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台北科技大学
国立台北科技大学 | |||
---|---|---|---|
![]() 国立台北科技大学的校徽 | |||
![]() 国立台北科技大学校门 | |||
老校名 | 台湾总督府台北工业学校 台北州立台北工业学校 台湾省立台北工业职业学校 台湾省立台北工业专科学校 国立台北工业专科学校 国立台北技术学院 | ||
校训 | 诚、朴、精、勤[1] | ||
创办时间 | 1912年![]() ![]() 明治45年7月5日(1912年) – 民政部学务部附属工业讲习所 大正三年(1914年) – 台湾总督府工业讲习所 大正八年(1919年) – 台湾总督府台北工业学校 大正十二年(1923年) – 台北州立台北工业学校 昭和二十年(1945年) – 台湾省立台北工业职业学校 ![]()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 – 台湾省立台北工业专科学校 民国七十年(1981年) – 国立台北工业专科学校 民国八十三年(1994年) – 国立台北技术学院 民国八十六年(1997年) – 国立台北科技大学 | ||
学校类型 | 国立大学、研究型大学、科技大学 | ||
校长 | 王锡福 博士 | ||
副校长 | 杨重光 博士 任贻均 博士 | ||
教务长 | 杨士萱 博士 | ||
学生人数 | 13,852人(2020年,含进修部) | ||
大学部人数 | 8,008人(2017年,含进修部) | ||
研究生人数 | 4,923人(2017年,含进修部) | ||
校址 | ![]() 校本部:台北市大安区忠孝东路三段1号(含五专部) 北科附工:台湾桃园市桃园区成功路二段144号 | ||
校区 | 市区 | ||
暱称 | 北工、台北科大、北科大、北科、NTUT、Taipei Tech | ||
吉祥物 | 北科狮 | ||
电话号码 | +886-2-2771-2171 | ||
网站 | www.ntut.edu.tw | ||
|
国立台北科技大学(简称台北科大、北科大、北科、NTUT,泛称北科)是位于台北市大安区的公立研究型大学,为麻省理工学院实验室联盟校,台北联合大学系统成员之一,以电机、光电、计算机科学等工程领域为强项,该校是台湾唯一具有麻省理工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柏克莱分校等美国名校进驻成立合作实验室的大学,也是高等教育深耕计划及发展典范科技大学计划之一,中华民国科技部国际产学联盟成员及国际商管学院促进协会认证会员。
该校前身为台湾总督府创立于明治45年7月5日(1912年)的民政部学务部附属工业讲习所,隈本繁吉先生担任所长,分设木工科、金工及电工两科,是为台湾工业教育之肇端,后于1948年8月经改制成为台湾省立台北工业专科学校(北工、北工专),为当时仅有的两所专科(另一所为省立行政专校),1970年代,台湾转型工业社会,急需技术人才,台北工专享有三大工专盛名(另两所为云林工专、高雄工专)。1997年8月1日,该校经教育部核准升格为国立台北科技大学。北科大现在设有6个学院,下分32个学系,招收五专、大学部、硕士班、博士班,2018年开始主打就业导向的「新五专」,目前只有智慧自动化科有招生五专生。北科大以培养台湾工程人才为主,依其统计,目前台湾有10%的上市柜公司负责人,都是北科大校友。
根据QS世界大学排名2021的「工程与科技」排名,北科大在台湾排名第4,仅次于台大、清大、阳明交大;QS世界大学排名2022年的「工程与科技」排名,北科大为世界第108名,QS「建筑」排名,北科大为世界第51至100名[7],表现亮眼。
校史
- 1912年 台湾总督府于台北厅大加蚋堡大安庄(现址)设立「民政局学务部附属工业讲习所」。
- 1914年 民政局学务部附属工业讲习所改名「台湾总督府工业讲习所」。
- 1918年 在原址增设「台湾总督府工业学校」,专收日籍学生。
- 1919年 「台湾总督府工业讲习所」改名「台湾公立台北工业学校」
- 1921年 台湾总督府工业学校改名为「台北州立台北第一工业学校」,仍以日籍学生为对象。原台北工业学校更名为「台北州立台北第二工业学校」,以台籍学生为对象,二者仍在同一校舍上课。
- 1923年「台北第一工业学校」及「台北第二工业学校」合并,改称为「台北州立台北工业学校」。
