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团结联盟
台湾团结联盟 | |
---|---|
![]() 台湾团结联盟标志
| |
英语名称 | Taiwan Solidarity Union |
主席 | 刘一德 |
秘书长 | 周倪安 |
副秘书长 | 王铭源 蔡丰文 |
成立 | 2001年8月12日(20年290天) |
分裂自 |
![]() ![]() |
总部 |
![]() |
党员 (2016年4月) |
约500(终身党员) |
意识形态 |
台湾独立 地方主义 去中国化 反中主义 反共主义 台湾本土主义 台湾民族主义 经济民族主义 中国威胁论 社会保守主义 民族保守主义 右翼民粹主义 |
政治立场 |
现在: 右翼[1][2] 历史上: 中间偏左[3][4]至左翼[5][6][a] |
官方色彩 | 卡其色 |
立法委员 |
0 / 113 |
直辖市长 |
0 / 6 |
直辖市议员 |
2 / 380 |
县市长 |
0 / 16 |
县市议员 |
3 / 532 |
官方网站 | |
www | |
中华民国政治 政党 · 选举 |
![]() |
中华民国政府与政治 系列条目 |
政府(沿革) |
宪法
|
政治 |
台湾独立 |
---|
![]() |
文件
|
![]() |
台湾团结联盟,简称台联或台联党,是一个中华民国政党,成立于2001年8月12日,创党时主要以原中国国民党内本土派的党员及民主进步党内独立派的党员组成,其创党的四大宗旨为「稳定政局、振兴经济、巩固民主、壮大台湾」。由于偏向台湾本土化及台湾国家正常化的政治诉求,故该党普遍被归属为泛绿阵营的政党之一。2001至2008年支持民进党的少数政府。已故前中华民国总统李登辉虽然并非该党党员,但被该党视为精神领袖。
第8届立法委员选举所获得的立法院席次及全国得票率,台湾团结联盟仅次于国民党、民进党的台湾第三大政党,亦是蓝绿两党以外唯二获得一百万选票以上的政党。2014年直辖市议员及县市议员选举所或席次亦为全国第三大党,但第9届立法委员选举不分区立委仅获2.5%的政党票,区域立委均落选,是继2008年之后第二度退出国会,得票甚至被绿党社会民主党联盟超越、落至第七名,不过往后两届仍可直接提出不分区立委名单。2016年1月20日,台联宣布资遣所有员工[11]。2016年4月16日,台联以民主方式选出刘一德担任党主席,并于同年6月18日就职。2020年1月11日因台联在第10届立委选举仅获0.35%的政党票,排名落居第11位,虽仍为全国第六大党,刘一德请辞党主席因未获准而留任,但预计进入二年的冬眠状态,面临严重泡沫化的危机[12]。
背景
2000年总统大选,民进党取得执政权,长期执政的国民党首度在野,在大批国民党支持者的抗议下,李登辉辞去党主席职务并离开国民党核心。中华民国首次政党轮替后,当年十月初民进党政府宣布核四停工一事激起朝野严重对立,国民党、亲民党、新党组成在野联盟,提出总统罢免案。另外国民党提出两周八十四小时的工时案也引起中小企业主的不满,政局动乱国政大受影响。本已退休的前总统李登辉透过全国工业区厂商联合会理事长黄宗源与新光集团吴东升等子弟兵筹组新政党,希望能借此协助执政党稳定政局。黄宗源曾表示,自己的党证编号是三号,一号和二号则是分别预留给李登辉以及萧万长。
创党初期因为李登辉的本土色彩,号召若干国民党内的本土派出走,以及吸引部分偏绿人士组成新政党。台湾团结联盟在2001年8月12日正式成立,首任党主席为李登辉政府时代的内政部长黄主文。
历史
黄主文时期(2001年-2005年)
台联创党初期,因为卸任的李登辉总统仍受媒体关注,全台吹起李登辉旋风。三个半月的时间台联便在2001年的第五届立法院改选中一举斩获十三席立委取代新党成为台湾第四大党。
因当时民进党政府主张新中间路线,台联便与本土社团发起台湾正名运动。由前总统李登辉出任总召集人,于2002年5月11日发起大游行,诉求国家正常化争取深绿支持者的选票。
