV及25kV。因此,直流供电需要建造更多的变压站。但对比整条铁路采用较大的隧道,建造更多变压站成本较低。
优点和缺点
优点
- 节省土地:由于一般大都市的市区地皮价值高昂,将铁路建于地底,可以节省地面空间,令地面地皮可以作其他用途;
- 减少噪音:如果是经过精确设计的地铁系统,无论在地下还是地面,其车外噪音均低于一般公路。
- 减少干扰:由于地铁的行驶路线不与其他运输系统(如地面道路)重叠、交叉,路权专有(不专有的都市轨道运输系统称为轻轨或者路面电车),因此行车受到的交通干扰较少,可节省大量通勤时间。
- 节约能源:在全球暖化问题下,地铁是最佳大众交通运输工具。由于地铁行车速度稳定,大量节省通勤时间,使民众乐于搭乘,也取代了许多开车所消耗的能源。此项原则上不包含全部或者大部分区间建于地下的地铁系统,地下路线车站的通风环控照明等消耗巨大,一般来说是列车运转能耗的4-6倍。
缺点
- 建造成本较高:由于要钻挖地底,并且需要避开或迁移地下先前埋设的管线,使得铁路的建造成本比建于地面高昂。
- 因大部分站点需要明挖法建造,使得建造期间地铁工地附近的道路交通挤塞。
- 速度受限:地下隧道如高速行驶会因风阻产生活塞效应,必须控制速度、设置地铁通风口(通风竖井)、或者是隧道内抽成真空才行,后者尚无实例;也因如此,高速铁路几乎很少有地下化车站,以台湾高铁的北部地下化路段为例,最高速度仅为时速120公里,若是以时速300公里的最高营运速度来行走该路段,活塞效应所造成的风阻力量足以造成高铁桃园站所有玻璃碎裂,直到2011年的改善工程完工才改变此现状。
安全性
虽然地铁对于雪灾、冰雹及强风的抵御能力较强。但是对地震、水灾、火灾和恐怖攻击等抵御能力很弱。由于地铁的构造,导致很容易因为这些因素发生悲剧。为此自地铁出现以来,工程师们就不断持续研究如何提高地铁的安全性。
地震
地震可以导致行进中的车辆出轨,因此地铁都设计有遇到地震立即停驶的功能。为防止地铁地道坍塌,处于地震地带的地铁结构必须特别坚固。
水灾
由于地铁的地底路段低于地平线,而导致地上的雨水容易灌入地铁内的设施。因此地铁在设计时不得不规划充分的防水排水设施,即使如此也可能发生地铁站淹水事件。为此在发生暴雨之时,地铁车站入口的防潮板和线路上的防水闸门都要关闭。 知名事件:
- 台北捷运在纳莉台风侵袭时发生的淹水事件。
- 名古屋市营地下铁在2000年9月11日东海豪雨时的淹水事件。
- 纽约地铁在2012年飓风珊迪时的淹水事件。
- 深圳地铁2014年3月大雨时机场东站发生淹水。
- 北京地铁2011年6月23日受大雨影响,1号线、13号线区间营运,亦庄线中止营运。
- 深圳地铁2017年6月13日受大雨影响,车公庙站发生淹水。
- 广州地铁2020年5月22日受大雨影响,13号线全线中止营运。
- 杭州地铁2021年1月4日傍晚受到外部施工事故影响导致隧道进水,7号线奥体中心站和兴议站被迫关闭[14]。
- 郑州地铁2021年7月20日,受极端暴雨影响,全网中止营运。同时发生了列车被困隧道内进水并导致乘客死亡的事故[15]。
火灾
昔日人们不太重视地铁站内的防火设施,车站内一旦发生火灾,瞬间就会充满烟雾,而引发严重的灾祸。1987年11月18日,英国伦敦地铁国王十字圣潘克拉斯站发生火灾,导致31人死亡。产生火灾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伦敦地铁内采用了大量木质建筑。日本各都市的地铁部门在车站内实施禁烟政策来避免火灾。同时还要求将车厢和车厢之间分割开来,避免采用大通道式(地铁列车不同车厢之间直接连通,不设置通道门)的地铁列车,万一发生火灾,可以防止火灾迅速蔓延至所有车厢。