- 1929年「台北州立台北工业学校」之专修科由三年制改为二年制。
- 1945年 战后,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接办学校,改名「台湾省立台北工业职业学校」
- 1948年 改制为专科学校,校名改为「台湾省立台北工业专科学校」,初为五年制,招收初中毕业生。
- 1965年 增设三年制夜间部,修业4年,招收已服兵役或免服兵役之高中及高工毕业生。
- 1972年 奉教育部推行建教合作之政策,开始与公民营企业机构实施建教合作,主要项目包括代训人才、协助进修、技术合作与材料试验等。
- 1981年 由台湾省政府教育厅改隶教育部,更名为「国立台北工业专科学校」。
- 1994年 改制为「国立台北技术学院」。
- 1997年 改名「国立台北科技大学」。
- 2016年 桃园高级农工职业学校并入该校,成为该校附属农工,并更名为「国立台北科技大学附属桃园农工高级中等学校」(简称北科附工)。同年6月,与华夏科技大学和台北商业大学合作,在新北市中和区工专路111号学校大门口对面的圆通寺庙产土地兴建学生宿舍,可容纳680床,预计2018年7月启用。
- 2018年 配合政府政策,预计与包括昔日三大工专(另二校为今虎尾科大、高雄科大)等9所学校重启五专部,将增设「智慧自动化工程科」招收30名学生[8]。
- 2020年 麻省理工学院、宾州州立大学、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辛辛纳提大学、德州大学阿灵顿分校等美国名校进驻台北科大技术研究院大楼,北科大将与麻省理工学院合作开发的轻量型无人车。[9]
- 2022年 北科大位于台北市忠孝东路上的跨领域研究大楼暂定启用,将进驻与麻省理工学院共同打造的都市科技实验室(City Science Lab)[10][11],也是台湾首座的都市科技实验室。
- 2022年 获教育部国家重点领域研究学院计划,将增设「创新前瞻科技研究学院」,与十多家企业产学合作,瞄准人工智慧、半导体等领域,新增「人工智慧科技硕博士学位学程」、「资讯安全硕博士学位学程」以及「半导体科技学分学程」等,向国立阳明交通大学产学创新研究学院看齐[12]。
学校象征
校徽
在百余年的历史中,随着学制与校名的不同,校徽也随之改变。
校徽 | 年代 | 校徽说明 |
---|---|---|
![]() | 1912年至1944年 | 工业讲习所与工业学校时的校徽,以「工」字为中心,置于大小不同之方框内。 |
![]() | 1945年至1980年 | 省立工业职业学校与省立工专时期之校徽,校徽轮廓改为倒三角形,并将英文缩写校名「TIT」置于齿轮内。 |
![]() | 1981年至1996年 | 改为国立学校之后的校徽,去掉倒三角形,改为齿轮内置英文缩写校名。 |
![]() | 1997年至2013年 | 依齿轮内放置英文校名的传统设计。 |
![]() | 2013年至今 | 上半环蓝色代表科技发展,下半环由绿色线段组成,代表齿轮由传统工业朝向现代科技转换及绿色环保永续经营之意境。 |
校训
1959年8月,当时担任台北工专训导主任的李咏湘教授,建议以「诚、朴、精、勤」四字为校训。经张丹校长同意,提请校务会议研讨,经校务会议通过,遂即报请教育厅、教育部核备,正式颁行。
- 诚:存诚去伪,修己善群
- 朴:纯洁高尚,谦敬节俭
- 精:专研术业,经研求精
- 勤:淬厉奋发,努力不懈
校歌
早期工业学校之校歌,由日文撰写。1948年改制为工业专科学校之时,当时的校长简卓坚委请赵玉润教授撰写歌词,再由时任台北工业职业学校之音乐教师吴居彻老师谱曲。于1948年夏提请校政会报审议,经与会各级主管决议通过,正式颁行。(简卓坚 词 吴居彻 曲)
红楼
台北工业学校红楼 | |
---|---|
![]() | |
位置 | ![]() |
类型 | 登录等级:直辖市定古迹 登录类别:其他设施 |
公告 | 1998年7月21日 |
详细登录资料 |
国立台北科技大学一大川堂 | |
---|---|
![]() | |
位置 | ![]() |
类型 | 登录等级:历史建筑 登录类别:学校 |
公告 | 2018年1月30日 |
详细登录资料 |