2004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中,李登辉担任召集人发起228百万人手牵手护台湾活动,尽全力辅选民进党的陈水扁及吕秀莲连任。2004年立法委员选举,台联党当选12席。然而,在选举过程中,当时台联党主席黄主文一再遭批评利用全党资源为其子黄适卓辅选,引发台联内部反弹,加上因提名策略错误造成多达七位台联党的候选人成为「落选头」高票落选,选举结果不如预期,黄主文最后辞去党主席一职,改由台联首任秘书长苏进强接任。
苏进强时期(2005年-2007年)
2005年4月4日苏进强前往日本进行访问并参拜靖国神社,参拜一事引起高金素梅与新党、爱国同心会等人士的叫骂与抨击,对此苏进强强调,到靖国神社不是要对哪一个特定的阵亡者参拜,而是要对在神社中三万名台湾英魂的「忠义精神」致敬,与军国主义、战争主义毫不相干,苏进强是台湾第一位正式参拜靖国神社的政党领袖。
在苏进强的带领下,2005年国民大会代表选举中,席次超越亲民党成为台湾的第三大党,台联党趁势要求民进党在2005年中华民国地方公职人员选举中释出提名空间,试图派出刘一德在嘉义市参选嘉义市长,以围魏救赵的策略,在基隆市成功整合换得陈建铭代表泛绿参选市长,不过台南市的部份整合失败台联提名钱林慧君参选。
2006年陈水扁爆发国务机要费案,施明德带领红衫军发起百万人民倒扁运动,蓝营分别在六月与十月于立法院两度提出罢免总统案,台联当时选择「停、看、听」不表态,党籍立委集体进场投下「废票」。
11月3日,国务机要费案遭起诉后,李登辉指示苏进强走「清廉本土路线」台联明确表态将要支持发动第三次罢免,但时任立院党团要职的廖本烟与黄适卓、黄宗源等挺扁派立委进府会见陈水扁后在立法院党团会议上达成共识相信陈水扁;台联不分区立委赖幸媛则提出质疑「陈总统的话能信吗?」要求党中央支持三罢形成两派意见,但最后中执会还是通过「不支持三罢」的决议。
2006年中华民国直辖市市长暨市议员选举中,台联第一次提名直辖市市长候选人分别让周玉蔻参选台北市市长、罗志明参选高雄市市长,选举主筹订调「刺客兵团」希望能以母鸡带小鸡的方式顺利让直辖市议员上垒。
只是选战中周玉蔻不断地攻击民进党的台北市市长候选人谢长廷,并公开支持三罢强调李登辉跟她站在同一阵线;民进党立委要求开除周玉蔻,最后苏进强宣布开除周玉蔻的党籍并停止对其辅选。最后开票结果台北市选情亮眼,提前停止与周玉蔻合作关系的陈建铭、简余晏让台联第一次在台北市议会夺得席次;但高雄市的部份却因为台联提名罗志明参选市长,造成支持者的不谅解而冲击选情,议员从五席滑落至一席,陈菊也差点因为罗志明落选。
苏进强请辞为败选负责,但他强调败选不是路线问题而是选举策略问题,党的未来路线不会改变。
黄昆辉时期(2007年-2016年)
2007年1月,由群策会秘书长黄昆辉出任第三届党主席。在就职典礼上宣示了台联党定位及新方向,「台联是唯一以台湾为主体的在野党,同时为伸张社会正义,要扩大照顾中产阶级及弱势族群。因此,未来除了秉持原本台湾主体的立场,监督执政党是否走台湾主体路线,更将在政策主张上发挥关怀社会正义、弱势族群的精神,为中产、工农及基层民众争取权益。」
台联党进一步在四月的「新党纲、新党章」宣示大会上,提出五项基本主张,包括:坚持主权在民,确立台湾是主权国家的定位,维护台海现状,建构以台湾为主体的国家发展战略;以民主、自由、人权普世价值的「新时代台湾人」团结台湾;在确保社会正义下,促进公平竞争;根除金权勾结、建立廉能政府。
黄昆辉就职后开始贯彻李登辉的理念「清党」;2007年10月29日台联中执会以违背党的核心价值、不服党的领导为由开除亲近民进党的廖本烟与黄宗源党籍,随后爆发「新旧台联路线之争」。党职立委黄适卓、尹伶瑛马上跳出来声援并质疑党中央有红衫军涉入,要求开除赖幸媛等人,何敏豪也跟随出走希望能争取民进党立委提名,但2008年立委选举时这些人都并未当选。
11月起,台联部分党籍县市议员自认走「旧台联路线」纷纷退党加入民进党党团运作。