2003年2月18日,韩国大邱广域市的地铁车站遭到纵火,12辆车厢被烧毁,198人死亡,148人受伤。这次火灾产生如此严重死伤的原因除了车厢内部装潢采用可燃材料之外,车站区域内排烟设施不完善也是重要因素,加上车辆材质燃烧时产生了大量的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而导致不少人中毒死亡。
自杀式袭击事件
由于地铁站人流密集,又位于密闭空间,容易成为恐怖组织以及厌世人群实施自杀式袭击的目标。因此,地铁安检也变得尤为重要。
- 1995年3月20日在日本东京地铁站,奥姆真理教发动了沙林毒气袭击。
- 2001年9月11日在美国纽约的911恐怖袭击事件中,地铁虽然不是恐怖主义者直接攻击的目标,但是倒塌了的纽约世贸大楼的正下方有地铁车站,而地铁车站也因为建筑的倒塌而被破坏,站内部分乘客因此死亡。
- 2003年2月18日,大韩民国大邱地铁遭到毒狼式恐怖主义纵火。大邱地铁采用列车座位采用易燃且会产生有毒气体之物料及内部管理混乱,导致事件扩大化。最终导致192名乘客死亡,147人受伤。
- 2005年7月7日在英国伦敦地铁发生了爆炸事件。
- 2010年3月29日,在俄罗斯莫斯科地铁发生炸弹袭击,导致40人死亡。
- 2014年5月21日,在台湾台北捷运发生随机杀人事件,造成4死24伤。
- 2014年9月9日,在智利圣地牙哥地铁发生炸弹袭击,造成14伤。
- 2016年3月,比利时布鲁塞尔地铁马尔贝克站地铁站发生炸弹袭击。
- 2016年7月,台湾台铁发生台铁爆炸案,25人受伤。
- 2017年,圣彼得堡地铁发生爆炸,造成14人死亡。
- 2021年10月31日,东京发生日本京王线随机杀人纵火事件,导致17人受伤。
地铁空气压力
地铁因列车在隧道内高速移动,可能产生隧道及车厢内的压力剧烈改变,而造成旅客感觉不适,或者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其压力改变现象可详活塞效应。地铁因列车高速移动产生的压力波若传抵隧道出口,将产生隧道口微压波噪音,干扰附近住民休息。
坠轨问题
昔日人们不太重视月台候车乘客的安全,随着坠轨事故近年愈趋常见,不仅造成列车延误,使用第三轨供电的线路更可能导致堕轨者触电致死,故此半高式月台门/幕门受到重视。现时亚洲大部分都市轨道运输系统的新建线路全线安装月台门,既有线路则逐步加装。在欧洲、大洋洲及南美洲,部分新建线路装设月台门,既有路线则暂不加装。至于北美洲则仍未有装设月台门的地铁系统。
地铁之最
最深的地铁
有些城市的土质不稳,或者为了战略需要,隧道要挖得特别深。俄罗斯圣彼得堡地铁有很多车站埋深超过50公尺,包揽全俄最深的10个地铁站里面的9个(只有第2深的站点是莫斯科的胜利公园站)。
然而,世界最深的地铁车站并没有定论。根据公开的数据[16],重庆轨道交通9号线红岩村站距离地表足足116公尺,是全球最深的地铁站。然而,有传朝鲜平壤地铁最深处达地下200公尺,平均深度亦达100公尺。
相片集
注释
- ^ 北京地铁施工费用约每公里7亿人民币
参考资料
- ^ 《在线新华字典》,地铁条目. [2013-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10).
- ^ 《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地下铁条目,中华民国教育部. [2019-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30).