台北科大红楼建于1926年(民国15年),为仅存之第一批校舍建物,墙体均为红砖砌成故称红楼。柱子凸出,形成修长的立面,内有两层楼,原设计为图书馆之书库,外设廊道连结图书馆,后木造之图书馆遭火灾焚毁,砖造书库则保留下来。窗台下的通气孔,为铸铁制成,并镶有工业学校时期的校徽。整座建筑以精致的砖工表现出严谨比例之设计精神,在科技大学校史上及台湾所存20世纪初期的校园建筑中皆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目前已着手整修,规划未来朝古迹活化兼导览性质呈现崭新风貌。
从其使用材料及位置研判,应在创校初期即有。其建材为红砖,是北科大目前仅存之二层仿欧式古老建筑,亦为台北市市定古迹。
「红楼」面积34.2平方公尺,原作为书库之用:
- 1950年学校另建图书馆后,腾出供教授居住,直至1954年工专新村落成后,才空出此屋。
- 1956年将「红楼」作为防护团办公室。
- 1958年2月,改为仓库之用。
- 1963年,又将「红楼」作为办公室之用。
- 1983年,改由保管组使用。
- 1986年9月,将此屋转交学生辅导中心管理,并征询各方意见后,命名为「思贤楼」,辅导中心也特别订定了一套使用及管理办法,提供全校师生们做为谈心、言志及心灵沟通的场所。
- 1991年暑假,将「红楼」重新装潢并安装音响设备后,爱乐社师生们时常在此举办活动。
- 1997年,将「红楼」做为陈列校史资料用。
校地与设施

国立台北科技大学位于台北市大安区忠孝东路三段1号。校本部在捷运忠孝新生站旁,并与华山1914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三创数位生活园区、光华数位新天地等为邻,位处台北市的市中心。原校地因都市开发周边道路开辟的缘故,被忠孝东路及建国南路切割为三块,三块总面积约为9.3公顷。三块校区皆无特定名称,但校内行政人员惯于行政事务中称建国南路东侧校区为「东校区」、建国南路西侧校区为「西校区」;另还有位于林森北路的林森校区,分述如下。
- 忠孝东路北侧与建国南路西侧校区(西校区):为教学区与研究区,图书馆、行政中心、礼堂、各学院与各系办公室皆位于此。
- 忠孝东路北侧与建国南路东侧校区(东校区):为学生宿舍与运动场区,学生宿舍(两栋)、学生餐厅、田径场、亿光大楼皆位于此。
- 忠孝东路南侧校区:原有两栋大楼,为精勤楼(创新育成中心)与慧楼(产学研究中心);目前慧楼已拆除,精勤楼原址重建。
- 林森北路东侧校区(林森校区):为即将竣工之诚朴楼,推广教育中心及创新育成中心将搬迁于此。
- 学生宿舍
组织
教学单位
现有机电、电资、工程、管理、设计、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等,共大学部19系、硕士班22所、博士班12所(日间部另有四技不分系学士班六班及四技甘比亚电机、土木专班各一班)。
机电学院 | 机电学院机电科技博士班 | 机械工程系
|
---|---|---|
车辆工程系暨硕士班 | 能源与冷冻空调工程系暨硕士班 | |
机电整合研究所 | 制造科技研究所 | |
自动化科技研究所 | ||
五专部 | 智慧自动化工程科 |
电资学院 | 电机工程系暨硕士班 | 电子工程系暨硕士班 |
---|---|---|
资讯工程系暨硕士班 | 光电工程系暨硕士班 |
工程学院 | 工程学院工程科技学士班 | 化学工程与生物科技系暨化学工程硕士班 |
---|---|---|
材料及资源工程系
| 土木工程系暨土木与防灾硕士班 | |
分子科学与工程系暨有机高分子硕士班 | 生物科技研究所 | |
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 资源工程研究所 | |
环境工程与管理研究所 |
管理学院 | 管理学院管理博士班 | 工业工程与管理系暨硕士班 |
---|---|---|
经营管理系 | 资讯与财金管理系暨硕士班 | |
服务与科技管理研究所 (2009-2015) |
设计学院 | 设计学院设计博士班 | 工业设计系暨创新设计硕士班
|
---|---|---|
建筑系暨建筑与都市设计硕士班 | 互动设计系暨硕士班
|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 技术及职业教育研究所 | 应用英文系暨硕士班 |
---|---|---|
智慧财产权研究所 | 文化事业发展系暨硕士班 |
创新前瞻科技研究学院 | 人工智慧科技硕博士学位学程 | 资讯安全硕博士学位学程 |