清党之后台联党与陈水扁主导的民进党决裂,新台联党在单一选区两票制的新选制压力下也逐渐转型为「非蓝非绿、中间偏左」的政党,希望能借此与民进党、国民党切割成为第三势力政党。但包括立院总召等核心党公职人员仍以「绿营」号召选民支持,因此媒体与公众也仍以绿营视之。2008年立委选举,台联未能在单一选区两票制下跨过5%门槛无法取得立委席次[13]。
对此台联党主席黄昆辉表示,新台联的转型是一个相当艰辛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不断遭受两党的夹杀与阻碍,他坦言台联的起步太慢、转型太慢,尽管台联的政策理念确确实实是台湾人民所需、台湾未来所需,但是选民来不及深入了解台联,加上单一选区两票制首度实施,是第一次有政党票的选举,他说,中选会没有善尽宣导的责任,很多选民对于政党票的意义并不了解,以为政党票必须和选区域立委的票同一个政党,导致台联以及其他小党的表现都不如预期。
面对台联泡沫化的处境,黄昆辉认为,虽然选举结果不如预期,但他们倡导回归经济民生、照顾弱势、重视社会公义等议题,已引领风潮,成为各政党跟进的诉求,证明这条转型路正确,也是未来继续奋斗的基础,即使不能在立法院扮演这种角色,仍会在各地为终结乱象而努力。
2008年总统选举,李登辉一直没有表态支持哪一组候选人,因为精神领袖的语带保留,中执会虽然做出支持民进党的谢长廷及苏贞昌的决议,但台联并未像2004年总统选举时全党皆支持陈吕配;台联南部要角包括前秘书长钱橙山、前立委钱林慧君、前立委罗志明、台南市党部主委褚显明更在选前公开支持国民党的马英九。
总统选举前两天,李登辉才表态支持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谢长廷。李登辉说他推动民主化就是希望台湾人民当家作主,他关心并非蓝绿的问题,而是台湾要如何走出去,以及深化台湾民主。他的一票将投给谢长廷,至于选举结果如何,他尊重台湾人民的选择。
开票结果国民党马萧配在台南市的得票小赢6,219票,就连在谢长廷曾经主政的高雄市都赢了28,885票。选后支持马萧配的台联党要角都纷纷被注销党籍;传南市党部主委褚显明因写悔过书表明歉意遭口头警告,然而褚显明则否认悔过书之事,而褚在2010年中华民国直辖市长暨市议员选举中支持国民党提名的郭添财而离开台联。
2008年4月23日,台联举行党部乔迁茶会,会中台联表示将解散原有中执会,并将进行党员重新登记;未来将定位为柔性政党,广招「台联之友」监督政策,台联表示要从3.5%开始,重新出发,在完成党内重组改革相关程序后,甚至不惜更改党名,以吸纳更多在野的进步力量,以全新的姿态和作为,完全转型成以理性对话与进步国家为核心价值的平民化、优质政党。
2008年总统选举后,马英九拜访李登辉与黄昆辉希望能向台联借将让赖幸媛去当两岸政策的「煞车皮」,马英九与黄昆辉密谈七十分钟后在「维护国家尊严、照顾全民利益、彰显台湾主体性」等三大前提原则之下,黄昆辉与马英九达成共识让赖幸媛加入刘兆玄内阁,5月20日就任行政院大陆委员会主任委员,主掌两岸事务,同日台联撤销赖幸媛中执委身分与停止其党务参与。李登辉曾言,他并不赞成赖前往担任该主委因为欠缺团队,但木已成舟,她是已答应任职后才去向他回报。
赖幸媛就任不久就因太常提及九二共识引来台联党关切,2008年6月9日台联党主席黄昆辉拜会陆委会,黄昆辉当面提及:「没有九二共识,若要提九二共识就别忘了一中各表。」
2008年10月14日,因台联党无法认同马英九的两岸政策,并认为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应该付诸公民投票。中执会做出决议希望赖幸媛在三天内辞去陆委会主委职务否则将开除党籍,三个小时后赖幸媛主动退出台湾团结联盟。对此,台联党主席黄昆辉表达失望,并重申台联仍会将赖幸媛移送中执会开除。三天后,赖幸媛正式被台联开除党籍。