- ^ GB 50157-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地铁设计规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地铁 metro 或 underground railway 或 subway ——在城市中级检修建的快速、大运量用电力牵引的轨道交通。路线通常设在地下隧道内,也有的在城市中心以外地区从地下转到地面或高架桥上。」
- ^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2008) (PDF). [2013-03-0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09-07).:高、大运量级的路线均采用全封闭形式。具有独立的专用轨道和号志、高密度 运转的、为中长运距服务的、现代化的城市客运快速骨干系统,传统称为「地铁」。(附件都市轨道运输工程计划建设标准条文说明第二章第十五条)。另外2008年重新修订的《都市轨道运输工程计划建设标准》(建标104-2008)取消了「轻轨」与「地铁」的区分,仅根据运能将路线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等级,并指出:「Ⅰ、Ⅱ、Ⅲ级路线是全封闭快速系统,采用独立的专用轨道和号志,高密度运转。Ⅳ级路线具有专用轨道和部分号志的中低运量系统,但部分路段设置平交道口。」
- ^ Urban Mass Transit: The Life Story of a Technology,2006,Greenwood Press,ISBN 978-0-313-33916-5
- ^ Rapid transit. Merriam-Webster. [2008-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27).; Metro.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ublic Transport. [2008-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27).
- ^ 7.0 7.1 Glossary of Transit Terminology. American Public Transportation Association. [2008-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27).
- ^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试行本). [2013-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02).其中对地铁的定义是:全封闭高运量及大运量的轨道交通系统。
- ^ 轻轨(LRT、全线与相列车乘务口为平面交叉之 B 型路权),见轻轨运输系统介绍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 10.0 10.1 What is a metro? A subway? An underground?. [2012-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01).
- ^ Rapid transit. Merriam-Webster. [2008-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27).; Metro.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ublic Transport. [2008-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27).