---|---|---|
半导体科技学分学程 |
体育室 |
---|
师资培育中心 |
---|
通识教育中心 |
---|
研发中心
目前教育部与经济部在台北科大设有数个研发中心、另外各学院也设立了各所属的研发中心。
学校设立 | 研发中心名称 |
---|---|
管理学院 |
|
电资学院 |
|
工程学院 |
|
机电学院 |
|
设计学院 |
|
人文与科学学院 |
|
政府设立 | 研发中心名称 |
---|---|
教育部 |
|
经济部 |
|
历任校长
日治时期
任届 | 姓名 | 就任日期 | 备注 |
---|---|---|---|
第一任 | 隈本繁吉 | 1912年3月 | |
第二任 | 矢口玉五郎 | 1914年10月 | |
第三任 | 吉田佐次郎 | 1919年2月 | |
第四任 | 高井利五郎 | 1924年8月 | |
第五任 | 泷波惣之进 | 1929年12月 | |
第六任 | 千千岩助太郎 | 1940年2月 | 代理校长期间(02月-04月) |
第七任 | 二瓶醇 | 1940年5月 |
战后时期
任届 | 姓名 | 就任日期 |
---|---|---|
第一任 | 杜德三 | 1945年12月31日 |
第二任 | 王石安 | 1946年9月1日 |
第三任 | 简卓坚 | 1946年10月1日 |
第四任 | 顾柏岩 | 1949年7月25日 |
第五任 | 宋希尚 | 1952年12月4日 |
第六任 | 康代光 | 1953年5月11日 |
第七任 | 张丹 | 1958年2月10日 |
第八任 | 赵国华 | 1965年2月18日 |
第九任 | 唐智 | 1971年12月30日 |
第十任 | 张文雄 | 1984年12月31日 |
第十一任 | 张天津 | 1989年8月1日 |
第十二任 | 李祖添 | 2004年2月2日 |
第十三任 | 姚立德 | 2011年2月10日 |
第十四任 | 王锡福 | 2018年2月1日 |
国际交流学校
国家 | 学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属学校
国立台北科技大学附属桃园农工高级中等学校,简称北科附工,隶属于国立台北科技大学,位于桃园市桃园区。前身为创立于1938年的「新竹州立桃园农业学校」。2016年(民国105年)并入国立台北科技大学,改制为国立台北科技大学附属桃园农工高级中等学校。
校友
北科大菁英会
- 由光宝宋恭源、叶寅夫等人占台北上市公司十分之一的北科大股市董事长校友发起,透过产学研合作及海峡两岸交流,同时也以联谊委员的运作,实际参与卓越企业参访观摩、海峡两岸交流互访活动等[13]。
校友企业经营及捐款

- 台湾(台北)上市公司占十分之一由台北科技大学毕业校友直接经营。台北科技大学校友之一的亿光电子董事长叶寅夫捐款兴建的东校区「亿光大楼」于2013年11月2日正式启用,造价超过新台币10亿元,创下北科大校友单笔捐款最高纪录。北科大东校区将再建造另一栋「群光大楼」,校园将出现「双子星」建物。北科大是日治时期兴建的百年老校,虽然位在台北市东区的精华地段,却受限都市道路开发,校园被切割成好几块,无法扩充校地。亿光大楼所在的东校区,原本只有学生宿舍、运动场,校方重新规画校地后,兴建了亿光大楼,共有地下3层、地上13层,主要给光电工程系所、环境工程及管理研究所师生使用。
学术排名及荣誉
发展典范科技大学计划
- 中华民国教育部为落实产学合作、务实致用,推动四年一期的「发展典范科技大学计划」,第一年预算近12亿元。教育部公布共12校获补助,国立台北科技大学一年补助1.5亿元[14]。
- 教育部公布第三期「奖励科技大学及技术学院教学卓越计划」核定补助名单,国立台北科技大学获得7000万元的经费补助[15]。
- 教育部公布2013年至2016年发展典范科技大学计划补助名单,国立台北科技大学获得1.5亿元的经费补助。
高等教育深耕计划
接续发展典范科技大学计划,教育部于2018年开始五年一期的计划,协助具国际竞争能量之学校及研究中心在既有之基础上持续发展,追求国际一流地位及发展卓越研究中心,共有23校入选,国立台北科技大学核定计划数为2件。2021年国立台北科技大学获得2.644亿元的补助金费。
管理学院AACSB认证
国立台北科技大学于2019年7月通过国际商学院促进协会AACSB的认证。
QS大学排名