2010年,台联开始推动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公投连署;2010年6月3日,台联将连署书送赴行政院公投审议委员会开会审查,最后以4比12的票数认为此案「不合规定」为由驳回。2010年8月12日,再以2比10的票数以「非重大政策复决」再次驳回。2010年11月22日,第三次将连署书送往中选会;2011年1月5日三度被驳回。马英九政府称ECFA包含「租税」及「投资」事项,不得作为公投的提案,但台联质疑为何同样涉及「租税」及「投资」的2009年澎湖县博弈公民投票就可以成案。

2010年中华民国直辖市长暨市议员选举台联党共提名十五席市议员以反对ECFA为选举主轴。在选举过程中台联与蔡英文主导的民进党采取竞合关系,李登辉为民进党五都市长候选人站台;蔡英文、陈菊、赖清德等五都候选人也分别为台联市议员候选人站台。
2010年11月27日,选举结果显示台联败选,只连任台北市的陈建铭、台中市的高基赞两席,其他现任四席议员高票落选,而所提名的新人都未能进入议会。对此黄昆辉呼吁台湾应该修改选制,鼓励小党发展,否则人民将永远被两大党绑架,蓝绿对峙永远无法打破。
2012年立委大选
2012年立委选举,台联推出十位不分区立法委员,并提名反对ECFA的国立成功大学教授许忠信为第一名,竞选主轴为「终止ECFA、弃马保台、国家正常化」。台联在全国各乡镇举办超过一百场「弃马保台」巡回演讲会,并得到一些台独基本教义派选民的支持,而台湾基督长老教会也决议在政党票支持台联。另外,包括2008年总统选举支持马英九的艺人郭美珠、前国策顾问黄天麟、前国策顾问吴树民、黄越绥、前新闻局长谢志伟、考试院院长姚嘉文、国立台北教育大学教授李筱峰、台湾教授协会前会长蔡丁贵、陈仪深、前台南市市长张灿鍙、媒体人汪笨湖,与选前骤逝的台独联盟主席黄昭堂等人都公开表示这次政党票会投给台联,显示台联得到了部分独派与本土派的支持。
台联主席黄昆辉并向选民宣传,立法院要有两个本土党团,如果只有民进党一个党团,在政党协商将难以与泛蓝阵营对抗。其主张总统投民进党蔡英文,区域立法委员投民进党,政党票则投给台联党,让立委得票率能够突破5%,甚至超过7.5%夺得三席成立党团。
2012年立委选举,台联获得1,178,896票,得票数在「台湾女总统,本土顾两党(台语)」、「一户分一票,台联不能倒」等竞选主轴,以及「生死存亡、最后一战」的台联解散告急效应之下,最终激发不少具台湾主体意识选民的热情与危机感,家户自动配票,得票率达到8.9566%、第二阶段不分区立委得票率更高达9.5683%,较上届成长约三倍,总共赢得三席不分区立委,也让立法院成功保有两个「本土」政党。台联重回国会,并可在立法院组成一个「党团」(至少三席)运作议事。台联稳居为台湾第三大政党(依全国得票率排名),高于亲民党及绿党、新党等主要政党。
另外,台联曾于选前便承诺,若该党当选不分区立委,采「一个立委席次、两人轮替服务」的方式,个别立委任期仅两年,两年一到即辞任,由不分区名单成员依序递补,借此培养党内老将新秀、发挥最大效益,让更多人至立法院为民发声,并鼓励个别立委四年要做的事,用两年戮力完成。2014年2月7日台联兑现承诺,成功复制德国绿党的经验,完成三席不分区立委席次,两年一任先后共有六位来至各领域的成员依序递补立委,创台湾政治史先例。
2014年九合一大选
2014年11月29日,中华民国地方公职人员选举揭晓,台联在直辖市及县市议员共当选9席、拿下224,904票、得票率1.85%;席次较上届成长约一倍,维持全国第三大党地位。
2016年立法委员选举
立法委员选举,台联因时代力量崛起、民进党强力宣传政党票不要分票策略奏效,虽然与基进侧翼合作,但政党票仅得票30余万票、得票率2.51%,而未能突破5%门槛,区域立委部分,派出萧亚谭及刘国隆竞选台北及台中,但最后都竞选失利,萧亚谭输了七万票,刘国隆输了两万票[14]。因此,黄昆辉正式请辞党主席。2016年1月20日,台联宣布1月31日资遣所有员工[15]。
刘一德时期 (2016年-至今)