- ^ 城市轨道交通中的“轻轨”与“重轨”. [2017-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13).
- ^ 陈炳圣. 《万物简史》. 源桦. 2007. ISBN 986828421X.
- ^ 信达壹号院四期工地发生基坑渗水,情况得到控制,无人员伤亡. 都市快报. 2021-01-04 [2021-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8).
- ^ 罕见暴雨致郑州地铁全线停运 12人死亡5人受伤. 界面新闻. 2021-07-21 –透过新浪.
- ^ 重庆轨道交通9号线一期工程正式通车试运营. cq.news.cn. [2022-0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3).
相关条目
外部连结
- (英文)Subways.ne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英文)Urbanrail.ne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
#
- 1863年
- 1895年鐵路
- 1904年
- 1932年鐵路
- 1954年鐵路
- 1955年鐵路
- 1977年鐵路
- 1月10日
- 2003年香港七一遊行
- 2005年7月
- 2006年9月
- 2006年香港
- 2007年4月
- 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
- 200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筹备工作
- 2014年國際足協世界盃
- 2020年代马来西亚
- 2020年马来西亚
- 23街車站 (PATH)
- 42街接駁線
- 4月28日
- 62街/新烏德勒支大道車站
- 63街線
- 7月21日
- BMT卡纳西线
- BMT富蘭克林大道線
- BMT布莱顿线
- BMT海滩线
- BMT牙买加线
- BMT百老汇线
- BMT第四大道线
- BMT纳苏街线
- BMT西城線
- BMT阿斯托利亚线
- BMT默特尔大道线
- DEAD OR SCHOOL
- Helvetica
- IC代幣
- IND匯集線
- IND卡尔弗线
- IND洛克威线
- IND皇后林蔭路線
- IND福尔顿街线
- IND第二大道線
- IND第八大道线
- IND第六大道線
- IND跨城線
- IRT东公园道线
- IRT代里大道線
- IRT佩勒姆線
- IRT傑羅姆大道線
- IRT新地段线
- IRT法拉盛線
- IRT白原路線
- IRT百老匯-第七大道線
- IRT莱诺克斯大道线
- IRT萊辛頓大道線
- IRT諾斯特蘭大道線
- LZB
- SACEM
- SMRT集团
- T-money
- TaiwanMoney Card
- 七隈線
- 三田線 (都營地鐵)
- 上飯田線
- 下水道的鱷魚
- 下諾夫哥羅德地鐵
- 不准掉頭
- 世界貿易中心車站 (PATH)
- 东北线 (新加坡地铁)
- 东莞轨道交通2号线
- 东西线 (新加坡地铁)
- 中和
- 中国中车
-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 中国-伊朗关系
- 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運輸