QS2021年3月公布的「工程与科技」台湾有9所大学进入世界五百大,其中北科大在台湾排名第4,仅次于台大、清大、交大];QS世界大学排名2022年的「工程与科技」排名,北科大跃居世界第108名,2022年的QS「建筑」排名,北科大为世界第51至100名[16]。
调查单位 | 名称 | 世界排名 | 亚洲排名 | 台湾排名 | 年度 |
---|---|---|---|---|---|
QS | 世界最佳大学排行榜 | 469 | 76 | 9 | 2022年[17] |
QS | 世界最佳大学排行榜 | 488 | 88 | 11 | 2021年[17] |
QS | 世界最佳大学排行榜 | 511-520 | 95 | 12 | 2020年[18] |
QS | 世界最佳大学排行榜 | 561-570 | 114 | 12 | 2019年[19] |
QS | 世界最佳大学排行榜 | 601-650 | 108 | - | 2018年[20] |
QS | 世界最佳大学排行榜 | 551-600 | 112 | - | 2017年[21] |
QS | 金砖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排名 | - | 169 | - | 2017年[21] |
《Cheers》大学排名
调查单位 | 名称 | 台湾排名 | 国立科大排名 | 年度 |
---|---|---|---|---|
《Cheers》 | 企业最爱大学生调查 | 6 | 2 | 2021年[5] |
《Cheers》 | 企业最爱大学生调查 | 6 | 2 | 2020年[6] |
《Cheers》 | 企业最爱大学生调查 | 5 | 1 | 2019年[7] |
《Cheers》 | 企业最爱大学生调查 | 6 | 2 | 2018年[8] |
《Cheers》 | 企业最爱大学生调查 | 6 | 2 | 2017年 |
《Cheers》 | 企业最爱大学生调查 | 5 | 1 | 2016年 |
《Cheers》 | 企业最爱大学生调查 | 6 | 1 | 2015年[22] |
远见杂志企业最爱用大学排名
调查单位 | 台湾排名 | 国立科大排名 | 年度 |
---|---|---|---|
《远见》 | 7 | 2 | 2021年 |
《远见》 | 5 | 2 | 2020年 |
《远见》 | 3 | 1 | 2019年 |
《远见》 | 6 | 2 | 2018年 |
《远见》 | 7 | 2 | 2017年 |
《远见》 | 3 | 1 | 2016年[23] |
泰晤士报排名
调查单位 | 名称 | 世界排名 | 亚洲排名 | 台湾排名 | 年度 |
---|---|---|---|---|---|
《泰晤士高等教育专刊》 | 2022大学排行榜 | 1001-1200 | - | 12 | 2022年 |
《泰晤士高等教育专刊》 | 2021大学排行榜 | 801-1000 | 201-250 | 10 | 2021年 |
《泰晤士高等教育专刊》 | 2020大学排行榜 | 801-1000 | 201-250 | 10 | 2020年 |
《泰晤士高等教育专刊》 | 2019大学排行榜 | 801-1000 | 181 | 10 | 2019年 |
《泰晤士高等教育专刊》 | 亚洲2018大学排行榜 | 801-1000 | 156 | 14 | 2018年 |
《泰晤士高等教育专刊》 | 亚洲2017大学排行榜 | 801+ | 171-180 | 19 | 2017年 |
《泰晤士高等教育专刊》 | 亚洲2016大学排行榜 | 601-800 | 141-150 | 19 | 2016年[24] |
世界绿能大学排名
调查单位 | 名称 | 世界排名 | 亚洲排名 | 台湾排名 | 年度 |
---|---|---|---|---|---|
GreenMetric | 世界绿能大学排名 | 91 | 26 | 7 | 2017年 |
GreenMetric | 世界绿能大学排名 | 23 | 2 | 1 | 2013年[26] |
GreenMetric | 世界绿能大学排名 | 24 | 2 | 1 | 2012年[27] |
参见
参考文献
- ^ Motto (in Chinese). NTUT. [8 October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0).