2016年4月16日,台联首度以选举方式产生新主席,经由合格党员票选,由前首席副秘书长刘一德出任第四任党主席,6月18日[16]正式上任。
2016年台湾团结联盟主席选举[17][18]选举结果 | |||||||
---|---|---|---|---|---|---|---|
号次 | 候选人 | 政党 | 得票数 | 得票率 | 当选标记 | ||
1 | 刘一德 | ![]() |
85票 | 59.03% | ![]() |
||
2 | 陈建铭 | ![]() |
56票 | 38.89% | |||
选举日期 | 2016年4月16日 | 选举人数 | 540人 | ||||
投票率 | 26.67% | 投票人数 |
有效:141人 无效:3人 |
2018年3月23日,台联举行募款餐会暨记者会,党主席刘一德宣布,台联目前共有6席县市议员,分别是台北市议员陈建铭(士林、北投)、云林县议员王士壬(虎尾、土库、褒忠、元长)、嘉义市议员蔡永泉(东区)、台南市议员杨中成(永康、新市)、高雄市议员黄淑美(三民)及屏东县议员潘长成(潮州、竹田、新埤、枋寮、内埔、万峦),都将继续争取连任。台联也宣布今年将提名年仅25岁的台联青年军团长许亚齐参选嘉义市议员(西区)、台南市党部主委陈昌辉参选台南市议员(东区),年底选举市议员预计共提名15人参选议员,将陆续公布提名人选。党主席刘一德强调,台湾内部需要一个有guts、敢呛声中国的政党,坚持维护台湾主权,并称原本大家期待时代力量能做到这样的角色,但从一例一休到同婚等议题,时力只是为了跟民进党抢席次,所以「顾台湾」这一块,只有台联才做得到[19]。
党纲
- 以台湾为主体、以台湾为优先,为台湾全体人民争生存、求发展、谋幸福
- 坚持台湾主体性路线,追求缔造台湾正常国家,杜绝一切不公不义,实现自由、民主、公平、正义、均富、团结
- 自由平等的团结在命运共同体下,互相关心、互相尊重,个人自由
基本主张
争议事件
2005年,时任台联党主席苏进强等一行人到日本参拜备受争议的靖国神社。
主要人物
党中央领导成员
职位 | 姓名 |
---|---|
党主席 | 刘一德 |
秘书长兼组织部主任 | 周倪安 |
副秘书长 | 王铭源 |
副秘书长 | 蔡丰文 |
社运部主任 | 欧阳瑞莲 |
发言人 | 叶智远 |
中执委
|
历任党主席
任届 | 姓名 | 肖像 | 当选方式 | 就任 | 卸任 | 简历 |
---|---|---|---|---|---|---|
1 | 黄主文 |
![]() |
同额竞选,中执会共推 | 2001年8月12日 | 2004年12月25日 | 台联建党元老,国立台湾大学法律系毕业,前内政部部长。 |
- | 黄宗源 |
![]() |
代理 | 2004年12月25日 | 2005年1月10日 | 台联建党元老,时任台联立法院党团总召,是中华民国第五届、第六届立法委员,于2007年10月29日遭台联开除党籍。 |
2 | 苏进强 |
![]() |
同额竞选,中执会共推 | 2005年1月10日 | 2006年12月15日 | 三军大学战略研究所毕业,曾任中华民国陆军上校参谋长、中校营长、《台湾时报》总主笔、社长,于2014年3月遭台联开除党籍。[20] |
- | 林志嘉 |
![]() |
代理 | 2006年12月15日 | 2007年1月26日 | 美国田纳西州州立大学政府行政管理博士班,曾连任五届立法委员。时任台联秘书长。 |
3 | 黄昆辉 |
![]() |
同额竞选,中执会共推 | 2007年1月26日 | 2016年1月25日 | 美国北科罗拉多大学教育学博士毕业,曾任内政部部长、陆委会主委、总统府秘书长、总统府资政等要职。 |
- | 林志嘉 |
![]() |
代理 | 2016年1月25日 | 2016年6月18日 | 美国田纳西州州立大学政府行政管理博士班,曾连任五届立法委员。时任台联秘书长,2月1日起担任立法院秘书长。 |