-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鐵路運輸
- 中運量系統列表
- 丸之內線
- 乔·拜登
- 九龍塘
- 九龍巴士204線
- 九龍巴士3號線
- 九龍巴士41A線
- 九龍巴士60M線
- 九龍巴士66線
- 五角城站
- 五角大廈站
- 亚特兰大地铁红线
- 亞洲聯合基建控股
- 亞皆老街
- 交易廣場車站 (PATH)
- 交通立體化
- 交通联合
- 京都市
- 京都市交通局
- 仙台市交通局2000系电力动车组
- 仙台市地下鐵南北線
- 仙台市地下鐵東西線
- 以勒基金
- 伊斯坦堡地鐵1號線
- 伊斯坦堡地鐵2號線
- 伊斯坦堡地鐵3號線
- 伊斯坦堡地鐵4號線
- 伊斯坦堡地鐵5號線
- 伊斯坦堡地鐵6號線
- 伊斯法罕
- 伊頓百貨
- 伏龍芝-海濱線
- 佐敦
- 俄羅斯聯邦交通運輸部
- 保丁站
- 信義線 (消歧義)
- 修正早期系統
- 倫敦歷史
- 停車時間
- 克拉克/湖站
- 克拉斯諾亞爾斯克
- 克里夫蘭地鐵紅線
- 克里维里赫輕軌鐵路
- 入境事務處
- 內克拉索夫卡線
- 全民開講 (香港)
- 公共汽車
- 冠力國際
- 冷山-工廠線
- 准地铁
- 凱特·華納
- 列車長
- 利雅德地鐵
- 利馬地鐵
- 加里宁-太阳线
- 勒克瑙地铁
- 千代田線
- 半藏門線
- 华沙地铁1号线
- 华沙地铁2号线
-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 南京地铁车站列表
- 南北線 (札幌市營地下鐵)
- 南北線 (東京地鐵)
- 南北线 (新加坡地铁)
- 南港
- 南港島綫
- 南港島綫(西段)
- 卡加利轻轨
- 卡卢加-里加线
- 卡霍夫卡线
- 印尼鐵路運輸
- 印尼鐵路運輸史
- 双井站 (北京市)
- 可關斷晶閘管
- 史密森尼站
- 司法廣場站
- 各國鐵路利用列表
- 吉隆坡机场支线
- 名侦探柯南:沉默的15分钟
- 名城線
- 名港線
- 君俊商務酒店
- 和谐号CRH1型电力动车组
- 哈爾科夫地鐵
- 哈特菲爾德站
- 國家檔案館站
- 國會大廈南站
- 國際公共交通協會
- 國際鐵路公報
- 圖盧茲地鐵
- 土城
- 圣保罗地铁
- 圣路易斯轻轨
- 地下街
- 地下車站
- 地下鐵 (消歧義)
- 地鐵中心站 (華盛頓)
- 地鐵博物館
- 地铁 (德语区国家)
- 地铁通
- 坎普爾地鐵
- 坑口 (香港)
- 垮掉的一代
- 埃里温地铁
- 城鎮戰
- 城铁
- 基洛夫-維堡線
- 埼玉市
- 塔什干地鐵
- 塔甘卡-红普列斯尼亚线
- 塗鴉
- 塞萨洛尼基地铁
- 增設車站
- 墨爾本城市鐵路
- 墨西哥城地鐵12號線
- 墨西哥城地鐵1號線
- 墨西哥城地鐵2號線
- 墨西哥城地鐵3號線
- 墨西哥城地鐵4號線
- 墨西哥城地鐵5號線
- 墨西哥城地鐵6號線
- 墨西哥城地鐵7號線
- 墨西哥城地鐵8號線
- 墨西哥城地鐵9號線
- 墨西哥城地鐵A線
- 墨西哥城地鐵B線
- 多倫多電車
- 多哈地鐵
- 大卫·希尔豪斯·比尔
- 大士連路地鐵站
- 大江戶線
- 大環線
- 大邱都市鐵道
- 大都會運輸
- 大都會運輸2
- 央街-大學線
- 套轨
- 奧博隆-特列姆基線
- 女性專用車廂
- 威灵顿站
- 媒體世紀
- 媒體伯樂
- 季詩傑
- 学院公园-马里兰大学站
- 安卡拉地鐵
- 官涌市政大廈
- 密西沙加巴士快速交通系統
- 富昌邨
- 寬街線
- 射手大道線
- 將軍澳市中心
- 將軍澳綫
- 將軍澳隧道
- 小潔的保姆日記
- 屯馬綫
- 巴士快速交通系統
- 巴庫地鐵
- 巴西利亚地铁
- 市場-法蘭克福線
- 布宜诺斯艾利斯地铁C线
- 布托沃线
- 布拉格地铁
- 布达佩斯地铁1号线
- 布達佩斯地鐵2號線
- 布達佩斯地鐵3號線
- 布達佩斯地鐵4號線