- ^ 2.0 2.1 存档副本. [2018-1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2).
- ^ 麻省理工学院.北科大合作 科技实验室挂牌
- ^ 麻省理工、柏克莱大学共同进驻的超级研究中心
- ^ 存档副本. [2018-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 ^ 存档副本. [2019-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08).
- ^ QS学科排名 北科大工程与科技跃居世界第108名 | 产学研训 | 商情 | 经济日报
- ^ 北科大今年重启五专招生 采一徒二师前瞻教学. 葛玛兰新闻网. [2018年1月1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1月12日).
- ^ 五所美国顶大齐驻北科大技术研究院
- ^ 全球第五座 MIT与北科大设都市科技实验室. tw.news.yahoo.com. [2022-05-14] (中文(台湾)).
- ^ Larson, Kent. City Science Lab @ Taipei. MIT Media Lab. [2022-05-14].
- ^ 北科大成立创新前瞻学院 产学合作规划学程育才
- ^ 菁英会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社团台湾台北科大产官学研菁英会
- ^ 发展典范科大 教部12亿助12校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国立台北科技大学
- ^ 本校荣登第3期奖励科技大学及技术学院教学卓越计划全国第1名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国立台北科技大学
- ^ QS学科排名
- ^ 17.0 17.1 [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2021-01-02
- ^ [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2020-01-02
- ^ [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2019-01-01
- ^ [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2018-03-03
- ^ 21.0 21.1 world-university-ranking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2017-03-21
- ^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2017-03-21
- ^ 企业最爱大学生,成大拔得头筹,台科大紧追在后. 远见杂志. [2021-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30).
- ^ 【泰晤士高等教育】2016亚洲的大学排行榜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大学问. 2016-06-23
- ^ 世界绿能大学排名网站. [2020-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03).
- ^ 世界绿能大学 北科大排2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自由时报. 2014-02-13
- ^ 绿能大学 北科大亚洲第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国立台北科技大学
外部连结
- 国立台北科技大学(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国立台北科技大学图书馆(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国立台北科技大学校史馆
- 国立台北科技大学校友会(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国立台北科技大学校园配置图
- 《台北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心:百年校史——日治篇》
- 《台北市大安区公所:大安区古迹介绍——台北工业学校红楼》
- 《台北工业学校红楼》—文化部文化资产局(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台湾大专院校整并
- 大专校院校务资讯公开平台(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
|
|
|
|
|
|
#
- 100學年度大專足球聯賽
- 101學年度大專足球聯賽
- 103學年度大專足球聯賽
- 104學年度大專足球聯賽
- 1992年基隆客運罷工事件
- 2013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
- 2020年臺灣
- 2022年中華民國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