4 | 刘一德 | 首次两人竞选党主席 | 2016年6月18日 | 现任 | 国立台湾大学政治系毕业,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结业,曾任台联首席副秘书长、台联组织部主任、民进党组织部主任、民进党国大代表暨国大党团干事长等。 |
参选状况
立法委员选举
选举名称 | 政党票得票数 | 政党票得票率 | 不分区当选席次 | 区域总得票数 | 区域当选席次 | 合计当选席次/总席次 | 当选名单 |
---|---|---|---|---|---|---|---|
2008年第七届 | 344,887 | 3.53% | 0席 | 93,840 | 0/13席 | 0席/113席 | |
2012年第八届 | 1,178,896 | 8.9566% | 3席 | 未提名 | 3席/113席 |
许忠信、黄文玲、林世嘉 (两年递补叶津铃、赖振昌、周倪安) |
|
2016年第九届 | 305,675 | 2.5076% | 0席 | 97,765 | 0/2席 | 0席/113席 | |
2020年第十届 | 50,435 | 0.3562% | 0席 | 未提名 | 0席/113席 |
选举名称 | 得票数 | 得票率 | 当选席次/总席次 | 当选名单 |
---|---|---|---|---|
2001年第五届 | 801,560 | 7.8% | 13席/225席 |
陈建铭(台北市)、廖本烟(台北县)、许登宫(台北县)、何敏豪(台中市)、钱林慧君(台南市)、 林志隆(高雄县)、罗志明(高雄市)、苏盈贵(高雄市)、黄宗源(不分区)、吴东升(不分区)、 程振隆(不分区)、黄政哲(不分区)、王政中(侨选) |
2004年第六届 | 756,712 | 7.79% | 12席/225席 |
黄适卓(台北市)、廖本烟(台北县)、黄宗源(桃园县)、何敏豪(台中市)、尹伶瑛(云林县)、 曾灿灯(高雄市)、罗志明(高雄市)、郭林勇(不分区)、陈银河(不分区)、赖幸媛(不分区)、 黄政哲(不分区)、刘宽平(侨选) |
国民大会代表选举
选举名称 | 得票率 | 总得票数 | 立场 | 合计当选席次/总席次 | 当选名单 |
---|---|---|---|---|---|
2005年中华民国国民大会代表选举 | 7.05% | 273,147 | 反对修宪案 | 21席/300席 |
李安妮、陈仪深、廖辉英、辜王美琇、陈文贵、陈惠凰、钱林慧君、 曹嘉俐、陈士章、陈芝余、黄士杰、游建华、廖文生、蔡达雄、 钟尚衡、吴淑芬、赵国珊、蔡重吉、吴雨学、吴琪铭、陈灿鸿 |
直辖市长选举
选举名称 | 候选人 | 得票率 | 得票数 | 当选 |
---|---|---|---|---|
2006年台北市市长选举 | 周玉蔻 | 0.26% | 3,372 | 因违反党纪在选举期间遭开除并对其停止辅选,落选。(注) |
2006年高雄市市长选举 | 罗志明 | 0.86% | 6,599 | 落选。 |
直辖市议员选举
选举名称 | 得票数 | 得票率 | 提名席次 | 当选席次 | 当选名单 |
---|---|---|---|---|---|
2018年第13届台北市议员选举 | 872 | 0.06% | 1席 | ||
2018年第03届台南市议员选举 | 13,533 | 1.41% | 2席 | 1席 | 杨中成 |
2018年第03届高雄市议员选举 | 44,945 | 2.76% | 3席 | 1席 | 吴铭赐 |
2014年第12届台北市议员选举 | 43,291 | 2.94% | 6席 | 1席 | 陈建铭 |
2014年第02届新北市议员选举 | 41,088 | 2.16% | 4席 | 1席 | 张晋婷 |
2014年第01届桃园市议员选举 | 11,340 | 1.18% | 2席 | 1席 | 李光达 |
2014年第02届台中市议员选举 | 18,893 | 1.29% | 5席 | 0席 | |