- 布雷西亞地鐵
- 希列兹-佩切拉线
- 平壤市
- 幽灵车站
- 广佛地铁
- 广州有轨电车
- 广深城际铁路
- 弱冷车厢
- 張柏芝
- 德意志帝國
- 德里地鐵機場快線
- 德里地鐵紅線
- 德里地鐵紫線
- 德里地鐵綠線
- 德里地鐵藍線
- 德里地鐵黃線
- 快軌
- 恒隆集團
- 悉尼列車
- 悉尼地鐵
- 悉尼地鐵西北線
- 慕尼黑机场
- 戀之惑星
- 成都市域铁路
- 成都的轨道交通系统
- 托騰堡站
- 抽絲剝繭
- 拆弹专家2
- 拉合爾地鐵
- 拉赫金-右岸線
- 招石文
- 捷運車站
- 接触者
- 搋子
- 放射线 (交通)
- 數碼服務站
- 斯德哥尔摩地铁
- 斯维亚托申-布罗瓦里线
- 新中國 (小說)
- 新加坡地鐵
- 新孟買地鐵
- 新宿線 (都營地鐵)
- 新山
- 新山-新加坡捷运系统
- 新港車站 (PATH)
- 新英格兰水族馆
- 日本纪念日列表
- 日本鐵路公司列表
- 日本鐵路運輸
- 日比谷線
- 日語之法語借詞
- 旧金山轻轨
- 明斯克地铁
- 有樂町線
- 机走线
- 杉球恩站
- 李瑞冰
- 杜拜地鐵
- 東九龍綫 (1970年方案)
- 東京的地下鐵系統
- 東京都心和臨海地區地鐵構想
- 東山線
- 東市場站
- 東日本大震災
- 東涌綫
- 東西線 (京都市營地下鐵)
- 東西線 (札幌市營地下鐵)
- 東西線 (東京地鐵)
- 東豐線
- 松島二丁目站
- 柏林地鐵5號線
- 查尔斯/麻省总医院站
- 柳布林诺-德米特罗夫线
- 格拉斯哥
- 格拉斯哥地铁
- 格蘭蒙特站
- 桑頓站
- 梁雨恩
- 森萬里子
- 模擬交通
- 模擬城市:夢之都
- 模擬市民3
- 機場快綫 (港鐵)
- 機場線 (福岡市地下鐵)
- 橡树林站
- 櫻通線
- 武吉巴督市鎮公園
- 武吉查卡捷运站
- 武汉火车站 (武汉地铁)
- 死亡漩渦:奪魂鋸新遊戲
- 死神來了3
- 比什凯克
- 水晶城站 (華盛頓地鐵)
- 江歌案
- 汤申-东海岸线
- 沙田至中環綫
- 法兰克福地铁
- 法兰西岛大区快铁A线
- 法兰西岛大区快铁B线
- 法兰西岛大区快铁C线
- 法兰西岛大区快铁D线
- 法兰西岛大区快铁E线
- 法國交通
- 法拉格特北站
- 法拉格特西站
- 法蘭克尼亞-春田站
- 法蘭西島大區快鐵
- 波基尔-维古利夫辛那线
- 波士顿
- 波士顿地铁
- 波士顿地铁橙线
- 波士顿地铁红线
- 波士顿地铁蓝线
- 波多馬克大道站
- 洛杉矶地铁D线
- 洛杉磯地鐵B線
- 浦那地鐵
- 海得拉巴地铁
- 海恩兹维尔交叉口站
- 涅瓦-瓦西里島線
- 涼蔭叢站
- 淡水信義線
- 淺草線
- 港务局交通公司高速线
- 港島綫
- 港島綫西延
- 港鐵
- 港鐵中期翻新列車
- 港鐵東涌綫韓製列車
- 湘潭市
- 滨海市区线
- 漢堡地鐵
- 為了N
- 烏丸線
- 烏克蘭鐵路運輸
- 無綫電視節目列表
- 無車運動
- 熱那亞地鐵
- 特拉法加廣場
- 狗屎女事件
- 环状线 (莫斯科地铁)
- 环线 (新加坡地铁)
- 瓦隆尼亚交通运营商
- 田北俊
- 畢爾包地鐵
- 畫廊站
- 百德新街
- 石牌桥站 (广州BRT)
- 神戶市營地下鐵
- 神户市
- 福塔雷薩地鐵
- 福岡市地下鐵
- 禧利街
- 科契地铁
- 科学可视化
- 第一手真相
- 第七屆十大電視廣告頒獎典禮
- 第八屆十大電視廣告頒獎典禮
- 第十一屆十大電視廣告頒獎典禮
- 第十三屆十大電視廣告頒獎典禮
- 第十二屆十大電視廣告頒獎典禮
- 第四屆十大電視廣告頒獎典禮
- 第比利斯地铁
- 筲箕灣巴士總站
- 箱崎線
- 米兰地铁
- 米德蘭站
- 米蘭工業製造公司
- 紅村-加里寧線
- 紐倫堡地鐵
- 紐約地鐵1號線
- 紐約地鐵2號線
- 紐約地鐵6號線
- 紐約地鐵7號線
- 紐約地鐵A線
- 紐約地鐵B線
- 紐約地鐵C線
- 紐約地鐵D線