- 2022年中華民國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田徑女子400公尺比賽
- 2022年中華民國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田徑男子1500公尺比賽
- 2022年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
- 98學年度大專足球聯賽
- 99學年度大專足球聯賽
- TANet
- 下雨地震說
- 中國大陸學生赴臺灣就讀
- 中國科技大學
- 中字輩
- 中正區 (臺北市)
- 中華天主教大專同學會
- 中華民國與厄瓜多關係
- 中華民國與土耳其關係
- 中華民國與愛沙尼亞關係
- 中華民國與拉脫維亞關係
- 中華民國與斯洛伐克關係
- 中華民國與立陶宛關係
- 中華科技大學
- 五年制專科學校
- 今晚好好說
- 伊利諾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教師及校友列表
- 何智輝
- 光華商場
- 冠榮科技
- 包小柏
- 北技大
- 北科大
- 北角協同中學
- 台5線
- 台北捷運車站列表
- 台北聯營公車299路線
- 台北聯營公車忠孝幹線路線
- 台灣大專院校列表
- 台灣大專院校學生數列表
- 台灣大專院校附設學校列表
- 叶海亚·贾梅
- 吉川涅特
- 吳子嘉
- 吳清友
- 吳澤成
- 呂宇晟
- 和苑三井花園飯店台北忠孝
- 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
- 國中教育會考
-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
- 國立中山大學校友列表
- 國立中興大學
- 國立中興大學校友列表
- 國立嘉義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 國立宜蘭高級中學校友列表
-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 國立成功大學
- 國立新竹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 國立東華大學
- 國立東華大學理工學院
- 國立臺北商業大學
- 國立臺北大學圖書館
- 國立臺北大學校友列表
- 國立臺灣圖書館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校友列表
-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電資學院
-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台北北門校區
-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 土木工程系
- 堀川町
- 夏語遙
- 大同大學校友列表
- 大学校训列表
- 大學圖書館
- 大學生了沒應屆生列表
- 大學競爭
- 大安區 (臺北市)
- 大專排球聯賽名次與獎項列表
- 大專籃球聯賽名次與獎項列表
- 姚立德 (臺灣)
- 孫運璿
- 實業學校
- 庾澄慶
- 建國南北路
- 張國安 (臺灣)
- 張國恩 (1958年)
- 張庭瑚
- 悠遊卡數位證件
- 慈濟大學
- 應用外語系
- 技術學院
- 拓凱實業
- 拷秋勤
- 新一代設計展
- 新生南路
- 施乾
- 日治台灣歷史年表
- 曾文鼎
- 朝陽科技大學
- 朱志鵬
- 李四川
- 李志希
- 李魁賢
- 東海大學校友列表 (臺灣)
- 林佳諭
- 林孝信 (企業家)
- 林家鈺
- 林沛祥
- 林百貨
- 柯昱安
- 桃園市大專院校列表
- 桃園縣
- 桃園車站 (臺鐵)
- 梅峯 (政治人物)
- 沈榮津
- 泰山職業訓練場
-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
- 洪志善
- 溫度日記
- 熊本縣立大學
- 矢野速吉
- 科技大學 (臺灣學制)
- 空軍航空技術學院校友列表
- 职业教育
- 聖公會聖三一堂中學
- 胡谨
- 臺北、新北地區公車路線列表
- 臺北城市科技大學
- 臺北市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站點列表
- 臺北市大專院校列表
- 臺北市次分區列表
- 臺北市私立延平高級中學
- 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
- 臺北市立成功高級中學
- 臺北市立松山高級商業家事職業學校
- 臺北市立松山高級工農職業學校
- 臺北市行政區劃
- 臺北醫學大學
- 臺清交成
- 臺灣區塊鏈大學聯盟
- 臺灣大專院校排名
- 臺灣大專院校系統與聯盟
- 臺灣學生聯合會
- 臺灣專科學校
- 臺灣工藝競賽
- 臺灣童軍團列表
- 臺灣總督府臺南高等工業學校
- 臺灣電機資訊學院列表
- 莊進源
- 華國媛
- 葉忠倫
- 董保城
- 蔡堆
- 蔡安邦
- 蔡秉燚
- 蔡譯心
- 蕭中正醫院
- 蕭永達
- 覺文郁
- 許培育
- 許崑泰
- 謝尚泓
- 謝榮雅
- 賀婕
- 趙港
- 輔仁大學校友列表
- 逢甲大學校友列表
- 遠雄企業團
- 邱于芸
- 邱彰
- 郭茂林
- 郭雪湖
- 鄭南榕
- 鄭智化
- 鄭連捷
- 醒吾科技大學
- 陳明義 (1967年)
- 陳海沙
- 陳金德
- 雙聯學制
- 高以馨
- 黃冠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