2014年第02届台南市议员选举 | 23,002 | 2.36% | 3席 | 1席 | 杨中成 |
2014年第02届高雄市议员选举 | 51,625 | 3.56% | 7席 | 1席 | 黄淑美 |
2010年第11届台北市议员选举 | 36,302 | 2.56% | 4席 | 1席 | 陈建铭 |
2010年第01届新北市议员选举 | 33,789 | 1.61% | 4席 | 0席 | |
2010年第01届台中市议员选举 | 24,396 | 1.73% | 2席 | 1席 | 高基赞 |
2010年第01届台南市议员选举 | 4,701 | 0.46% | 1席 | 0席 | |
2010年第01届高雄市议员选举 | 27,171 | 1.77% | 4席 | 0席 | |
2006年第10届台北市议员选举 | 65,197 | 5.12% | 6席 | 2席 | 简余晏、陈建铭 |
2006年第07届高雄市议员选举 | 43,564 | 5.74% | 6席 | 1席 | 蓝建菖 |
2002年第09届台北市议员选举 | 50,015 | 3.7% | 7席 | 0席 | |
2002年第06届高雄市议员选举 | 65,197 | 5.12% | 7席 | 2席(注) | 赵天麟、叶津铃 |
注:
- 第六届高雄市议员补选于2004年7月17日举行;台联与此次选举中另外当选蓝健菖、陈英灿、郭建盟三席议员。
- 虽然台湾团结联盟于2006年11月9日开除周玉蔻的党籍,但依据中华民国《选举罢免法》的规定,一旦政党提出推荐的候选人之后,就无法撤回推荐或更换政党,因此在法律上周玉蔻仍然为台湾团结联盟的候选人。
县市长选举
- 2005年基隆市长选举
2005年基隆市市长选举结果 | ||||||
---|---|---|---|---|---|---|
号次 | 候选人 | 政党 | 得票数 | 得票率 | 当选 | |
1 | 陈建铭 |
![]() |
58,243 | 31.46% | ||
2 | 许财利 |
![]() |
76,162 | 41.14% |
![]() |
|
3 | 刘文雄 |
![]() |
47,932 | 25.89% | ||
4 | 王拓 |
![]() |
2,771 | 1.50% |
- 2005年台南市长选举
2005年台南市市长选举结果 | ||||||
---|---|---|---|---|---|---|
号次 | 党籍 |
姓名
|
得票 | 得票率 | 当选 | |
1 |
![]() |
陈荣盛 | 134,248 | 41.40% | ||
2 |
![]() |
钱林慧君 | 42,000 | 12.95% | ||
3 |
![]() |
许添财 | 148,000 | 45.65% |
![]() |
县(市)议员选举
选举名称 | 得票数 | 得票率 | 提名席次 | 当选席次/总席次 |
---|---|---|---|---|
2002年第15届县(市)议员选举 | 103,482 | 1.5% | 47席 | 7席/316席 |
2005年第16届县(市)议员选举 | 206,613 | 2.34% | 46席 | 11席/256席 |
2009年第17届县(市)议员选举 | 27,286 | 0.6244% | 10席 | 3席/170席 |
2014年第18届县(市)议员选举 | 35,665 | 0.90% | 14席 | 4席/532席 |
2018年第19届县(市)议员选举 | 17,962 | 0.46% | 4席 | 3席/532席 |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 ^ 台联超狂半版广告 他惊:王浩宇会气死. 中国时报. [2021-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2).