- 紐約地鐵E線
- 紐約地鐵F線
- 紐約地鐵G線
- 紐約地鐵J線與Z線
- 紐約地鐵K線
- 紐約地鐵L線
- 紐約地鐵M線
- 紐約地鐵N線
- 紐約地鐵Q線
- 紐約地鐵R線
- 紐約地鐵T線
- 紐約地鐵V線
- 紐約地鐵W線
- 紐約市公共運輸局
- 索科利尼基线
- 索非亚地铁
- 絞盤站
- 綠線 (橫濱市營地下鐵)
- 綠草地線
- 維也納地鐵
- 維也納地鐵2號線
- 維多利亞港
- 纽瓦克-世界贸易中心线
- 维坎·维奇克
- 绿带站
- 羅德斯菲爾德站
- 羅斯林站
- 羅斯班克站
- 羅柏特·福特
- 羅納德·里根華盛頓國家機場站
- 羅馬地鐵
- 羅馬地鐵A線
- 羅馬地鐵B線
- 羊城通
- 美路史拿域·薩利奇
- 耶稣
- 聖保羅地鐵3號線
- 聖保羅地鐵4號線
- 聖保羅地鐵5號線
- 聖塞巴斯提安地鐵
- 聯合車站 (華盛頓地鐵)
- 聯邦三角站
- 聯邦酒樓集團
- 聶伯城地鐵
- 肯德爾/麻省理工學院站
- 膠輪捷運系統
- 臺北捷運
- 臺北捷運公司
- 臺灣鐵路運輸
- 航站楼
- 色盲
- 艾哈邁達巴德地鐵
- 花桥镇 (昆山市)
- 芹苴都市鐵路
- 苏州市
- 苗大卫
- 荃灣綫
- 莫斯科-彼得格勒線
- 莫斯科河畔线
- 莫斯科的流浪狗
- 華盛頓地鐵
- 華盛頓地鐵紅線
- 華盛頓地鐵銀線
- 華盛頓/瓦巴什站
- 菲利线
- 萬寶路站
- 落日殺神
- 蒙特利爾交通局
- 蒙特雷地鐵
- 薩爾季夫線
- 薩馬拉地鐵
- 藍線 (橫濱市營地下鐵)
- 蜘蛛人2
- 行人隧道
- 西樓角
- 西海恩兹维尔站
- 西神·山手線
- 西鐵綫
- 觀塘綫
- 觀塘綫延綫
- 諾伊達地鐵
- 譚榮邦
- 谢尔普霍夫-季米里亚泽夫线
- 豪克蘭醫院站
- 貝塞斯達站
- 貝爾戈維亞醜聞
- 貝爾格勒地鐵
- 赫爾辛基地鐵
- 超級大城市XXL
- 跨區捷運公司
- 路線圖
- 路面電車與輕軌系統列表
- 車掌
- 車票
- 輕軌運輸系統
- 车公庄站
- 载具
- 迈阿密地铁
- 运输方式
- 迷你地铁
- 過海隧道巴士962線
- 達卡地鐵
- 邁阿密-戴德運輸
- 邁阿密聯運中心
- 那不勒斯地铁
- 那格浦爾地鐵
- 邮轮母港
- 都市日報
- 都灵地铁
- 都營地鐵
- 鄔勵德
- 里尔地铁
- 里尔都会公共交通
- 里昂地铁
- 里约热内卢地铁
- 重型運輸系統
- 重型鐵路系統
- 金奈大众捷运系统
- 金鐘(東)巴士總站
- 釜山都市鐵道
- 鐵路列車
- 鐵路車站
- 铁路事故列表 (2020年至今)
- 长江大桥
- 開羅地鐵1號線
- 開羅地鐵2號線
- 開羅地鐵3號線
- 阿列克謝耶夫線
- 阿尔巴特-波克罗夫卡线
- 阿尔斯通 X'Trapolis 100
- 阿爾及爾地鐵
- 阿爾斯通
- 阿達尼集團
- 阿雷格里港地鐵
- 阿靈頓公墓站
- 陰屍路 (第十一季)
- 雅仕维集团
- 雅典地鐵2號線
- 雅典地鐵3號線
- 雅典地铁
- 雅典地铁1号线
- 雅加達地鐵南北線
- 雜誌廣場轉運中心
- 雜誌廣場-33街線
- 雜誌廣場-33街線 (經霍博肯)
- 雷恩地鐵
- 霍博肯-33街线
- 霍博肯-世界贸易中心线
- 霧谷-喬治·華盛頓大學站
- 青荔橋
- 韓國鐵路線列表
- 韩国交通
- 頓涅茨克地鐵
- 首尔地下铁2期
- 首都圈電鐵
- 香港2007年11月
- 香港2007年12月
- 香港島專線小巴25線
- 香港年宵市場
- 馬尼拉輕軌
- 馬尼拉輕軌2號線
- 馬尼拉都會區地鐵
- 馬鞍山綫
- 马拉加地铁
- 體育場-軍械庫站
- 高壓電
- 高容量地铁列车
- 高雄捷運路線圖抄襲事件
- 鶴舞線
- 麥佛森廣場站
- 麥加地鐵
- 黃炳培
- 黎文熹
- 點對點 (2014年電影)
- 龍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