- ^ 台联党赌上政治生涯!刊广告「输给新党 台联收摊」. 民视. [2021-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2).
- ^ CCTV.com-台联党主席称台联党走“中间偏左”路线. news.cctv.com. [2007-0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2) (中文).
- ^ 台联党转型中间偏左 今起党员重登记_岛内政经_台湾_新闻中心_台海网. www.taihainet.com. [2008-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2) (中文).
- ^ Larry Diamond, Gi-Wook Shin (编). New Challenges for Maturing Democracies in Korea and Taiwan.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374 [2020-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7).
- ^ W Jou. The Heuristic Value of the Left—Right Schema in East Asia.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2010 [2020-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7).
- ^ CCTV.com-“台联党”试图走中间路线?. news.cctv.com. [2007-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2) (中文).
-
^ Jean-Pierre Cabestan, Jacques deLisle (编). Political Changes in Taiwan Under Ma Ying-jeou: Partisan Conflict, Policy Choices, External Constraints and Security Challenges. Routledge. 2014: 44 [2021-12-11]. ISBN 978131775509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2).
... even more radical positions at the far left (TSU) or far right (NP) of the spectrum.
- ^ Robert Ash; John W. Garver; Penelope Prime (编). Taiwan's Democracy: Economic and Political Challenges. Routledge. 2013: 91.
-
^ Cabestan, Jean-Pierre; deLisle, Jacques. Political Changes in Taiwan Under Ma Ying-jeou: Partisan Conflict, Policy Choices, External Constraints and Security Challenges. Routledge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lHUKBAAAQBAJ&q=taiwan+far-right+NP&pg=PA44&redir_esc=y#v=snippet&q=taiwan%20far-right%20NP&f=false. 2014-07-17 [2021-12-11]. ISBN 978-1-317-75509-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2) (英语). 缺少或
|title=
为空 (帮助) - ^ 惨!丧失政党补助款,台联资遣全部员工. 风传媒. [2016-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7).
- ^ 刘冠廷、郭建伸. 得票新低 新党忧何去何从台联进入冬眠. 中央社. 2020-01-13 [2020-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7).
- ^ 预算不过人民难过 弃台联等于挺泛蓝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自立晚报 2008/01/09
- ^ 台联彻底灭团!李登辉光环失效 区域不分区立委挂零!. [2016-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30).
- ^ 惨!丧失政党补助款,台联资遣全部员工. 风传媒. [2016-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7).
- ^ 民进党若冻独 刘一德:选票对台联有利. 中央社. 2016-06-18 [2016-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20).
- ^ 候选人顺序或非实际选举号次
- ^ 林河名. 获得85票 刘一德当选台联党主席. 联合报. 2016-04-16 [2016-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0).
- ^ 周煊惠. 台联募款餐会 刘一德:台湾需要有guts、敢呛中国的政党. 新头壳. 2018-03-23 [2018-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7).
- ^ 台联前主席苏进强任海基会顾问 台联表示遗憾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台联新闻网,2017年7月17日
外部连结
- 台联立委两年轮替 黄昆辉不递补
- 台湾团结联盟(繁体中文)
- 台湾团结联盟的Facebook专页 (繁体中文)
- YouTube上的台湾团结联盟频道
|
|
|
|